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不成声的近义词

2024-04-22

泣不成声的近义词(通用9篇)

篇1:泣不成声的近义词

泣不成声的用法拓展

泣不成声这个成语包含了贬义的`感情色彩,属于贬义范畴,这个成语的语法功能是谓语、定语、宾语。

泣不成声的近义词成语有痛哭流涕、涕泗滂沱等等,反义词成语有笑容可掬、欢天喜地等等。

篇2:泣不成声的近义词

【拼音】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简拼】htbg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解释】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不

【例子】只为玉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

【英文翻译】wish iron could turn into steel at once

【歇后语】望着高炉发楞

【成语故事】贾宝玉因丢失通灵宝玉而生病,贾母与王熙凤商量要把薛宝钗嫁给宝玉来冲喜,这样来挽救宝玉的生命。刚好此时贾政放了外任,贾母命他定夺。贾政也想这个恨铁不成钢的儿子早日康复,成家立业好继承祖业,也同意立即就办喜事。

【成语正音】恨,不能读作“hěn”。

【成语辩形】钢,不能写作“刚”。

【产生年代】近代

篇3:中国汽车产业的问题与不成问题

一年又过去了, 中国汽车以超过1800万辆的产销量交出一份灿烂的答卷。这一年过得既不像2008年那样纠结, 也不像2009年那样兴奋, 但这一年却有着前所未有的反思。因为这一年, 中国汽车产销一路高歌猛进, 人们似乎淡忘了2008年低速时的焦虑, 也淡泊了2009年高速发展带来的兴奋, 反而更多地在思考, 在追问:中国汽车这样发展行吗?是真实的发展吗?带来的能源、环境、交通问题怎么办?

虽然汽车产业从来不乏民众的喜爱、社会的关注、批评家们的质疑, 但我们这些从业者在中国汽车成为世界产销第一, 由大变强的关键时刻, 深入思考, 重新审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却十分必要。正如一个上学的青少年和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青年面临的问题和努力方向有很大区别一样, 中国汽车产业今后的问题与以前经历的问题也有很大的不同。可能许多长期以来被质疑的问题已不成其为问题, 而过去未被重视的问题正成为前进的主要障碍。

首先, 谈谈自主开发问题。中国汽车产业三十年来, 遵循了国家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全面地引进了技术、管理和资金, 与国际大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的合资合作, 已取得长足进步。虽然汽车行业并没有违背国家大政方针擅自决定发展模式, 但仍遭到大量的质疑和批评, 其中被诟病最多的是我们不重视自主开发。在此我不想解释当初我们条件如何差, 以及也作了不懈的努力等等, 我只想说明, 与2005年相比, 中国的商用车已全面升级换代, 从引进消化走向全面创新, 轿车的自主开发也从一般的整车开发, 发展到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升级, 以及NVH标准这样综合性能的提高和品牌的持续建设。与2005年相比, 全行业的研发费用由167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460亿元, 提高了1.75倍。几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研发基地也正在建设中。随着这些研发基地的建成, 大笔研发费用的投入和研发工作的进行, 迅速缩小传统汽车领域的技术差距指日可待。是的, 中国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够高, 品牌价值也不够大, 但此长彼消的趋势却是无疑的, 在此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条件下, 中国品牌轿车的占有率和品牌价值一定会增长。我知道外资品牌正在从高端到低端全面紧逼中国品牌, 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国品牌茁壮成长的趋势。我不是说我们已无须再努力自主研发, 我的准确意思是, 我们正在努力, 正在成功, 不需要改变方向!

其次是散乱差问题。中国汽车生产的分散重复与水平低一直是社会批评的焦点, 业界也一直自惭不已。其实这些问题近年来也有了实质的变化。据粗略统计, 今年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的产销都将超过或接近300万, 进入世界公认的大企业行列。汽车行业前十家集中度为90%, 远远超过钢铁、家电等其他制造业。诚然, 我们还有100多家具有整车资质的企业存在, 但后几十家其实已不再生产, 是因为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和住房、退休职工等历史遗留问题未处理而不能销号。事实上现行的要求大企业扩大生产必须兼并的规定, 反而助长这些“壳公司”的存在。当然, 对比美国、日本、德国都只有三大汽车生产企业, 我们分散了许多。但我认为, 我们恐怕永远也不会出现三大为主的局面。美、日、德的三大车企, 都是在关税较高保护、区域内自主自产自销为主的条件下形成的, 而中国汽车产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在全面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导下发展的。时过境迁, 我们已失去了形成三大的条件。事实上, 我认为在世界汽车 (中国以外) 6+X的格局下, 在全面开放的条件下, 中国十家左右大企业并存是极有可能的, 其中六七家以合资为基础, 三四家不以合资为基础。我还有一个延伸的观点:我不认为兼并重组是中国汽车产业做强的首要条件, 虽然大众集团兼并重组大获成功, 但也有丰田不注重兼并而成功的经验, 还有通用、福特过度兼并重组造成困难的教训。试想, 我们把上汽、一汽、东风组成一个集团, 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汽车公司吗?

再次, 关于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带来的能源、环境、交通问题。能源是最大的问题, 而环境与交通问题, 均不构成阻碍汽车产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 一是有害气体排放, 一是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并入能源问题一并论述, 而有害气体排放已不构成主要障碍。虽然环保部官员多次讲汽车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 但我想说, 统计表明,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却在改善。我并非说汽车是空气净化器, 我只想说的是, 汽车产业用自身的技术进步已有效解决了有害气体排放的问题。至于大城市的交通拥堵, 就全国而言, 我认为是局部问题。虽然北京等大城市的拥堵与汽车发展过快有关, 但当初规划不合理, 现在管理水平不高也难辞其咎。我赞成大城市多发展公交, 也期望改善规划, 加强管理。但总不该因北京堵车而限制或质疑全国汽车的发展。

除上述问题外, 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也一并列出。如“产业空心化”问题, 我认为是误用。产业空心化是指美国的情况, 很多产业实质生产外移, 只留研发、总部与销量在国内。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怎么能说是“产业空心化”呢?又如产能过剩、库存过多, 也不是问题。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工厂加班加点, 顾客还拿不到车。有人担心增速过快刺激投资, 未来规划会过大, 但据我了解, 各大企业集团对未来的规划是慎重的, 而且是走一步看一步, 不会盲目投资。倒是一些地方政府, 有不顾一切引进项目的冲动;一些业外企业, 也想借新能源汽车为名进军汽车产业, 这需要我们警觉。还有一个问题, 有人在谈“中国不能像美国一样发展汽车”。我认为这问题扯得太远了, 美国是一人一辆车, 我们是十个人半辆车, 远不到那种地步, 而且中国汽车产业界没人妄想中国汽车达到美国的密度。我们的目标是中国汽车先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人有权力享受汽车文明, 凭什么他们先用了汽车, 造成环境和资源的问题, 反而要我们停止发展?

以上说了一堆“不成问题”, 那什么“成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能源是问题, 特别在中国是大问题。石油资源有限, 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但就全球而言, 问题并不迫切。1970年全球消耗原油23亿, 以当时探明的储量可开采30年, 2009年全球消耗石油35亿吨, 以当时探明的储量可开采50年。这说明已探明石油储量一直在增加, 现在的储量数倍于40年前 (因为隔行, 所以数字可能不准, 请专家指教) 。所以我认为, 全球石油枯竭近期不会发生。但中国情形不同, 我们国内储量有限, 2009年进口达52%, 2010年达到55%, 十年后可能超过70%。一旦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有变, 我国的能源安全确实堪忧。因此, 我们应该立即狠抓节油。制定全面的税费政策体制, 引导我国像最注重节油的日本那样注重汽车的小型化、节油化和轻量化;我们应该在传统汽车技术领域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还应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多地关注混合动力技术, 因为这种技术有可能大范围采用, 达到大比例节油的效果。

二、零部件产业问题。我们要建成汽车强国, 零部件是最重要的基础。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整车企业发展较快, 但缺乏像德、美、日那样的强大的零部件企业作为战略伙伴, 高端零部件企业几乎全为外资独资和控股企业。我希望在十二五期间, 大整车企业集团能把培育、支持零部件战略伙伴作为自己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政府能制定政策扶持十到二十家零部件企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三, 我们需要走向汽车生产强国和汽车社会的国家战略。首先, 政府各部门要协调一致, 产业准入、财税体制、研究开发、市场体系、资源利用与回收等方方面面的政策导向要一致, 而且要稳定, 不能朝令夕改, 头痛医头。虽然政出多门是长期问题, 而中国汽车产业也未因此停滞, 但在将来, 汽车已不是单一产业、单一商品的问题, 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 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问题也将是全局性的大问题。2008年《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率先出台, 说明了国务院领导对汽车产业的重视。但我们有理由期待政府各部门今后能政策协调一致, 不重复抢权, 不互相矛盾, 而且长期、稳定、有预见性, 不是在危机时做权宜之计。其次, 各行业之间也要有一致的发展战略, 如汽车发展与城市规划、通路交通规划, 汽车产业发展与钢铁、石油、电子等产业发展, 汽车制造业与汽车装备、物流发展, 汽车使用与汽车销售、维修、改装以及回收利用再制造等都需要协调一致。而上述种种, 光靠汽车行业自身是解决不了的, 非常需要统一的国家战略并用以协调政府各部门与各行业。

第四, 清晰而全面的海外战略。展望十二五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我有三点看法:一是虽然西方国家注重实体经济, 提出再工业化, 但世界汽车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二是虽然涉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贸易纠纷会大幅增加, 但不会构成全球围堵中国汽车产业的局面;三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前提下国际贸易平衡更加重要, 我们指望大幅增加出口不大现实。因此,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需要清晰而全面的海外战略。我们应考虑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并重, 我们要学习外国大公司进入中国的做法, 认真研究分析产品和资本输出目标市场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 从双赢的角度制定战略、改进产品并认真实施, 要关注产品和资本输出以后有利于目标市场的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并与当地政府的目标相一致。

时光荏苒, 感慨万千!由于职责所系, 所以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所思考, 值此新春之际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又由于长期只在汽车行业工作, 对汽车行业爱之至深而又对其他领域不甚了解, 所以拙文拙见一定问题很多, 请大家原谅!最后祝全行业同仁新年快乐!并希望各国人民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能享受美好的汽车文明!

>编者的话

在年末岁初中国汽车业蝉联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之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中国汽车业的问题与不成问题》一文中谈到了自己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些看法。本刊编辑认为, 本文可谓“站得高、看得准、谈得深”。

所谓“站得高”, 是指董扬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具有历史纵深感地谈到了大家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 全面而有高度地剖析了汽车自主研发、散乱差、以及高速增长对能源、环境、交通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在“自主开发”的问题上, 董扬认为, 中国汽车工业并非像很多人质疑的那样不注重自主研发。如商用车全面升级换代, 从引进消化走向全面创新;乘用车从一般的整车开发, 发展到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升级等, 都说明中国汽车自主研发的重视程度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在分析“散乱差”的问题上, 董扬认为, 时过境迁,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失去了形成像美国“三大”的条件。他并不认可兼并重组是中国汽车产业做强的首要条件。理由是, 虽然大众集团兼并重组大获成功, 但也有丰田不注重兼并而成功的经验, 还有通用福特过度兼并重组造成困难的教训。可谓“谈得深”。

篇4:泣不成声的绝叫——《穷人》

由于对近代以至“五四”前后一段时期的翻译文学史涉猎甚浅,未能考证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最初引进中国的具体时间;但鲁迅曾指出最先“陆续翻译他们(即指陀氏等。——笔者)的一些作品”的是上海的文学研究会,这大概与史实不会相悖太远。现查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小说月报》,其十三卷一期(一九二二年一月)即辟有“陀斯妥以夫斯基研究”专栏,刊发有沈雁冰的《陀斯妥以夫斯基的思想》、小航的《陀思妥以夫斯基传略》、郎损的《陀斯妥以夫斯基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同时还披露了陀氏小影、手迹。在此之前,《小说月报》十二卷还编印过“俄国文学专号”的增刊,其“论文”部分有沈雁冰的《近代俄国文学家三十人合传》,其中即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略;其“译丛”部分则有陈大悲译的陀氏短篇《贼》。文学研究会的另一机关刊物《文学周报》(《时事新报》副刊)第十九期(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也特辟了“陀氏百年纪念专号”,第二十期(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三十二期至三十五期(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二十一日)都有关于陀氏的文章、资料。以上就是“五四”时期关于陀氏介绍的概况。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品的中译单行本,则是由鲁迅主持的未名社翻译出版的。陀氏作品第一种中译本即他的成名作——书简体小说《穷人》,韦丛芜译,经鲁迅校阅并编入《未名丛刊》,于一九二六年六月初版,印数一千五百册。译稿由韦丛芜于一九二四年下半年完成,翌年春即送交鲁迅先生审阅。(查《鲁迅日记》,韦与鲁迅交往的最早日期为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该日记有:“得霁野信并蓼南文稿。”蓼南即韦丛芜,文稿疑即《穷人》译稿)鲁迅后据原白光的日译本予以校订。

《鲁迅日记》一九二五年八月十一日条记有:“往东亚公司买《支那童话集》、……《赌博者》,……各一本,共泉十元二角。”《赌博者》即为上述原白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第五卷,其中除《赌博者》(湖风版洪灵菲中译本题作《赌徒》——笔者)外尚附有《穷人》,此即为鲁迅据之以校改译稿的日译本。检索《鲁迅日记》,可见二五年至二六年间鲁迅、韦丛芜信札往来频仍,并时相过从,惜这些函件大多散佚,已无从查考其内容,其中极可能涉及《穷人》译稿推敲事。现存鲁迅书简中唯一论及《穷人》译稿的,仅一九二六年五月一日致韦素园笺,其中说到:“昨看见张凤举,他说Dosto-jewski的《穷人》,不如译作‘可怜人’之确切。未知原文中是否也含‘穷’与‘可怜’二义。倘也与英文一样,则似乎可改,请与霁野一商,改定为荷。”译本的题名也商榷再三,可见鲁迅先生在培育文学青年时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态度。

《鲁迅日记》一九二六年六月三日条记有:“上午寄素园信并《穷人》小引。”鲁迅在《小引》中说:“中国的知道陀思妥夫斯基将近十年了,他的姓已经听得耳熟,但作品的译本却未见。……这回丛芜才将他的最初的作品,最初绍介到中国来,我觉得似乎很弥补了些缺憾。”鲁迅还根据《陀思妥夫斯基文学著作集》(《Dostoievsky’s litterarsche Sch-riften》)、梅列士柯夫斯基:《陀思妥夫斯基与托尔斯泰》(Meresch-kovsky’s:《DostoievskyundTol-stoy》)以及曙梦的《露西亚文学研究》等书,当然更依据自己历年积累的心得,在《小引》中撮要介绍了陀氏的生平与创作,认为陀氏确凿是一个“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揭示“他所爱,所同情的是这些——贫病的人们——,所记得的是这些,所描写的是这些;而他所毫无顾忌地解剖,详检,甚而至于鉴赏的也是这些”。正因为陀氏充溢着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爱与同情,故而激起鲁迅的通感与共鸣,颇为称赏陀氏自称的“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同时,鲁迅也指出陀氏笔下的人物均经历了“精神的苦刑”,大都是“没有活路的”,处于“骇人的卑污的状态上”,惟有进向那“犯罪,痴呆,酗酒,发狂,自杀的路上去”;另外,也有些送到那“反省,矫正,忏悔,苏生的路上去”。不过,后一类人完成“苦的涤除”、走上“苏生的路”的历程,却表现得十分渺茫与虚妄,形象比前一类人要显得苍白与孱弱。

这里,我想说些题外的话,即二三十年代时,中国一些勇于变革、敢于身殉的先进知识分子,也就是一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前驱者,亦同鲁迅一样,一度热衷于陀氏的绍介。例如“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李伟森就曾编译过,《朵思退夫斯基——朵思退夫斯基夫人之日记及回想录》(北新书局,一九二八年六月初版),洪灵菲翻译了陀氏的《地下室手记》(湖风书局,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初版)和《赌徒》(湖风书局,一九三三年三月初版)。我想,他们之所以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有关著作及作品,当然是因为陀氏对黑暗社会暴露得深刻、对贫苦民众同情得真切吧,也因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人民在蒋介石“法治”之下的际遇,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人民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勋政”下的命运并无二致,故而借助陀氏犀利的笔锋来揭露独夫的专制与暴虐。而另一方面,他们对于陀氏作品中所宣扬的“阴暗哲学”,亦即高尔基曾指出的“悲观主义、神秘主义”,“听天由命,顺从一切,宽恕一切”的“无为思想”(高尔基语),也当然是不以为然的。鲁迅晚年为日本三笠书房《陀思妥夫斯基全集》而作的《陀思妥夫斯基的事》,对于陀氏的思想与创作有了更深刻的剖析,针对“陀思妥夫斯基式的忍从——对于横逆之来的真正的忍从”,认为正是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的病态产物,进而指出陀晚年热衷于宣传正教的“神”——基督,和中国孔教崇奉的“礼”一样,都是麻痹人民斗志的精神鸦片。鲁迅极为透辟地揭示,要扬弃对于恶势力的“百分之百的忍从”,而代之以“虚伪”。这种有特定涵义的“虚伪”,是被压迫者渐次觉醒、起而抗争的前奏,作为一种斗争手段是必需和必要的,“因为压迫者指为被压迫者的不德之一的这虚伪,对于同类,是恶,而对于压迫者,却是道德的”。这当然早已超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忍从”的“说教”,而昭示了陀氏所不敢正视的“被压迫者对压迫者,不是奴隶,就是敌人,决不能成为朋友,所以彼此的道德,并不相同”(《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这一朴素的真理。

至于《穷人》,鲁迅在《小引》中关于它的问世及影响也有所记叙:“《穷人》是作于一千八百四十五年,到第二年发表的;是第一部,也是使他即刻成为大家的作品;格里戈洛维奇和涅克拉梭夫为之狂喜,培林斯基曾给他公正的褒辞。”并且还以惊叹的口吻写道:“而作者其时只有二十四岁,却尤是惊人的事。天才的心诚然是博大的。”以上评介,可以说是全般揄扬,无一微辞。但十年之后在论及《穷人》时却如此说道:“一读他二十四岁时所作《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虽无贬抑,却已存疑。鲁迅对陀氏认识的深化,还散见于他晚年写的文章以及所编辑与支持的刊物。例如在一九三四年七月所写的文章中曾说:“壁上还有一幅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大画像。对于这先生,我是尊敬,佩服的,但我又恨他残酷到了冷静的文章。”(《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在鲁迅所赞助,庄启东、陈君冶编辑的《春光》上,则译载了卢那察尔斯基的《妥斯退夫斯基论》(云林译,刊该刊一卷二号,一九三四年四月),其中对于作为艺术家与思想家的陀氏作了精到的评析,阐扬了他的伟大与不凡,也揭示了他“极端恶魔主义”的重负,指出“妥斯退夫斯基的精神的源流,就是一面避免着顽强的独裁制,一面与这河床(按指宗教——笔者)合流着。”但陀氏思想中有一条主线是不能忽视的,即他始终满怀忧戚与希冀瞩目祖国的未来,他的爱国赤诚是毋庸置疑的。最后,卢那察尔斯基写道:“俄国现在是多难的,但是正在向光荣的道路前进。它的背后,站立着祝福他前进的伟大的预言者们的姿影。而这些预言者之中,最有魅力的最美丽的姿影恐怕就是妥斯退夫斯基吧。”象以上这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剖析陀氏的作家论,可能是第一次介绍到中国来。

《<穷人>小引》曾先刊发于《语丝》周刊第八十三期(一九二六年六月十四日),而《穷人》印本亦于同月下旬出版。(《鲁迅日记》一九二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条记有:“午后托广平往北新书局取《语丝》,往未名社取《穷人》。”)

《穷人》作为陀氏作品第一个中译本问世,倒也装饰得绰约淡雅,封面素洁、朴直、沉郁,与书的内容却也吻合无间。以蓝灰色厚纸为底纹的书面上,上方印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走笔龙蛇似的签名式;右侧配置一小方陀氏版画肖像,署名“FV”,系法国画家跋乐顿所作,刀法粗疏而传神,于一片昏暗中浮现着陀氏愁蹙的苦脸,似乎在向我们叙说那令人揪心与寒颤的故事;左侧书名则由鲁迅手书近隶体的“穷人”两字,苍劲瘦削,给人以形销骨立之感,书名下缀有“韦丛芜译”一行小字。装订款式即为《未名丛刊》统一的道林纸印毛边装,经过半个多世纪仍悦目而柔韧,不愧为鲁迅亲手擘划的中国现代出版物中的精品。扉页亦为《未名丛刊》的统一格式,方框内仅注明丛刊、作品、作者、译者之名,虽无任何花饰却醒目而美观。扉页后印有一帧陀氏抱膝而坐的照片,端重、愁苦、冷峻的神色一如他作品的风格,下端则署有陀氏的花体签名式。鲁迅撰《小引》置于卷首地位,紧衔其后的即为译本所据原本之一——美国现代丛书社《现代丛书》版的英译本《引言》,ThomasSeltzer所撰,其中也概述了陀氏的生平与创作,其中引述了别林斯基在读完《穷人》原稿时惊呼:“一位新果戈理出现了!”并兴奋地对陀氏说道:“告诉我,青年,你理会你这里所写的一切是如何地真实么?你真正捉住这一切可怕的真理么?不!在你这大年纪是不可能的。你深入事物的本质了。真理显示于你如同显示于一个艺术家似的。这是天赋的。护持这种天才,忠诚地对它,你将成为一个大著作家。”可惜这段话的出处我未能查到。

读毕《穷人》,那“暮年是这么孤寂,而又不安于孤寂”的“可怜的老人”,所发出的裂人肺腑的“不成声的绝叫”,如此强烈地震撼人心,竟然在耳际回荡经日,似乎不绝于耳,其迫人的感染力当然要归功于原著,但也不能忽略了译笔的忠实、流畅。译者当时不过是一个二十余岁的文学青年,译述态度是谦恭而严谨的,他所据以翻译的主要底本是英国女翻译家康斯坦斯·迦内特(Constance Garnett)的英译本,又参考了美国《现代丛书》(《Modern Library》)的英译本;译稿先经其兄韦素园以原文本校订,复又经鲁迅先生据日本翻译家原白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本加以校核,“以定从违”。三种文本的反复校改,译文的忠实与练达,当然无可疑虑了。

篇5:泣不成声词语造句

2、老人听到唯一的儿子永远留在了战场上,顿时泣不成声。

3、英雄的事迹令许多人感动得泣不成声。

4、我漫不经心的走在下夜班的路上,突然我看见前面路旁坐着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子,我警惕的问他你在刚什么,她泣不成声的说:“也不是谁把我的名字搞错了。”

5、我的噪子哽咽,泣不成声。

6、那些遇难者的家属,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7、用横行无忌,不言而喻,泣不以前我们这里的官横行无忌,大家都不言而喻对他充满了憎恨,有次他私吞了隔壁邻居的救济款,让别人泣不成声。

8、“我要感谢上帝救我一命,他会保佑我,”布劳利几乎泣不成声地说,“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可是我确知他握着我的手,他保全我的生命,以便彻底制止官官相护掩盖罪行。”

9、她在落满枫叶的山上上漫不经心的走着,忽然一阵哭声让她警觉起来。慢慢握紧手中的剑,循着哭声找去。在山坡上发现一个灵秀的女孩子哭的泣不成声。

10、他在村里横行无忌,干尽了坏事,村民们对他的反感不言而喻,但经常为被欺负的事儿泣不成声。终于,警方逮捕了他。

11、她深深地叹息着,用一只手背抹着眼泪,瞧着他想说话,可是有好一阵子泣不成声。

12、没有人可以逃避生离死别,悲伤过度后的是泣不成声。

13、当她听到自己的孩子在超载的校车中出事时,早已泣不成声。

14、伦斯福的父亲在法庭上听到法官详述案件经过时泣不成声。

15、她搂著雪娜泣不成声,虽然我以前并不认识她,我们成了她的祝福。

16、就在父亲忏悔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化身师父,父亲泣不成声地感谢师父对他的宽容。

17、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18、素甲鱼深深地叹息着,用一只手背抹着眼泪,瞧着爱丽丝想说话,可是有好一阵子泣不成声。

19、尚特罗太太与福日雷家有点表亲关系,据她说,男爵夫人伤心得泣不成声,举行仪式后的第二天便卧床不起了。

20、这回这是泣不成声了,帕里斯?希尔顿从法庭被押回到监狱。之前,法官宣判,她必须在监狱服满45天的刑期,而不能在家里服刑

21、于是她站起来跑开,戴安听了她的话,泣不成声,她明白到他们无法搂抱她的那两个月,他们的宝宝原来躺在神的怀中,“那像神的`气味,妈。

22、正当我泣不成声地吐出了这个心愿时,有人走近了我,我惊跳了起来,又是海伦。彭斯靠近了我,渐暗的炉火恰好照亮她走过空空荡荡的长房间她给我端来了咖啡和面包。

篇6:泣不成声的近义词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相遇

甲小姐与乙先生,相识于少年。甲小姐,16岁。乙先生,22岁。6岁,究竟有着多少的鸿沟!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相遇,富有戏剧性。当年的甲小姐,是个爱玩的小女孩,在那个时候,上网聊QQ甲小姐最大的爱好。跟一些不认识的乱聊,慢慢的,甲小姐没了兴趣。便设置了任何人都不可以加为好友。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封QQ邮件,而,这封邮件便是乙先生发过来的。这封邮件开启了十年的纠缠。甲小姐是一个对新鲜事物都带有好奇,便在邮箱里跟乙先生聊起了天,有时候一封邮件只是一句话,两句话(这些邮件变成了甲小姐每次都会笑的信件)。半年后,乙先生说,聊了那么久,是不是应该jiaQQ了!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相识

甲小姐与乙先生,偶尔聊QQ。就像多年的好友,乙先生对甲小姐有求必应,不管那个要求,有多可笑,有多无理取闹。乙先生一概应承。那宠爱,看不出,究竟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友情。甲小姐的高中生涯,因为高考,过得很忙碌,因为乙先生,过得很开心。甲小姐很顺利考上了大学。甲小姐的大学生活,枯燥无味,唯独开心的是,乙先生偶尔的关心。甲小姐迫不急待的想早点毕业去乙先生的城市。也许因为大学生活,并不太如人意,大学时期,家庭发生了巨变,让甲小姐似乎变得不太爱讲话,性格内向了起来,只活在了自己的象牙塔里,那个象牙塔里,可能只住着一位乙先生。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见面

甲小姐,为了逃离那个城市。突然决定休学去乙先生的学校,本想给乙先生一个惊喜,可当真的不顾一切来到了乙先生的城市,却没有勇气站在乙先生面前。而是先找了一份工作稳定下来,不知不觉得,甲小姐已经21了,已经相识了五年。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乙先生,我来了。乙先生很高兴。本以为,这是一场期待了五年的见面,应该会有多唯美,多感人,甲小姐脑海里出现了无数个画面,想想都觉得感动。可是真的见面时,被乙先生一句话玩笑话,伤得遍体鳞伤。“我还以为你有多倾国倾城呢,当初那么费力才认识你,原来不过如此,还没有我的历届女朋友漂亮呢”(这一句话,注定了后面的结局)。甲小姐,顿时被雷击一样的感觉。第一次的见面,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美好的.事物,以致于多年以后,甲小姐始终记得这句话。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生疏

甲小姐见面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跟乙先生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乙先生,27岁,长得特别帅,风度偏偏,博士学历。月薪2万,这些条件,刺痛了,甲小姐的心。甲小姐暗下决心,我要成为配得上你的人,等我配得上你时,我再向你表白。这个年龄的甲小姐,是个觉得,为爱可是不顾一切的人。自己的暗恋已经有了五年,再努力一点。就能开花结果。甲小姐去上了夜校,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时间过得匆忙而又充实。正当甲小姐努力不懈时,却得知,乙先生被公司派出国去了缅甸。甲小姐,生气不已,为什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却始终没有勇气问乙先生一句,也许没有自信,也许不知道该用什么身份去问。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重逢

两年后,乙先生终于回到了甲小姐的城市。而甲小姐也夜校本科毕业。正计划的如何告诉乙先生好消息时。乙先生,第一次提出了,你过来找我吧!(甲小姐,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每次,都是甲小姐去找乙先生,而乙先生从未去过甲小姐处。很多年以后,才知道,有一种爱,未开口中而先泣),乙先生带着甲小姐,去逛街,去看电影,去坐公交,焉然就像一对情侣。两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甲小姐的头靠在乙先生的腿上。乙先生小心翼翼的抚摸着甲小姐的头发。到了下午,甲小姐依依不舍的回去了。甲小姐以后,这就是爱情。可是,乙先生似乎又恢复了往常。没有一丝不同。甲小姐想问,这究竟算什么,却始终没有勇气问出那句。我想,甲小姐,害怕失去。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纠缠

转眼,甲小姐,已经25岁,而乙先生也已31岁。两人,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甲小姐被家里人催婚,可是自己始终不死心,就想问乙先生一个决定。在一次与乙先生的通话中,甲小姐说,我年纪不小了。却连个初恋都没有谈过。该谈个男朋友了,不然得变得老姑娘了。乙先生说,应该要谈,要结婚了。虽然答案在我自己的想象中,但是,甲小姐听到答案时,还是眼泪止不你说住的流。暗恋,九年。就是这个结果,像一出自编自导的戏,我把你当全部,你却把我当成路人甲。

甲小姐与乙先生各自的婚姻

甲小姐,终于在暗恋乙先生十年后,把自己闪婚嫁出去了。不知道是因为绝望了,才以为婚姻能让自己放手。两年后,乙先生也结婚了。婚礼太隆重,到以致于甲小姐没有勇气去参加。甲小姐在乙先生结婚的那天,第一次喝醉。醉得不醒人事,只迷糊的记得,打了个电话,又哭,又笑,说了很久很久。甲小姐貌似听到了一句,从天堂传来的话:你终于肯说出来了,我等了你这句话,等了十年)。这句话,注定了甲小姐的幸福与痛苦。甲小姐的婚姻,注定了悲剧,在三年后,甲小姐,终于又单身了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折磨

甲小姐问乙先生,你喜欢我吗?或者问你,有没有喜欢过我。乙先生说,因为我也怕失去你。甲小姐说,让我留在你身边吧!乙先生说,我有老婆,有儿子,我没有办法娶你。甲小姐说,我不要名分。乙先生说,对不起,我不想伤害你。乙先生在一个月后,公司派遣出国。明明不是指派他,他却主动申请出国。连出国,都没让甲小姐,送机。甲小姐知道,乙先生是不想伤害自己,也不想背叛家庭。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离别

甲小姐,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设定了一个月后给乙先生。她知道,乙先生一定会来找他。所以,她设定了时间。(乙先生,很感谢,让我遇见你。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的世界里,只剩下你。我一直固执的把你留在我的世界里,却不知道,你的世界并不适合我的存在。如果爱情有先后,为什么我不能穿上美美的婚纱走向你,这是我的梦想呀!我一直都在纠结,你爱不爱我。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我们早已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而是亲情。原来认识的时间够长,真的可以成为亲情。我知道,你不想伤害我,所以选择离开。我知道你没有办法放下我,所以你选择,不出现我面前。我,愿意放你自由。这辈子,认识你,我不后悔。下辈子,我希望,不要认识。痛苦的极致是带血的美丽。我的悲伤,逆流成河)

甲小姐与乙先生的相忘江湖

乙先生收到甲小姐的邮件时,往事一幕幕,突然泪流满面。(乙先生,他严谨,内向、沉稳),第二天就回国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甲小姐。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有找到,好像这个世界从未出现过一样。

篇7:不成磨灭的痕迹美文

一年一度,草青草黄,花开花落,时间像个圆,不断沿着那个循环的圈,从日界线到日界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光阴的辗转中,在岁月的轮回中,不知何时,脚下的路总不断的绵延着,信心和勇气支持着你不再受任何人的左右,选择自己的路,尽管不知道前路通向何处,但我相信,在你走过的地方,一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扶持着你一步一步走向心的方向,长成参天模样。

平原上总有一望无垠的视线,不知何时,目光落在了一个稚嫩的身影上,那是一棵树,一棵很小很小的树,谁种下,又遗忘,放眼望去,没有风、没有鸟、没有虫的世界,像是带着些死寂的深秋,但庆幸的是,树苗分出些许粗细不一的枝杈,每一根枝杈顶部都有一两片绿得发亮的叶子,给这棵虚弱的、嶙峋的树带来了生的希望。

平原地区雨少,尽管有,也少的可怜,细细的雨丝,忽地,便没了踪影,太阳又炙烤着大地。枝头的叶片分明有焦灼之感,边缘微微向内卷,变得枯黄,最后干脆整片一起坠落,风一卷,纷纷扬扬的碎成了好几片,化成了灰烬一般,人们视而不见,仿佛该逝去的东西就该逝去。

清晨的薄薄的雾气笼罩着这片天空下的世界,然而定睛一看,原来凋落的枝头,竟长出了好几片叶子,比原来的更多、更绿、更富有生机,细腻地挂着些水珠,挑弄着空气中的水汽,也许定论太早,也许从那以后,树照样会凋落一些树叶,但几天后又会长出更多的绿叶,渐渐地,竟也有了些小树的雏形了,尽管人们常常从这里走过,但却似乎把这颗树从自己的视线外抹去了,在没有人的关心中,这棵树依旧平凡地成长着。

当根扎的却来越深,向土壤里逐渐伸展时,树也变得越来越粗壮,阳光明媚的时候,树会伸展开每一片枝叶,努力向外扩张,汲取自己应得的.阳光与养料,同时,在最深层的地方,形成最坚实的镣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树成为了平原上的一道风景。每一次经历过的时间的考验,树更加茁壮,在时间的一圈圈叠加中,屹立不倒,三百六十五天变成一道年轮,粗细错落,都成为了树无法更改的痕迹,像是藏在心里,藏在时间里。

世界总不会一如既往风和日丽,当暴风雨来临的日子里,树无处躲避,唯有缩紧身躯任风雨打击,一次一次,自然的惩罚不厌其烦,那最细弱的枝干被折断,散落了一地,像是拔去了身上的鳞甲,带着血肉。枯枝烂叶堆在树下,成为雨后土壤中的养料,原来枝叶被折断的地方,露出雪白的树干,但不久,树干雪白的部分被逐渐变成棕色,形成树结,而在其他的地方重新长出枝叶。树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自己愈合伤口,然后不断生长,树身上的树结越来越多,但枝干也越来越粗壮,长成一棵生机勃勃的参天大树。

篇8:泣不成声的近义词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但现实生活中, 学校的“问题学生”为数依然不少,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普通私立学校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管理模式等多种因素, 情况尤甚。

案例描述

上学年, 我任教的是一所普通私立学校七年级的一个重点班。顾名思义, 这个班的成绩肯定不错, 但不知为什么, 所有科任教师都反映上课找不到感觉:学生总是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课堂一片寂静———对教师的提问, 深的不会, 浅的不屑回答;要求同学之间合作交流, 一个个是一脸“你算老几”的孤傲。

就这样气氛沉闷地过了半个学期, 期中考后, 一个插班生的转入打破了这种沉寂。他, 一个很帅气的男孩, 父母都是泰顺人, 均在温州工作, 由于逃学、上网、打架等诸多劣习, 学校忍无可忍, 要求他退学, 家长无耐只好把他送回泰顺, 插班重读七年级。刚过来, 学校也知道“来者不善”, 政教处便与他约法三章, 并考虑到他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把他安排在重点班, “物以类聚”, 估计成绩好的学生大多不容易受影响。有天晚自习下课后, 由于纪律问题, 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谈话, 没想到当天晚上回寝室后他居然眉飞色舞地描述他自己如何如何跟老师打架。此时我才猛然意识到:他的问题在于心理!这个班级的问题也在于心理!

于是我开始在心育上找突破。

首先, 我想到了利用私立学校得天独厚的科教条件。我找到他让他组织班里的那些“网瘾”和“高手”成立一个网络小组, 要求他们创办网站, 开设“心理家园”“心灵青草地”等心育栏目, 后来在他们的建议下还开辟了网络论坛。就这样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 利用网络资源轻松地建构了班级 (其实也是校园) 心育基地。

随着孩子们的转变, 我渐渐改变教育方法———由消极心理教育转向积极心理教育。课内课外有意地淡化甚至忽视他们的消极因素, 充分发掘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有一次, 晚自修的时候我发现他没有请假突然消失了, 我很着急, 心想, 真是“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十有八九又上网去了, 心中一股无名业火直往上冒:我在你身上发了这么多心思, 你居然又逃课!但转念一想, 像他这样的学生有哪种“硬招”没接过, 对“棍棒”式的教育他肯定有“免疫功能”, 我决不能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信任和好感拱手送掉。于是我不露声色, 在同学面前权当他已经请过假, 另一方面自己悄悄地到外面以前他常光顾的网吧寻找。直到晚上十点多钟, 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我只好打电话给他远在温州的妈妈, 我这才了解到, 原来傍晚他母亲曾告诉他爷爷在家生病的消息。第二天, 没料到傍晚他过来向我请假回家照料爷爷时还向我道了歉, 那时我还只是笑笑, 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虽然当时我确实很担心, 但你的孝心带给我的喜悦早就掩盖了那丝怨气。我为有你这样孝敬长辈的学生而高兴!

学习是学生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 因为学习问题而成为“问题学生”的为数不少, 甚至可以说学习问题是引发“问题学生”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为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 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 我帮助他们制订学习习惯养成条例, 动员、组织学生实行自我监督、相互监督机制, 并让学生主动、被动地学习一些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竞争意识之类的知识。一段时间后, 班级的懒散之气也开始改观。

案例分析

两个学期下来, 最令人头痛的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用他父母的话说“简直换了一个人”“这样的变化让我做父母的都简直无法置信”。整个班级面貌也是焕然一新。坐下来静思:这阶段的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到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心育,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

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但在升学指挥棒下, 学生们还是处在“考个重点”就是“才”的浪潮下, 家长、学校、教师都把学习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往往忽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往对孩子们出现问题往往只是“堵”而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导”, 以致学生们的“心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我却投其所好地给了他们一剂“心药”。

二、构建心育大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七八年级正是学生最叛逆的年龄, 私立学校的学生往往有更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心理诉求, 他们具有反叛性, 凡是你要他做的事, 他偏不做;同样的事, 他自己决定做就做, 你叫他做, 他就不做。我采取学生自主心育的方式, 让学生自主地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行为的调节, 自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来实现心理素质的提高, 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心理需求, 因此它比教师机械理论说教或惩罚约束效果要好得多。

三、以积极心理教育取代消极心理教育

上面提到的“劣迹斑斑”的他, 虽然有消极因素, 但由于教师极力淡化甚至忽视他的消极因素, 并不断地强化、激活他身上积极的心理因素, 进而让这些积极因素发展成为积极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质, “一俊遮百丑”, 渐渐地积极因素占了上锋, 这就促进了他的全面发展。

案例的现实意义

上面的案例给了我启示:“问题学生”只要抓住心育, “治好”他们的心病, “问题学生”将不再是问题。

私立学校“问题学生”的问题特别突出, 其实公立学校也同样有相当数量的“问题学生”, 虽然他们的存在还构不成阻碍学校发展的威胁, 但对于一个家庭那可能就意味着一代, 意味着一个家族的兴亡, 对于一个孩子那就意味着一生。如果能解决好“问题学生”的问题, 就公立学校, 无论对学生个人、对家庭, 还是对学校, 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或许多几所能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的学校, 社会就可以少建几所监狱。

参考文献

[1]苗元江, 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南京师大学报·2003 (1)

[2]任俊·积极心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4)

篇9:在他的婚礼上我泣不成声

这样的故事似乎每个看过港台剧的人都会烂熟于心,但事实上我和他也正是像肥皂剧一样: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然后恋爱,再然后错过彼此,直到我参加他的婚礼。我们整个学生时代都是那种没有挑明但却非常青涩的感情。现在想来,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了那时候的纯真与快乐,最快乐的事不过于每周他攒下零用钱到周末的时候请我去吃一次肯德基,或者是在他打篮球打得大汗淋漓的时候我给他送去一瓶可乐,然后看他更加帅气地在场上挥汗如雨,我觉得他像流川枫。

后来我们当然确定了彼此的关系,直到进入了大学,那实在是一个我们自以为成熟却远不知怎么去爱的年纪。我们就像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所设定那样,成为了成千上万不懂得珍惜而错过彼此的年轻人。

尽管我们分开了,但是我们的关系却并没有就此结束,我们在“朋友”的这种名义之下,继续互相关心,互相安慰。我周围的朋友都能看得出我对他的依赖,据他们说我之后找的每一任男友,身上都有他的影子。我遇到什么样糟糕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人总是他。我自己从未怀疑过,他就是我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人。

直到我收到他的结婚请帖,那天我在家里哭得泣不成声,我打电话给他,我说这样太残忍了,不是么?他却告诉我,我们是要做一辈子的知己的,所以我的婚礼你应该来参加,你是要学着这样长大。尽管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这样长大的方式太过残酷和决裂,如果是其他人告诉我这一通话,我一定会觉得那该是一个多么铁面不近情理的人,可是因为对他的感情太过强大,我仍然发自内心言不由衷地相信:他这么做,也一定是为我好的。

到了他结婚的前一天,我至少在内心给自己说了不下一百遍:明天不许哭。要去送上自己的祝福。到了第二天我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我想至少在他和她的面前我还是必须有尊严。他们站在台上,我看到他望着我的眼神,我们俩之间的默契让我能够明白他眼神里说的是什么——鼓励、安慰,还有心疼。在他们宣布誓言的那一刻,全场的灯光都暗下来了,只有他们俩,他们互相交换了戒指,誓言、接吻、香槟、那一刻我近乎于恍惚,我的确是幻想过很多次,自己穿上婚纱的时候,一旁的人就是他。

上一篇:《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下一篇: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之艺术衍生品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