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

2024-04-29

《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精选6篇)

篇1:《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

关于印发《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组织部、编办、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团委,市直各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扎实做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根据《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0-2015年)》《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滨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市教育局等7部门研究制定了《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现印发给你们,希望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推进全市基础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中共滨州市委

滨州市机构编制 组织部

委员会办公室

滨州市教育局

滨州市财政局

滨州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

滨州市文化广电

共青团

新闻出版局

滨州市委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

(2011-2015年)

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精神,结合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通过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革中小学考试评价和中等学校招生制度、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保障制度等措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

到2015年,义务教育更高水平普及,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7%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所有普通中小学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其中所有普通高中、50%初中、30%小学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70%以上中小学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基本形成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导向机制,基本建立保障素质教育实施的政策保障机制,基本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的素质教育推进合力和优良环境,基本形成具有滨州特色的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和推进模式。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及方法、师资水平、教育设施、教育公平等方面初步实现现代化。

三、工作原则

要突出战略主题的原则,坚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要突出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把德育工作当作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来抓。

要突出能力为重的原则,通过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突出全面发展的原则,教育工作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工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1.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在严格规范学校节假日、作息时间的同时,着力解决中小学课程开设不全、考试次数过多、文体活动偏少、作业量过大、统一征订教辅资料等突出问题。强化对高考补习学校及民办学校的监管,到2012年秋季公办高考补习学校全部退出。加大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着力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保护学生视力,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问责制度,把学生课业负担作为社情民意调查的重要内容,委托统计机构进行科学的调查统计,并定期向社会发布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监测公告。

2.完善规范办学行为监管机制。完善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建立随机督导制度,构建全方位、经常化的规范办学督查机制。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在辖区主流媒体公布随机督导结果,并将其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巩固提高和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作为表彰奖励、行风评议的重要依据。完善违规办学投诉挂牌督办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投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加强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每年对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影响学生发展的环境等进行深度监测分析,定期向社会发布监测公报,推动形成对中小学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研究、分析与反馈系统。

4.完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对违规学校,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撤销先进称号、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惩处,并追究学校负责人的责任。对出现严重违规办学被给予通报批评以上惩处的普通高中学校,取消下一高校自主招生推荐资格和省级优秀学生推荐资格,调减直至取消其省级三好学生及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的推荐计划。对出现多次严重违规办学行为的县(区),撤销其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以上授予的教育荣誉称号,同时,追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责任,直至追究当地党政负责人的责任。对违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坚决予以取缔。把禁止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习纳入教师考核和学校聘用合同管理,实行教师考核有偿补习“一票否决制”;对从事各种有偿补习活动或者动员、组织学生接受有偿补习的在职教师,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情节严重者予以解聘;对出现较多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习的学校,严肃追究学校负责人的责任。

(二)坚持育人为本,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中小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德育类课程。同时,开设省里统一开发建设的《传统文化》《人生规划》《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四门地方课程和时事教育课程,逐步完善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强化各类学科的德育功能,认真落实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理性发展。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关注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2.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德育管理干部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管理队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评比和表彰制度,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班主任工作待遇,把班主任工作年限和业绩纳入教师评聘职称和评优树先的量化中。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加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把团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学生群团组织开展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评价能力。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并作为考核学校校长的重要内容。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和队伍建设,聘请“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各有关方面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成效。

3.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要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规范办学、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创建特色学校,营造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稳定、鲜明的办学风格。要扎实开展以校风、教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征集和创建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校旗、校徽、校歌,创立校刊、校报,建立校史陈列室、德育展室,开辟校园文化长廊等,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加强以各类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庆典纪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把校园绿化、美化、亮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要更加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逐步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开展“文明班级” “文明宿舍”和“文明学校”等创建活动,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要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如黑板报、壁报、橱窗、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有计划地利用这些固定阵地开展教育活动。

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密切配合社区文明建设,创建由学校主导,家长、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及学校开放日、校长信箱、家访、书信、网络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择业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教育,保障他们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权利,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生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保证实践活动时间初中生每年20天、高中生每年30天。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民主法治、国防安全、环境保护及预防毒品、艾滋病等方面的教育。完善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治和转化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歌舞厅、游戏机房、网吧等娱乐场所和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监督与管理,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可操作性的评估办法。改革和完善考核制度,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的自由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对学校德育、校风和学风的评估办法。学校制定对班风和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的成长记录,做好品德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探索制定客观的德育量化标准,建立学生奖惩情况、思想道德表现等方面的档案。通过把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家长、社会评议结合的办法,增强德育评估的透明度,防止片面性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努力做到客观公正。

6.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行动”,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日常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到2015年,每个县(区)都要建设至少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建立农林实践基地。各类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对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予以扶持。建立校外实践教育社会义务制度,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要承担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责任。

(三)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禁任何地方和学校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用于发展个性特长和体育锻炼。加大投入,配齐师资和设施,提供条件,切实开好音乐、体育、美术及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切实开好《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强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地方课程体系。指导中小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实施方案。完善课程教材三级管理体制,构建体系完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性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引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出台的教学指导意见,适当降低课程教学难度,减少教学内容。在初中阶段探索开设综合学科。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认真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环境。

3.着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在开齐开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大力推进“选课制”“走班制”,尽快全面实现“选课走班”教学。普通高中不得对2011年以后入学的高中生进行文理分科。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出台的特色高中建设方案,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推动高校与特色高中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学术资源向高中生开放、高中生参与高校科学实验及课题研究等方式,对有特殊才能的高中生进行联合培养。明确政府职责,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地方化解普通高中债务。严格控制普通高中规模和班额,新建普通高中不得超过50个班,现有普通高中要严格控制班额,到2015年平均班额控制在50人以下。4.建立学科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节假日、双休日的学习与生活。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推动各县(区)、各中小学校设立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开展适宜学生参加的中小学生篮球、排球、足球等联赛,丰富学生生活。

5.完善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制度。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原则,每年采取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面向社会发布评估报告,公布课程实施合格学校和不合格学校。凡不能完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学校,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推进素质教育政策导向机制。1.改革完善基础教育阶段考试制度。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不得在适龄儿童进入小学和初中时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查。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初中学业考试制度与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制度,按照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录取学生,继续推动普通高中将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及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严格考风考纪,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作为调控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制止文理分科的基本制度,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诚信、可用。改革日常考试评价制度,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严禁不必要的统考统练,严禁随意组织参加各种统考、联考和竞赛、考级,推广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和等级评价,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

2.建立科学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制度。全面落实《滨州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实施方案》,坚持发展性评价,综合学校的课程实施、规范办学、育人情况、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指标进行全面评价,以推动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结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原则,综合考虑教师的师德表现、工作量、专业发展、育人效果、所教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秀率等情况,努力形成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评价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班主任评价奖惩机制,提高班主任待遇。在教师考核中,实行职业道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度。

(五)加强教育干部和校长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家办学。

1.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把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领导能力建设纳入干部教育规划,定期举办各级干部教育领导能力建设培训班。严格规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标准。从2011年起,协助省教育厅组织好县(区)分管教育工作的县(区)长培训班和县(区)教育局长培训班,定期举办县(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和乡镇分管教育工作的乡镇长培训班,不断提高广大教育行政干部的教育管理水平。2.建立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有关规定和省教育厅即将出台的中小学校长任职标准,建立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条件和办法,严禁不具备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者担任中小学校长,促进校长专业化。稳步推行普通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普通中小学校长从具有校长任职资格的人选中实行竞争上岗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

3.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制度。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实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建立中小学校长培训、交流制度,支持鼓励中小学优秀校长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建立中小学校长任职考核监督制度、职务激励制度、跟踪培养制度,激发校长的积极性。

(六)以教育公平为导向,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提高教育设施现代化水平。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保证校舍安全的基础上,以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为重点,推进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以体育运动场地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等问题;以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图书资料配备、教育信息化、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和综合实践活动室建设为重点,推进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所有普通中小学达到基本办学标准。重视城乡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前置审核制度,确保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2.均衡配置区域内教师资源。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城乡中小学教职工执行同一编制标准,对农村偏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对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中小学,可采取先进后出的方式,先安排选配急需的教师,逐步对不适应教学工作的教师予以分流、转岗转向,保持教师新进、退出数量基本平衡。建立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师资校际间的合理良性流动。鼓励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在规定比例内向农村中小学倾斜,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可优先评审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表彰奖励中的比重。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建设农村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撤销教委、教育组等乡镇一级教育管理机构,清理占用的教职工编制。

3.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以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现代化战略,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资源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建设基础教育管理、教学、课程资源信息化平台;完善基础教育城域网建设,融合先进的网络技术,推动100M宽带网络连到每所中小学校,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努力形成信息公开、多方互动、全员参与、资源共享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完善全市教师远程研修网络系统,开发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平台、班主任网络研修平台,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管理平台。推进教学研究信息化,开发建设网络教学研究、跟进式教学指导、教师备课及学科试题库平台。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加快市、县、校教育网络互联互通建设进程,建设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平台。4.建立健全防止与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制度。把控辍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在初中阶段适当引进职业教育课程,加强初中毕业年级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分流教育工作,建立减负工作机制,让学生爱学、乐学。加强对企业用人的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企业招用或者变相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5.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农村留守儿童。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和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机制,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接受同等条件的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及时解决留守儿童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6.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健全义务教育贫困学生救助体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逐步建立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7.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每年定期开展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指导学校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科学规划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七)加快发展特殊教育。

1.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特殊教育事业专项投入。加快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整合优化全市特殊教育资源,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从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力度,对偏远农村地区贫困残疾学生发放交通费用补助。

2.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完善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支持接收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指导教师。

3.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教育教学和指导随班就读的需要,科学核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根据随班就读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巡回指导教师或辅导教师。落实国家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建立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将在职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切实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按中央、省有关规定提高特殊教育岗位补助津贴,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4.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积极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实现教育与康复训练的有机结合。切实加强劳动技术和职业教育,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基础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部署、检查、总结工作时把基础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把推进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基础教育工作情况。

(二)积极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积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探索建立委托管理制度,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落实校长负责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三)积极组织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围绕推进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规范办学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小学考试评价,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创新教师配备机制,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县(区)、乡镇党委、政府教育政绩考核等,建立若干试验区、示范区,切实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把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重点考核县(区)政府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拨款标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合格率,县(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各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各县(区)义务教育学校最大班额,各县(区)义务教育辍学率,各县(区)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安全管理,各县(区)规范办学行为等指标。

(五)营造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试点工作,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大胆探索,深入实践,在解决影响基础教育发展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建立基础教育地方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成果表彰推广制度,及时宣传总结推广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加大对违规办学的曝光力度,严禁炒作高考、中考状元及升学率。

篇2:《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新蕉岭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为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化建设,突出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免疫规划两个重点,做好职业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等各项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实现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科学发展,增进人民健康,服务“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宜居城市”,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粤卫办〔2011〕23号)和《关于印发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责任制考评办法的通知》(梅市府办〔2011〕48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疾控事业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做好疾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③随着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疾控机构的公益性将进一步得到体现和回归,医改将成为我们推动疾控工作的有力抓手。

(二)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全县疾控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其它地区,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疾控工作发展不平衡,在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疾控中心与慢病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非均等化现象较为严重。②多重疾病负担带来严峻挑战。传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活方式疾病、生态环境疾病、伤害等对人群健康造成明显危害,而且多重疾病负担的挑战将长期存在。③目前疾控机构办公经费、主要业务经费仍依赖业务收入维持,严重影响了疾控工作的开展。四是疾控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村基层疾控人才缺乏。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医改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重预防”,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逐步均等化,促进公众健康与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始终把维护公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政府主导,协调发展。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统筹协调发展。

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积极探索符合县情、适应实际的管理模式,加强行业管理,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工作实际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确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与策略。

三、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进一步健全疾控体系,推行绩效考核,显著提升疾控综合服务能力。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疾控服务网络,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高。健全疾病监测网络,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验能力,有效控制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主要指标。

(1)疾控体系建设。

指标1: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09)要求,继续改善疾控机构的房屋建设,B 类仪器设备配置率达到85%以上;应开展检验项目开展率达到90%以上。

指标2:全县疾控机构人员总数达到每千人口0.20 人,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85%以上。

指标3:县级和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

指标4:重点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达到60%以上。

(2)传染病防制工作。

指标5: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250/10 万以下。

指标6:维持艾滋病低流行态势。

指标7: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

指标8:遏制狂犬病、手足口病疫情上升的趋势。

(3)免疫规划。

指标9:以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指标10: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指标11:2012年基本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全县麻疹发病率<1/100万)。

指标12:乙肝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全人群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6%以下,5岁以下人群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1%。

(4)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指标13: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指标14:2015 年底通过消除疟疾考核验收。

指标15:以镇为单位,肝吸虫感染率降到8%以下。

(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指标16:在2010 年基础上,人均食盐摄入量下降15%。

指标17:人群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达到30%;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到40%,血糖控制率达到35%。

指标18: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到全县50%以上镇。

指标19:90%以上在校儿童青少年接受营养干预措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控制在35%以下。

指标20: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50%以上;12 岁儿童恒牙龋齿患病率控制在25%以下;中老年牙周健康率达到20%。

指标21:以镇为单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建设率达95%以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70%,其中规范管理率达到80%。

指标22:报告死亡率不低于总人口的2‰,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报告率达到95%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加强疾控机构基础建设。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疾控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装备和规范管理。

2、加强疾控机构管理。推进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将性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卫生等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并纳入常态管理,促进疾控服务均等化、提升疾控水平。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县疾控中心在基层卫生疾控技术优势,建立指导团队,积极为基层卫生机构提供业务指导。

3、加快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整合资源,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疾控工作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健全疾病监测网络和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报告网络,依托省级综合卫生信息平台和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免疫规划、传染病、慢性病等信息的互联共享,提升全县疾控系统服务和管理水平。

4、加强疾控队伍人才建设。继续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逐步建立进修交流培养机制,打造一支作风好、技术精、水平高的疾控人才队伍。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疾控人才队伍素质。加强疾病工作人文建设。

(二)切实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

扩大完善传染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利用能力,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各种重大传染病的疫情和流行趋势,为疾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建设,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疫情报告,规范处置和救治措施。全面落实针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健全免费检测和咨询网络,继续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提高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可及性。将性病、丙肝与艾滋病防治有机结合,加强梅毒、丙肝等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和规范化诊疗,提高早期发现率。继续建立和完善性病监测网络,开展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和母婴梅毒控制项目,切实降低淋病、梅毒发病率。继续落实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措施,强化实验室网络建设,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规范治疗管理工作;扩展耐多药结核病筛查和治疗工作,加快结核菌/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服务的可及性。加强霍乱、登革热、手足口病、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推进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提高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率。

(三)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单位管理,提高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和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管理质量。加强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监测,规范应急免疫,妥善处置暴发疫情。维持无脊灰状态,巩固麻疹强化免疫成果,实现2012 年基本消除麻疹目标。继续做好乙肝查漏补种项目,有效降低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完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提高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建立完善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一地建卡,异地接种”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在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逐步实现疫苗电子监管。

(四)稳步推进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坚持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碘缺乏病综合措施,规范食盐加碘工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开展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加强肝吸虫病防治,降低重点地区的人群的肝吸虫感染率。加强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巩固消除疟疾防治成效。

(五)进一步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和管理。

进一步强化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职能,做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切实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管理纳入其绩效考核的内容,推动和实施医改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

目,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镇级疾控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实施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推广患者自我管理模式,促进规范治疗和管理。继续做好肿瘤登记、肿瘤早诊早治项目,开展居民营养状况、慢性非传染病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提高死因监测质量,形成综合监测系统。推进儿童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继续开展儿童口腔疾病干预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牙防工作网络,提高基层口腔疾病防治和干预水平。继续完成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工作,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到2015 年,所有镇建立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逐步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率和社区管理率。加强精神疾病预防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提高基层精神卫生专、兼职人员的服务能力。

五、保障政策和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责,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

疾控工作是各级政府管理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体现,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由卫生、财政、教育、公安、计生、交通、宣传、物价、妇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构,将疾控事业列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范畴,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疾控发展规划的落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镇政府也应成立相应机构,协调机构每年定期召开一次以上会议,研究解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审定工作规划,监督、检查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坚持疾控机构的公益性质,加大投入,保障疾控机构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建立稳定的疾控经费保障机制。推动疾控机构参公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开展资金绩效评估,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认真落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疾控人才培养,提高行政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提高疾控机构人员整体素质。

(四)整合资源,加快推进疾控信息化建设。

逐步整合疾控机构信息资源,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疾控信息平台,并与省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及市级区域卫生平台互联互通,推动疾控工作现代化。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控机构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五)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疾控事业。

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预防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结合环境改造和人们行为危险因素的控制、干预,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六)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

篇3:《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

广州越秀区跨越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02年10月, 原东山区教育局的领导立足于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推进, 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开展“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的合作协议。东山区的跨越式实验由此拉开了帷幕。2005年, 区教育局与课题组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实验学校扩展到25所, “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在东山区 (现越秀区) 内全面开花。2009年, 越秀区以东风东路小学、东山培正小学为代表的7所学校与课题组签订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深入研究项目”, 展开了跨越式项目的第二轮试验。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在广州越秀区开展九年以来硕果累累,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力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

硬件方面, 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建设了网络班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学校的局域网和服务器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软件资源方面, 目前各试验学校已建起与教材配套 (人教版语文、广州教研室版英语1~12册) 的完善网络资源 (共约30G的容量) 与非网络印刷版资源, 实现了课课有资源的目标, 很好地支持了网络环境下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课题组还提供了学科网站群, vclass网络教学平台及一些教学认知工具等支持。

二、提升了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

在九年的试验研究中, 参与试验的25所试验校在学校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育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老牌名校, 如东风东路小学、培正小学, 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 通过开展跨越式试验, 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由于跨越式课题组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展示的平台, 这些名校有了更多向外展示的机会。2003年在东山区举行的第二届跨越式课题年度会议主会场设在了东风东路小学和培正小学, 来自全国的近400名与会代表观摩了两所学校的5节现场课, 两所学校的校容校貌, 一、二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让各地的参观者大为赞叹和惊讶。

三、促进了试验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跨越式试验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通过几年的试验, 一大批年轻教师在试验中成长起来, 迅速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一批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试验中深入科研, 逐渐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如东风东路小学语文试验教师陈卓毅, 在参与课题过程中, 积极实践和反思, 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逐步由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课题专家, 现担任东风东路小学副校长。陈卓毅老师是越秀区众多课题负责人的代表, 他们大多原本就是教学能手,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是学科教学的专家, 而在跨越式试验中他们更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 在理论培训中不断提高, 深入钻研, 督促学校课题的日常教学工作, 是课题指导中总课题组每月到校指导外的有力补充。他们是优秀的学科教师, 也是反思型的教学研究者, 还是学校的管理者, 他们是跨越式课题的中坚力量。如黄花小学的舒明明主任、育才学校的黄曼君主任、环市路小学的杨玉群主任等都是这些教师的代表。

跨越式试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试验教师经过长期的理论培训、与课题组指导人员的交流,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有了较强的驾驭能力, 他们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被大量选入相关教材, 供全国教师、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观摩、学习。这充分表明越秀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课程整合能力已处于全国前列。

四、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跨越式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除了对学科知识目标的发展要求, 跨越式教学还提出了要“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的目标。几年试验下来, 孩子们用他们的出色表现向我们、向家长、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篇4:《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

一、加大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力度

杭州市政府制定的《杭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要求根据杭州儿童(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3年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幼儿园园舍建设,通过三年努力,基本解决幼儿园园舍不足问题。目前,各县(市、区)已根据本地居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以及逐步推进“托幼一体化”的需要,结合所在地区住宅布局情况,基本完成学前教育布点专项规划。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将“2011年底前新建改建100所幼儿园”列入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之一,分管副市长与分管县(市、区)长签定了2011年幼儿园建设任务书,将100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各地幼儿园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力度空前。如江干区提出三年内实现“三个三”的目标,即投入建设资金3个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以上,新增班级300个。富阳市政府2011年投资学前教育项目共18个(列入市政府建设任务书的有7个),计划总投资13421万元,总建筑面积达84134平方米。余杭区确定2011~2015年全区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共74个(其中2011~2013年完成36个),预计将新增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新增班级796个,总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0.76亿元。

温州市“十二五”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同步规划。对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和总量进行了进一步规划,要求各县(市、区)根据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新农村建设任务,按照“1650”(指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中心镇)城镇体系框架和村级组织“转并联”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并结合中小学校网布局调整科学规划空间布局。2011年3月制定并印发《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项工程已经列入“十二五”温州教育重点发展工程,市、县两级同步实施。等级幼儿园建设工程主要以扩大等级幼儿园覆盖面为载体,加快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2011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公办等级幼儿园19所,创建等级幼儿园123所,新增优质资源惠及2.5万名幼儿。同时,抓住全市乡镇区划调整的契机,加强乡镇等级中心幼儿园建设,构建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指导网络体系,乡镇(街道)等级中心幼儿园建成率达到了90.71%。

台州市以县、乡镇为单位,分级制定《近、中期幼儿园布局规划》,城市根据“园随社区走,万人一园”原则,农村根据“一镇一中心,一村一园”原则,确定幼儿园的数量和布局。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鼓励民办幼儿园实行联合办园,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全市新建376所幼儿园,在2012年前确保每一个乡镇都拥有1所以上的公办幼儿园。

二、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宁波市政府制定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1~2013)》中明确要求,到2013年各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力争达到8%以上,不举办高中段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2%以上。这一指标已纳入对各县(市、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考核,并分解到三年逐步实现。目前,各县(市、区)均大幅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如鄞州区2011年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达1.1亿以上,较2008年增加了9000多万。宁波市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也从2008年的1000万增至2011年的3000万,2012年将增至5000万,主要用于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培养培训幼儿园教师和引导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湖州市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2011年湖州市财政落实500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励市级幼儿园升等级、教玩具配备补助、省等级幼儿园保教质量考核奖励、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等。长兴县2011年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费总投入3396万元,约占全县教育事业费总额的4.8%。德清县2011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提高非在编教师待遇、幼儿园教师业务进修、幼儿园升等级奖励、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奖励、民办幼儿园扶持等。安吉县每年按1%递增水平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总教育经费中的比例,2013年将达到8%以上。

绍兴市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经费、幼儿园升等级创标准奖励机制、学前教育困难资助机制、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设立”实现五个全覆盖。如,越城区从2011年起,增设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对公办幼儿园和参照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收费的民办等级幼儿园,经考核合格后,给予每年每生200元的补助。2011年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在职非公办教师每人补助13500元,2013年将达到15000元;对初始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考核为优良等级的,每人每年再增加5000元的补助。

三、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

宁波市通过政府督政、政府督园、社会督园三个层面加强学前教育监督和规范。(1)政府督政。全市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当地政府教育事业考核的重要内容。2012年还将进一步完善各级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当地学前教育工作,启动宁波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2)政府督园。各县(市、区)采取积极措施,整治无证园,规范民办小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和规范。如宁海县通过说服教育、签订承诺书、现场督查、勒令停办等多种形式,在引导和治理无证幼儿园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北仑区采取重点扶持、限期整顿等办法提高个体幼儿园的办园质量。(3)社会督园。通过建立与广大家长沟通交流的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例如,海曙区创新幼儿园管理方式,成立由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专业人员组成的“教育议事会”,对幼儿园办园重大事务进行咨询、审议和协调,强化民主决策和社会监督。

金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金华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金华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和达标乡镇(街道)评估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乡镇总数的40%和85%以上;至2020年,先进和达标的乡镇(街道)数分别达到85%和100%。义乌市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和动态监管,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市教育局新设行政审批科和学前教育科,对新设置的幼儿园进行严格的察看、审批,加强对已办幼儿园的日常监督。认真开展年检工作,对一些办园条件差、行为不规范的幼儿园通过年检手段促使其改进提高。对已评的等级幼儿园,严格按要求开展定期复查和日常监督,对有问题的幼儿园给予发放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暂时摘牌等处理,促使幼儿园始终保持相应等级标准要求。磐安县加强学前教育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严格准入制度,严格学前教育机构的登记注册、审批、年度检查和评估制度,达不到办园标准的不予审批。二是鼓励幼儿园上等级,积极鼓励全县幼儿园以争创省等级幼儿园为目标,加大投入,提升品位。三是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是规范幼儿园收费和财务管理,同一性质、同一等级的公办幼儿园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审批后执行。民办幼儿园可根据办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备案后执行,并向社会公示。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杭州市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要求加快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和配备工作进度,提高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数量和比例;逐步提高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非事业编制教师合法权益;拓展幼儿园教师培养渠道,加强教师培养培训。2011年,全市共招聘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1271名,其中定向招聘在岗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800名,主城区还定向招聘民办幼儿园教师69名。各县(市、区)还根据提高非事业编制教师待遇的年度目标,按照差额部分政府补助为主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提高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年收入的补助方案,2011年全市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含民办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人均年收入的60%以上。其中,上城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幼儿园教师的90%,部门企事业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达到公办事业编制教师的73.5%;下城区非事业编制教师平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事业编制教师的64%;江干区根据职称分别给予非事业编制教师每人每月300~1500元不等的经费补助;拱墅区按年人均7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富阳市对公办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和教辅人员分别给予年人均1万元和5000元的补助。市教育局还下发了《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系列,完善了有关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课时要求、培训机构、培训经费保障等政策。

绍兴市增强保障,提高待遇,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增数量。2011年全市专任幼儿园教师比上年增加217名,其中公办教师数比上年增加89名,师幼比达到1∶17;全市农村幼儿园公办教师配备达到3﹢X(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公办教师配备标准为中心幼儿园3名及以上、每个中心村幼儿园1名及以上)的乡镇达69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4%。二是增待遇。幼儿园教师专项补助制度实现全覆盖。其中越城区、绍兴县2011年教师平均收入达到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年平均收入为2.87万元,比上年增加4000元左右。三是增培训。各县(市、区)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全部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2011年全市用于幼儿园教师培训及学历奖励经费达263万元。

舟山市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逐年增加事业编制教师比例,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到位,乡镇中心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达到每班不少于1名。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待遇,确保各类幼儿园聘用的符合资格的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舟山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两倍,并依法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险。把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研训基地,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

衢州江山市优化配置、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政策倾斜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调配。一是对上等级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公派教师。二是采取倾斜政策,对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的在编教师给予一级浮动工资及农村任教津贴(约230元/月)。三是部分乡镇幼儿园和市职业学校签订协议,招收一定量的定向培养生,毕业后回到原乡镇幼儿园工作。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龙游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一下”:根据下属园区内部建设的需要,总园下派业务负责人到每个园区进行支教和对口支援;“二上”:各联盟园选派园长、教师到总园定期轮训或挂职锻炼;“三互动”:建立交流机制,双方互换教师交流。每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总园每月选派骨干教师到联盟园开展一节示范课、一堂教学点评、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一场讲座等活动。

五、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温州市开展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行动。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探索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幼儿保教内容,加强对幼儿园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图书和玩教具的配备与选用指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根据《浙江省幼儿园等级管理评定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努力做好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制了《温州市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从保教管理和一日活动常规两个方面全面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探索幼儿园全程化保教质量评价运作模式,建立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篇5:《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

(2011—2015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宣传部门和司法部门关于在全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精神,继续在全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镇进程,结合我镇实际,为切实做好 “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为促进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全镇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治实践,广泛开展依法治理,全力推进依法治镇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特别是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推进依法治镇、全面建设法治散旦进程。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法治环境,不断提高我镇依法治镇总体水平。

(三)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全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思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镇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全镇的改革开放,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维护全镇的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与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结合起来,把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从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出发,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全面推进平安散旦、和谐散旦、法治散旦的创建进程。

——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根据全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突出宣传法治实践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法制宣

传教育的实际效果。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治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全镇各项事业依法治理并取得实效。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牢牢把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律,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领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方式方法,体现法制宣传教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把培养公民法律意识作为主题,突出抓好宪法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引导公民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牢固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理念。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学习宣传,增强公民法律意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制权威。

(二)深入推进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继续服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主线,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消费需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等方面和领域的法律法规;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强省、强市、强县、强镇建设,深入学习宣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环境和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等法律法规;围绕

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学习宣传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人才教育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围绕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学习宣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管理、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等法律法规;围绕省、市建设“桥头堡”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我县建设“北部辅城〃富民新区”战略目标,深入学习宣传促进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等法律法规,促进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升开放能力和水平。

(三)深入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不断提高公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深入学习宣传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法律法规;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深入学习宣传民事纠纷、劳动争议、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承包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特别是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深入学习宣传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救助等法律法规;围绕维护弱势群体切身利益,深入学习宣传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法律法规;围绕禁毒防艾工作,深入学习宣传禁毒和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和艾滋病防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深入推进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反邪教、反分裂、反渗透、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法律法规;围绕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深入学习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和其他有关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法律法规;围绕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深入学习宣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文艺、网络电信管理等法律法规;围绕依法维权和正确反映诉求,深入学习宣传维权、信访、投诉、调解等法律法规;围绕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与社会公平正义等法律法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文化氛围。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支撑点,作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的法律信仰。通过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倡导和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形成全社会崇尚法律、信仰法律、依法办事的法治文化氛围。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和其它文化载体搭建法治文化传播平台,丰富法治文化形式。广泛调动全县各方面积极性,创作更多更好的法治文艺作品,推动法治文化的繁荣,提高法治文化渗透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六)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坚持把学用结合、普治结合作为重要

着力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学法用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继续推进法治镇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经验,健全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创建水平。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促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入推进全镇各级各部门的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七)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法制教育。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加强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和廉政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坚持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增强全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反腐倡廉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廉政法制文化建设。坚持廉政法制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引导全镇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八)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突出服务科学发展主题,立足提高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增强全

县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立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服务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提高全镇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立足培育青少年法律素养和道德情操,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促进全镇青少年健康成长;立足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提高全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依法防范风险的能力;立足促进法治化管理,深化“法律进单位”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突出不同行业和对象特点,针对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提高全镇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确保活动得到实效。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镇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把全镇的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深化宪法和国家基本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班子集中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经常化、制度化。把法制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规划,纳

入各级党校、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进一步丰富领导干部法制学习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和年度评估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继续探索完善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逐步扩大考试适用范围,全面推动依法治镇工作。

(二)大力推进公务员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加快依法治理进程。公务员要熟悉和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加强与履行职务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公务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公务员每年法律知识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坚持和完善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将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公务员专项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完善和推广法律知识考试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新录用公务员法律知识测试力度,对执法岗位、法制部门新录用公务员进行专门法律知识考试,不断加快依法治理进程。

(三)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积极开展依法治校。根据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充分发挥课堂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深

入推进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广泛组织适合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充分调动青少年学法用法积极性。发挥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结合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法制宣传教育。高度重视运用互联网信息发布及电子传媒等新媒介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各项工作。

(四)积极开展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逐步实现依法治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意识。把法制培训纳入企业负责人培训内容,把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推动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使法律顾问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切实加强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扎实推进企业干部和职工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企业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逐步实现依法治企。

(五)扎实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维权和依法参与村民自治的能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把农

村党员尤其是村“两委”成员作为农村普法的重点对象,发挥其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表率作用,带动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提高农民依法维权、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参与村民自治的能力,更好地推进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

(六)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学法用法,不断拓展依法治理面。人口流入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流动人口居住地、工作场所等区域,开展有关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等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IC卡”制度,加大进城务工、经商及其他流动人员的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研究和创新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方法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生、社会、治安、民事等方面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加强服务,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引导流动人口开展互动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解决涉法问题,不断拓展依法治理面。

四、注重创新,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加强普法教育,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实践。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结合镇党委、镇政府各个阶段中心工作,以“加强普法教育,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部门、各行业要结合实际,确定年度宣传重点,把主题宣传活动与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新法颁布实施、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相结合,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定期组织各类媒体结合重点工作的推进,举办有声势、有影响、有实效 的集中宣传活动,不断推进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二)强化“全国法制宣传日暨云南省宪法宣传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年12月4日,以“全国法制宣传日暨云南省宪法宣传周”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弘扬宪法和法治精神,维护宪法和法制权威。充分利用各种法律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掀起法制宣传教育新高潮。

(三)强化“法律六进”。认真总结“五五”普法期间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法律六进”的载体作用,推进“法律六进”制度化建设。广泛开展学法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文艺会演等活动,不断丰富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组织普法讲师团、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满足群众学法用法需求。结合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五用”抓法制宣传教育,即: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统一,密切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和典型案例,引导群众参与互动,切实将普法教育落实到基层,服务到群众,提高普法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强化普法阵地建设。继续发挥普法教育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等传统阵地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质量。因地制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街、培训中心和法制培训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作用,引导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普法专栏、法治频道、学法网校等栏目的投稿,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参与面、覆盖面和渗透力。充分运用手机报、网络电视、电子显示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传媒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普法教育网络。

(五)强化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建设。积极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办好法制宣传教育网站,创新网络法制宣传形式。政府网站及各门户网站应专门开辟法制宣传栏目,积极举办网络法制宣传活动。探索和推广领导干部学法网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站建设开发工作。

(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理论和调研。认真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发展规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强理论研究成果交流和运用,为深化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工作创新发展。

五、工作步骤和安排

镇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从2011年起实施,于2015年底结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上半年。各部门、各行业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辖区、本部门、本行业“六五”普法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各部门、各行业制定的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报镇依法治镇办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各部门、各行业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本规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各行业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督导。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统一领导下,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初检总结,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六、组织保障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镇各单位、各行业要高度重视,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各级普法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开展督查等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承担。镇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法制宣传教育的顺利开展。宣传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规划的实施工作。镇人大要适时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做好调研,更好地促进规划的组织实施。各部门、各行业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本部门、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各类媒体要积极承担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任务。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由镇党委、镇政府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完善考核评估运行机制,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并按照有关规定表彰先进。

(三)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镇政府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四)抓好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广大普法工作者统揽全局的能力、宏观指导的能力、服务基层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协调推进的能力。切实解决普法部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的困难,配齐、配强普法干部。加强对普法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加强普法兼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各级普法讲师团,鼓励法律执业者和法律院校教师、学生、人民调解员以及离退休司法执法人员加入普法志愿者,壮大普法队伍力量,规范普法队伍建设,为法制宣传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推进阵地建设。完善镇村公共活动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利用各类教育基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引导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办好普法节目、专栏和法制

篇6:《滨州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

为优化我县学校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突出发展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当前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结构的客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17所,小学145所(其中县直小学1所,县城小学4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村完全小学22所,非完全小学105所),教学点90个。在校高中生2768人,职校生1881人(成人在职1335人,全日制学生546人),初中生8340人,小学生20278人。

全县现有教职员工2987人,其中,公办教师2074人,聘用制教师805人,工人108人;有专任教师2721人,其中,职校专任教师51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97,初中专任教师610人,小学专任教师182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40人。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学龄人口也迅速增加,城区学校数量明显不足,而农村学校生源逐步减少,特别是初中学校难于产生规模效益,造成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突出的表现为:一是进城求学人员的大量涌入和城区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县城学校人满为患,班额严重超标。实验中学平均每班61人,超标22%;桃城一中平均每班60.8人,超标21.6%;桃城一小平均每班56.4人,超标25.3%;桃城二小平均每班57.8人,超标28.4%;桃城三小平均每班55.8人,超标24%;桃城四小平均每班58.2人,超标30.4%。二是农村中小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布点分散,办学效益低下。乡镇初中在校学生不足250人的有8所(土湖中学113人,硕龙中学168人,振兴中学174人,恩城中学180人,龙门中学203人,堪圩中学221人,福隆中学229人,那岭中学236人),占全县初中学校总数的47%;村完小在校生不足50人的有68所,教学点在校生10人以下的有50个。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综合评估在300分以下的有9所,占全县初中学校总数的53%,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择校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县城中小学校舍面积增长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被挤占用于教室来缓解学生就读压力。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设施落后、设备缺乏,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师资队伍失衡,学科配备不合理。因农村学校规模小,班额小和课程开设科目多等原因,造成农村学校教师虽总数超编,但在职教师还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生物、地理、体育、美术、音乐、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短缺;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素质编低、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造成严重影响。为彻底改变全县中小学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教师短缺、办学效益低的局面,我县调整学校布局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学校为目标,科学规划全县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学校布局调整要根据全县人口变化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县一盘棋长远地规划,要同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纳入全县城乡总体发展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

(二)整合资源原则。学校布局调整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坚持“四个集中”原则,即: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

(三)循序渐进原则。先建后并,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量力而行,逐年推进。当前要优先考虑县城中小学校新建和扩建的规划和建设。

(四)资源节约原则。学校布局调整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避免大拆大建,尽可能在现有学校基础上扩建、改建,以节约教育资源。

(五)标准化建设原则。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的学校,均按照自治区标准化学校(高中为示范性学校)的标准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步实施。

(六)均衡发展原则。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水平,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四、工作目标

(一)到2015年,基本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城镇小学、乡镇中心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高中不超过50人;村小学班额不少于20人,班额少于15人的举办复式教学班。

(二)到2015年,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新建学校严格按照自治区《农村普通中小学办学标准》进行建设,逐年对不符合条件的学校按标准进行改建。

(三)学校布局合理。走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规模办学路子,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四)教师队伍精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够用、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专任教师队伍。

(五)教育质量提升。全县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通过努力,使城区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五、调整方案

(一)普通高中。预计2015年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为5300—6000人。

1.大新县大新中学

原址扩建,规模60班,容纳学生3000人。

2.大新县民族高中。征地23亩,原址扩建,规模48班,容纳学生2400人。

(二)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0年全县初中在校生8794人,预计到2015年全县初中在校生为10000—11000人,在城区设置3所初中,在雷平镇、全茗镇、榄圩乡各设1所初中,在下雷镇、硕龙镇各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即可满足全县需要。

1.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在华侨经济管理区内新建。规模54班,容纳学生2700人。

2.大新县实验中学。征地30亩,原址扩建,规模48班,容纳学生2400人。

3.大新县桃城一中。原址改建,规模36班,容纳学生1800人。

4.大新县雷平中学。原址扩建,规模30班,容纳学生1500人。

5.大新县全茗中学。原址改建,规模12班,容纳学生600人。

6.大新县榄圩中学。原址改建,规模15班,容纳学生650人。

7.大新县下雷九年一贯制学校。下雷中学和下雷镇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下雷中学原址改建,规模27班(小学15班,初中12班),容纳学生1400人。

8.大新县硕龙九年一贯制学校。硕龙镇中学和硕龙镇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硕龙镇中学原址改建,规模20班(小学14班,初中6班),容纳学生900人。

(三)城区小学。

1.大新县桃城第一小学,原址改建。规模46班,容纳学生2070人。

2.大新县桃城第二小学,原址改建。规模48班,容纳学生2160人。

3.大新县桃城镇第四小学,在职工宿舍楼后面扩建,由县政府协调残联置换用地,无偿划拨。规模42班,容纳学生1890人。

4.大新县桃城镇北三小学,征地20亩,原址扩建。规模42班,容纳学生1890人。

5.大新县华侨农场小学并入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保留1至3年后逐渐并入桃城第一、第二小学。规模6个班,每个年级1个班。

6.大新县桃城镇第三小学,原址改建。规模12班,容纳学生540人。

(四)乡镇小学。

各乡镇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原则上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上学,除雷平镇车站小学、振兴小学、下雷镇土湖小学保留一至六年级外,全县其余的村小学仅保留低年级教学班,学生数不足15人的教学点一律撤并。在乡镇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小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80%以上。

(五)特殊教育学校。

新建,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建设用地12亩,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规模10个班,在校生100人,即可满足全县特殊人群教育需要。

六、调整后教育资源的使用

(一)学校校产的使用。

为确保学校调整后,校产不浪费不流失,并能充分发挥应用的效益,撤并后的学校校产使用作如下调整:

1.雷平镇振兴中学撤并后,将学校改建为雷平镇振兴小学。原振兴完小校址改建为行政村公办独立幼儿园。

2.下雷镇土湖中学撤并后,将学校改建为下雷镇土湖小学。原土湖完小校址改建为行政村公办独立幼儿园。

3.下雷镇中学改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后,原下雷镇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下雷镇中心幼儿园。

4.硕龙镇中学改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后,原硕龙镇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硕龙镇中心幼儿园。

5.恩城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恩城乡中心小学使用。原恩城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恩城乡中心幼儿园。

6.龙门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龙门乡中心小学使用。原龙门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龙门乡中心幼儿园。

7.昌明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昌明乡中心小学使用。原昌明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昌明乡中心幼儿园。

8.福隆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福隆乡中心小学使用。原福隆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福隆乡中心幼儿园。

9.五山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五山乡中心小学使用。原五山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五山乡中心幼儿园。

10.那岭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那岭乡中心小学使用。原那岭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那岭乡中心幼儿园。

11.宝圩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宝圩乡中心小学使用。原宝圩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宝圩乡中心幼儿园。

12.堪圩乡中学撤并后,校产移交给堪圩乡中心小学使用。原堪圩乡中心小学校址改建为堪圩乡中心幼儿园。

(二)教师资源的使用。

学校布局调整后,教师资源作如下使用:初中教师通过竞聘选调,择优安排到并入学校任教;部分教师安排到小学任教,由所在乡镇中心小学统筹安排,通过学习培训后安排到乡镇中心幼儿园任教,充实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七、实施步骤

(一)2011年秋季学期,将雷平镇振兴中学撤并入雷平中学,下雷镇土湖中学撤并入下雷中学,龙门乡中学二、三年级撤并入桃城一中、恩城乡中学二、三年级撤并入大新县实验中学。

(二)2011年秋季学期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开始招收五山乡、那岭乡、龙门乡、昌明乡、福隆乡、恩城乡、农场小学、桃城镇北

三、黎明、松洞、社隆等村小学的毕业生。五山乡中学、那岭乡中学、昌明乡中学、福隆乡中学停止招收新生。

(三)2011年秋季学期,宝圩乡中学、堪圩乡中学停止招收新生;宝圩乡、堪圩乡的小学毕业生安排到大新县雷平中学就读。

(四)2011年秋季学期,振兴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寄宿制小学,校名为雷平镇振兴小学,将振兴、共和、钦联、新贵、咘龙、怀义、怀礼、怀仁、怀阳等行政村小学的三年级以上学生集中到振兴小学寄读。土湖中学撤并后,原址归土湖小学,将土湖、志刚、三湖、新湖、新育、信孚等行政村小学的三年级以上学生集中到土湖小学寄读。

(五)2011年秋季学期,恩城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恩城乡中心小学。龙门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龙门乡中心小学。

(六)完善城区小学和初中学校的管理体系。2011年秋季学期,将桃城镇第一小学更名为桃城第一小学,桃城镇第二小学更名为桃城第二小学。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大新县实验中学、桃城第一中学、大新县桃城第一小学、大新县桃城第二小学为县直学校,归县教育局直接管理。

(七)2011年秋季学期,除仍保留一至六年级的三所村完小外,全县其余的村完小全部改制为村小学。村小学不设法人代表。

(八)2013年秋季学期,将五山乡中学、那岭乡中学、昌明乡中学、福隆乡中学撤并入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将宝圩乡中学、堪圩乡中学撤并入大新县雷平中学。

(九)2013年秋季学期,五山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五山乡中心小学;那岭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那岭乡中心小学;福隆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福隆乡中心小学;昌明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昌明乡中心小学;宝圩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为宝圩乡中心小学;堪圩乡中学撤并后,原址改建成堪圩乡中心小学。

八、项目建设投资

在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内,我县需要新建初中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扩(改)建高中2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小学16所。分五年实施,概算投入资金21664.8万元,建设校舍总面积172510万平方米。各项目建设计划见附表。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机构。为统筹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强有力推进调整规划的落实,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教育工作领导为副组长,县教育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人社局、县编委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由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县教育局、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抽调人员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县财政每年安排适量工作经费。

2.明确职责。县教育局主要负责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督导、评估、协调工作;县发改局负责布局调整宏观监控及项目审核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布局调整建设所需经费的预算、筹措及项目经费的落实工作;县住建局负责布局调整的校舍规划及项目质量监督监理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布局调整过程中学校所需用地指标的安排;县编委办和人社局负责新建、扩建学校及撤并学校人事和编制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把布局调整纳入村镇建设规划,统筹解决征地、供地问题,切实做好撤并学校所在行政村群众的思想工作;各学校加强管理,协助做好校园规划和校园功能区划分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县政府各相关单位,应各司其职,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确保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实施。

3.做好宣传。学校布局调整涉及千家万户,为使该项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媒,大力宣传布局调整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做好干部、群众、教师、家长、学生的思想工作,把意义讲清,把政策讲透,把帐算明,对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共识,为布局调整工作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社会普遍认同。

(二)资金保障

1.资金筹措。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21664.8万元。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集:一是用好中央、自治区安排的各种专项资金;二是争取国家、自治区、崇左市的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三是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按规定比例足额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四是足额征收城镇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五是争取社会捐赠捐助。

2.资金管理。设立学校布局调整项目专户,归集上级补助资金、社会捐助资金、预算安排资金等全部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由学校布局调整领导小组统筹使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三)政策保障

1.凡属规划内的学校,一律由政府提供划拨用地。凡学校建设项目,均享受自治区、崇左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

2.布局调整后闲置的财产归教育部门所有,优先用于学前教育或成人教育。课桌椅、床架、图书、仪器设备等可移动资产由教育局调配,村小学或教学点的房屋(土地)等不动资产处置方案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处理意见报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凡属学校财产,处置后的收益,全额上交财政,并全部用于学校建设。

3.凡制定城区建设发展规划,要优先配套,预留教育发展用地,并事先征求教育部门意见。

附件:1.2011学校布局调整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2.2012学校布局调整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3.2013学校布局调整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4.2014学校布局调整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上一篇:针对经销商的调查问卷下一篇:景区食品安全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