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一个家》小学生的读后感

2024-05-03

《肩挑一个家》小学生的读后感(共13篇)

篇1:《肩挑一个家》小学生的读后感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这是一段优美的旋律,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知道吗?这些茉莉花不仅开在树枝上,更香、更美的“茉莉花”还开在校园里呢!

读了美德少年文学丛书——《肩挑一个家》后,我又认识了许多许多美丽的“茉莉花”,他们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如:家境贫寒、却坚强乐观的薛馥华;身残志坚、孝敬父母的朱恩汉;勤工俭学、乐于助人的胡继汕……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身处困境、勤奋好学、懂事能干的李琳玉了。

李琳玉从小就是一个懂事又乖巧的女孩,她的爷爷总在放学前等她,可是她负责关锁门窗。有一次,爷爷竟在村口睡着了,李琳玉一再劝告爷爷,爷爷还来,她只好同意。老师们都说她将来定会有大出息。正当她的生命之花悄悄绽放的时候,命运之神和她开了一个玩笑:父母离异了,小琳玉成了一个没有母爱的孩子,小琳玉表现得很坚强,在老师面前依旧是个好学生,在生病的爸爸面前依旧是个好女儿。谁又能想到,八年级时,命运之神再次考验了李琳玉,患病的爸爸突然离开了人世,爷爷奶奶忍受不了丧子之痛,先后病倒,小琳玉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依然选择了坚强,她掩藏起内心的痛苦,帮助爷爷奶奶走出困境。她想方设法让沉默的爷爷开心,常常从学校图书馆里借书给爷爷看,还剪掉自己心爱的辫子,为爷爷买了一副老花镜……

啊!没想到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好的榜样!我跟她比起来,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呢!我们丰衣足食,有父有母,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乱发脾气;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稍有点成就,就骄傲自大……而李琳玉家庭贫困,没爹没娘,还刻苦读书、自信自强,她视磨难为磨炼,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

正如她日记中所记载的,“与其让人看到雷雨,还不如让人看到彩虹”,她就是这样一个经受风雨却又阳光自信的女孩,她正如一朵芳香淡雅的茉莉花,迎着朝露,向着太阳尽情地绽放!

啊!《肩挑一个家》中的每一个同学,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就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你们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勇于承担、学会坚守、懂得感恩!我坚信,美德之花一定会在祖国大地上越开越艳!

篇2:《肩挑一个家》小学生的读后感

“挤公交,刷月卡,挤不上的要迟到。包看好,钱抓牢,角子掉了满地找……”看到这儿,我笑了,它给我带来了欢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经过妈妈的解释,我明白了其中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真谛!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第一个故事——《一盏温暖的莲花灯——李晨瑶的故事》。正如第一首歌词一样,这个故事是欢乐的。李晨瑶是“红色印象”爱心小队队长,当她看到一位孤僻的老奶奶时,她将温暖带进了那位老奶奶的家,虽然第一次遭到了老奶奶的拒绝,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温暖了老奶奶。而书中的那朵莲花灯,跟老奶奶的遭遇是一样的,刚开始只有它给老楼带来生机,但当老奶奶接受李晨瑶时,它也融入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花灯中,来到了热闹的夫子庙里。“那是一盏粉红色的莲花灯,每一个花瓣都晶莹透亮,透出温暖的光芒。”

让我记忆深刻的另一个故事是《海的女儿——宫湛秋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读后不禁心酸。年幼时,小湛秋的妈妈便离她而去了,爸爸得了胃癌,遇到这种灾难,哪有不哭的呢?而小湛秋却不掉一滴眼泪。然而,在小湛秋的内心深处,没人知道她已经哭过多少次、哭过多少回!湛秋表现得如此坚强,是因为她深深地明白:“生活这样美好,是的,只不过那些别人也将或多或少承受的另一面,被我提早经历了而已……”

就像曹延标老师说的一样,“春天所失去的,秋天会送还给你,生活总有向你微笑的一天。”是呀,这本书中有许多少年遭遇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勇敢的面对,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感到无穷的力量!

篇3:杨宏伟一个木刻家的对白

像这个作品,最初我看到了我教室里面小木块拼的大板子由于空气湿度变化慢慢裂开了,堆在墙角那儿好几年。偶然有一天我看到后突然想到,这个板子打碎它的生机就出来了。打碎掉之后能干什么,电脑像素挺有意思的,跟碎掉的板子有着微妙的联系。我当时想打碎之后还要变化,可以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相关,大概就是这么三个念头凑成的。你的思维在活动当中,触碰到了很多给你的养料和条件,想法逐渐形成,后来通过思考觉得这个作品的内在结构很结实,就开始做了。当然执行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小木头块得做成一样大,还要让它不变形,它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出来要干吗……这都是后来在刻制过程当中脑子里的思维活动。其实过程也没有多难,只是碰巧凑成了这些因素,最后碰到一块,作品就形成了,少一个都不够完整。

CLUB:《像素分析五号》是展厅中最具连贯性的一个系列,蒙娜丽莎的形象从清晰到模糊,这件作品想表达什么?

杨宏伟:像素是一种基因,或者一种细胞,细胞组合以后就形成其它的东西。我在处理图像的过程当中,发现像素不断地被放大,其实是图像不断地被抽离,被抽离的过程。像《像素分析五号》这个系列,我展示了美术史这个图像是如何变化的。第1张,我是想说那种比较写实的绘画,还可以再细。第2张、第3张有点印象派那种点彩,再后来到了立体主义绘画、抽象绘画,再到后面是极简……我在说美术史——关于一个图像是怎么形成的,或者图像在美术史的坐标轴上是怎么变化的。这一个作品是24张画,从蒙娜丽莎到极简,再逆向转回一张中国传统山水。从一张西方的经典绘画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用同样的像素在我的系统中将它们划上等号。

CLUB:这次展览结束以后,这些像素还会继续工作吗?

杨宏伟:它是一个系统,会持续不断的工作。你要不断地处理图像,其实处理图像就是处理问题,处理你想解释或者你想表达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去跟别人交流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别人可能会说这是一种风格,但它是一种方式,可以不断地去生产,等于我制作完这个系统以后,就可以不管它了。我只要有想法,就再接着印,同时也可以兼顾做其它的系列。印着印着可能有的像素就模糊了,我就重新再刻一个。

“一切‘COPY’都是版画的延伸”

CLUB:这次展览的前言叫《两个木刻家的对话》,为什么选择“木刻家”这个称谓?

杨宏伟:当时徐冰老师在开幕式上说,大家现在都愿意称自己为当代艺术家、雕塑家,或者装置艺术家,反而他觉着“两个木刻家”倒很朴实。木刻虽然听起来很土,但概念里最基础的部分是很现代的,反而倒不同于一些名头前卫而思想固化的人,有点嘲讽的意思。

木刻在这里其实是版画的引申义。我们现在用的很多电子产品,比如手机,Ipad,电脑,都在引用版画中最核心的概念。地球两端的人同时打开一个网页,这就是一个copy,还有电影院线,包括日用品和生产线制造的品牌服装,都是机械生产复制出来的产品,这种copy的概念就是由最原始的版画创造的核心概念。版画在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处于社会的最前沿,比如作为最早的宣传工具,《圣经》、《金刚经》扉页的图像就是版画的复制,它可以迅速传播,让很多平民大众看到。

CLUB:从读大学开始,您就选择了版画方向,也一直在这个领域中创作,当时为什么选择了版画?

杨宏伟:其实考大学的时候我会画油画,以前还学过7、8年国画。那时候我觉得油画的技巧都在画笔和画布之间,不是靠老师教就能找到感觉的,反而版画技术材料怎么运用是必须有人带着的,挺有意思,所以我就扛着油画框子报了版画系。大学的时候木板、石版、铜板我都学过,我那时候是一个“技术控”,对技术有强烈的欲望,开车都希望开手动档的,觉得自动档的车没有技术含量,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

CLUB:现在市场上1970、1980后艺术家里学版画出身的不少,但很多转行去做架上、装置乃至新媒体领域,真正专注在版画领域的并不多。

杨宏伟:我也想过这个事。版画在中国的艺术生态下不是很流行,大众的欣赏基础也不深,但不代表里面就没有值得我们去挖掘或研究的内涵。我觉得版画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在现在这个时代去钻研它,这是考验艺术家对传统手段如何重新定义,在当下的环境下用不一样的视角去思考,寻找新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艺术家而言,画油画,做雕塑、装置都可以。以前的艺术家,像毕加索,可以做雕塑、做版画,也可以画油画,这不是障碍,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思考的不是艺术问题,而是具体的媒材的问题,这就麻烦了。

墙上这幅作品的名字叫《不确定的像素》,是以二维生成三维的方式用亚克力堆叠而成的,它通过一个材料本身的特性使二维和三维的关系在观察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件作品是通过版画与像素这个概念延伸出来的,而超出了版画的范畴。我认为创作是从一个系统找问题,而不是说画油画还是做雕塑,介质解决不了它的根本问题,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发现在这些媒材背后的一个艺术系统,这才是有意思的。

CLUB:您觉得这几年版画在国内艺术市场上的趋势如何?

杨宏伟:坦白说,市场表现不好。很多国内观众不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有意思在哪儿,西方有这个欣赏传统,中国可能还没有这种意识。另一方面,油画或者雕塑物质感更强,版画就一张纸,从物质本身它可能很廉价,其实印到纸上内容是有精神含量的,只是物质材料不一样,大家更能接受油画的厚重感。艺术的价值是一样的,无关乎高低,但关乎于思维模式一一中国文化中对唯一性、物质性的追求和占有欲。但反而版画的价值恰恰在于传播,它的功能性、社会性比艺术性更凸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CLUB:那么在您看来版画市场的转折会通过什么契机?

杨宏伟:转折肯定会有,要靠我们这些人的努力。很多时候这跟版画、油画跟画种没关系,跟艺术家的名气有关系。很有名的艺术家做什么都贵,跟作品关系不太大,知名度有了,影响力有了,自然作品就贵了。像安迪-沃霍,他的名气和美术史上的地位高了,市场价值自然就高了。

篇4:《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他们家虽然穷,但没有失去爱心。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星期六,胡继汕看了四川汶川地震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他看不下去了,拿起一个袋子出去了……“孩子,拿去吧。”一个老爷爷给了胡继汕几个瓶子。胡继汕连忙说:“谢谢您,老爷爷。”

第二天,胡继汕把钱放进了投钱箱,同学们一看,“哇,三十块。”老师也非常惊讶。她对胡继汕说:“你家经济也困难,你有这份心意就行了,钱你就拿回去吧。”“不行”胡继汕坚定地说“连拾破烂的老爷爷都帮我,现在别人有难了,我怎能袖手旁观呢?”

篇5: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每一朵花都记得要为生命怒放,这是花朵与生命的约定。”这本书中记录着许许多多真实少年的故事,他们拥有美德,心灵高尚,是他们告诉我们文学,讴歌生命;他们的故事,相传久远;他们的少年,灿若朝花……

“挤公交,刷月卡,挤不上的要迟到。包看好,钱抓牢,角子掉了满地找……”看到这儿,我笑了,它给我带来了欢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经过妈妈的解释,我明白了其中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真谛!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第一个故事――《一盏温暖的莲花灯――李晨瑶的故事》。正如第一首歌词一样,这个故事是欢乐的。李晨瑶是“红色印象”爱心小队队长,当她看到一位孤僻的老奶奶时,她将温暖带进了那位老奶奶的家,虽然第一次遭到了老奶奶的拒绝,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温暖了老奶奶。而书中的那朵莲花灯,跟老奶奶的遭遇是一样的,刚开始只有它给老楼带来生机,但当老奶奶接受李晨瑶时,它也融入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花灯中,来到了热闹的夫子庙里。“那是一盏粉红色的莲花灯,每一个花瓣都晶莹透亮,透出温暖的光芒。”

让我记忆深刻的另一个故事是《海的女儿――宫湛秋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读后不禁心酸。年幼时,小湛秋的妈妈便离她而去了,爸爸得了胃癌,遇到这种灾难,哪有不哭的呢?而小湛秋却不掉一滴眼泪。然而,在小湛秋的内心深处,没人知道她已经哭过多少次、哭过多少回!湛秋表现得如此坚强,是因为她深深地明白:“生活这样美好,是的,只不过那些别人也将或多或少承受的另一面,被我提早经历了而已……”

就像曹延标老师说的一样,“春天所失去的,秋天会送还给你,生活总有向你微笑的一天。”是呀,这本书中有许多少年遭遇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勇敢的面对,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感到无穷的力量!

篇6: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从焦彩虹的故事《风雨彩虹》中我体会到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牛奶飘香》的故事中我知道了辛苦就是崇高 ,从《立夏》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感恩不是回报,而是帮助・・・・・・令我最为钦佩的是那为母亲移植骨髓的邵帅。

自从母亲患上了白血病,成绩优异的邵帅放弃了学业,一心照顾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的母亲。母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邵帅更加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妈妈・・・・・・在邵帅的苦苦恳求下医生勉强破一次例,抽取不足十八岁儿童的骨髓进行移植,着一消息令邵帅久违的笑容挂在了脸上・・・・・・眼看离手术的日子近了,邵帅更是兴奋不已・・・・・・ 到了手术台上,医生给他注射麻药,盖好白布・・・・・・手术非常成功,邵帅惨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其实令人感动的还有《爱心串起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赵乔乔的十二岁的姑娘与她做教师的母亲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读过之后令人油然而起一种与妈妈的呼唤,恨不得马上说一句“妈妈”我爱您,恨不得马上投入妈妈那宽大而又温暖的怀抱,母女之间纯洁的亲情,浓厚的友情令人产生嫉妒的心理!

篇7:《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李能达的男孩,他的妈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李能达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做早饭,中午,他把在食堂打的饭菜留出一些,带回家给妈妈解馋。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请妈妈作指导,他亲手做了一道红烧鱼。母子俩吃完饭,李能达收拾完碗筷后,又开始忙着写起了春联……就这样,李能达和妈妈度过了一个欢乐,充满温馨的除夕之夜。

读完之后,我感到万分的惭愧。李能达他孝敬父母,妈妈身患疾病,他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不仅要自己独立生活和学习,还要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而我,爸爸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生活中的事从不需要我操心,自然有他们帮我,不要说是一日三餐,就是一顿早饭也没烧过;李能达他热爱学习,自觉自愿,从不需要父母的督促,而我,整天指望爸妈的督促,好像是为他们而学……

篇8: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他们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就像一股香气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沁人心脾,挥之不去。

邵帅原本是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本该快快乐乐地生活。可是妈妈突然患上了白血病,孝顺懂事的他为了照顾妈妈而放弃了学业……而原先约好的一位志愿者又临时变卦了,配对成型的小姨又远在澳大利亚,一切都陷入了绝境。望着病床上时间不多的妈妈,他下定了决心――要自己给妈妈做骨髓移植!医生问他怕不怕,十三岁的邵帅神情坚定地说:“为了妈妈,我不怕的!”终于,他的孝心打动了苍天,骨髓移植得非常成功,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十三年前是妈妈给予了他生命,今天是他延续了妈妈的生命。是他,一个纯真少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在邵帅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也将毫不犹豫的为了回报亲情,付出我们的一切。

之后,邵帅还写了一首诗歌,其中一句是这样的:“就像此刻,一只飞蛾和一盏灯,因为爱和被爱,而把无限的温情和守护,化作最美的俯冲。”邵帅将自己比作那只飞蛾。他深爱着妈妈,这份爱着实令我感动不已。

像邵帅这样的好少年还有很多很多,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他们用无声地行动诠释着什么叫感恩回报;他们用美好心灵唱响这永恒的旋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金子般的心灵。是他们催我不断奋进,引领我一路前行。

篇9:《肩挑一个家》读后感600字

——题记

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青花瓷杯,房间里热气缭绕,淡淡的茶香味儿扑鼻而来。此时此刻,我欣赏着《肩挑一个家》那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人间真情,静静地沉浸在故事里。一切都像是一场梦,杨玉慧姐姐、华灵姐姐、胡继汕哥哥 …… 给我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感人事迹:

杨玉慧姐姐,勤奋好学。在她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爷爷奶奶妈妈过着安详的日子。有一天,妈妈突然神秘失踪了。为了寻找自己疼爱的妈妈,她带了三百元钱踏上了寻母之路。刚出汽车站,她恍然发现自己身上的三百元钱被偷了。聪明的她很快发现一个胡子大叔就是幕后黑手。于是,她假装参加盗窃团伙,趁大家不注意,她报了警。结果,孩子解救,大叔被抓,钱被追回,玉慧立了一大功。

华灵姐姐,大家都称赞她是一个有着浓浓爱心的“少年义工”。西南干旱,是她,第一个在全校发出倡议,为灾区的小朋友送去生命的清泉;义工联里,叔叔阿姨眼里的那个“小精灵”是她;敬老院里,老人心窝里的那个“小妮子”是她;福利院里,孤儿嘴里最亲密的那个“小姐姐”还是她。在华灵的带动下,学校的义工队伍在不断壮大……

胡继汕哥哥,品学兼优。他刚出生不久,妈妈就得了一种运动神经损伤的病。为了借钱给妈妈看病,胡继汕家债台高筑。迫于无奈,爸爸只好出去打工。家里的日子刚平稳不久,爸爸换上了腰间盘突出,眼看情况紧急,幼小的他骑着三轮车拉着爸爸就走,让爸爸心疼不已。生活渐渐平静下来,小继汕又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过了一天又一天。

读完这本书,我轻轻合上它,又轻轻地抚摸着她。心里不禁呼吁:哥哥姐姐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强不息,你们是我学习的好榜样!看着你们那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觉得你们多么像咱们江苏省的“省花”——美丽的茉莉花呀!起先,他们是一个个小花苞。然后,他们在阳光雨露下,变成了一朵朵,一丛丛,一簇簇美丽芬芳的茉莉花,沁人心脾,深受爱戴!

在这些温暖得直抵人心的文字下,我渐渐地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误到了人世间的道理。不知不觉中,我迅速地长大了。星期天下午,妈妈带我去老子山温泉中心泡温泉,我在那里玩的不亦乐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玩了两个小时。由于,在温泉里呆的时间过长,容易头晕呕吐,于是我们就准备去浴室冲澡了。刚从温泉里出来,感觉有点冷,可是我和妈妈只带了一条浴巾。妈妈二话不说,就把浴巾披在了我的身上。我看见妈妈冻得直发抖,便问:“妈妈,你很冷吗?要不然我把浴巾给你吧! ” “不用了,你身体弱,不能冻着,我是大人,身体好,你披着吧!”最后在我的坚持下,妈妈还是披上了浴巾向浴室走去 ……

篇10:《肩挑一个家》读后感500字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工作繁忙的爸爸,勤劳的妈妈,和和蔼可亲的外婆,还有一个无忧无虑的我。以前的我总觉得外婆烧的饭不好吃,爸爸妈妈买的东西不好。可是,当我读完《肩挑一个家》这本美德故事的书后,我发现,当我与这些书中的这些美德少年相比,我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而在这本书里的美德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故事是:“小太阳”。

“小太阳”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胡继汕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在他出生不久,他的妈妈就得了一种运动神经损伤病。为了借钱给他妈妈治病,胡继汕家欠了很多债。为了还债,他爸爸只好出去打工。因此照顾妈妈的任务就落在了胡继汕身上。双休日,他的同班同学都出去玩了,可他却在家里洗衣服、照顾妈妈······有的双休日,他还出去捡破烂,勤工俭学。在给灾区人民捐款时,他家每天生活费只有3元,可他竟然捐出了30元!后来,胡继汕的爸爸腰椎间盘突出症突然加重。当他爸爸出院后,他则开始照顾瘫痪的妈妈与失去劳动力的爸爸。

当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几乎是热泪盈眶。而我也觉得我与胡继汕之间相差的太多了。胡继汕每天要洗衣服、烧菜,而我不会烧菜,衣服也从来不洗。他要照顾妈妈,而我却需要妈妈照顾。当需要钱时胡继汕会自己挣钱,而我们却是张口就向爸爸妈妈要钱。此时,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与胡继汕相比是多么的幸福呀!

篇11:《肩挑一个家》读后感600字

《肩挑一个家》是一本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书,里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包含真情实感的,都不是瞎编出来的。在书中的美德少年虽然没有我没那么幸福,他们或没有父爱,或没有母爱,或天生就是孤儿,或父母有疾病等等,但他们表现得非常勇敢,用他们稚嫩的双手来挑起整个家,他们的家庭虽然困苦,但他们就像家里的“开心果”一样让家里充满快乐、开心。有些美德少年天生就是残疾人,但他们身残志不残,朱恩汉就是一个列子,他虽然是一个聋哑人,文中说他想买一件西服,原来要300元,可是那位女老板看她是一个聋哑人就半价卖出150元,对于这个数字来说我们是掏出钱包就可以买到,但对于那些贫困家庭来说,这个数字已经算是家产了,可朱恩汉并没有因为这么多钱而放弃了,为了找一份工作来赚钱,他找了又找,终于找到了一份般砖头的活,他不仅通过工作来赚钱,他每天还通过省钱来赚钱,他小时候得了一种先天性的疾病,他每天可以领3到5元来买一瓶豆浆或一个包子来吃,但由于省钱他每天早上都不用这些钱了,对于我们这样的生活条件一天可以领7到10元钱了,或10元以上的钱,他为了尽快得收集150元,他鞋子破了也不买新的,而是找鞋匠补了又补,而我们鞋子破了第一时间就是买新的,他每天还捡一些垃圾来卖给废品收购站,虽然那些钱很少,不过对于他来说,是向150元前进了一小步,终于150元凑齐了,他买了那件西服,先不是给自己穿,而是跑回家给爸爸穿上了。从这可见,朱恩汉他时时刻刻牵挂着亲人。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的美德少年,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书中的人物和我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他们无论多么贫穷,多么困苦,但他们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篇12:《肩挑一个家》读书笔记

现在的我才发现,我是多么幸运。我的家很完整,我的家人很健康,我的家不富裕但也不贫穷。总之,我的家和书中的主人公们的家比起来好好多。

我的生活总是晴空万里,虽然有时也会飘过几朵乌云,带来一点点风雨,但和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那真是微不足道,更何况我还有爸爸妈妈,遇到困难爸爸妈妈永远都是我最好的避风港,而书中的小主人公只能用他们细小而单薄的身躯去抵挡困难,用他们薄弱的肩挑起他们整个家。

我没有尝过失去爸爸妈妈的痛苦,我没有为了给家人治病,而出去打工挣钱过,我没有为照顾生病的家人,而一个晚上都不睡觉,我也没有挑起过家——这个承重的担子。

同样的,我也发现我是多需要改变。

我是宠儿。每天早上起床,妈妈做的早饭早就摆在桌子上,等我这位懒虫去“解决”它们。饱餐一顿后放下筷子,起身离开,去做自己的事。这就是我的生活——什么东西爸爸妈妈都为我准备好,完全不需要我去做。跟《立夏》中的小主人公比起来,我……

她是那么的懂事,承担家中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爸爸奶奶。而我基本上不会主动帮助家人做家务,有时候自己的房间都要妈妈帮我打扫。

为什么她与我的差别会这么大?

我不愿奉献。我不会像《给世界最美好的》的主人公丁悦媛一样那么无私。在学校我不会主动去帮同学打扫,我也不会去顶撞老师为同学洗冤,我总会自私的想:那是其他人的事,应该由他自己解决而不是我,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现在的我知道错了,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自私的认为,不知道互相帮助,那么世界将会变得一塌糊涂。面对举手之劳的事,我们不应自私,就像丁悦媛说的那样我应该“给世界最美好的”。

同样的,学习优秀的我在学习方面也很自私,我不愿与其他同学分享我的学习方法,我不愿把自己冥思苦想的成果与其他人分享,我觉得这样不公平,我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得到的结果,而其他人只要一问就可以得到。事实上我错了,其他人之所以问你,不代表他们没像你一样付出,只能说明他们已经付出没有收获结果罢了,此时如果你慷慨的去帮他,我想他一定很感激。

帮助一个人不仅仅是付出,还会收获,收获一份友情,收获一份信任,收获一份感激,同样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也会得到另一份帮助。

理理自己的情绪,我郑重的再次捧起这本书,我不仅要读完它,我还要记住它,记住里面的美德少年,记住那一个又一个美的故事和品德。

从《肩挑一个家》中的美德少年身上我学会了很很多,我也意识到我需要改变很多很多。

篇13: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我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肩挑一个家》,本书讲述了一些“美德少年”年纪轻轻的就有的辍了学,当了家庭支柱。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此我有感而发。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前些年的11岁女孩张璇。张璇是一个十分苦命的孩子,她的奶奶瘫痪在床,妈妈劳累过度脑中风也倒下了,有病的爸爸无力外出打工,一家子的重担全部都压在了张璇的身上。但是张璇却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张璇好几次在课堂上呕吐,老师都劝她休息一下,但小张璇没有放弃。从一年级到现在,张璇一直担任班长的职务,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真是一个令人叹服的好孩子啊!

我认为,这些人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些人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我觉得,政府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帮助。比如,发补贴等。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权利。“美德少年”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言行、举止。同样的,社会人士要帮助这些“美德少年”,也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付诸实施,以行动来帮助这些困苦的孩子。“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真把式。”我觉得,只有关爱与呵护这些困苦的孩子,才能起到一个保护孩子的权利的作用。

上一篇:银行销售管理经验下一篇: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