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2024-05-13

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精选10篇)

篇1: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想见,儿童只有自己具体地、自觉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在当今信息的时代里,大千世界瞬息万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教书育人的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来已是刻不容缓!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走出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生活的实践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为了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这一课题,开展了精彩纷呈、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由“一潭静水”变成了“一泓活水”,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从2006年9月开题以来,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了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尽管探索之路是艰难的,但学生的生活因活动而多姿多彩。现就一学期来,个人的初步尝试列举如下:

一、演活文本

搜集广告语。全班分成四大组:网络组、影视组、报刊组、采风组。网络组负责下载广告图片,影视组负责电视广告的收集工作,报刊组的队员负责收集各类刊物上登载的广告,采风组的工作则是拿着照相机,去捕捉最令人心动的街头广告画面。经过两周的活动,学生收集了大量形形色色的广告词。他们对广告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怀宁“顶雪贡糕”、“龙凤贡面”、“绿头野鸭”、“野葫芦籽”、“稼仙大米”等名优特产,在他们调查、访问、收集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广告词的活动。由于事先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创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如贾锐同学为“顶雪贡糕”创作的广告词“甜、香、薄、好糕,怀宁贡糕”语言精炼,易读易记,实属佳作。

通过围绕“广告”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历练,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

三、相约古诗

积淀着五千年文化精华的中华古诗文,是华夏后裔固守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生活学习在浓浓的诗文氛围中,能充实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升华学生的精神。古诗文诵读活动在我校开展得轰轰烈烈,“每天一诗”,“课前一诵”。虽然每天只花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日积月累,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学生大多来自

胖大海呢,有的说它和花生差不多大,有的说它的形状像橄榄,接着他们把胖大海放入杯中,倒入热水,胖大海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它像开放的花朵,有的说它像一个毛线团,说法各不相同。孩子们边看、边想、边说,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沉浸在观察和发现的喜悦中,他们思维的火花完全被点燃了,奇思妙想纷呈,妙语佳句叠出,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最后写出了充满灵气的作文。

开展这样的活动,然后即兴写作可谓屡见不鲜。找硬币、斗鸡蛋、猫捉老鼠„„从这些难忘的活动而来的丰富材料、真实感受,像小泉眼里汩汩流出的水一样自然畅通。生活有情文有意,善从文中品生活,能以妙笔绘春秋。实践证明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应该有创新的引导。

五、手抄小报

小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力,且乐于画画,办手抄报是他们特别喜爱的一种实践活动。自办手抄报,学生们既当“作家”,又当“编辑”,一个个兴致盎然。学着编辑构思版面,设计栏目,查找编写各栏目需要的文章。并根据版面的大小,合理地裁剪文章,添加插图,效果令人振奋。孩子们起的报名是五花八门:《快乐小报》、《作文报》、《阳光报》、《小树苗》„„设置的栏目是举不胜举:“成

篇2: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且,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和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中新增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这就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且积极研究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切之可行的途径,大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并以此丰富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

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原本机械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形式得以转变,学生能到更广阔的空间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进取、分享合作的精神。另外,实践经验得以丰富,实践能力得以发展。那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此问题阐述建议和看法。

一、紧密贴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尽管不同于日常生活,但是不可与现实生活分割开来。我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知识与学生生活上世纪越接近时,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愈发强烈。”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可紧密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赋予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气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以此大力拉近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倾心投入,进而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最优化。比如,以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这一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所以,结合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我为学生布置了以下实践任务:自由结组,到本村的各个小超市、商店杂货铺,以及村庄其他会有汉字出现的地方,对用字不规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指出并帮助纠正。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将用字不规范情况写成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将报告上交给我们。另外,学生也可自行组织以“普及汉字使用规范性”主题的宣传活动,农村地区的人们文化水平本就相对较低,学生可以趁此时机向他们普及汉字正确使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容易使用错误的汉字,以此降低农村地区的人们使用汉字出现错误的机率,提升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样,通过开展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贴合的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能够极大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效果的强化。

二、充分运用乡土资源,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农村学生天天置身于乡村田野,身边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对乡土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运用,以此使实践活动内容得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培养,进而促使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达到理想的状态。比如,赤田镇有着丰富的水库资源,共有鱼塘、水库161座,水面面积达29.2平方公里,课下,我们就可组织开展一次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对赤田镇水库资源的具体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用文字形式进行记录;在赤田镇,还保留许多有趣的民风习俗,如打春锣、吃红蛋、耍狮灯、开面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农村所保留的这些习俗作为实践活动资源进行调查探究,如此,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学生浓浓的乡情与亲情。

三、把握好实践活动的“度”,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大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无论实践活动内容是什么,涉及哪些领域和学科,落脚点都必须落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上[1],切忌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上成其他课程,如音乐课、科学课、美术课等。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实践活动的“度”,以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开展实践活动,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得到大大提高。比如,以五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为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对现代媒体展开讨论,但绝对不能将其上成信息技术课,而是要依据这一综合实践专题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和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如设计由创意表达、故事交流、讲故事、演讲比赛、信息收集分析、小型辩论会等活动组成的探索实践环节[2],以此调动学生对实践活动任务的参与积极性,并紧紧抓住语文二字,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进而大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并且积极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开展措施和途径,使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变得多元化,以此丰富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施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11-25.

篇3: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从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 也毋庸置疑。新课程改革虽已进行了几年, 可农村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很多农村语文教师并没有完全形成新课程理念, 思想上根本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仍然一味埋头于传统的阅读教学, 整个语文教学的现状与传统语文教学没有根本的转变, 依然是应试语文教学。二是据笔者观察, 现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也存在以下问题。

1.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研究交流方式上, 多数局限于师生一问一答式的单向交流, 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深入探究, 课堂气氛显得沉闷, 这种“探究”无异与传统的问答式教学, 体现不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在学生的研究活动中, 教师讲授多, 学生思考探讨究少;在探究结果上强求一致多, 发展个性少;在学习方法上死记硬背多, 鼓励创新少。其学习方式的结构是单一的, 这种学习方式, 将会阻碍学生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3.在研究时, 教师往往不能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使得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流于形式, 教师也只是把这样一个过程当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表现方式。学生未把课文读通读熟, 学生还未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以致学生的探究不够深入。有的虽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探究, 教师往往未能重视给与充分的时间展示学生的探究思考成果和产生的情感体验。

4.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 容易出现问题过多、琐碎, 对课文探究练习中设计的探究性练习题目置之不理, 利用率不高, 没有在课上或课下落实。从而导致不能抓住课文的重点问题进行探究, 浪费了时间, 课堂效率不高。

5.在阅读教学方面, 过于偏重教师的理解分析, 缺少学生自己的感悟和探究, 学生在笔记本上所记的是教师讲授的话, 读出来的是教师分析过的话, 没有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农村学生严重缺乏课外读物, 根本完不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的要求。学生狭窄的知识面和可怜的阅读量又影响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6.在写作教学上, 因为狭窄的知识面和可怜的阅读量以及生活经历的相对简单都使得写作成为农村学生的一大难事。在教学中, 教师在拟题和指导构思上又往往少于给学生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写作题目单一, 构思内容雷同;很少鼓励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 发表独到的见解, 忽视学生在修改环节的个性化表达和探究创造。教师在写作教学上仍存在传统作文教学重写作技巧的传授, 轻观察、想象、情感、思维等能力的培养的现象。长期这样, 学生的作为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造成以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问题的原因。笔者以为也有一些几个方面:

一是新课程改革还未在所有农村学校真正实施开展起来, 新课程理念还未深入教师心中。新课程改革不是说改变了课程标准, 改变了教材就一步到位了, 新课改的成功要体现在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成果上。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尤其是各级教研部门、教研员要深入到农村学校去帮助农村的教师转变观念, 传授给他们先进的教法和学法。遗憾的是很多农村学校教师恐怕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一次教研员。

二是现行的语文考试考查方式束缚了农村语文教师真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想法。虽然, 新课程改革是进行着, 但是语文考试, 特别是七八年级的考试与传统教学下的考试却并没有多大变化。与中考语文还有较大的差别, 这就使部分农村语文教师仍固守着课本不放, 热衷于传授给学生答题技巧, 鼓励学生熟读课本。这样学期考试也能有一个不错的成绩。

三是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案不尽合理, 使得语文教师不得不轻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语文教学的成果不象其他理科很难在短时间内会有突出的表现, 学校评价语文教师又只看统考的成绩。这就导致语文教师想办法提高学生答对考题的能力, 而忽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

农村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认为从以下措施入手, 这种状况会有所改观。

一是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 加大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力度, 让新课程理念深入教师心中。农村教师没有熟读过新课程标准的恐怕还不少, 有的学校甚至连教师人手一本新课程标准都没做到。所以, 笔者以为, 教师继续教育考试颇多, 但涉及到新课程标准又少的情况下, 可否把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到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范畴中来。

二是进一步改革七八年级语文考试的试卷结构, 使其与中考语文试卷结构相当。比如, 现在七八年级语文考试仍然有课内阅读文段, 其实尽可象中考那样都用课外文段, 免得有的教师、学生复习猜题而不重视平时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是引导农村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评价方案, 改变单一依靠期末考试成绩平价语文教师的现状。笔者认为, 农村学校完全可以把语文教师辅导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办黑板报、手抄报, 学校广播站播音, 文娱节目主持, 作文比赛等纳入语文教师的评价。因为学生这些方面的语文素质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培养, 而这些语文素养更多的依赖于语文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给学生加以培养。

篇4:农村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探索 创新 农村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1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在农村中学的实施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教师不重视或缺乏经验,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可利用的活动资源不足等等。农村语文教学如何迎接挑战,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针对以上问题,在农村中学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做了积极探索。

一、教师:积极探索,用心积累,做实践活动的引领者

《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教师要主动钻研教材,做到胸中有丘壑,实践有计划

在精心钻研全套语文教材以后,我们可以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在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目标:七年级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合作意识,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八年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九年级重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2.教师要主动做好指导工作

《课程标准》指出: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教师的指导对于能力有限,资料来源严重缺乏的农村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必要。这种指导如果做到有分寸,它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还能大大减轻活动的难度,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应该在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形式,开展活动过程,展示活动成果方面都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

3.教师要主动创新,积累经验

在农村中学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主题和形式多样:如诗词诵读,经典书籍故事,出黑板报,改编经典课本剧,为经典课文配插画,办楹联知识讲座等;如拍摄户外优秀的广告,搜集整理农村对联材料,到村屯收集气候物候谚语等;如农村学生压岁钱使用情况调查,“上网”面面观等;如祭奠英魂,八月十五话亲情等等。教师如果能积极交流,用心积累,并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识,灵活借鉴,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学生: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争做实践活动的小主人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1.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

激发学生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起点。我们的活动设计内容和形式既要贴和农村学生生活,又要符合学生心理。设计七年级上册第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时,考虑到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不多,口头表达能力也较弱,容易害羞。可以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讲讲最喜欢的童话、神话故事,激起学生交流兴趣后,再让学生互相推荐同学讲文学故事,鼓励学生信心,之后教他们将交流的成果用文字固化下来,最后再手把手指导他们形成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2.树立信心

教师应该在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形式,开展活动过程,展示活动成果方面都给予学生指导,特别是在拓展到校外的活动过程中,农村学生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难免会信心不足,教师更应该多在社会交往方面加以指导鼓励,打消其顾虑。

要重视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情况的总结和展示。表达交流阶段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最为期待的环节。学生交流的也许是成功的喜悦,或是失败的体验,也可能是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和碰撞,这是学生参加下一次活动的动力。如果是直观的成果展示,不仅能扩大综合性学习的影响,也满足了青少年的表现欲,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3.培养合作意识

针对农村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实际,我们可以对个人兴趣、家庭所在村屯等方面综合考虑,帮助学生结合成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

学生在合作过程当中因为急于求成,但又不善于表述沟通,经常会产生分歧、误解等情况,这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导致活动“搁浅”。教师除了及时了解情况鼓励学生,还应引导学生尽快调整心态,帮助小组成员积极沟通,相互理解,团结协作,使他们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促进者。

三、资源:立足实际,积极整合,使实践活动富有农村地方特色

要顺利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关键是要确定好主题及形式。农村中学受限于条件,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完全照搬教材提供的主题内容,大家的经验是:既要结合教材,又能根据农村特定的资源、环境等因素有创造性地进行改造、变通、完善并确定活动的主题。例如:在开展“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把主题改为“寻访身边的发明”,鼓励学生到村屯同学家里、田间地头去寻找农民自己发明使用的富有创造性的农具、科技小发明,并介绍给同学们,这同样可以锻炼说明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根植于劳作中的智慧。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为“民俗风情”,我们可以将传统节日中农村习俗调查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单元教学中拓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实践活动,如,开展“乡间里的节日习俗”之类的主题活动。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落后,无法与城里学校相媲美,但农村地区的独有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风民俗、古老的传统文化都可成为我们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例如:在自行设计的“爱家乡 爱母亲河”活动中,我们带领学生到镇上的小河进行观察调查,了解小河的今日往昔,了解疯长的“水葫芦”对水质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境问题。环保课题虽大,但活动立足于现实,更直观,更有冲击力,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参与。又如:有位教师在上《专题 莲》时,充分利用农村“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资源,在学校旁边的荷塘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分为三步:“赏莲”“画莲”“说莲”,由浅及深,由生活观察上升为精神领悟,既有经典文化的知识积累,又有独特感受的表达训练,很好地达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农村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直面困难,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大胆尝试、创新,综合性学习也同样可以在我们农村中学绽放光彩。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葛海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3]杨凤娣.在综合性拓展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J〕.快乐阅读,2013(9).

篇5: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农村初中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综合性学习也成了新课程中的一大亮点。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主体意识和劳动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新知识以及亲身实践探究未知领域。因此,如何把学生在生活中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直观的感受建构起来,达成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的融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是语文实践课的突破口,是学生最喜爱的语文学习内容。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尤其是在农村学校,所面临的困难更大。

一、转变角色,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更新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充分利用学校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农村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擦亮眼睛,捕捉和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机会“平中见奇”。平时注意培养兴趣,不断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变换学习方式、学习场地、学习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合理地引导,使学生从无意需求走向有意需求,不断探索追求,自我完善,最终形成个人发展能力。

教师利用课堂,利用学校、学生身边已有的资源一样能进行。例如:设计“关注环境,爱我校园”等综合实践活动,就可利用今年刚刚搬入新教学楼良好契机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进行教育,又培养了爱校园、爱环境的意识,可谓一箭双雕;再如,上“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时,我搜集了很多资料,有的如孔子、孟子生平和思想,就给学生打印成小册子,进行了解,有的如孔、孟之名言就要求学生抄写,练习书法,有的如“四书、五经”则让学生背诵其中的著名段落,加厚文化底蕴,对于孔府、孔林、孔庙„„欣赏欣赏图片就可以了,象孟母择地而三迁和孟母断织教子等故事,则可鼓励学生讲一讲。总之,语文教师先要有“平中见奇”的眼光,就得不断的动脑筋,适时利用生活的有利时机,合理利用身边资源,就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阳光明媚的活动天地中。

同时,我个人认为综合实践课是多学科、多知识的聚合体。它要求我们引领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学问,是一个集大成者,所以只有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学习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不断地加强阅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等),丰富自身知识的积累,才会高屋建瓴,才会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指导学生活动。如上“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实践课时,我搜集了一幅集古今中外百余名人的图画,并摘录了他们的精典材料,再通过超极链接使它们一一对应,课堂形式有抢答,有必答,答题当中涉及到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医学的,科学的等等,应有尽有,让学生大开眼界。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百余位名人,那是多大的信息量!而且还有学生的不断补充。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的一桶“死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网络能够让教师弹指间挖掘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随时能激起学生思维创新的浪花。因此教师要博采天下之长,补一己之短。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拥有高素质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

二、多种渠道,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

我们要真正解读课程改革,真正了解学生,真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善于做一名课程资源的发现者和开发者。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郭思乐教授也明确提出了这一“生本”主张,正因为杜郎口中学走“生本”之路,才开创了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首先,注重开发学生的经验资源。学生的经验是我们教学的起点。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师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青春随想”这节实践课,我就搜集了许多表达青春的歌曲和文章,当然是时下最流行的,象《童年》《青春舞曲》、《十六岁的花季》、《阳光总在风雨后》《恋曲1990》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实质上是要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经验的不断拓展和提升。其次,善于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获得成功,就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结合起来。要使学生乐有所获,老师便要善于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来,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能力的不同,实行承包制,落实到每一个人,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动脚,各有付出,各有所得。例如在教学“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时,我就分配给学生不同的任务,能力较低的同学搜集当下使用的纸币、硬币,并附书面介绍说明,能力较高的同学搜集以前流通的钱币(古币更好),并附说明,能力高的同学则谈谈自己对金钱的看法——理财呀,用财呀,聚财呀等等,谈谈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解,更要看到父母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教育学生“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扎扎实实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陶冶情操,让他们在参与中尝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切实让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落实,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巧妙运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从逻辑上讲,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状况:冲突与共享。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例如上“走进小说天地”这一实践课时,学生们就看长篇还是短篇、古典还是现代等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我适时引导:不管长短,不论古今,只要开卷,就会有益。因此,将差异看成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这才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充分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农村中学潜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师是懒惰的,学生受灌输意识的影响也是懒惰的。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及体验的联系方面,农村孩子不一定比城里的孩子差,特别是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还会比城里的孩子丰富、深切。例如,在初一上学欺进行“走进大自然”这一综合性活动时,我们可凭借农村中学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融入美丽的大自然,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自然,在观察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并注意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同时也为开发和利用学生的资源提供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也正 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中的课程资源设置的有效程序,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将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挖掘并利用好。

三、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这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不是瞬息可成、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广大教师更应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为学生的养成教育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横看成岭侧成蜂”——改变评价角度。

新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可以用书面考卷来测试成绩,它强调多元化,可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评定学生的活动成效,评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写活动报告、调查报告、小小论文、倡议书、方案设计等。在评估时更应重视过程,而不仅仅只是结果,应以形成性和发展性的评价为主。这些层面的考查一方面很难检测,另一方面这些层面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来。希望我们广大教师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把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学校应当在每学期的课程中统一安排综合性学习的课时,要定期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检查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

篇6: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探索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农村的实际,进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和农业科技教育,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亲历实践为原则,指导学生深度探究;以周边社区为依托,挖掘地方教育资源;以特色教育为途径,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性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我校从2008年起一直坚持以实践活动为办学特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以“少年农校”基地活动为依托,以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和创新的农业科技教育实践为基础,针对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由不同专长的校科技辅导员分别开设科技活动课程。分别有农作物栽培课、大棚饲养研究课、果树管理课、环保研究课、实验操作训练课等等。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家中都有实验基地,既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科技农业的实践者。我们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每月组织两次农业科技教育课。

二、我们积极开展少先队科技活动。少先队科技活动开展与参观、访问、观察、实验、制作、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在启迪智慧、发展创造才能方面,都有帮助。少先队活动形式有:以科学故事会、信息交流会、科学讨论会为主的农业科技系列队会;以科技小论文、小调查报告、金点子评比为主的农业科技竞赛活动;以种一种农作物、读一本科技书刊、看一次农业科技

电影或电视节目、观察记叙一个农业科技自然现象、写一篇农业科技小论文、提一个农业科技小建议、给家庭选一项致富技术等“七个一”活动。

三、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了地方课程,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水资源现状和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例如:语文课教师结合“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组织学生到街上考察商店的店名是否规范(啄木鸟行动),数学课老师指导学生在农贸市场调查蔬菜的价格、丈量操场等,科学课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学校的树木,测量树的大小,高矮,观察下雨前蚂蚁搬家的情景,探索它们搬家的原由等。信息技术课教师指导学生将平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的原由,撰写调查报告和科学小论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前期的调查,计划的制定,过程的落实,后期的终结汇报等每一个环节。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为实现素质教育找到了突破口。

四、以周边社区为依托,挖掘地方教育资源。社区作为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学校应优先考虑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敬老院、蔬菜基地、养殖场以及社区的自然资源;学生家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社区和各单位的负责人等人文资源;以及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全社会的人都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源。我校地处农业大乡,周边有许多农田、果园、大棚养殖植等一系列农业示范园区,我校紧密结合实际,开辟校外活动基地。校外活动基地的开辟,使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田野,使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和周边社区、行政村、单位、企业的联系,开发利用周边的地方教育资源。目前,我校以学校周边的

社区、单位为依托,根据其自身优势建立了多个实践活动基地。如以农业科技研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养殖场、蔬菜基地;以反映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为主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人文景观和环保意识的实践活动基地——黄河及黄河大堤标准化工程,以了解我们身边的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工业园实践活动基地——大年陈工业园区,以及关心孤寡老人生活的献爱心活动基地——敬老院等。

五、深入家庭农业实践,体验农业科技。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民家庭,在他们的家庭中有着丰富的农业科技经验和农业科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可以弥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师资上、时间上、程度上的不足。因此,我们给学生每人布置一些家庭方面的实践作业。学生参与家庭农业实践,帮助家长解决一些浅显的农业科技问题,这样,一可以让学生有更为充分的农业科技体验,二也可以减轻家长的劳动力方面的负担,向家长提供一份如何进行作业指导的建议。

篇7:怎样开展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强调“过程和经验”的课程,要搞好这门课,就必须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动手、调查、访问、演练、设计、创作等不同的形式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实践素质。众所周知,农村学校地区偏僻,条件简陋,教学资源匮乏,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这都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困难。为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来搞好综合实践活动,我在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转变观念,加强教师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具有自身的理念、目标和价值,它与学科课程不同,也和以往的活动课程不同,而且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比较杂。对教师的要求也与以往的学科课程不同。对于农村一线教师而言,他们不是缺乏投身课改的热情,而是缺少理念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什么? 怎么上? 教师们普遍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举办专题研修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等,使教师了解、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以及目标和要求等。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些,教师才能认识到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实践中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及社区的资源开展活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此,学校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重要的校本培训内容: 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的现有资源(报刊、杂志、校园网络),收集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地学习; 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 “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金点子征集”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交流,使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有初步的了解。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

农村小学,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重视学科课程,特别是考试成绩。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实施的成败。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活动前,教师积极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活动中,教师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赏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采用自评、他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重过程,轻结果,体现评价的阶段性、过程性。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这一门课程真正成为他们实践、创新的乐园。

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根本的目的使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农村学校应根据《纲要》的精神,根据本地、本校的资源或条件,因地制宜地、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避免将综合实践活动搞成书本知识的讲授和课堂灌输,确保其活动性、综合性、开发性、生成性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社区资源,挖掘社会资源的教育意义,并为本门课程所用。

(1)与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把课程与农村农作物的种植、牲畜的饲养、农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跟父母学种蔬菜、瓜果及经济作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特点。让学生观察、记录,获取饲养牲畜的基本知识,并对牲畜的一生进行初浅的研究,培养基本的观察、分析、综合的思维习惯。

(2)与品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听同学、老师讲述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立志科技兴国,培养科学态度。加强对国内外科技发展情况的比较,从中让学生领会中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历经沧桑;虽然我国的科技是突飞猛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激发学生树立爱国思想,从小努力,长大报效祖国;学生利用废品制作一些小制作,搞些小改进、小发明,将美的精神感受经过劳动转化为物质产品,从而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变废为宝。

(3)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学生在活动后把看到的、操作的记录下来,捕捉一刹那的灵感,写成创造日记、观察日记、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体验心得等可查阅的文字材料,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活动中一些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分析须借助数学中的相关知识。把常识中学到的观察、实验方法、技能及时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加强管理,加强督导和考评。

为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我们把该课程实施列入教学检查工作之中,把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新的课程设置给教师工作量的核定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科学计算,使教师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如果不考虑教师的回报,就很难保证这一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率。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主题和综合活动需要相应的设施设备、场地空间和时间,诸如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各种专业教室、体育馆、运动场等的开放使用与自主管理等。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作保障,很难使这一课程得到有效落实等等。因此,要确保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学校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

篇8: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农村中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农村教师针对该活动在本地区施行现状, 正加大力度使之有效地实施开来。 (1)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该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2)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3)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能把语文知识综合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相互沟通, 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但农村有许多自然风光、社会资源, 农村学生在课余有更多的劳动体验和实践活动, 因此, 农村中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农村中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如何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中学有效实施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经验。学生的自主活动可以在教室里进行, 也可以在校园里进行, 但它们必须以“生活”为背景。在农村中学, 课堂学习和课余的活动更是几乎割裂开来。农村语文教学处于封闭的状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农村中学应反思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正视目前存在思想误区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自觉有效地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中学有效开展起来。针对我们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认真研讨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后, 结合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及活动实际特征, 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 解放思想, 转变教师角色

要实施综合实践课程, 关键一点是教师观念的转变。 (4) 在传统的教学公有制下, 学生走进课堂, 就走进了早已预设好了的可能是外在于他的“书的世界”, 学生无法理解书本的“经验世界”。 (5)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相对封闭, 重理论, 轻实践, 枯燥乏味地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规律, 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体验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应迅速改变自身的观念。

解放思想, 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教材。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观察能力强的特点,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明确目标, 综合中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要摒弃传统教学的“满堂灌”, 也不可死板地把对话教学变成“满堂问”, “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 尽量少出现在课堂上。用心去设计教学, 创设情境,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知识的积极构建者, 具有主动性, 是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应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设置综合课程, 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又要让学生在多向的交流中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农村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尝到了采访的甜头, 于是便深入去了解乡村不同生活水平的家庭的收支情况, 理解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学生不“安分守己”的学课本的一丁点知识。农家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又用知识去帮助父辈科学种田。教师在师生互动中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 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 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使民俗走进课堂, 使地方文化成为农村中学的一大亮点。

(二) 就地取材, 当好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从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夸大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给个宏观设计, 其余全部让给学生。学生交头接耳, 畅所欲言, 教师成了旁观者、旁听者。过分突出学生主体性, 事实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知识是对世界的客观反映, 知识被告当作一些片段的、孤立的、静止的“点”, 无法形成线条与结构。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掌握知识就成为简单的“日积月累”。教学缺乏联系,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不善于整体地、综合化地把握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处理只是一味地“教教材”。

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性,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主动性。农村中学的信息较为闭塞, 但是农村中学潜在的丰富教学资源却是值得教师去充分发现、挖掘和利用的。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 为农村中学充分挖掘当地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所谓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指为了更好地完成学科内容而组织的学习活动。 (6) 农村孩子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及体验的联系方面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 尤其在对大自然的感情, 实际动手动脑的能力比城里的孩子还要来得强。

综合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地方性, 教师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建设者, 要与学生积极参与地方、学校课程的建设, 充分利用周边资源, 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我们相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中学完全可以蓬勃发展起来。

(三) 有的放矢, 注重方式与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农村中学的学生天生丽质、率真淳朴, 又加上十几岁的少年的热情积极, 充满活力, 他们对于一些实践活动是向往的, 充满兴趣的。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态度,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 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活动之初, 都是带着对知识的崇敬、好奇和渴望去探究的。开展语文综合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其方法和途径很多, 所以作为学习引导者, 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 注重对方式和实效的引导, 切忌华而不实、虎头蛇尾的形式主义, 教师必须有目的性的精心编排教学活动。探究性实践活动必须给予充分准备时间、活动时间、汇报评价时间。教师应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搜集整理资料, 在动手同时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 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 提高能力的过程。 (7) 农村中学的学生思维活跃, 观察力强, 积极热情, 农村资源丰富, 目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中学的实施虽存在一些不足, 但只要工作人员解放思想, 迅速转变教师角色, 当好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注重方式和实效, 该活动必定能在农村中学得到很好的实施和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主编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2]主编刘明远.《21世纪, 谁来教综合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一版.

[3]主编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一版.

[4]主编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5]《人民教育》 (13-14/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

[6]《语言教学之友》 (2004第一期) .廊坊师范学院主办.

[7]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美) StphenD.Brookfield.

[8]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日) .

[9]《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篇9: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

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原本机械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形式得以转变,学生能到更广阔的空间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进取、分享合作的精神。另外,实践经验得以丰富,实践能力得以发展。那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此问题阐述建议和看法。

一、紧密贴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尽管不同于日常生活,但是不可与现实生活分割开来。我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知识与学生生活上世纪越接近时,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愈发强烈。”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可紧密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赋予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气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化,以此大力拉近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倾心投入,进而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最优化。

比如,以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这一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所以,结合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我为学生布置了以下实践任务:

自由结组,到本村的各个小超市、商店杂货铺,以及村庄其他会有汉字出现的地方,对用字不规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指出并帮助纠正。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将用字不规范情况写成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将报告上交给我们。另外,学生也可自行组织以“普及汉字使用规范性”主题的宣传活动,农村地区的人们文化水平本就相对较低,学生可以趁此时机向他们普及汉字正确使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容易使用错误的汉字,以此降低农村地区的人们使用汉字出现错误的机率,提升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这样,通过开展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贴合的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能够极大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效果的强化。

二、充分运用乡土资源,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农村学生天天置身于乡村田野,身边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对乡土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运用,以此使实践活动内容得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培养,进而促使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达到理想的状态。

比如,赤田镇有着丰富的水库资源,共有鱼塘、水库161座,水面面积达29.2平方公里,课下,我们就可组织开展一次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对赤田镇水库资源的具体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用文字形式进行记录;在赤田镇,还保留许多有趣的民风习俗,如打春锣、吃红蛋、耍狮灯、开面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农村所保留的这些习俗作为实践活动资源进行调查探究,如此,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学生浓浓的乡情与亲情。

三、把握好实践活动的“度”,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大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无论实践活动内容是什么,涉及哪些领域和学科,落脚点都必须落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上[1],切忌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上成其他课程,如音乐课、科学课、美术课等。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实践活动的“度”,以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开展实践活动,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得到大大提高。

比如,以五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为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对现代媒体展开讨论,但绝对不能将其上成信息技术课,而是要依据这一综合实践专题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和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如设计由创意表达、故事交流、讲故事、演讲比赛、信息收集分析、小型辩论会等活动组成的探索实践环节[2],以此调动学生对实践活动任务的参与积极性,并紧紧抓住语文二字,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进而大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并且积极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开展措施和途径,使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变得多元化,以此丰富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施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25.

篇10:农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农村庭院建造设计

名称 论文名称

姓名

农村庭院建造设计

1.适用年级(请在选项上打勾): A.3-4年级

B.5-6年级

C.初中

D.高√

A.调查分析式

B.搜集资料式

C.2.运用的主要学习方式(请在选项上打勾,单选):

科学实验式

D.项目制作式

E.技能学习式

F.考察访问式

G.学科延伸式

H.体验感悟式

I.其他方式

3.江苏省中小学研究室有权将参评论文通过各种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供其他教师共享,同意以上条款的,请作者签名确认。

签名:

张辉

日期: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所在单位签章:

日期:

市教研室签章:

日期:

农村庭院建造设计

一. 活动背景分析

 针对目前农村庭院建造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我们着手研究了《农村庭院建造设计》这一课题。

目前农村人口素质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准,在建造自家庭院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由此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有些人家把整个庭院置于正屋的后面,院子里又建了猪舍、鸡棚、羊圈,还有的种植了一些蔬菜,这种做法是很不合理的:猪、鸡、羊、蔬菜都离不开阳光,而现在农村中正屋一般又都是高大的楼房,所以院子长年都没有充足的阳光,这无疑会给猪、鸡、羊、蔬菜的生长带来不好的影响;有的人家院子虽然位于正屋的前面,但却用砖头、水泥建造了很高的实墙作为院墙,院墙内的动植物得不到很好的光照和通风;也有的人家盲目追求院子的面积,把很大的一块地圈进院内,又没有能够充分利用,造成土地的浪费;还有一些人家院内设计不合理,比如在院子中间建上几个花池、水池,有的还在花池边长上了高大的树,院子看似美了许多,而实际上把完整的院子搞得支离破碎,遮住了屋前的阳光,也给秋后晒粮带来不便;也有些人家的井与茅厕之间的距离不够远,平时又把一些生活杂物尤其是剩菜剩饭倒在井边,一下雨,脏水渗进井里,井水发黄,严重影响井水质量,这势必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农村中是屡见不鲜的,那如何才能更经济更合理更健康地建造我们的庭院呢?

我们课题组的同学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便着手了这一方面的研究。

 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 1.活动时长  一学期。 2.活动目标

 增加调查实践水平,培育测绘能力,增强追求美好生活的意识。

 三.活动准备

 我们要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发掘出目前农村庭院建造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可行的建议。并设计我们自己的庭院建造图。

(一)人员分工

 我们将全组成员分成两组,每组四人,每组有小组长,安排专人进行信息的整理。

第一组:储国庆(组长)、李静(记录)、乔丽(机动)、仲伟年(机动)

第二组:李 慧(组长)、王新星(记录)、何军(机动)、吴翔(机动)

 

(二)资料查阅

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查阅我国民居庭院的格局,对课题的整体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作记录。

(三)实地调查阶段

调查西场及周边的李堡、丁所、壮志、新生、韩洋等乡镇,调查对象要在四十个以

   在调查的过程中进行实地丈量,绘制比例图。

(四)调查信息的分析

对调查得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可取之处和不合理因素。形式上可以个人、小组、集体等进行组织。

 

(五)前期个人设计及设计分析

在调查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以个人的形式进行设计,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设计的草图。

(六)小组设计及分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 每组在前面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各设计出一幅草图。并以集体形式进行分析。

(七)集体设计

 结合全组成员的智慧,整个课题组拿出一张设计图纸。并撰写研究报告。

  四.活动过程

(一)资料的查阅

 研究初期,我们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结合我们平时所了解的知识,形成了共识:庭院乃至整体的建筑风格是因地而异的,这里面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如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文化低蕴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等。我们的调查设计必须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扩大调查范围,以使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 

(二)实地调查、绘图、信息分析过程。

我们对西场的几个村及邻近乡镇进行了采访调查。我们共调查了六十四户人家,对所有调查对象都进行了认真的丈量并按比例绘制了平面图。对每一幅平面图,我们都进行了分析。以冀从调查对象的个体差异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例如韩洋乡七组许爱平家的庭院平面图:

 他家庭院给人整体上的感觉就是凌乱。正屋是一排四间的平房,占地120平方米。而他家正屋前面的庭院长25米,宽20米,看上去很不和谐。庭院内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部堆了很多杂物,杂乱无章。而且庭院内部种植的蔬菜和果树过于繁杂,其中有很多根本就不适合庭院种植。他家的庭院具有典型性:既想面积大,又想多种农作物。结果却是浪费了很多土地,又没有好的收成。

再如西场镇陆堑村三组葛玉梅家的庭院:

 她家的庭院较农村中其他庭院是比较先进的,这与她家两口子都是“上班族”,有着稳定的收入是分不开的。她家的庭院建造的时候设计了两座花池,另外还在庭院的一角挖建了一个鱼池,但是这个庭院的不足之处就是这个鱼池。

设计一个鱼池装点庭院是可行的,但是她家的鱼池的面积显得小了点,而且鱼池的周围还堆了不少稻草,鱼池的南面还长了两棵大树,树叶遮住了鱼池的阳光。一到下雨天,稻草和落叶经雨水浸泡的污水渗入池中。由于两人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清理,池水已经发黄、发黑。

这样的创意不仅不能起到装点庭院的效果,反而使本来美观的庭院显得黯然失色。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许多鲜明的例子,我们组的所有成员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经过了八次调查之后,我们总结出农村庭院设计普遍的特点:面积大、不易管理,内部摆布不合理,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繁多,而且有些根本就不适合种在院内,有些模式的院子似乎还勉强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但不够美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观,卫生难以维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们终将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其弊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多的暴露出来。

 

(三)个人及小组设计。

在分析总结了已有的调查结果的基础之上,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自行绘制了一份庭院建造设计图并作了详细的设计说明。我们集体分析了每个成员的绘制的草图及设计说明,总结出其中的可取因素和也指出了不足之处。

 例如李辉同学的设计图:

 

她所设计的庭院的面积小了一些,但是她没能注意到庭院的美观。她还是局限于内部的一块场地,前面种植农作物,仅仅是种植的面积有所缩减。在考虑庭院设计时,可以适当地规划一些花池,但是,花池不宜摆置于场地中央,这样虽然看似美观,但是不适合秋季谷物的晾晒,可以将花池设计于庭院的边缘。除了花池之外,还可以在庭院中挖一个鱼池,养一些鱼,在鱼池中堆砌一两座假山,可以使庭院更加美观,何乐而不为?

 在这次活动之后,指导老师总结了各人的设计图,分析总结了他们设计图的优点和缺点,再次结合以往调查活动的资料,细细回顾了农村庭院的特点,并将我组成员按照以往的两组进行庭院设计图的再次设计绘制。

下面是第一组成员设计的庭院模式图: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他们设计的这幅图,较上次的个人设计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不仅能缩小庭院的面积,而且还考虑了它的美观性。不仅在这个庭院中设计了两座花池,还在院墙边上种植了一排果树,除此之外,他们还设计了一个鱼池,在鱼池旁边还摆了一张圆桌,整体上给人充实的感觉。

另外,第二组的同学的设计更有创意,他们用铁栅栏代替了农村中普遍的砖墙,这样不仅增强了庭院内部农作物的通风,而且还更美观了,同时,他们还能吸取以往的不足,尽量把正屋前的地方空出来,这样更适合农村的生活,这种设计观念是值得采取的。

 五.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

 在课题的最后阶段,我们结合以往的研究,进行了结题报告的写作,我们在报告中详细的描述了我们从确立课题到最后集体设计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目前庭院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 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我们自身的知识和自身能力的限制、组内成员间的审美能力的差异,对庭院设计中有些涉及到的问题还未能十分完美地解决。

但是从培养自身能力和学习更多知识的角度出发,我们组全体成员从活动的一开始便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研究中去,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庭院设计状况的调查,或是活动过程的记载和处理信息,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汗水。

这次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全组成员来说都是一次能力培养的过程。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 

从资料查阅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地区庭院设计的差异。

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培养了自己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而最终分析的农村庭院设计中的不足、绘制出比较合理的庭院设计图的过程表明我们对庭院设计的理解已不再是了解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创造与设计。

此外我们还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让我们认识到了虚心学习的重要性。

在研究的最后阶段我们根据手头的资料完成了结题报告。这也是对我们多方面能力的训练。

 最后就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为了成果展示我们作了精心的准备,特别是为质询答辩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东西就比较少,心理素质不是很过硬的,在展示之前我们一遍一遍的练,直到非常熟练。成果汇报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在想来,那次真是对我们的一次极大的考验。

 六.活动评析

 指导老师对这次研究的指导意见:

 选择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有东西可做的课题,在整个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 同学们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足迹几乎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每个方面,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农民的劳作、农村的民风民情到农村的经济状况、现代农村人的价值观念……。这些为我们从农村这一块入手来确定研究的课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 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要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所选择的课题要有意义。这里所说的有意义是广义的,不仅仅指是实用这一层面,选择一个课题,对它进行研究,有可能会对人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的课题也在所选之列。2、回避陌生、艰涩,从个人兴趣和已有的认识经验出发。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对同学们而言,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动力。什么东西,有了兴趣,问题就解决了一半。这就要求同学们能从自己身边的问题入手来确立课题,确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有很强的个性特色的课题,而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不是很随意的通过翻阅资料的手段来找自己研究的课题,因为一个陌生的课题我们先要适应它,思考它。如果我们发现它不适合我们的时候,那就麻烦了,那以后的研究就会很艰难。3、请同学们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范围,选择可操作性的课题。

 确立《农村庭院建造设计》这一课题,它的第一要素就是学生生活在农村,特别是对农村的庭院非常熟悉。他们对自己居所的不便之处和不合理的地方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他们从这个课题切入进行研究,有很多第一手的资料,调查研究也很方便,而且,目前农村中确实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研究这一课题,能让学生更多的关注农村,关注生活。所以,这一课题的确定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其确立课题的思路和角度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 古人云:先定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亦不可夺也。制定方案也就是“定其大者”,而具体的研究过程是“其小者”。制定方案必须要全方位的考察和推敲所确定的课题,认清自己的软硬条件,从而对整个课题的研究先作一个宏观的把握,这样可以避免在具体研究和操作过程中“如堕五里雾中,茫茫不知所处”。

 研究方案的制定应该对课题的整个研究的要求和过程等方面作详尽分析和周全的安排。《农村庭院建造设计》这一课题从研究流程上来看,对人员的分工、调查研究、信息的处理等都作了详细的安排,有很强的条理性,也是比较合理的。

 但同学们同时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思维应该更“活”一些。方案毕竟是方案,它还是我们的“良好的愿望”。但是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到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甚至会有一些让我们束手无策的困难,那我们就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要死抱方案不放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所遇到的情况及时对方案所定的步骤作相应的调整。这样才是科学的。

 在具体的操作的过程中,该课题组的做法是值得同学们学习:1、对全体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组分工,各小组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个成员有具体的工作分工,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实际管理总混乱的现象,不至于成员在大堆的任务面前不知所措,或者是重复劳动,也可以防止人浮于事,因为每个人的担子都是沉甸甸的,2、能注意到从最基本的实地调查、丈量、绘图开始,在大量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的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自己的理性思考,此外,调查的范围上能尽量的扩大,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片面性,丈量、绘图的工作也做得非常的细致,所以他们采集的信息是真实的,有效的。3、能充分发挥成员个人的力量。

 同学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从“细”、“实”、“勤”、“严”等几个方面入手。“细”,既是指全体成员的分工安排要细,也是指每个人的具体工作要做细。“实”是指各人所承担的工作要做实,即大体按照计划的要求来完成,不然会影响到整个课题组的工作。“勤”是肯开动脑筋,想办法出点子把整个课题组的工作推向前进,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个人的任务。“严”是指要有严谨的态度,特别是对一些数据的处理尤其需要这种态度。

 在整个的课题研究中,他们能够有如许的认识和感受,那已经足够了,研究性学习的范围已经远远的走出了课题本身,从本课题组同学的感受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

 在此我也想建议同学们,从确立课题的那天起就要重视并且养成写“研究心得”的习惯,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好比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每一步都是不同寻常的,每一步都有我们的付出和收获,哪怕它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坚信积少成多,当我们把一个课题研究完的时候,我们回过头去看时,也许才会发现我们除了研究任务圆满完成之外,个人心灵的收获也是沉甸甸的。

 七.成果选登

 在进行了两个阶段绘图之后,我们纠正了以前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吸取了以前设计中合理的信息,同时向别人请教,特别是向生活在其中的对的农民请教,因为他们的见解更具有说服力。然后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合作,设计出了最终的庭院图: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 在整体面貌上,正屋在东,院子东边和南边的院墙全部换成铁栅栏,这样能使整个院子有较好的通风性又有充足的阳光。把猪舍、蚕室以及杂货仓放置在院子的最西边,这还是从通风和光照的角度考虑的,此外,这也符合本地东南季风的特点,把它们置于季风的下风方向,不至于影响正屋和整个院子的空气。另外,我们在猪舍和正屋之间设计了一个狭长的花池,在花池中种植一排松柏,这样可以把猪舍从人的视野中遮去。院子大门的两边有两个花池,这样可以让人进出门都能感觉到盎然的生机。院子的大门正对正屋的大门,在院子大门的左边是一个车棚,这既便于进出门,又使整个院子显得较有条理,院子大门的右边依次是一个葡萄架和一个小菜园,葡萄架既能给主人带来丰硕的收获又能使整个院子变得有情调,完美地体现主人的气质,实乃一举多得。小菜园置于院子的最东南角,可长一些常用的葱蒜之类。厨房位于货仓旁边,便于从货仓中取用各种生活资料。

上一篇:卫生院药品采购流程下一篇:勤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