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2024-04-20

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精选8篇)

篇1: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漳县职业中专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

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2011年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甘政办发 [2011]37号)文件和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和省监察厅《关于下发2011年农村6万名“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任务分解计划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背景

实施职业培训工程是今年省、市、县各级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为提高我县农村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民就业,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整合现有职业培训资源的基础上,对农村“两后生”进行2-3年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

二、培训的有利条件

漳县职业中专是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创建于1988年,学校从“漳县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漳县工作站”起步,逐步发展壮大。2009年,县上按照省级标准规划开建了总投资4000多万的县职教中心新校区。现已发展成为以职业中专为依托,集职业高中、成人专科教育、短期培训于一身,融教学研究、生产经营、科技推广和信息咨询为一体,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和多规格的办学模式。校园占地8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学生2654名,教职工68名。共计开办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设计、医护、缝纫等11个专业。建有机电一体化数控、电子电工电拖、汽车模拟电路与驾驶、家电维修、钳工等5个实

训中心;有计算机教室3个,微机115台;装备了4个多媒体教

室;为教师配备电脑32台。光纤专线接入英特网,建成网络中心,开通了校园网,有服务器4台。实现“天网、地网、校园网三网

合一”,网络终端延伸到教室及办公桌面,采用网络+计算机+投影(电视)+VCD教学手段,建立了以信息化为载体,以理论教学为

基础,以实习教学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模式。

办学2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

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宗旨,按照“开发一个专业,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办学思路,共向社会输送各级

各类实用人才3000余人,短期培训700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培训对象和培训规模

培训坚持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未考入大、中专院校的高、初中毕业生为对象,2011年招收职业中专学生,在我校进行2-3年学历教育,计划招收300人。其中护理100人,计算机应用50人,汽车运用与维修50人,电子技术应用100人。

四、培训专业设置和培训内容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电子电器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人员。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收录

机原理与维修、家用实用电器原理与维修等课程。

(二)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计算机网络安装你、测试、维护、管理和应

用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计算机电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微机安装与维修、网络操

作系统、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企业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应用、专业英语。计算机基本操作实习、微机安装与维修实习、网络安装与维护实习、网页制作实习、岗位综合实习。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汽车制造与维修人员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汽车

原理与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检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

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金工实习、汽车拆装实习、汽车制造工艺

实习、汽车检测维修实习、汽车工艺装备设计、毕业综合实习等。

(四)护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临床护理和保健护理人员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院、疗养院、社区卫

生院(所)、企事业单位医务室、保健部门,从事护理、保健护理

工作。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基础、免疫学及病原生物学基础,药

物学基础、基础护理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学,预防

医学基础,医学伦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基础、基础护理操作实

习,内科、外科、等整体护理实习和技术操作实习,急症室、手

术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等。

五、学制与培训形式

学制为三年,前四学期在漳县职业中专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第五学期在就业单位实习培训。

六、学历和职业技能证

培训学习期满,经考试考核合格后,由漳县职业中专颁发职

业中专毕业证书,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相应专业的中级技能等级

证书。其中优秀学生参加甘肃省三职生考试。

七、保证措施

1、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该项工作有效实施,成立由漳县职业中专校长张东升为

组长,副校长汪秀花、金随想、李建明、教务主任崔亚龙、政教

主任孙自立、后勤主任王锐锋为副组长,李维征、李金贵、王永

卫、陈彦宇等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组织开展

培训工作。

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并营造良好的培训工作氛围。

3、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

一是在领导小组内部,既要有针对性强的明确分工,又要有有效

性强的协调统一,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优罚劣。

二是要细化培训内容,确定和聘请培训授课人员,编写培训材料。三是培训课程按教务处统一安排属于正常的上课内容。

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0一一年四月三日

篇2: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2012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牛店镇近几年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现有居民4.5万人,有一半以上为农村劳动力。经调查,2012年我镇有“两后生”22人,其中初中毕业生22人。今年,我镇成人学校按照“先培训、后转移”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劳务技能培训作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1、转变了就业观念。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为“两后生”继续学习和实现就业打开了便捷之门,打破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成才模式,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重读书、轻劳动,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帮助“两后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2、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两后生”通过参加培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能手,有些成为返乡创业致富的带头人,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减轻了农民负担。在校培训期间人均享受免费培训,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解除了“两后生”接受继续教育和实现稳定就业的后顾之忧。

二、具体做法

1、加强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为确保农村“两后生”劳动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成立了由中心校校长任组长,主管领导、成教专干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全镇实际出台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培训内容、数量、机构和要求。

2、深入调查,掌握“两后生”人员情况

安排各初中组织通过对全镇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主要特长、在校表现以及对本次培训的看法等,切实掌握了全镇“两后生”人员情况。

3、广泛宣传,切实营造“两后生”培训的良好氛围。紧紧抓住每年中考和 1

高考以后大批“两后生”返乡的时机,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农村 “两后生”技能培训的通知》,明确培训的招生条件、专业设置、优惠政策以及就业渠道等情况。抽调专门力量,建立“两后生”档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专栏、进村入户、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使“两后生”培训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加强联系,进一步规范与其他培训机构的协作。积极加大与本市其他职业培训学校的联系协作,组织专人赴新密市职教中心和其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考察学习,与其达成培训协作意向,签订培训协议,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5、创新方式,不断开拓“两后生”培训的新途径。在抓好扶贫项目内“两后生”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主动出击,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采取 “1带2”的方式,积极协调学校落实国家助学金,使“两后生”培训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

6、强化监管,确保“两后生”培训工作取得实效。镇成人学校要将两后生培训作为成人教育面向“三农”办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保证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开展,镇成人学校学成立以副校长王振文为组长、职成教专干王天杰为副组长、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按照培训目标,培训进度计划,严格 组识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领导小组”与培训教师和学员签定标责任书,科学编制培训计划,严格统一的具体领导负责制、班级工作班主任负责制、班级管理量化评分制、结业考试统一组织评比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培训结束后,镇成校于11月26日上午9:00—10:30组织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考核,对每位两后生各项指标实行量化考核,确定等级。培训期间镇成人学校“职业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时进行督导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情况,执讲教师教案,学生课堂笔记,学生对培训知识的知晓情况,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班级培训点名册等。避免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搪塞应付,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

三、问题与不足

“老有老的事做,小有小的事干,现在没有赋闲在家的劳动力”。这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也充分说明适龄劳力充分就业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和陈旧思维的束缚,就“两后生”的培训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资金缺口大。由于我镇财力紧张,无力从根本上解决大量“两后生”培训资金问题,以往 “两后生”人数和培训人数之间的差距较大。

2、培训资源紧缺且基础设施差。“两后生”选择培训学校和专业的余地不大。培训机构基础薄弱、设施简陋、师资不足、实习设备和场地短缺,制约了培训规模的扩大和培训质量的提高。

3、就业门路单一,三产的多,二产的少。这类人群主要由那些升学无望而或无力自费或不愿花钱岗前培训、且打工心急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少量厌学辍学而提前走向社会的缺文化、缺技能的离校生组成,主要集中在工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收入待遇低不说,还随时面临被“炒鱿鱼”的风险,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4、就业出路单调,传统的多,新兴的少。总体上看,“两后生”的发展大多靠自发外出或投亲靠友。他们所走的依然是“打工潮”初期的老路,要么跟父辈学,要么靠亲友带,要么随庄邻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干一行调一个生计;他们所干的纯粹是“出力流汗”之类的行当,他们所得的只能是“还那样少”,劳动力的含金量比较低,既无规范的用工合同,又无稳定的劳动关系,更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的福利待遇。

同时,“两后生”很容易成为家庭不和谐、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他们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抵制不良诱惑能力不足,如果家庭再管教不力,极易成为失学、失业、失管的闲散青少年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对今后“两后生”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

就业是国计之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就业的流向、供 3

求、趋势和特点,“两后生”的就业绝不能停留在“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好,走出去总比闲在家强”的平稳就业阶段,切不可满足于“老有老的事做,小有小的活干”的基本就业目标,一定要在有效就业的实现模式上做文章,着力强化和提升就业技能素质。今后的两后生培训工作应注意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前”字,把握培训的前瞻性。培训要接轨就业市场,与产业发展和用工需求相衔接,应对企业缺岗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的超前培训,大力推选校企联合办学。目前一些企业之所以出现“招工难”、“用工荒”,恐怕“难就难在”对技能工种的预测上,“荒也荒在”对技能培训的先行上。同时,将“两后生”的就业培训工作关口“前”移,从学生毕业离校前做起。教育、劳动、就业相关部门和各类中学要积极配合,要提高认识,将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分类统计,掌握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和不打算升学以及成绩不理想未能升学的学生状况,了解、统计家长和学生对升学、就业、职业技能的需求,实行跟踪管理,纳入后续培训就业的范畴,防止“两后生”流入社会、失去管理。

二是“实”字,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国家实施技能培训已经几年,有的培训都是免费培训,但是,大部分“两后生”培训的自觉性较差,没有主动参加技能培训的意识,大都一毕业就跟随父母打工,因此培训工作一定要强调和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提高培训档次,规范培训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两后生”培训方案,增加技能培训专业,把培训与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结合起来,与颁发各类技术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既为“两后生”提高某一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为企业发展提供和输送各类实用人才,追求实现劳动者“能干会干”和企业“急需急求”“双赢”的培训实效。

三是“多”字,拓展培训的多样性。目前,劳动就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就业培训还是较好地体现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平台、多方位的功能的,但仍需完善、提高、改进和探索,以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实力和水平。

四是“联”字,加强培训的联动性。要把“两后生”的培训就业纳入绩效考核,真正落到实处。“两后生”培训就业是关乎老百姓的大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要将培训就业纳入学校的绩效考核,进一步 4

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两后生培训工作做好、做实。

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健全培训学员档案和学员教学意见反馈表,进行学员培训满意度调查。使学员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对所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及时提出并加以改进。严格学习培训考勤制度,培训过程中的强化点名、签到和考核制度,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有效的保障了培训的质量,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计划。

篇3: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有关部门对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力度不够

有关部门对农村“两后生”政策, 在利用电视或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难以保障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措施等被广为知晓。这就导致农村“两后生”及其家长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状况缺乏了解, 在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机构方面较为盲目, 直接影响“两后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因此, 教育、劳动、就业相关部门和各类中学要积极配合, 掌握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和不打算升学以及成绩不理想未能升学的学生的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

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性亟待加强

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几年的发展, 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 但“两后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究其原因, 就在于培训的实用性不强, 没有完全满足农村“两后生”的就业需求, 没有紧密联系就业市场和产业需求。培训工作的实用性不仅体现在培训费用较低或者免费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实用和实效上。应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办学, 鼓励中小企业和培训机构建立对接机制,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与方式要多样化

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授课内容与方式要多样化。在培训内容方面, 由于培训对象的学习能力、专业需求、专业背景、工作现状以及培训期望等不同, 在机械、建筑、饮食服务、家电维修、美容美发、装饰装修等方面都有需求, 呈多样化倾向。这就要求我们的培训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以行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培训方式选择上的明显特点就是灵活性和业余性。相当一部分农村“两后生”正在或曾经参加过不同种类或行业的工作, 为了生活和正常工作, 难以脱产集中时间参加培训, 对培训时间要求非常灵活, 主要集中在晚上、周六日、节假日或其他的业余时间。至于培训期限也存在长短不一的不同选择, 总体上表现出希望经过短期培训快速提高技能、增加收入。我们的培训部门要在拓宽培训领域、改革培训方式上下工夫, 不仅要有集中培训, 也要有分散培训, 还可以深入企业、工厂、车间开展各种培训。

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目的单一

农村“两后生”作为新一代农民工,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比较单一, 主要就是为了提高技能, 增强就业竞争力, 增加收入, 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愿意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免费或费用较低的技能培训, 少有愿意自己承担全部费用的。尤其是一些费用较多、培训周期较长的工种, 虽然受训农村“两后生”有广泛的培训意愿, 但由于经费问题难以组织实施。就政府培训部门而言, 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额度较小, 而需要培训的农村“两后生”数量较多, 培训经费严重不足, 需要多渠道筹措。应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财政扶持力度, 逐步建立免费的农村“两后生”职业培训制度。应依靠当地财政拨款以及各种民间资金, 进一步拓宽农村“两后生”技能培训投资渠道, 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

对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和宣传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齐抓共管, 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力度。各级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信息渠道, 如报纸、广播、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 使“两后生”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还需负责培训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与实施, 做好培训规划和课程设置, 基本形成劳动部门牵头、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

注重企业需求, 增强农村“两后生”培训的实用性

各级培训部门和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两后生”培训方案, 设置实用的培训内容, 注重与市场和企业需求接轨。农村“两后生”培训实用性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就业竞争力增强。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加大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两后生”就业培训的质量。应有计划地组织从事“两后生”培训的在职教师到高等院校或企业学习, 拓展知识范围, 提升授课水平, 打造一支既能讲理论知识, 又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能指导农村劳动力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学校的管理和引导, 注重专业教师和职业指导师的培训, 逐步改善实训条件, 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优化培训内容, 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质量

须通过调研、走访等各种方式掌握农村“两后生”的学习动机, 采用内容灵活的教学方式, 创新培养模式,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第一, 在培训内容改革方面, 应根据“两后生”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水平, 设计符合其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学习内容应力求做到易懂、简洁、实用。通过教学使“两后生”能够切实提高职业技能, 增加就业竞争力。第二, 在培训方法改进方面, 应以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前提, 采取巡回辅导讲座、讨论交流、实地参观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在网络化时代, 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 如互联网、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种媒体, 开展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培训工作。第三, 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 要注重模式创新和发展。加强校企联合, 创新培训机制和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

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培训力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新生代的农村“两后生”是新生力量, 对农村发展作用重大。政府在农村“两后生”职业培训中起引导作用, 但仅仅依靠政府号召不行, 培训主体应该是受训者, 要明确政府、农民、培训机构和企业单位在农村“两后生”培训中的责任。首先, 需要政府加大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 增加培训投资和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增加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其次是着力扩大投入主体, 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方针, 广泛发动和依靠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兴办农村“两后生”职业培训机构, 采取政府、企业、被培训者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模式开展培训工作。三是拓宽融资渠道, 结合财政拨款以及民间资金, 进一步拓宽农村“两后生”培训的投资渠道, 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有序、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 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级培训机构、企业分工合作、相互配合, 增强培训实用性, 优化培训内容, 创新培训方式和加大资金投入, 共同做好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金锋.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J].成人教育, 2011 (10) .

[2]艾炎军, 邹叶茂, 蔡国辉.高职院校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0) .

[3]王新杰.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制约因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2) .

[4]宋建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与管理的创新[J].教育探索, 2008 (8) .

[5]马超, 张义兵.国外农民培训的三种模式及其对我国农民培训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 .

[6]王宏奇.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J].职业, 2008 (9) .

[7]张雅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8]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2010-03-19) .[2010-10-20].http://www.stats.gov.cn/fifx/fxb9, t20100319402628281.htm.

[9]唐踔.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 2011 (1) .

篇4:认真抓好“两后生”职业培训工作

该县主要做法:一是与广西新闻出版技工学校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责任书,明确“两后生”职业培训中应承担的责任;二是召开天等县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培训工作动员会,对“两后生”职业培训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对相关工作业务进行培训;三是安排专人深入全县54个贫困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后生”的基本信息、培训意向、兴趣爱好等相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四是通过《今日天等》、天等电视台、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专栏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宣传“两后生”职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同时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的力量,通过进村入户有针对性地宣传“两后生”培训政策文件、培训对象、相关补助等。

截至目前,该县收集到符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条件的人数共399人,其中有培训意愿的人数为31人,已报名参加培训的人数为10人。

篇5: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区、街领导都非常重视楼宇党建,区社工委领导多次到街道进行调研、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街道领导就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讨,积极探索并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两新党建经费给予充分保障。

二、思路明确。一年来,我们按照“打基础、抓规范、上台阶、出特点”总体思路,建立了工作台帐和电子档案。确立了“创新的思维,服务的意识,合作的团队,乐观的精神”工作态度;以“组织建起来、活动搞起来、作用显出来”为目的,本着“有利于党的建设,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立足一个“活”字,体现一个“实”字,开展好形式多样、务求实效的组织活动。积极搭建各种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两新组织和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成效显著。坚持以服务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目前,在商务楼宇成立党支部19家;在40个楼宇单位建立了党建图书角;加强党建阵地建设,为12个商务楼宇工作站配置了必备的党员电教设备和党务及专业图书;开通了楼宇党建网上博客,并设置了楼宇风采、党员之家等七个栏目,将楼宇工作站、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信息及时上传,形成互动。同时,还通过《今融杂志》等渠道,加大了对非公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导向机制;组织各支部200多名党员到李大钊故居接受党的传统教育;举办积极分子培训班,为地区单位及两新组织培训入党积极分子40多名;从两新组织优秀员工中发展党员4名;组织楼宇单位、非公党支部积极参加区社工委开设的百家讲坛;组织开展红色之旅、党建工作论坛及龙舟赛等活动,积极了解宣扬楼宇文化,印制了楼宇文化图册,加强文化交流,收集并装裱近100幅内容健康向上的书画作品,举办了“展非公风采翰墨之韵”书画作品展等。

一年来,各楼宇工作站、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党组织中积极开展“五好示范点”创建活动;党员中广泛开展“凝聚力工程”、“党员先锋岗及党员志愿者”等活动。有的楼宇工作站还创办了楼宇网站,楼宇期刊,开展与困难学生家庭结对,爱心捐助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

2011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以“培育共同理想,构建和谐楼宇,促进非公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共创美好生活”作为非公党建工作主要目标,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围绕党建目标,积极开展献计献策、岗位奉献、文化交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把握好各方利益需求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使企业党建工作有肥沃的土壤、广阔舞台。

一是加强学习型楼宇党组织建设。以“4+1模式”推进两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即:周内一学习、月读一本书、季开一座谈、年作一总结和网上博客学习交流。使学习常态化、成效化、互动化、制度化、便捷化。

二是继续加强党建阵地建设。继续为楼宇工作站配置必备的党建电教设备,主要配置电视、dvd及图书角、宣传栏。

三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力度。上半年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成熟发展一批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增加党组织活力。

四是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以唱红歌,有奖征文、书画、摄影等多种形式庆祝党的生日。

五是加强楼宇中心站建设。拟打造二至三个精品工作站及服务站。

六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组织好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学习交流、红色之旅活动,构建“红色人脉网络”,激发企业和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党组织、党员、员工发挥作用的平台。为促进楼宇和谐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篇6: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关键词:“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异军突起,其重要性已经超过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成为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战略资源,谁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谁就拥有了强劲的综合国力竞争优势。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两后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无疑是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表现,无论是对两后生群体还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河北省两后生职业培训情况,有助于深入了解河北“两后生”群体的特点,同时发现河北省在“两后生”培训再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策略。另外,河北省“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所取得成果也可以作为其他地区用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两后生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工人素质的提升带动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两后生”城乡融合,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1推动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社会舆论导向对两后生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要加强对两后生的宣传报道,通过舆论引导发动全社会广泛关注“两后生”生存现状,营造善待、宽容、关爱两后生的良好社会氛围。

1.1让社会关注和了解两后生,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要对“两后生”群体的生存现状基于高度的民生关注和舆论关注,让全社会了解“两后生”的生存现状,深知其技能匮乏、无所依存的寂寥,呼吁全社会对两后生多些人文关怀;呼吁传媒机构为“两后生”开辟宣传专栏,深入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将他们的生存状态展示给全社会,同时把国家、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培训规划带给他们;将“两后生”群体中的优秀个体作为典型案例大力宣传,同时表彰这一群体中具有优秀品格的先进个人,为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转变社会公众对这一群体的不良的态度和看法。电视媒体可以拍摄反映他们真实务工生活的纪录片、专题片,发挥新闻媒体的强大社会作用,针对“两后生”这一群体策划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新闻实践活动,通过新闻活动在全社会掀起舆论高潮。

1.2让市民逐步认同和接纳两后生,加强社会舆论引导。长期以来解决两后生问题的最大阻碍是逐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城镇居民习惯性地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城乡分治观念,客观上放大并加重了两后生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很多地方显示了城镇对两后生的心理认同和作为平等主体的尊重并给了两后生“新市民”、“新产业工人”的新定位,但这一称谓的改变和新身份的确认,对城镇居民和两后生来说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市民与两后生和谐相处应采取措施让两后生能够参与城镇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彼此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其参与企业和社区管理和服务以及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

1.3转变思想,达成重视两后生职业培训的共识。要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首先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项落实。政府层面应该认识到两后生职业培训对破解“三农”和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等传递技工需求信息和国家政策,对经过技能培训改变生活质量的先进个人进行跟踪报道,引导其关注对子女的教育,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其次,用人单位增强用工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观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企业两后生劳动技能,增强企业成员的安全感;再次,要让两后生认识到提高自身技能谋取发展空间,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城市,职业培训是第一要务。

2组建培训基地,整合培训资源

依托高校、职业院校建立两后生职业培训基地,打造河北省两后生职业培训的“航空母舰”。当前河北省参与两后生培训的部门多、项目多、资金也不少。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协调机制,各部门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重复培训、为培训而培训的情况。针对河北省职业培训教育资源面广、规模小、效益差、重复浪费等状况,进行战略性资源整合重组,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2.1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促进两后生职业培训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将培训资金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强化培训力度,并且为始终致力于“两后生”群体职业培训的相关机构给予财政支持。

2.2整合两后生培训资源。围绕“两后生”职业培训整体规划,面向这一群体广开言路,深入了解其学习需求,建立专业化的培训资源库,以现有培训资源为基础建设“两后生”培训基地。依托大、中、专职业院校和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教育资源,强推“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同时,将网络培训纳入“两后生”职业培训范畴,积极推广“两后生”网络培训。

2.3借力企业和民间组织。地方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或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针对“两后生”群体定期开展在岗培训活动,政府应该利用政策、税收等杠杆手段鼓励支持;社会非盈利组织应该面向“两后生”群体提供更多的免费的技能培训项目,协助地方政府搞好“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2.4认定定点培训机构。一直以来,不少有一技之长的“两后生”由于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未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不能及时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鉴于此,政府应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遴选出资历较高的定点培训机构,明确专业设计、课程内容、费用标准,依法组织“两后生”群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结业后按照常规程序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学员一律颁发国家认定的职业技能资历证书,以规范“两后生”的职业技能鉴定流程,为其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职业资质认定的途径。

3拓宽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基于“两后生”的双重身份和双向流动的特点,拓宽渠道确保重点群体就业。以政府购买岗位的形式,提供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困难人员稳定就业。以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等形式,实现自主创业,拉动“两后生”群体顺利就业。通过组织招聘会、座谈会等多种渠道搭建“两后生”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实现重点群体就业。

3.1加强“两后生”输出体系建设。河北省应该结合本区竞技发展实际情况,以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出一系列内转外输政策,与域外重点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与京津地区谋求合作,实行人才联网推介和培训,扩大域外输出信息来源。总之,多措并举,加强“两后生”输出体系建设,促进“两后生”劳动力有技、有序地就业。

3.2加强输出地两后生培训建设。依托企业做好两后生在岗技术培训和适应城镇生活的,可通过补贴资金、提供场所、选配师资、减免税收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卫生保健、文化补习、劳动技能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培训。同时,发动社区为“两后生”群体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服务项目,大力开展两后生转变为新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开放教育培训系统,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生产特点,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两后生”培训活动,参训费用全免。根据不同专业的技术要求,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编印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两后生”群体。同时与企业签订培训服务协议,使培训合格的人员直接上岗。以订单搞培训,以培训促就业的模式提高两后生的职业培训效果。

3.3加强培训基础管理。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台账,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统一的培训学员信息库。按规定流程对参训人员进行人数统计,并报送相关部门备案。另外加强两后生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教师任教,聘任各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到培训基地上课抓好培训教材规划编写和审定工作。

4动员全社会,共同构建“两后生”培训机制

提高两后生素质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个机制,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4.1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协调机制。由河北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针对“两后生”培训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首先,财政部门按上级指示拨付相关款项,设立“两后生”培训转向资金;教育部门组织“两后生”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劳动部门协助地方政府开展非农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跟踪服务等工作;农业部门围绕“青年农民培训”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商部门围绕“蓝色证书”的培训,乡镇企业统一组织“两后生”群体参加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科技部依照“星火产业带”计划,重点搞好星火企业家的培训;建设部负责建筑技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司法部门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共青团、妇联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家政服务等培训。其它相关部门开展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使两后生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4.2地方政府与职业院校密切配合协作。全力促进“两后生”职业培训。一方面,建立职业院校和人社等部门协调机制,依托辖区内各职业院校进行“两后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让初、高中生一毕业就进入技校接受创业就业辅导,在技校毕业的同时拿到毕业证、创业培训合格证和职业技术等级证。另一方面,加强对“两后生”的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其稳定创业就业。

4.3强化职业培训力度促就业。针对市场急需、企业急用的专业,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两后生”群体培训后顺利就业。依托区域培训资源多的优势,不断探索与职业中专、技校等合作培训新模式,积极发挥各级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职能,开通“两后生”技能培训工作“绿色通道”,积极引导、动员、组织“两后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有培训意愿的人能100%得到培训。同时,创新培训机制,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广泛开展定单、定向、定岗和特色品牌培训。招工与招生相结合,以高就业率吸引“两后生”入学。项目立项与制定培训计划相结合,强化培训与用工的有机对接。同时,强化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把职业学院作为培训实训的主阵地,加强本级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职业学院为主、职介培训中心为辅的家庭服务业、电工、电焊等职业培训实训新格局。

4.4壮大创业培训规模促就业。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人员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和实训范围。创新培训形式,实行创业培训进社区、进村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创业教师亲自加入创业协会及创业专家团队,带领初始创业者进行创业并进行实践指导。通过“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后续服务”三位一体“两后生”创业扶持模式,不断提高创业者年内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俊.欠发达地区“两后生”职业培训问题探究———以河北省农村困难群体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01).

[2]王媚,孟晓虹.河北省“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0).

[3]易鄂清,胡少云.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模式[J].价值工程,2013(22).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解决就业问题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2013-1096。

篇7: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本刊讯(通讯员 韦 鑫)为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防城港市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动员组织贫困村劳动力和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已开展农民工培训5972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的培训100多人次。防城港市首批来自上思县的40名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与钦州市技工学校签订培训协议。9月5日,上思县人社局为该首批“两后生”赴钦州技工学校接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举行了欢送仪式。

该市主要做法:一是精心部署,做好动员宣传。防城港市人社部门制定了《防城港市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实施方案》,建立“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职业技能培训愿望”的贫困劳动力数据台账。二是深入调研,协调解决问题。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争取支持,并深入各县(市、区)、乡镇开展调研,加强与钦州技工学校等相关责任部门的对接与协调。三是精准培训,确保培训实效。组织培训机构开设了汽车驾驶、厨师、保育保洁、农产品加工、特色种养等培训,同时深入用人单位做好空岗调查,及时掌握就业岗位信息,针对性开展相关的“订单”培训,增加农村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实效性。

nlc202309081721

篇8:2011年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计划

一、主要目标

从2016—2020年,通过全区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动员组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技能型就业,促进家庭稳定增收,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一批青年技能人才。

二、实施对象

全区54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参加培训当年12月31日前15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婚,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含退学、辍学等,以下简称“两后生”)。

三、实施内容

根据“两后生”的培训意愿、劳动能力和岗位需求,分类实施下列职业培训: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一学年(10个月),熟练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2个月以内,强化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初次就业能力。

(三)创业培训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创业实训等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

“两后生”直接参加,或参加上述培训后继续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学历教育。

四、实施步骤

(一)明确责任

各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人民政府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在责任书的框架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有关各方签订具体的培训协议。

(二)调查摸底

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定期组织对本县“两后生”培训就业创业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将需要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的“两后生”人员详细名册,提供给技工院校,同时报送自治区、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

(三)组织招生

根据“两后生”人员名册,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联合进校、进村、进户,集中开展春季、秋季招生工作。

(四)实施培训

由技工院校或委托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年度招生计划,分类、分专业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五)推荐就业

对培训合格的学员,实施培训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负责推荐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予以积极配合。

(六)补贴申请

实施培训单位和学员按规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扶贫等部门申请相应的经费和补贴。

(七)工作考核

对各贫困县及技工院校“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考核。

五、政策措施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1.开展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当年招生计划开设的全部职业(工种),自动取得在全区范围内就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资格。

2.培训实行全日制、寄宿制,培训时间为一学年,按10个月计。原则上单独编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班。培训开班分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原则上春季学期开班安排在2-4月,秋季学期开班安排在8-10月。

3.学员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以下简称“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和实习材料费等实行全免,由自治区财政按1.2万元/人/学年给予补贴。其中,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卧具费、实训工装费、体检费、医疗保险等培训费用补贴标准为6500元/人/学年,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资金中列支;生活费补贴标准为5500元/人/学年,由各县从自治区切块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安排。

4.培训结束后,技工院校推荐学员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率和创业率达到规定比率的,给予相关技工院校就业创业服务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六、补贴资金管理

参加中期就业技能培训的培训费和生活费补贴资金来源、申请、拨付和核算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补贴资金来源

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和自治区切块下达各县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

(二)补贴资金申请

补贴资金由技工院校统一申请,其中,培训费补贴按属地原则,向技工院校所在地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生活费补贴根据生源情况,分别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扶贫和财政部门申请。

(三)补贴资金拨付和核算

培训费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拨付给技工院校。生活费补贴先拨付给技工院校,再由技工院校转拨付给学员。

各技工院校在培训学员入学后1个月内将学员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学员人数及指纹数据,由技工院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提出申请。经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预拨培训费用补贴总额的60%。

1.培训费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按实际参加培训学员人数及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对承接培训任务的技工院校给予补贴。学员完成一学年培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100%给予补贴;学员完成1个学期培训,没有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60%给予补贴;学员未完成1个学期培训的,不给予补贴。培训结束后,据实核算补贴应拨费用,预拨费用大于应拨费用的部分,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低于60%的技工院校,不给予补贴,预拨费用全部退回财政部门或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

nlc202309081720

2.生活补贴费由技工院校代为申请,县级扶贫、财政部门按学期分两次拨付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申请审批流程如下:

新学员开学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所在地提供学员名单给县级扶贫部门审核补助资格→开班1个月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向县级扶贫部门提出补助申请,附上经县级扶贫部门审核符合补助条件的学员名单列表(含申请第二学期补助的学员)及技工院校出具的学员在校培训证明→县级扶贫部门审核→县级扶贫部门按学员户籍地在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示,同时在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示(公示期为7天)→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县级财政部门在审批后15个工作日内把补助资金划拨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由技工院校按月通过校园卡发给学员。

学员中途退学的,本学期未发完的生活费,由技工院校一次性退回县级财政部门。

参加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七、工作要求

(一)精准识别

利用扶贫大数据平台,比对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充分发挥各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对“两后生”开展到村、到户、到人的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人员名册准确。

(二)精准宣传

一要内容精准。每一个贫困村都要张贴宣传海报,详细告知贫困户有关政策精神、补助标准和办事流程。二要对象精准。要对照人员名册,对贫困户“两后生”及家长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三要责任精准。各县要积极配合有关技工院校开展定期招生宣传,各贫困县乡(镇)、街道要成立宣讲团,开展不定期宣讲,各贫困村“第一书记”要经常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宣传政策,了解实情。

(三)精准协作

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要确定若干所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协作单位,在本单位难以满足学员的专业需求或其他条件时,及时推荐到协作单位开展培训工作。54个贫困县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专项职业培训的,参照本方案实施,相关技工院校应积极予以配合。

(四)精准担责

各县负责准确提供本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名册及相关信息,配合技工学校做好学员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安心接受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各技工院校负责按结对帮扶县提供的“两后生”名册开展招生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并保证培训质量,做好学员在校期间安全工作,积极推荐学员就业创业,要指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帮扶工作,组建专门工作队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专项经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督促指导,组织实施各县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考核工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协调推进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技工院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为技工院校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精准实施

各技工院校要根据帮扶县“两后生”的培训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分解和实施进度要及时上墙,实行挂图作战。各技工院校每月10日前,要将上个月开展宣传发动、学员报名、实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等情况,报自治区、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对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地方、部门和技工院校,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上一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下一篇:十字路小学:开展“孝亲敬老”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