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2024-04-22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精选6篇)

篇1: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我喜欢朱自清的清新婉约的美得纯洁,美得成熟的《荷塘月色》,喜欢这幅真实的景物,喜欢作者内心深处真挚情感的表达。杨朔的《茶花赋》,写出自然美,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喜欢作者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当然更喜欢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文章主要写了春寒料峭时台湾那漫长的雨季,“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细细嗅着雨味,清清爽爽新新的那种。但大陆的雨“无论是疏雨离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中年听雨,江阔云低。白头听雨,亡国之痛。”我们知道,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所感亦不同,但不管何时的雨,都会让我们那颗敏感的心泛起涟漪,激起那湿淋淋的灵魂。

读完此文,难免心生惆怅,这样的凄苦源于内心,源于身临其境所感。仿佛看到作者孑然独行,在异地,在凄迷的雨中,漂泊异乡的游子都曾有过的那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让我们不禁想起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确,雨可以寄托作者的悲喜,月可以承载离别的相思,风吟唱人生的豪情,雪演绎着人生境遇的起伏。

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无不昭示着人们的心情,雨带给我们无限的惆怅与哀思;凄苦与迷离。雪寓意着美好人生,扬扬洒洒,但生命是那般的短暂;风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换;总会忆起秋风,会想起多事之秋,看到那片片干涩枯黄的枯叶纷飞,绝望离去,又是怎样的一份伤痛;薄薄淡淡的青霜不禁心生凉意,只有在清晨的勃然一笑,那种冷美也只不过是个瞬间。

篇2: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李欣郁

雨季毕竟过去了。

数月前湿热的天气伴着氤氲的水汽现在消失的彻底仿佛未曾来过这土地。也难怪,温带季风气候的老脾气了。只是冬季的干寒瑟缩了一切绿植伸展枝叶的劲头,也抽去了诗人心底,那一细似乎总与雨水相伴的,想要低吟浅唱的诗意。

于是此刻,深居西北内陆的某个干涩的灵魂,开始憧憬起海峡对岸某位诗人笔下逸散出的雨气。

是的,读了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一种朦胧的湿气从纸面飘出,效果好于最贵的加湿器。同时有一种优美的副作用,与湿气相伴的是一种含蓄而芬芳的忧伤。

文章从头到尾都是湿漉漉的,对故土的思念,对中华文化尤其是汉字的认同感,对时代变迁的追思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它们组成了诗人心头笔尖那不散的雾,让每个字都沾上了雨滴。

我却有一点儿看法,对于他几乎刻在骨子里的思乡之情,似乎并不是单纯的怀恋。他在第二段中说,那里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既然有了这种自嘲式的发问,我想他思念的,也不再是某块可以用地理坐标所明确描述出的土地,至少只有残山剩水的话,他的思念就不是完整的。人情,文化,幻想,回忆,缺一个便不是故乡。可是看看,70年代的中国经历的都是什么?文化浩劫,杀死的也是故乡。于是故乡彻底成了精神的故乡,只能从杏花春雨江南这六个字中,可怜巴巴地联想出从前的水乡桃源。

可如果只会悲叹也称不上伟大。伟大在于把悲叹化为精神力量,为重寻故乡,而奔波不停,奋斗未止。因为他知道,民族的伤痕也是自己的伤疤,故乡的泪痕就是他心头的冷雨。

我也突然明白或许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彻底的初生演替,多数人停在了草本植物或是灌木阶段不再继续。而所谓英雄,或许就是让嶙峋怪石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森林。森林多雨,并且有雨有森林,至于那些最初的苔藓地衣,它们不会消失,它们是回忆最诚恳的载体,从南京到常熟到四川到长安,四海为家的浪漫融入它们的躯体,哪怕它们死去了,化成了泥土,滋养出的植物也有了江湖的味道,有故乡的灵魂。

那冷雨于诗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只是因为一脉相连的气候报告吗?或是由于雨展开的那些温柔的联想?此刻我觉得一切揣测都是不敬,只觉得听听那冷雨,总比看看那骄阳摸摸那白雪,多了些诗意吧。

指导教师:邢日伟

作者简介:李欣郁,陕西师大附中高2019届11班学生,爱好阅读、亲近文字,享受在书海中畅游,喜欢在写作中静思,向往于纷扰中恬静的生活,希冀于热闹中诗意地思索。

篇3:《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究为主, 如品读语言这部分, 对语言特点的解读,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完全可以独立完成。

把握情感相对来说就难了些, 拟采用点拨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 培养学生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理清脉络, 把握结构特点;2、品读语言之美, 走近作者情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展示)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帘幕萧萧竹院深, 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 滴破思乡万里心。———雨夜【北宋】张咏

提问:这些诗语有共同点, 发现了吗?

(回答:都写到了“雨”或“听雨”)

明确: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 “雨”是文人的爱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当中, 听到的雨以及听雨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雨是情感抒发的一个触媒, 你看, 有人从雨中听到了离愁, 也有人从雨里感觉到孤独和相思, 还有人在雨里听到了战场上的厮杀。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研读一篇同题材的散文, 看看能从中读出哪些东西。

2、关于作者:

与学生共同回顾《乡愁》, 明确“乡愁”是余光中笔下永恒的主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展示) 作者生平简介

余光中, 1928年生, 福建永春人, 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 1949年5月由香港赴台湾读书, 1958年赴美学习, 1964年再度赴美讲学, 1969年又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书, 1971年返台, 1974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

(展示)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74年, 也正是作者离开大陆25年。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 海峡两岸的同胞不仅不能来往走动, 而且连书信都不可通邮。诗人的感觉是敏锐的、流动的, 有时甚至是神经质。余光中写作这篇文章, 是执拗的想念家国的忧伤。他抒写这种感觉时, 巧妙抓住了“雨”这个特殊意象, 尤其是抓住了“听雨”时内心的疼痛感觉。余光中曾在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 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 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 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 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 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 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礼赞“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展示)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 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物是人非, 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 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我那时已经21岁, 故土的记忆, 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 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 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余光中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便是余光中以“乡愁”为主题的散文代表作。

3、检查预习: (1) 字词正音

惊蛰zhé仓颉jié氤氲yīnyūn米芾fú寒濑lài羯jié鼓淅沥xīlì滂沱pāngtuó啾jiū树香沁qìn鼻裾jū边蓊wěng郁宵寒袭肘zhǒu山隐水迢tiáo铿kēng锵舐舐shì嘈嘈cáo切切

(2) 解释下列词语。

(1) 料峭:________ (2) 氤氲:________

(3) 岑寂:______ (4) 蓊郁:__________

(5) 寒濑:________ (6) 石破天惊:_________

4、整体感知:

(1) 初学问难 (断句)

A、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

B、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2) 提问:

谁在听雨?——“我” (他)

在哪里听雨?———每天回家, 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 雨里风里,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听到过哪里的雨?———大陆、岛上古屋。

明确:在第2问的回答里抓住“想入非非”的“想”字, 从现实开始回忆, 文末再从回忆落入现实, 文章由“雨”为线索贯穿始终, 首呼尾应的结构特点便一目了然。回忆部分有时间的转变, 有空间的变化, 还有雨本身带来的各种感官体验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三维立体结构。

思路明确: (1) 由雨季的开始, 引发思念。 (春雨引发思念)

(2) 由“雨”展开具体的想象, 描写独特的体验, 抒发浓浓的相思。 (由雨展开联想)

A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关于“雨”的联想。 (雨的文字)

B从嗅、看角度写“雨”, 抒发了思乡的愁绪。 (嗅雨、观雨)

C从听的角度写“雨”, 尽情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与思念。 (听雨)

(3) 听不到雨声的失落, 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埋入心底, 沉淀。 (将雨的回忆沉淀)

5、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一下语言特点。

第2课时

1、自主发言, 交流阅读体验: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显著特点?何以见得?你能不能说出这种特点有什么好处?

明确:答案丰富多彩,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可相互提示、补充, 基本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 古典诗词大量引入, 文化底蕴丰厚。

例如:第四段有直接引用“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有化用的李白诗“笑而不答心自闲”。

(2) 大量使用叠词, 节奏感很强。

例如:第一段“先是料料峭峭, 继而雨季开始, 时而淋淋漓漓, 时而淅淅沥沥, 天潮潮地湿湿, 即连在梦里, 也似乎把伞撑着。”

(3) 有的句子特别长, 有的句子特别短。长的一气呵成, 感情强烈, 短的简约凝炼, 如散珠落玉盘, 长短搭配, 音节参差错落, 充满音律美。

例如:短句———杏花。春雨。江南。

名词独立成句, 读起来非常干脆, 看起来充满美感。三个意象让满纸都是水汽都是淡淡的花香。

(展示) 在散文的语言技巧上, 我追求多元的弹性, 认为语言应文白互补, 句法应长短相济……中文标点, 不可拘泥文法, 而应依照文气。———余光中

2、讨论: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在我们品读完音乐一般的语言之后, 你能不能感知到作者对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请用本文语句来印证。

(1) 喜爱雨, “听听, 那冷雨。看看, 那冷雨。嗅嗅闻闻, 那冷雨。舔舔吧, 那冷雨。”

“听雨, 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 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答案不唯一, 很多把雨描摹得很美的语段都可以)

(2) 怀念雨, “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 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

深入思考:作者仅仅是喜爱和怀念雨吗?为什么?

明确:古老的文化、缠绵的情绪, 过去的生活, 这一切都跟故乡联系在一起, 雨不过是思乡的载体, 对雨的钟情, 原不过是一场割舍不断、慰藉不了的相思, 所以再冷的雨滴到心头也是暖暖的, 只是可惜随着时代变迁, 这雨连听也听不到了, 如何让人不惆怅呢!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品味作者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人, 从黑发到白头, 经过多少漂泊, 多少沧桑, 唯一不变的, 是家国之思, 雨中的回忆落到现实是满把的苍凉。

3、 (展示)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朗读, 说一说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

明确: (1) “少年听雨”的画面, 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2) “壮年听雨”的画面, 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3) “而今听雨”的画面, 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 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 乘上时间, 乘上文化的记忆, 乘上沧桑感, 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对于个人只有小小的回忆, 几十年而已, 但是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 那些记忆变成典故, 变成神话, 变成历史渗透在你的精神里, 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 所谓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4、作业:写一篇关于雨的散文。

篇4:听听那冷雨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境,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云,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詩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伕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篇5:读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

汉语言文学 09011042 肖雅莉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这是文坛对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公认的形容。而今,余老又用他的左手为读者奉献上一道精神大餐,散文集《左手的掌纹》选其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这些散文或记海外见闻,或写读书杂感,或写域外游踪,或写人情世故,或抒思乡怀人之情,内容广泛,不拘一格。文坛上有很多文学作品,笔者独爱散文那么多。我不敢说自己独爱一些人或是一些读物,但我很爱余光中,爱他的字,爱他的散文《听听那冷雨》。

料料峭峭,淅淅沥沥

那些素锦的年代 早已久远不见,回眸的瞬间亦是看透云卷云舒的缅怀。

惊蛰一过,春光无限,潮润润的也不过是你的心。

何时杏花春雨,渭城轻尘都只抛在过往。母亲,你可别来无恙?

(上为笔者针对原文的字词组句草拟的话语。)

余老的散文被称作是“诗化了的散文”,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它独特的散文路径。他用他那智慧之笔加上他那厚重的思乡之情将《听听那冷雨》勾勒得淋漓尽致,诗化的语言,密集的意象,诗词的化用,时光的变换,这四者的巧妙运用,无不使人拍案叫绝,俯首称叹。

初次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被卷首语所打动: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他笔下凄凄切切、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冷雨,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从中国历史的黑白片中扑面而来,满载着乡愁。“杏花、春雨、江南”,雨从中国的方块字上点点滴落,携着春日的清新与淡淡的土腥气,在层层叠叠的记忆中蠕动……唯美的文字与无尽的思绪在时光的隧道中穿梭往返。我一直都在思前想后,现在文学著作那么多,到底什么才称得上是好的文学,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好的散文。读到余光中的这几句话,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学术的魅力,文学之美在情在意,亦流露于字里行间。

大量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细腻,刺激读者感官,使人如见如闻,如履其境。他说自己在细雨中“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这里暗用了一个文化典故,是《诗经》里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接着说到汉字的“雨”,赞叹汉字象形的精彩,从那四个点就听出了“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文章通篇叠词的运用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羞涩的表现出冷雨的美,经营“雨”在听觉、视觉、嗅觉上的诗意,这无疑是本文艺术追求的主导意向。但是,余光中在突出雨美的同时,也着意在其它感觉方面加以陪衬。叠词结构,跟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出一辙,余光中就是要把雨引起的乡愁,不但定位在古典诗歌的韵味上,而且将其定位在古典诗歌的节奏,尤其是李清照式的节奏,以及汉语的特殊韵律上,而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更将作者的乡愁无声无息地流露出来,温柔中带着坚强,羞涩之中流露出自然。

余光中还如是说:“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此处明确地概括了作者的遭遇:少年时,热情受挫;中年时,漂泊异乡;老年时,远离祖国,想到国家分裂不由得悲从中来。当作者在台北的瓦屋里听雨时,不时引起对祖国风情的回忆,同时也感叹随着时光的流逝,台北的瓦屋已经被林立的高楼所取代,失去了雨打屋瓦的特有情韵,同时伤感地回忆起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台北的雨季,漫长而细腻,从春雨潇潇听到秋雨绵绵,从少年听到中年,从杏花的江南,听到雨季的台北。潇潇,绵绵,淡淡,腥腥,滂滂,沱沱,细细,密密。可听,可看,可闻,那雨都是一样的雨,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在古老的大陆上听雨,在台北的氤氲迷离里听雨。那雨声,都是单调的乐曲,串连着雨中的片断,散发着浓烈的乡愁,不用闻,不用看,也能感觉到。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感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古屋不再”是因青春不再而发出的叹息。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早已成为回忆。

我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宛如重读《红楼梦》。每一处小细节都不肯放过,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令自己思考琢磨好几天,进而放入自己脑海中消化掉,回味无穷。听听,那冷雨,浪子江湖关何处!听听,那冷雨,天涯孤客情归何处!听听,那冷雨,白发游子肠断何处!人如水中鱼,又在记忆的长河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生命的碰撞所引起的心灵的跳动。虽言世事白云苍狗,沧海亦会变桑田,却终会有记忆的港湾停靠着那些无言的心灵之船。

篇6:《听听那冷雨》教案

【学习目标】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交流、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余光中先生于2002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把它读一下:(投影)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他。(投影余光中照片,师介绍人生经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同时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船票

新娘

爱情

后来呵

坟墓

母亲

亲情

而现在 海峡

大陆

乡土情、爱国之情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投影标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2、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3、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4、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1)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

(3)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5、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三、概括主旨(小结):

明确: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四、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

(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可拓展思路:乡土情、爱国情

亲情、爱情、友情

学习、工作、人际交往

个人情绪(自卑等)

外在感受(文章、音乐、社会风气、道德水平等)给出范文: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心地晾晒自己收藏已久的心事,可是记忆还是会被这样的冷雨淋湿淋透。阴冷的天,细细飘洒的雨,远处朦胧的景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以为自己真的变坚强,所有悲伤和泪水,都成为过眼云烟,可是在这样的阴雨中,丝丝缕缕的回忆连缀起来,一切再次跳跃到眼前。

冷雨,漫天的飘着落着。

踏入冰冷的世界,接受冷雨的洗礼。雨滴落在脸上,却似打在心上――真实而凛冽。

道路清冷,天色微茫,一切仿佛都笼罩在一片晦色的梦里。眼前的景致是何其熟悉,似乎心中思念的那个人依然会出现在街口,大笑着和你一起在雨中奔跑。

这样的下午,总会想从这相似的场景里串起一些共同的思念,可是任你的目光怎样搜寻,却再也无法发现记忆中那个温馨的容颜。城市就这样湿湿的,粘粘的,冷冷的,象是挥之不去的忧郁。

雨下得这么长久,可是,我却清楚地知道,不会有期待,这只是临近冬天时的一场冷雨,所以,更象是一种告别――一如当年的分别。

姐姐――你在那边还好吗?

这段文字通过冷雨的描摹,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明确:表达了对已故姐姐的思念之情。

五、布置作业:

“我心中的冷雨”:

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

(3)字数:3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凄凉

思乡之情

缠绵

上一篇:宾馆消防整改报告怎么写下一篇:酷6品牌营销运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