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

2024-04-16

《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精选13篇)

篇1:《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

《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的最深感受是:

物理教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不适合做分组实验,最少也要有演示实验。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本节课中,有一个碘的升华实验。由于实验效果不好,所以没有做这个实验,导致课堂效果很差。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改进方法:积极思考,利用一切可利用物品进行实验。以本节课为例:可以寻找容易升华的物品樟脑球。将樟脑球放入烧瓶中,烧瓶中放一截树枝。加热,可以看到卫生球没了,同时在树枝上出现类似下雪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既能直观的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有增强了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所以以后教学中我们应当放宽眼界,不能只盯着教科书。要寻求变通,如果思维被束缚住,就永远也不会有创新,不会有进步。

篇2:《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和以往相比我比较重视了过程方法这个方面。对于知识的呈现没有一味的抛知识点,而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逐步呈现,让同学们自己形成认知。这是我觉得自己有进步的地方。今后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对这一方面进行强化。

当然,还是有很多毛病,比如,有的时候提出问题了,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了,但是在对问题进行回答的时候,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挥余地,或者一旦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准确时,老师就接着说下去了,这样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我觉得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多注意。另外,当举例子的时候,不能说要在一节课上把所有的例子都试图弄出来,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分析生活中的现象,由此展开,可以说,在一堂课上,不要试图讲所有的知识点,知识面,只要教会他们解决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就好了。

篇3:《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

一、以课堂观察为载体,开展教学反思

课堂观察是通过查看,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寻找学生课堂学习完善、推动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教师借助在课堂观察的效果,来探究、应对具体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展现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同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全面的综合发展。

(一)设置课堂观察观测点

观察点的质量就是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观察只是针对行为的一种快写,我们很难观察学生、教师头脑中的东西,只能观察能观察到的东西,如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观察自身的教学方法、身体状况、声音质量以及体态语言的使用等,也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互动情况以及对教师上课的反映等。

例如:观察教师可以观察课堂内容的呈现、所用的教学方法、甚至背景知识的运用等。作为单一的课堂观察者(不参与课堂教学和活动),可以观察任课教师的语言素养,(如语音、语调,语速,普通话是否标准等)、新课导入、知识呈现、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组织、评价,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学生的非学习性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确认具体目标之后,就需要考虑和研究主题联系最密切的观察点,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设计—观察—反思—改进”,形成教研活动的关键连接点。

(二)课堂观察运用

然后根据课前研究主题所确定的观测点去细致的记录任课教师及学生的课堂反映。有效的课堂观察:首先需要确定观察的目的与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我们教师全面了解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个体差异以及爱好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其次是落实观察内容。教师的课堂引导除教学前要精心准备好教学情境、教学材料外,最主要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同时课后要有意识地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自身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开展教学反思

在课堂观察之后的反思中,需要以课堂教学环节为主线,以观察者的观察点为基础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学情景再现或者视频回放等形式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然后任课教师根据观测者的观察记录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反思和修改。

二、以教学反思为契机,优化课堂教学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当我们在为进行新课改而不懈努力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反思自身在新课改中的不足之处,总结分析在教学设计、管理以及实践等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方法。通过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实践的磨练,以此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探究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重复、缺乏启发性。

例如:走进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猜想文中产生这种问题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则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但稍作观察分析,就会发现不少教师把“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什么”等当成了“万能钥匙”,不论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基础如何而一味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探讨性问题。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注意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且要有目的性,要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知识点的落实,还要避免因问题过于简单平淡而使学生感觉缺乏挑战性,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使学生产生探究愿望,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二)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但上课时不能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管得太死,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学习环境和谐。

(三)教师应该精心的去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讲”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新课改主导的是将传统教学的讲授式转化为启发式和讨论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材的“克隆者”,而是新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者,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提高“讲”的艺术,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高中语文《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巧妙的设计安排两个讨论组,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不同的辩论与叙述,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触龙和赵太后这两个不同的人物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一组为触龙这个角色,另一组为赵太后这个角色,辩论内容为互相站在这两个人物的角色来说明触龙要怎样才能说服赵太后,而展开自己的思想,进行不同的思维见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对课文的思路等有很清晰的认识,以此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高度,并达到促进课堂生命力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推广应用课堂观察工具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问题,同时让教学反思有理有据。理性的课后反思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途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语文教师的自我成长。

篇4:《升华和凝华》教学课

一、教学背景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其他章节的收尾片段,是衔接前四种物态变化的桥梁,是学生能推理到的两种物态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易观察,并且和其他物态变化相比很难辨别。另外,本节结合几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举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

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物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如何判断物态变化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但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是很难直接观察的,因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内容须要依靠推理,明确“直接”的意义,并且分清前后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知道生活中典型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经历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过程,体会根据实验事实结合已有知识分析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感受自然界的奇妙,领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升华和凝华的吸热、放热情况。

难点:升华、凝华现象的判断;利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四、教学策略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最后一组现象,虽然已有前面的学习基础,但升华和凝华现象不易被学生观察和注意。在教学中应力求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体会,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判断去了解过程,理解概念中“直接”的意义。

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应力求从生活和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动脑、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协作,让整节课在愉快中进行,使学生真正感觉到物理的魅力所在。

五、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樟脑丸、松树枝、碘、热水、冷水、酒精灯、碘锤、烧杯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说明物质的状态是如何转化的?这又是什么物态变化呢?

学生讨论:冬天冰不可能熔化,只能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即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身边的现象,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演示,给出定义

教师演示: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再将一根细的松树枝放入,然后将瓶子密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加热时樟脑丸状态的变化,停止加热时,松树枝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总结得出:固态的樟脑粉末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蒸气;气态的樟脑蒸气冷却后直接变成固态的樟脑粉末。

(学生观察并回答樟脑丸状态的变化,提醒其特别注意液态是否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现象,即固态物质可以直接变成气态,这样能更好地引出定义。

学生分组实验:用热水对固态的碘加热,轻轻摇晃碘锤,观察是否有液体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将紫色的碘蒸气用冷水降温,观察碘蒸气的变化,取出冷水中的碘锤,擦掉碘锤外的水分,观察碘锤中是否有碘液体出现。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进行简单直观的操作,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教师说明:碘的熔点是113.7℃,实验用热水温度约60℃,将碘放入热水中,碘达不到熔点,不会熔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吸热放热情况。

板书: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放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更容易得出结论。通过对比实验,不仅可以得出吸热放热情况,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直观理解。

(三)联系实际,解释应用

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出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现象一:冬天堆积的雪人为什么会变小?衣柜里的卫生球为什么会变小?

现象二:北方冬天窗户上结的冰花、霜、雾凇、树挂等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现象三:用久了的灯泡里的灯丝为什么会变细?灯泡壁为什么会变黑?

(学生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比如:北方冬天窗户上的霜为什么在内表面,而不在外表面?雪又是怎么形成的?“树挂”和“冰挂”有什么不同?冰箱里的“霜”也是凝华形成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并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讲解升华吸热的应用:

教师把一块干冰放进饮料杯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给出问题:endprint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人工降雨”,思考在云层中抛撒干冰为什么会促成降雨?

2.舞台上的白雾是怎么形成的?

3.夏天在运输食品时,为什么要放一些干冰?

(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思考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包含哪些物态变化过程,并且通过讨论总结干冰升华吸热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解释原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物理无处不在,同时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阅读材料,了解科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STS“水循环”,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粗略归纳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

(3)思考问题:水为何珍贵?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说明这些现象都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六)反馈练习

1.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凝华、熔化;     B. 升华、熔化;

C. 升华、液化;     D. 凝华、液化。

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云”,使舞台上出现“白云”的景象,这些“白云”是(     )

A.干冰升华而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而成的气体

D.干冰迅速升华吸收其周围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3.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根棒冰,小林发觉硬梆梆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冒“烟”;他把这根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粉”是水蒸气____所形成的;“烟”是水蒸气________所形成的;“汗”是水蒸气_______所形成的。

篇5: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在设计和执教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升华和凝华》这课中,我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化解问题的难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a、为培养学生的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努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参与。本课由欣赏图片导入课题,创设思维情境,并选入许多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和实例,贴近生活,拉近思维的距离。“碘升华实验”和“模拟雾淞现象”使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其产生愿学、乐学、轻松学和愉快学的心态。

b、设计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学生明确有目的,思维顺畅。例如:导入时先让大家说说,物质变化的基本过程:固态—液态—气态,让学生能不能发现有的物质可以不经过液态的过程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进行猜想,固态和气态之间到底怎样变化才是升华和凝华?并说明理由,使学生想像的空间进一步增强;接着猜想在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哪个是吸热,哪个是放热的过程?使问题更加明朗清晰,达到应有的效果。

c、虽然新课标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严密性,但对于问题的难度要求热把握准确,增加思维的深度。如反馈检测练习中的问题“为什么下雪不冷,化学冷?”它综合四种物态变化,要求熟悉它们产生的基本条件,提升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全面巩固了所学知识。

篇6:《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红岩寺中学 程华

本节课第四章第四节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且气体不易看见,而且难于直接观察。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时,采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去学习。在借助四句诗复习前几节内容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教材并让学生回答自己通过自学能够回答的问题,着重强调了以学生为本,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后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用播放“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视频并让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讨论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得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结论。然后再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说出各是什么现象,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接着在学生很好的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础上,通过图片展示了人工降雨,舞台烟雾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最后安排了适量的习题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也检测了课堂效果。

本节课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较为适当,知识连接过渡的较为自然妥当,学生也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对生活中常见现象也能利用本节的知识作出较为恰当合理的解释,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说得过多,应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说,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2、对于“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本应做演示实验或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己做,但由于没有器材只能用视频代替,没能做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另外在视频展示过程中由于我不不熟悉该校电脑上所装播放器,不能将视频放大;

3、在讲“人工降雨”与“舞台烟雾”时学生由于没有学会前一节汽化与液化,解释不清“人工降雨”与“舞台烟雾”这两个现象,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深入讲解区分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是进行了简单讲解,没有给学生进一步区分讲解,影响了课堂效果.总体来讲在这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避免,我觉得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适量安排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不会的问题,在整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

篇7:《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首先,我简单谈谈自己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我结合教参、本章教学内容、自己前面的上课情况和自己所把握的学生的基本情况设定的。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情我选择的教学方法为自学法、启发法和练习法,使学生自学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本知识,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并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根据这一思路,我的教学过程安排为:复习导入→指导自学→自学检测→强化巩固→课堂小结等环节。而在自学检测一环节中我先紧扣教材,检查学生的概念理解记忆情况,再检查学生对教材中列举的实例理解和了解的情况,然后通过举反例检查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准确程度并纠正学生理解的误区,最后上升到概念和理论应用这一层面上,即教师启发学生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作业也侧重于知识运用的提高,只是两道题的难度有所差别,第一道填空题相对简单,第二道简答题的难度相对有所提高,所以以第一道题为铺垫启发思维,以完成第二道的能力练习。

现在,我来谈谈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情况。

总体而言,本节课无疑是失败的。

首先,时间安排不合理,特别是自学检测一环节中:教师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时浪费时间太多,导致教学内容未进行完。

其次,课堂经验不足,课堂调整和课堂应变能力不足。比如在学生举例出现卡带时,应该根据情况适可而止,而不应该浪费太多的时间。

第三,对学生把握不当,期望过高,这也是这节课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上已经出现了问题,忽略了“直接”二字,误认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在到气态的变化也属于升华。而我在教学设计时,认为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所以教学期望有所提高,重难点设置不当,特别在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凝华的现象时,力求完全,一直浪费太多是时间,最终教学内容未进行完。从这节失败的课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努力改进。

第一、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具体学情。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的主导,如果设置不合理,那这节课必然难以成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应注重教材和学生的分析,设置出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第二、对学情分析、把握不当。

对学生要求和期望太高,一直是我教学中存在的一大弊端,特别通过这次教学竞赛,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点。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情和认识水平,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

第三、课堂教学经验不足。

篇8:《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

然而, 通过听——评——思的形式, 所衍生出我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很多很多。目前, 整个教育领域都在学习实施新课程标准, 每位教师都付以很高的热情以新的教育理念投身到课堂教学中去, 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教育教学变革中来, 用新课标的新理念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青年教师的我, 也愈发得感到急切, 迫不及待地自觉深入学习新课标, 转变教学观念, 从而在反思中提炼自己, 在发展中完善自我。反思, 他既是个人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 也是提升自我能力的合理有效手段。而对于反思, 不应仅仅停留在某些时候某些事物特定界面上的反思, 更应扩展、渗透到与事物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下面本人就通过本次活动, 粗略地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的一些感悟和认识。

一、强化“能力培养”反思意识

学习新课改教学目标后使我认识到:现阶段教学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 教育思想也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眼下, 培养学生的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也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学生能力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太熟悉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重智轻能”的现象还较常态化。比如:启发式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很好途径。教后使我反思到:在日常历史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用的启发式一般有正向启发、反向启发亦或是观察启发、对比启发等等, 总之, 启发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 但是, 无论哪种启发式, 其“启”须启到点子上、启得恰到好处, 这样才有可能“发”。其原则只有一个, 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让课堂成为学生创设自我、发挥自我、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逐步达到培养智能型全方位人才的初衷。

二、强化“效益”反思意识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要讲效率、效果。作为教育, 固然更要遵循这样的规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走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是教师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优先、质量至上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那么, 我们评价“效益”的价值是什么呢?我认为, 说到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 是一个系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 但无论怎样, 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俗话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只有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无数次的事例验证了这一点, 那就是教师必须用心上好每一课。向课堂教学的高效果要质量, 就需要教师依据课标要求及教学规律精心设计组织好每一节课。

三、强化“教后”与“学后”反思意识

教师的教学水平或教学效果, 往往是通过另一层面映射出来的, 那就是借助于学生反馈的渠道体现出来。同样, 教师的“教后反思”也是通过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回答、作业信息的反馈等途径来验证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是这一过程中辩证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教师通过“教后反思”, 及时了解对知识传授正确与否、教法是否得当、课堂教学是否达标等一系列问题, 便于改进完善教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 还应引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验证、自我评价。鉴于此, 我认为, 主张让学生谈谈或回顾某章节、某节课的学习经过和结果以及感受、体会, 从中感悟出学法是否适合于自己实际, 学习效果是否理想, 最终做出自我评价反思。另外, 也可评价老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 当然, 老师要做到虚心接受, 善于纳谏。进而, 教师又可对某些学生的“学”提出评价, 让其悔悟, 继续改进“学法”。如此, 师生间的互动反思, 彼此间会感悟出“教后”和“学后”的得失, 达到“教”与“学”最佳平衡点和结合点, 有利于“教”与“学”的相互改进, 推进教改进程, 从而利于优化课堂效率。

篇9:探究升华和凝华

1.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

实验器材:碘锤 酒精灯

实验步骤:

(1)观察碘锤中碘的状态和颜色.

(2)在下端微微加热碘锤,观察碘的状态和颜色,观察有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3)让碘锤冷却或在上端凹部分滴几滴水,观察碘的状态和颜色.

实验结论:

如图1,碘锤内装有少量黑色的碘粒,对碘锤微微加热时,玻璃泡内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出现液态的碘.停止加热,紫色逐渐消失.这时会看到许多小晶粒附着在壁上,使玻璃的透明度降低.碘蒸气变成黑色的碘粒,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注意事项:

(1)本实验只能用酒精灯微微均匀地加热碘锤,也可用热水加热.

(2)本实验也可以用试管和碘粒来完成,但碘蒸气有毒,应防止被人吸入.

2.活动:人工造雪

实验器材:铁架台 锥形瓶 棉线 酒精灯 樟脑丸

实验步骤:

(1)缓慢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萘的状态变化,萘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萘?

(2)棉线上析出的萘外形像什么?

实验结论:

如图2,加热时,瓶内有白色萘蒸气,但没有出现液态物质.停止加热时,经过冷却,也没有出现液态物质,在瓶内壁和棉线上出现类似“雪”在的白色小晶体.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发现物质能够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升华;物质也能够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种现象叫凝华.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升华或凝华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在严寒的冬天,洗后的衣服挂在室外,由于气温在0℃以下,湿衣服上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尽管这些冰不会熔化,但时间长了,衣服还是会干的,这就是因为冰升华成水蒸气跑掉了;放置在衣箱里的卫生球或樟脑丸,会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些黑色粉末状杂质,这也是升华现象;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于灯泡内钨丝表面在高温下直接升华成钨蒸气,然后钨蒸气放热凝华成固态钨附着在玻璃泡内壁的缘故.下面来详细介绍几例升华和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

当温度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霜(如图3).霜是由冰晶组成的,和露的出现过程有相似之处,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蒸气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蒸气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0℃时,才会形成霜.

窗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都紧闭房门在屋子里取暖,屋子里的温度高,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热,它们在飘动的时候,碰上冰冷的玻璃就凝华了.

而且,玻璃有的光滑,有的毛糙,有的玻璃上积有污垢,有的一尘不染;有的时候风力大,有的时候风力小.这样水蒸气蒙上去的时候,就不均匀了:有的地方水蒸气积得多些,有的地方少些,也有的地方十分少.当冰晶向四周延伸的时候,遇到水蒸气积聚多的地方,冰就结得厚些,少的地方就薄些,十分少的地方就结不起来,或者是结了,遇到一点点热或压力,又熔化了,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纹.这就跟我们画画一样,颜料用得多些,画上的颜色就浓些,少些就淡些,不着颜料的地方,就只剩画纸的原来颜色.

就这样,玻璃窗上各种各样的美丽冰花就“画”出来了.又因为水是有表面张力的,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一种互相的拉力,它们有向水的中心团聚的倾向,荷叶上漂亮的露珠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在玻璃窗这个平面上,一团一团的水分子也各自向自己的中心“使力”,这样用力的结果,就出现了各种非常规则漂亮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并不一定是五角或六角的,还可以是其他的图案.但不管是什么图案,一定非常规则,非常美丽(如图4).

雪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雨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合并而增大成为雨滴的.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互相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熔化,并且会相互粘合而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来说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来说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粘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长.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雪花.

干冰的作用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冰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升华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如制造冰淇淋.“干冰”还是良好的保鲜剂.鱼、肉和其他易腐烂的食物装船运送几千里远,可用“干冰”保鲜这些食品.鸡蛋用“干冰”冷冻保鲜几乎是无限期的.把玫瑰花放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花蕾可保持三天不开花.

干冰可以制造舞台效果.干冰升华为气体,吸收大量的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大量的白雾,仿佛仙境一般.

篇10:《升华与凝华 》评课稿3

刘兴蓉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评的是罗静老师上的《升华与凝华》一课。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与指正。本节课教学设计优化上创意好,实验创新上效果好,教师与学生真情交融、情感投入到位。总的来说,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课,有许多成功之处。本节课的亮点很多,我们从掌声中可以看得到,有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今天,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析:一个是成功之处,另一个是不足的地方。

先从成功的方面来看:

第一,这堂课的头开得很好。由西游记的视频片段作为开头,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西游记可以说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电视剧,尤其是那里面的仙境般的画面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在观看之前,罗老师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仙气”也就是白气,这样学生就不只是看热闹,而是联想到可能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同时使学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了:原来那么动人的电视剧画面还与我们物理有关。学生带着这样的想法当然愿意好好的学习这节课了,甚至愿意好好的学习物理这门学科了。从这个开头来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埋下了伏笔。在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即升华和凝华学习之后,再分析西游记里的“仙气”的形成过程,这也形成这堂课的首尾呼应。

第二,实验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实验能把平时老师常用语言描述的一道而过的东西变成现实,这对于学生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震撼。本节课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整个实验探究过程设计了几个环节,即: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而且还有温馨提示来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完仪器后,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教师语言强调到位,安全工作放在第一。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即加热过程中,固态碘变成了紫色的气态碘;冷却后,气态碘又变成了固态碘,中间并没有经历液态碘的状态。学生看见这个明显的实验现象,都很兴奋,正确的认识到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发生相互转化的。通过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不仅很顺利的实现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教学,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最好的方法,即科学探究实验法;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掌握本节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罗老师做得全面、具体、适宜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越高,效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这节课上,罗静老师首先把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对学生起一个主导作用,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干什么,要掌握什么。其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又有具体的小目标。比如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要做什么环节、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现象,实验之后要得到什么结论;又比如在分析西游记里的仙气缭绕的问题等等。从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归纳总结规律和结论的能力等。从过程与方法目标上看,学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总结实验规律和结论,得到升华和凝华的定义;通过列举生活中大量的有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以及吸热放热的分析,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罗老师的指导下,做中学、学中做。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看,通过对各种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这堂课在教学目标方面体现出了学科特点;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八年级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尽快地接触到升华和凝华这一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和强化。

第四,从教学设计方面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罗老师在难度和深度的把握上,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首先,对已经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复习,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探究,罗老师把探究环节给打在了屏幕上一步一步的走,这对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探究很有必要,有一个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第三,在升华与凝华这个重点内容教学之后,对开始播放的视频里仙气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第四,学生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列举和解释是对本节课难点的突破。其实,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这节课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是本节教学过程的中心,这个实验能够让学生直观看到碘颗粒直接变成了紫色的气体,之后又变成碘颗粒附着在玻璃内壁上。由实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条件,然后再由规律分析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盲目、简单的认识问题上升到有理有据的理解问题,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给学生一条清晰的思路。讲述内容时按照“实验探究—结论—应用”的程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有层次,脉络清晰。这堂课我认为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罗老师正真体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整个教学过程中,罗老师说的少,学生做得多,说的也多。从复习已经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开始,主要是学生在活动。尤其是整个新课教学过程,硬是把“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结论的得出,也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举例和解释也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课堂上,罗老师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如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等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协调的能力。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分析物质三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以此来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和区分知识的能力。通过及时表扬来肯定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打破了以往的一讲到底满堂灌或者一练到底满堂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堂高效率的教学课。

不足:

篇11:《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升华和凝华是初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一对物态变化,原因是升华和凝华的发生过程在课堂比较难观察。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不理解,对自然界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自然现象就更模糊。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升华和凝华的事例出发,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临朐冶源初中 孙中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③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碘的升华演示实验器材多套;电教平台,有关视频资料。

学生:课外搜集以下物品 ①新旧白炽灯各一个;②新旧“樟脑丸”若干。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发生这些物态变化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想一想,然后填写下列空白。

(熔化)(吸)

()()

液体

气体 固体

()()

()()教师:培养复习的好习惯且可以“温故知新”

二、引入课题

教师:除了以上四个物态变化,还有没有其它变化吗? 学生:讨论:还有没有其它物态物态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 和探索思维。学生:观看新旧灯泡的实物投影,观察、对比灯丝的粗细。

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质疑。

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久的灯丝会变细?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讨论,回答:物体不需要经过液华过程,直接变成了气体和固体。教师:直接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物体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叫凝华。

三、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教师:通过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让学生想想“升华和凝华”过程需要什么条件?是要放热还是要吸热?引导学生观察物态变化条件。培养学生的联系对比思维。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互逆过程现象,回答: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师:播放雾松、冰箱内结霜的图片及冰冻的衣服变干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物态变化现象和过程。

学生:观察、思考、判断,进一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教师: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升华凝华提出实例。

想一想: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升华和凝华”,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收集的信息回答。

学生:感受、思考、分析、讨论收集到的信息并综合应用联系发散思维,回答:

“樟脑丸”变小、“干冰”制冷、灯丝变细等是升华;

霜的形成、灯泡发黑、玻璃窗的冰花等是凝华。

教师: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加深对“升华

凝华“的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让学生阅读“科学世界”的内容,学生根据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对此现象做出解释。学生: 分析、小组讨论。

教师:培养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中 的物理学道理,提高学习

物理的兴趣。

五、小结

教师:请学生对照板书进行小结。

学生:思考,总结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谈谈学生学习感受。

教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六、巩固练习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2)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

物不易燃烧。

七、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二、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篇12: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最终版)

第三章 四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2、能说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中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教学难点:凝华放热。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烧瓶、橡胶塞、烧杯、热水、冷水、碘 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

问1: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 问2: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固态和气态直接转化的实例。

学生思考,并回答:已经学了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四种物态变化。学生思考,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1:不能直接转化。2:能直接转化。

认为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同学举例:冰箱里出现冰霜、冬天雪人不见熔化却变小了…… 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温故知新。

利用图示将物态变化转化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能不能直接转换。引起学生猜想和举例,从而引入升华和凝华探究实验。引入升华与凝华课题。

二、新课讲授

(一)、演示探究

生活中有不少的例子都说明了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换,但是这种变化非常缓慢而且不容易观察,今天我们一起用碘做一个实验,因为气态的碘是有颜色的,容易观察。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探究碘升华和凝华:

1、在烧瓶中放少量碘。摇动烧瓶在班级里展示碘。

问:烧瓶里的碘是什么状态的?瓶塞底部是什么颜色的?

请把你观察到的碘的初始状态填写在导学案中。学生关注实验器材,同时非常关注固态碘的颜色。学生可以听见碘在烧瓶里晃动时的声音,观察碘的状态一同回答:烧瓶内是固态的碘,瓶塞底部是白色的,同时把观察到的 现象填写在导学案上。

摇动烧瓶是为了让学生确定里面的碘是固态的,在班级里展示是要让所有同学都能清楚观察。为了更确信碘的凝华,所以让学生观察瓶塞底部的颜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

2、固态碘在烧瓶里时间久了会产生气态的碘,但是非常缓慢,不容易观察,我们为了加快它的变化该怎么办呢?

问:碘的熔点是113.7摄氏度,但是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到500摄氏度,怎么样能让碘在不熔化的情况下做这个实验呢?

烧杯中加热水;将烧瓶放在烧杯上加热。(持续.......大概20s)多数学生回答:给它加热

学生思考,多数同学回答:应该用热水给它加热,因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摄氏度,所以这个温度下碘肯定不会熔化。

一个好的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实验结果,也要使得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所以要认真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烧瓶后,拿着烧瓶在教室内展示并问:烧瓶底部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烧瓶内部你看见了什么现象? 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导学案中。下面注意老师的操作:

把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拔出塞子。

请同学们再观察烧瓶内壁和塞子底部,你看见了什么现象? 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导学案中。

在晃动烧瓶时仍然可以看见碘在底部晃动而且可以听见声音,学生一起回答:底部还是固态碘,烧瓶内充满了好看的紫色气体。

学生看见紫色气体渐渐消失,在烧瓶内壁上附着了片状的固态碘,塞子底部变成紫黑色。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导学案上。

在展示时要晃动烧瓶,使学生确信烧瓶里没有液态的碘,碘蒸气是紫色的,所以班内所有学生都可以清楚看见实验现象。

如果不给烧瓶冷却,碘蒸气的凝华相对时间比较长,所以为了提高效率用冷水冷却。学生可以看见在冷却过程中紫色的碘蒸气越来越少,学生都能看见碘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碘。

(二)、分析现象

1、小组内讨论并交流,检查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与其他同学是不是一致?(在提问时同时利用PPT展示)问题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

问题2:加热过程中碘出现了什么状态?这个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加热过程中有没有液态碘?

问题3: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所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根据PPT上出现的问题一步步回答问题,判断物体变化前后的状态。学生回答:加热前碘是固态的。

学生回答:加热过程中没有液态的碘生成,有大量的碘蒸气出现,这个过程需要吸热,因为外界给它加热。

学生回答:后来的固态碘是碘蒸气遇到冷的烧瓶壁和塞子放热产生的。

通过交流,学生可以相互补充可能漏掉了的某些实验现象细节,获得较完整的信息,同时培养团队意识。

利用课件更直观,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判断物态变化首先要确定物体的初始状态和变化后的末状态,在这里对学生进行判断物态变化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判断方法。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尝试归纳:

上面的实验说明了物体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换。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是实验的最终目的,在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板书: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学生翻开课本看书,并记笔记。

(三)、学以致用

1、有一句俗话说的是“下雪不冷化雪冷”,是什么意思呢?

生活中还有很多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升华吸热也利用在了人工降雨、舞台雾景等处,下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能不能解释下面的现象。

学生思考下雪与化雪这两个物态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回答: 下雪时也冷。

下雪时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雪花,是凝华过程,放热所以不冷,但是雪熔化时需要吸热,所以就比较冷。

强化凝华过程是放热的,突破难点。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2、分析下列现象:

(1)介绍干冰,同时展示干冰的图片。

教师: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迅速直接变成气体二氧化碳,这个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周围温度会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完成学案(干冰的应用)。

学生看见漂亮的干冰图片和干冰放入饮料后的现象开始兴奋…… 学生了解干冰及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完成导学案。

干冰的应用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多的,让学生多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物理知识的有用性,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关注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2)教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变小了,(PPT展示樟脑球图片)这是怎么回事呢? 提醒:樟脑球变化之前是什么状态的,后来不见了是因为变成了什么状态? 学生:樟脑球变小了其实是它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气体。

(3)冬天,在北方窗玻璃上常出现的冰花,地上有霜,树上有雾凇(树挂)(PPT展示冰花、霜、雾凇)。

提醒:形成过程中有没有液体的水出现,是直接从什么状态转化为什么状态? 问: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形成的还是在外表面形成?为什么?

学生试着进行分析,说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再判断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学生: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树枝直接凝华形成雾凇。学生:室内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窗玻璃直接凝华成冰花。

有同学回答说是在外表面形成,大多数同学回答是在内表面形成。

学生解释:是在内部,因为凝华需要放热,室外的水蒸气温度本来就低,遇到窗玻璃不会放热,所以不能在外表面形成窗花。生活中一些非常漂亮的自然现象都是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的,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4)问: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冬天冰冻的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所以久了也能变干。(5)灯泡内壁发黑(PPT展示图片)在这个过程中都包含了 哪些物态变化呢?

学生:首先是钨灯丝升华成气体,然后遇到冷的灯泡壁凝华附着在灯泡壁上。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而且一些现象用目前所学知识已经可以解释,在此设问也提高了学生的激情,会试着解释。在这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细节的,同时乐于思考。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两种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我们一起来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物态变化。结合其他四种物态变化完善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

梳理物态变化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四、反馈练习

今天你到底学的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部分: 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要 热。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时要 热。

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减小,这是什么现象。1.日光灯用久了,两头会发黑,这是日光灯的灯丝()A.钨丝先凝华后升华形成的B.钨丝凝固形成的

C.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D.钨丝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A.凝固而成的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并检查通过率。

学生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导学案检测题部分。核对答案,做错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达标检测,及时反馈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五、板书设计 3.4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篇13:《升华与凝华》教学反思

第一, 走出教案“精心设计”, 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笔者有幸看到一些公开课的教案, 授课者的撰写可谓用心良苦:开头导入、中间进程、结语安排, 可谓环环相连、丝丝入扣;甚至余第几分钟讲什么内容、何时归纳、有哪一个回答哪一个问题等都一一作了“精心设计”, 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 硬要将自己所授的内容纳入某种被认为权威的模式中, 如果本着这种“精心设计”来上课, 那就只能在课堂上上演“教案剧”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火花难免被无情地浇灭。

说白了, 教师的“精心设计”往往更多的是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 因而, 这样的设计更注重是否教得流畅, 是否教得“成功”。而新课标则侧重于学生的“学”, 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更注重学的效果和广度, 教案如果框得太死, 何来学生的自主?带着旧理念的“镣铐”, 跳新课标的“舞”, 苦了授课者, 害了学习者。

课例片断1:《勾股定理》教学, 教师课前精心备课, 课堂上就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上课,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组织引导”千方百计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圈套”, 其真实过程却出现太多的意想不到。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两个直角三角形, 它们的两条直角分别是3cm、4cm;5cm、12cm。再量一下它们的斜边各是多少?

此时, 学生议论纷纷, 各报出自己量得的答案:5cm、13.1cm、4.9cm、12.9cm……

师:不对!量出不是5cm和13cm的同学再画一画, 仔细量一量。 (直到每一个学生都承认5cm和13cm为止, 教师硬是将自己的结果强加给学生) 。

师: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具体数据中,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此时, 教室一片沉静, 学生不知从何想起, (勾股定理是这么容易被发现的吗?) 教师陷入尴尬地步。忽然, 有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这位教师眼睛一亮, 赶忙叫他。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 我发现5+4=32, 12+13=52, 我的结论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较长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和等于较短的直角边的平方。 (多好的发现!) 这位教师的脸刷一下变白了, 怎么办?教师只好避而不谈。

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一下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再与它们的斜边作一比较, 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的创新想法就这样被扼杀了!) 。

在老师的一再“启发”下, 学生终于“发现”了勾股定理, ……

的确, 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 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种种“意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意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和亮点所在。教师如果一味地照“案”宣科, 置那些“意想不到”于不顾, 那么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也就黯然失色了许多。

第二, 走出情景的“精心设计”, 还自然、贴切的导入。

新课标特别提倡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使数学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枯燥, 从而拉近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导入贵在自然, 贵在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求知的热情、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的精心须在点子上, 而不是玩花哨, 其实,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得创设情景导入的, 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景导入的教学内容, 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 也同样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下面是一次教研活动中, 陆老师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导入过程, 可谓自然贴切, 题情交融:

课例片断2:

老师:同学们, 有谁能猜出老师的真实年龄?

由于是借班上课, 老师的开场白让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学生1:老师, 您28岁! (部分学生在笑) 。

老师:谢谢你, 让老师青春不老。

学生2:老师, 您40岁! (学生哄然大笑) 。

老师:谢谢你提醒老师该加强体育锻炼了。

学生3:老师, 您35岁……

老师:刚才有2位同学猜到老师的真实年龄, 真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过, 老师还希望大家有一个智慧的头脑, 请看屏幕。

老师和咱们班的董阳的年龄之和是49岁, 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 老师的年龄比董阳的年龄大11岁, 你能通过计算求出老师和董阳的年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开始列方程或方程组来计算, 甚至有个别同学开始问董阳的年龄……

课伊始, 情已生, 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师符合适度、适时原则的,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情之交互的作用, 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成效, 较好地达到了“学乐俱得”的效应。

第三, 正确审视电脑课件的作用, 让课堂锦上添花。

多媒体课件的引入, 使我们的课堂热闹非凡, 教学在“一问一答一显示”中展开。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 其容量大得惊人。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如何呢?他们难有阅读、思考、反馈, 或者正思考着, 画面早已切换到下一个板块了。在这种“繁忙”的教学中, 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沉淀多少呢?数学课堂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 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 这个交流的手段应该是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和多媒体的共同参与, 多媒体的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可视性, 合理扩展教学容量, 是为了使黑板上所不能动的效果 (如图形的评议、旋转、翻折等) , 能够更形象迪演示出来, 无论如何, 只应起辅助作用, 我们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 而不是喧宾夺主。

新课标理论下的课堂已由表演走向对话, 由预设走向生成, 这已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 让数学公开课走出“精心设计”, 洋溢着火热的数学思考, 布够着数学结构, 充满着朴素的数学原理, 流淌着自然的数学技术。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经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 让公开课不断的升华与沉淀, 我们完全有信心和理由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讲数学课堂演绎为动人而美丽的故事。

摘要:公开课是职教人员教育教学精华的展现, 在新课标下, 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使公开课的示范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上一篇:入党宣誓大会发言稿下一篇:成都简介英文版(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