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挑范文

2022-05-15

第一篇:一肩挑范文

组织部一肩挑

益阳市开展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实行乡镇党政一把手“一肩挑”的情况汇报

中共益阳市委组织部 2010年10月20日

2005年6月,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益阳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我市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紧密联系本地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农村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实行了乡镇党政正职“一肩挑”的领导体制。根据我市乡镇近5年来的运行实践和外省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实行乡镇党政正职“一肩挑”,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乡镇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尝试,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成功实践,同时也是乡镇地方政治良性发展的趋势。

一、我市的主要做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益阳市委、市政府思想上高度统一,把试点工作作为事关全市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为了保证试点工作平稳推进,报经省委同意,益阳市委、市政府选定沅江市先行试点,取得经

- 1记1名,兼任乡镇长;党委副书记1名,兼任副乡镇长;党委委员3名,其中1名为委员、人大主席、纪委书记,1名为委员、武装部长,1名为委员、副乡镇长;专职副乡镇长2名。

四是优化乡镇班子结构。实现了领导班子合理的配备结构,形成了由45岁左右、40岁左右、35岁左右、30岁左右的干部组成的年龄梯次结构,并以40岁以下的干部为主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领导班子集体。进一步改善了乡镇领导班子的知识、专业结构。合理配备了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

二、 实行乡镇党政正职“一肩挑”的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统一。原来乡镇党政正职分开任职,各自主抓党务和政务工作,由于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和工作的要求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有所差异,工作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分歧,容易产生摩擦、形成派系,造成班子内耗。可以说,实行党政一把手一肩挑之前,乡镇班子不团结不和谐的现象并不少见,而造成这种不团结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分设的党政一把手。实行党政正职“一肩挑”后,思想认识能够得到较好地统一,班子内各自强调的问题迎刃而解,领导核心更加明确,组织步调更加一致。

- 3与、影响“一把手”决策。而“一把手”决策前获取的信息和掌握的情况更加全面真实。

四是促进了行政成本的大幅下降。实行党政正职“一肩挑”后,乡镇财务开支实现了真正的“一支笔”(副书记兼副镇长)签字,减少了跑冒滴漏。同时,裁减了领导职数,既节约了人员工资等刚性开支,又节省了领导用车、接待等公务方面的隐性费用,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减轻了乡镇财政和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据初步统计,实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管理成本至少降低30%以上,全市乡镇财政不仅没有新增债务,消赤减债成效也十分显著。

五是促进了民主监督的科学完善。实行党政正职“一肩挑”之前,对党委书记的监督主要来自于乡镇长,其他班子成员基本上是纯粹的执行者。这种寄希望于一人的监督体制,既不完善又不科学,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监督。实行党政正职“一肩挑”后,乡镇党政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工作距离拉近,减少了中间环节,决策之时互相沟通,执行之时及时交流,促进了工作关系的紧密和管理信息的对称。这种监督体制使对乡镇“一把手”的监督由原来主要是乡镇长个人的监督转变为整个班子成员的集体监督,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这种监督应当更加广泛、科学、有力,可以说“一把手”随时处于一个领导集体的关注和监督之下。

- 5和规范化。

第二篇: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座谈会

座谈会内容1

李庄村,座落于沈太路边,距朱家角镇7公里,是由原来的李庄村、邱姚村撤二建一而成。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18户,户籍人口2542人,耕地面积3644.9亩,区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98名,分5个党小组,党员代表23名。

★就如何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配强配好村支书?个人认为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 首先,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宣传标语、板报墙报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确保村支委换届选举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动员党员及村民代表积极参与选举,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其次,民主法制要有机结合。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发扬民主。再者,要通过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强化整顿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对于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个人认为“一肩挑”这一举措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不仅能节约村务开支、增强班子成员凝聚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村务工作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实行“一肩挑”有利于提高村支“两委”的整体功能。村支书是全体党员选的,一言一行要对党组织负责,村主任是全体村民选的,一举一动要对全体村民负责。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坚持村民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强化党的领导中保障村民自治,在村民自治中体现党的领导。

2、有利于维护村班子团结和稳定。实行“一肩挑”,村里的领导核心显而易见,村级各类组织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两委”合一,目标同向,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同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3、“一肩挑”后,而且还相应的减少了村务开支。

★就怎样才能实现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个人认为,实行“一肩挑”后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弊端,就必须进行与之相配套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再创新。

1、要依法实施。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必须尊重法律,尊重群众的选择,坚持依法办事,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2、完善相应制度。要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健全村民议事制度,保障农民的决策权,坚持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的参与权。

3、加强自身能力。实行“一肩挑”,村支书既抓党务,又抓村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要接受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教育方式,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个人认为,实行“一肩挑”,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是今后的改革方向。

第三篇:村级组织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动员 发言

同志们:

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趋势。全面推行“一肩挑”,要避免出现“一人干”甚至“一言堂”的弊端,要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增进班子成员之间团结,激发“众人抬”的强大合力。

一、强化政治引领力

农村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推行“一肩挑”,对党组织带头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两委”班子成员的规矩意识有更高更严的要求。要严把政治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结合政治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带富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选出政治过硬、群众认可、能力突出、组织满意的“领头羊”。要强化班子的政治功能,切实提升班子的向心力,班子成员要坚定大局意识和规矩意识,既能各司其职,又能通力配合;既能独当一面,又能服从大局。要加强党组织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升党组织在产

业发展、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政治引领力,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提升群众凝聚力

基层党组织是群众的主心骨。推行“一肩挑”,最终还是要在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引领群众上见到实效。要主动消除群众对“一肩挑”后“找不到人、找不对人”的顾虑,细化责任分工,定人定岗定责,推进村级“四务”公开制度化,做到“事前通知到位、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公开到位”,并高质量打造便民化、亲民化服务站点和窗口,让群众办事放心、生活舒心。要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加强“两委”班子综合能力培训,争取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要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坚持“开门决策”,发扬基层民主,多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做到事事顺民意、件件得民心。

三、锻造攻坚战斗力

“一肩挑”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两委”矛盾,使“两委”班子目标同向、责任共担,最大限度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行“一肩挑”后,村“两委”面临的村级管理和发展稳定压力势必更

大,也需要更强的战斗力才能担起时代重任。要聚焦当前农村工作重点,在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产业上再攻坚,积极回引返乡创业能人,培育致富带头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支部建在产业、党员服务产业”,切实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要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基层治理上再攻坚,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扬新风正气,建设美丽和谐村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四篇: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心得 体会

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保障。通过“一肩挑”,加强了党的领导,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同时有效化解了村“两委”班子内部矛盾,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但“一肩挑”带来的问题也应引起警惕。

“一肩挑”易形成“一言堂”。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势必造成权力的集中,权力的集中很容易形成“一言堂”,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大事小事“一人说了算”的独断专行,不利于民主集中制的落实,甚至造成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同时,“一肩挑”容易造成监督人员成为“一把手”管理的“圈内人”,导致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对村级财务缺乏实质性的监督检查,更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一”的本领。要揽瓷器活,得有金刚钻。面对党的重任,必须交由思想素质过硬、“战斗”本领过硬的“挑担人”手中。县级组织部门、民政部门要结合农村实际,以县级党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依托,定期组织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村书记参加集中培训,重点加强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廉洁自律和法治意识教育,提升党性修养,提高防腐拒变能力,以解决党性不强、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服务意识和议事规则培

训,注重加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定向培训,提高理论水平,提升专业技能。按照“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采取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名村挂职”、乡镇党委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干事本领。

健全监管机制,提升“肩”的担当。解决“一言堂”“微腐败”问题,关键在制度,重点在监管。建立健全“按流程办事、以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抓手。规范村级议事规则,健全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法,明确议事内容和议事程序,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用制度破解“一言堂”难题。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出台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实施办法、村集体经济规范使用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健全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乡镇监管机制,确保作用发挥,强化监督约束,预防“微腐败”。强化执纪问责力度。制定并严格落实村干部问责办法,列出问责清单,明确问责情形,对侵害群众利益、“损公肥私”等作风问题从严从重进行问责,加大执纪问责,强化“不敢腐”的威慑力度。

提高待遇保障,提升“挑”的底气。全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主要制约因素仍是人才不足。如何把优秀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是解决部分“一肩挑”书记“难胜任”的有效举措。拓宽选人渠道。对没有“一肩挑”合适人选的村,建立选派、选聘等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等方式,拓宽

“一肩挑”村书记选配渠道,切实解决“能人不足”“瘸子里头挑将军”等问题,确保“一肩挑”真正能挑起任务、挑起责任、挑起担当。提高待遇保障。适当提升“一肩挑”书记的待遇报酬,同时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人身意外险、住房公积金等,切实提升待遇保障,让“一肩挑”书记“不想腐”。拓展晋升渠道。健全晋升选拔机制,建立“一肩挑”村书记考录乡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机制,制定优秀“一肩挑”书记可享受乡镇副科级待遇或直接进乡镇领导班子等激励措施,让“一肩挑”书记有干劲、有盼头,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第五篇:一肩挑直选模式中的潜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由村民直选村主任-村支书一肩挑,属于村民自治推进中的制度创新。这一模式的推出,对于在村民直接民主背景下有效调适村委会和党支部之间的矛盾冲突,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必须看到,与制度创新相伴随的,并非全然是阳光灿烂,一马平川,有时它还会带来乌云密布,荆棘丛生。对于一肩挑直选模式,我们不应一味地高唱赞歌,而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其二,一肩挑直选中的程序民主问题。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理念、权利,它还是一种实际的运作程序和技术。如果没有可资操作的程序和技术,民主政治的功能就不能发挥,民主理念不能在政治生活中具体化,民主权利也就不能为公民所真正享有。实行一肩挑直选模式,有一个保障实体民主的问题,也有一个保证程序民主的问题。程序不民主,实体民主实际上是达不到的。对一肩挑直选来说,无论是从村支书到村主任,还是从村主任到村支书,都远比单一选村委会主任要复杂一些。况且,党支部选举相应采取两票制,导入了村民选举的制度安排,比过去也平添了几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公推直选的过程作出明确的可资操作的具体规定,包括预选人的产生办法、预选人与选民的关系、侯选人的产生方法、正式侯选人的确定、正式选举、村委会干部的确认方式等,以保证选举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与此同时,党组织的性质毕竟不同于村委会这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党支部选举是否合法,也需作出清晰的界定与阐释。从实际操作层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非多余,相反还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建树颇多,但惜于大多原则性过强,操作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类似于两委矛盾与此颇有关联。无疑,一肩挑直选中的程序民主,是一个值得重视并努力解决好的问题。

其三,一肩挑直选模式与乡村关系问题。无庸讳言,村民自治运行中尚存在着一个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尚未理顺的问题,所谓的村治并不是完整意义的村庄自治。一方面,由于农村党组织的设置,使村民自治的制度空间和实际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村委会本身履行的功能在法律上也与其规定的制度性质有矛盾,尚扮演着村民当家人和政府代言人的双重角色。与此同时,历经多年的磨合,乡村关系在总体上正处于从传统的行政支配型关系向民主合作型关系转型的加速期,但矛盾冲突犹存,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在这些乡村,村民自治并未得到切实推行,所谓的民主选举不过是徒有其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更是虚有其名。在这种背景下,一肩挑模式的推出,是有利于乡村关系的理顺,还是会促使乡村关系回复到行政支配型的老路上去,并不是一个在实践中全然解决好了的问题。村主任与村支书一肩挑,一身而二任,究竟是代表党组织,还是代表村委会,这种双重角色不可能不在乡村关系的处理上表露出来。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虽然只存在着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但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之间则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乡镇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村党支部这一组织中介,直接向村委会下命令、发指标,干预村民委员会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改变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的决定,甚至有的乡镇还可能无视《村组委组织法》,直接撤换村委会成员,操纵村委会换届选举等。因此,在一肩挑直选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根据村民自治的总体要求,对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作出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在组织设置上也可考虑作出新的制度安排,比如对乡镇实行自治式民主改革,逐步推行乡镇长的直选和竞选,提升乡镇人大对乡镇行政的民主监督、制衡权能。这样,就有利于在理顺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同时,理顺乡村之间的关系。

其四,一肩挑直选模式的因地制宜问题。从实质上看,实行一肩挑直选的背景,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这一模式无疑适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有推广的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搞一刀切,把它当作包治农村两委矛盾的灵丹妙药。其实,这一模式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高、农村干部群众民主意识较浓的地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很差的地方,并不太适合,监督成本过高,或者监督不到位,就是这两类地区分别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说,一肩挑直选模式是结果,但不是出发点;是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行的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事实上,在村民自治的总体框架内,还可以作出新的探索,比如:实行村庄自治,进一步提升村庄的自主性。在村庄自治体内,只设村庄管理委员会和村民大会两种组织,村庄管理委员会通过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向村民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可在村庄设立政治指导员职位,负责从政治上、思想上进行指导,使村民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下开展自治活动。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不论进行何种探索,采取什么模式,都应该有利于还权于民,逐步扩大农民的民主权利。离开了村民自治,任何模式不过是权力资源在不同组织、个人间的再分配而已,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无多大的价值可言。

总之,一肩挑直选模式作为村民自治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复杂过程,对它的探索还刚刚开始,远未到终结的时候。事实上,无论是一肩挑直选模式本身,还是一肩挑直选模式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均有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需要鲜活的实践,也需要深邃的思考。

上一篇:赛龙舟范文下一篇:足三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