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2024-04-22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还是遵循学生探究为主的原则,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安排了碘的升华、凝华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上完这节课,感觉不是很满意,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分析了一下,本节课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学生可能平时不怎么注意。而且都是农村的孩子,学生知识面窄了些,除了对霜有印象之外,对于其它的一些实例都不是很了解。当问道“你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会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哪些物质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学生想了好久,答不上来。有些学生甚至连樟脑丸都感觉陌生。虽然拿了些樟脑丸给他们观察,但没用过的同学对于它的升华还是难理解。下次应该拿用过的和没用过的樟脑丸给他们对比,可能效果好些。在讲钨丝的升华和凝华时,只以室内的旧灯管做例子,学生有些茫然,应该找些发黑的灯泡或废弃的灯管的灯丝 观察的实物。

2、这节课的很多例子离学生太远,如结冰的衣物也会变干、北方在冬天出现的窗花、雾凇、以及干冰等知识,由于没有此类的生活经验,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接受感觉是被动的。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上看,有很多东西是难理解的,有的学生还以为霜是露水变来的。以后在课件上多找些具体且形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相关内容。

3、课堂上,我解释得多了点,因为见到学生对很多的实例不了解,只能由我讲述、引导。我想,还是在课件上多下点功夫,通过形象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和理解。

4、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碘的升华,之后再观察凝华。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碘多了一些,试管又小,感觉实验效果不太好。有个别组在加热时,碘颗粒好像还熔了,没有达到实验效果。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原来碘的升华实验不宜用火焰直接对盛碘的试管或瓶加热。因为这样做,有时会导致碘的熔解,而使学生误解为是先熔解后蒸发的现象。应该把试管换做烧瓶,碘再少一点,让酒精灯对石棉网加热,但石棉网离开烧瓶一段距离。使石棉网上方的热空气上升来对烧瓶内的碘加热,从而避免碘的熔解。如果能让碘完全变成气体,那是最好的。虽然以前在实验中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既然出现了,以后还是要多加注意。

张兰廷

篇2:《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在设计和执教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升华和凝华》这课中,我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化解问题的难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a、为培养学生的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努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参与。本课由欣赏图片导入课题,创设思维情境,并选入许多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和实例,贴近生活,拉近思维的距离。“碘升华实验”和“模拟雾淞现象”使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其产生愿学、乐学、轻松学和愉快学的心态。

b、设计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学生明确有目的,思维顺畅。例如:导入时先让大家说说,物质变化的基本过程:固态—液态—气态,让学生能不能发现有的物质可以不经过液态的过程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进行猜想,固态和气态之间到底怎样变化才是升华和凝华?并说明理由,使学生想像的空间进一步增强;接着猜想在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哪个是吸热,哪个是放热的过程?使问题更加明朗清晰,达到应有的效果。

c、虽然新课标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严密性,但对于问题的难度要求热把握准确,增加思维的深度。如反馈检测练习中的问题“为什么下雪不冷,化学冷?”它综合四种物态变化,要求熟悉它们产生的基本条件,提升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全面巩固了所学知识。

篇3:让师生情感在理解和尊重中升华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生违反了学校的纪律或班级规定,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轻则一顿训斥, 重则拳打脚踢。于是, 矛盾激化了, 仇恨产生了, 尊重不见了, 理解没有了。有的只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有的只是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有的只是隔阂, 有的只是疏远, 不利于学生学习, 更不利于教师工作。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例谈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里所说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要求教师蹲下来跟学生沟通, 让学生觉得你跟他是一样的, 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很多教师都知道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然而他们的平等是对每一个学生而言, 还没考虑自己本人与学生之间是否平等。从日常教育可以看出, 教师们习惯于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说:“你的缺点是……”但老师就是从没找过自己的缺点, 这就是不平等的表现。而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不怕学生找到我的缺点, 让学生明白老师与他们是一样的, 可以互相提意见, 感受平等的关系。

案例一:老师的缺点。

班长拿来我出的英语题, 下面是他爸爸解题的详细步骤, 来证明我的解题方法有一步错误, 我暗自埋怨自己没好好审题, 我也完全可以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反正也是我补充的内容。可我不能这么做。我想出了一种更简便的解题方法, 写了一个回条给那位热心的家长, 感谢他认真的态度, 并将另一种解法和他探讨, 希望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孩子的学习。随即我在全班为我的错误解法道歉, 并表扬了班长, 非常感谢他的家长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借机告诉孩子老师也有缺点, 也不是全都正确。

二、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 更具体地说, 是人的心灵。如果老师不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那他对学生的教育就会使他和学生之间筑起一堵墙。《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提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能让学生具备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和尊重, 学生会感到人格的尊严, 又会对老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

案例二:尊重孩子的情感。

刚接所在的这个班级, 还真的吃了不少的“醋”。孩子们对原来的班主任有着深厚的情感, 看见我特回避, 一到课间和中午就一窝蜂的跑到原来老师所教的班级, 教室乱得没人清扫, 我没有生气, 因为我觉得这些孩子重感情, 这是多好的品质啊!等到了下午我在全班表扬了去看以前班主任的学生, 我夸他们是重感情的好孩子, 然后婉转地说明不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忘了。以后, 我主动安排学生定期去原来老师所教的年级, 帮着做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 如洒水、清扫、办板报等。在不经意间既联络了和以前班主任的情感, 又让孩子学会了如何感恩。慢慢地, 孩子们对我的情感越来越深了, 大事小情都爱聚在我身边说说,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我再提要求, 他们很乐意就接受了, 我终于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 首先你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 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 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信任。

三、教育是美的, 美在机智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 教师对学生要严加管束, 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 这种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的关系, 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因为受“师道尊严”的影响, 现在的部分教师把维护自己的威信、体现教师的权威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从而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压制的手段, 迫使学生承认错误, 致使学生口服心不服。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我常常想起有句话:“教育的美, 美在理解, 美在机智, 美在创新。”

案例三:遭遇个性学生。

想想, 我教过的所有学生中, 小毕应是最有个性的了。第一次和我发生冲突是因为他与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 竟拿起凳子打人。太暴力了!我严厉地训斥了他。他竟指着我骂骂咧咧后, 转头就跑了。我被气得差点晕过去, 可是还是匆匆追上去, 怕他冲动有什么闪失。跟着他跑回家后, 我压住火, 和他平心静气地交谈起来。通过了解我知道他原来是三代独传的独子, 两家老人非常溺爱他, 从小养成了很多坏习惯, 爸爸的教育方法又很暴躁, 总打他, 木棍就打断了好几根。在这种溺爱和暴力中长大的他幼小的心灵有些扭曲了, 和同学一有矛盾就控制不住自己要打人。了解情况以后, 再遇到他犯错误时, 我都不当众批评他, 等到他冷静了再找他谈心。并和他爸爸约定, 再也不使用暴力来教育他。我在平日时时注意发现他的优点:爱集体, 值日生工作认真负责, 作业总是按时完成并书写工整……总是在全班表扬他。渐渐地, 他越来越懂事了。有一次, 我看见一个同学将他的笔碰掉了并一脚踩了上去, 我的心提到嗓子眼, 这在以前他应该早就揪住别人打一架了, 可没想到他拣起已被踩碎的笔, 自我解嘲似的摇摇头, 没说一句话, 把笔扔进座位。一抬头看见我欣喜的目光注视着他,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篇4:《升华和凝华》教学课

一、教学背景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其他章节的收尾片段,是衔接前四种物态变化的桥梁,是学生能推理到的两种物态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易观察,并且和其他物态变化相比很难辨别。另外,本节结合几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举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

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物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如何判断物态变化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但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是很难直接观察的,因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内容须要依靠推理,明确“直接”的意义,并且分清前后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知道生活中典型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经历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过程,体会根据实验事实结合已有知识分析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感受自然界的奇妙,领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升华和凝华的吸热、放热情况。

难点:升华、凝华现象的判断;利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四、教学策略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最后一组现象,虽然已有前面的学习基础,但升华和凝华现象不易被学生观察和注意。在教学中应力求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体会,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判断去了解过程,理解概念中“直接”的意义。

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应力求从生活和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动脑、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协作,让整节课在愉快中进行,使学生真正感觉到物理的魅力所在。

五、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樟脑丸、松树枝、碘、热水、冷水、酒精灯、碘锤、烧杯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说明物质的状态是如何转化的?这又是什么物态变化呢?

学生讨论:冬天冰不可能熔化,只能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即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身边的现象,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演示,给出定义

教师演示: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再将一根细的松树枝放入,然后将瓶子密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加热时樟脑丸状态的变化,停止加热时,松树枝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总结得出:固态的樟脑粉末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蒸气;气态的樟脑蒸气冷却后直接变成固态的樟脑粉末。

(学生观察并回答樟脑丸状态的变化,提醒其特别注意液态是否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现象,即固态物质可以直接变成气态,这样能更好地引出定义。

学生分组实验:用热水对固态的碘加热,轻轻摇晃碘锤,观察是否有液体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将紫色的碘蒸气用冷水降温,观察碘蒸气的变化,取出冷水中的碘锤,擦掉碘锤外的水分,观察碘锤中是否有碘液体出现。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进行简单直观的操作,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教师说明:碘的熔点是113.7℃,实验用热水温度约60℃,将碘放入热水中,碘达不到熔点,不会熔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吸热放热情况。

板书: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放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更容易得出结论。通过对比实验,不仅可以得出吸热放热情况,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直观理解。

(三)联系实际,解释应用

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出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现象一:冬天堆积的雪人为什么会变小?衣柜里的卫生球为什么会变小?

现象二:北方冬天窗户上结的冰花、霜、雾凇、树挂等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现象三:用久了的灯泡里的灯丝为什么会变细?灯泡壁为什么会变黑?

(学生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比如:北方冬天窗户上的霜为什么在内表面,而不在外表面?雪又是怎么形成的?“树挂”和“冰挂”有什么不同?冰箱里的“霜”也是凝华形成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并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讲解升华吸热的应用:

教师把一块干冰放进饮料杯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给出问题:endprint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人工降雨”,思考在云层中抛撒干冰为什么会促成降雨?

2.舞台上的白雾是怎么形成的?

3.夏天在运输食品时,为什么要放一些干冰?

(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思考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包含哪些物态变化过程,并且通过讨论总结干冰升华吸热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解释原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物理无处不在,同时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阅读材料,了解科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STS“水循环”,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粗略归纳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

(3)思考问题:水为何珍贵?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说明这些现象都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六)反馈练习

1.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凝华、熔化;     B. 升华、熔化;

C. 升华、液化;     D. 凝华、液化。

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云”,使舞台上出现“白云”的景象,这些“白云”是(     )

A.干冰升华而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而成的气体

D.干冰迅速升华吸收其周围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3.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根棒冰,小林发觉硬梆梆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冒“烟”;他把这根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粉”是水蒸气____所形成的;“烟”是水蒸气________所形成的;“汗”是水蒸气_______所形成的。

篇5:《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红岩寺中学 程华

本节课第四章第四节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且气体不易看见,而且难于直接观察。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时,采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去学习。在借助四句诗复习前几节内容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教材并让学生回答自己通过自学能够回答的问题,着重强调了以学生为本,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后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用播放“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视频并让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讨论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得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结论。然后再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说出各是什么现象,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接着在学生很好的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础上,通过图片展示了人工降雨,舞台烟雾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最后安排了适量的习题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也检测了课堂效果。

本节课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较为适当,知识连接过渡的较为自然妥当,学生也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对生活中常见现象也能利用本节的知识作出较为恰当合理的解释,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说得过多,应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说,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2、对于“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本应做演示实验或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己做,但由于没有器材只能用视频代替,没能做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另外在视频展示过程中由于我不不熟悉该校电脑上所装播放器,不能将视频放大;

3、在讲“人工降雨”与“舞台烟雾”时学生由于没有学会前一节汽化与液化,解释不清“人工降雨”与“舞台烟雾”这两个现象,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深入讲解区分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是进行了简单讲解,没有给学生进一步区分讲解,影响了课堂效果.总体来讲在这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避免,我觉得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适量安排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不会的问题,在整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

篇6:《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首先,我简单谈谈自己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我结合教参、本章教学内容、自己前面的上课情况和自己所把握的学生的基本情况设定的。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情我选择的教学方法为自学法、启发法和练习法,使学生自学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本知识,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并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根据这一思路,我的教学过程安排为:复习导入→指导自学→自学检测→强化巩固→课堂小结等环节。而在自学检测一环节中我先紧扣教材,检查学生的概念理解记忆情况,再检查学生对教材中列举的实例理解和了解的情况,然后通过举反例检查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并纠正学生理解的误区,最后上升到概念和理论应用这一层面上,即教师启发学生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作业也侧重于知识运用的提高,只是两道题的难度有所差别,第一道填空题相对简单,第二道简答题的难度相对有所提高,所以以第一道题为铺垫启发思维,以完成第二道的能力练习。

现在,我来谈谈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情况。

总体而言,本节课无疑是失败的。

首先,时间安排不合理,特别是自学检测一环节中:教师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时浪费时间太多,导致教学内容未进行完。

其次,课堂经验不足,课堂调整和课堂应变能力不足。比如在学生举例出现卡带时,应该根据情况适可而止,而不应该浪费太多的时间。

第三,对学生把握不当,期望过高,这也是这节课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上已经出现了问题,忽略了“直接”二字,误认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在到气态的变化也属于升华。而我在教学设计时,认为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所以教学期望有所提高,重难点设置不当,特别在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凝华的现象时,力求完全,一直浪费太多是时间,最终教学内容未进行完。从这节失败的课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努力改进。

第一、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具体学情。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的主导,如果设置不合理,那这节课必然难以成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应注重教材和学生的分析,设置出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第二、对学情分析、把握不当。

对学生要求和期望太高,一直是我教学中存在的一大弊端,特别通过这次教学竞赛,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点。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情和认识水平,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

第三、课堂教学经验不足。

篇7:《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再联系实际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小组活动、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具:收集的文字资料。

2、实验仪器:烧瓶、酒精灯、棉线、碘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实验法、例举法。

学法: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3分钟)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4、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举例说明。

二、探究新知(30分钟)

<一>教师引导:

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4、棉线上析出的碘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

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2)什么是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3)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吸热过程。

(4)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它是一个放热过程。

<二>学生交流、讨论:

1.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在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冰棍外表的“白粉”

烧黑的灯泡

自然界中霜的形成

2生产、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1)播撒干冰人工降雨

(2)舞台制造白雾

(3)利用卫生球除虫

三、教学小结:(7分钟)

四、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本内容。

2、归纳出物态变化的网络图或循环图。

五、作业布置:

篇8:《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一、“先忧后乐”文化的形成

探寻和梳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史的源流和脉络, 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明确认识:范仲淹《岳阳楼记》的问世, 是“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先忧后乐”文化的最终形成,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和特定的历史背景。

1、“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思想渊源

“先忧后乐”文化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和《易经》。在《诗经》中的许多经典诗歌里, 个人忧乐的社会化感情形态, 首次丰富多彩地展现在系统的文献中。如《国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 谁秉国成, 不自为政, 卒劳百姓”;《小雅·桑扈》:“交交桑扈, 有莺其领;君子乐兮, 万邦之屏”, 等等。这些诗句描写了多种忧乐的场景和感情, 而不管是“忧”也罢, “乐”也好, 它都非指个人感官或感情上的愉快不愉快, 非指普通人一己之私得失的小小忧乐, 而是对国家命运兴衰、国家人才多寡、国家政事乖顺的高度关注所产生的一种爱国主义意义上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易经》中同样得到了明显体现。这种肇始于中华元典里的忧患意识, 无不饱含了对国家、对民生的忧虑之情,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 这种忧患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失范、生灵涂炭, 残酷的现实使人们更加关切现实的社会和人生, 诸子百家皆“蒿目而有忧世之患”, 他们或忧王之不明、或忧臣之不忠、或忧天下之将倾、或忧黎民之饥寒, 无一不在其著作中体现出浓重的忧世不治、患民不乐的“先忧后乐”观念。孔子、孟子就是其中伟大的代表。孔子在《论语》中, 从不同侧面对“忧”、“乐”这一对概念作出了经典阐发。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曰:‘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 益矣;乐骄乐, 乐佚游, 乐宴乐, 损矣。”孔子不仅大大丰富、创新和发展了《诗经》、《易经》中的“忧”、“乐”内涵。更重要的是, 孔子还将忧乐与危亡密切联系起来, 他认为:“危者, 安其位者也;亡者, 保其存者也;乱者, 紊其志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孟子是孔子之后又一位对“忧”、“乐”作出更深入、更丰富阐发的伟大思想家。孟子极少议论普通人的普通忧乐, 而是强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大法则和“与民同乐”的大原则。《孟子·梁惠王下》讲:“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之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孟子主张“君子”应“得志, 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达则兼善天下, 处则独善其身”。也就是说, “君子”是绝不会因为个人的出处穷通而决定是“忧”还是“乐”的。孔孟的这种“忧患意识”在屈原的《楚辞》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喟叹, 千百年来不断引发有志之士的共鸣。屈原绝不仅仅是在抒发因个人一己得失而产生的“患得患失”的私人“忧患”, 而是抒写了楚国国王对国家大政不明, 大臣中君子少而小人多, 因而眼见楚国国运日顷而无力回天, 对家国命运忧心如焚的大忧患。

汉唐以来, 忧乐思想在典籍中可谓比比皆是。汉朝刘向《说苑·政理》云:“故善为国者, 遇民如父母之爱子, 兄之爱弟, 闻其饥寒为之哀, 见其劳苦为之悲。”唐朝著名政治家魏征明确指出:“自古失国之主, 皆为居安忘危, 处治忘乱, 所以不能长久。”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他还比喻说:“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魏征还将君与民比作“民水君舟”, 为君者当:“恤其勤劳, 爱民如子。”

由以上论述可知, 在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中, 关于明君贤臣究竟应该“忧”什么, “乐”什么, 怎么“忧”, 如何“乐”, 以及“忧”、“乐”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较为先进的文化观念和思想准绳, 从而为后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开启了智慧之门, 立下了是非标准和价值坐标。所有这些, 都成为了“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思想来源。

2、“先忧后乐”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晚年励志抒怀之作, 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是其一生“先忧后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此文写于庆历六年 (1046年) , 但其“先忧后乐”思想却早在此前形成, 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范仲淹 (989-1052) 字希文, 江苏吴县 (今苏州) 人。范仲淹出身贫微低贱, 幼年的悲惨遭遇和艰苦生活, 没有使范仲淹沉沦, 反而磨炼了他的心志, 使他形成了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性格和利泽生民的远大志向。这是他忧乐意识形成的生活来源和最初发酵地。

北宋时期, 由于统治集团腐败, 外寇不断乘隙而入, 百姓揭竿而起, 继宋与辽澶渊之盟后, 在仁宗皇佑五年, 西夏主元昊自立为帝, 开始进攻宋朝郡县, 真是北患未已西祸又起, 宋朝派兵与之交战, 无奈将不得人, 兵无精兵, 屡以败闻。长年的衰败政治和不息的战争致使国库空虚, 人民日趋贫穷, 达到了“穷山无遗宝, 竭海无遗珍, 鬼神为之劳, 天地为之贫”的地步, 内忧外患相当严重, 被人称为“积贫积弱”, 而对北宋王朝的积重难返和政治危机, 范仲淹忧心忡忡, 立志不为良相则为名医, 拯救社会苍生。这是其“先忧后乐”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

二、“先忧后乐”文化的传承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促进了北宋具有浓重忧乐意识的士风的形成, 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阳修在《伶官传》中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 报仇雪耻, 功成之后却宠幸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由胜而败, 由盛而衰的史实, 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南宋诗人陆游有句名言“位卑不敢忘忧国”, 同明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意思相近, 虽然他地位低微, 但是从没有丢掉知识分子的良知, 没有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他的主旨就是高度爱国之情。于谦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达的也是牺牲小我、献身天下的志向。清代诗人郑板桥有诗云:“卧听衙斋潇潇雨,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左宗棠自幼便胸怀大志, 自谓:“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读破万卷, 神交古人。”忧国忧民成为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一种重要品质, 激励着他们为民请命、为国献身。1841年, 由于投降派的陷害, 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 充军伊犁, 次年他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留下了掷地有声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虽然他蒙受冤屈, 但他忧国报国之志并未稍减, 表示即使被谪贬边疆, 只要对国家有利, 不会顾忌个人的生死祸福。甲午战争一年后的1895年, 清末黄遵宪痛感山河破碎, 写下了《赠梁任父同年》诗六首, 其中的第四首云:“寸寸河山寸寸金, 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其椎心泣血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正是这些拥有强烈忧乐意识, 以天下为己任、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的历代知识分子,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先忧后乐”, 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三、“先忧后乐”文化的升华

历史的车轮驶入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 进一步传承和升华了“先忧后乐”文化。整风运动中强调忧患意识,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原则;西柏坡时期, 更是具有超前思想和忧患意识, 终于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决定了中国光明的前程。七届二中全会之时, 毛泽东又提出了“两个务必”, 再次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们党把《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代国歌, 国歌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醒我们随时具备忧患意识;江泽民在1991年参观西柏坡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胡锦涛2003年强调,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做到心里装着群众, 凡事想着群众, 工作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尽心竭力解难事, 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 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 切实把党和政府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 胡锦涛强调:“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 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为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为了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 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在任何可能到来的风险面前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主动性, 从而做到“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胡锦涛在2007年的“两会”上提出新时期要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在十七大报告结尾部分再次强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 “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 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种危险”意识的提出, 向党长期执政敲响了安全警钟, 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标志着我们党的忧患意识日趋成熟。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 “先忧后乐”文化已经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 充分反映了中国绝大多数传统知识分子、士大夫和官僚舍小我为大家, 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重物质享受、注重精神价值实现的“忧乐”情怀, 集中体现了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政治责任、政治关怀和政治担当, 向后世昭示着他们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高尚的情操, 是永远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摘要:经过千百年的沉淀,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标杆的“先忧后乐”文化, 已经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它的最终形成, 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先忧后乐”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 进一步传承和升华了“先忧后乐”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先忧后乐”文化,形成,传承,升华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庄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163

[2]李学勤.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汪龙麟, 何长江.温文尔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0

[4]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 (四库全书本)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8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 2006 (13)

上一篇:XX小学幼儿园门卫安全制度下一篇:泣不成声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