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母抒情散文

2024-04-10

我的祖母抒情散文(通用12篇)

篇1:我的祖母抒情散文

我的祖母抒情散文

祖母是个勤劳肯干的人,五六十年代她常被评为“劳动模范”“五好社员”“积极分子”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祖母爱劳动,那时候,家家都要有劳力去生产队参加劳动,就指望劳动值来分粮食,祖母对母亲说:“你在家里看管孩子,我去干活。”

年轻的妇女在地里劳动,大都边干活边聊天,嘻嘻哈哈,祖母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她热爱新社会,更热爱这以前她难得的土地,所以每次参加劳动,她都干的很认真,很仔细,队长批评年轻人:“你的咋弄呢,还不如老人?你看看,老人做的活比你们好多少倍?”所以每年的先进都是祖母的。

祖母的炕头有一板柜,那里边常有大伯买来的好吃的,祖母却舍不得吃,每天到了晚上,她就打开板柜,我们眼吧吧的看着,她会从那里取出一瓶罐头,然后打开,给我们每人夹一块,甜到我们心里去,看见我们吃的`高兴,祖母就说:“不要光想吃,要好好念书呢,书念好了才有好吃的。”有时候她会从那柜里取出一包“天鹅蛋”,有时候也会是饼干,糖果,给我们五姐妹分了吃,那天鹅蛋是外面用糖过着里面有馅的点心,农村商店是少有的,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祖母的板柜对我们有极大的诱惑。

祖母年年是先进,队上的人都很信任她,特别是妇女,如谁在家里受丈夫欺负了,就到祖母面前诉苦,祖母见了那家男的就训一顿:“男人家有本事把光景给好过,光景过上去才是本事,养活婆娘娃,吃都吃不饱还打人呢?有啥脸打人?欺负女人不叫本事叫草包!”骂的男的头也不抬。

因祖母的缘故,队上打老婆的男人渐渐收敛了。

如果队上有不公平的事,大家都来找祖母商量,请祖母出面调解,再难的事,一经祖母调解准行。有一年秋天,队上才娶来的新媳妇不懂规矩在给生产队拾棉花时,竟然偷棉花,妇女队长看见了,怕得罪人,不敢说,就告诉了祖母。祖母仔细观察那个新媳妇,发现问题后,先是叫到我家里和其拉家常,然后旁敲侧击的讲道理,最后那个新媳妇自己觉察到了祖母的用意,再也不敢偷棉花了。

祖母有许多歌谣,冬季的晚上,夜很长,这时候就是祖母教歌谣的最佳时机,什么“光光夜,开白花,养下女儿给谁家,给给县里王魁家.....”许多许多,我们比赛看谁说的好,祖母这时候最开心了。

祖母在七六年夏季的一个上午,她锄完地回家的途中突发脑溢血病倒了,她不能参加劳动了,病愈后,虽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但她仍不停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那时,我们家六个孩子,小弟不满两岁,祖母白天做饭,晚上照管孩子,母亲是裁缝,活儿很多,常常熬夜,祖母到晚上还要给母亲做点吃的。

冬季,母亲为大家做衣服很冷,祖母就端一盆木炭火放在母亲脚前,积极支持母亲的工作,她还坚持给我们做饭。

晚上,祖母说:“把你们写的作业我看看。”

她虽不识字,但能看出来谁写的认真,谁写的潦草,给写的好的就多发一个糖果,写的不好的,下次改正好了,就获得一个糖果。她还叫我们读书给她听,一次当我读到:“秋天到了,蚂蚁就往洞里储藏粮食时”祖母就故意问:“蚂蚁为什么要储藏粮食呢?”我说:“为了过冬。如果不储藏粮食,冬天就会饿死。”祖母说:“看看,小小的蚂蚁多勤劳,多懂事,它们都知道秋天不储藏粮食,冬天就会饿死,何况我们人呢?那人储藏什么呢?”这些老师都教过了,我知道的,我就说:“人储藏知识!”祖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真聪明。

我们非常爱祖母,我们继承了她勤劳肯干的精神。

篇2:我的祖母抒情散文

好久想写一点文字来追忆我的祖母了,总是因为自己笔墨的笨拙和没有时间的推脱而搁置起来,这样的理由,在一次次的推诿中,心理的愧疚也一次次的凝重起来,“每年都在外面打工,等有时间了,笔也快要生锈了。”弟妹也在一旁唠唠叨叨的埋怨着。清明节除了祭祀,以示告慰在天之灵,其余的我又能做些什么呢?然而,我和弟妹无论在山高还是路远,每一年都会如约而至,点燃一沓沓纸钱,让她在那个世界里,不愁吃穿和住。也算是对祖母生前没有吃好穿好住好一种慰籍吧!

接到祖母驾鹤西去的消息,是在祖母入土为安的一个星期后,那时我在山东济南贤文庄轻骑摩托车厂房项目工地。那时不似现在通讯发达,有手机的很少,别上个BP机,就已经很“fashion”了,和家里联系就是“公用电话”,打电话的人又多,差不多十天一次还是要排队的。这样的情况让我的祖母走的时候都未能看上她的长孙一眼,父母后来告诉我,祖母临走前忍着病魔的折磨和剧痛,连连呼唤我的`名字,悄然离去的时候,目光深深的埋在春的夜色里。

祖母出身贫寒,由于家境窘迫,很小的年龄就被人家领养,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嫁给爷爷后,也没有过上几许好日子,总是为维持生计而忙碌,有了我的父亲、伯伯、叔叔、和姑姑后,爷爷为人理发的几个小钱根本解决不了生活问题。后来爷爷因胃病的延伸,三十几岁就过早地离开人世。祖母依靠她的勤劳和朴实支撑那个家,慢慢地把我的父亲、伯伯、叔叔、和姑姑拉扯大。

然而一场肆无忌惮的洪水,淹没宅屋的厚重的泥墙,再后来,洪水退后泥墙的倒塌,姑姑年轻的生命被倒塌的泥墙吞噬了,我的父亲、伯伯、叔叔也不同程度的受了伤。接连失去两位亲人,祖母瞬间苍老了许多,也慢慢地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有的时候就用水烟袋打发黑黑的漫长的夜。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多年,父亲成婚后,祖母携带我的伯伯、叔叔到了盐城大丰落户,父亲告诉我,祖母在那儿一个人种二十多亩田地,由于祖母的手脚勤快,田地的诚实也没有辜负了她,伯伯、叔叔也先后在那儿安了家或者说做了盐城大丰人的女婿。祖母在大丰落户后也没有时间回南通,以至于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才见到祖母一面,童年的流逝的时光里,没有祖父祖母的笑脸,亦无外公外婆的身影,因为母亲未出嫁的时候,外公外婆早已到天国定居,父亲未结婚的时候,祖父也西去了,生我的时候,祖母迁徙在异地耕作。小的时候,父母在清晨去田地之前,把我和我的梦关在茅草屋里,一个人,缓缓的醒了,轻轻地哭了、慢慢地累了、悄悄地睡了。

长大以后有一天,打电话告知叔叔,我将要结婚了,祖母得知消息后,兴奋的连锄头等农具也忘了带回家,后来邻家在田地里拾起,捎带了回来。匆匆的赶来南通,还带来好多物品,给我添置了些家具,恰似一副搬家的气息,祖母平时省吃俭用,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掂量着用,计划着过日子。她还说她虽然老了,但还做得动田间活儿,她在那半自动半机械化的机器上编织着茅草绳,说是有园林绿化的人下乡来收购,是配上来年树木抵御严寒用的,她的朴实的意愿就是换些钱给未来的曾孙买点吃的。

每每想起我的祖母,不禁潸然泪下,她依依不舍的离开的这个世界,可我不在她的身旁,也未能送她一程……

篇3: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先者有言, 美的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欣赏美的作品难道不要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眼睛用来对欣赏物的第一步照射, 深入的将是心领神会, 达到这个要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广阔。

《石榴》在其他树木都不想争妍斗艳的五月却开起了花。

《牵牛花》的藤蔓无时不回旋向上, 有着惊人的“生之力”。

浙江名山“雁荡”接受建国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奉献于人的“风姿”, 给人们带来长久的思索。人们熟悉的物, 熟悉的景, 经过作家深邃的思考, 发掘出一个个耐人咀嚼的意念。抒情散文往往借助景和物, 或含蓄、或清晰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而作者传递闪光的信息又恰是透过一个个由文字组成的画面。因此学习这类文章, 应努力把握作者的情感脉胳, 捕捉蕴含于画面的真正含义, 达到与作者共鸣的良好效果。

当然, 文学欣赏存有差异。同一作品, 不同经历、阅历会有令人惊奇的争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最终为众多读者喜爱。教师的任务, 是使学生经有音乐的耳朵, 对事物的美, 力求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所谓想象, 稍作抽绎, 应要求学生有相对的心灵感应, 以合拍于作品。抒情散文教学可以此为立足点之一, 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化成一个画面, 使之映显在脑屏幕上, 然后从不同角度揣摩, 获得初步感知, 继而鸟瞰画面全景, 从整体构成的声色并俱的画景中扩大自己的思维, 联系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艺术魅力是教学的主旨。教师循循善诱, 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产生画面。思维闸门打开后, 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 画中之景, 有静有动, 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教学, 收效良好。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竹的吟诵不乏佳作。正如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咏莲那样, 颂竹常常离不开对它高风亮节的赞叹。如今, 我们看到的是莫干山的竹海, 摇撼于风雨中, 沐浴在金色里。这里我们先让学生以文字的表达为特写镜头, 看到那老竹, 那新竹, 那砍剩下的粗壮的竹桩, 那伸向蓝天的细柔的竹梢。

农家竹园伴随学生度过十几个春秋。挖笋、松土、砍竹、编竹、儿时的乐趣唤起了他们的想象。追思处在不同背景下的竹子, 品尝深藏画面的意味。教师摒弃按部就班的分析, 加以适当点拨, 学生便领会文章所揭示的自然界新陈代谢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借景抒情, 晴雨竹图, 联系一定的社会内容, 对作者表现的新老两代交替的独特感受也完全领悟。可以说《竹》反映的思想前无古入, 因为历史赋予它崭新的内容, 作者又以严谨的思索产生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主题。普通的竹, 通过想象, 经过思考, 其竹情竹趣表现得别有风味。学习《竹》, 学生如呼吸了清新的空气, 对文章新颖的立意恍然大悟。‘赏析作品时, 大家深感作者想象的丰富。

打开思维的匣盖, 追索画面的立意, 学生一旦领悟到独辟蹊径的主题时, 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手法。学好这样的作品, 不仅增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更可贵的是导到思想上的启迪。长此以往, 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更丰富, 情感也更趋高雅。学生通过学习, 提高了鉴赏与习作能力。一位学生在课外习作中, 以家乡的石板桥为对象, 提炼它的内在品格。普通的石桥, 每天迎送人们往返, 忍受一定负荷而默无声息。学生展开了想象。人们都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 把教师比作沟通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不是更有新意?这一比喻, 除想象细腻, 再一次说明想象的重要。成功的想象能孕育出清新的主题, 在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已十分明了。

篇4:我的曾祖母

曾祖母很爱笑,一笑就露出四颗上门牙。小时候,我老看着她的牙齿发呆,常问她:“你的牙齿为什么一直都不长呀?弟弟嘴巴里已经长好多牙齿了。”她笑着说:“我吃太多糖了,牙齿坏了,你不要吃太多糖啊!”说完还故意露出那四颗门牙冲我笑。长大后,我才知道曾祖母是因为老了,牙齿才掉剩四颗的。不过,我养成了爱护牙齿的好习惯,也有曾祖母的一份功劳吧。

家里人都爱曾祖母,吃饭时都把没骨头的肉夹给她,碗里满满的,她吃得很慢很慢,总是吃到最后。可她老爱跟我说:“我们来比赛,谁吃得慢就收拾碗筷。”当然每次都是我胜出,她笑眯眯地说:“我又输了,我要洗碗筷了。”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曾祖母搬到另一个地方住,我们很久才见一次。每次见到我,曾祖母总会笑呵呵地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些小礼物,有无线电话,有声公仔,等等,这都是我4岁前才玩的玩具,但是她喜欢把这些东西送我。爸爸说:“因为在她心里,你永远是一个小小孩啊!她一直都爱着你。”所以,每次收到礼物,我都会把它们收好,然后跟曾祖母聊天,她会很专心地听,乐得露出四颗门牙。

我很爱我的曾祖母,因为她也很爱很爱我们。

篇5:我的祖母抒情散文

昨夜又梦到我的曾祖母了。熟悉的、因为消瘦而布满褶皱的脸,和蔼而慈祥的眼睛,一头永远灰白的发。我像只小猫,依偎在曾祖母的身旁,紧紧抓住她干枯却温暖的手,不舍离去。

曾祖母离开的那年,我正上初中。应该是秋末冬初时节,因为天气是寒冷的。记忆里,曾祖母是家族中第一位离世的亲人,以八十七岁高龄无疾而终。象她在的时候一样,默默的活着,静静的离开,不曾对家人有任何的烦扰。

我对曾祖母的记忆片段大多在幼年时期,上学以后倒变得淡了。或许是学业繁重,或许是心智开窍后,贪恋尘世的玩乐,和曾祖母的交流少了,对曾祖母的依恋也少了。那时不曾觉得,直到曾祖母离开多年后,那些幼年的片段竟如丝丝甘泉般从记忆的深处时时渗出,那是几十年层层岁月重压下久远而纯净的回忆,却依旧温暖、清晰,恍如昨日。

我出生的时候,曾祖母已经七十多岁了。那时家族的经济状况不好,所有的人都在为生计而忙碌,除了年老的曾祖母。我幼时的记忆就是从曾祖母的背上开始的。穿过一个低矮、狭窄的拱形门,走过一个土墙砌的穿堂,再走过一个有着黝黑墙壁的天井,便看到我家的祖屋了,这样一段不长的路,不知道年老的曾祖母背着幼小的我走过了多少遍。始终记得的是她每次跨越门槛时的停顿;记得她哄我不哭时琐碎的絮叨;记得那段时隐时现的幼年的蓝天。

村里的人都说曾祖母是个幸福的人,她孕育了一个大家族,却并没有付出太多的艰辛,因为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还有两个孝顺懂事的儿子。而我知道,她的幸福更多的来自她乐天知命的性格和与世无争的心态。父亲常说,每次,曾祖母看到他们忙碌的时候总要叫他们歇息会,不要着急做事,慢慢来。她总是很慈爱的对待每一个人,没有苛求只有关心。父亲说,小时候,曾祖母最喜欢我也最疼我,我对曾祖母也特别依恋。有一次,曾祖母要去远在山西的叔公那边住一段时间,当时只有三岁的我硬是追出好远,两三个大人都没抱住,哭喊声惊动了几乎整个的山村。多年后,在回家乡遇到村里的老人时,他们都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而我,当然更是无法忘却的,因为那是白纸般的纯净上第一道离别的伤痕。

我的`记忆里,曾祖母身体一直都很健康,没有得过大病,甚至连感冒之类的小病都很少有,她是很会保养的人。年轻的时候爱美丽爱漂亮,年老之后爱干净爱整洁。她的屋子总是很清爽的,没有任何老年人的异味。曾祖母一生受的比较重的伤有两次,都是骨折。一次是七十多岁时,爬凳子为我拿挂在天花上的苹果,摔断了手;一次是八十七岁那年去二叔家吃饭,在水泥台阶上摔断了腿。第二次摔伤后,曾祖母再也没能站起来,直到去世。

篇6:我的永恒-抒情散文

我虽然性格很内向,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我却异常的热爱写作,在我心中每每完成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我常常带着快乐把风卷落叶,泉水叮当化作一首首小诗,一篇篇散文,并且深深的陶醉于其中。

我对作文的热爱要从两年前说起。那时的我对写作及其反感,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苦的差事。我对每一次的写作都是草草了事。由于没有向文章中投入激情,那时的作品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但这一切都随着我的一次网上之旅而改变。那天我无意登入了小荷这个作文网,也正是由这个网站注定了我与文章的一生情缘。。我从网站上那些作文大师了解到了写作的真谛:写作并不是简单的把字垒起来的过程,而是要把激情挥洒在字里行间。其实写作用的不是笔,而是心,只有用心,文章才会有感召力。从此我就抱着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充满了快乐与激情写作着。

但是事与愿违,我的好几篇投稿都失败了。在把文章送出去的几天中,我日日在楼下等待“奇迹”的出现,但是几天过去了,我寄出去的稿件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一个月后,我沮丧的.相信了失败这个事实。此时我对写作的满腔热情立刻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有空虚的内心和对写作的厌烦,甚至憎恨。但是小荷上的一个朋友帮助了我,让我明白了一个更重要的道理:永远不要把写作当作一件事来完成,它就是发泄心情的一种方式,一定要用快乐的心态来对待它。三思之后,我一下豁然开朗,从此写作不再给我带来压抑了,而带来的是快乐。也真如之前说的我现在觉得每完成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篇7:我的弟弟抒情散文

与同事闲聊,同事问我有无兄弟姐妹,我有些情不自禁地自豪起来,说:“我有一个弟弟,还在念大学。”

说完这话,我开怀地笑了起来。在这冬雨绵绵的天气里,一股热浪正缓缓涌上心头。

人的记忆是从几岁开始,我不知道。但我对弟弟的记忆,很早,早到他还蜷缩在母亲肚子里时。如此算来,我从三岁半起,就隐约记事了。

弟弟出生在秋天的一个深夜,就在老家那间昏暗狭小的房屋里。那晚,母亲说她恐怕要生了,便让我挨着父亲乖乖睡。半夜里,我被母亲痛苦的嘶鸣声惊醒,继而吓得哇哇大哭。父亲拍着我的肩,柔声说:“别怕别怕,妈妈给你生弟弟。”于是,我便心安了许多,但还是忍不住低低啜泣。我躲在被窝里,默默等待着弟弟的降生。

听到婴儿的啼哭声,我从被窝里钻了出来。只见父亲怀里抱着个小人儿,一边来回踱步,一边自言自语嘀咕:“果然是个男娃儿,是个男娃儿,哈哈,我有儿有女了,我的心愿满足了,我们这个家完美了,呵呵,呵呵……”

“我有弟弟了。”我在心里这样说。第二天,我又跑去跟邻家小伙伴炫耀说:“告诉你,我妈妈给我生了个弟弟。”邻家小伙伴是个独生女,从她惊奇、羡慕的目光里,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自从有了弟弟,就有了说不尽的喜怒哀乐。

首先,母亲坐月子,我跟着吃了不少好东西,初次品尝了拥有弟弟的幸福。

弟弟满周岁,父亲买了一两小饼干,对我说:“今天是弟弟的生日,饼干让给弟弟吃,好不好?”为此,我大发脾气。后来虽然分到了两块饼干,心中仍有些不快。

弟弟三岁多,天天跟着我跑跑跳跳。我在院里的树干上绑了绳子,制成了秋千。我叫弟弟来推我,他便用尽全力使劲推。我荡出去老远,他还站在原地乐呵呵地笑。不料,我弹回来将他撞倒,后脑撞上一个尖锐的石头,血流不止。他哇哇大哭,我惊慌失措。母亲闻声赶到时,我一边用手捂住他的伤口,一边语无伦次为自己开脱:“不,不是我,是他自己摔倒的。”然而,事实摆在眼前,我只得低头认罪。母亲带弟弟上诊所,缝了四针。看着弟弟脑瓜子上的白色绷带,我心疼不已,更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言行羞愧难当。

弟弟上小学后,爸妈外出打工,我成了他的监护人。一日,放学后,他没有按时回家。我在河边的沙滩找到他时,他正与几个同学玩得不亦乐乎。我将他领回家后,罚他在板凳上跪了近一个小时。面对我的惩罚和教育,他默默流了几滴泪,却始终没有顶半句嘴。他听我话,服我管教,让我由衷地欣慰。

和弟弟相处的时光里,喜忧苦乐,举不胜举。我们一起挖坑埋零花钱;一起下河网鱼钓虾;一起抬水浇地、锄草施肥;一起背砖比赛,帮忙建新房……

时光如白驹过隙,成长是谁也无法逃避的现实。

因学业和工作,一直与家人聚少离多。两三年回一次家,也是有的。家乡在不断变化,家乡的人也一样。而久别重逢时,最让我感叹的是弟弟的身高,他竟已高出我半个头!虽然常在电话里听他说又长了几厘米,但听到的不过是一个数字,与亲眼看到时的感觉完全不同。他像是突然间长高了,长大了,这让我一时很难接受。因为,他个头越高大,思想越成熟,那些专属于童年的欢乐、年少的天真就离我们越遥远。于是,难免又要狠狠感叹一番,时光匆匆,岁月无痕……

弟弟的身高让我感叹,而更让我惊叹的,是他的才华。

弟弟从小机灵,想法很多。但当他用泥巴捏成人或动物的形状,拿到灶台下去烧去烤的时候,大人们都骂他顽皮。后来看到成品,人们才向他投去些许赞许的目光,夸他脑子灵活。当他用毛笔,照着书本绘出一幅幅山水人物画时,人们终于认识到,这孩子果然有点艺术天分。弟弟上高中时,正式学了美术。素描、水彩,都有可以被称为“作品”的作品。

除了美术,弟弟更爱文学。说来惭愧,我并不曾读过他的作文。发现他的文学天赋,还是在他的QQ空间里。心情随笔、诗歌散文,字里行间,尽显非凡的才气。我开始关注他的每一条微博,每一篇文字。我惊讶地发现,他人缘极好,朋友很多,空间人气非常高。

一日,我发现他更新了一篇日志,名叫《洛林小记之开篇》。我激动地点开一看,竟是一篇侦探小说。一口气读下来,我被故事深深吸引的同时,更被他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文字功底,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所折服。于是留言大大赞赏,并催促他尽快更新。和我一样,他的`朋友们也非常惊讶,看完后纷纷留言。有人评论说推理不符合要求,弟弟回复:“莫非李鬼见李逵,遇到大侦探了,嘿嘿。”看到弟弟的回复,我不由地笑了,为他的幽默,更为他良好的心态,开阔的胸襟。他不会因别人的质疑和批评耿耿于怀,反而很乐意听取他人意见,实在难得。

我打电话给他,鼓励他继续发挥想象,大胆地写。而他笑嘻嘻地说:“后面的故事,我已经构思好了,会有点恐怖哦!”于是,我被他的自信打动,同时也羡慕他才思如泉涌。

第二天一早,我一上线便看到他更新了小说,名曰:“洛林小记之枯井的呼唤(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认认真真地读完,于是再次被故事吸引,再次为弟弟的才华惊叹。

我也爱好文字,也零零散散写过一些。但对于写小说,那时只是动了动念头,写了写开篇,从来没有一部完整的作品。看了弟弟的小说,我开始对写小说有了浓烈的兴趣。

弟弟视我为伯乐,我视弟弟为明灯。我们姐弟俩,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有着聊不完的话题。除了文学,还有哲学、艺术,以及社会话题、现实生活等,他都有他独到的见解。有时,我写了一首小诗,自我感觉良好,便发给他看,他的评论非常中肯。哪里好,哪里欠佳,绝不刻意恭维。

后来,弟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选择了他喜欢的数字媒体专业,于是知识面更广,会的东西更多更丰富了。他向母亲申请,买了台配置较高的电脑,自学各种应用软件,如处理图片、制作3D模型、电子书和动画等。于是,每当我有需要处理的图片,便发给他,他一定会说:“哦,这个呀,简单。”然后一得空,便弄好发回给我。每当这时,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于是,我很快发现,弟弟好像成了哥哥,我竟依赖起他来。而他对我,也是百般迁就。

记得,有一年春节在老家,我非常怀念家乡的炸土豆,可这普通的炸土豆,已经很少有人卖,县城也只有一两家。然而,我实在馋得不行,不吃不可,于是怂恿弟弟帮我去买。弟弟二话没说,独自乘班车到县城,买了一大袋炸土豆,就又乘班车回来了。当他把土豆给我时,我高兴得不得了。打开一看,居然还是热乎乎的。要知道,当时的天气实在是很冷。后来得知,原来,在回来的途中,他一直把土豆捂在怀里……

还有,在家闲来无事,便玩一款叫《暴力摩托》的单机游戏,我因水平有限,没资格玩更刺激的关卡,弟弟便先把前面的关卡过了,然后大喊:“姐,到第三关了,你来玩嘛……”

我在家时,简直就是刁蛮公主。不仅是弟弟迁就我,还有爸妈和堂妹。只要我说:“不好玩啊,我们打牌吧!”然后,正在洗碗的母亲会说:“好,我洗完这几个碗就来。”弟弟则放下正玩得精彩的游戏,赶紧将堂妹叫来,凑成一桌,陪我玩牌。

其实,我知道,大家之所以这样迁就我,是因为我长年在外,很少回家。他们总想让我高兴,就什么都顺着我。他们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极力珍惜一家人相处的时光。因为这美好的时光,实在太短暂。

记忆一旦打开,思绪便有些收不回来。但还是回过头,再来说说文字。在江山注册,进入梧桐社团,我很快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归属感,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这份喜悦心情,必须有人分享,才更有意义。于是,我与弟弟谈到江山站。我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江山的各种好,并建议他也注册,我们聊了一个下午。他说:“真有这么好啊,我晚上空了去看看,现在先想个笔名。”

当天晚上,弟弟告诉我,他注册好了,叫“伏笔”。我雀跃不已。我没有建议他去哪个社团,我想让他自己感受,自己选择。第二天,在梧桐QQ群里,意外地看到了“伏笔”的身影。我心甚是欢喜。后来,我一直鼓励他发文,并建议他将那篇侦探小说重新修改,整理好后投稿。他一边忙着学习,一边仔仔细细修改,他说发现了很多漏洞,要好好修改完善。

终于有一天,他将小说发表了,名为《洛林小记》,是晚霞社长亲自编辑的。编按写的很好,文友也评论非常不错。然而,这篇文章没有得精。于是,我问他:“这篇小说没有得精,你没有因此气馁,没有不开心吧?”他爽朗地说:“那倒没有,几年前写的,的确稚嫩了些。”

我知道,他没有说谎,他还是那个心胸宽广,开朗自信的弟弟。我为他自豪,为他骄傲。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有这样一个弟弟,实在应该感恩。”

写到此处,脑海里突然蹦出另一个话题:

当今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也许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也许是父母自己不愿多要。不管什么缘由,我想,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定少了不少欢乐吧?

篇8:我的曾祖母

春德拍得兴起,婶母的老木床、院中的枯井、墙角的老瓮、厨房里的空瓶旧罐,都是他的拍摄对象,最后听说那座摇摇欲坠的木楼梯上面,是我们家庭供祖宗牌位的地方,他要上去,我们也就跟上去了。虽是个破旧的地方,但是整齐清洁地摆设着观音像、佛像、长明灯、鲜花、香炉等等,墙上挂着我曾祖母、祖父母的画像和照片,以及这些年又不幸故去的三婶的儿子、媳妇和孙辈的照片。看见曾祖母的那张精致的大画像,祖丽问我说:“妈,那不就是你写过的,自己宰小狗吃的曾祖母吗?”

这样一问,大家都惊奇地望着我。就是连我的晚辈家族,也不太知道这回事。

如果我说,我的曾祖母嗜食狗肉,她在八十多岁时,还自己下手宰小狗吃,你一定会吃惊地问我,我的祖先是来自哪一个野蛮的省?我最初听说,何尝不吃惊呢!其实“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说法,是很“现代”而“西方”的。我听我母亲说过,祖父生前有一年从广东蕉岭拜祭林氏祖祠归来,对正在“坐月子”的儿媳妇说:“你们是有福气的哟!一天一只麻油酒煮鸡,老家的乡下,是多么贫困,哪有鸡吃,不过是用猪油煮狗酒罢了!”

你听听!祖父说这话的口气,是不是认为人类对待动物的道德衡量,宰一条小狗跟杀一只鸡,并没有什么分别?甚至在那穷乡僻壤,吃鸡比吃狗还要奢侈呢!

自我懂事以来,已经听了很多次关于曾祖母宰小狗吃的故事。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曾祖母宰小狗这回事,每一次都有更多的认识、了解和同情。

说这老故事最多的就是三婶和母亲。三婶还健康的时候,每次到台北,都会来和母亲闲谈家中老事。老妯娌俩虽然各使用彼此相通的母语——一客家、一闽南——又说、又笑、又感叹地说将起来,我在一旁听着,也不时插入问题,非常有趣。她们谈起我曾祖母——我叫她“阿太”——亲手宰烹小狗吃的故事,都还不由得龇牙咧嘴,一副不寒而栗的样子:就好像那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我阿太还在后院的沟边蹲着,就好像还听得见那小狗在木桶里被开水浇得吱吱叫的刺耳声,使得她们都堵起耳朵、闭上眼睛跑开,就好像她们是多么不忍见阿太的残忍行为!

但是,我的曾祖母,并不是一个残忍的女人,她是一个最寂寞的女人。

我的曾祖父仕仲公,是前清的贡生。在九个兄弟中,他是出类拔萃的老五。为了好养活,他有个女性化的名字“阿五妹”,所以当时人都曾称他一声“阿五妹伯”。我的曾祖母钟氏,十四岁就来到林家做童养媳,然后“送做堆”嫁给我的曾祖父。但不幸她是个生理有缺陷的女人,一生无月信,不能生育,终生无所出。那么,“阿五妹”爱上了另一个美丽的女孩子罗氏,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个女孩子是人家的独生女儿,做父母的怎肯把独生女儿给“阿五妹”做妾呢?因为我的曾祖父当时有声望、有地位,又开着大染布坊,他们又是自己恋爱的,再加上我阿太不能生育,美丽的独生女儿,就做了我曾祖父的妾了。妾,果然很快地为“阿五妹伯”生了个大儿子,那就是我的亲祖父阿台先生。

我想,我的曾祖母的寂寞,该是从她失欢的岁月开始的。

阿台先生虽然是一脉单传,却也一枝独秀,果实累累,我的祖母徐氏爱妹,一口气儿生了五男五女,这样一来,造成了林家繁枝覆叶的大家庭。那时候,曾祖父死了,美丽的妾不久也追随地下。阿台先生虽然只是个秀才,没有得到科举时代的任何名堂,但他才学高,后来又做了头份的区长(现在的镇长),事实上比他的父亲更有声望和地位。但是就在林家盛极一时的时候,我的曾祖母,竟带着她自己领养的童养媳,离开了这一大家人,住到山里去了。

并不是我的祖父没有尽到人子的责任,我的祖父是孝子,即使阿太不是他的亲母,他也不废晨昏定省之礼。或许这大家庭使阿太产生了“虽有满堂儿孙,谁是亲生骨肉”的寂寞感吧,她宁可远远地离开,去山上创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天地。

在那种年代,那种环境,那种地位下,无论如何,阿台先生都有把母亲接回来奉养的必要,但是几次都被阿太拒绝了。请问,荣华和富贵,难道抵不过在山间那弯清冷的月下打柴埋锅造饭的寒酸日子吗?请在我的曾祖母的身上找答案吧!

终于,在我曾祖母八十岁那年,寒冬腊月,一乘轿子,把她老人家从山窝里抬回来了。听说她的整寿生日很热闹,在那乡庄村镇,一次筵开二三百桌,即使是身为区长、受人崇敬的阿台先生家办事,也不是一件顶容易的事吧!而且,祖父还请画师给她画了这么一张像:头戴凤冠,身穿镶着兔皮边的补褂。外褂子上画的那块补子,竟是“鹤补”,一品夫人哪!我向无所不知的老盖仙夏无瑜兄打听,他说画像全这么画,总不能画一个乡下老太婆,要画就画高一点儿的。我笑说,那也画得高太多啦!

据我的母亲和三婶说,阿太很健康,虽然牙齿全没了,佝偻着腰,也不拄拐杖。出出进进总是一袭蓝衣黑裤。她不太理会家里的人,吃过饭,就举着旱烟管到邻家去闲坐,平日连衣服都自己洗,就知道她是个多么孤独和倔强的人了。

大家庭是几房孙媳妇妯娌轮流烧饭,她们都会为没有牙齿的阿太煮了特别烂的饭菜。当她的独份饭莱烧好摆在桌上时,跟着一声高喊:“阿太,来吃饭啊!”她便佝偻着腰,来到饭桌前了。我的母亲对这有很深的印象,她说当阿太独自端起了饭碗,筷子还没举起来,就先听见她幽幽的一声无奈的长叹!阿太难道还有什么不满足吗?

现在说到狗肉。

三婶最会炖狗腿,她说要用枸杞、柑皮、当归、番薯等与狗腿同煮,才可以去腥膻之气,但却忌用葱。狗肉则用麻油先炒了用酒配料煮食,风味绝佳。三婶虽是狗肉烹调家,却从不吃狗肉,她是做子媳的,该做这些事就是了。不但三婶不吃狗肉,在这大家庭里,吃狗肉的人数也不多,三婶曾笑指着我的鼻子告诉我说:

“家里虽然说吃狗肉的人数不算多,可也四代同堂呢!你阿太,你阿公,你阿姑,还有你!”

秋来正是吃狗肉进补的时候。其实,从旧历七月以后,家里就不断地收到亲友送来的羊头、羊腿、狗腿这种种的补品了。因为乡人都知道阿台先生嗜此,岂知他的老母、女儿、四岁的小孙女,也是同好呢!

不是和自己亲生儿子在一起,我想唯有吃狗肉的时候,阿太才能得到一点点快乐吧?因为这时所有怕狗肉的家人,都远远地躲开了!

据说有一年,有人送来一窝小肥狗给阿台先生。这回是活玩意儿,三婶再也没有勇气像杀母鸡一样的去宰这一窝小活狗了。阿太看看,没有人为她做这件事,便自己下手了,这就是我的曾祖母著名的自己下手宰狗吃的“残忍”的故事了。

记得有一次我又听母亲和三婶谈这件事的时候,不知哪儿来的一股不平之鸣,我说:“如果照我祖父说的,煮鸡酒和煮狗酒没有什么两样的话,那么阿太宰一只狗和你们杀一只鸡也没有什么两样的呀!”

阿太高寿,她是在八十七八岁上故去的,我看见她,是在三岁到五岁的时候,直接的记忆等于零。但是,如果她地下有知的话,会觉得在一个甲子后的人间,竟获得她的一个曾孙女的了解和同情,并且形诸笔墨,该是不寂寞啊!

篇9:我的雪儿抒情散文

为何,你总要涌如今这个时令里,无论我躲藏在哪个角落,都能让我碰见。

然而当你静静地向我走近,我与你的距离仿佛就在这世间消掉落了,所有的担心也消掉不见了,我本是不爱好你如许毫无顾忌地向我走近,你是我生射中最美好的存在,可我却无法去触摸,更不克不及去拥抱你存在的真实,没人会懂得欲罢还休,那种能让人心碎的认为总会环绕在心头,成了我难以释怀的隐痛。

我须要有阳光才能快活的生活,而你只须要严寒,只须要虚无而缥缈的处所把你赡养,或许我本不是同样的人,可却一同走进了这个时令,走进了这个并不属于我们的世界。

固然你在我的世界里是那样的短暂,但在此刻你却给我一个纯粹而安静的世界,一个可以依附妄图和爱的处所。

我知道,你一贯都隐蔽在我的梦里,静静地酝酿着,酝酿着再次走进我的世界,在你即将到来的那一刻,我已清楚地认为到,在那萧瑟的风中正夹着你久违的气味,向我迎面袭来,那躲藏在云层中的你,若隐若现的身影早已在我的视线里挥散不去。

来吧我的雪儿,此刻你是属于我的,无论在我的心里、梦里、或是回想里都邑保存住你美丽的身影,我的身材固然被这雪包裹着,可它倒是雪白的,我的四肢固然已变得僵硬可我的心却加倍的暖和,我知道你将带给我的是这无边的惆怅和冷寂,你独一可以或许赐与的就是你的所有,然而这却让我在你优柔的生射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等待着你的邻近,可心中却又有了些许的担心,那么的遥远的,那么纯粹的你,若何能与我如许的人一同涌如今这个时令。

我虽不克不及拥有你的一切,却可以陪伴你走完这余下的时光,在那满是尘埃的街道上,勾画出快活的模样,在暖和而干净的`窗前描述出壮美的山川、河道、水中的软泥和翻涌的浪花,在枯枝上从新绽放出新的生命和欲望,把丑恶与不幸深深地安葬在雪层下,让这满目苍凉的世界从新妆点起繁华。

我爱你,我的雪儿,假如这爱是一种伤害就让它把我们伤得更深一些吧。我愿敞开我的怀抱,卸下所有的假装,我愿在你的面前赤裸着,如同那新生的婴儿,若你也等待我便把你熔化在我的心海,或是被你彻底冻结,在此刻的柔情中,我会忘记所有苦楚悲哀的滋味。

篇10:我的梦抒情散文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人,不光在睡眠的时候做梦,就是在清醒的时候也爱做梦。每天一个人工作,既没有同事,也没有朋友,更没有休闲假日。工作虽然不累也没有压力,但没有人陪伴,没有人说话,有时候感觉也很寂寞孤单。工作忙的时候还好些,工作清闲的时候,我无事可做,但我也不想白白浪费时间,因此我便开始学习上网。清闲的时候,我就坐在电脑前打发时间,我在网络里采撷知识,吸取精髓,补充能源。然后看看文章,听听音乐,写写心情,在文字的时空里做做各种各样离奇美好的梦。

电脑给我提供了一个做梦的平台,网络给我插上了一双在梦里飞翔的翅膀。每天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坐在电脑前,用灵巧的手指在网络里打开我的梦想之门,展开我寻梦的羽翼,在网络里自由自在快乐里翱翔。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这里的知识却是真实的。这里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是知识的宝藏,也是我梦中理想的天堂。在这里我看到了曾经的梦想,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要在这里展翅翱翔,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去拼、去闯!

自从我走进网络,我便喜欢了网络、爱上了网络。网络打开了我的眼界,拓宽了我的胸怀,让我足不出户就能预览到祖国的壮美山河,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全国各地的新闻动态。在这里不用进图书馆,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看到各类图书,在这里不用翻阅字典,就能在搜索到各种各样的资料;在这里不用进商场就能购买到各种商品。这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里是一个美丽王国的宫殿,这里更是我们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网络给我们开辟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职位的高低,不分贫富贵贱;在这里人们需要的是真诚、理解和尊重。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上网人却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人,才会有真诚的心。虽说网络里鱼龙混杂,好人坏人都有,只要提高警惕,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心态,就能在网络里玩的开心快乐自在。

在我上网这几年的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虽然我们不曾谋面,但我们却同样跳动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我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不是兄弟姐妹,却亲如兄弟姐妹。真诚的祝福和问候随处可见,朋友们互相的关心和牵挂时时感动着对方,真诚的祝福和问候随处可见,朋友们的纯洁的友谊之情,就像绵绵的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

篇11:我的妻子抒情散文

她是武汉妹子,很多人眼中最温柔的武汉妹子,只有我偶尔能感受到她的又急又暴。

她是在大学的时候信主,一个寒假,虚空无聊中在操场散步,有主的使者向她传福音,她就信了。刚开始吸引她的是从人而来的被爱的关系,后来发现自己不能不信上帝又混在信徒圈中享受精神寄托,就认真考虑:有没有上帝,圣经是否可靠,耶稣是不是真神。铁证待判这么厚的一本书也拿来看。因着神的恩典,终于信了。信主之后就决定跟不信的男朋友分手了。回到家里,受到父母很多逼迫。

在她信主之前,受到“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之类言辞的蛊惑,尝试各种方法减肥,信主之后她就释然了,把自己养得胖胖的。我遇到她时她的脸上还有婴儿肥,特别可爱。结婚之后就一路瘦下来了。

我在2008年一次饭局上认识她,“如果不考虑钱的问题,你最想做什么工作?”她的回答是:全职太太,宣教士的妻子。当时我心中的想法:这个理想好土好悲壮。一年后我们竟然在一起工作。工作配搭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女娃真是太容易哭鼻子了。2009年圣诞节前后,她说:我想离开这里,我好想家人啊,然后就哭了。我完全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回事?

接触多了,发现她也有刚强的一面。有一段时间弟兄姐妹心里火热,早上7点一起祷告,冬天到了,她就冒着风雪骑自行车过去,从来没有迟到。那个时候我心里想:如果要找老婆,一定要找这样专心委身祷告的人。她在集体祷告中常常动真情,刚开始有些人不适应,这内心话袒露得太多了吧?

我在跟她一起工作的时候发现她有很多缺点,这些缺点跟她不成熟有关。要命的是,她抗拒善意的批评,把责备和建议当做对她个人的拒绝。即使结婚到现在,我稍微说她,她就沉下脸来:我感觉你不接纳我。感恩的是,她是个祷告的人,在祷告中上帝光照她,她就流泪悔改。

我们2011年谈恋爱,2013年结婚。谈恋爱是人生最痛苦的阶段之一,结婚之后就好了,生养孩子后就更好了。谈恋爱的痛苦之一是女生总像李尔王一样要求给出爱的承诺,悲剧就这样产生了。结婚是一种盟约,女生不再抓住男人的口头应许,而是投靠在上帝的设计中: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生孩子后,双方关系就更好了,因为要同仇敌忾对付屁孩们,战友的关系总是最亲密的。

妻子在结婚之后学习做菜(现在继续学习中)、包饺子、做糕点,有时候她做的菜孩子们都不尝一口,就我一个人吃得精光,所以,一旦我出差,她就没有动力做饭了。她常感慨: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是没学到怎样料理家务,到了三十多岁又要从头来。所以在家教育一定要从学习料理家务开始。

她大学时修了职业规划的课,老师邀请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理想的职业,老师每一张纸片读下来,读到“我的理想是家庭主妇”时,全班哄然大笑。好在老师说,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个时候她还不敢跟大家说:“这是我写的。”

现在妻子是家庭主妇,三个孩子的妈妈,在家教育的老师,家庭餐厅的厨师,处在她最理想的职业中。她每天做的事情:早上起来写灵修日记,然后喂火火吃奶,吃过早餐后,她一边洗碗洗菜预备午饭的食材,一边哼着赞美诗,然后上午带孩子们唱歌跳舞一起玩,然后做午饭,午饭后,老二和老三睡觉,她就陪老大读书,或者自己睡午觉,让老大自己玩。下午午觉起来,继续陪孩子们玩,出去走走。吃过晚饭后收拾残局,孩子们洗洗睡睡,终于是我们自由的时间了。我们就一起祷告一会儿。她给自己定下每天读30页的书,因为身体疲惫也不能常坚持下来,反而是刷刷微信度过。她有很多渴望成长的项目,比如钢琴、英语等,她也常在这些项目上半途而废。愿主加她力量和安稳!

其实我非常感谢她,忙完一天,她仍然有说有笑的。我非常感谢她,她愿意忍受生产之痛,我才可以成为三个孩子的父亲。我感谢她,因为她处在恰当的位置上,就好像蚁后操管整个蚁群。当代社会,太多蚁后以当工蚁为荣,轻忽了更荣耀的职份。

她有时候感慨:有了三个娃后,主日就不再是安息日了。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但这一天对她说是最累的,下午回到家,安顿好孩子们午觉,她自己就基本瘫在床上了。

她与弟兄姐妹的交往也减少了。一方面她很渴望与肢体有团契相交的时间,另一方面,她实在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小组。

有段时间她都没有灵修的时间了。

几年前,我跟她谈论:我们以后要不要去建立教会?她听了觉得非常恐怖,她眼中师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职业。好在有人跟她分析了一下,世界上有三类师母,一类是韩国人的师母,在家料理家务,温柔贤淑,在教会参与各种侍奉:从接待、诗班、辅导到讲台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这是超人型师母,你所害怕的其实是这一类;第二类是美国人师母,在家料理家务,基本不在教会里做带领的角色:第三类就是中国人的师母,处在混乱和两头不讨好的状态中,丈夫对她有家庭方面的要求,会众又要求她是牧师的分身,如果教会被归正,恰当看待牧师妻子的角色,那么就会祝福到牧者的妻子、牧者的家庭和整个教会。

我跟她讲:你不需要成为牧者,你只需要成为牧者的帮助者。家庭优先,够了。她看到身边其他快乐的师母时,心中就释然了。

我很感谢我的妻子,因为她成了我的帮助者。在我出差的时候,她独当一面,我在家的时候,她欢声笑语,我讲道的时候,她总是点赞,我写作业的时候,她能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我的妻子很棒!

我的妻子不是天使,她叫春天,是上帝赐给我的礼物,她有天使一般的歌喉。

篇12:我的家抒情散文

我们这里的人除了马连河,别的河都叫溪,不管他的水流有多大,河面有多宽阔。实际上,除了马连河别的都不太宽,春天冬天是溪水最细的时候,他们就像睡了似的,乖巧得像只猫,轻轻地圈在主人的怀里。河床还是个很宽的,要是你步行,从这边去那边至少也得半个小时。溪水最细的时候,也有两三米宽,不知怎么的,我们这里人就叫它溪了。溪上隔几十米就有独木桥,尽管年年被水吹走,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看见一根很圆很粗的圆木横横地放在河面上。朝天的那一面还被弄得平平地让人通过,就是小脚老太太走上去也不觉得颤抖,也不觉得晕眩。圆木两头还用石头铺了,石块将两头弄成开始大,到了木头那里变小,刚好和木头接上,变成一座桥。

溪水常年流淌着,清凌凌地能看到河底的石子。溪水里有螃蟹,也有青蛙,偶然你会看见鳖悄悄地来到岸上晒盖,听见动静就会疾速地跑下水里,将自己藏进淤泥里,你怎么找也找不见,只有有经验地人才知道他去了哪儿。

有经验的人来到这里就不会空手回去,他来到溪边脱掉鞋,慢慢地走进水里,用脚这踩踩,那里试试,直到他感觉到什么以后,就不断地在哪里踩,踩着踩着就脸露喜色,弯腰将手伸下去,摸着摸着,忽然直起身,手里的东西也随之飞上岸来,你会发现一只鳖泥泥地在岸上跑。这时,踩憋的人飞身上来,用一只手棍子将它望远的拨,紧怕它跑回水里。有时也有被鳖咬伤手的,那伤口特别难好,得半年多。也有被鳖咬去指头的,它的牙齿特别厉害,只要咬住就别想松开,总得一块肉。但是,它在泥里看不到,碰不上它的嘴不会咬,只要你摸准它的屁股以最快的速度将它甩上岸,它就成为盘中餐。

鳖肉营养丰富,鳖血也是大补,还有那盖也是贵重药材。只要你是从溪里弄上来的鳖,县城里人看见你提着,他就会淘大价钱买。

这里离县城很近,二三里地,前面一百多米远就是溪水和马连河交汇的地方,一条水泥马路把这个交汇的地方弄得很宽阔,砌上来的河岸边上栽着栏杆,每每到了晚上,灯光照到栏杆上的反光材料,就五光十色,也很好看,你看那齐齐的岸堤下还有挑坝,如果水从上有涌下来,碰到岸边,在经过挑坝将浪头送向对岸,对岸也是一样,经过几个来回,浪头就温顺了,水势也平缓了。

水泥马路一面靠山,一面临河,山坡斜斜地张着树木,到了十几米高全是用石头砌成的,水泥勾过的缝儿好看极了,好像尽是些圈儿,内面是石头,圈儿是用水泥做的,平平整整。水泥路一直延伸过来,到了山脚下刚好接上进沟脑的路。

我的家就在进沟脑的半山上,离下面大概有百米左右。满山坡的树木、和一条不太宽阔路把我家和下面联系起来,要似四面都是水,那我们就住在岛上。要似脚下都是云,那我家就是蓬莱。要是闲下来坐在门前沟边树下,你会看到溪水悠闲的样子和马连河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形象来。要是在早晨,你会看到太阳从东山顶的树叉里出来,在烟雾缭绕里,那个火球不断地在进化,在修炼,一直等自己纯净了,有魅力了才缓缓地爬上树梢,将那带刺的光射出,扎的万物从睡梦中醒来,身着懒腰。

太阳把光射进河里时,那一道道金光就是一个希望。那金灿灿地、到处飞溅的金光落到哪里,那里就交相辉映,山亮了,水也亮了,来回飞奔的汽车也亮了,就连马连河桥上的石墩也亮了。山上的树木伸着懒腰,鸟儿伸着懒腰,就连水泥路面也伸了伸懒腰,尽量地把自己的身子摆正,放直。这时的河边就热闹了,打拳的,跑步的,一群一群的老头老太太提着音响来到这里开始扭动身子。那音乐像钢珠一样奔出来,在山湾的上空滚动,也在河面上滚动,也在微风飘着,遇到石头就会拐个弯,遇到树木就会缠着向前。

山笑了,水笑了,清新的空气笑了,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快地鸣叫着。此时,有个捡垃圾的老头吃力的拉着车子,你就会看见跑步的小伙跑上去用力地推,直到上了那很缓慢的坡才松手,笑着摇手向老头告别。卖菜的,卖水果的不是坐着三轮车就是开着三轮车,一溜溜地从沟脑出来,去享受第一缕阳光,高兴地带着希望出去,傍晚带着收获回来。

祖祖辈辈到住在这座山上,他们没有等到封山育林、没有等到这样好的空气和青山水秀的家园,也没有等到农民不交皇粮归税的这一天,一个个在心酸里远去,在困苦里逝去,留下一个个遗憾,留下一个个缺失在那边看着,我只能用最大的力气喊着说;“你们放心吧!你的儿孙赶上了好时代,也赶上了好政策,会一代比一代强的。”

要是在傍晚,那落日红艳艳地在山头上滚动,喋血的红阳染红了山巅,染红了树木,也染红了河水,一道道残阳扑进水里,万道霞光被折射回来,这里变成银亮亮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吃过饭出来溜达的城里人一波一波的,宽阔的河床显得窄小,有的在寻找石头,有的捉螃蟹,有的在散步,深深地呼吸新鲜空气。

太阳一点一点地沉下去,河滩里的人还是那么多,他们好像在看太阳怎么下山的,是山风吹下去的还是夜幕拉下去的。有的在感触夜幕的美丽,或者想摸摸夜幕的衣角。也许,他们在看夜幕老爷爷的形象,就凭河面上透出微光,会看到从夜幕里走出的夜影子。

当夜降临,他们才满足地,快乐地向回走,不住地回头,好像这一切在梦里,在画里,也像在电影里。汽车一个接一个的跑着,卖菜的人带着满足,带着甜蜜准备回家献礼。做生意买卖的,他们吃饱喝足了,有的开着车,有的开着三轮,有的坐在上面有说有笑,兴奋地样子就像刚得了儿子。

我就在吵闹声里走过一个又一个黄昏,又在一个又一个清丽的早晨、看着如《清明上河图》一样的场面,心里涌气一股股波澜,庆幸自己出生在这里,该给故乡做点什么?在世上走一回,总不能像个造粪的机器,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把自己消失于烟雾里。

我想了好久好久,终于有一天发现,要是能在三岔口开一家商店,那是多么好的事,再买回音响来,老头老太太就不用费劲提着音响跑那么远路来跳舞,只要他们来跳舞,其它的我给他们弄好。再给这里栽根杆子,挂上一盏灯,晚上亮了的不光是路,也有人们的心。

这时我对妻子说了,她很快就同意,认为是好事,只是忧愁生意会不会好?大孩子上大学,还有上高中的初中的,怎么养活的过来?听到这话我也开始忧虑了,也为资金忧愁。再一次同学聚会我见到了好几年都未曾谋面的同学,他在市扶贫办工作,我给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说他想办法解决资金。

我并没有相信他的话,我是个农民,人家是当官的,再说好几年没有见过面,这事能靠谱?也许他答应是为了给其它同学面子,是说说而已。

多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一点音信也没有,我只能种地,闲暇时节去县城打工。也不想给人家打电话,多少识点字,也勉强地能写写句子,想当死狗都不行,腿上就没有那根筋,骨子里也没有那成分,不像有的人,有点缝就赶紧插针,或者把自己变成带子,只要缠住就别想松开。我不行,半辈子都这样,一下子怎么也改不过来。然而,就在这时他叫我来办手续,说他给我弄到了扶贫贷款,一半有息一半无息,有息的也只有三厘,一共十万。听到这话我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感觉钱太多了,用不了那么多的钱,却说不出话来,只知道说;“谢谢!谢谢!”

我颤颤抖抖地跑去给妻子说了,当时我的哥哥也在我家的地头上,听到这话笑着说;“弟弟,你遇到贵人了,看来不发家也不由你。钱多怕什么?那点利息就等于国家白给你借钱,让你那去做生意,是好事,你将商店办大,货物上足,要是还余下钱也可以在那里办个饭馆,就上川菜,最近几年咱们这里人就爱吃四川菜,怕什么?赔了我给你掏钱。”

听到这话心里一下子有底了,只听妻子说:“哥哥在县城工作,很有远见,不像农村人只知道种地。”

哥哥笑了笑说:“咱们北方人就是缺少胆识,个子大脾气直,三句话不投机就动刀子,人家南方人可不那样,笑着拿走你的钱,把你卖了你换帮人家数钱。现在,钱有了,你还得联系地皮,不是想往哪儿盖房子就能盖,这事我到了单位给土地局领导说一声,大小队要靠你跑,叫人家吃顿饭,别怕花钱,要是在南方,那点地皮还不得几十万。”说完他走了,我看到哥哥的背影,多么地像父亲呀!宽厚的肩膀能扛住倒下来的山。

商店办起来了,川菜馆也开张了,双喜临门的日子里,河水都笑了。在这个双店开张的日子我请来了左邻右舍,还请来乡村干部,爆竹炸响了山村,也炸响了马连河的,一股股火药味随风飘得很远很远。灯亮起来了,像灯塔一样高高地挂在杆上,路亮堂了,河水亮了,川菜馆里的香气弥漫了天空,很远就能闻到。

我请了厨师,也请了服务员,音响里的音乐像玉盘里倒豆子,那么地清脆悦耳。我还特意买来线子和一只大音箱,每每到了早晨,起得很早就将音箱放到河畔,等待那些跳舞的人。

日子好了看什么都顺眼。心情好了就有了盼头,也有了希望。每天我在门前放一只保温桶,烧满一桶开水让过路的人喝,里面还有茶叶。尽管茶叶不好,解喝绝对能行。有时我还混在那些老太太群里,扭上几扭,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多回忆像云一样飘过来。

马连河悠闲地流淌着,两岸青山情不自禁地在风里点头。芦苇里不注意就会冒出一对鸳鸯来,轻轻地在水里交颈嬉戏,还有燕子贴着水面飞行,惹得波纹一圈一圈地在扩展。

布谷鸟叫了,又一个春天来了。

上一篇:物理现象下一篇:欧派供应商服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