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2024-05-13

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共6篇)

篇1: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生死问题

文章来源:录入时间:2005-9-15

市场有时比沙漠里的气候变化得还快。虽然目前国内钢价依然坚挺,但钢铁企业经营者已很难再保持上一年“大干快上”的乐观劲头。钢铁是一个“中间产品”,上连煤炭、铁矿石、运输这样的“瓶颈”产业,下连汽车、家电、装备工业、建筑等经济“支柱”产业。如果钢铁这个“中间产品”过分膨胀,上游的“瓶颈”开始收缩,下游产业发展趋于平稳,彼此的不协调就会暴露出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业链安全成了钢铁企业面临的生死问题。产业链隐患“显形”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链隐患,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卡了自己的脖子”。从2002年一季度开始,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推动,钢价从“谷底”开始反弹,并持续维持在高价位上。钢价上升带来了钢铁投资热,钢铁再次成为各方资本逐利的对象,成为资本运作和增值的“沃土”。去年,中国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96%以上。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局部过度投资,使得宏观上经济产业链的隐患快速积累。多种能源消耗型产业的过快发展,使得原来公认“富余”的电力在去年一下子趋紧,多次出现了“电荒”。多年徒叹“卖难”的煤炭业也一下子“翻身”,煤价开始上涨,钢铁业所需的精煤更是供不应求。中国是优质铁矿的贫国,新上的钢铁企业纷纷放眼海外,大量进口铁矿石,使得国际矿石贸易趋热,铁矿石和远洋运输船只的供应价格不断上升。可供回炉的废钢也成了抢手货。此外,钢铁业投资布局的不合理,也使环境压力陡增。最近国家下决心消除局部行业的“虚火”,贷款、土地供应等源头环节更为规范,钢铁业产业链的脆弱性将暴露无遗。中国钢铁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今后必然会有一批钢铁企业因“吃不饱”而遭淘汰。另有专家表示,跨国资本不断进入汽车业等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也会对国内钢铁供应商的产业链构成影响。跨国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全球采购系统,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也将实施全球采购,这就会割断原本的国内供应链。而要重新形成这个国内供应链,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将会很高,绝非简单的“本地供货优势”就能决定。优势企业已抢得先机就在一般投资商“热血沸腾”地涌入钢铁业、抢占钢铁投资“地盘”的时候,作为中国钢铁业巨头的宝钢

集团却没有利用自己的实力,过多地搅动这股已经很烫的投资热潮,而是做了一些钢铁业之外的投资。由于宝钢集团比别人早一步在“产业链的安全”上作了投资,它也就在以后的持续发展中抢得了先机。宝钢集团战略研究部门负责人吴东鹰,谈到宝钢在“产业链安全”上的预见很为兴奋:“宝钢在上下游已初步形成一个安全的产业链,这是宝钢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比盲目地在行业内投资抢地盘重要得多。”宝钢这一系列投资和合作分开来看并不显眼,但合起来看就显出了战略意义:2001年,与巴西一家矿业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在当地组建合资矿业公司,共同开采一个年产600万吨的铁矿,所产铁矿石将优先供应宝钢。2002年,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矿业公司组建合资企业,联合开采一个预计年产1000万吨的铁矿,产品优先供应宝钢。2003年,参股中国有色金属巨头金川公司,参与生产和提炼镍产品。进一步紧密了与煤炭产业的投资合作关系,与河南永煤集团合资开发的矿井投产,与平煤集团正式结成战略合作关系。2003年,完成与一汽、上汽、东风国内三大汽车业巨头的全面战略合作,第一时间参与其新车型的用板设计。当年,世界三大钢铁巨头新日铁、宝钢和阿赛洛公司合资在上海建立高级汽车板生产厂,投产后主要向日本和欧洲在华汽车合资企业供货。在不知不觉中,宝钢已通过投资这个牢固的资产纽带,在国际上最重要的两个优质铁矿石基地建立了稳定供应的渠道。同样是通过投资,在国内确保了优质煤炭和发展不锈钢不可或缺的镍原料的供应。在宝钢最主要的战略产品汽车板的市场占有方面,它不仅与跨国资本进入中国汽车业首选的国内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战略关系,还与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化竞争为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此间钢铁市场人士说,中国钢铁业在“虚火退去”后将进入新一轮调整。“谁赢得安全的产业链,谁就能赢得市场,就能巩固竞争力,否则就可能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

篇2: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 原油的采购;节能减排;销售风险控制;炼化过程优化;降本增效等方面。

二、典型炼化企业的业务范围

 原油采购、装置生产、仓储物流、动力供应 及产品销售

三、炼化企业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方案分为四个层次

1.决策层: 决策支持系统

功能:实现了对企业的运行监控和绩效管理的功能

2.经营管理层:ERP

功能:主要面向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一体化高度集成的经营管理平台。包括企业的销售管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管理、仓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3.生产执行层:MES

面向生产过程各管理部门和执行车间,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可视化、实时化和智能化。

其本身主要包括:计划调度优化、生产操作执行、化验检测与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统计分析、生产数据管理、生产过程模拟与仿真培训

篇3: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在进入2008年不久就进一步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在这段时间内, 世界经济出现较大的动荡, 欧美的金融体系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受损巨大, 摇摇欲坠。随着金融市场的溃败, 实体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池鱼之灾, 欧盟、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例外地卷入了经济衰退的旋涡之中, 全球市场流动性严重短缺, 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下降, 投资和消费急剧缩减, 正显示着世界经济正在放缓增长的脚步。

在这场肆虐全球的危机中, 中国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备受煎熬, 金融危机沉重的打击了欧美的消费,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出口成了重灾区, 2008年全年增长速度首次回落到20%以下, 只有17.2%。

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2008年平均水平还不是很难看, 但第四季度的跌幅明显要大于前三个季度, 而且, 有消息称, 截至2008年11月分, 出口, 以及出口增速同时为负值, 出口的大幅下降已经造成了全国大约67万家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 不管这数字是否危言耸听, 但这确实给中国的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金融危机尚未见底, 东欧眼看就要“沦陷”, 酝酿着的危机是巨大的潜在危险。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市场需求, 在消费的信心遭受打击之后, 国际市场需求状况不容乐观, 2009年中国出口企业将接受残酷的考验, 其中, 能不能保住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出口企业正处于国际化的道路上, 如果现有的市场份额缩水的话, 再想夺回来就很难了, 势必会对中国的经济形势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 中国出口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当前所遇到的问题, 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以期顺利渡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二、金融风暴中凸显的几个主要问题影响中国出口企业

1. 汇率的波动。

金融危机爆发以美元为基础, 同时对欧元、日元等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货币币值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而且自2005年7月中国政府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以往的盯住美元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之后, 日趋国际化的人民币币值便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也承受了此次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但由于金融危机仍未见底, 在2009年, 汇率变动的阴云仍然笼罩在中国出口企业的上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金融危机对汇率的作用机制上看出来:

2008年中国进出口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缓, 而且央行在9月26日开始数次下调利率, 以及从2008年下半年持续至今的流动性匮乏造成的通货紧缩等, 给人民币贬值带来拉力, 广交会、华交会等中国外贸的风向标上也传出了贬值的呼声, 而且国家似乎也有意向不排除贬值的可能, 但似乎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亚洲国家如韩国、印尼等币值过去数月也跌幅不小, 使得其出口已开始抢滩中国基于价格优势而建立的出口市场, 人民币贬值固然可助国货与之竞争, 但人民币贬值却可能触发亚洲货币的贬值潮, 甚或只是令外资担心亚洲货币竞相贬值, 沽出亚洲资产、加快撤离亚洲, 那将增添亚洲在海啸中的损伤。这样只会挫伤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将得不偿失。再加上美国政府最近正不断地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要求人民币升值, 所以在是否用汇率政策, 让人民币贬值来缓解中国出口企业压力的问题上还是应该慎重。

2. 新劳动合同法的影响。

2008年初, 中国实行了新的劳动合同法。此项法案一经出台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理论界到各个行业, 争论不休。

过去十年以来, 中国劳动争议案件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案件频繁发生, 出于保护劳动者权益, 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国家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 这应该算件好事, 但是此项法案带来的影响没有预期的那么乐观。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业内的争议更加的激烈。

企业不仅使用劳动力的成本在上升, 而且支付员工工资以及保险金的数额也有所攀升, 再加上劳动纠纷案的发生频率不降反升, 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这对原本就因为汇率变化而叫苦连天的出口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其中, 占中国出口很大比重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举步维艰。

3. 出口环境的恶化。

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增长的下滑, 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因素, 在其中,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出口的信用风险是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两个重要方面。 (1) 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的趋势。每当有重大的经济动荡时或社会问题时,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会被很多国家所采用。2007—2008年, 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一直有走高的趋势, 虽说中国一直是全世界被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 但近两年的增加趋势却和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脱不了干系。进入2009年, 这种保护主义的趋势更明显了, 1月份, 美国国会提出新法案优先采购美国货;拟加强对进口鲶鱼的监控;发布强制性原产地标签最终法规;企业对进口葡萄糖胺 (非贝壳类) 产品提起337调查申请。欧盟禁止在农药中使用22种有毒物质;对奶制品给予出口补贴。厄瓜多尔对多类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印尼限定港口进口五类消费品。 (2) 随着出口竞争的日益激烈, 出口商为了向进口商提供更有利的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向非信用证方式转变, 只有20%左右的出口贸易使用信用证, 代之而起的是以托收、赊销又称货到付款 (O/A) 居多。非信用证的结算方式风险很大, 在这种方式下, 卖方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几乎完全依赖于买方的信用程度, 中国近几年大量使用这种方式, 使得出口企业的呆坏账数量剧增, 发达国家企业一般只有0.25%~0.5%及国际平均的1%左右的的坏账损失率相比, 中国出口企业却有超过5%的坏账率, 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减速, 使得不少国外客户支付能力下降, 信用降低, 拒收货物、拒付或拖欠货款甚至赖账现象逐渐增多。不要说非信用证支付了, 就是信用证手段。由于在金融危机中不少国外银行受重创, 信用证的信用也大打折扣。即使是资信较好的跨国大银行, 如果处在高风险地区, 它的信用程度也会受很多不利因素影响而难以履约。这样的情况下, 中国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对策分析及建议

1. 企业自身的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部分。 (1) 从企业内部着

手, 优化企业自身结构来降低成本。梳理企业的管理结构和层次, 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 降低管理成本。同时, 着力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 提高效率。严格控制浪费, 低效率行为。积极地增加自身的“硬实力”。经济危机是考验, 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企业只有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不断创新, 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打造自主品牌, 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金融危机中博得生存空间。 (2) 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当前中国的贸易对象集中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金融危机使得美欧市场大幅缩水, 出口企业应该把重点转向拉美以及非洲等尚未被大力挖掘的地区和市场, 以减少和转移出口市场集中于美欧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3) 尽可能消除出口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出口设置了很大障碍, 中国出口企业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提高产品质量, 以避免各种技术壁垒以及环境壁垒。同时加快自主品牌的对外直接投资, 在海外建厂, 以绕过关税壁垒。同时, 不仅要熟悉自己国家的情况, 还要了解贸易对象国的产业、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及风俗习惯, 这样才能做到避免纠纷, 趋利避害。

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以化解企业越来越多的出口信用风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供损失补偿保障功能, 还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得银行融资和使用各种灵活和更具竞争力的结算方式, 协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完善风险防范制度, 构建全面的信用管理体系。

2. 政府必须积极地采取措施助企业共渡难关。

中国作为出口拉动型经济, 出口企业的好坏对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有很大影响。因此, 政府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为出口企业顺利渡过金融危机保驾护航。

首先, 从汇率问题着手, 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人民币升值很大原因是来自于中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也就是中国持续长期的巨大贸易顺差, 从这方面看, 建议国家适当的控制外汇储备的数量, 保持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 同时扩大进口。改革国家对汇率的管理办法, 将人民币汇率调整决策程序置于相对独立的环境中, 以免在国家间的对话中授人以柄。

其次, 适当调整企业的出口退税率。2009年元旦起, 中国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 主要涉及553种产品。这是继去年12月1日起, 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3 770项商品出口退税率后一个月内, 中国有关出口退税政策再度调整。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让不少企业获益匪浅。

还有, 《新劳动合同法》应该考虑暂缓实行, 等危机过去再议。此项法案的实行确实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对中国的出口企业影响不小。故值此外贸艰难之际, 暂缓其法, 为企业减负未尝不可。等形势好转再实行, 亦少许多争议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李立, 王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J].国际贸易, 2008, (12) .

[2]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篇4: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问题

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经济数据来看,尽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呈现逐季递减趋势,但放在极为诡异的全球经济变迁与金融动荡的大环境下观察,还是一张较为值得肯定的经济成绩单。对偏好经济数据的市场主体来说,可能更感兴趣的是中国去年的经济规模按照人民币平均汇率计算已经突破了6万亿美元大关,以及投资增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CPI指数、PPI指数等关键性指标的全年表现。去年GDP增长9.2%以及创下两年来新低的第四季度8.9%的增速并未有太多的指标意义。因为在对GDP的观感有点疲劳的今天,紧盯这个单一数据的起伏,本身就是GDP情结浓厚的表现。同样,也不要认为普通民众对中国的CPI真有那么敏感,更不要动辄拿中国的猪肉价格说事,人们更关注的是自身在经济发展与财富分配的大格局中处于哪个坐标?以及一旦中国经济真有硬着陆的一天,政府与社会如何出台有效的保障机制。

在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金融与货币主导权以及重要产业控制力争夺的今天,简单的GDP总量排名至多具有符号意义。中国人实在不必太过看重经济数据。

这里必须提及英国。表面看来,本轮金融危机似乎已成新老经济大国换位的催化剂。117年前的全球首席经济强国英国如今已经滑落到全球第七大经济体,排在英国前面的居然还有巴西。忧心忡忡的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十年之后英国的世界经济排名还将进一步滑落到世界第八。而单从经济数据来看,英国人并非有意唱衰自己。十年前,英国还稳居全球经济五强之列。但如今,其经济规模只及中国的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1巴西的经济规模约为2.51万亿美元,英国则为2.48万亿美元。假如不引入比较客观的全球经济竞争力参照系,似乎今日全球经济中心真的正在东移与南迁。不过,依然是今日全球经济与金融信息传播主导力量的英国媒体之所以热捧中国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实力,为的是提醒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大国必须重视正在发生的全球经济竞争与产业变迁趋势,并不表明英国果真降格为二流经济强国了。

其实,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英国尽管受累于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达尔文主义”冲击,经济难免陷入衰退泥淖。但在欧洲主要大国中,英国却是最淡定的两大强国之一(另一个是德国)。英国知道自己在失去世界工厂地位与英镑本位制之后,要想保持在全球顶层分工中的既有地位,必须利用自己极为有利的地理文化优势以及依然在全球“吃得开”的一系列金融符号,同时借助美国的力量,辅之以高明的货币竞争战略,确保了英国的世界第二金融强国地位。英国人对金融领域的专注与饱含国家智慧的金融发展战略实在高明。英国人在绝对实力下滑的情况下巧妙运用金融这个力量杠杆维系竞争优势的做法,特别值得中国这样的超级新兴经济体细细领悟。

是的,在全球金融洗牌愈演愈烈、国家核心利益争夺白热化的今天,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独立的货币符号,如果不能掌握或参与制定初级产品与高端产品的定价权,即便经济规模做得再大,也难以摆脱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弱势地位。

因此,今日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问题,并非GDP突破6万亿美元之后何时超越美国的问题,而是如何使有效经济增长成为常态,以及如何通过适当的转换机制将增量财富转化为民生福利安排,更应站在全球经济大洗牌的角度冷静思考中国经济存在的短板。中国当镜鉴日本与欧陆国家经济发展教训,突破美国设在金融和其他战略产业领域的壁垒,锻造高端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为什么从最高决策层到普通市场人士都格外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担心中国高速行驶的经济列车可能有一天会突然减速乃至出轨,急切找寻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以及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有这些,均说明中国必须深切检讨这些年来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必须在超越速度与激情的基础上冷静思考中国经济大船的安全航道。

表面看来,中国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少,例如3.18万亿美元的外储和巨大的生产能力。但是中国真正拿得出手的东西其实很少。天量外储恰恰折射出中国所处的弱势分工地位,跃居世界第一的外贸在美国的强势锁定与全球经济动荡面前每每显得脆弱,中国看起来很强大的制造业不仅面临美欧和日本的打压,也越来越感受到来自要素成本较低的价值洼地国家的竞争挤压。况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框架下,已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环节的中国经济业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和资本流动的一部分。例如,中国去年超过6万亿美元的GDP中至少有30%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汽车、电子信息以及新能源等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领域,中国远未构筑起足以确保自身安全的技术新边疆。

篇5:关于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

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国外对我们的海权问题虎视眈眈,引起众多危险因素、因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更

应该了解中国的现状,根据实施情况,因地制宜,来解决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

海权的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利的有机统一。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的历史。100近代的中国在海洋上遭到严重打击,让人喘不过来气,中国的海上领域遭到严重侵犯!中国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如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是中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开始,对中国的打击一次比一次100重大,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利用坚船利炮打到了中国的海域,更为可悲的是,他们驱兵北京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世人遭受凌辱,印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1884年,法国舰队在在东南沿海登陆,福建水师惨遭失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更上演了一场悲剧100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随着这些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海权问题就像一张白纸,一无用处!从这些战争可以看出,中国的海上技术相当落后。处处遭到打击。

从这些教训中,林则徐懂得了,要想强大,需从海上着手,发展海上力量,、因此,林则徐委托魏源编纂100出巨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这是中国的一大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与发展,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与仰慕。同时中国海洋权益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100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现在我们关注的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现状做棘手的海权问题,近几年围绕中国海域岛屿的争议、中国与相邻国家的矛盾,纠纷,分歧,呈现扩大化趋势,100并且在逐步加强。2009年2月菲律宾议会通过将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分为菲律宾,以及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曾分别导致中菲、中日外交关系一度变得非常紧张。中国是不是应该做出反应,给予严重打击,对此我们不太了解,中国海权问题频频遭到威胁,中国作700为一个大国,难道就不应该做出反应吗?我认为,只要掐、其他国家侵犯我国利益,我们都应该给予严重打击,因为中国是一个强固,一个大国,位于世界的前列!

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何时可100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外交与政治问题。随着世界的发展前进,海上资源成为了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就要发展海上技术,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只有这样,900中国才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受他人之瞩目。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不断开发海洋资源,抢占海洋领域,赢得海上之权。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的,并不失时机的拓展海洋权利的一种综合能力。

1000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海权政策,做出一些行动。第一,去粉碎任何危害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企图;第二,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海上战略环境;第三,有效地维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和保持对亚太地区足够的影响力;第四,100能止截来自海洋方面的侵略和打赢针对中国的战争;第五,保持有效地海上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正因为近几年来中国的崛起,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引起了多国的敌视和危机感之所以他们这样认为在于害怕自己闷的地位和权益产生冲突,100从而对中国不怀好意,在中处处做手脚,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处处打击我们。借此我们更应该健全偶们的海上权益政策,时时刻刻做好准备,更有甚者做好战斗准备,在他国面前昂首挺胸,让他们更刮目相看。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国必须要发展自己100的海上力量;争夺海权如何应对复杂的海洋

权争端,这是我国值得考虑的重大问题,更是权益和安全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对外的态度是以和为贵,因此应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方针,同时加大对海洋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强人类对海洋的100认识,同时要好好利用海洋资源。在海洋上争得一席之地。对于我国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及加强海权的策略我们可以总结如下:我国应首先打造沿海经济带,这是因为沿海和内地相比体现出来的优势使其更能招商引资,同时也更能深化改革开放100之路。这就要好好利用企业、个人集体沿海的愿望和自我选择,目标就是将沿海打造成人口集中度高,经济发达速度快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次,大力开发海岛,按照岛屿的具体实际出发,按照最合适、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式进行开发。同时还要扶持个别100海洋事业。最后,积极与争议海域的利益相关国家展开合作而不是增加对抗。要进我们最大的努力,通过贸易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通过求同存异,最大可能的把中国在海权诉求上的对立转变到和自己一致的立场上来。这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为了700国家的兴旺发达努力奋斗吧!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前列,受世界之仰慕、崇拜。

南海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的,这也可以从历史上历史上看出,宋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对西沙南沙两个群岛进行管啥和行使主权,但现在却遭到其他国家的100围攻占领,南海的主角一下子变得模糊不堪,中国的海权也遭到挑衅,我们该何从?3月20日,中国的国防长梁光烈上将明确告诉日本防卫大臣,“中国是世界大国唯一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这种状况不可能永远持续。”这是中国人的宣言:保卫南海主权100,保卫我国的权益,这是我国民族的共同意识,也是我们国家的实力。因此,我们要维护海上权益势在必行,无人可挡。这就是中国人的坚强意志,不可磨灭!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

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 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

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

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篇6:当前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4月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积极的变化因素,给经济企稳回升增添了动力和信心。但是,部分经济指标上下反复的波动走势,增加了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不利于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呈现回升态势。

一、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业增速短期内反弹高度有限,经济企稳回升存在压力

按照生产法GDP核算,工业增加值增速是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指标,从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环境看,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工业增速短期内反弹高度有限,工业生产有可能保持小幅波动、低速增长的格局,这将是制约经济企稳回升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出口低迷、重工业快速回落与政府投资效率低是抑制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

第一,出口低迷是拖累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4月份出口形势继续恶化抑制了工业增速的回升。4月份出口下降22.5%,比3月降幅扩大5.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4.3%,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初步测算,4月份出口拖累工业生产1.21个百分点,比上月略有扩大。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出现回暖势头,而权重较大的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低迷,对整体出口的下行影响较大。受一季度美国、欧盟和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衰退的影响,未来一个时期,出口需求难现回暖趋势,势必压抑工业的反弹高度。

第二,政府主导的投资高增长对工业生产带动效应小。今年以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我国投资保持高增长,但是工业生产低速徘徊,两者呈现背离走势,主要是政府投资相对效率较低、带动作用有限,企业产能利用率低状况没有明显改善,部分行业仍在“去库存”,行业增速难以提高。前4个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但4月份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与11.1%,增速低于上月。只有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切换,才有望改变“高投资,低生产”的局面。

第三,重工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大、周期长带动工业下行。2002-2007年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主要依靠重工业高增长拉动,高端化重化工产业与传统重工业共同构成规模大、产能高和产业覆盖面广的大口径重工业,对工业走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调整中,技术落后和能耗高的传统重工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去库存任务艰巨,发电量的持续低迷预示着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过剩,这些行业由于规模大、生产周期长结构性调整短期内不会完成,不利于工业增速回升。例如钢铁行业4月份出现了二次去库存,各类钢铁产品明显减产,4月份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7%,比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拖累工业增速减慢。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重工业由产经动态 于受出口不景气的影响,增长也受到限制。4月份重工业增长6.9%,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由于在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权重较大,重工业增速回落直接影响工业减速,行业特性决定了重工业调整对工业的下行影响短期内不会消失。

2、短期贷款出现负增长,预示经济回暖缺乏持续性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大幅增长,1-4月新增贷款总额达到5.17万亿,4个月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但是,在新增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较多,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短期贷款增加较少,甚至负增长。4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446亿元,同比多增49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74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57亿元,而短期贷款减少786亿元。短期贷款负增长有3月末商业银行“冲时点“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如一季度宏观数据所显示的持续反弹形势大好。短期贷款新增量大幅减少,凸现了两方面的隐忧:一是从PMI指数看,生产持续反弹,但金融数据并不支持工业生产数据,这个背离说明快速增长的信贷与相对缓慢的实体经济存在反差,将会加大经济波动的风险和不良贷款的反弹风险;二是短期贷款负增长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回暖缺乏持续性支持,短期贷款的利率已经下调了不少,企业减少短期贷款,说明短期贷款到期后企业续借意愿不大,经济企稳回升面临变数。1-4月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反映了国家投资刺激计划按部就班进行,而短期社会投资贷款增长减慢,反映企业缺乏投资生产的积极性。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四大风险。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加深,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外需不足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萎缩仍将是未来我国工业出口面临的最大困难,工业下行风险加大。

二是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难以解决。在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2009年钢铁产能过剩逾亿吨。电解铝生产能力放空40%左右。

三是企业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的改善。目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信贷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授信额度总体偏小。国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实到位,部分企业反映,税费负担仍然较重,乱摊派、乱收费的问题依然存在。产经动态 四是利润下滑导致企业投资能力不足。一季度,工业利润仍呈大幅下滑的局面,企业亏损面达四分之一,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效益状况比前两个月恶化。经营效益滑坡,不仅影响企业投融资能力,而且影响社会资本向工业领域流入。

前四个月企业投资是个问题,因为最终经济完全复苏要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政府投资只能起短期刺激作用,现在来看,企业不知道钱应该投向哪里。

2009年1-4月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构成******6784728369***002000***09M1-2000中长期贷款(亿元)票据融资(亿元)短期贷款(亿元)2009M22009M32009M4-7863、CPI负增长与资产价格膨胀并行,居民现实购买力降幅较大

在经济下行周期阶段,商品的供给普遍过剩,货币扩张对物价上升的推动效应大幅降低,我国当前货币迅猛扩张和物价负增长同时出现的现象,充分表明供给过剩对价格水平的抑制。虽然居民消费物价对货币扩张反应不灵敏,但是,以股票债券为主的金融资产、房地产价格已经率先开始对货币扩张作出反应,2009年以来,上证综指涨幅达到44%以上,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价量同步回升的趋势。随着“历史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1-4月释放的新增货币将逐步流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存量货币的释放将进一步推高股价和房价。

从物价同比下滑来看居民储蓄收入似乎没有发生贬值,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也没有下降,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以CPI来衡量实际购买力并不符合真实情况。1999-2008年10年间我国CPI累积涨幅仅为19%,而GDP平减指数累积升幅高达60%,房价累计升幅更需要产经动态 以200%来计,这意味着现金在过去十年购买力下降的速度远远高于以CPI衡量的19%,货币增发对储蓄收入的稀释效用并不能用CPI来衡量,货币过度发行造成现金购买力大幅萎缩。

综上分析,当前的CPI负增长反映了供给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景气度的深层制约,却无法掩盖货币扩张、资产价格上扬侵蚀现实购买力的问题,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二、政策建议

1、尽快全方位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抑制物价继续下滑

建议在当前物价低迷的形势下,尽快推进重要资源价格的改革,逐步理顺服务价格标准,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在低成本、低传导影响的氛围下顺利完成我国多年未实现的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目前低物价阶段企业和居民对调价的承受力较强,减少社会波动;另一方面资源价格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物价继续下滑,有助于增强信心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我国石油、煤炭和电力价格均属于国家定价,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差别较大,保护了垄断企业利益、也引发了国内供需双方的诸多矛盾,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应尽快改进定价机制,增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改革资源价格建议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向社会公开某种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公开价格构成的参照产品、相关参照价格指标和权重,让企业和居民做到心中有数,不再捉迷藏。二是制定资源价格形成的预处理方案,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冲击时,资源价格可有适当的浮动范围。

2、强化淘汰落后产能的监督和执行力度,拓展高技术产业的增长空间

庞大的落后产能是我国经济复苏缓慢、库存积压增加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淘汰低技术、高耗能的落后产能,短期内可能会使工业增长受到影响,但长期看优化的产业结构水平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钢铁、有色、纺织、石化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数量和时间限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应不折不扣地推进和执行产业淘汰规划目标。一是修订完善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准入门槛,坚决摒弃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二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走内涵发展道路。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妥善解决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将淘汰落后产能进度和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指标,积极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产经动态

3、大力促进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的动力切换,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1-4月经济数据表明,仅仅依靠政府投资难以拉动总体经济的回升,建议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动力切换,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生产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机,消除投资领域中对社会资本的进入壁垒,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金融、铁路、航空、电信、电力等行业,进一步简化对社会资本投资的审批程序。二是积极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加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科技研发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科技研发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财政补贴。三是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借鉴美国的经验,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所得税按个人所得税征收,避免重复征税。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支持范围,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纺织等出口企业、科技企业和地震灾区的中小企业倾斜。政府采购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倾斜。

4、重视和加强第三产业的投资发展力度,在三次产业调整中促增长

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特征是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美国和欧盟国家最终消费对经济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要走出当前的金融危机,我国既要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更要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促进服务消费增长。建议国家大幅增加金融服务业、信息咨询业、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提高三产比重;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交易、高科技信息和物流配送等管理经验和模式,提高服务性消费的软硬件环境设施及服务水平,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促进居民发展性和享受性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上一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7号下一篇:室内装修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