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2024-05-12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科学发展 振兴中华》第二课的第一目内容。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本单元教学中应把握的一条主线。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我国现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着清醒、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初步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我国发展面临哪些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搜集、整合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播放视频《中国执法船巡航钓鱼岛》的新闻,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到及时把握机遇、勇于应对挑战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当今中国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既树立信心,又不忘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战略机遇期

教学难点:国际竞争及其实质;中国面临的挑战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也比较关心时事政治,已掌握一定的国际形势知识。但由于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了解国际时事时间较少,而且不能正确地看待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结合最新的时政资料,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案例分析与研讨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展示视频:《中国执法船巡航钓鱼岛

反击日方海空干扰》

提问:中国该不该打日本?为什么?其他国家希望中日打起来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了解世界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今天我们就从国际角度来认识和了解中国,一起来探讨《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讲授新课: 第一篇章:局势篇

提问: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来谈谈当今国际局势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国际格局”、“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三个方面来说)第二篇章:机遇篇

提问:中国自身有哪些优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了基础之后,还有什么有利条件?加入WTO,对我们来说有何好处?

总结:中国面临的机遇: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我们新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加入世贸赢得了参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三篇章:挑战篇

请学生看课本71页第二段材料。提问:各国都要发展自己,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出现了,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争什么?实质是什么?

总结:国际竞争主要表现:①原料的争夺、②市场的份额、③科技的创新、④文化的较量、⑤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等等

这些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即综合国力。展示材料:2010年综合国力的排名

提问: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各项指标都同等重要吗?什么最关键?

总结: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要发展经济和科技必须靠人才,接下来我们来看两则材料: 展示材料:中美人才现状对比。

提问:为什么我们中国留不住人才?(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国情展开)

总结:中国面临的挑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加上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挑战可谓相当严峻。第四篇章:奋斗篇 我们再来看看两段材料,①课本71页第一段;

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正处于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勃兴而促动的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期。但我们中国正在浩浩荡荡的进行文化大革命。十年文革,给中国的发展建设带来重大灾难的浩劫。提问:这两段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总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要重视机遇,善抓机遇。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反之,则必定会落到时代潮流的后面,甚至被动挨打。

提问: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总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课堂小结

按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我们应该……”自主总结。(四)课堂检测(见练习册)

(五)课后思考: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篇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国际局势变化

2、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P74环球视点

立意:

使学生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国家的未来的主人,中学生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设三个问:

1.根据上述材料,你对当前国际竞争有什么认识?

2.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

3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参考答案:

第一,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新世纪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科技和经济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我国要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第三.作为中学生,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结。

篇3:《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 (软件即服务) 的简称, 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 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 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 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 按定购的服务种类多少和使用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 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

1 SaaS的发展现状

SaaS模式正在成为应用软件市场令人兴奋的发展趋势。IDC (Internet Data Center) 的研究报告表明, 全球在2004年, 以SaaS方式发布的软件已经达到42亿美元的销售额。在未来5年内, 该数字将以26%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到2008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72亿美元。

目前, SaaS在欧美等信息化应用发达地区内已经被广泛接受。AMR Research公司在2005年11月发表的一份针对美国地区用户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美国的各主要垂直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中, 超过78%的企业目前使用或考虑使用SaaS服务。只有18%的企业暂时没有使用SaaS的计划。其中, 基于SaaS模式的CRM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应用。在国际市场上, 非常有影响力的公司是Salesforce.com。Salesforce.com在短短8年的时间里已经成长成为一个在SaaS领域具有5亿美元资产和50亿市值的CRM软件公司。在全世界的2.48万个公司拥有超过50.1万个用户, 并以每年80%的速度增长, 客户满意度高达97%。SaaS模式已经上市的公司还包括美国的RightNow、Taleo和SuccessFactor公司, 他们的骄人业绩令其他的软件厂商眼前一亮。

SaaS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如火如荼, 在国内也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意识到了传统软件许可证模式的高价格和维护费用的弊端, 开始了解SaaS软件在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的优势, 开始试用或是正式使用这种模式。虽然中国电信, 网通, 阿里、神州数码等公司已经加入SaaS的热潮, 2007年11月易观国际发布《2007年第3季度中国SaaS市场数据监测》, 考察了中国SaaS市场。数据显示, 中国SaaS市场2007年第3季度基于SaaS模式的管理软件企业用户数量达到266.8万。其中, 2007年1月8日刚诞生的阿里软件以63.7%的绝对优势稳居行业第一, 排名第二的厂商占据6.3%的市场份额, 阿里软件以10倍显著优势成为中国SaaS市场无与伦比的领导者, 并一举超过中国SAAS市场上其它所有同类厂商用户数量总和。如下图:

2 SaaS的发展给中国软件企业带来了机遇

SaaS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广泛接受。SaaS也为国内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1 对中小企业用户来说

, SaaS模式与传统软件的应用模式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2.1.1 从技术方面来看

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 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2.1.2 从投资方面来看

企业只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 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 不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 从而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 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2.1.3 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

由于企业采取租用的方式来进行物流业务管理, 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 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 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

2.2 SaaS在中国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

随着产业竞争格局以及全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中小企业一方面比大企业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全球的市场、研发等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 又陷入资金短缺、技术人员少、业务变化快的困境, 似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模式。而SaaS, 准确地帮助中小企业多、快、好、省的解决了信息化建设的难题。

我国约有2300万家中小企业, 这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软件服务化 (SaaS) 消费群体。据IDC统计, 目前在其调查样本中有57.7%的被访中小企业已经实施了信息化, 而在未实施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中有47.3%的企业也表示将考虑企业信息化建设。46.7%的中小企业有意向选择SaaS服务模式, 而已实施此模式信息化的中小企业基本满意程度以上的比例超过了70%。

2.3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

, SaaS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为用户提供了体验的机会, 用户可以在没有正式购买软件之前, 通过SaaS软件提供商平台的用户反馈对同类软件进行筛选

在选择好产品之后, 用户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来更深入地了解该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需求, 以及该厂商提供的服务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这降低了客户的选择风险, 并提高了客户的选择效率。

无论是从SaaS模式本身的优势还是国内的消费群体数量来说, SaaS模式在中国都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3 SaaS的发展给中国软件业带来了挑战

从目前来看, SaaS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这其中包括技术上存在的难点、缺乏杀手级的应用、商业模式的不清晰以及对于传统营销模式的颠覆。

3.1 技术平台

在技术挑战方面, 安全性是中小企业用户在面对SaaS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用户在选择SaaS应用时往往会首先提出安全性的问题, 而且不同的用户对安全性有着自己不同的考虑。

因此,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软件运营商提供SaaS应用给中小企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这不但是中小企业选择SaaS应用的基础, 更是让SaaS应用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的关键。

3.2 应用

软件本身所提供的应用才是赢得中小企业的关键,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应用才是根本。Salesforce.com找到了自己的杀手级应用CRM, 并在美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是因为美国的中小企业需要CRM。但在中国什么才是能够支撑整个SaaS应用向前发展的杀手级应用呢?视频会议租用、CRM、还是电子商务?

传统的管理软件厂商都把目前SaaS应用的重点放在了电子商务上, 这其中包括企业门户、网站营销、网上信息交换等, 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管理、营销管理等。无论是用友、金蝶还是金算盘, 这样的选择跟他们自身的优势和背景很有关系, 可能目前他们还并不想去“伤害”他们在传统管理软件 (比如ERP) 领域的利益。什么软件会在未来成为SaaS的杀手级应用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3.3 商业模式

从根本上说, SaaS的商业模式是需要将个体用户所承受的成本进行分摊并降到最低, 从而实现应用服务的规模效应;而传统的授权模式则追求的是单个项目和产品的最大收益。两种模式从本质上就是截然相反的, 实际上, SaaS的商业模式是对传统软件商业模式的一种颠覆, 而在这种颠覆中必然会出现很多挑战。

应用SaaS的业务模式, 要想实现盈利, 无疑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规模化, 如果没有规模化的客户, 就谈不上盈利。那么, 该如何做到规模化, 又该如何通过规模化盈利, 又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呢?事实上, 目前来看, 国内的厂商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

3.4 营销模式

传统的软件销售模式主要是靠渠道和销售人员来获取客户的。而在互联网的模式下, 网络营销变得非常重要, 如何通过网络营销甚至是一对一的客户营销来发展和维系客户, 这也是摆在厂商面前新课题。

还有就是客户经营, SaaS模式在给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的同时, 客户的选择也更快、迁移成本也更低, 如果你的服务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 他只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选择另外的厂商, SaaS厂商不光是向新客户推广产品时付出了成本, 而且对于那些离开的客户, 他们仍然在付出费用, 这就对SaaS软件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我国发展SaaS模式的对策

我国SaaS模式还刚刚引入, 无法做到与中国市场的无缝结合, 存在着诸多水土不服的状况, 面对种种挑战, 服务供应商们应积极思考相应的对策。

4.1 首先是从技术层次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服务供应商在数据存储安全和数据传输安全方面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多层备份机制、建立多级权限控制机制。如分层次地采用服务器双机热备份、RAID镜像技术、财务及管理软件系统自动备份等多种保护方式;实行用户级控制、数据库级控制和网络系统级控制相结合的多级权限控制机制;部署防火墙、采用组合加密技术、运用数字签名技术、使用安全协议等等。

4.2 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不难, 难的是让用户了解并信任这些技术

SaaS是种新兴的技术, 必然有许多的中小企业对此抱有诸多顾虑, 提高服务供应商的公信力是推广SaaS模式的首要问题。服务供应商不仅要提高其部署实施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及服务支持能力, 而且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凭借其信誉及其口碑以消除用户对此的顾虑。

4.3 营销观念的改变, 主要改变的是传统的营销模式, 将软件从分销渠道模式向电子商务发展

传统的低端套装企业管理软件畅销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道, 无论是用友的通系列, 还是金蝶的KIS, 都是只卖产品、不做实施、服务通过渠道来做的。使用SaaS的电子商务模式后, 服务供应商要转变这种销售模式, 采用类似直销的销售方式, 渠道分销的服务成本大为降低, 客户软件的安装和实施更为方便, 产品价格更为低廉, 这无疑将推动软件在中低端市场的利润大幅增长。

4.4 SaaS模式的特点是以低廉的价格服务于大量的客户, 谁可能长期拥有客户, 谁就会拥有更多的收益

腾讯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从“以产品为中心”转换到“以客户为中心”, 软件商们要适应这场变革, 改变传统的研发理念, 这样才能在软件行业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SaaS商业模式的本质决定了服务商要在个性化需求和普遍性需求之间做一个平衡, 比如在SaaS软件中设置多个业务流程控制点, 增加自定义功能等提高软件的灵活性。

软件服务化 (SaaS) 虽然在中国还是个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 但是由于国内具有非常良好的生长土壤, 这给中国的管理软件服务化 (SaaS) 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厂商而言, 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 我们也看到由于现在SaaS (软件即服务) 市场鱼目混杂, 服务供应商资质参差不齐, 中小企业对于SaaS (软件即服务) 模式仍存在着疑虑和担忧。中小企业在服务网络的稳定性、服务商的服务及时性, 安全性、服务商的可靠性和口碑、服务商的营销手段、商业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对SaaS模式在中国的推广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但是还有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成本的控制, 软件质量的控制等都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霍小军.SaaS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初探[J].电子政务, 2008, (2)

[2].赵冠骅.SaaS+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J].信息与电脑, 2008, (2)

[3].卢敏.创新SaaS模式服务中小企业[J].软件世界, 2008, (2)

篇4:《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关键词】法学教育 挑战 机遇一、中国法学教育发展概况

在中国古代,是没有所谓的法学教育的。不过,从当时的一些政治形态、道德戒律以及社会法规等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法学性质的。但是却不能称之为一门“学”。因为在当时来说,有这方面知识的人还是很少的。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由于西方已经开始殖民主义的扩张,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中国学术上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引进了西式的法学教育。而因为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并且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得到解放,所以法律职业还是很小、很弱的。在此之后,中国的法学教育便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近30年来,中国法学教育还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当代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即使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法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我国的法学教育受到了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且,不同的时代,社会对于法学教育的需求不可能一样,所以,当代中国法学教育还是面临着比较多的挑战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就目前来说,我国法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专业化设置过于狭窄;课程体系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从科学的角度看是凌乱的,从内容的角度看是广泛而且没有具体的规律可循的。这些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当代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定位准确的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人才。

(二)其次,在法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重视的往往是深度讲解,而没有那么看重社会实践和广度涉猎。我们都知道,很多法学知识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的,光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还是不够的。所以,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二就是,改革教材与学科结构,拓展相关学科训练,增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三)1992年,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法学教育体系。根据可靠的资料显示,到2006年年底,我国的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有600多所。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学教育正以一种规模性的态势发展。这也就是问题所在了,本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就存在一定的弊端了,而现在又大规模的增加学生,这样很不利于培养法律精英的。所以,当代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三就是,逐步完善法学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健全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的制度。

(四)从宏观上看,我国法学院的产品,也就是毕业生和学术成果还很难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中国的法学教育也不能满足中国农村或者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法治需要。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少数民族众多,最重要的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在追求法律统一的条件下, 司法者必须尽可能使法律适应当地的情况, 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但是现在法学院的毕业生往往凭着从法学院获得的知识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说,当代中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之四(也就是最严峻的一个挑战)就是,怎么样做到培养出符合中国社会现状的法律人才和相关学术。

三、当代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机遇

俗话说,有利必有弊,凡事具有两面性。虽然我国的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机遇。只要抓好机遇,相信我国的法学教育又可以拥有质的飞跃。那么,当代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机遇有哪些,具体如下:

(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给当代中国法学教育提供了机遇。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就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但是举步维艰。直到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进宪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所以,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给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二)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人民的法制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当遇到权益受损的时候,人们往往想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影响了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从法学本科的招生人数就可以看出。所以说,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给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社会基础。

(三)我们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可谓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使得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因为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教育的投资也会随着增大,因为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给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四)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有提到,中国的法学教育在近30年来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法学教育的发展也给我们国家提供了大批的法律人才。根据可靠资料显示,现在我国20多所高校有授予博士学位,也建立了多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活动站。这么一来,给我国地方综合性高校发展法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师资保证。

四、总结

法学教育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正在建设法制社会,而依法治国又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从而可以看出法学教育必在我国有所建树。对于现在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大家要抱着勇敢的心去面对,去克服。对于现在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大家要勇敢的抓住机遇,发展机遇,使得法学教育在我国更好的发展,造福我们的人民和社会。

【参考文献】

[1]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N]. 法学,2006(2).

[2]唐茂林.新形势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对策研究[N]. 法制与社会,2010(2).

篇5:《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机遇:意识到环保、节能、绿色生态的重要性,live and let live.

挑战: 对中国的决策层,官僚的管理制度的挑战。走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投资,以高科技为主。而中国目前都是在低能耗,重复浪费中消耗资源。这与相关技术 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体制问题。

中国发展报告 2010 全文

我看过,中国清明网上有 3 月 31 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殡葬绿皮书》 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推行绿色殡葬和殡葬服务标准化是 2010 年我国殡葬改革的三大重点 内容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 年,我国殡葬事业化挑战为机遇,科学 发展迈出新步伐,公墓管理实现新突破,平安清明取得新成就,行风建设有了新举措,绿色 殡葬取得新进展,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存在着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基本服务能力和 水平不适应、市场化服务不规范、用品销售市场监管不健全等问题。2010 年,殡葬事业将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下,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 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在建立殡葬基本服务补贴制度、完善依法监督与行 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对殡葬服务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加快殡葬服务和技术 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殡葬事业单位建设和殡葬技能人才培养、巩固公墓清理整顿和行风建设 成果等方面取得新发展。报告强调,2010 年,我国殡葬业要在以下三大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 第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加大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力度。2010 年,贯彻落实《民 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将是全国殡葬改革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各地应当把制定和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作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工作重 点。原因在于:一是实施殡葬惠民政策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迫切愿望。长期以来,我国只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丧葬费补贴,广大农民和无单位人员不享有这一待 遇。这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必须加以改革。同时,随着殡葬服务 费用的增长,困难群众的丧葬费用负担加重,迫切需要予以必要的减免。第二,进一步保障 和改善民生是 2010 年各级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在事关民生的领域加大投入。以此为契机,把惠民殡葬政策列入当地的“民生工程”,摆上政府的工作计划,

既丰富了 保障民生工作的内容,同时也为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财力保证。第三,实施惠民殡葬 政策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为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的民众得到政策的实惠,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因地制宜地探索政府 为辖区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买单的相关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殡葬救助保障体系。第二,大力推行绿色安葬方式。在土葬区,要大力推广安徽省土葬改革的经验,出台相应 的政策法规,将土葬改革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大土葬改革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倡遗体 深埋,不留坟头,不占用耕地,着力治理乱埋乱葬现象,确保土葬改革健康有序推进。在农 村火化区,要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依法治理“装棺二次葬”。推行 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绿色葬法,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向,在西方发达 国家已经由传统墓葬向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环保葬法转变。在我国,上述新葬法还 不为人们所接受,处在试验推介阶段。2010 年,要研究制定倡导、鼓励、扶持新葬法的政 策,研究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地推广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少 占地或不占地的新葬法。第三,探索建立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殡葬行业是高科技含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标准化 体系来规范和制约。目前,我国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情况是:标准的 制定取得了较大进展,标准的实施进展缓慢,标准的宣传贯彻监督机制尚未建立。由此造成

殡葬行业执行标准不力甚至有标准不执行的情况比较普遍,直接制约了殡葬行业的科技进 步。2010 年,要着重就建立殡葬技术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 出建立这一机制的对策建议,为建立殡葬行业标准宣贯监督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我国殡葬专业教育培训 促进从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绿皮书指出,截至 2008 年底,全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 3754 个,其中殡仪馆 1692 个,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 1209 个,殡葬管理单位 853 个,职工总数达 7 万多人。随着我国 殡仪服务市场的放开,民政系统外直接或间接从事殡仪服务以及殡葬用品生产、销售的人员 必然逐步增多,殡葬从业人员队伍还将继续壮大。目前我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汉 民政职业学院等 4 所民政类高职院校和江西、福建、河南、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现代 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2008 年开始,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

篇6:《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摘要: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量物质高效利用、清洁能量物质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量物质技术和减排技术的立异、产业结构和制度立异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字:能源清洁开发高效利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热点。这对中国是压力,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致力于改善13亿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不可能停止,“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难以回避,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面对的必答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力中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国际能源机构估算,2007年至2030年,中国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如何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极大考验。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欠发达,又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年至2005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4.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正在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中国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在国际规则制订上又并不拥有更多话语权,面对发达国家的抢先行动,如何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无疑也是考验。

然而,发展低碳经济也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机遇:意识到环保、节能、绿色生态的重要性,live and let live.挑战:对中国的决策层,官僚的管理制度的挑战。走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投资,以高科技为主。而中国目前都是在低能耗,重复浪费中消耗资源。这与相关技术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体制问题。

中国发展报告2010全文

我看过,中国清明网上有

3月31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殡葬绿皮书》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推行绿色殡葬和殡葬服务标准化是2010年我国殡葬改革的三大重点内容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我国殡葬事业化挑战为机遇,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公墓管理实现新突破,平安清明取得新成就,行风建设有了新举措,绿色殡葬取得新进展,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存在着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基本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适应、市场化服务不规范、用品销售市场监管不健全等问题。2010年,殡葬事业将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下,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在建立殡葬基本服务补贴制度、完善依法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对殡葬服务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加快殡葬服务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殡葬事业单位建设和殡葬技能人才培养、巩固公墓清理整顿和行风建设成果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报告强调,2010年,我国殡葬业要在以下三大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

第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加大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力度。2010年,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是全国殡葬改革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各地应当把制定和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作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工作重点。原因在于:一是实施殡葬惠民政策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迫切愿望。长期以来,我国只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丧葬费补贴,广大农民和无单位人员不享有这一待遇。这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必须加以改革。同时,随着殡葬服务费用的增长,困难群众的丧葬费用负担加重,迫切需要予以必要的减免。第二,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2010年各级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在事关民生的领域加大投入。以此为契机,把惠民殡葬政策列入当地的“民生工程”,摆上政府的工作计划,既丰富了保障民生工作的内容,同时也为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财力保证。第三,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为减轻群

众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的民众得到政策的实惠,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因地制宜地探索政府为辖区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买单的相关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第二,大力推行绿色安葬方式。在土葬区,要大力推广安徽省土葬改革的经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将土葬改革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大土葬改革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倡遗体深埋,不留坟头,不占用耕地,着力治理乱埋乱葬现象,确保土葬改革健康有序推进。在农村火化区,要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依法治理“装棺二次葬”。推行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绿色葬法,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由传统墓葬向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环保葬法转变。在我国,上述新葬法还不为人们所接受,处在试验推介阶段。2010年,要研究制定倡导、鼓励、扶持新葬法的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地推广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少占地或不占地的新葬法。

第三,探索建立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殡葬行业是高科技含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标准化体系来规范和制约。目前,我国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情况是:标准的制定取得了较大进展,标准的实施进展缓慢,标准的宣传贯彻监督机制尚未建立。由此造成殡葬行业执行标准不力甚至有标准不执行的情况比较普遍,直接制约了殡葬行业的科技进步。2010年,要着重就建立殡葬技术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建立这一机制的对策建议,为建立殡葬行业标准宣贯监督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我国殡葬专业教育培训 促进从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绿皮书指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3754个,其中殡仪馆1692个,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1209个,殡葬管理单位853个,职工总数达7万多人。随着我国殡仪服务市场的放开,民政系统外直接或间接从事殡仪服务以及殡葬用品生产、销售的人员必然逐步增多,殡葬从业人员队伍还将继续壮大。

目前我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等4所民政类高职院校和江西、福建、河南、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2008年开始,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与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教育性质的“殡葬管理和服务”专业证书班,具体分为行政管理、殡仪服务、墓地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通过两年的学习,学员将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相关法律知识、殡葬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学员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应急管理水平都将有所提高,并获得系统内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绿皮书还指出,加强殡葬人力资源建设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殡葬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殡葬从业者主动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的需要。近年来,通过开展殡葬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实施殡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殡葬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殡葬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殡葬技能人才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公墓建设管理的四大新生长点

绿皮书指出,针对目前存在的“公墓价格过高”、“选择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采取扩大公益性骨灰寄存服务供给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群众安葬需求,更好地解决群众“死有所葬”问题,进一步维护和改善民生。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入,新建和改建一批城乡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扩大公共服务保障范围,采取低价或政府补贴的方式满足群众基本的安葬需求,积极对城乡困难群众给予费用减免。对骨灰寄存、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安葬方式要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通过宣传发动、费用奖补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群众自愿选择节地葬法,降低占地式公墓的安葬比例。

此外,绿皮书还指出我国公墓管理未来发展的四大新生长点:

第一,减少占地式发展方式。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预示着公墓的发展应当从单纯依靠土地消耗、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向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增长方式转化,达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存量,延长开发周期的目的。公墓单位要积极应对和化解“死墓危机”,一方面做好护墓管理费提取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预防因公墓单位破产倒闭引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必须从提供各类节地葬式上寻找出路,积极探索公墓循环使用途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第二,体现人文关怀色彩。公墓作为重要的殡葬服务场所,其所提供的服务不仅要满足骨灰安葬方面的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公墓单位要从树立人文意识入手,积极传播现代殡葬文化,充分发掘尊重生命价值、传承民族精神的内涵,实现公墓独特的纪念、追思、教育等外延功能。

第三,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墓单位应以绿色环保为理念,以慎终追远为导向,引导群众改革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使由浪费资源、劣化环境的传统公墓向节约资源、优化环境的现代公墓过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四,创立新型公墓形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建立立体公墓、生态公墓、循环再生公墓、虚拟公墓、空间公墓、基因公墓等新型态公墓,不断开发和拓展公墓祭扫、纪念和传承的多元功能,不断引领和满足社会需求。

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推行绿色生态殡葬

绿皮书指出,清明节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政府、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各殡葬服务单位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进一步完善清明节各项工作机制,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规范殡葬公共服务,强化行业管理,深化殡葬改革,更好地维护和发展群众合法殡葬权益,使清明节成为促进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建设文明平安的清明节,就要关注以下几各方面的问题:

第一,继续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引导。革除殡葬陋习、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非朝夕之功,需要各地各部门长期的共同努力。今后还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好殡葬改革的宣传引导工作,并通过开展殡葬改革示范活动,对生态、环保、文明、节俭的葬式葬法和祭扫方式进行总结和推广,不断探索文明的祭扫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迷信低俗、愚昧落后的祭扫习俗。

第二,努力提升殡葬公共服务水平。以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建立健全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基本殡葬服务公共属性,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投入,力争把基本殡葬服务项目纳入政府公共产品,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同时积极争取将基层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国家专项建设规划,先行对殡葬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省份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扩大资助覆盖范围,完善殡葬服务网络,不断满足群众清明祭扫和其他殡葬服务需求。

第三,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收费问题。清明节期间暴露出的殡葬改革不到位、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是困扰殡葬事业发展和殡葬改革进程的长期性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殡葬行风建设,通过开展“殡仪优质服务月”等活动,将清理殡葬服务价格作为突破口点,全面开展殡葬服务价格专项治理,对收费项目不合理、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用品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丧难、治丧贵的问题。

第四,创新绿色生态殡葬实现途径。鉴于植树节与清明节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内涵上相互关联,可以考虑将植树节与清明节结合起来,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与生态殡葬文化习俗嫁接整合,使植树与清明联姻,将植树节日活动合理延伸并与清明节日活动内容达到高度统一,通过广泛宣传和大量推出树葬、植树祭扫等生态文明殡葬方式,实现祭扫、踏青、植树有机结合,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真正打造绿色、人文、和谐殡葬。

······································

篇7:《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 机遇 挑战 应对措施

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然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十七大六中全会所要求的那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2]

一、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3]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4]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1.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机遇

现在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很有价值,尽管有其落后、僵化、腐朽的一面,但更有它灵活开放,能够吸纳、适应、自我调节、获取新的生命力的一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它完全有能力在继承自己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当今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东方文化体系,从而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1.1 融汇百家发展自我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排他性,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交融性。自从汉代统治者推行“独尊儒术”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凌驾于诸子学说之上而成为经学,是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文化。[5]儒家学说能够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而维持其主导地位不动摇,其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本身具有吸纳性,它不断地吸取一些新的、适应历史发展需要的因素,而使自身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可以如此。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西方文化,但它最终能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是因为其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最终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毛泽东思想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最佳结合,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向前发展,产生出邓小平理论。这些无一不体现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壮大其自身。1.2 去除糟粕提升自我

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中的反映,无论古今中外,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6],也有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文化。全球化的进展,打开了人们的文化视野,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门类发展不平衡,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文化门类发展较快,而以精神创造为依托的文化门类则相对迟缓,全球化趋势有利于我们按市场规则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产业经营开发力度,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提升自我,使中国先进文化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7]

1.3 文化传播增强影响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传统文化必然发挥重要的凝聚和认同作用,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因此,借助于全球化的平台,使得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2004年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8]孔子学院的兴起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将中国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1.4 文化归属外在动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基于历史、传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全球化带来的人群扩散与混居,使得同一地域的民众信仰着不同的文化,他们需要确定自己的文化归属。中国有着大量的海外移民,他们的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他们认同的文化也还是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出于文化上认祖归宗的需要而不断的探寻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海外游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外来文化也不断的进入中国,冲击着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化信仰。这种冲击曾经一度被我们,特别是年轻人视作一种时尚,将对传统的背叛视为自己进步的标志。但背叛带来的传统文化生存危机以及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思维方式等诸多的差异,使得他们从背叛传统走向了维护传统,从鄙视传统文化走向了重视传统文化,从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5 国外关注国际支持

全球并不仅仅是富国与强国经济的全球化,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融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改变着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就在我们否定传统的时候,西方人却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从中发现了不少可以根治他们的社会弊病的方法。例如,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设想,也从中找到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思想,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从中他们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在全球化的带来的文化冲击下,一些植根于弱势经济的文化面临着生存危机;同时由于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导致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保护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国际环境为中国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国际支持,这对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1.6 审视自己加强保护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起来,人们不仅需要文化的认同,更需要对一种文化资源的合法拥有,从法律上确定文化资源的归属。正是基于这种心态,韩国人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韩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而2006年又传出了日本人要在文化领域抢注三国等商标。这些都为我们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之前不少人认为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是应该被淘汰的文化,是可以抛弃的文化。外国对中国的文化资源的抢夺,特别是国外对基于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价值,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韩国人抢注了端午节而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关注,进而推动了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民间也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2.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挑战

江泽民曾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9] 文化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与好处: 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美国大片,可口可乐加薯条亦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然而,当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京剧、昆曲岌岌可危的发展困境,民间艺术的后继乏人,文化全球化富有侵略性的一面也表现出来,其带给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10] 2.1 思想观念倍受冲击

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日益显现,西方敌对

势力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以其文化强势,竭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鼓吹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有优势,使得依托网络传播的文化交流失去了对等性和相互性,变成了不对等的和单向的渗透,从而使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国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可能发生变化。

2.2 文化认同产生困境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对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全球化而被推销到全世界的不仅仅是牛仔裤或美国大片等实体商品,同时还有这些产品所附带的美国文化。[11]这一切,正在削弱中国的文化基础,使输入西方文化的地方出现了文化的混乱,表现为目的的丧失、道德的冷漠、暴力的嗜好和传统的破裂。面对美国影视文化不停顿的狂轰滥炸,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正在遭受严重的扭曲,甚至遭受一场严重的劫难。文化的侵略扩张使我国社会变得极度脆弱,抹杀我国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2.3 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如今的年轻一代,对近代、现代、当代历史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所知了了。他们更关心消费的新潮,消费文化对他们是具体的诱惑。十几岁的儿童们亦是在这种大量广告文化、商业文化的影响下成长的。他们从小就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几岁就开始学习英语,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如何无人注意,但却会因英语好而受到表扬。他们喜爱的是“麦当劳”、“肯德基”,他们醉心于“美国大片”。他们更加迅速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植根更浅,而他们却是中国未来的文化大军。面对这些严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知识大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倍显重要。2.4 文化产业压力巨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和创造财富的手段。文化产业是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复兴中的我国传统文化理应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但是面对技术先进、经营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西方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产业规模上,西方已经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巨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而我国文化企业则规模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分散、竞争力弱。现在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 以上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着。在技术上,西方文化产业已经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仿生技术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互融合,而我国的文化生产单位大多还停留于传统技术手段,停留于一般文化产品的制作和开发。因此,在全球化竞争中,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二、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应对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自古以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的文化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全球化这个 大背景下,要做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传承及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应对措施:

1.突出民族特色,强化核心地位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2]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

2.吸收外来文化,做到兼容并蓄

西方文化中有些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全球化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让自己在这个利弊兼有的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力争上游。[13]当然不仅经济、政治体制要变,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要变,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个趋势更要变,但这个变不是说丧失其个性,而是在保持自身积极因素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特长,最终实现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并又回到自身,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自身才能有所发展。

3.积极创新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泽民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4]同样道理,创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振兴,这个民族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当然,要重树这种自尊心、自信心,我们就要首先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我们传统文化要以崭新的姿态去平等独立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去。

4.进行传统教育,提高传统素质

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人,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开放的胸襟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将我们古老

[15]的文化带到世界面前,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还要培养他们拥有足够的现代意识和目光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成果,以繁荣自己的文化传统。

5.输出传统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具有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在解决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与各国交往中,应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使处于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西方日渐增加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并且通过扩大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领域,使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有渠道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倡导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世界和谐。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文浪潮中,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培育中国文化的特色,进而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机勃勃,使之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瑰宝之一,真正做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篇8:《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关键词:民营经济,动力机制,策略,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经济腾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 开始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自1978年以来, 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率为9.8%, 其中国有经济及集体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9%, 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率高达25%。据统计, 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在GDP的比重为65%, 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七成以上。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二”, 其发展速度高于国有企业两倍以上, 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总的看来, 无论是发展规模, 还是发展趋势, 民营经济都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生力军,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的民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 特别是2000年以来, 民营经济突出显现了数量扩张、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结构改善的势头, 进入了全面的、快速的、良性的发展轨道。但由于体制、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原因, 民营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和障碍。基此, 以下从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 探讨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 分析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不容忽视的挑战和中国民营经济成长中的主要问题, 最后从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来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一、中国民营经济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 开始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无论是发展规模, 还是发展趋势, 民营经济都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生力军,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营经济的发展, 深化了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丰富了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财力, 并吸收了大量就业[1]。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其企业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实现价值为目标, 其所设立和运行的机制也努力以遵行市场规律为根本, 因此和其他经济实体相对比, 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形成了最充分的体现。

2. 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民营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 以更大可能的利用民间资本和吸引大量国外资本的进入。大量资本的活跃, 使得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配置, 使得生产边界得到了外延。

3. 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市场主体的确立。

由于民营经济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的, 是以产权明晰为前提的, 因此民营经济有利于实现权责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使得企业的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4. 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市场经济。

首先, 由于是以市场和价值为调节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 民营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 使得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 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 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 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最后, 由于生产边界和规模得到了发展, 市场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就使得增加供给,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二、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

1. 市场经济的确立, 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政府加大了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市场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同时, 在资源配置方面, 建立起了以价值为核心的调节机制, 并逐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原国有垄断领域, 政府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产业, 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 经济结构的调整, 推动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了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 积极发展了技术市场, 完善了科技成果登记制度, 为民营企业转让和购买先进技术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平台和途径;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

3. 民间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投资和发展环境。

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正日趋完善和健全, 金融机构加大了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行政服务进一步得到了公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2]。

4.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已经启动, 国家和区域政府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参与开发。在区域开发过程中, 基础性的建设项目, 如交通、能源等, 产业发展性的项目, 如园区、集聚区等, 这些项目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5.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国内市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产业梯度转移, 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增长点。

三、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

1. 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

一是世界经济是否二次探底还有待观察, 其复苏回升的历程是复杂多变的, 特别是中国经济外向依存度已经高达63%, 外围经济的冷暖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二是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对民营经济的影响作用, 特别是将来国家对于经济增速回落的主动调控和对楼市的调控, 都是国家为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进行的结构调整;三是国家4万亿元投资、银行5万多亿元新增贷款、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总体上是向基础设施投资, 向国有企业、大企业倾斜, 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受益较小[3]。

2. 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政府部门出于原有体制和自身利益的影响, 对民营经济仍沿袭“管理”的模式, 难以过渡到“服务”上来, 导致民营投资的管卡多、手续杂、费用高, 增大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和时间, 特别是政府部门意识落后, 还不能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 不能从原来为国有经济服务转变到为民营经济服务上来, 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设置了体制上的制约和障碍。

3. 民营企业基础较为薄弱。

管理上, 民营企业家的管理经验和资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经营策略上, 民营企业家过度依赖广告宣传, 而不注重品牌的日积月累;在员工素质上, 民营企业以短期成本为第一的主导思想, 导致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同时民营企业还有着原始积累不足, 低水平重复投资、盲目投资、目标短期化等一系列共性。

4. 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民营企业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资本积累经营管理模式阶段、家族经营管理模式阶段、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阶段和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阶段。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往往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 需要企业不断完成引进管理, 引进人才的过程, 不断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架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稳固市场的过程。而现实是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不愿放弃经营权, 而导致企业管理不能现代化。

5. 其他方面。

首先是融资渠道依然不畅, 民营企业不能获取资金市场配合, 其主要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不能和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沟通, 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体制上资本市场没有建立到民营企业的有效渠道;其次是民营企业资金欠缺、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不高、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管理落后, 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4]。

四、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

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缺陷和所处的阶段, 在产权关系、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等方面, 都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如下。

第一, 产权关系尚不清晰。民营企业产权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产权结构单一, 即企业财产权基本上归某一家族所有,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制度的不健全, 就导致企业资产和企业家个人财产不能明确区分, 这种产权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混淆, 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粘连, 也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家族的制约。

第二, 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专业化、制度化, 其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以形成内、外有效的监控和制约体系。而民营企业尽管已经从资本积累经营管理模式阶段、家族经营管理模式阶段从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阶段转变, 但管理上仍然是基于企业主的个人决策, 这种家族式的决策体系的高度集中化, 也即家族式管理体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5]。

第三, 企业家精神缺失。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 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大多处于中小经营规模发展阶段, 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长远的战略规划, 因此, 他们缺乏创新精神去追求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缺乏冒险精神去寻求企业新的增长点, 缺乏创业精神去保持企业的生命力。

第四, 企业文化尚未形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民营企业由于建立时间不长, 同时由于企业主并没有长期的战略和规划, 因此并不注重企业精神和准则的提炼和形成。而这种文化的缺失, 就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的纽带, 企业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第五, 市场要素的制约。主要体系在以下方面:市场准入方面限制太多、生产要素供应上制约过多、与外资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竞争地位、民营企业社会保障机制上不完备等。

五、民营经济发展途径

第一, 民营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 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要实现基于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努力实现明确产权以降低民营企业的交易费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途径为:产权必须在自然人之间界定清楚、产权主体要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实行有效的股权激励和推行普通员工持股制等[6]。

第二, 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 (包括精神和技巧) 的集合, 民营企业企业家精神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因和要穴。其实现途径为:培育创新精神, 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培育冒险精神, 即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培育合作精神, 在每个决策和活动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其他精神的培育, 如敬业精神、学习精神、执著精神、诚信精神等。

第三, 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创新。其主要内容就是现代企业制度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 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 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 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第四,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 构建服务型政府, 通过积极的政策支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空间, 通过引导和扶持搭建市场平台。 (2)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进一步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戒力度。 (3) 加快金融制度建设, 要加快国有金融体制改革, 拓展金融市场, 为民企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培育中小金融机构。 (4) 建立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完善贷款风险缓冲机制;努力发展风险投资机制, 重点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的研究和开发, 拓展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

第五, 发展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一个适合民营企业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 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 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 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失信惩戒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完善行业信用记录, 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 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 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稳妥有序对外开放, 最终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信用是民营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只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才能保持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倡导和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波.民营经济前沿问题的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3.

[2]方甲.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8) .

[4]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3) .

[5]胡迟.新时期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效力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8) .

上一篇:社会竞争的伦理思考下一篇:农业实践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