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2024-05-20

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精选11篇)

篇1: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本文主要从“引趣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调查研究;实施方法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也是位良师益友、感兴趣的原因是开展这些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比较大众化、体育课还要紧密围绕达标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程度和学校的设施条件,对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材课时数进行了适当调整、目标引趣法、制定几个不同难度的目标进行分层推进教学、竞赛引趣法、充分利用了高中生表现欲强、喜欢竞争的心理特点、游戏引趣法、情景引趣法等,具体请详见。

1、“引趣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首先“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单一的解释“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前体育课大力提倡激励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无错教育,从某-方面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而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人们常说:“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也是位良师益友。”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对这一事物进行高度自觉和积极的探索研究。例如: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对记录气象感兴趣,使其临终前一天还在病床上写数十年从未间断的气象日记。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了解这一年龄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了解这些对我们开展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2、调查研究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对球类感兴趣的人数占78%,其中选择羽毛球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篮球,然后再到足球、排球和乒乓球,感兴趣的原因是开展这些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比较大众化;对田径感兴趣的人数占13%,并且有2/3同学选择了田赛项目,感兴趣的原因是能锻炼身体和增强身体素质;对武术和体操感兴趣的人数占6%,选择武术和体操人数基本相同,感兴趣的原因是强身健体;对其它运动项目感兴趣的人数占3%,选择游泳的人占多数,感兴趣的原因是既能锻炼身体又好玩。从以上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材首先为球类;其次是田径;再到武术、体操等项目。但大纲和教材中,球类于田径、体操类课时数而言,相对较少,这就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带来了困难,尽管教师也明白“兴趣”的重要性,也绞尽脑汁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练习中的学习气氛却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为了完成达标率,体育课还要紧密围绕达标的项目来进行教学,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消极、被动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的体育教学既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不能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特长的教学目的,对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对学生的.“兴趣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健康和学业的需求,当健康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在练习中就会体现出自觉积极的行为,反之,他们就会表现出在练习中应付、命令服从或对抗的现象,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及对当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个性特点的了解,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引趣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实施方法

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程度和学校的设施条件,对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材课时数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课时数的比例,并引入了一些教材以外,学生感兴趣又便于开展的国外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橄榄球和珍珠球。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表现欲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将学生感兴趣程度较高和感兴趣程度较低的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教学。并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目标引趣法、竞赛引趣法、游戏引趣法、情景引趣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将一节体育课演变成某一项目的训练课。

3.1目标引趣法

在教学的组织中,制定几个不同难度的目标进行分层推进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目标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有机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又解决了好的同学吃不饱和差的同学消化不了的问题,使他们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学习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采用分层推进教学法,并确定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确定目标1、运球快速跑练习;目标2、原地起三步低、高手上篮练习;目标3、从中线运球高、低手上篮。

3.2竞赛引趣法

在教学的组织中,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这充分利用了高中生表现欲强、喜欢竞争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积极的投身比赛,从而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如:短距离跑的教学过程中,先教学生短跑的基本技术和正确的跑步姿势。例如:在短跑练习过程中,采用男、女同学分组接力赛的形式(男、女分开)进行教学,还可以采用男、女同学之间让距追逐跑的形式进行教学。再有就是把中长跑的练习与足球和橄榄球比赛结合起来,同学们兴趣猛然高涨,积极性很高,在场上积极的奔跑,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同学虽然没能触及几次球,但是已跑得满头大汗,跑动的距离不少于2、3千米,但却没有累的感觉,依然情绪高昂,乐而不疲。

3.3游戏引趣法

在教学的组织中,采用游戏与动作技术和素质练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把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变得活泼有趣,从而使练习者能积极的投入到练习中。如:在跳远、跳高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难点是起跳技术,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上体与下肢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在怕脏、怕受伤的心理阴影下,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最终影响到跳远、跳高技术的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游戏“海豚顶球”进行练习,作法是将一个软式排球用细绳系着,用竹竿悬挂在沙坑或跳高垫前一定距离和高度处,要求学生在做起跳练习时,必须用头触及软式排球。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看哪一组同学顶到的次数多,每个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争先恐后地积极投入练习,教学重难点就在玩的过程中逐步被突破。

3.4情景引趣法

在教学的组织中,设置好学法的场面或环境,把体育学习的方法形象而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采用电教设备和挂图设置情景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进行篮球投篮和足球射门教学前,看一段美国的NBA的精彩投篮集锦或世界杯射门集锦,然后再开始教学,同学们的专注程度和练习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篇2: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努力推动课改前行

――课改先行点阶段性工作总结

贵 屿 华 美 小 学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体验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学习实践,努力推动课改前行,现就我校近阶段来课改工作作如下简单小结:

一、积极开展学习,提高课改认识

我们充分认识到,要真正地落实课改,关键在于教师,可谓“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提高教师的课改认识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课改的成功与否。因此,在上学期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及解读》、《走进新课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多场次组织教师进行新教材培训。如,学习《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年级下册教材说明》、《新理念下一年级语文下册的阅读教学》等等。

多场次组织教师学习《广东教育》《福建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青年教师》等教育教学刊物中有关课改文章,引领教师们进一步了解新课程,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

根据上级要求,积极派员外出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听课观摩取经。如往汕头实验学校听新课程教学讲座,往潮阳实验学校听全国小学英语名优教师新课程示范课观摩赏析与专家学术报告,往潮阳区和平中寨小学参观学习„„至目前为止,课改年级的教师与学校领导到汕头市听课学习12人次,到潮阳区其他学校听课学习25人次。

教导处领导通过上网,收集整理了一系列有关课改资料,提供给教师学习。如,组织学习《浅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中的几个问题》、《浅谈新课程条件下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新课程中课堂评价语言二十字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我校教师视野得到开拓,观念逐步更新,在了解有关课程改革基本信息的同时,深入思考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等重要问题,逐步理解并认同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提高了课改认识和业务素质。

二、努力进行实践,推动课改前行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始终把课堂作为主战场,大胆进行教学实践,把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法、改革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追求。

1、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每节课能否获得好的教学效益,关键取决于“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与否。“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上的“施政纲领”,教师纵有滔滔不绝的口才而不得要领则于事无补,即使抓住了要领而缺少必要的深入浅出也只能事倍功半,只有提高教学设计的内在质量,才能实现二者有机的统一。实施教师集体备课,则是丰富“教学设计”内涵、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十分重视集体备课研讨,建立以教导处为督导,以教研组为龙头,以年级组为单位,采取集中研讨和分散实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即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分配备课内容、提出备课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讨论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信息。其中,讨论备课提纲,首先由中心发言人(超前一周安排)提供本次集体讨论的备课提纲,备课提纲应包括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课时划分及每课时的课型、主要教学方法、全部知识点、配套资料、练习设计(含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检查与反愧教学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组织本组教师讨论、修改、审定备课提纲。分散实施即任课教师根据审定后的备课提纲再进行创造性的备课,设计课时教案,组织上课和检测等。

2、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本期初,我们依据《汕头市中小学听评课制度》精神,制订了“听评课活动方案”,明确规定了领导班子与教师听评课节数,部署了活动开展程序。对课改年级的所有老师进行了“地毯式”的听课,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四方面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至现在,学校班子成员绝大多数听课节数已超过15节,大部分教师听课节数已超过5节。

3、举行教学交流研讨。“学习、实践、创新、提高”是我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宗旨,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旋律。本学期,我们根据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探索适合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开展常规性听评课基础上,举行了一年级语文、数学校性教学公开课。李少勉、张敏敏两位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单元优质课评比(李少勉执教《荷叶圆圆》,张敏敏执教《认识人民币》)获得好评,其中李少勉老师获得第一名。她代表贵屿单元参加镇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交流外,在第8周星期六上午,我们还积极举行了说课交流活动。教导处制订出“说课评分表”,选拔落实了六位教师登台演说,其余教师进行对口评分。在第9周星期六和第10周星期日,镇举行的说课比赛,我校的李少勉老师获得语文科第一名,张敏敏老师获得数学科第三名。

篇3: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小学阶段是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第三学段的学生的思维仍具有较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直观性原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原则,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也应注重直观性原则的运用。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是直观性原则运用的生动体现, 情境的创设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在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其鲜明的年龄特征, 教师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只有事先了解这些特征, 并能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 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习作的学习活动中。也有效地避免因为学生的“一般”表现, 造成教师对教学实践的错误判断。

在直观情境中, 教师把习作的教学内容具体而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感同身受, 再加上教师的点拨, 让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激发了学生的情绪和兴趣, 使习作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适应儿童情感发展

习作教学首先应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 以他们喜爱的事物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教学充满激情。

例如学习课文《卜算子·咏梅》, 让学生和自己按节拍线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教师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还学习过那些和梅花有关的课文, 如《墨梅》、《梅花》、《梅花魂》等, 教师言语感叹:是啊!从古到今,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喜爱梅花, 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 梅花成为一个有气节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老师也深深地喜欢上了梅花, 同学们也来说说这时你对梅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诉说自己对梅花的认识。) 教师言语再次激励:看来大家对梅花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喜欢上了梅花, 那让我们来学习前人, 用诗的形式来写出自己对梅花的情感。学生立即用心思考, 并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诗句, 举例如下《梅花》冬冷刺如骨, 雪花积山谷。百花势已去, 唯有梅花舞。《梅花》冬至梅花开, 朵朵雪中立。无畏隆冬雪, 只为香千里。同题《墨梅》墨梅无写处, 满怀尽是素。它日一还绿, 若君常相思。诗句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但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 培养了学生学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就足以肯定和鼓励。

三、允许学生的个性表达

1.习作立意的个性化。前面提过, 习作是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的情感表现, 也是学生抒发自身情感的自由天地, 教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框架试的要求, 束缚学生的思想, 使得原本生动、活泼、的习作教学变成教师思想的间接反映。习作要有立意、要有中心、要有好的表达方法, 是许多教师在习作指导课的常用语。学生为了立意、为了中心、为了好的表达方法的运用, 花费了太多的思考, 他们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吗?花儿不一定美, 落叶不见的是无私奉献, 妈妈也不是就是伟大……做为学生, 他们有着与我们大人不同的生活世界,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 做自己想做的呢?放飞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吐真意、诉真情, 作为教师的你, 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习作质量的差异化。因为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就非常的大, 可能他们原本所受的教育基础不同, 生活经历不同, 家庭环境不同……作为教师, 你能要求你的学生写出一样“优美”的习作吗?应该是不能的。学生的习作有“好”、有“坏”是非常正常的事, 也是非常正常的表现, 教师应允许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只要学生个体写出了自己想写的, 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了。目的是为了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 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话。当然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必要的指点和引导, 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他们想解决又无法自身解决的实际困难。

3.习作表达的个性化。学生的习作同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较大的区别, 鼓励学生习作表达的个性化并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主义, 它只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的进步。教师在学生写好习作基础的前提下, 鼓励所有学生大胆地发挥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 为已有的习作添枝加叶, 更加恰当地表现出学生个体的思想个性, 展示独特的习作魅力。当然 , 教师在实践中不能要求太高, 要求太快, 那样会造成变相拔高学生习作要求的倾向, 同样不利于学生的习作兴趣的培养。

习作的兴趣是什么?我觉得兴趣首先是敢写, 再者是乐写, 其次才是会写。束缚的东西太多了, 学生无从下笔, 久而久之, 习作就不是习作, 变成了写作, 变成了学生的负担。简单、片面地说, 会说话、会思考, 就会习作。你敢说你的学生不会说话、不会思考吗?那有何承来得学生不会习作?

篇4: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例举与数学相关事例,感受数学在身边

例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探索的兴趣。教师在每节的教学中,都应充分准备尽可能多的生活中与本节知识有关的事例,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并不抽象,就在身边,学生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且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通过教师启发性的问题,学生会产生解决这类问题的欲望,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认真地学习,积极地探索,兴趣也就自然形成了。

二、运用与实践结合,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把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靠数学方法来解决,小到家庭理财,买卖物品,大到丈量土地,设计制造以及航海航天,都要用到数学。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而是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学生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三、设置多样化练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还有一些教师在练习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形式单一,层次不清,学生的练习机械重复,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口算练习时,主要形式有:听算、打手势算、抢答、举卡片、猜算式等形式,大受学生喜欢,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同时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摘苹果、拔萝卜、出手指、点灯笼等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四、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的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五、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品尝成功

积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应该是失败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教师要抓住该年级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有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乐在其中。 其次给学生提供机会。通过老师的合理启发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探究,从而找到规律,发现问题,理解新知,突发奇想解决难题。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当取得成功时,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可以说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由此生发的学习动力也是其他激励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篇5: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就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者根据学生认为“物理难”,甚至怕学厌学的现状,通过多年不断实践探索,逐步掌了物理教学的`捷径,使学生在“难”中寻“易”,“趣”中解“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 者:毋春凤 作者单位:卢氏县东城学校,河南三门峡,47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3.7关键词: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 实验技能 学习方法

篇6: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新课程理念要求每位教师要注重打造高效课堂,可怎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目前遇到的一大难题。

刚刚开始接触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问:“老师,您为什么不把例题的每一个步骤都给我们讲一讲呢?小学的时候我们老师都是一步一步讲解的。” 面对他们的提问,我在思考,难道这样的方法是他们愿意接受的吗?他们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吗?

后来在教学中我慢慢的发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适用于初中,甚至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这种方法只能让班级部分优秀生在做基础练习时更快些,而大部分的学生则不能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课堂变得了无生趣,死气沉沉。其结果大部分学生既不能掌握基础知识,也无法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解决拓展创新类试题。

今天在视频学习中,专家们总结了几点课堂教学的方法,他们讲的很好,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了才会关注学习内容,才会关注教师的讲解。进而参与课堂互动,最终牢固掌握知识。

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一节课和未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一节课,其效果是有差别的,多媒体的视听设备,能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可以增加趣味性强的课外知识,这都是学生乐于学习的。

当然,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并不能代替教学,只是我们在教学的方法上选择了一种更加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另外,我想还可以增加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积极投身到生活实践中去,注意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7: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案由: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青年成为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主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力数量远大于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而新增劳动力主要是由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构成,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区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同时,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下,1个人的创业可带动5个人实现就业,可见,促进青年创业,把就业的实现由主要依靠开发岗位来安排人员,转到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不断提升创业人才和创业团队的素质和能力上来,是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

通过几年来的扎实工作,我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已经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初步形成了青年争先自主创业的氛围。当青年创业仍面临很多困难:

1、缺乏创业知识、能力及系统的创业培训指导;

2、缺乏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及专业化的创业配套服务;

3、缺乏创业资金,创业融资“瓶颈”问题突出。

建议对策:

一、加强青年创业培训,提升青年的创业能力

1、规范培训内容。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组织优秀创业者、创业专家等设计一套操作性强、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注重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创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2、加大培训扶持。建议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培训,并给予相应的创业培训补贴。同时,创业培训要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开业指导等相结合,拓展创业培训的服务内容和实际效果。

3、拓展培训平台。建议财政、人社、经贸、农业等职能部门出台政策,在企业中建立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按照“财政贴一点,企业出一点,青年承担一点”的思路,为青年在见习期间提供保障和必要的生活补助,为青年创业就业积累实训经验。

4、提供创业指导。建议政府完善机制,鼓励创业导师团的指导积极性,真正发挥导师带徒模式的实际作用,以“一对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难。

二、加强青年创业服务,优化青年创业环境

1、理顺工作协调机制。建议建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定期研究解决扶持青年就业创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提供系统的、一条龙的政策服务,形成政策合力。

2、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建议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工商、税收、信贷、项目评估审批等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3、提供创业孵化服务。采取政府引导扶持、鼓励多方投资,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地。同时,对在孵化基地内创办的各类企业,实行税费减免、资金扶持、个人就业创业补贴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创业者提供一个低租金、零费率和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

三、打破青年创业融资瓶颈,解决创业资金筹措难问题

1、加大财政投入。建议政府加大对青年创业方面的财政经费投入,建立“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成立更多的青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青年创业投入部分初始资金,支持有志青年创业起步,促进和推动青年创业就业。

2、推进小额贷款。建议争取金融部门进一步开发倾向于创业青年的金融优惠政策,推出更贴近创业青年的融资业务,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程序等方面,对创业初期的青年给予更优惠、便捷的服务。

篇8:兴趣推动积极学习的论文

一、善于在教材中挖掘资源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鲜活丰富的素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用一双“慧眼”去捕捉语文教材深层次隐含的积极心态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言外之意。

(1)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如今的高中生大多因生活舒适又基本是独生子女,有的个性鲜明、争强好胜,他们对学习和生活期望很高,但因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加上自身能力、认识水平的局限,易产生挫折感。这时,有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无所追求,浑浑噩噩,有的则会采取过激的行为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悟、理解,进而明白:困难并非针对你而来,古往今来,凡有一定成就的人,都是从艰难困苦中磨炼出来的。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们扔拥有积极的心态,坦然乐观地面对挫折,最终成就了灿烂的人生。如《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才二十岁忽然成了残废, 他起初也有过苦闷,绝望,甚至想一死了之。但地坛顽强的生命力使他获得了重生的意志,使他明白“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应该盛装书写自己的人生来迎接那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身残志不残,他用纸笔在报刊上撞开了一条文学之路。书写了不屈的人生。像这种蕴含着昂扬积极的资源,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培根的《论厄运》等,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开发,适时抓住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心态的良机。

(2)挖掘教材,指导学生调控心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做一个大写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心态,并适时有效地进行心态调控指导,使其掌握管理自我心态的方法。语文教材里有不少课文蕴含着心态调控方面的资源。如《赤壁赋》中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月夜泛舟赤壁,赏清风明月美景,悟“变”与“不变”哲理,全在自我心态的管理。又如《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为救国难,面对九死一生的磨难,他用“不指南方不肯休”的信念激励自己,用纸笔书写心路历程,激励自己敬仰后人。调控心态的方法在教材中很多,教师适时挖掘引导,使学生懂得:心态是可以调节、控制的,不应任由心态来支配自己,人是心态的主人。学习生涯不只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学会管理情绪的方法,获得精神上的力量,实现人格的强大。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去,有效学习、乐观生活。

当然,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不能只囿于语文教材这一狭小的天地。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生活中相关的文章、事例,适时推荐给学生,使他们从中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 以利于学生自主、积极、有效地学习,达成自我人生的升华。

二、善于在课堂中营造积极情境

情境是学生自我感悟与自主体验的纽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燃起学习的欲望,还可使学生在情境中看到自我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如何使学生从“无我之境”进入“有我之境”,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来实现自我教育呢?

(1)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方式“铺路架桥”解读文本,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去理解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例如,笔者在《离骚》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请学生先交流自己名字的由来,有何含义? 学生很兴奋地交流着,明白了自己的名字中包含着父母的深切希望和期待。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屈原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出生、名字的由来。

(2)走出文本,走向自我。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体验,此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感受自我的情感体验,激发情感,跟作品产生碰撞、共鸣,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阅读活动是读者经验和作者经验的汇兑过程。”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境地激发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去跟文本交流,与作者对话。通过文本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例如,在学习《离骚》的过程中,讨论了上面两个问题后,我马上进行追问,你有过“日月忽其不淹兮”的感触吗?“恐美人之迟暮”这句诗给你什么启示?大多数同学说,之前只觉得很自我,但现在认识到自我背后责任的重大,那是父母家族的期望,真不应该浑浑噩噩度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得过且过了。要像屈原一样,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勇于担起应负的责任。

教师在课堂上的情境营造,触动了学生的自主情感,使他们从文本到作者,从作者到自我,进行内心的自我审视,从而抚摸到学生内在柔软的自我,激发我要学会昂扬的情绪,投入到我要学习的激流中去。

三、善于在日常中做出表率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应时刻注意自我的精神状态,力争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学生,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1)带着愉悦进课堂。教师要善于培养自己愉快、乐观、幽默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力争为学生提供观察模仿的榜样,春风化雨般地促进学生发展。试想讲台上是一位愁容满面、无精打采的教师,学生将会以怎样的情绪去听老师的课呢?他带给学生的将是压抑、焦虑的气氛。因此,进课堂前教师要积极地转换自己的心态,绝不能把自己的忧虑、怨气、牢骚、不满等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只有心态积极健康的老师,才能以自己的积极情感,给学生带去愉悦,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造和谐氛围。课堂教学中总伴有一定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将是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教师应努力创造轻松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积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都能自由地呼吸,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潜力,实现自我的飞跃。

(3)积极肯定学生。成功之人与失败之人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否有积极的心态。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的体验远比失败的体验更能激发人的动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积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挖掘学生的优点,做到多鼓励、少批评、不否定,激发和调动学生渴望成功的激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之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人生中的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敢于面对困境,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成为有效学习的内驱力,实现自我发展,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摘要: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名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并激发学生的积极心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心态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成才的动力。

篇9:课堂激励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推动力

学业上的困难和挫折会降低学生的外语学习热情。也有学生虽很努力,却得不到与努力相对应的成功体验,便失去学习信心,逐渐成为学困生。这些学生需要一定的学习“成就感”来帮助其保持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外语学习的“成就感”来源于1)顺利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某一次评估(包括考试)中获得高分或较高的评价;2)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3)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4)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并取得成功等(束定芳等,2008)。可见,外语学习的“成就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使其产生愉快主动的学习热情。

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适时恰当的激励(鼓励或奖励)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外语学习中的成就感对优等生来说是锦上添花,而对学困生来说却犹如雪中送炭。可以说,优秀的教师都知道如何激励学生,课堂激励可以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课堂激励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的行为分为主教、助教与管理行为等。助教行为指的是使主要教学行为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中发生的教师行为,它以学生或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定向,包括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和积极的教师期望等(石中英等,2006)。可见课堂激励就属于一种助教行为,它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参与的方式方法的策略(王笃勤,200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赞扬和激励,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内在需要、学习动机和主体参与性,诱发其学习兴趣,发现学用外语的奥妙与乐趣,进而使学生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从形式上看,课堂激励有情感性激励和物质性激励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语言激励和行为激励两种。

1.情感性激励

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是学生与教师有良好互动的重要保证。一个真诚关爱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优点并给予赞美的教师,肯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事实证明,教师的关爱和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束定芳,2004),因为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课。课堂上教师具有感染力、鼓动性的微笑和赞扬之词都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思考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情感性激励在语言、行为和表情三方面得到体现。

(1)语言激励(口头表扬)

在人与人的交往沟通中,我们主要靠语言的应用。如果说批评和鼓励都能催人上进、激人发奋,那么在多数情况下适当的赞美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堂上教师需力求使自己的评价语言真实、准确和精彩。学生的成长时刻需要激励,特别是面对失败或成功时,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安慰和鼓励,期待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能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战胜困难勇气和信念。“再试一试!我相信你能行!”“我真为你的成绩而感到骄傲!”等激励性语言虽平常普通却能减少学生失败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的信心,使学生感到无限的喜悦。

(2)行为激励

行为激励指的是教师利用表情、眼神、手势、体态和动作等非语言信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而学生在放松和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学习是最有效的。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眼神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眼神对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积极的学生表示鼓励、肯定和表扬。其次,教师赞许的微笑会给学生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让学生备感温暖和鼓舞,为学生创设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当学生经过努力达到预定目标时,赞许的点头或会心的微笑使他感受到自己具有成功学习的能力;当学生在答题不畅时,期待、专注的目光和鼓励的微笑促使他自主地思考,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教师通过点头、轻拍学生的肩膀等行为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认同和迁移,师生间从而产生积极的感情互动。

2.物质性激励

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强的刺激性,适当地在课堂中采用物质奖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研究表明,当人的内因动机稳定性较差时,需要用物质奖励来维持,且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王笃勤,2002),奖赏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并且有持久性(阴国恩等,1998)。如在低年级或新生的课堂上,若对表现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适当地奖励各种作业本或水笔等,的确能起到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2006)也提倡在英语课堂中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适当给予“小恩小惠”。同时,他认为“奖励要精神和物质并重,但不能价值太大”。因此,物质激励一定要慎用,我们多提倡精神奖励。

二、课堂激励的作用

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包括学习意向的选择,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兴趣的保持和努力的持久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保证(王笃勤,2002)。能够激发学生动机的方式包括环境、教师的榜样、奖励和惩罚等,其中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语言、行为和物质上的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更会满足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归属感,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就感又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外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外语越感兴趣就会越发认真地去学习外语,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产生更大的成就感。这样,奖励、成就感和学习兴趣之间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1.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它影响着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也都较为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是广大外语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成功的课堂教学第一个标志就是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的兴趣昂然。如果学生自发地集中注意力,这就意味着一个好的开端;如果他们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如饥似渴地听着,跟着老师的要求,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基本上用英语,那么成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教学的基本条件”(Davis,P.& Pearse,E.,2000)。个体素质结构论也认为,非智力因素结构对认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问题解决中起着“指挥”和“控制”作用。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适当控制自己的语音、身势语、眼神、面部表情等,因为一个乏味的、死板的教师是不可能令他的学生对其课堂感兴趣的(王笃勤,2002)。这与束定芳(2004)对上海市某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不谋而合。该调查发现,有74.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经常鼓励”会促进他们的学习。

2.满足了学生需要尊重和认可的心理特点

人天生就有爱受赞美、喜受尊重的强烈愿望和倾向。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归属于某一群体的基本需求,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被孤立、被拒绝和寂寞(王笃勤,2002)。美国的约翰·杜威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是“希望有重要性”。尊重和认可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这一年龄段人群所要追求的,这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表现。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时时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的位置,渴望有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找寻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具体到外语课堂,学生总希望教师喜欢并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使回答错了也不愿受到歧视和讥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鼓励的语言和眼神,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要及时反馈,需注重过程评价,如恰当而真诚地使用赞美语言来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会让他自豪而自信,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3.让学生享受到进步的快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激励充分体现“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等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且在成功中享受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有效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真实的激励作支撑,源于真情的课堂激励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和精神的诱导。

三、课堂激励需注意的问题

在管理语言课堂中,奖励是重要的一环,奖励可以激励学习(邹为诚,2006)。邹为诚教授同时提出了奖励的五原则:(1)“惊喜常有”(奖励要经常性,但奖励形式不能让学生预测到);(2)“小恩小惠”(奖励要精神和物质并重,但不能价值太大);(3)“实事求是”(奖励要实事求是,让所有的学生明白获奖的原因,并且对这种奖励服气);(4)“全面公平”(评估要全面);(5)“仪式简洁”(仪式要简单,不要让学生脱离语言学习的目的)。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2002)也指出,鼓勵虽是一种做学生工作的有效策略(通过鼓励,教师可以表达对学生改进能力的信任),但鼓励的话需是重视过程而不是重视结果;表扬学生需重视结果而不是重视过程。可见,课堂激励也应讲求一定的策略。

1.课堂激励应发自内心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们的语言评价必须要恰到好处,要动情。良好的课堂激励语言应灵活自如地结合肢体、表情和情感语言等多方面。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实施激励性语言评价,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的激励爱河中。

2.课堂激励需讲求个性化

美国教育认为“没有差生,只有特别的学生”(夏纪梅,2006),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方式也应因人而异。阴国恩等(1998)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对女生而言,表扬比批评有效;而对男生而言,批评似乎比表扬作用更大;表扬对学困生作用最大,中等差之,优等生最小。

对于优等生,表扬的同时应指出其不足,给其他学生以激励和示范,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对于学困生,注意多表扬他们的进步而少提他们的不足。奖励时应突出纵向对比,学生只要是在不断进步,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使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就感,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如在单词拼写中学困生虽没获满分,但若每次拼写成绩在进步,我们就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再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学困生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若回答正确,就给予当堂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不能简单加以否定,而应分析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鼓励和表扬能使学困生点滴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信心。

3.情感性激励要具体,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和深度

情感性激励在课堂中的运用应使学生感觉到具体和实在。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举止察觉和感受教师的情感。体态语言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体态语言应做到寓意准确、幅度适当、轻松自然,切不可矫揉造作。

教师的课堂评价要防止过于随意、笼统和模糊,因为笼统的语言不能及时指出学生成长中的不足,却会让学生变得飘飘然。例如有外语教师让学生朗诵课文,完了只是说了一句“读得不错,请再读一段”。如能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放慢速度,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种一分为二的评价就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方向,也会感到一种受关怀的温暖。

4.物质性激励不能过于频繁,不应让学生为了有限的奖赏而产生不良竞争

借助物质以肯定课堂上表现积极、优秀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往往会转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将奖品当作追求目标。有些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而问答问题,回答对了就想得到奖励,得到了奖励就认为大功告成,得不到奖励就心灰意冷。更有学生对某些物质奖励渐渐失去新鲜感,时时盼着更新、更实惠、价值更高的奖品来刺激。学生间为获得物质奖励而产生的竞争也日趋恶化。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等.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石中英等.教育学基础.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6.

[4]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和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阴国恩等.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 邹为诚.论综合英语课堂教学TELOS模式.中国外语,2006(1).

[8] Davies,P.& Pearse,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9] 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tr.王建平.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0] 夏纪梅等.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该文为台州学院省级教师教育基地三级项目《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篇10:推动青年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摘要】

青年员工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是企业的希望。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抓好骨干员工队伍的接替、加强人才的培养锻炼。实施人才培养要从青年员工入手;实施人才培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做起,把人才培养的责任落实到基层、引入到班组、细化到具体人员,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关键词】

青年员工 人才培养 基层

~导语 某某公司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有企业,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某某公司一直积极推动青年创新创效发展,致力培养一支年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状 现今就业形势严峻,青年一代往往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而一旦找到了工作,又难免有一种浮躁的情绪,一方面急于求成,积极凸显自我;一方面对企业前景、对个人发展的关注程度极为强烈。青年员工在转变身份,端正态度、面对压力等方面的适应时间较长,不能尽快融入到正常工作中去。青年员工的工作生活主要呈如下特点:

1、工作充实程度不够,但比较注重自身价值的表现

企业发展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青年员工十分注重、关心自己在企业中的成长进步,急于施展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部分青年员工对所追求的一切都赋予很高的期望值,还不能非常踏实投入到工作中去。二是部分青年员工缺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没有一个清晰的努力方向。

2、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情况不一,但极为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年员工因为入职时间不长,对企业生存发展、生产经营、企业形象等了解不深,对企业还不能有一个客观理性及全面的认识,但都能切身体会到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发展,只有在组织的支持下,个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在对青年员工的职业指导方面,在制订更加完善机制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他们与自己的直接领导以及更高一级领导的沟通,了解青年员工的工作心态和生活状态,寻找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管理、沟通的切入点,帮助青年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惑。当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青年员工也会逐步进入工作的良性状态。

~措施 企业实施人才培养要从青年员工入手,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做起,把人才培养的责任落实到基层、引入到班组、细化到具体人员,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作为基层生产车间,我们是企业与青年员工接触的第一线,可以深入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根据青年员工可塑性、活跃性、差异性等特点,因人施教,做到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工作上重视,健全青年成才机制,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发展。

1、建立平等而畅通的沟通渠道,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

青年员工进入企业的时间不长,迫切需要组织、领导、同事的关心和支持,为他们指出存在问题,给他们指明改善的方向。车间党支部通过党团员集体活动、义务劳动;组织车间青年职工游艺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青年员工中间,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立足岗位、热爱本职、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思想,在组织要求与个人意愿之间找到结合点。

2、帮助青年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首先要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党组织和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座谈、谈心等活动,征集青年员工意见;其次要对意见进行梳理分析,本着面对问题,逐个解决的原则,;要做好意见反馈,把处理问题的结果或是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的原因返回提问题者,让青年员工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和关怀。为增强青年职工的归属感,车间每逢中秋等节假由团支部牵头组织外地青年员工聚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集体的温暖,更好的融入企业,良好的适应工作状态。在党支部的关心和带领下,经过团支部和团员青年的不懈努力,金二团支部获得了2010某某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光荣称号。

3、关注青年员工成才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创新氛围

青年员工有着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渴望,车间结合他们的需要,根据企业要求开展培训,并给予他们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公平竞争、施展才华的机会。

a.加强培训,快速提升青年职工素质

车间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教育措施。我们车间主要是加工各类化工设备的中小型零件,零件类型繁多,数量大,零件尺寸型式复杂,同时由于要配合容器车间的生产,车间还存在生产进度紧的特点。据此车间围绕实际生产,由生产骨干一对一带徒教授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我厂及车间自己组织的技术知识培训课程提高青年职工的专业知识,每季度对他们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旨在强化学习效果,并及时发现新问题,调整教学,适当增加压力促使青年职工更好的提升能力。在其一年的实习期分中期和转正两次提高考核难度,以机床操作技能比赛的内容进行测试,以比赛促学习,同时以此拓展青年职工的眼界,让他们更多更深的接触了解机加工。为加强本科生对实际生产的认识,转正后仍留在车间现场熟悉实际生产的过程,今后可以更好的完成技术行政、生产计划等管理工作,目前这一做法经金二车间几年的施行获得良好的效果,现该方法已在全厂推广。

b.以搭建平台为抓手,引导青年职工投身创新创效

车间行政及党支部充分调动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关心车间团支部的工作,发挥其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车间充分利用公司工会成立的沈宗文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的便利,让车间的青年职工参加到我厂和车间的重大技术攻关改造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青年员工积极探索,勇挑重担,与一线生产工人紧密合作,不断攻克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车间团员青年连续多年在公司的青年科技攻关活动中取得好成绩,09年他们以大型接管背马鞍弧面及外圆坡口加工装置和现场加工设备接管法兰内径装置获得青年科技攻关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可调式弯管夹具及宁煤项目的锥体加工工艺获得了2010年青年科技攻关项目三等奖,2011年用于摇臂钻床的管孔扩铰组合刀具青年科技攻关一等奖。管内壁密封试压工装、用于摇臂钻床的管孔扩铰组合刀具、大型接管马鞍弧面及外圆坡口加工装置等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C.重视宣传教育,以先进模范促青年成长

车间党支部十分重视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宣传“比学赶帮超”活动和日常生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人物,在厂办报刊和南化报上经常有党支部组织投稿的报道发表。青年员工可以通过这些从一个方面真切的感受到企业的发展运作与内涵文化,从而将自己和企业更好的融合起来。

~结论

根据青年职工成长需求、能力特点等量身定做培养计划,让每一名青年职工都获得成长、成才的机会,使其持续拥有向前发展的动力,跟上时代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从尊重青年职工发展需要出发,针对青年职工接受新知识快、渴望成才的特点,系统地运用技术和管理培训等具体手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组织青年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技术比武、技术革新改造、合理化建议、创新攻关等活动,为青年职工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宣传和推广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等营造青年职工讲创新、勇创新、学中干、干中学、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

篇11: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在经济与文化相融合、互促进、同发展的新时期,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同时,在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在内容、形式、方法、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人性化、凝聚力和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创新转型和电信行业重组中的优势作用。

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经过长期考验的优良传统。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经济、技术、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不仅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也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有了和谐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也多了一个载体、平台和途径,创新更易取得成果。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优良传统与新兴事物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对推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经营者长期倡导的被广大员工认同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灵魂导向、激励振兴、推动创新、约束行为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则是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具有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化解矛盾、鼓舞士气的作用。

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各自所具有的特性看,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企业文化具有文化性、共享性、适应性、企业个性,适用范围宽;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政治性、原则性、是非性、社会共性,适用范围窄。因而在实际操作中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替代。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一定的区别,同时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发展目标实现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基础、做支撑;而企业文化的发展又为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生产经营实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属于上层建筑,是企业软管理方式,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形式。

当今时代,是全新的文化时代。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经济、文化的一体运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强化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是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自然接轨的最佳途径。同时,企业任何制度、政策和改革措施出台前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先行,都要发挥其奠基铺路的作用。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外延;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最终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团队思想道德观,并以此推动企业在科学发展、超前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作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基础又是前提条件。因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依靠人

来体现,员工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企业文化的内涵,涵盖了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养成;优良传统的发扬等诸方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正是弘扬企业精神、凝聚团队力量、塑造企业形象;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企业作为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让职工当家作主,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凝聚人心的氛围,这就必须搞好文化建设,而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以党的思想理论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去影响和凝聚员工,培育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员工队伍。特别是在公司实施创新转型战略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改革发展为中心,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并以其特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在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中,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不可避免的呈现出时代特征。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内容、形式、载体、途径上的全新实践,而且是思想、观点、理念、意识上的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不仅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机遇;而且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一)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良好机遇

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形式、载体更加扩展;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能量。

其一,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包括内在性诚信理念、主动性市场理念、能动性创新理念、预警性危机理念、共赢性竞争理念、自觉性管理理念、相互性忠诚理念、互补性团队理念、持续性发展理念,以及感恩、善念、包容、快乐等前沿企业文化理念,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为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贴近生产经营实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二,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更贴近生产经营实际,更容易为各层面员工所认同和接受。企业文化建设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并以人为中心、向干部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领域渗透;要求实现企业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精神有机统一,把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融为一体,使二者相得益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而且为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向灌输、空洞说教和一个方子治百病的僵化模式,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其三,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即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具体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主体、注重发挥人的潜能,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文思想‛融会贯通,共同保障了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力军作用。

我们所建设的企业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和谐企业文化,这就要求经济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体现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一致性;体现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员工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必须予以维护。所有这一切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条件。

在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企业党组织注重改善领导方式和工作内容;注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二)在探寻企业文化建设途径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

在公司全面实施创新转型战略和中国电信业重组的新形势下,积极探寻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坚持做到‚四个统一‛,是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关键。

一是做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首先要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因为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增强员工的素质能力为目标,通过探寻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员工队伍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业务能力。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围绕队伍建设这一主题拓宽工作渠道,通过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岗位创新活动‛,促进员工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增强才干。同时,通过有效的思想宣传工作来达到全员认识的统一;通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来凝聚团队力量。并以企业文化建设丰硕成果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作用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使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风险共担、责任同负、利益共享的合作团队,在搏击‚蓝海‛的航船上同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破浪前行。

二是做到原则与理念的统一。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也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形成的根本。在公司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目标过程中,要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寻‚以人为本‛的原则与践行价值理念相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途径,创造一个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并能够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正向激励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宣传教育工作渠道,挖潜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育具有坚强意志、精湛技术和过硬作风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和组织保证。

三是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统一。企业融入激烈的竞争市场,首先必须选择质量优、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业务,而优质产品业务的产生和信誉度的建立,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为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贯穿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渗透到企业诚信经营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管理、质量、产品、服务上融入市场,被不同层面的客户所接受。近年来,天津网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信息安全四个标准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建立并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国际认证体系。在公司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统一全员思想、强化质量意识;增强服务理念、提升管理能力上,为维护公司产品质量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四是做到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的统一。企业文化之所以要倡导社会责任、加强员工的奉献教育,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总是或多或少以个体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天津网通作为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一方面要为天津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为不同层面的客户群服务。企业不仅担负着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面临着强势的社会监督,其责任和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为此,企业更应强调建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文化,探寻社会道德教育和奉献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方面拓宽工作渠道,鼓励和推动员工去寻求精神生活的至高点。

(三)选准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空间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资本‛和参与竞争的主要因素,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因此,思想政治

工作必须选准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融入其中、扩展空间;主动创新、力求实效。

一是选准‚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在塑造‚企业品牌‛上扩展工作空间。‚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信产品和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切入的空间。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形成却是一个层面更为丰富、过程更为复杂的环节,以企业核心价值观统领的思想政治工作恰恰能够在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塑造上找到切入的位臵,并在舆论导向、品牌宣传、诚信服务和提升质量意识方面扩展工作空间、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是选准‚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在强化‚诚信理念‛上扩展工作空间。‚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这里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制度、员工素质和思想观念。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从‚三个利益‛价值观的思想观念角度切入,在推动员工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企业价值理念上扩展工作空间。以增强员工‚顾全大局、密切协作、诚实守信、主动服务‛意识,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诚信是企业信誉之源、竞争之本、发展之基;唯有诚信才能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只有信誉才能维系企业与外部的良好关系。

三是选准‚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在优化‚制度建设‛上扩展工作空间。‚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创造产品、提供服务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定的规则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通信行业利益的高度来辨识现行制度文化体系中的不足和问题。通过扩展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参与决策的工作空间,从企业稳定和发展、从国家、行业、企业和员工四方面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公司制度管理体系提出优化建议,为企业制度文化的不断完善和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是选准‚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点,在弘扬‚企业精神‛上扩展工作空间。塑造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凝聚员工人心的一面旗臶,这是当前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一个切入点。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把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企业文化的汲取、积淀、辐射和企业精神的锻造、弘扬、凝聚上扩展工作空间。通过培养选树先进典型、大力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员工入脑入心、自觉践行并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中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中国网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公司改制上市、企业创新转型、电信行业重组所引发的多种利益关系的变化、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变异,不仅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员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津网通各级党组织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密切联系员工思想工作实际,以提升团队的素质能力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育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努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培育学习型知识型团队

提高员工素质能力、培育学习型知识型团队,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保持活力的需要,对员工来讲也是一种关爱和最大的福利。几年来,天津网通公司通过制定并落实长期、中期和短期员工培训计划;组织

开展岗位创新、业务练兵、技能大赛和团队拓展训练等活动,为每个员工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和施展才干的舞台。并根据企业创新转型需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深造条件,努力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力与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创新发展目标。

同时,通过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学习‛、‚迎奥运树新风优质服务竞赛‛和‚群众性文明创建‛等活动;利用‚企业网‛、‚内部报刊‛、‚信息简报‛、‚班组文化园地‛等宣传载体,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提升队伍政治素质;陶冶个人高尚情操、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努力把员工锻造成企业发展的有用之才;把队伍培育成知识型、创新型、战斗型的团队。

(二)强化细化思想疏导工作,调动员工队伍的积极性

重视沟通作用、强化教育效果,是疏导员工情绪、调动队伍积极性的关键。通过建立完善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的沟通机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反映,及时消除员工的疑虑、困惑和认识上的偏差;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加员工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大家在交流和沟通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落实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制度,注重听取不同层面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激发广大员工为企业改革发展献计出力的热情。

同时,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引导员工的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特别是在公司实施创新转型战略的关键时期,各级党群组织细心扑捉先进典型、精心培育先进人物、大力弘扬先进事迹,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突出企业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进标杆的示范带头作用。并将先进典型的作用和精神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多角度关爱和善待员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接受企业创新转型所带来的冲击和繁重任务所形成的压力状况下,员工的情绪不免产生波动、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为此,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从精神、物质、文化和生活上了解员工的需求并给予充分的满足。真正做到为员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

几年来,公司各级党政工组织围绕员工最想、最盼、最急的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关心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工作尽力做好、做细、做深、做实。通过落实‚员工关怀‛计划、建立完善‚职工急难救济金‛制度、为一线员工提高工资标准;组建文体活动俱乐部、开展各项体育赛事;举办文艺联欢汇演和‚迎奥运京津两地网通员工文化周‛及‚员工工艺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员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当员工或亲属患病住院、家庭生活出现困难或变故,党群组织和各级领导便前往慰问、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员工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领导的关怀和同志间的爱心。

同时,从网通企情和劳动关系的特点出发,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维护职工权益工作的思路、途径和手段,不断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做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几年来,通过有效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天津网通被天津市授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AA’级先进企业‛称号,较好地维护了员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和劳动安全、卫生健康权利,促进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四)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团队无私奉献精神

近年来,公司党委、工会和团委通过组织开展向遭受印度洋海啸、地震灾难的国家地区人民捐款捐物

活动;向偏远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献爱心活动;向身患重病的员工或亲属捐款活动,大力倡导了‚助人为乐、关爱他人;扶贫济困、无私奉献‛精神。

特别是今年‚5.12‛四川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公司于第一时间紧急集结了一支救援队伍奔赴灾区,打响了天津网通抗震救灾工作的战役。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踊跃为灾区民众捐款捐物。许多员工主动报名参加抢险救援队;有的员工利用年休假赶往灾区参加义务救助工作;还有的员工急切地找到采血站为灾区伤员无偿献血;更多的员工立足本岗努力工作并以不同的方式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从公司的快速反映中体现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从员工的自觉行动中展示了网通人无私奉献精神。

上一篇:总结:猎头项目不成功的原因下一篇:房屋拆除安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