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2024-05-01

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精选8篇)

篇1: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当前必须着力解决好以-

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着力突破四个误区,进一步增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误区之一,认识上的片面化。一是用孤立的眼光看待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对年龄条件比较注重,对思想政治素质条件相对来说重视不够;二是用片面的观点看待年轻干部,在选拔上顾虑重重,怕担风险。三是用局部的、眼前的需要来对待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误区之二,观念上的功利化。一是选人用人上的利益原则倾向。选人用人上的“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的深层动因或多或少地掺杂着部门和个人利益。二是受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影响,有的年轻干部把“从政”仅仅当作是谋利的一种手段,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缺乏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出现“理想追求虚化、政治信念淡化、生活行为享乐化”的倾向。

误区之三,心理上的极端化。有的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同发挥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对立起来,导致心态失衡,产生极端化的报怨和抵触情绪。也有部分年轻干部把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教育割裂开来,不能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自负倾向比较突出。

误区之四,价值上的扭曲化。一是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滋长了年轻干部的投机心理;少数年轻干部热衷于串门子,找**,拉关系,跑官要官;二是工作中的虚报浮夸之风诱发了年轻干部的漂浮作风;三是人际交往中的庸俗风气助长了年轻干部的享乐思想。由于年轻干部有文凭、年龄、政策优势,一些思想不纯的人对他们“捧着”、“护着”,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

二、切实解决四个矛盾,不断提高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水平

(一)切实解决好集中选拔与素质优化的矛盾。目前年轻干部选拔工作有一定的突击性,加之没有真正建立起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使集中选拔的弊端益见突出。要解决集中选拔与素质优化之间的矛盾,应改变选任办法,变集中选拔为经常性、常规性选拔。

(二)切实解决好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培养选拔模式单一性的矛盾。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在年轻干部的培养上,培养目标与培训内容不同步,很难做到备用、备录相结合。因此,既局限了选人用人视野,埋没了人才,又造成了被选上来的年轻干部在素质或能力上难以适应领导班子结构多层次的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应根据各级领导班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使进入班子的年轻干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三)切实解决好班子调整的周期性与选拔工作常规性的矛盾。领导班子调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班子任期内,不能过分拘泥于班子的稳定,要结合班子的日常调整,注意选拔安排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给优秀年轻干部压担子,搭舞台。同时,还可以采取设助理或见习岗位的办法,把平常选拔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放到一定的领导岗位上去锻炼,早压担子,等班子换届时,这些年轻干部就可以从容地走马上任,不致于造成大的断层。

(四)切实解决好对年轻干部素质要求的高标准与跟踪培养工作低水平的矛盾。目前,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中,对选拔上来的年轻干部的跟踪培养明显滞后,工作水平不高。

这就要求在对年轻干部大胆使用的同时,要制定优秀年轻干部提拔使用后继续培养教育的周密计划,不能一提了之。

三、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全力加快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步伐

(一)正确处理班子职数限制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优先考虑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的需求扩充与职数供给量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年轻干部的选拔质量和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改善。要使这个矛盾得到缓解,就要努力形成和保持各级领导班子的梯次年龄结构,使干部进退有序。

(二)正确处理任职台阶要求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大胆破格提拔优秀年轻干部。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中,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台阶”要求选拔年轻干部,可选择的对象十分有限,不利于形成领导班子的梯次年龄结构。去年,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对新一轮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优秀年轻干部能被选拔上来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正确处理干部入口规定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保证高素质人才进入干部队伍。近年来,一些低文化素质的人利用种种关系挤进干部队伍,严重制约了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坚持党政机关进人“凡进必考”的原则,同时,对报考对象要提出明确的学历要求,保证新进党政机关干部的高素质,改善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结构,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正确处理干部出口不畅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尽可能为优秀年轻干部腾位子。目前,普遍存在的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部“出口”不畅的现象,制约了年轻干部进领导班子。为此,要严格实行干部任期制。同时,要实行干部辞职、辞退制度,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落实领导班子选拔配备年轻干部的规定要求为关键,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保证一代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切实加强研究探索,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篇2: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对年轻人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1世纪,我们的国家在未来激烈的较量与角逐中何以取胜,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何以立足,关键在人。人才是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它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发展、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培养和选拔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实践为本位,进行科学的培养锻炼,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胡锦涛同志说过,履行好岗位职责、搞好改革和建设是领导者的任务;从长远和战略上看,培养和造就出优秀年轻干部、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是更重要的任务。做不好工作,是不称职的领导者;带不出好干部,同样是不称职的领导者。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因此,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牢固树立事业至上的观念,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干部,只要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就可以选拔使用。要在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充分认识到选好用好年轻干部是历史和社会主义事业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学会正确使用干部,对干部要用得恰逢其时,讲求最大效益。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公道正派,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讲台阶、论资历,但不能惟台阶、惟资历。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看待年轻干部成长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要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把其安排到最恰当的岗位,以开发其潜能。要引入竞争

机制,将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作为选拔年轻干部的有效方式,让年轻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他们在领导岗位上干出业绩,赢得公认。

二、科学谋划,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

一是坚持标准,调优结构。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进一步改进干部考察办法,要把政治上是否合格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要科学设置考核要素和标准,将干部的工作实绩考实评准。同时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广泛采取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方法,了解民意,并到社区和服务对象中征询意见,深度考核干部,看是否真正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另外要结合实际,以调整、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和专业结构为目标,明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任务要求,注重扩大年轻干部进班子比例,以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二是强化推进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要定方案,列名单。即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名单;建立79式(70年代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适合担任基层一线领导岗位干部名单。二要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三要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注重选拔年龄较轻、素质好、学历高、有较大潜力的干部到基层挂职或任职锻炼。四要广开渠道,发掘人才。选拔年轻干部,不仅要注重从党政机关选拔,而且要注重从企业、学校和其他事业单位中选拔,打破干部使用上的地域和部门限制,在更广泛范围内选贤任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三、深化改革,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篇3:浅析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

一、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正确的世界观

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人贵有知之明”。不论做人做事做官, 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自己, 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长与短、得与失、成与败, 真正做一个“明白人”, 才有可能做好人、做成事、做好官, 才能有可能取得政治上的进步和事业上的成功。客观上讲, 年轻干部都有共同的长处:有知识, 有朝气, 有理想, 有抱负, 富有改革、进取、创新精神, 这是共性, 也是优势。也正因为有这些长处和优势, 有些年轻干部往往容易产生一种自负、自傲、自满的不健康心理。自认为有年龄、文化优势, 不注意学习, 看不起老同志, 不善于从老同志身上学习优良传统和作风, 以及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导艺术;有的工作刚取得一点成绩, 就沾沾自喜, 居功自傲, 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行, 目空一切, 总是感到周围的同志, 甚至包括组织对不起自己, 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 总想听赞扬的话, 奉承的话, 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些都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极大障碍, 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要正确对待自己, 说到底是修养问题、素质问题。而较高的素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作为年轻干部, 学习是首要的、长期的乃至终生的任务, 是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有些年轻干部在学习上尤其是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随着职务的提升, 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有的认为自己是大专生、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 知识化、专业化已不成问题;有的感到自己现在工作很顺手, 当个科级干部、处级干部, 知识够用了, 甚至用不完, 学不学问题不大等等。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当一名领导干部确实需要有真才实学。年轻干部必须明白, 一个人天生聪明不能代替后天的努力;职务的升迁不能带来智慧和水平的自然提高;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 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准;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接班人, 决不仅仅是一个年龄上年轻化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综合素质的概念。因此, 年轻干部一定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 珍惜大好时光, 减少应酬, 排除干扰, 挤时间多读书, 多思考问题, 多积累知识, 打牢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二是实践。实践出真知, “一语不能践, 万卷徒空虚”。离开实践, 再好的理论也是空洞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凡在实践中不怕困难, 勇于实践, 勇于思考问题, 有胆量解决问题, 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的干部, 都成长得快, 担当重任的能力强, 提拔重用起来后, 打开工作局面也比较快, 工作成效就比较明显。

二是要正确对待同志。“同德则同心, 同心则同志”。在我们党内, 同志一词, 不仅仅是你我之间的一般称谓, 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的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生死相依的革命关系。同志之间的关系是人际间最无私、最纯洁、最高尚的关系。党的每一个干部都生活在同志之中, 无论是什么职务、在什么岗位, 每天都在与上下左右的同志打交道。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缺乏过硬的党性锻炼, 受生活阅历、处事经验、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往往容易在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上产生一些偏差, 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比如, 有的对上级盲目服从、阿谀奉承, 对同志心存戒备, 相互提防, 对下级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有的心胸狭窄, 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 嫉贤妒能, 看到别人提拔了, 就眼红, 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想方设法搞垮人家, 而看到别人受到挫折, 犯了错误, 就幸灾乐祸;有的只能听好话, 听奉承话, 容不得批评等等。不能正确对待同志的问题, 虽然表面在少数年轻干部身上, 但危害很大, 不仅影响个人的进步与成长, 也干扰干部队伍整体的团结, 进而影响党的事业、党的形象, 削弱党的权威。

要正确对待同志, 还要有宽广的胸怀。中国古语有“雅量”这个词。“雅量”就是要求有宽广的胸怀, 就是倡导人们特别是从政为官的人, 要有容言容人容事的大气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具有心胸宽广的“雅量”。一是要容言。重要是的能容难听之言, 能受难堪之辱。当一把手, 决定一个事情,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才是做好工作的利器。当副职也应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凡是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党和人民利益的意见, 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 都要诚心诚意的倾听。二是要容人。一方面, 要容人之长, 见贤思齐而不嫉贤妒能, 视同志的进步为自己的进步, 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同时, 更要容人之短, 以宽厚之心对待那些有明显缺点毛病的同志, 热心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

三是要正确对待名利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 名利和地位对每个人来说产生着诱惑,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 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就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志做大事, 不要立志做大官, 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重如山, 视权利淡如水, 顶得住私欲诱惑。正确对待名利位, 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够流芳千古, 永远活在人民的心目中;不正确对待名利位, 即使是再大的人物, 也只能是遗臭万年。少数年轻干部名位思想严重, 见名就要, 见利就上, 见权就争, 这是要不得的。有的不提拔不干工作, 干工作全是为了升迁, 甚至为此不择手段, 跑官要官, 就是不在工作上下实力, 不在群众中找位置。这样的干部怎么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位置”, 组织上又怎么能把党和人民事业交给他呢?这样的人即使当了“官”, 有了“位”, 也不可能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谋利益, “名”和“位”也决不会长久。

“利不可以虚受, 名不可以苟得”。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党性修养, 不为名所累, 不为利所缚, 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老老实实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只有这样, 才能活得洒脱, 活得充实, 活得有意义;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尊重和组织的信任;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应把握好两个问题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贯彻落实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 应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增强政治意识, 坚决把好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政治方向。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 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思考干部的选拔任用问题。在选什么干部的问题上, 要把德才兼备作为选拔一切干部的基本要求, 并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德”是方向, 决定着干部为谁干的问题, 而“才”则决定着干了干不了、干得怎么样的问题。在选拔任用干部时, 既要听其言, 更要观其行;既要看干部的一贯表现, 更要看关键时刻的实际行动, 切实把好政治立场关。对那些善于听信和传授政治谣言的人,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学不信的人, 关键时刻政治态度不坚定、在政治上“随风倒“的人, 坚决不能提拔任用, 更不能进领导班子委以重任。用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 它影响政治方向和社会价值取向, 对党风和社会风气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篇4: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关键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选人用人;公信度

为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和上级关于加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要求,各级各部门通过多种举措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坚持正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会蔚然成风。选人用人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大事。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风向标。导向正,则风气好;风气好,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把工作上有本事、政治上靠得住、人民群众信得过、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上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在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过程中,处级领导班子形成年龄结构做到梯次配备、知识结构做到相济互补、专业结构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实现梯次配备、有序递进、后继有人,年轻干部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注重品德与业绩,既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充分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各崗位干部的积极作用。

二、开拓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主要渠道

1.科学制定培养锻炼计划,提高针对性

各级各部门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档案,针对每个后备干部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有计划安排后备干部进行综合素质提高培训。

①建立年轻后备干部培养锻炼档案。注重选拔在基层台站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对各处级单位年轻后备干部进行考察,建立处级后备干部信息档案,形成后备干部队伍动态管理库,对后备干部实行分类分层次的动态管理。②综合素质培养。重点围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培训

重点对优秀年轻干部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着重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开拓创新、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危机管理方面的能力。

①依托培训院校、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进行脱产培训和短期集中学习。确保后备干部在党校、行政院校等培训单位的培训时间,5年内累计不得少于3个月,3年内至少参加1次主体班次的培训。②加强优秀年轻干部业务知识的培训。对所有处级后备干部和基层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综合素质、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轮训。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到培训院校进行专项业务学习。③努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选派优秀年轻处级正职后备干部和司局级后备干部出国(境)培训。

三、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主要措施

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各级各部门根据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置的原则,把一些有发展潜质的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单位重要岗位锻炼,放到急难险重的岗位上磨练,放到艰苦地区考验,提高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1.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院校毕业生下基层锻炼

树立重视基层、重视实践的导向,优秀年轻干部的提任原则上要求来自基层或者具有基层工作经历,逐步建立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凡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或在基层工作不满一年的新进毕业生,均属于下基层锻炼的对象。录用到机关和机关直属单位工作的,下派到基层锻炼。

2.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上挂下派

有计划、分批次在机关和机关直属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安排到基层任职(挂职),加强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把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基层任职(挂职)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更快地健康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为加速部门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通过下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锻炼。

3.公开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

以竞争上岗的方式面向年轻干部进行选拔,其中副职处级岗位重点面向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正职处级岗位重点面向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或竞争上岗考试。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破格选拔制度,优秀年轻干部破格提任可采取公开选拔或者竞争上岗的方式。

四、加强年轻干部的监督考核

1.加强年轻干部的跟踪管理

①建立年轻干部思想状况、工作状况调查分析制度,及时掌握情况,了解问题,加强教育管理。年轻干部每年主动向上级汇报个人学习、思想、工作等各方面情况,年轻干部所在单位、挂职单位要及时将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考核情况等信息反馈给选送单位。②建立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明确每位年轻干部都有一位同志联系,经常与年轻干部谈话谈心,从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工作上多支持,加强传帮带。③建立并完善优秀年轻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将优秀年轻干部基本情况、职务变动、年度考核、奖惩、培训以及个人重大事项等信息进行更新。

2.加强年轻干部的考核评价

①加强年轻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注重政治素质、实绩与综合能力的评价,综合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②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五、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各级各部门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充分调动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爱护人才的积极性,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强大合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事业科学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干部选拔任用举措,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通过重视实践,重视基层,注重从基层、从实践、从急难险重岗位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对于年富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在新常态下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参考文献:

[1] 朱庆芳、张成福, 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实务[M]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1 年4 月.

[2] 孙毓敏,在轮岗锻炼的实践中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J],科技出版,2011年第6期

注:本文系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8YBA029。

篇5: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总结

我们按要求对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几年来,xxx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是十分重视的,措施是比较得力的,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解放思想,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培养造就跨世纪的一代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文件下发后,一班人及时进行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根据省、市委的具体要求,结合干部队伍的实际,制定下发了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规划,规定了后备干部的选拔条件、范围、程序和培养目标,拟定了培养方式和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意义,并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作为考察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召开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调整补充后备干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对科级后备干部进行了全面调整充实。

二、坚持标准,强化措施,建设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

1、把好入口,选准苗子。几年来,我们在组建后备干部队伍时,始终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把入口关。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采用单位党组织推荐和群众民主推荐的办法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对推荐出的人选由组织部门考察把关,切实把有真才实学、苦干实干,有政绩,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选入后备干部队伍中来。除建立了县级后备干部队伍外,还建立起由xxz名科级后备干部、xxx名村级后备干部和xxx名企事业后备干部组成的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

2、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几年来,根据干部成长规律,我们紧紧抓住理论培训,实践锻炼,严格管理三个重要环节来培养年轻干部,育好人才。

一是抓好理论培训。近年来,利用党校这一主阵地,结合其他干校培训等方法,培训年轻干部xxx多人次。在培训内容上注重针对性,根据年轻干部的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层次来安排培训内容。首先注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其次,认真抓好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培训。针对换届以后乡镇领导班子中新成员较多,年轻干部比率大,实践经验普遍不足,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欠缺,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不强的状况,在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子上,增设了领导水平与领导艺术这门课。再次,抓好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在培训中,有目的的充实了农业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现代化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新内容,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

二是抓好实践锻炼。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青年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我们在抓好理论培训教育的同时,始终把着力点放在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这一中心环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把青年干部放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经风雨、风世面、炼意志、长才干。主要做法是:

①挂职锻炼。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锻炼的针对性,对选派的干部区别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挂职方式。先后选派xxx多名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通过基层的实践锻炼,这些同志实际工作能力大提高,大部分被委以重任。xxx年以来,先后从县直机关、乡镇和企业里选送xx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xxx挂职学习,其中xxx名同志得到了提拔重用。

②关键岗位锻炼。对一些素质好、独立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适时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交任务,压担子,进行强化培养。帮助他们实现从单项思维到多项思维,由适应局部到适应全局,由执行为主到决策为主的转变,尽快走向成熟。xxx年以来,先后有xxx名年轻干部经过关键岗位压担子锻炼后被提拔担任党政正职,xxx人被列为县级后备干部。

③交流轮岗锻炼。有重点、有目的的对一些优秀青年干部适时进行交流轮岗,让他们熟悉新领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xxx年以来,通过单位之间的交流调整和单位内部轮岗使xxx多名青年干部得到锻炼,④抽调参加中心工作。参与各项中心工作是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又一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抽调年轻干部参与整顿后进支部、抗洪救灾等项中心工作达xxx人次以上。经过基层的磨炼,许多同志逐步成熟起来,一部分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三是严格管理。县委对年轻干部既敢于大胆使用,又能进行严格教育和管理,使年轻干部摆正自己的位子,锐意进取,健康成长。坚持对年轻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面,价值观,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坚持谈话制度,在年轻干部职务提升,工作岗位变动或遇到困难时,组织上都要认真找其谈话,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要求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坚持跟踪考察,对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全面掌握其锻炼成长情况。对后备干部人选,结合各级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对表现优秀的及时提拔使用,把那些不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调整出去,及时挑选补充新人,使后备干部成为“一池活水”,始终保持最佳陈容。

三、育用结合,抓住机遇,大胆提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育人是基础,用人是关键。如何做到育用结合,把握干部才能发挥的“黄金时期”,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提拔到各级岗位上来,县委多次进行研究讨论,提高认识,使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深刻认识到:人才的浪费是人类社会中最大的浪费,不能及时使用优秀青年干部是最大的失误,从而增强及时使用优秀青年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不断加大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青年干部在其才能最佳发挥期内得到启用。一是对优缺点都较为明显,有争议的干部,看主流,看本质,不因小过而影响使用。二是因环境因素影响年轻干部才能发挥的,予以交流提拔使用。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除平时个别班子调整外,抓住党委政府换届的契机,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结构。先后有xxx名县级后备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提拔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的年轻干部xxx人,其中,担任党政正职的xxx人。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几年来,我们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和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选用年轻干部工作的发展不够平衡,少数单位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工作力度不够,还有论资排辈现象;二是由于受编制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单位近年来很少补充年轻干部,导致源头不足;三是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个别单位显得后继乏人;四是县直机关部分单位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偏少,未达到比例要求;五是在体制上还存在着不太适应的方面,有些制度措施不够完善等。

今后打算:

1、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转变用人观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2、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选派大专以上优秀毕业生等充实党政机关,解决源头不足问题;

3、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认真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及时果断调整不胜任的干部,为优秀年轻干部腾出位子;

4、放开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扩大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完善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向社会公开选拔力度,推行竞争上岗制度,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篇6: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个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抓紧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党的千秋伟业能否后继有人。我们必须从党的事业出发,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促进年轻干部茁壮成长、各类人才层出不穷。

一、树立四种科学理念,营造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认识到位、观念更新,有利于人才培养选拔工作的良性运转,认识偏颇、墨守成规就会桎梏人才工作的正常发展。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和误区,树立四种科学用人理念。

树立不拘一格的科学用人理念。这些年来,我们在选人用人的观念上有很大突破。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这样很容易错过干部最佳使用期,影响人才的快速成长。树立不拘一格的理念,就是既要遵循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重视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既要坚持标准,又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岗位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界线,破除台阶、资历之格,真正做到唯才是举,使各类人才任适其位,用其所长。

树立注重长远发展的科学用人理念。求全责备,以偏概全,或以一时一事论成败,对年轻干部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看待年轻干部的成长发展,关键要看工作主流、看个人潜能、看长远发展。当前,要把重点培养选拔的目标锁定在70、80年代的年轻干部中,对本质好、主流好的,看准了就用;对勇于任事、开拓干事的年轻干部,要鼓励支持,给他们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舞台;对思想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质,但还存在一些缺点和毛病的年轻干部,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既要敢于大胆使用,又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做到宽严相济。同时,也要防止简单地以年龄划线,把“年轻化”片面地理解为“低龄化”,既要强调年龄的“年轻化”,更要注重思想、心理、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的“年轻化”。

树立竞争择优的科学用人理念。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积极推行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引入年轻干部的遴选,着力选拔那些思想解放、勇于开拓、敢于竞争、善于经营、会抓管理、注重实绩的“务实”型、“开拓”型、“专业技术”型和“专家管理”型领导人才,让年轻干部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走上领导科学发展的前台。

树立实践出人才的科学用人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实践证明,年轻干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同群众相结合、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自觉融入基层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在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才能有所作为。因此,选人用人要更加重视基层工作经历,更加重视实践工作经验,对政治上坚定、不尚空谈、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并有突出政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起来,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上去,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上加强锻炼。

二、强化三项培养措施,拓宽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

年轻干部的成长,关键在培养。一定要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当作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切实下大力气抓好。

一是要突出综合素质培养,抓好教育培训。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根据年轻干部群体特点、素质要求和个人需求,通过党校集中培训、开展“菜单式学习”、实行网络模块培训、外派挂职学习等方式,实现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由“加餐式”向“点餐式”、“套餐

式”转变。具体要突出“三个注重”:要注重加强理论修养,充分发挥好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主阵地作用,组织和引导年轻干部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注重加强党性修养,持之以恒地开展党性观念教育、职业操守教育、职业禁忌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年轻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要注重知识修养,坚持组织调训优先安排、参观考察优先安排、学术交流优先安排、外派挂职优先安排,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年轻干部进行文化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领导科学、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

二是要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实践锻炼。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基层和生产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基础阵地,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到艰苦地方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可以说,基层实践是促使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熟起来的最好途径。要从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出发,有意识地把那些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年轻干部放到乡镇、村(社区)、企业、各类园区等基层一线去,与基层干部群众一同工作,一同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基层、熟悉基层,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有选择性地把那些有发展潜质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放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不畏挫折的精神,提高他们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突发事件、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目的地把那些政治成熟、素质良好、群众拥护、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大胆放到关键岗位上去,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能,积累经验,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不断成长为合格的领导人才。同时,要加大年轻干部交流力度,按照交流优秀的、注意年轻的、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上下级机关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党政之间以及经济比较发达与相对落后地区之间进行干部交流,使年轻干部在多种环境和不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三是要突出重点对象培养,建立后备人才库。及时将干部考察、考核和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调整充实进后备人才库,形成“一把手”后备、近期能进班子后备及中长期培养后备的层次齐全、结构合理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实施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的培养。同时,通过跟踪考察、动态管理和分级负责等形式,加强对年轻干部后备人才的管理,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三、完善四项工作机制,提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制度保障

要实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新进展,必须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尽快建立起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是坚持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实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公开推荐,建立组织推荐、领导干部推荐、群众推荐和干部自荐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面举能荐贤制度。探索实行部门正职和市(县、区)党政副职“三差额一票决”选拔办法(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常委会投票表决),下决心选配一批35岁以下的县处级领导干部,选配一批30岁以下的乡科级干部,形成良性梯次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

二是坚持和完善规范有序、优胜劣汰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要牢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大优秀年轻干部“能上”的力度。坚持做到“三个优先”,即在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届中调整时,对年轻干

部优先考虑配备;班子中出现空缺职位,对年轻干部优先考虑使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年轻干部,真正把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拥护,干净、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重要岗位上来。要疏通干部“能下”的渠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5+1”文件精神,积极推行领导干部试用期制、任期制、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坚持实绩考核末位者“下”、群众公论程度低者“下”、诫勉不改正者“下”、年龄到限者“下”、有过错行为或触犯党纪政纪国法者“下”等标准条件,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群众不满意的领导干部,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三是坚持和完善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在考核理念上,要摒弃传统的政绩考评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以科学发展观、德才素质观为核心的系统考评理念,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在考核指标上,要建立以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文化指标、环境指标为主体的系统考评指标体系,既要看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更要看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既要看平时的表现,更要看关键时刻能否经受住重大政治斗争的考验。在考核方法上,要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多种方法,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年轻干部作出系统、客观、公正的评价。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把能否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多数群众是不是认可和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重要依据。

篇7: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一、研究意义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选拔干部,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培养选拔干部,就是在艰苦环境中培养选拔干部。党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强调,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新形势下深化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树立和强化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充分认识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的重要意义,树立战略眼光,从源头上抓好党政人才培养工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一线去,进一步做好选派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社区挂职、任职等工作。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就近年来的实践而言,主要有“选派下派”和“选拔上挂”两种形式。“选派下派”就是从机关选派年轻党员干部下基层、到一线、进乡村挂职、任职,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以培养他们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文能武的品德与本领;“选拔上挂”就是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领导干部到机关、到部门,以强化他们的大局意识和宏观意识,以提高他们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

近年来,一些地方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也有一些地方从党政机关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任职,还有一些地方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公务员。这些措施,对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确立了在基层、在一线培养干部的正确导向,是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大批传承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的创新之举,值得大力倡导。

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就是在社会实践申培养干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农村、工厂等基层和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基层是社会的缩影。基层事务虽然繁琐,但桩桩件件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工作虽然细微,但事事处处关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基层工作,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要亲自动手,亲历亲为,很能锻炼人。年轻的同志到基层去实实在在地生活一个时期,直接做一做基层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实践证明,经过基层一线培养锻炼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他们进入党政机关后,在制定政蓑、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十分有利于提高党政机关的工作水平。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培养干部。基层一线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年轻干部到基层去,零距离地接触普通群众,与工农群众较长时问地一起生活和工作,能够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能够比较深切地了解国情。通过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使干部队伍中有一批真正与工农群众一起摸爬滚打过、真正了解基层、熟悉国情的同志,对于更好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大批在亲身实践中与工农群众建立了鱼水感情和血肉联系的年轻党员干部,就为将来从中选拔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打下了基础。

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就是在艰苦环境中培养干部。比较而言,基层各方面条件较差,尤其是许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不发达,文化生活贫乏,生活、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然而,越是条件艰苦、困难较多,越能磨练人的意志,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年轻的同志到艰苦复杂环境中去经受一番摔打磨练,能够更好地砥砺思想品格,对于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的。

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充分认识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的重要意义,树立战略眼光,从源头上抓好党政人才培养工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去,进一步做好选派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社区挂职、任职等工作。对这些年轻干部,各级党组织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多方创造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要加强对这些同志的教育和管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要求,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党政机关干部选任等工作中都要适当向基层一线人员倾斜,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特别是年轻千部的主阵地。这是党的事业的长远之计。

二、目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存在问题 1.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落实有漏洞

尽管各级政府和组织部门在选拔和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但多数只是在宏观层面进行规范,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相关部门的责任还不够明确。一些政策的约束力不强,普遍存在禁止性规范和预防性规范多,惩罚性、监督性规范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年轻干部的跟踪培养制度不健全既存在“重选拔轻管理培养”的问题。尚缺乏组织部对用人单位监督的制度,对年轻干部的跟踪管理随意性较大。造成了一些年轻干部在基层单位得不到重用,又找不到上级组织反映情况的尴尬局面。对年轻干部出路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偏差较大。各级的文件中都强调要处理好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等,但在职务晋升时不好掌握尺度,在部分地区轮岗、多岗锻炼机制更是无从谈起。“任何法定的权力都具有权力的自由度,但是相对于司法权力来说,行政权力具有管理领域广、能动性强、自由裁量权大等特点,因而更容易被滥用”。国家机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可能会在招工用人、干部提拔中出现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他们为了实现私人目的而不作为或乱作为。往往受官场潜规则的影响,出现靠关系提拔为干部或调动工作的现象,特别是个别官宦子弟或富家弟子,在基层混一年半载,直接调入上级单位,职务还来得容易。有些真正踏踏实实工作的同志由于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得不到提拔,甚至有可能在基层呆一辈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挫伤了年轻干部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用人单位的乡镇政府实力不厚,落实年轻干部政策的力量薄弱。基层政府限于财力、物力等一些因素(有些是历史遗留的、有些是人为的)的制约,执行年轻干部的有关政策显得力不从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对待年轻干部的有关政策,使年轻干部的各种文件规定常常不能落实。虽然有着中央与省委的红头文件,但是在基层的具体操作上则受制于当地的政治生态和经济条件,这往往使得一些承诺最终落空。一是编制难落实。有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使用事业编制或尚无编制。二是职数难解决。随着乡镇合并、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行实施,乡镇领导职数一减再减。目前,职数缺乏已成为年轻干部提拔使用的一大障碍。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往往因为职数原因不能及时得到提拔任用,拉长了成长周期,降低了成才率。三是年轻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地方化、随意化。2.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偏低。以目前统计的本市青年干部的人员结构为例,2006年在本市的青年干部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仅占2%。2008年在××市工作的206名青年干部中,研究生学历13人,占6.3%。

二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例偏低。青年干部的毕业院校占最大比例的是二、三类院校,重点高校较少。

三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较少。我市206名选调年轻干部中,毕业于文科类专业149人,占72.3%,理科类专业57人,占27.2%;其中文秘相关专业108人,占52.4%;法学专业41人,占19.9%;计算机专业13人,占6.3%;会计、审计专业14人,占6.7%;化工、机械、城环、路桥建筑专业10人,占4.8%:金融、贸易、市场营销专业10人,占4.8%;教育教学、临床医学、艺术设计等专业7人,占3.4%;种植、水产、农村经济管理专业5人,占2.4%。

四是青年女干部逐年增多,滞留乡镇比例偏大。本市206名年轻干部中有女生75人,占总数的36.5%。近几年,每年新招录的青年干部中,女生比例偏大。05届59名青年干部中,女生17人,占28.8%;06届51名青年干部中,女生29人,占56.8%;07届52名青年干部中,女生24人,占46.1%。目前仍在乡镇街办工作的163人,占79.1%,在县市区工作的9人,占4.36%,在市直部门工作的34人,占16.5%。3.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一是组织部门对通过年轻干部管理制度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地方存在重选拔、轻培养,培养与使用脱节,因此,对年轻干部的管理、培养、使用不到位,导致了年轻干部成才周期长,成才率偏低。主要表现在:对年轻干部的管理不够细致,措施落实不力,在培训、轮岗等方面不到位;在破除论资排辈旧俗、大胆起用年轻干部方面缩手缩脚,使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不能及时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年轻干部工作单位的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社会上对女干部的认识和成长仍存在一些偏见和误区,造成了女性年轻干部在培养选拔上的不利环境。例如,在有些部门招考录用干部时,对女青年有性别歧视现象,致使大量的女性年轻干部仍在基层工作难以得到提拔重用。

二是用人单位对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对年轻干部存在“过客”思想,在工作安排上有临时观念,认为年轻干部是来镀金的,属“飞鸽牌”。将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等同于其他公务员一样管理使用,不给他们安排有利于锻炼提高和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不愿把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交他们去承担,致使年轻干部在基层锻炼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在极个别的基层单位还存在着对年轻干部的抵触心理,在工作安排上限制他们的成长。

三是部分年轻干部对参加选调的目的不明确或不正确,造成预期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常常形成强烈的失落感。

迫于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大学生把公务员作为考研不成功或就业不理想后的一种就业选择。随着高校扩招,大量的学生涌入城市人才市场,造成就业市场相对饱和的状态。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就业观,年轻干部选择进基层是为了躲避现实的就业压力。在调查中,有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认为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只有选择进基层,至少这还算是一条不错的就业之路。

部分年轻干部不能适应基层的工作环境,影响了正常成长。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生活环境差、精神孤独苦闷、沟通不畅等等。作为最低一级政府,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但一些乡镇干部在具体操作中却执行不力,难免为年轻干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沓、效率低下、作风浮夸、形式当道的旧政治生态环境不适合年轻干部成长与发展。还有,机关的公文多、会议多、形式主义多。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人会显得很烦躁,觉得是在浪费青春和生命。

(我也这么觉得,觉得在办公厅机构臃肿,人心复杂,无形的压力,工作多,文件多,规矩多,办事效率低下,程序多,年纪大的人多,摄像头多,小心翼翼的多,很累,心累,领导多,当小兵特累,觉得那是个华丽的笼子,我们就是鸟儿,整天被困在这个漂亮的笼子里飞不出去。24小时电话随叫随到,节假日不能乱跑,得值班,加班,请假难,领导脸难看,老同志推脱工作多,人很容易烦躁,人浮于事。虽然有时候会想起那个华丽的笼子,觉得在里面不愁吃不愁喝,但是被关着没有自由,当小兵使唤是也累,还是宁愿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吧。)4.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原则不够全面

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及培养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干部工作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的总的规范。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原则,比如“德才兼备”标准、“干部四化”方针、“任人唯贤”、“走群众路线”等等。1995年2月,中央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及2002年7月修订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鲜明地提出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六项原则。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这六项原则,既继承了我们党的好传统,好经验,又充实了现实的新鲜经验和做法,其核心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群众公认原则、依法办事原则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是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后备干部管理体制、选任方式的总的规范和指导方针,是优秀青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以贯之地遵循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对干部工作原则理解不全面,不深刻,贯彻执行不到位和运用过于灵活的问题,甚至个别存在原则“为我所用”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对“德才兼备”原则的把握有片面性,往往对“才”要求很高,注重选拔对象有能力素质,而对其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和作风等“德”的方面不太重视,选拔所谓的“能人”,这些人走上领导岗位后,往往出现缺乏整体观念,全局观念,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调小集团利益,局部利益。有的地方片面强调党管干部原则,以为在干部问题上就是领导说了算,上级定了就完事,对群众的意见尊重不够,接受群众监督不主动,有的则以发扬民主为名忽视党管干部原则,简单地以群众意见定干部,还有的人认为,搞经济建设应当管人与管事相结合,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无法管好经济系统的干部,要按价值规律选能人。有的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上难以突破,论资排辈、封闭神秘、暗箱操作、在少数人中选干部,由少数人选干部,优秀青年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长期以来,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 5.年轻干部选拔方式相对单一

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是当今世界对领导干部选拔的基本方式,根据现代管理原则和各国的实践,任何一种领导干部选拔方式都有长有短,并没有一种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对象都适用的选拔方式。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弥补和制约其缺陷,形成合理的、严密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干部选拔制度体系。当前在我国,虽然公开选拔作为考任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近十年内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特别是《条例》规定,以公开选拔方式提拔的干部要占一定比例,公开选拔成为各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种范围比较广、数量比较大的方式,但是在公开选拔过程中往往存在岗位不重要,设计不严密,成本高,结果不理想,甚至逆向淘汰的问题。

三、全市从基层选拔培养优秀干部的现状 **市级机关青年干部专项调查问卷 青年干部朋友:

此问卷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将着重倾听您的声音、关注您的工作状况、了解您的需求。本调研课题最后形成的成果将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出台符合青年干部选拔和培养标准的的政策提供依据。因此,请您认真如实填写,您的信息只作研究之用,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谢谢配合!注意:请在选项的序号上直接打“√“。如无说明,都为单选。

(一)背景资料 1.您的性别:(1)男(2)女 2.您的年龄:

(1)22—25岁(2)26—30岁(3)31--35岁 3.您的学历:

(1)高中及以下(2)大专(3)本科(4)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政治面貌:

(1)共产党员(2)共青团员(3)民主党派(4)普通群众 5.您的职级:

(1)正科级(2)副科级(3)科员(4)办事员

6、您参加政府机关工作年限:

(1)一年(2)两年(3)三年(4)四年(5)五年及以上

(二)相关状况 1.您认为目前的工作状况是否与自己当初的期待相符合?(1)很符合,感觉良好(2)基本符合,感觉一般(3)不符合,落差很大(4)说不清

2.您认为目前在工作方面哪些与您原先的期望不符合?(1)人际关系(2)社会地位(3)能力发挥空间

(4)晋升机会(5)工作压力(6)培训机会(7)收入与福利待遇

(8)其它【请注明】

4.加入干部队伍后,您最不满意以下哪一项?

(1)报酬收入(2)人际关系(3)领导素质(4)福利保障(5)能力发挥(6)工作环境 5.您认为目前您的工作状态主要是:

(1)愉快(2)平淡(3)紧张(4)焦虑(5)烦躁 6.下列哪种情况下,您的工作积极性最容易被调动?(1)收入上升10%(2)奖金体现按劳分配(3)工作得到领导关注

(4)面临减员增效的压力(5)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7)工作自主性比较强(7)有明确的考核指标(8)有晋升的机会(9)其它【请注明】

7.您认为取得晋升机会,最主要取决于哪一个因素?

(1)个人工作能力(2)学历(3)人际关系(4)家庭背景(5)受领导赏识(6)个人运气(7)不知道

8.如果您的同事由于个人背景关系,而非能力因素,获得属于您的晋升机会,您会:

(1)认为不公平,据理力争(2)发奋图强,用实际成绩证明您的能力

(3)认为不公平,但表示无奈(4)认为是他人的优势,心平气和(5)不知道

9.您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成就感,如果有,是来源于:(1)没有成就感(2)高薪水(3)高职位(4)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5)获得领导的赏识(6)获得同事的尊重和信任(7)自身理想和价值的实现(8)不知道 10.您觉得现行制度中,以下那一项最需要改进?(1)收入分配制度(2)办公条件(3)部门考评制度(4)部门晋升制度

(5)工作假期(6)培训制度 11.您认为自己最突出的性格是:

(1)成熟稳重(2)幼稚调皮(3)内向害羞(4)外向开朗(5)心地善良(6)积极进取(7)小心谨慎(8)郁郁寡欢(9)淡泊名利(10))快言快语(11)少言寡语(12)务实实际

(13)老实巴交(14)圆滑老练(15)慢条斯理(16)急性子

12.您认为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现在的工作?(1)适合(2)不适合(3)说不清

13.当您遭遇工作挫折时,您最可能会找谁诉说?(1)亲友(2)同事(3)同学(4)网友(5)部门领导(6)党组织(7)团组织(8)其它【请注明】 14.您认为您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如何?

(1)亲如家人(2)一般同事关系(3)面和心不和(4)极不融洽(5)说不清

15.您认为与同事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原因是:

(1)性格不同(2)利益冲突(如晋升冲突)(3)在工作上曾经有过矛盾

(4)年龄代沟(5)对方能力差(6)没有不融洽(7)其它【请注明】(8)不知道

16.您与部门领导的关系如何?(1)亲如家人(2)一般上下级关系(3)面和心不和(4)极不融洽(5)惟命是从(6)其它【请注明】 17.您认为与领导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原因是:

(1)没有不融洽(2)性格不同(3)对下属不公正(4)偏听偏信

(5)领导不关心我的发展(6)其它【请注明】

18.您新到一个同事关系不融洽、工作效率低的科室,您会:(1)自己努力,带动他人(2)向领导提出建议(3)努力适应这种氛围

(4)做好自己的事(5)申请调到其它部门(6)不知道 19.您认为自己的工作热情如何?(1)积极主动(2)但求无过(3)得过且过(4)消极应付(5)懈怠散漫(6)其它【请注明】 20.您对干部岗位轮换制度的主要看法是:

(1)能切实提高干部能力(2)能保持干部的工作热情(3)能了解更多部门的运作情况(4)能拓宽自己的交友圈子(5)不能收到什么实际效果(6)不知道 21.您已经在目前的岗位上工作了多长时间?(1)一年(2)两年(3)三年(4)四年(5)五年及以上 22.组织调派您到部门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您的态度是:(1)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投身到新的岗位中去(2)有所顾虑,但会服从组织安排(3)目前自己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内心不愿意去(4)不知道

23.如果让您重新选择工作,您选择在哪里工作(1)外资企业(2)民营企业(3)国有企业

(4)自主创业(5)高校(6)中小学(7)律师事务所(8)非政府组织(9)其它【请注明】

24.目前,您是否想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1)想过(2)没想过(3)说不清 25.如果有机会,您最愿意和哪些人交友?(1)上级(2)同事(3)白领职员(4)企业经理人(5)学者(6)自由职业者(7)其他【请注明】 26.您的人生态度是什么?(1)随遇而安(2)努力拼搏(3)及时行乐(4)适可而止(5)其它【请注明】

27.您对“小政府,大社会”的看法是:

(1)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难以实现

(3)对其内涵不清楚

28.您对“行政领导问责制”的看法是:

(1)很有必要,应该切实落实(2)难以执行,没有什么实际作用(3)不了解这一制度 具体措施: 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和队伍建设,是整个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年轻干部就其成长条件而言,是个体素质、组织培养和社会环境综合塑造的结果;就其成长途径而言,是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自我修养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政策导向与制度保证相结合等方式综合运用的结果;就其成长周期而言,需要经历知识准备期、素质磨砺期、优势发挥期、成熟发展期等阶段。对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系统思维,把握规律,科学谋划,创造性的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和队伍建设。

现行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制度的许多共性问题的存在既有年轻干部自身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缺陷和弊端。解决这些问题要对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制度有更明确的定位,对参与培养与选拔的对象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制度和措施上要强化可操作性和刚性力度,要实行动态性的科学管理和改进乡镇基层工作条件。1.认识层面

我们生活的组织中,无论大组织还是小组织,只有各个组织成员间的和谐、和睦和合作,组织的整体能力才能达到最强。在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中,只有组织部、工作单位、年轻干部、社会等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正确认识,才能将工作做好。(1)组织部门

一项制度的制定、实施、完善的过程是漫长的,它的正确与否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命运。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当务之急。各级党委组织部要切实加强对年轻干部工作的领导,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同程,经常分析研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I.创造有利舆论导向

要大力宣传中央及各地对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优秀年轻干部的典型,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舆论坏境。II.加强监督考核力度

要建立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逐级负责,层层抓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把选拔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地区、各部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完不成规定目标要求的,下一级党委要负责地向上一级党委作出说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悉心做好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为确保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要有相应的机构并挑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负责这项工作。III.完善机构设臵

要完善组织制度,明确管理、培养机构和人员,而且规定有关机构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其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2)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对年轻干部工作要有正确的定位。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实现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根本在人才。为了使优秀年轻干部“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作单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全方位、常态化的长效服务机制,为年轻干部的成长与发展搭建平台,精心打造优质的软硬件环境。人力资源学的几个基本原理对用人单位应该有很好的启发,尤其是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系统动力等。I.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理即人本原理,是指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人本原理是近百年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总结,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人本原理一直是公共管理部门中所缺乏的。以人为本是个很好的原理,人只有在得到尊重、关心、爱护的情况下,其工作的潜能才能极大地发挥出来。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下,一些单位也懂得以人为本,知道为职工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了。II.坚持能级对应原则 “能级对应原理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根据人的能力安排工作,使能力和职位良好匹配,入尽其才,物尽其用。”承认人具有能力的差别,人的能级不是固定不变的,能级原理承认能级本身的动态性、可变性与开放性。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年轻干部素质高、知识丰富,一开始就对其委以重任,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单位领导觉得,年轻干部还是学生,不堪重用,让其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令部分年轻干部丧失信心。因此,用人单位对年轻干部的“高估"与“低视”,都十分不利于他们成长,也与培养年轻干部的初衷背道而驰。III.坚持系统动力原则

系统动力原理。无论是物质动力还是精神动力、信息动力,都足以激发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干部们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得到了管理者的肯定,从而达到激励年轻干部内在的工作动力。年轻干部们重视的不是发的那点儿奖金,那份荣誉,而是上级对他们辛辛苦苦工作的肯定,物质的、精神的奖励对他们的工作动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制度层面

制度真实的影响、制约、塑造着人们的活动,为人的活动提供了规则、标准和模式,给人们提供了从事活动的实际空间。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优化年轻干部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制度完善,通过制度完善给年轻干部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1)健全完善青年干部招录机制

一是要加大青年干部招录的宣传发动力度。要尽早开展宣传工作。在时间上,做出适当调整。如在大学毕业生毕业离校头年的9、10月份就开始发动;在方式上,渠道要多。如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电视、网络媒体等方式让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了解报名的条件、工作的性质等,真正达到“优中选优”,防止出现绝大多数人不知情现象。

二是要不断规范青年干部调剂分配制度。调查反映,在基层工作不安心的青年干部中,以非第一志愿调剂的青年干部居多,因此,建议在地区招录名额未满的情况下,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避免出现考试分配后不到岗或到岗后不安心工作,甚至急于外调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青年干部队伍的稳定。

三是要改进完善青年干部招录办法。要在实行笔试、面试综合评分的基础上,对青年干部报考人员考察情况进行量化评分,计入综合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改“考调”为“选调”,扩大市区组织部门在青年干部招录工作中的选人权,进一步增强青年干部招录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2)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培养激励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评先选优制度。每年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结合考核,评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并及时将名单报送市委组织部备案。优秀年轻干部数量,一般掌握在本地本单位年轻干部总数的30%以内。优秀年轻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调整补充。对政治素质高、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应及时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

二是健全完善定向培养制度。在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3个月后,县市区委组织部要会同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根据年轻干部的专业、特长及发展潜力,按照领导干部、专业干部、机关干部等类别,确定每名年轻干部的培养方向,科学制定培养计划,落实措施,抓好定向培养,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健全完善主题活动制度。在全市年轻干部中组织开展“讲学习、比奉献、创业绩”主题活动,架设舞台,表彰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年轻干部热爱基层、服务群众、爱岗敬业、勤于学习的热情。

四是健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要把年轻干部的培训纳入市、县(市、区)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定期开设年轻干部培训班或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各类院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的2年中,应到县级以上党校培训一次,五年内累计培训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鼓励年轻干部参加高学历培训和技术职称学习。培训中要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理论灌输、政策教育、工作方法、领导艺术、公文写作等教育,着力提高实际工作水平。

(3)健全完善年轻干部管理使用机制

一是要健全完善考核考察制度。每名年轻干部要结合考核,对自己全年的学习、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分别报送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和本单位党组织。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要从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搞好年轻干部的考核。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要对年轻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察,逐人形成考察材料。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每年2月底前,要将本地、本单位年轻干部上考核考察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报送市委组织部。

二是要健全完善调配借用制度。年轻干部在乡镇等基层锻炼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两年。在此期间,年轻干部原则上不得调动或借调到县级以上机关工作。确需调动或借调的,须报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县以上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要优先从经过乡镇基层锻炼满2年的年轻干部中选拔调任。年轻干部在本县(市、区)内调动的,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批,报市委组织部备案;跨县(市、区)调动或调到市直单位的,由市委组织部审批。

三是要健全完善选拔使用制度。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既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又要体现同等优先原则。选拔领导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拔使用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两年以上,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拔任用。要把年轻干部培养与后备干部工作结合起来。对思想素质好、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及时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四是要健全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对那些经考察,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适合继续作干部工作的,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提出书面调整意见,经市委组织部审定同意后,报省委组织部审批,不在作为后备干部管理。(4)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工作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年轻干部专项编制制度。建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联合下发文件,规定每个乡镇要确定1-2个编制为专用编制,专门用于安臵优秀年轻干部。对因超编严重无法解决年轻干部编制的地区,可给予一定的优秀年轻干部专用周转编制。二是建立年轻干部公务员登记制度。对因地方行政编制紧缺,在乡镇机关工作、使用事业编制或暂无编制的年轻干部,可先进行公务员登记。

三是建立经济困难地区年轻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建议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出台政策,对分配到经济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老区工作的年轻干部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

四是建立年轻干部工作督办制度。由市县组织部门定期对年轻干部政策执行情况、年轻干部工作及年轻干部教育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落实。3.社会环境

“一个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我们在对待社会问题上一定要有系统思维。所谓系统思维,就是认识到事物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每个系统都有其存在或运行方式,和谐是一个系统存在或发展的必要条件。系统思维同唯物辩证法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是后者一种较高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思维形式。系统思维具有这样的特征:承认事物及其组成要素的多样性;重视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同外部环境的变化协调与发展均衡;对系统的具体运行不是简单地进行干预,而是遵从其内在机制加以调控,为其运行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系统思维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对于现代社会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还要有这样一些基本要求:高度重视公民的基本权利,因为不尊重基本权利社会就不可能有差异性、多样性,就无法生生不息地自我运行;既维护必要的竞争,又为促进各方面的社会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秩序服务;重视和促进社会发展必要的协调与均衡,但绝不是强求人们行动一致和利益平均化;加强社会管理,但同时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服务重于管理。

篇8: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1. 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

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 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党的事业的薪火相传, 因此, 各级党委 (党组) 要以长远思想、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谋划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遵循成长规律, 拓宽培养方式, 提高干部质量, 优化干部结构, 改进选拔模式, 完善评价机制, 强化科学管理, 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确保党的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后继有人, 薪火相传。

2. 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先导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年轻干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和宝贵财富。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知识丰富、清醒冷静、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执行有力, 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 善于处理突发复杂问题的优秀年轻干部, 是应对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宝贵资源和中坚力量。

3. 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需要。

现在的年轻干部, 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知识, 工作热情高、干劲足、有朝气, 思维敏捷、善于开拓、接受新鲜事物快, 青年干部的优势在各自领域上都得到充分体现, 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但是, 比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年轻干部在思想境界、政治素养、理想信念、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工作作风、宗旨意识、全局观念、担当精神上存在的差距需要通过大力培养不断提高。

二、把握规律, 以创新培养方式为突破口提高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

1. 通过精心设计培训项目为年轻干部学习提高提供载体。

要发挥好各级党校的主阵地作用, 各级党委要通过调训的方式有计划的对年轻优秀干部进行培训, 党校自身也要深化教学改革, 优化培训形式, 务求实效。要探索开展高层次的专业化特色培训, 有计划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点专业进行系统培训, 以适应高层次的专业工作需要。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多媒体优势, 搭建丰富的网络培训平台, 优化学习内容, 做好过程管理, 以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要, 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2. 通过提供基层锻炼机会为年轻干部丰富阅历提供平台。

只有基础牢靠的干部才能成大器, 堪大用, 因此, 把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强干部放到基层一线, 放到“急难险重”岗位去接受磨练、积累经验是促其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和成功经验。通过一定时期的基层实践, 年轻干部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练, 群众工作经验得到积累, 群众感情得到升华, 工作视野得到扩展,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 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管理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组织保障。

社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实现人生理想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崭新的机遇, 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复杂的诱惑, 因此, 各级组织一定要加强多年轻干部的组织管理, 通过积极引导、正面教育、组织化管理、制度化管理, 明确年轻干部管理的责任主体, 通过整体规划、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统筹协调等原则方法, 使年轻干部的培养做到组织分明, 计划科学, 实施有序, 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持续的稳步推进。

三、解放思想, 通过优化选人用人办法使优秀年轻干部能脱颖而出

1. 扩大用人视野, 拓宽选人渠道, 使年轻干部能够脱颖而出。

要把各方面各层次的优秀年轻干部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就要坚持“五湖四海”,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用人新思路, 打破干部部门化, 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 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因此, 要打破身份限制, 扩大年轻干部选拔的渠道来源, 不仅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中选拔, 还可以把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农民纳入选拔范围。同时, 还要探索打破学历限制, 注重工作实绩, 重视基层工作经历;打破地域限制, 对特殊岗位在全国范围内选拔。

2. 把握用人原则, 突出工作实绩, 重用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

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加强对年轻干部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政治品德的综合考察, 把好品德关;要坚持突出实绩原则, 真正让那些工作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要坚持群众公认原则, 对年轻干部的考察要注重扩大考察范围、延伸考察触角, 倾听群众意见, 靠群众感受检验干部, 靠群众慧眼识别干部;要注重基层工作经验, 保证年轻干部基础经验坚实。

3. 完善选拔机制, 规范考核评价, 客观评价年轻干部的工作。

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求, 在考核主体、内容、方法和组织实施等方面深化改革, 注重指标细化可操作, 从偏重经济建设向注重“五位一体”发展;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的要求, 处理好年轻干部选拔中的各种关系, 还要区分实施, 避免简单化、片面化和走极端;要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 并坚持完善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方式。

摘要:年轻干部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 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的具体要求, 因此,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优化年强干部培养环境, 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强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创新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方法, 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关键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参考文献

[1]杨兴坤.年轻干部选任工作现状与策略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4) .

[2]黄斌.系统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模型设想[J].价值工程, 2015 (10) .

上一篇:难点及解决措施下一篇:小学英语暑假英语作文答案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