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管理创新思路

2024-05-11

我的管理创新思路(共8篇)

篇1:我的管理创新思路

我的开厂思路

我是一家小型外贸公司,年营业额大约200万~300万美金。因为所做的单子大部分是1000件~3000件/款的小单,但客人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放在比较大的工厂做(机工人数500人以上的工厂)。这样的结果是品质确实有保障,但工厂总是不重视,觉得比较累。而且有时候我对工厂的品质还是不满意!

现在,我想自己开个工厂,机工人数初期为50人,以后发展的好再扩到100人,主要做做自己的单子。但希望有比较强的技术科和后道部门,这样自己工厂忙不过来的时候,可以组织外发。技术科强,打样或者外发时有保障,后道强,外发的单子可以自己做后道(我很看重后道工序)。

基本设想如下:

1、50 台缝纫机,按每台10000元标准,预计50万元(价格上来讲,单是平车的话贵了,但套结车,锁眼车,这些车的价格可就不便宜了,特别是现在质量要求高,客户对锁眼,套结的要求比较严格,尽量使用进口车,日本单来讲,对毛脱漏,油污迹,等问题极为重视.(锁眼车,套结车,这两类车型恐怕价格都不便宜)

现在后道薄弱的厂还真不少,日本单子,后道薄弱的话,将是一大难题.其他如欧美国家或东欧国家的单子,后道工艺似乎不是很多的.

2、装修、配套、生活设施费用预计20万(我希望租用一个整洁的厂房,有较好的环境,方便客人看厂)这点到是非常重要,现在接单子最好是要有这样一个实体,相对来说,可信度高一点.

3、30万启动资金(主要用于保证工人按时拿到工资,因为主要接自己公司的单,不担心货款被拖欠)留住工人的途径之一,就是按时付工资,当然必须保留一个月的工资,一是方便结算,二是,微小的留住工人方法之二.当然,最主要的是良好的管理,高质量的产品,合理的工资与待遇,是留住工人的重中之重.

我希望工厂以做小单为主(1000件~3000件/款),但一定要保证品质。(现在的单子,交期紧,要求高,变化大,品质尤为重要.1000-3000PCS的单子,是日本单,还是西班牙的单字?)(服装招聘)

我愿意给工人较好的工作环境、工资,因为做自己的单子,利润应该比外接的要好。(工资,您不能承诺工人,你唯一要答应的就是工资的及时发放,和您产品工价的明确化.工作环境也比较重要,特别是卫生设施方面,不仅是给工人一个好的环境,也是给客人一个好印象)

请大家帮忙参谋一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谢谢!

---------------------------------

网友: 机车哪要10000块钱一台,太夸张了!你50台机车顶多6万搞定!而且还都是名版的进口货!你开这个价别人可没事偷着乐!

网友: 你好,请问你想开厂的位置和产品类别,才好综合给你方案。

评主: 我所说的机车10000元/台,是指每台机车所含的其他配套设备(如平锁、套结等),综合算来,大约50台机车,所有的设备要花50万元。我工厂的位置想开在距南京1个小时车程的工业园区内,工厂做梭织服装,以童装、休闲装为主,上衣、裤子均有。我买的JUKI-8700,大约人民币2500元/台,50台远不止6万元啊。不知道我买的2500元/台的价格,是否正常?谢谢指导

网友: 1000-3000的单子50个车位可做几天?天天换款式车工能留住吗?如果计时不计件你又该说磨洋工了。

评主: 你说的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啊。我的想法是:采用小点的组,每个组做1个款,这样可能会好点。我也明白这样开厂的麻烦,可是不开自己的厂,又总是被工厂牵着鼻子走,又不能频繁地换工厂。

网友: 设备和场地并不是最难解决的。价钱可以按照市场来计划并依照你产品的要求购置。关键是订单和人员,订单你现在不担心了,但人员呢?现在的人员很难找,很难留住。要有很好的管理人员带领。

网友: 这个想法非常好, 你可以按照10人左右的小组来分款做,(只要交期来得及)那也不致于让车工感觉到每天在换款式!说到被工厂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我也有同感.我们的订单与你相类似的,也是差不多的数量,工厂对数量是非常的郁闷,总是不那么认真地对待我们的订单.看来,也需要自己开工厂了,但是车工是数量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没有车工,一切都会成为泡影...请高手们出良策吧!

网友: 楼主如果想自己开厂,应该有更详细的资金计划,不是简单的估算,比如详细的机器清单计算设备投入,2500元能买到JUKI-8700吗,我觉得这个型号应该在5000左右(不带操作盘,带伺服马达)。另外,按照50台车位计算的话,全厂人数大约在80人,如果要加强技术和后道的话,大约要90人,按照每人每月1200元计算(包括宿舍、伙食、保险等),每月光工人工资大约为10万左右。还有租金、水电费等等,每月开支大概在20万以上。另外自己开厂还要考虑到很多问题,比如:工人来源、订单是否稳定、当地的法律和规定、周围是否有完备的产业链?比如:洗水厂、绣花厂、印花厂、辅料供应商、物流等。都要做非常详细的计划和调查。自己有贸易部的,最好和工厂独立核算。

网友: 一段时间没上来了。这段时间,关于开厂的事,经历了很多波折,说出来给大家谈谈。原先是打算开个小厂,结果去了服装园后,看到那些大厂后,不禁心潮澎湃,有点忘乎所以,再在相关招商人员的鼓动下,开始准备拿下一块近20亩的地,起个2000平方米的厂房。签协议前,自己再冷静的一算,风险太大了。拿20亩地,镇上给的优惠价30万(不**),盖个围墙要近10万,申请80KV的变电要30万,开工建设前的规费近10万,还有厂房140万,还不算设备,虽然有些钱可以慢慢付,但想到工厂一开工肯定还要贴钱,还不知道得磨合多久才能持平,真是怕啊!幸亏还没开始投钱!!我后来在当地找到一个空的小学,有三间旧校舍,每间200平方,土地共10亩。我想直接租这个学校,一年的租金不会超过2万。先做起来,磨合期的费用,我也能承受得起。等磨合好了,以后再扩大就不会有太长的磨合了。

网友: 可以分组做啊!一个组大概25个人左右为好!一个组一个指导工,一个组长,一个收发,一个尾查就可以了!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两个组合为一个组做单件流水!对了,还不知道你们做什么服装呢!

网友: 楼主提出的问题我建议如下:1.楼主是做贸易的,如果对生产管理经验不足的话,必须请一个既懂得现代管理理念又有技术经验的厂长,最好是有过开厂经验的人,因为开新厂要比管理一个成熟的工厂难得多,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水电汽及流水线设计、设备机器工具等的选择和采购、员工的培训、企业理念的奠定等等,打好基础对一个工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工人平均工资达到1200元月的地区,组长应该达到1500元/月,主管达到2500-3500元/月,厂长年薪最少要在7-8万。4万元估计请不到什么好厂长。另外,在建厂初期实行10%的纯利提成制度并不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新工厂的磨合期会比较长(根据产品类型而不同),在磨合期内产量和效率都不会高,特别是现在招熟手工人很难,如果实行提成制度很可能造成厂长的短期行为,对长期发展不利。其实对于一个新工厂,一开始就实行计件制也是不可取的,道理是一样的。第二:10%的纯利提成太高了,提成比例过高会导致生产和业务部的矛盾加大,他们之间会为工价的事情不断的产生矛盾,我认为对于一个成熟的工厂,厂长的纯利提成达到5%就行了,不能把提成当成正餐吃,呵呵。如果楼主的公司有自己的贸易部的话,其实还有一种模式,认为生产只能是成本中心,不应该考虑利润的问题,因为业务部接单的价格直接就限制了工厂的加工价,工厂的核心任务应该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不是盯着利润。生产厂长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应该从开始策划是就加入进来。因为它不应该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应该兼备决策的任务。

---------------------------------

总结: 建议楼主开厂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估计要充分,其实我看到你的这种情况可以完全可以找些合作厂来完成!当然要找一些适合做你们的单子的一些工厂可长期合作的,因为做服装厂来说很辛苦的!如果自己开厂有单的时候要赶货,没有单的时候要考虑工厂的正常运营,工资要发,工人的流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自己造厂房的话前期投入会很大,建议如果要开厂可先租用厂房签个3年左右的租房合同然后装修一下比较稳妥!等今后发展上了轨道在建厂房不迟!!

篇2:我的管理创新思路

例如: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读着流沙河的《理想》,我的眼前出现这样一幅景象:我用手中的笔描绘着祖国壮丽的山河,记录着生活中发生的事;我用双眼观察世界,用大脑想象。没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2、列夫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话“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在以前,我对自己的理想是一片茫然,学这个没心思,学哪个不专心,从来都是心不在焉,如今我定下了我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医生。有这个理想是因为在一次事情中定下的。

3、朋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理想可能是一名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可能是一名保家卫国,站守在祖国边疆的解放军,还可能是一位维护社会治安而辛勤工作的人民警察。你要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坚决的告诉你:一名拥有白求恩精神、救死扶伤的医生。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理想,工人、教师、警察、医生„„每一个理想都那么美好。

5、科学家,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像爱因斯坦、伽利略、牛顿那样的科学家,对科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我十分佩服他们,因此,我想做一个天文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生物,观察遥远的星球,到真空的宇宙探索„„

6、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动物学家。从小时候起,我就对那些可爱的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动物世界》一直是我喜爱的节目。我觉得那些动物实在是太神奇、太有趣了。

第二段、中间: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原因: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的呢?)第三段、我准备怎样实现我的理想?(途径)第四段、结尾:期待着理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首尾呼应)例如:

1、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让我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吧!

篇3:我的管理创新思路

一、基础教育改革低效的根源

基础教育改革这些年, 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 如:全国统一高考改为各省市自主命题考试、一年一度的高考改为每年二次、高考科目由“3+2”改为“3+综合”、全国统编教材改为各地方教材、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优秀教师流动机制 (1)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初高中剥离等改革措施, 不胜枚举。然而, 各省市的基础教育并没有因这些改革措施从此走上素质教育的正轨, 各地的中小学择校热愈演愈烈, 在一些省市诞生了一批基础教育的“航母”学校 (2) 。现行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从考试试题角度看, 实则是“新版”的高中奥赛而已, 对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毫无益处。改革低效的原因在于我们有的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没有尊重我国的国情, 有的则是因为没有尊重学生的天赋、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展方向等个体基础的必然结果。

高中新课改和“3+综合”高考模式试图从考试内容和考试科目的变革来淡化高考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 从而消除高考对基础教育的不利影响。然而教育管理干部的政绩需求和行政权力剥夺了高中新课程赋予学生的选修权, “3+文 (理) 综合”高考模式让高中学校的应试教育搞得得心应手, 让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有了更“权威”的高考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是高中教师评职、评优、晋升、提干以及各级教育管理干部提升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社会对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认可的重要依据。现行基础教育评价机制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 是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根源。过去的教育改革没有让这种基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失效, 是相关教育改革低效的原因, 是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家”大量胎死腹中, 沦落为“教书匠”的制度根源。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基础教育改革失效的根源在于我国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和高考的行政化, 现行高考制度必须改革, 而改革的目标是要尊重学生,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尊重高校各专业特点, 有利于高校发现人才, 有利于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不妨采用“自主餐”模式来改革高考。将现行的各省市自主命题考试改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科学综合、人文综合。高校可根据所设专业特点确定各专业考生的参考科目,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确定高考志愿及其考试科目, 从而实现学生和高校的“双向”自主高考, 其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 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 给高校各专业“自主”高考的招生权利。

现行“3+综合”高考模式没有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 不利于高校各专业对人才的发现, 例如北大中文系, 按目前高考科目设置必须是在高中阶段语数外加文综考分名列前茅的考生才有机会进入北大深造, 而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学生不一定就喜欢或擅长语言文学研究。对语言文学研究有实力、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往往不擅长数学和地理, 他们则永远被北大拒之门外, 或许这就是近三十年我国应试教育出来的莘莘学子与诺贝尔等国际大奖无缘的原因吧!

若北大中文系确定本专业考生的高考科目为语文、外语、历史和政治, 清华大学建筑学系确定该专业考生的高考科目为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人文综合, 如此高校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特点确定考生的参考科目, 无疑是给予“全体”高校各专业自主高考的招生权利。同时允许高校各专业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本专业特点结合考生单科成绩择优录取, 对人才的发现和选拔更具针对性。现行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是“少数”大学的“特权”, 是为争抢经受十多年应试教育洗礼的佼佼者而举办的一场“掐尖”考试。考试试题有奥赛化倾向, 不但对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现状无益, 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应试负担。其命题、监考、阅卷和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备受社会高度关注和质疑。将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把关, 使试题更加科学、合理。由各省市实施监考、阅卷和招生, 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杜绝考试招生过程中的违规和违法行为。

(二) 尊重学生的天赋、兴趣和发展需求, 给学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权利。

现行的“3+文 (理) 综合”高考模式迫使高中教学实行文理分科, 有的学校为了应付高考, 甚至在新生一进入高中就文理分科, 理科生少开甚至不开设史地政, 文科生少开甚至不开设理化生, 严重背离高中教育课程设置的初衷。学生的高中毕业会考怎么通过?其实学生们、老师们、家长们和教育管理者们都懂的, 其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一种考试经济。现行的高中毕业会考让学生以往的诚信教育毁于一旦, 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致命的负面影响。文理分科过程常常有部分“差生”因文理教学班的设置限制被剥夺了文理选择的人生权利 (3) , 用一句流行语来形容就是“我被文理”了。文理分科教学让学生严重偏科,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发生变化和转移的权利, 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给学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权利, 尊重学生基础、学习兴趣和人生规划, 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不同, 其高考的考试科目多少也就不同, 对兴趣爱好广泛的考生不应限制其高考的科目数。取消现行高中毕业会考, 对理工类专业可加试人文综合 (政史地) , 而文史类专业则可加试科学综合 (理化生) 。两综合学科难度与现行高中毕业会考相当, 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各专业录取的参考依据。现行的新高职招生考试只考语数外, 不但没有尊重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而且沦为差生的专场考试。应回归统一高考, 为所有考生和高校营造和谐、平等的考试环境。尊重差生, 应从高考做起。

(三) 实施学生“自主”高考,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有利于高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现行的“3+文 (理) 综合”高考模式使得高考的状元效应、高分效应、重点效应和名校效应对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显得至关重要!重点高中容易出各级状元, 考生高分多, 上重点大学和名校的人数多。能上重点高中是许多初中学生和家长们梦寐以求的。不能保送或考上, 交钱也要上, 各省市出现的基础教育“航母”学校其根源就在于此。不消除高考的重点 (高分) 效应, 必然导致重点高中、重点初中乃至重点小学的长期存在。“3+文 (理) 综合”高考模式也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们无形地背上了沉重的应试教育枷锁, 是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实施学生“自主”高考, 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不同, 其高考的考试科目也就不同。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需求不同, 考生的考试科目不同, 录取分数线也就不同。因此高考状元和高分 (重点) 效应也就从此淡化和消失, 为高中教育卸下沉重的应试教育精神枷锁。这将使得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无法统一应试 (4) , 让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有利于高中学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课程设置要求开好每一门课, 从而实现高中教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四) 实施全国统一的学生“自主”高考, 解决目前异地高考的社会难题, 还全体国民平等参与教育考试的权利。

目前我国有两亿农民工, 他们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抛妻别子, 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大多数民工兄弟们干着最脏、最累、最苦的工作,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基础教育教材和高考命题考试的地方化以及现行的高考政策, 让两亿农民工子女即使在其父母工作所在地入学, 也会因各地教材和高考命题范围不同无法回原籍参加高考, 导致几千万留守儿童在他们的童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这些儿童的成长无疑是寂寞的。民工兄弟为国家经济发展流汗的同时, 还得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流泪。

教材和高考命题的“地方化”不但没有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而且浪费了相当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限的教育资源。照抄照搬别国教育模式, 没有尊重我国的国情, 这一“百花齐放”的教改设计, 最终结果为“封建割据”的应试教育, 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教育部最新的异地高考政策事实上将两亿农民工子女分为三六九等, 没给全体国民平等教育考试的权利。加上认定复杂和地方阻力, 操作难度大等诸多因素, 真正能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也只能是为数不多的民工“贵族”而已。

实施全国统一的学生自主高考, 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和高考报名情况由国家统筹分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计划, 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的社会问题, 给所有民工子女平等教育考试的国民待遇。

(五) 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 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充分发展, 满足高校各专业对优秀学生的服务需求。

在国外, 兴趣爱好广泛的优秀学生可同时在几所大学就读不同的专业, 而在我国现行的“3+文 (理) 综合”高考模式和招生体制中, 每个学生只能被某个大学录取一次, 文科考生不能报考理工类专业, 理科考生不能报考文史类专业。这种高考招生模式, 不能满足优秀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也不能满足高校各专业对优秀学生的服务需求, 更不能推动各高校开展竞争, 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学生“自主”高考, 对高考科目无限制, 学生可根据兴趣和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参加2013年高考, 其高考成绩既可参与文史类专业的录取, 也可参与理工类相关专业的录取。学生可被北大中文系和重庆大学建筑学系同时录取, 也可被西南政法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同时录取, 从而满足优秀学生在几所大学同时就读不同专业的个体发展需求。学生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时, 可根据学生意愿, 占其中一所大学招生指标, 其他大学招生计划不受影响。学生入学后, 可同时在几所大学就读不同的专业, 高校各专业有“责任”和“权利”对学业完成达标的学生为其颁发毕业证书 (5) 和授予学位。实施学生“自主”高考, 有利于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有利于整合各高校教育资源为优秀人才的充分发展服好务!

(六) 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 改革高考学科试题命题模式, 为各层次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服务。

现行的“3+文 (理) 综合”高考学科试题不但不能体现高中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 便于高中学校搞应试教学, 而且不能满足高校各专业的人才选拔需求, 综合学科试题尤为突出。因此, 可将高考各学科试题设计为A、B、C三大模块。A模块 (公共模块) :分值100分, 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该模块试题主要满足一般本、专科高校的招生需求;B模块 (能力模块) :分值为50分, 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模块试题主要满足重点大学的人才选拔需求;C模块 (专业模块) :分值为50分, 考查学生的学科“实力”和发展潜质, 该模块试题满足高校对“学科专业”人才选拔需求 (6) 。B、C两模块的试题设计上要让“题海”应试行为失效, 减少 (或取消) 选择题型, 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过程的理解、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学生“自主”高考的学科试题设计不但要体现高中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 而且要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合作探究、迁移创新等多种能力, 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高校的各专业对人才的选拔需求。

三、学生“自主”高考的改革阻力

1.来自教育管理部门的上层阻力。

我们经历的历次教育改革都说是成功的, 但每次教改后学生的负担却有增无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如火如荼的应试教育尽管殚精竭虑地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然而相关教改成效与改革预期相距甚远。基础教育改革陷入了屡改屡败, 屡败屡改的怪圈, 基础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折腾”教育。实施学生“自主”高考, 无疑是要从官方角度承认过去“相关”教育改革低效, 这样的改革来自教育管理高层的阻力自然不小, 即或是国家教育部要推行这一改革也需要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魄力。

2.来自教育管理评价部门和社会舆论的阻力。

学生“自主”高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基础和发展需求, 也充分尊重高校各专业特点和招生需求, 却唯独没有尊重高中教学的应试需求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需求。同一个教学班中不同学科, 高考参考人数不同, 高中教学如何开展?学校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教育管理部门如何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质量?高中办学质量如何让社会和家长放心?学生偏科咋办?学校教学深度不够, 有钱的学生在校外补课会不会导致新的教育不公?等一系列尖锐而现实的问题将困扰学生“自主”高考的实施, 带来的社会舆论阻力也不小。

3.来自现行教育体制“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异地高考政策, 虽然不是彻底解决民工子弟异地高考的良方, 但却招来“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声浪一片, 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 将各地自主命题和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纳入国家统一命题考试, 将地方教材改革为统编教材, 将各地“败坏考风”的“经济型”考试统统取消, 在“既得利益”者的眼中学生“自主”高考无疑是开历史的倒车, 必然招来其“骂声”一片。因为这一改革, 有些人会痛失巨大的经济利益, 有些人会丢掉专家级的金饭碗, 有些人会失去招生考试的特权。这无疑是革了他们的命!有些“既得利益”者还把持着各地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高考命题、招生考试、教材编写与发行等利益分配特权, 由他们带来的阻力那是相当的大。

四、结语

目前的高中新课改, 虽然教育教学理念新颖, 各学科都让学生“自主”确定选修内容, 但实际情况成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替学生确定选修内容, 甚至于有的省市高考命题因各部分选修内容出题难度不好把握, 将所有选修内容改成必考内容 (7) 。有的高中学校某些学科为了高考仅用1.25个学年度的教学时间完成新课标两个学年度的教学任务, 我们的孩子很苦, 高中新课改离失败还有多远?浙江和重庆的高考改革 (8) 虽然有了尊重学生自主高考的“萌芽”意识, 但没有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 也没有“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和发展需求, 而且便于社会和教育管理部门根据高考数据对高中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便于高中学校搞应试教学, 其改革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实施学生“自主”高考, 不但使高中学校成熟的应试教学功能紊乱, 而且让现行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失效。高校各专业招生考试科目不同, 在同一省市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也就不同:清华大学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仅三百多分, 而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达六、七百分;四川大学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仅四百多分, 而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达七、八百分。传统的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高考状元、重点率、本科率等等, 在学生和高校的“自主”高考中对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失去任何意义。这样的改革将使教育管理评价部门惶恐, 同时也让高中学校无所适从!这样的改革既尊重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又降低了高校和学生的高考“成本”, 节约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这样的改革既保留了现行高考的基本功能, 又消除了现行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副作用。只有去教育行政化, 让高考自主化, 实施有我国特色的自主高考, 让旧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失效, 才可能建立起新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使高中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 迈上素质教育的正轨。

学生偏科问题, 这是由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魅力共同决定的。一个高考不考物理的学生, 却喜欢上物理课, 或许这才是物理教学的真谛。学生校外补课, 是一种学生个体应试行为, 无可非议, 但国家教育机器的集体应试则是这个国家教育之痛。高考是学生自己的事, 让学生自己去考吧!让所有学校和教师放下应试包袱, 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

注释:

(1) 实为应试教育的优秀教师.

(2) 优质应试教育, 一个年级达三、四十个教学班, 一个高完中师生规模达几千甚至上万人.

(3) 文理分科时, 选择文科的学生人数远超三个班而又不够四个班时, 学校会动员甚至强迫部分学生选择理科, 只办三个文科班.

(4) 同一个教学班中不同学科, 高考参考人数不同:有的学科只有十来个, 有的学科有几十个, 而且还会随学生兴趣爱好和人生规划发生变化.

(5) 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需要复合型人才, 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应率先试点放开学历文凭管制, 让高等教育为有兴趣学习、有能力学习的学生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

(6) 高校各专业对某学科要求较高, 招生时主要参考该学科B、C两模块的考试成绩.

(7) 某直辖市2013年高考的化学学科就是如此.

篇4:我的作文教学创新思路观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      习惯

作文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型能力。在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的今天,作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呢?根据几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叶圣陶曾经说:“作文与说话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并不是生活的点缀 。”也就是说,写作文必须让学生像每天早晚刷牙一样,养成习惯。要养成习惯,就必须多写作。现在中小学的作文量普遍不足,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太差劲,因而要坚持多练。练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如写日记和周记、搞摘抄等。当然,这种练笔教师不用批阅,但要认真检查督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着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的对象,不应仅仅是同学、老师、课堂现象、花草虫鱼,应扩展到工厂、农村、市场等广泛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对社会广泛地观察,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有了深刻的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形象生动逼真、感情真实丰富的好文章来。

(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每一点认识,如观察中的、阅读中的、听到的感知,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诱导学生对“已知”产生疑问,对“未知”发生兴趣,并深究难点,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业精于勤”,学生只有勤写、勤练,才能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创见。只有“历练倒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古往今来,大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立足于勤,经过一番艰苦磨砺,才能最终取得成就。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实践证明,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都得益于勤于练笔。

文章是反映思想的,学生的思想素质,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会从作文中反映出来。思想境界不高,方法偏颇、认识浅薄的人,很难写出好文章来。在平时的训练中,虽然不少学生的作文能做到字句基本妥帖,但思想贫乏,毫无新意,不能用现代思维方式表现现实。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和强者;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开阔视野、发展兴趣和爱好,用极大的热情去观察、分析、体现现代生活所激起的波光涛声,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以提高。

二、由封闭式的单纯课堂作文训练模式变为开放式

语文教育不能囿于狭隘的领域,局限于学校之内,应从训练的范围、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

(一)在作文训练的范围上,学校的小课堂要与社会相结合。学校是学生作文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让学生懂得写作的全过程:观察—思考—感悟—提炼—表达,并与社会的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多关注世界和祖国大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放开眼界、关心社会;同时,在作文内容上有意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例如,可让学生对正在播映的影视剧写观后感并发表评论;对社会上某种现象进行调查,从而使学生感到作文贴近生活,觉得作文是一种有趣的事情。

(二)在训练方式上,静态训练与动态训练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的作文教学方法。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对作文已感到厌烦,激不起写作欲望,只能勉强凑几句来应付。教师命题范围过大,学生无从下手,如《我是如何对待生活的》,题目限制太死;《我的×××》,虽残缺部分由学生补充,但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身边的老师、同学、父母,毫无新意,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

运用动态的训练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作文竞赛、智力竞赛、演讲、辩论会等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改进批改方法,培养学生自作自改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改与写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学生,所以我想,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多加引导和指点,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才会使学生逐步懂得文章应怎么写,并逐步学会修改。

作文的批改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教师可用符合法在学生作文中圈出错字,在病句下面划出红线等,并对进步明显的形式给予赞扬,毛病突出的用眉批指出;然后在评讲时,由学生自己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另一种方法是:由教师组织学生互评互改,并与同桌讨论后修改。这样,学生对作文评改才会有兴趣,才会真正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批改之后的讲评,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可由教师讲评,也可由教师选出几篇成功之作和不成功的作文让学生本人朗读,并让全班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争取做到人人发言,共同改进。

篇5:我的自画像---范本思路和结构

大家好!我是王鸿竹, 我已经过了八次生日了.我句段点拨

开篇从整体入手向大家介有点黑, 老爸老妈都说我像黑美人, 在那圆圆的脸上长绍了自己的年龄、肤色和外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 小小的嘴巴, 半圆形的耳朵下面语言生动形象。长着一双大耳垂儿, 大人们都说这是福相.我最喜欢吃西瓜了, 一见到西瓜, 我的口水就往下

运用具体事例——吃西瓜流.上个星期, 爸爸从冰箱里刚拿出西瓜, 我就迫不及待表现自己可爱的一面。“迫不及地跑到爸爸跟前, 催促他说: “爸爸你快切吧!“爸爸爽待”“抢了过来”“恨不得”几个快地答应了, 爸爸刚切好西瓜, 我就把西瓜抢了过来, 大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吃西瓜时口大口地吃, 恨不得连籽也一起吞下去.我最大的爱好是打乒乓球了.打乒乓球可以让我变的急迫心情。

介绍了自己的爱好,取得的强壮, 不再是小豆芽, 它还让我快乐.在四月份时, 学校成绩及自己从中的收益——变举办了乒乓球比赛, 我还得了个”小低女子组第二名”得强壮。呢.别看我是个小女孩, 我也很调皮.有一次, 爸爸把屋

结合具体事例表现自己独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把东西摆的整整齐齐, 我就开始给特的性格特点——虽为女孩,也爸爸破坏, 爸爸走过来看了看, 生气地说: “鸿竹, 你一会很调皮。儿把东西收拾好”, 我边破坏边说”恩”, 我虽然答应了, 担还是把爸爸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我玩儿完了, 还是没有收拾, 爸爸看到屋子乱糟糟的, 狠狠地说了我一顿, 我委屈地哭了.你说我是不是可爱、阳光、调皮的女孩儿!

篇6:创新提案管理思路

项目与创新发展部李丰华

2013年是公司“创新发展”之年,公司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是创新的源头,只要组织管理好,则可以推动创新发展工作,增强内部活力,发掘各类可行性改善和创新建议,达到开源节流、促进绩效从而有利于公司营运和发展的目的。

创新提案,是指公司所有员工提出的节约成本、改进工作流程或管理创新的合理化建议,以及技术改进、工艺改进、市场营销方案等诸方面的构想和方案。主要有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改进措施和活动方案,市场开拓及营销的项目和建议,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及安全措施的改进,技术创新、作业方式的改进,工具、设备、仪器的改进,原辅材料、能源节约的建议,美化公司环境、提高公司内外部形象的建议,降低成本与费用,提高效率和工作合理化等事项。

篇7:创新管理思路很重要

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先进化,是实现公司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抓好班组建设呢?笔者认为,只有创新班组建设的管理思路,才会给公司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源源不断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等等,简单地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公司的日常运行更加有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弊端;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篇8: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思路

一、科研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1、科研管理人员思想不够稳定, 其考核管理办法有待改革

从事科研管理的许多人认为科研管理是为别人做“嫁衣”, 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不到社会的认可, 从而不专心从事科研管理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人为性的也有政策性的, 从政策方面考虑, 关于科研人员的职务或职称, 科研人员的奖惩等问题, 大部分院校都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 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了专职及兼职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造成人员思想不够稳定。

2、适应高校科研管理需求, 培养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社会,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 我国高校必须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团队型的科研管理队伍。

二、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议

现代科研工作要求科研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结合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当今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提出以下及点建议。

1、要稳定科研管理队伍, 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吸引优秀

人才加入到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中来, 高校科研管理要求大量投入从事管理的人力资源, 科研管理机构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肩负着寻找市场信息、寻找可供转化知识的机制, 这些工作也需要大量投入科技人才培养, 而且更要培养科研管理人员策划能力, 在课题申请、立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和转化等方面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要为人才造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浓厚的学术氛围, 健全的科研设施设备和丰富的研究项目, 蓬勃的校园文化, 活跃的学术交流, 自由的人际沟通与科研探讨, 多学科交叉和知识交融等, 这些都是科技人才健康成长不可或缺少的外在因素。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还需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使真正有能力、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安心工作, 没有后顾之忧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活动规律, 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关爱, 同时应保障管理人员待遇不低于科技人员。

2、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

科研管理的对象是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的科技人才的队伍。管理的内容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管理的方式是将对象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推动科学研究发展。这就要建立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的长效机制, 科研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日常工作和各种学习培训机会中更新知识结构和内容。

3、要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

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干部队伍中, 经验型的管理干部占有相当的比例, 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各高校应当针对自身的科研管理干部现状有计划的举办各类科研管理干部培训班, 并且举办科研管理研讨会, 并且邀请兄弟院校科研管理干部和国家、省、市各类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指导工作, 并在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中每年要求发表1-2篇科研管理研究论文。另外还可从各系部抽调部分科研管理干部根据需要参加各类中心的脱产、半脱产或函授学习。

4、强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创新素质培养。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需要, 是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素质的提高还是高校科研管理职能的需要。因而, 拥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高校科研管理队伍, 是一所高等学校能否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要首先培养科研管理者要以人为本,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创造一种新机制和氛围, 使教职工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并形成一种集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科研能力。其次, 要培养科研管理者对管理要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成果意识。

5、要加强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团队意识培养。

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团队意识培养其实质是团队精神建设。个人的作用、知识、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科研管理人员只有团结协作, 才有可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益。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出新的生产力。科研管理团队的组建和高效运作, 不仅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管理能力, 而且能产生一种集体的管理创新力。团队精神的最大特点是1+1>2, 管理人员只有在团队中分工协作, 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能力, 并在群体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上实现优势叠加, 提高管理效益。

三、提高科研水平选题要创新

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科研实行多学科、跨领域、多部门协同攻关。这就要求高校科研管理者, 广泛收集各类科研信息, 进行分析整理, 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 协助研究人员选择发展迅速、活跃的学科领域, 确定突破口, 选准研究方向。在课题申报方面, 申请书的题目、观点、文字表达很重要, 同样的课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创新点, 因而有不同的评价结果。高校科研管理者在审查课题论证时要特别善于发现新观点、新思想, 这是在申请课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进行可行性论证时, 高校科研管理者要组织专家共同审议, 听取课题负责人介绍项目情况, 评委就相关问题提问, 结合实际拿出意见, 特别是对创新点的论证必须实际可行, 课题创新点的范围高低大小关系到课题立项的成功与否, 因此, 课题申请要选准研究方向, 界定创新范围, 充分而恰当地表达创新点, 突出亮点。

四、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创新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宗旨。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必须有创新的监督机制, 不仅仅只是对项目经费的控制, 还要依照原定计划监控研究的全过程, 对立项后的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包括进度安排、人员调配、经费使用、仪器设备、督促检查等。这样随时掌握研究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 根据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 密切与科研人员联系, 主动地、积极地、有效地向他们提供一切可行的方便。

五、科研成果鉴定创新

科研成果鉴定是项目完成后的表现方式,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鉴定, 实际上是对该研究成果作一个结论。高校科研管理在组织鉴定时, 要特别注意该研究的创新成果是否达到了申请立项时的预期效果, 充分运用创新观念和方法对成果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 为下一步成果推广打下基础。

六、科研成果推广创新

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手段驱

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校

>> (上接第204页)

参考文献

[1]邓江明.在竞争环境中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探讨[J].科研管理, 2005.

[2]董漫雪, 刘逸君.论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创新素质的培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2 (1) :48-50.

[3]马卫华, 吴斯桃, 赵敏.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团队建设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2) :93-95.

[4]陆文明, 赵敏详, 蒋来, 等.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科技成果纵横, 2006 (2) :40-41.

上一篇: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及应急预案下一篇:青春的英语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