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2024-05-21

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通用6篇)

篇1: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法律风险评估报告书

法律风险评估在咱们国内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一个事物,在国际上说,也是比较新的。首先我说一下关于法律风险评估的基本知识,先从法律风险开始。

第一部分 企业法律风险理论简介

一、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一)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

认识和防范企业法律风险,首先应当从把握“风险”的概念,界定“企业法律风险”的范围入手。当今国际上对风险的概念有多种角度的定义,归纳起来看,风险是指预期与未来实际结果发生差异而带来负面后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存在预期结果与实际发生结果出现差异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差异将给主体带来负面后果,即存在风险。因此,企业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法律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特征

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可以将企业风险分为自然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前三种风险分别以不可抗力、市场环境和资金交易为特征,而法律风险主要是以法律因素为产生原因,以承担法律责任为后果。它与企业所面临的其他风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1、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缘由是法律因素。

导致企业产生法律风险的法律因素主要包括某一种法律状态、法律事件或法律主体的行为。具体指:

(1)企业外部法律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一方面指法律和行政执法力度的状况,另一方面指法律的出台、修改和废止,以及行政执法状况的变化。企业生存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立法和执法的状况。法律环境的变化将影响企业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使企业法律风险的原有状况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既可能使企业产生新的法律风险或现有的法律风险消除,又可能使企业发生法律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增大或减小。

(2)企业未依据法律规定有效实施法律控制措施。换而言之,就是企业未有效地获得、行使或保护法律赋予的权利,使企业无法有效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其应有的利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3)企业或与企业发生法律关系的各类主体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违反法律的规定、违反合同的约定以及实施的侵权行为。实施上述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企业本身,也可以是企业以外的其他主体,或者是双方实施的行为。

应当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法律因素都会导致企业的法律风险,只有那些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的法律因素才会最终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由此可见,法律风险的产生,离不开规范企业行为的各项法律规范,以及与企业发生法律关系的各类主体。

2、企业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管理环节。

法律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也规范了企业从设立到企业终止的全过程。因此,法律是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始终的一个重要标尺和依据。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都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来调整和规范。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管,已经从过去的行政手段转变到以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为主;企业与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只能依靠合同法等民商法律进行调整和规范;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包括劳动关系、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都要依据劳动法、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法、会计法等法律来调整和规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也必须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调整。企业作为法律规范的主体之一,只要其行为涉及法律规定,就有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可以说,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离不开法律规范的调整,企业实施任何行为都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律的整体框架下进行。因此,企业需要对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法律风险监控,实施法律风险控制措施,建立高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从而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法律风险发生导致的后果是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风险产生于法律因素,终结于法律后果。法律风险发生导致的后果主要包括企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企业发生法律风险的后果通常为民事责任的承担,主要表现为支付违约金、赔偿经营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妨害等等。行政责任主要是由于企业违反政府或监管机构的有关管理规定而被行政管理机关处以罚款、没收违法

所得、吊销执照等。而刑事责任通常仅发生在企业的行为触犯刑法或刑事法规定时,依法而接受的刑事惩罚。在多数情况下,企业的法律风险造成的责任是给予经济赔偿或承担经济损失。这种经营损失风险只是法律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能改变法律风险的本质特征,不能将经济损失一概认为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对法律风险的鉴别要从其缘由、过程及后果的根本属性来判断。

4、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其他风险紧密相关。

企业法律风险虽然不同于企业面临的其他风险,它具有特有的法律特征,但是法律风险并不是与其他风险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从企业整体运营的角度看,企业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是交叉互融的,财务风险的特点决定了法律风险的特点,法律风险的控制效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风险的大小。法律风险在许多情况下与财务风险是同时存在的,法律风险防范占据重要地位,有效控制企业法律风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和降低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经常导致企业产生较大的法律风险。

第二部分律师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我认为每个律师都应该有第二个称号,就是法律风险评估师。为了防范风险,“可能需要一笔相当可观的投资,但相对于风险防范不力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笔投资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将物超所值”。作为风险评估师,律师除了要提示客户有投资风险、金融风险、竞争风险、合同风险等风险之外,还要帮助客户解决风险。尤为重要的是要提前预测风险、评估风险。

如同人的“健康检查”一样,企业的风险防范可以避免死亡。与其支付大成本请律师来解决,还不如在事情发生之前就以较少的花费请律师来预防。的确,知道风险防范的企业家是有远见的企业家,知道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的律师是有创见、有风光的律师。第三部分法律风险评估的几个过程或者说几个步骤。

法律风险评估的特点是主动性、前瞻性、计划性和时效性,通过风险分析评估、风险控制管理、风险监控更新三个主要阶段进行法律风险评估。三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共同构成科学的动态闭环运行体系。

1、风险分析评估

这是法律风险评估的第一阶段。风险分析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法律风险的评估对象是否适当,控制手段是否适应。分析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所在行业整体法律风险评价、企业外部法律环境的研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流程的调查,以及企业具体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法律风险分析。其中重点内容是具体法律风险分析,包括对企业现有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归类、评分和分级排序。首先,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法律风险调查、研究以往案例,发现和识别企业面临的各方面法律风险,确定法律风险源,梳理详细的风险清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经营活动主要涉及的法律主体和业务运营的不同方面出发,根据法律管理工作的不同方面,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确定对风险的分类方法,对所发现的法律风险进行归类。也就是说主要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影响,并以明确的文档描述这些风险和其特性。风险识别一般来讲,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因为在法律高度发展的今天,法律风险识别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专业配合的复杂工作,需要由企业管理成员、企业法务人员共同进行,以各种方式获得法律风险评估所需要的信息,这是基础和前提,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以尽可能地识别出项目可能存在的任何法律风险。

对法律风险进行分类和归纳是风险识别中常用的方法。风险分类应该是经过综合考虑而定义的,应当反映出项目所属行业或应用领域内的常见风险来源。例如下面的分类:项目的合同方面的风险,项目的法人治理结构、劳动和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风险,项目的财务、账簿管理方面的风险等。然后进行法律风险分析,是评估已识别出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的过程。风险分析可以选择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确定已识别的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项,并指导接下来的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

2、项目的风险指数是一个有效的指标,表征整个项目的风险程度。该指标,是应用一个风险指数计算的数学模型,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结果,计算得到一个量化的项目风险指数。通过应用项目风险指数,在项目选择和执行过程中,以量化的指标反映项目的风险,监控风险管理的绩效。同时该指标,也可以用于横向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风险程度。

3、法律风险应对计划是项目法律风险评估管理过程的第三步,主要

是针对项目的风险开发和制定一个风险应对的方案,目的是提高实现项目目标的机会。风险应对计划应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在此范围之内,针对该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

不同的法律风险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法律风险评估中的风险解决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法律风险服务中的风险解决。那种以个别法律风险为处臵对象的风险解决方法注重个别法律风险的处理实效,通常以改变行为方式等方法避免或降低法律风险。在大范围、整体性的法律风险视角下,解决法律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四种:避免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具体含义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到的是以上四步,并非按照既有顺序一项一项完成,也并非独立存在,这些工作应该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直到项目实施完毕。

2、风险控制管理

在第一阶段风险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它是企业处理法律风险的总体指导政策,包括风险控制原则和企业可承受度。按照风险管理战略的原则,对第一阶段进行风险分级调整。针对不同级别的法律风险,重点从风险预警和防范入手,制定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和时间表。进一步确定各类风险的预警机制,风险的化解措施和风险的补救方案,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降低、转移和消灭风险,实现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化解和事后补救。对于企业面临的最紧急、关键的、重大的风险,从制度、职责、人员和措施等方面明确处理程序,妥善处理法律风险,减少企业损失。

3、风险监控更新

法律风险监控主要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确保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对减低风险的有效性。风险监控是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持续的过程,随着项目逐渐的推进,风险会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也可能有预期的风险的消失。进行风险监控更新是法律风险控制的必要阶段,有助于保证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于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两个阶段的设计和效果,企业应定期对前两阶段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并对其进行更新。要对风险防范机制架构的设计、风险防范机制所运用的方法,以及机制运行的效果进行整体评估,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改进方案,对下一个周期的风险分析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进行改进和调整。第四部分,说一下法律风险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公司法律风险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几个子项目:

1、公司治理结构;

2、公司合同风险防范体系;

3、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公司人力资源法律保障体系;

5、公司重大重组项目风险防范体系;

6、公司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7、公司法律风险救济机制;

8、公司法律培训;

9、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我挑了几个着重说一下:

(一)公司合同风险防范体系的评估

公司合同风险防范体系的首要目标在于有效防范合同纠纷,努力做到零诉讼,以有效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我们认为合同风险防范体系的评估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全面梳理公司的合同风险。从客户分类、业务分类、交易模式分类出发,综合考虑产业链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对公司的合同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从哪一角度出发更适合公司合同的法律风险分类管理。具体而言是:

一、常见合同法律风险

(一)合同订立中常见风险与防范;

(二)合同成立中的常见法律风险;

(三)合同的生效及风险;

(四)合同履行中的风险;

(五)合同变更、转让与终止中的法律风险;

(六)公司常见法律风险;同类企业合同常见风险分析;

(七)公司常见的合同程序性风险;

二、合同法律风险管理、防范

(一)公司合同管理分析:历史数据分析;公司合同诉讼分析;合同管理制度分析;

(二)合同主体管理:合同的签定机关、权限、范围和程序规定等;

(三)重要商业伙伴的信息收集;信誉、实力等相关信息;

(四)公司法务部门的权责;

(五)合同的起草和审核:合同的形式、起草、条款内容、审核、合同执行等;

(六)合同管理中人员培训、配臵;

(七)合同管理框架构造;债权债务管理;

(八)合同的保管和监督;合同档案保管、执行监督、情况汇报等问题;

(九)程序规定;签约程序;合同备案制度;

(十)责任总则;

第二,建构合同模板。在对公司不同类型的合同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建立合同模板。合同模板的建构必须符合有效性、确定性、合理性、操作性、主动性原则。

第三,合同操作指引及风险提示。对合同模板的具体操作和操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一步作出详细规范。

第四,合同流程管理。包括:签订前管理、签约管理、履行管理、凭证管理、预警管理、评审管理。第五,合同培训。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评估与防范

国际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说农业社会的最大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最大资源是有形资本的话,那么当今社会的最大资源就是知识产权。中国企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知识产权危机”。业内人士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范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迫在眉睫。

一、专利权法律风险防范 1.专利保护策略的咨询;

2.专利文献检索,专利监视和调查以及提供法律意见; 3.专利的申请和审查程序(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4.专利复审程序和无效宣告程序;

5.代理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和无效宣告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专利侵权纠纷的诉讼和行政查处; 7.专利权的维持、许可和转让; 8.专利年金代付和提醒服务; 9.其他与专利有关的业务。

二、商标权法律风险防范 1.商标保护策略的咨询;

2.商标查询,商标监视和调查以及提供法律意见; 3.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审查程序;

4.商标异议、复审及撤销注册不当的程序; 5.注册商标的续展和变更等事项

6.商标侵权纠纷的诉讼、行政查处和侵权打假; 7.商标权的许可和转让;

8.与商标或商号相关纠纷的谈判; 9.其他与商标有关的业务。

三、著作权法律风险防范: 1.提供法律咨询和顾问; 2.计算机软件登记;

3.著作权方面的诉讼和行政查处法; 4.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业务。

5.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保证书 6.保护企业秘密保证书 7.参加项目职工保证书

8.对他人商业秘密文件的内部保密制度 9.离职职工资料清退清单及保证书和调查书

四、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法律业务: 1.代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登记申请; 2.起草涉及知识产权的合同;

3.提供有关域名方面的法律咨询和域名登记; 4.提供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咨询; 5.提供药品行政保护的咨询;

6.办理有关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事务; 7.代理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的仲裁案件;

8.通过行政执法或司法途径实施其他知识产权保护; 9.代理其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非诉事务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法律风险评估

这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有时,一个商业秘密就可以左右企业的命运。商业秘密在自己手里是“王牌”,在对手手里就是“炸弹”。商业秘密,可能在老板的大脑里、公司的电脑里、一张打印纸的背面,甚至在垃圾筐里,随时都有泄露的可能。信息泄露的结果,轻则使公司蒙受损失,重则毁灭你的公司。防范商业秘密法律风险是当代企业家的必修课!

一、商业秘密的合同保护

1.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制度和要求 2.合同保护与组织制度保护 3.与商业秘密接触人员的合同保护 4.竞业限制合同

二、其他保护措施

1.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管理 2.企业商业秘密的社会化保护 3.技术咨询服务中的保密合同

4.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过程中的保密合同 5.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商业秘密保护 6.缔约过程中的秘密保护 7.履约后的秘密保护约定

三、商业秘密纠纷处理

1.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手段取得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保密合同协议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所有的商业秘密;

4.明知或者应当知道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5.与相关人员和岗位签定商业秘密保密协议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一、劳动合同及法律风险

1、劳动合同的种类及法律风险

2、劳动合同的变更及法律风险

3、劳动合同解除及法律风险

4、劳动合同常见法律风险

二、劳动者社会保障及法律风险

1、劳动者的权利及法律风险

2、社会保险及法律风险

3、加班费及法律风险

三、劳动争议解决

1、明确劳动争议的性

2、明确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

3、明确劳动争议的时效计算

4、保存证据

5、灵活运用谈判等非诉讼方式

(二)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我们认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是公司商业风险管理的长期方案和目标。公司法律风险随着公司外部的法律风险环境和公司内部商业战略的调整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后,法律风险应当重新评估,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比如,今年公司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很多原来适用的商业活动规则

都将发生变化,公司章程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臵。这时,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合同风险防范体系、公司重大重组项目风险防范体系、公司法律风险预警机制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此外,公司外部产业链变化、公司内部商业战略调整、商业安排调整都将使公司法律风险发生变化。因此,公司有必要经常性地对公司法律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全面调查和梳理公司经营所涉的法律事项,并就公司商业安排制定出法律风险防范重点,提出防范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尽职调查、风险披露、方案论证、预案设计等内容。张冬冬律师

2010年11月30日

张冬冬律师团队服务时间及保证

1、定期联络,主动服务——律师事务所每月与企业联络一次,视情况采取上门、电话、传真、邮件、短信等形式。

2、及时安排,有问必答——对于企业咨询的问题,律师事务所全部予以解答。重大疑难问题原则上一周内回复,视委托事项的紧急程度可予以调整,特事特办,不拖拉延误。

3、工作记录——一次一记,一事一记。

4、业务建档——一户一卷,一事一档。

5、工作报告——律师事务所定期向企业进行工作汇报,视情况按月/季/进行,一般在月/季/年末递交。

6、意见征询——定期向企业征求意见,每月一次,一般在每月底进

行。

(三)法律文本保证

1、信息往来书面化——凡是企业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资料,无论是传真、信件、电子邮件还是其他书面或电子形式,凡有留存价值的,一律以书面形式保存,为企业独立建档;凡是我们为企业提供的法律咨询、法律建议或意见等法律文书,无论以何种形式递交,一律以书面的形式归档。做到双方往来的一切重大信息书面化,有据可查。

2、法律文本规范化——所有法律文书使用统一模板,格式齐全,措辞规范,内容完整。

3、文书往来规范化——实行法律文书的签收、送达、存档制度。

(四)服务质量保证

张冬冬律师团队由10名专业律师组成法律顾问团,常年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确保服务质量。

律师的专业分工:公司设立、股权转让、合同、担保、知识产权、劳动争议处理、资信调查、项目融投资、商务谈判、工程招投标、改制/重组、上市、破产、对外贸易、银行/保险/证券、财务/税收、行政管制、诉讼/仲裁/调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等。

(五)保密义务及保证

我们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自然会因工作需要获知企业尚未公开也不愿公开的有价值信息(包括商业秘密或其他秘密),根据法律和约定,我们有义务为企业的以上信息进行保密,保证做到:

1、为企业建立专门档案,按件整理,按归档,并对其进行严格 的内部保密管理。

2、在法律文书的打印或书写过程中,凡涉及企业的重要信息一律予以整理归档,对废弃不用的资料一律及时销毁。

3、对于在电脑磁盘或电子邮箱中留存的企业信息进行必要的密码控制,或及时予以删除。

4、对于知悉企业秘密的律师和工作人员,非因服务需要不得互相谈论该秘密,或将其告知第三人。

报 告 人:

联系方式:

篇2: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人: 部门: 评估日期:

评估标的:

标的地址:

标的概况:

风险等级:

第一部分:财产

一、生产状况

1、生产流程原料及制成品------------------------

2、主要生产流程-

3、生产工艺采取的是□常温□常压□高温□高压

4、生产过程为□自动化□半自动化□手工操作

5、生产过程有无使用易燃易爆材料□有□无

6、生产过程有无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产生□有□无

7、主要危险隐患--

8、电气设备及电线老化损坏□有□无

9、电线临时线路私拉乱接现象□有□无

10、有无备用发电机□有□无 若有------------

11、吸烟管制□有□无

12、明火管制□有□无

13、厂内清洁程度□混乱□整齐□肮脏□清洁

14、消防通道□畅通□欠畅通

仓储物品

1、主要物品名称---

燃烧性□易燃易爆□可燃□难燃或不燃

2、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存放在独立的危险品仓库内□是□否

3、货物存放情况

4、货物排列□整齐□稳固□安全□混乱□不固定□危险□

评语/异常情况------------------------------

二、建筑物结构:

外墙:□水泥/砖石 □铁皮□其他--------------楼板:□钢筋水泥□铁皮□其他

屋顶:□水泥预制板□砖瓦□玻璃钢瓦□石棉瓦□铁皮□其他

楼层数: □自有自用□局部租用/租用面积----------------------

内部防火阻隔:

垂直防护(楼梯、电梯)□有□无□不适用

若有-----

平面阻隔□全部□主要区域□少数区域□无

类型-----

三、周围环境:

用途:前----距离--------------------------米

后---------距离---------------------------米

左---------距离---------------------------米

右---------距离---------------------------米

四、安全防护措施

(一)防火设施及措施

公设消防队□无□有 若有,距离--米自设消防队□无□有 若有,距离---------------米

是否定期培训□是□有 培训方式-----------------------------

灭火器□无□有若有,类型-----

消防水带□无□有 若有,种类-

消防栓□

手动火警报警□有□无 若有,类型

火灾自动报警□有□无 若有,类型

消防自动喷淋□有□无 若有,类型

门卫 □有□无 若有,值班人数及时间

(二)防洪设施及措施

□防洪墙 □沙袋 □抽水机

排蓄雨水沟 □有□无

仓储物品加垫板□有□无

汛期是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 □是□否

五、风险评估

(一)自然灾害及其他危险

1、火灾□轻微□适度□严重

2、爆炸□轻微□适度□严重

3、暴雨□轻微□适度□严重

4、洪水□轻微□适度□严重

5、台风、暴风□轻微□适度□严重

6、雪灾、雹灾□轻微□适度□严重

(二)最大可能损失(PML)------------------

定义:估计被保险人一次损失发生的发生,对被保险人所承保的危险单位,可能遭受最大的金钱赔偿损失。

(二)评语/异常情况

第二部分:财务风险

一、财务制度

是否独立法人 □是□否

是否设置相对独立的财务部门□是□否

是否有规范的现代财务制度□是□否

核算体系(有无分级核算)□是□否

是否有审计部门或审计职能部门□是□否

现金管理评价—————————————————————————————

银行贷款管理评价-----------------------

应收帐款管理评价-----------------------

固定资产管理评价------------------------

成本和费用管理状况(工资管理,工资在同行业中的水平)

---------------------------

营业收入、利润及分配方式----------------

二、财务人员数量和岗位设置--------------

三、财务安全状况综合评价----------------

第三部分:人事风险

人员属性(□固定工□聘用□零工)

培训接受(何种培训、是否持证上岗)------

保障(劳动保护、养老、医疗、住房、商业保险)

-------

有无员工晋级制度□有□无

篇3: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一、普华永道的“不透明指数”

普华永道于2001年1月发布了一份关于会计信息“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 指数值越大, 说明信息披露质量越低, 即会计信息透明度越低。该报告从腐败、法律、政府宏观与财经政策、会计准则与实务、政府管制等五个方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35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调查, 然后对不透明指数进行评分和排名。虽然这一排序具有客观性, 但仍会存在权重设置的主观性。“不透明指数”是通过调查各个国家会计的整体情况,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整体会计信息透明度差异, 但由于它没有基于公司水平上的调查, 还不能确切地区分各国家公司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情况。所以我们在考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时, 暂时不准备使用普华永道的“不透明指数”进行评判。

二、国际财务分析和研究中心的CIFAR指数

美国国际财务分析和研究中心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创立了年度报告披露评级实践, 发布了评价各国公司披露密度的CIFAR指数。该指数根据理论分析事先筛选出90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披露项目, 观察样本为来自34个国家代表8个不同制造行业的856家企业, 然后按照这些项目在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 数量越多, CIEAR指数越大, 披露越好。指标中的90个项目基于以下7个类别一般信息 (8项) 、收益表 (11项) 、资产负债表 (14项) 、资金流动表 (5项) 、会计政策披露 (20项) 、股东信息 (20项) 和其他补充信息 (12项) 。按照这些项目在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 数量越多, CIFAR指数越大, 信息披露越好。

三、AIMR报告

自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 美国AIMR (Assoeiationfor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eh) 下属公司信息委员会每年发布《公司报告实务年价》 (简称AIMR报告) 。为了确定所选公司实际披露信息的有效性, 该委员会由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卖方和买方财析师组成, 主要对公司的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和其他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考核。此外, AIMR信息委员会分委员会还根据行业具体特点制定了披露评价指标。该报告的一个典型报告包括了27个行业的460家公司, 平均有来自各个附属委员会的13位分析师参与了各个行业的评估。这些评估通过观察以下三方面的信息来源确定: (1) 年度报告和其他被要求提供的信息; (2) 季度和其他没有被要求公开的信息; (3) 其他方面, 主要是管理者与分析师的沟通。委员会按照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设定其加权权重, 总得分是按三类披露成分的加权平均。其中, 年度报告被赋予较大权重 (40%~50%) , 同时传统的会计数据包含在前两类信息中, 占有较大比例权重。

四、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资讯披露分析

美国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资讯披露分析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 study) 始于2001年, 它第一次对新兴市场300多家大型和流动性强的公司进行T&D评级的实证分析工作。2002年该研究扩展至包括S&P/T0PIX150中包含的公司, 将受调查企业的数量扩大到1500多家, 几乎包括了欧洲、亚洲、美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所有重要的企业。T&D评级以标准普尔公司提供的对公司治理实务质量方面进行评价———公司治理评分 (CGS) 为基础, 通过分析最新的核心公开披露文件 (除美国、法国和日本外均指年度报告) 而获得。评级共分三类98个属性:所有权结构和投资者权利 (28项) , 财务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35项) , 董事会和管理层结构和程序 (35项) , 共98项。标准普尔以年报作为衡量信息透明度的资料, 并对公司在年报中是否披露了98项指标进行评分, 披露一项指标为一分, 未披露则为零分, 得分较高的公司说明该公司有较高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程度。

五、我国台湾“资讯揭露评鉴系统”

“资讯揭露评鉴系统”是由我国台湾证交所及柜卖中心委托“证券及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 (简称证基会) ”建立的。该资讯评鉴一年举办一次, 以全体上市公司 (不含管理股票、二类股票及性柜股票整个会计年度所公布的信息为评鉴范围。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一届 (2013年) 。评鉴指标 (第十一届) 包括五大类、共109项指标: (1) 资讯揭露相关法规遵循情形 (12项) ; (2) 资讯揭露时效性 (21项) ; (3) 预测性财务资讯之揭露 (4项) ; (4) 年报之资讯揭露, 又分为财务及营运资讯透明度 (31项) 、董事会及股权结构 (19项) ; (5) 网站之资讯揭露, 公司是否建有企业网站并将公开资讯 (需含完整财报资料) 公布于网站中等 (22项) 。评分方式为:每个指标均为1分, 评为“是”得1分, 否则得0分, 若有不适用情形则该指标不并入计算。依上述原则计算受评公司之原始总分, 经由公式转换为相对得分, 再依相对得分为排序分级之依据, 公式为:相对得分= (原始总分/适用指标总项目) *100。

六、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

我国自2001年深交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起, 开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考评。具体办法是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四方面分等级评价, 同时考虑上市公司所受奖惩情况以及与深交所的工作配合情况形成最终考评结果。该考核办法规定以一个年度为一个考核期间, 对当年上市满6个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考核。为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 督促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加强信息披露工作,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水平, 2008年12月5日, 深交所修订了2001年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 从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分, 综合考虑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工作配合情况、信息披露事务管理情况, 以及被采取监管措施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对上市公司2008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多角度评价, 形成最终考评结果。2011年11月, 深交所再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作出修订, 首次提出了日常公告评分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量化考核新思路, 增加了上市公司自评环节, 期望达到考核标准客观、考核过程透明、考核结果公正的目标。鉴于信息披露考核是上市公司日常监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市场形势的变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交所从2012年12月起, 再次启动了信息披露考核办法的修订。

由上述分析评述可得, 现有的较权威的五类对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可以根据其评分过程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包括CIFAR指数, 标准普尔透明度指数和我国台湾“资讯揭露评鉴系统”;另一类为AIMR报告和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核办法。前一类的主要评价过程为根据所选的评估指标, 通过判断有无以及披露指标数量来确定是否得分, 最后加权求和, 根据分数高低评判公司信息披露程度的高低。而后一类则主要凭借专业分析师或主管部门的自身判断, 虽然也分评估指标进行逐项考察, 但是指标没有量化, 评价过程具有不可验证和不可重复性。从这两大类可以看出, 由于主要使用0-1变量或自身经验的评估, 重点关注了信息披露的有无而非信息披露质量的好坏, 这样的得分也只能进行相对的评估。

七、五类有关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优缺点对比

一个完善、有效的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指数应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公司报告 (自愿和强制) 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财务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和公司内部人实现的公司私有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状况;信息传递的质量。也就是说, 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评价应当包括公共信息的披露、私有信息的披露以及信息的传递三个方面, 不仅关注信息披露和传递的数量, 更要关注信息披露和传递的质量。同时通过上述的五种较权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估体系的优缺点对比可知, 目前我国主要参考的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办法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

1. 在考核内容方面,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办法应不仅仅局限于所内公司公告以及强制性内容, 可以参考台湾“资讯揭露评鉴系统”, 兼顾公司在公司网站以及其他途径进行的自愿披露内容以及信息传递情况, 增强信息披露考核的全面性。同时不仅考虑公司公告的合规合法性、信息披露的数量多少, 还可以邀请有关行业专家与深交所联合考核, 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 增强考评结果的实用性。

2. 在考核方式方面, 深交所应当改评级制为评分制。目前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办法实行四级评级制, 公司之间信息披露情况的区分程度不大, 而且容易形成中间水平堆积的情况。参考CIFAR指数、标准普尔指数以及我国台湾“资讯揭露评鉴系统”, 按评价指标逐一评分, 并根据重要程度赋予一定权重, 有利于上市公司了解自身不足并逐步改进。同时应当透明考核评分方法, 加强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 从而增强结果的可靠性以及为后续有关研究奠定基础。

3. 在考核时间方面, 深交所应缩短评估时间, 比如改一年期审查为半年, 对年中报以及半年度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考核, 并及时更新考评方法, 减少信息滞后带来对投资者的损失和影响,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摘要: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基石, 而由公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开发和建立的完整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准确衡量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程度成为国内外各种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文章根据最新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情况, 对目前国内外较为权威的五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汇总和比较, 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估体系,对比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 2013年修订

[2] .资讯揭露评价之总分析报告, 2013.9

[3] .卢茂鹏.会计信息透明度衡量方法述评, 2011

[4] .Wang W.S&P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Survey By Chinese Companies 2008.Standard&Poor and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ervices

[5] .韩慧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 2007

[6] .许绍双, 田昆儒.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实践及启示.现代管理科学, 2009

篇4: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2012年民营企业家涉罪情况分析

2012年民营企业家犯罪率最高的10个罪名

罪名从高到低依次为: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②职务侵占罪;③合同诈骗罪;④诈骗罪;⑤集资诈骗罪;⑥行贿罪;⑦挪用资金罪;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⑨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⑩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民营企业犯罪高发领域

从高到低依次为:企业融资——贸易——招投标——产品质量——工程承发包——证券交易——物资采购——安全生产。

民营企业家刑案发案原因

从高到低依次为:被害人报案——相关机构调查——举报——串案——发生事故——媒体曝光——资金链断裂——自首。

商法研究中心评出“2012年民营企业家十大刑事案件”

(1)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羁押15个月后无罪获释,太子奶江山易主。

一句话点评:民间融资与非法吸存民刑界限的模糊不清,给了公权力可乘之机。

(2)包头自焚富豪金利斌非法吸存案宣判,惠龙公司被处罚金 ,11名被告获刑。

一句话点评:借钱者应当牢记,信用就像氧气,当它充足的时候,没有人感到它的存在,而它一旦消失的时候,就变得无比重要。这个游戏没有赢家。

(3)厦门中级法院一审判决赖昌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句话点评:中国政府通过引渡条约展开国际合作,试图对刑事犯罪全球追索,这给怕“东窗事发”而移民的民营企业家们提了个醒。

(4)大连实德徐明涉嫌行贿被逮捕。

一句话点评:攀附官员,确实能带来巨大利益,但巨大刑事风险无法规避,一旦其所攀附的权贵倒台,便很难置身事外。企业家应在商言商,远离政治。

(5)公安部督办的“国际帮”黑社会性质组织刑案宣判,富二代玉环国际大酒店经理沈烈烈涉10罪,获刑20年 。

一句话点评:这个案件入选的原因,并不在于它在全国有多轰动,而是提醒民营企业家们对接班人选任、对企业持续力培养多些精力、多些警醒、多些计划。要努力破解“富不过三代”这一魔咒。

(6)湖北联谊实业集团及创始人高宏震涉嫌非法经营,此案为建国以来全国首例“典当业务致刑案”。

一句话点评:对于那些力图走得更远的企业家而言,如何评估和预测某些“探索性”盈利业务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刑事风险,是其经营决策前就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7)广东华鼎担保有限公司陈奕标涉嫌贷款诈骗案。

一句话点评:本案不仅再次显示监管机构的缺位与失效,放贷银行风险防范及规避机制的失灵,而且也反映出受损小企业在融资困局中的无奈与无助,值得反思。

(8)吴英集资诈骗案 发回浙江高院重审后改判死缓 。

一句话点评:吴英最终改判死缓,可能成为今后对集资诈骗罪这类非暴力犯罪慎用死刑的裁量标杆。果然,随后最高院对震惊全国的安徽兴邦吴尚澧集资诈骗死刑案同样未核准死刑,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9)艺术品查税风波,多家艺术品公司涉嫌走私犯罪。

一句话点评:该系列案最直接的影响是几大艺术机构面临退场危险,这些机构运作的基金项目,牵涉人员从金融机构到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到著名艺术家,高压之下,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10)三一重工市场部总监刘兵被汉寿警方拘捕,三一重工“间谍门”持续上演。

一句话点评:以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为主角上演的商战大片《同城记》正如火如荼上演,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不应使用犯罪手段或借用公权力打击对方。

目前民营企业家涉刑案件趋势

趋势一:融资类犯罪比重加大,民营企业融资空间小,法律风险依然很高;

趋势二:企业家犯罪与政府官员犯罪伴生现象明显;

趋势三:富二代企业家涉罪比例加大,折射出企业家子女教育、持续力培养、接班人选任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趋势四:刑事手段是公权力解决市场经济领域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刑事手段的合法性却不在决策者考虑之列,刑事手段泛化倾向严重;

趋势五:不少民营企业家依然热衷于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游走来赚取利益,这给公权力的合法伤害提供了可乘之机;

趋势六:诈骗、合同诈骗等背信类犯罪依然高,企业家诚信缺失,市场环境依然恶劣。

民营企业家社会生态定位

民营企业家确实没有伤害公权力及官僚资本的能力,如无公权力助力,他也没有与官僚资本、国有资本争夺社会资源的能力;

任何法律上的麻烦与纠缠,公权力是最终的裁判者,而在具体利益冲突中,公权力往往堕化成不当逐利者击倒你民营企业的工具;

即使是民营企业这些食草者之间的竞争,胜者也往往借力于公权力;

在民营资本与弱势群体的利益瓜葛中,裁判者往往丧失法律的理性,而从维稳和谐的自身政治利益出发,杀富济贫,并以此为借口、为机会,在合法伤害民营企业的过程中,中饱私囊;

在土地出让、矿产开发、招商引资等领域,公权力往往又是商业活动的参与者,当许多民营企业家以为傍上大款上位时,公权力一玩“变脸”,你会发现原来的如意算盘到头来却是“与虎谋皮”。

针对民企存在的政策玻璃门、政策弹簧门现象广为存在:有的政策看的见,摸不着,政策很好但无法实施。有的企业可能刚刚获得准入,将要享受政策的利好,马上就会被挤压出局。

nlc202309020539

民营企业家面对法律风险的3种心态

第一种: 法不责众。

第二种:极度自信。认为东窗事发的事不会落在自己头上。即使有个风吹草动,就凭这么多年织就的一张关系网,也能摆平。

第三种:认命。 我撞枪口上了,认倒霉,飞机人人坐,掉下来的有几个,真掉下来了,那就认倒霉,不能因为有掉下来的就“因噎废食”。

民营企业家法律风险应对

1、在个人事务应急安排与管理方面,企业家一定要在事发前要完成选定个人事务代表人、厘清个人财产边界、将法律风险及其造成的影响与家庭成员有效隔离三件工作。

2、在公司事务的应急安排与管理方面,承继者选任、防止控制权旁落及保证经营方略得以延续是企业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而股权托管计划设计安排与迅速实施是企业家临时与公司隔绝后还能对公司施加影响与控制的重要措施。同时,争取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及员工理解与支持也为企业家渡过难关创造了良好条件。

3、在与律师、法律服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方面,企业家要注重律师的专业技能,而不是仅将希望寄托在律师的人脉关系上。要及时与律师沟通,以免错过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机。在聘请律师时要采取聘请双重律师的方式,建立相互制衡的团队机制。

4、与媒体沟通与协调是企业家应对法律风险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有些法律风险本来就是媒体报道引发,媒体也可能成为风险助燃剂。这就需要在第一时间消除媒体的负面影响,当然媒体在化解法律风险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企业家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可以通过媒体采访、新闻公告、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内参等方式引起全社会关注及相关领导重视,形成有利于企业家消除法律风险的舆论导向。

5、企业家许多法律风险是由利害关系人引发。这就需要企业家与举报人、控告人、公司债权人、公司关联方进行广泛沟通与协调,尽量满足利害关系人的合理要求,力争和解,阻断情事恶化。

6、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理应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因为行政法律风险与刑事法律风险并非泾渭分明,前者有可能向后者转化。企业家应遵循合法、主动、擅用行政程序、配合等原则与行政执法机关沟通与协调。分别在危机初起、行政介入、立案查处、行政处理(处罚)作出后等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7、与公检法机关的沟通与协调是降低或消除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的重中之重。核实各个程序法律文书、核实执法人员身份、注意每个程序的时限、诱供与刑讯逼供的应对、认真对待讯问笔录等都是与公检法打交道的必修功课。

篇5:公司反洗钱风险评估报告(模版)

为做好本次反洗钱风险评估工作,我公司反洗钱领导小组于11月16日至19日严格按照《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评估标准》的内容,重点针对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客户身份识别、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情况、反洗钱宣传培训、反洗钱信息保密情况、反洗钱工作内部监督检查等方面对公司2015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根据反洗钱工作风险评估内容及扣分标准,对每个评估项目逐条进行了认真打分。

通过对辖内各经营机构、营业网点2015年全年的大额承保和理赔账薄原始记录及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逐笔审查,未发现有虚假承保、虚假理赔以及为身份不明确的客户提供服务等现象;未发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客户有可疑支付承保、理赔的行为。

一、评估概述

(一)、控制环境方面

1、公司各营业机构主要负责人对反洗钱工作和面临的洗钱风险都有正确的认识,讨论反洗钱事项的会议次数年均达到3次,研究和解决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机构主要负责人能对反洗钱工作进行有效管控,能对反洗钱重要工作进行最终审核确认,切实履行起反洗钱“一把手负责制”。

2、公司建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涵盖了各相关业务部门。作为反洗钱牵头部门,能够对相关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

3、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紧缺,依据现有条件仅设立了兼职反洗钱岗位,配备兼职反洗钱工作人员一名。

4、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洗钱内控制度(如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反恐怖融资、协助反洗钱调查等制度);制度能根据政策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变化而及时更新。5、2015年10月公司开展了反洗钱集中宣传活动,并及时向上级分公司报送宣传信息、资料等。反洗钱宣传一是采用海报宣传;二是发放宣传手册和折页,向客户发放人民银行制定的反洗钱宣传折页或将宣传资料放置在营业场所供客户取阅。

(二)、政策法规执行方面:

1、公司各营业机构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身份核查及客户身份信息系统录入,按上级分公司的要求对所有达到客户身份识别金额标准的承保、批退及理赔客户数据和身份证有效期数据,进行全面风险排查和重新识别,开展客户身份持续性识别工作。

2、公司核心业务系统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下设置,对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及客户身份识别设置已达到反洗钱履职标准,会定期对客户风险等级进行审核和调整。3、2015我公司没有一例可疑交易报告,没有存在迟报、错报、漏报、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4、我公司各营业机构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基本是真实、完整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完全符合规定的期限。

(三)、风险管理方面:

1、公司在推出新业务、新产品之前充分识别和评估其中包含的洗钱风险,总公司业务系统并根据存在风险可能建立设置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2、公司各营业机构对于系统提示的可疑交易、可疑身份客户及时上报上级分公司,上级公司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和防控措施,即对可疑交易、可疑身份客户进行全面审查、风险排查,并对客户风险等级予以调整,涉及的账户和交易进行持续监控。

3、公司系统设有反洗钱监控及报送系统,实时对业务数据进行监控。

(四)、监督评价与纠正方面:

2015年开展了对辖区各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内部自查,覆盖面达到20%。

二、评估结论:

经过我公司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2015年反洗钱风险客观、详实、准确、全面的评估,综合评分为77.6分。

三、评估发现的问题:

(一)反洗钱组织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内部监督检查

1、公司未制定明确、具体的反洗钱风控政策与风控目标,造成各项反洗钱合规及风控要求难以真正在业务条线落实,整体反洗钱工作有效性需进一步提升。同时,未将反洗钱工作列入相关的综合考评办法中。

2、管理层反洗钱风险及合规管理工作缺位。党委班子没有专门制定反洗钱职责,未明确、完整地规定党委班子成员对于反洗钱重大事项或敏感事项处理的责任,没有实质性的报告机制确保及时获得重要洗钱风险和合规管理信息,没有恰当运用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督促管理层切实履行反洗钱职责。

3、反洗钱岗位工作人员属于兼岗,也没有明确其反洗钱职责,未能根据洗钱风险状况变动、业务发展创新和新的监管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反洗钱工作制度和措施。

4、反洗钱主管部门反洗钱履职存在缺陷。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设在办公室,难以将反洗钱工作纳入公司层面的合规管理架构中并依照整体的合规管理策略实施有效管理。

(二)反洗钱培训方面

1、未按照《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反洗钱培训与宣传制度》规定,制定2015反洗钱培训、宣传计划。

2、反洗钱培训有效性不足,公司员工的反洗钱知识水平较低,现场测试平均得分57.57分。2015年全年开展反洗钱培训一次,只有培训图片资料一份,未见培训课件及其它相关培训资料。

五、自我改进及优化措施:

1、重新修订并出台了反洗钱领导小组文件,补充完善了反洗钱领导小组各部门岗位职责。

2、建立反洗钱相关规章制度报送登记薄,反洗钱规章制度务必在出台后的10日之内报备人行反洗钱部门。

3、依照新疆分公司的反洗钱考核指标,对所辖各机构、营业网点已建立考核评估指标,并以正式文件形式印发。

4、加强学习和培训,制定《XX公司2016年反洗钱培训、宣传计划》,加强对反洗钱相关知识的学习,然后按计划逐步落实对管理人员、机关部门、理赔人员、承包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洗钱培训工作。

5、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做好客户风险排查管理,对高风险客户及黑名单客户采取强化的尽职调查措施。

篇6:公司安全现状评估报告

(内部自评)

一、目的

依据新颁布的《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找出公司安全管理的缺陷和不足,针对缺陷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以提升公司本质安全。

二、评价的依据

《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三、具体评估项

参照《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中的具体章条,结合公司现状,逐条评估:

1.第八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依照有关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确保安全生产投入,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者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事故应急培训、岗位技术培训,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配置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单位生产或者进口《危险化学品目录》所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当依法进行登记。公司现状:公司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于2012年3月开展标准化的创建工作,并于**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证书,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201*年7月10日;

公司现有安全管理制度32个,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涵盖了24个岗位的安全职责;

公司依据财企(2012)16号文的精神,制定了《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保障制度》,从3月份至10月份,公司已累计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元;

截止11月份,公司安环部组织新员工上岗安全培训65人次,200课时,培训合格率100%,在岗培训120人次,500课时,转岗培训4人次,40课时,培训合格率100%,今年现有安全管理人员培训7人次,持证率100%,公司特种作业人员17人(含一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公司制定了《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由安环部负责制度的执行,现安环部建有安全装置维护保养台账和员工劳保用品领用登记台账;

公司依照法律规定于2010年10月向省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递交了危险化学品登记申请,于**日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登记证”,证书编号:**,有效期至201*年12月30日。

2.第十二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当依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公司现状: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WH安许证字〔**〕,有效期:201*年1月1日至201*年12月31日。

3.第十三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公司现状:公司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2个和安全操作规程6个,保证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4.第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审查。安全审查包括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公司现状:公司年产**项目已建成投产,该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均已通过;公司年产**项目已于201*年*月*日通过了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市安监局下达了审查意见书,同意该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文号:**号,由于该项目还处在建设中,暂未申请竣工验收。

5.第十五条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试生产(使用)。试生产(使用)期间,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试生产(使用)备案意见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试生产(使用)期限应当不少于30天,不超过1年。

公司现状:公司年产**项目已建成投产,该项目于201*年3月25日取得市安监局批复的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告知书,试生产时间为*日,告知书文号:**号;公司年产**项目还处在建设中,暂未申请试生产。

6.第十六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应当设置具备相对独立职能、与生产调度分开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不少于从业单位总人数的2%,至少配备2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从业人员500人以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30%比例配备危险物品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或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从业人员500人以下的,应当至少配备1名危险物品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或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

公司现状:我公司现有在册人员117人,公司设有安环部,配有安环部部长1名、安全员1名,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两人均取得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证书编号:**,***。同时我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均报考了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证书还在办理中)。

7.第十七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其中至少1人具有化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危险化工工艺的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公司现状:我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均有过硬的化工专业知识,且化工行业从业经历均在10年以上,三人均是化工专业本科学历,同时均取得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证书编号:** 公司的氯化工艺属危险化工工艺,操作人员**取得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证,证号:**,**。

8.第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场所应当设置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和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公司现状:公司现有各类安全警示标志56块,安环部建有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台账

9.第二十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应当实行自动控制、自动连锁、自动报警,对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重要参数信息实现不间断的采集和远传。在役大型化工装置应当装设紧急停车系统。

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应当装设气体泄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至少2套以上全封闭防化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当设立气体防护站(组)。

公司现状:公司设有DCS控制室,**的温度信息采集和远传系统运行正常,**的液位信息采集和远传系统运行正常,**的液位信息采集和远传系统运行故障,**运行故障,另新装设备暂未纳入DCS监控系统。

公司原料**属易燃易爆液体,***属有毒气体,现在涉及使用**的设置了*处**泄漏报警仪。

10.第二十一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正常使用;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公司现状:现公司作业场所设置的安全设施、设备在安环部建有管理台账,安环部根据设备、设施所在工段及使用单位划分了点检、维护责任人,并要求按期点检,同时安环部不定期抽查。对需要外送检测检验的安全设施、设备都有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报告都在有效期内。11.第二十二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涉及石油化工、合成氨、硫酸、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评价。

公司现状:我公司于***委托**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甲级资质)对公司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了安全评价。

12.第二十三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在从事吊装、动火、动土、断路、高处、设备检修、盲板抽堵、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作业安全规范。

公司现状:公司现动火、高处、受限空间作业时办理了作业票证,其他几项危险作业暂未办理作业票证。

13.第四十九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上一篇:秋天的桂花二年级作文下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