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蹈教案

2024-05-25

芭蕾舞蹈教案(共10篇)

篇1:芭蕾舞蹈教案

舞蹈芭蕾基训课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学期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芭蕾知识,学习芭蕾基训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腰部和腿部的力量与能力脚背,大腿,小腿,绷直 开

教学课时:一学期课时

第一周:舞蹈基训常识(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基本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1~8点)。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一》、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 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

第二周:地面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地面基训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一)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二)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三)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四)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第三周:腿部分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能掌握胯部训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腿训练 教学课时:4课时(这周2课时)

二、腿——压腿、抬腿、踢腿

(一)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二)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三)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训练要求: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

第四周:腿部分训练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能掌握腿部训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腿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二、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

三、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训练要求: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第五周:胯部分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能掌握胯部训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胯的训练,骨活动量大,疼痛加剧,学生难以坚持 教学课时:2课时 胯——开小胯、开大胯

(一)坐开小胯: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做法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面。可按节拍上下颤动。注意双脚开始靠近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做法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胸脯贴近地面。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二)坐开大胯: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绷直两侧打开,上身垂直坐地,双手腹前扶地。做法①: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双手向前伸出,原路线返回。做法②:上身向右(左)下压,右手扶地,左手托掌,随身体侧压,左手扶右脚,此动作可反复进行。四拍一次,两拍一次均可。

(三)胯环动: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仰卧,双腿并拢绷脚,双手小七位扶地。做法①:(内环动):1-2双腿并拢绷脚抬起90°;3-4双腿分开向两侧地面靠近;5-8贴地面两腿向内移动回到准备姿态。做法②:(外环动):1-4双腿绷直贴地面分开;5-6从体侧面向上并拢呈90°;7-8并腿慢落下到准备姿态。

第六周:腰部分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能掌握胯部训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腰的训练,骨骼活动量大,疼痛加剧,学生难以坚持 教学课时:2课时

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一)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二)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三)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四)拧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五)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训练要求: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第七周:把杆训练

一、扶把方法 扶把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双手扶把,身体面对把杆,距把约20公分,双手轻放第二种:单手扶把,侧身站立,单手轻扶把杆,扶把得手放在身体前侧。扶把时手不能用力揪把杆,以免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固。

二、把杆软度训练

(一)压腿——压前腿、压旁腿

1.把杆压前腿: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面向把杆站立,先将右腿放在把杆上,直膝、勾脚(或绷脚),左腿直立与地面保持垂直,双手扶把杆,上身正对把杆,用上身贴向右腿。压左腿,动作同上。

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2.把杆压旁腿:动作做法:以右腿为例。右侧对把杆,右腿侧放把杆上勾脚(或绷脚),左腿直立。右手扶把,左手上举。侧身向右腿下压,左手经头上方碰到右脚尖。压左腿,动作同上。

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训练要求:把杆压腿时软度训练的一种方法。可以与地面软度训练结合起来有选择地进行。训练的节奏可以慢快结合。在做各类压腿动作时要注意:压前腿时动力腿收胯使两胯平行,上身挺直向前伸展,不能驼背,下压时上身要用力。压旁腿时,腿不能再把上,两手间距与肩同宽(男生略宽一些),肩肘自然下垂。

弯曲,下压一定要正侧身,上身伸展,用耳去贴腿,臀部不能后翘,不能扣胯。

第八周:把杆训练

(二)肩、腰——压肩、掸腰、耗腰、下腰

1.把杆压肩:动作做法:①面向把杆站立,双脚大八字步,直立,双臂伸直,与肩同宽,手腕搭在把杆上。上身前倾,胸脯尽力向地面压去。重心于两腿间,身体前倾90°直角。②双跪压肩,做法同前(可以两人一组互助)。

2.扶把掸腰:动作做法:面向把杆,双手扶把(或单手扶把),大八字步站立。向后掸腰,1拍下、1拍上。有弹力的连续进行。3.扶把耗腰、下腰:动作做法:耗腰在掸腰的姿态上保持不动。下腰可双手扶把做,也可先借助把杆再脱把双手撑地做。

※训练要求:肩和腰的训练十分重要,是软度训练的一部分,各部位训练有不同的要求。压肩时手臂、腿不能弯曲,头颈与地面应保持平行,胸腰尽力下压,腰忍住肩部关节疼痛。可以有节奏地做,也可以耗住不动。腰的训练要求同地面腰的训练。

第九周:把杆单一动作训练

(半脚尖、蹲、)

三、把杆单一动作训练

(一)半脚尖:动作做法:双脚一位直立。脚跟离地踮起,1/

4、1/

2、3/4,使身体上升,两脚掌平稳地立于地板上。

※训练要求:半脚尖的训练目的是伸展腿和踝关节,加强它们的力量,并锻炼平衡能力。训练中要注意重心的准确,重心不能在小脚趾上。上身要求垂直,向上伸展。

(二)蹲:动作做法:(半蹲)屈膝一半。两腿完全外开,两膝下蹲时与两脚成一线。身体重心平均地落于两脚。所有位置的小蹲,两脚跟都不离地。动作做法:(全蹲)平稳、均匀地屈膝。两腿外开要求同半蹲,惟有在不抬起脚跟就无法下蹲时,脚跟才被迫离地。

※训练要求:蹲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外开和腿肌的柔韧性及膝部的控制力。无论半蹲、全蹲,训练中都要注意胯部的外开,膝对脚尖。在蹲的过程中,防止翘臀、上身前倾,要保持腰背的直感。

第十、十一周:把杆单一动作训练

(擦地、踢腿)

(一)擦地:动作做法:一位擦地。擦地是腿、踝关节和脚的伸展动作。主力腿直立,动力脚经过擦地到绷脚尖点地,使脚背充分弓起。擦地时站一位。

※训练要求:擦地的训练目的是用以加强腿的力量,因而在练习时要注意腿部的伸展,绷脚力量要到脚尖。擦地的过程要注意半脚掌的运用,上身重心垂直,不能摇晃移位。

(二)小踢腿:动作做法:此动作是在擦地伸展动作上的发展。主力腿直立、动力腿出脚的方向与擦地相同,只是动力腿要经擦地后快速踢出,在25°停顿。

※训练要求:小踢腿的训练目的是锻炼腿部的速度和控制,以及小腿、脚背的灵活性。因此,练习时注意脚踢出时的速度及脚尖力量的控制。踢起经擦地,脚趾有抓地的感觉。快速进行时,不要牵动上身及主力腿。

(三)大踢腿:动作做法:两腿直立,动力腿经绷脚擦地向上踢起,踢起时要快速迅猛,有爆发力。经同样路线落下。此练习可向前、向旁和向后做。

※训练要求:大踢腿是训练腿部的爆发力及髋关节的灵活度的。要求踢起迅猛,落地轻缓,上身垂直,不可摇晃。易犯的毛病:当动力腿踢起时脚趾放松,发力点不在脚尖而在大腿上,主力腿膝部和腰背部下懈。

篇2:芭蕾舞蹈教案

授课教师: will 教学对象:少年舞蹈教育班

教学方法:口传身授 教学时间:45 教学教具:CD、音响

教学目的:

1、掌握正确的转开方法,准确的做出。

2、让学生学会从大腿根部到脚背向外转开,到达外开的效果。

3、并且在以后舞蹈的训练中奠基了基础。

重点难点:

1、转开的时动作的准确性。

2、配合音乐做动作,在音乐中完成动作能动作融合音乐

3、学会并且运用 到其他的舞蹈动作中。

教学内容: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坐姿、勾绷脚)

2、进行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导课

1、上课前先向学生简单概括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2、给学生热身、活动10分钟。

3、复习上堂课的内容,然后进行新课内容。

新授:

节奏:八拍转开,八拍转回。

双腿并拢坐在地面上,转开练习综合了之前学习的坐姿和勾绷脚中的绷脚(坐姿与上堂课的一样,所以要求也一样),转开时是由脚背的外沿带着脚背、脚腕、膝盖、到大腿内侧肌向外缓慢地转开,但是在转开的时候膝盖和脚后跟不能分开,整个脚到腿都要贴于地面,转回的时候是由脚背的内沿带着整个脚背、脚腕、膝盖、到大腿内侧肌向内转回;在转开练习中大腿内侧肌和膝盖不能放松要一直收紧,绷直脚背,力量要一直延伸到脚趾尖。

课程小结:

篇3:浅谈芭蕾舞蹈教学现状与改革

关键词:芭蕾舞蹈,现状,教学方法,改革方法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 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 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 到十九世纪末期, 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芭蕾在近四百年的持久历史成长过程中, 对世界列国影响很大, 传布极广, 至今已成为世界列国都全力成长的一种艺术形式了。1661年,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 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 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以舞蹈艺术为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动态形象, 技人体的姿态、造型, 步法等动作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因素产生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视觉效果。具有可视性、流动性的审美性的特点, 是舞蹈欣赏过程中被感知、认识的主要对象和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主体。

一、芭蕾舞蹈教学的现状

芭蕾舞蹈是我国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已经成为我国舞蹈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 目前, 芭蕾舞蹈教学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在发展的同时, 我国在芭蕾舞蹈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我国芭蕾舞蹈教学现状做了如下分析。

1.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手段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个重要途

径, 目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教学手段多样化, 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头、文字、书籍, 还包括电子和多媒体设备等。但是我国芭蕾舞教学手段相对于其他国家较落后, 教学手段单一。虽然有些院校已经将多媒体运用到芭蕾舞教学中, 但是芭蕾舞教学还是以单一的示范教学为主, 学生通过模仿动作来学习, 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 老师让学生不断重复练习舞蹈动作, 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对重复的舞蹈动作缺乏积极性, 这样就使得教学效果不好, 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

2. 教育观念的偏差在老师的指导下, 以老师为主导, 要求学生进行单调的技能训练,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

衡量芭蕾舞蹈学习的标准是身体的协调性、跳的动作数量和所会的剧目, 掌握多少技巧。学生不能养成独立思维、思考的习惯。对芭蕾舞蹈的内涵丝毫不理解, 对芭蕾舞蹈的认识不能举一反三。从古至今, 人类的思维往往体现出的是单一性的特征, 而如今我们面对的是飞速发展的社会, 世界格局一体化、多元化。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 大多数学习芭蕾舞的学生, 在观看芭蕾舞蹈作品时, 仍然会以整齐、难度作为芭蕾舞蹈的评判标准, 几乎很少有学生去关注作品所传递的内在含义。显然教育观念存在的弊端。

3. 压抑个性, 缺乏创造力长期以来在芭蕾舞蹈领域存在一种强

迫式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之所以得到运用, 是因为我国芭蕾舞蹈训练有着严格的规范动作和训练目标,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规范, 芭蕾舞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芭蕾舞蹈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训练, 这些基本功的教学都采用强迫式教学方式, 然而, 这种强迫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个性棱角, 这种方式严重制止了学生的创造冲动。导致学生形成消极的态度, 产生厌恶的情绪。上芭蕾舞蹈课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 学生常常怀疑自己, 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强迫式的芭蕾舞蹈教学, 很明显不符合教育要求, 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芭蕾舞教学方法的改革

1. 言传身教, 加强学生技巧学习改革落后、废旧的教育手段,

采用多元化、灵活化的教学内容, 抓住芭蕾舞蹈的特殊性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叫芭蕾舞蹈的过程中, 无论自己是什么身份都要做到言传身教。首先, 教师要对芭蕾舞蹈的动作要领和规范标准进行讲解, 在学习过程中, 教会学生如何克服容易犯错的毛病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其次, 芭蕾舞蹈的理论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要对其认真仔细的讲解, 在讲解时必须做到专业术语准确, 描述生动, 舞蹈艺术及舞蹈动作栩栩如生,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 更简单明了的学习芭蕾舞蹈动作。最后, 在注重舞蹈教学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 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芭蕾舞蹈与其他艺术学科是相通的, 相辅相成的。

在芭蕾舞蹈教学中, 尝试将两个或者多个艺术学科结合起来, 通过美学、音乐、心理学等其他学科进行芭蕾舞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芭蕾舞的审美教学, 提高学生芭蕾舞蹈的学习水平, 提升芭蕾舞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深度。芭蕾舞蹈的教学目的和其他艺术教学目的是相同的。具体来说, 芭蕾舞蹈学与美学、文学以及音乐艺术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类的某些复杂情感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的, 人们会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表露出来, 简单明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获得共鸣。

3. 加强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在舞蹈教学是中, 音乐顾名思义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的运用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音乐符合感官教学的客观规律, 人们通过自己的知觉和感觉认知感受客观事物, 这是人们认知客观事物的初级阶段;然而听觉和视觉又是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 音乐与课堂是密不可分的, 音乐与动作是配合进行的。这就说明芭蕾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对乐感培养的过程, 如果能将学生的感觉器官与芭蕾舞蹈学习进行协调运用, 这样就能在乐感培养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音乐的伴奏可以使舞者更富有激情, 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 让作品更加生动, 更能传递所要表达的感情, 还能提高舞者的舞蹈技巧。由此可见, 音乐在芭蕾舞蹈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与芭蕾舞蹈动作的结合, 符合芭蕾舞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蒙小燕.芭蕾舞教学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玉萍.独具魅力的丹麦芭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 1.

[3]刘青弋.国家规训下的超人身体——古典芭蕾身体美学研究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4, 1.

篇4:柬埔寨 皇家芭蕾舞蹈

皇家芭蕾舞通常在国王加冕、婚庆、殡葬和高棉的节日时演出。在悠扬的传统乐曲声中,婀娜多姿的花季少女们,身著亮丽的民族服饰,头戴尖顶的金盔,手臂和脚脖子上都戴着好几只金镯子,表演着以合掌礼拜为主的变化多样的动作。专家指出:柬埔寨宫廷舞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舞蹈语言十分丰富,舞姿典雅优美,宽舒洒脱,动中寓静,静中有动,通过明确的、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姿式,来表达痛苦、喜悦、愤怒、疑惑等等复杂的感情;第二是用歌唱来说明剧情的发展、舞蹈的含义。

皇家芭蕾舞的节目很多,主要有:《祝福舞》、《神仙欢乐舞》、《扇舞》、《蝴蝶舞》、《剑舞》、《海龙舞》及舞剧《罗摩衍那》、《裴拉沙恩传奇》、《雷木·爱索与莫尼·麦卡拉舞》、《伯雷阿·金纳凤的神话》、《黑猴与白猴的战斗》等。

篇5:芭蕾舞蹈欣赏

芭蕾是法文Ballet的音译,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更是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一部芭蕾舞的双人舞、独舞、群舞都有固定的形式结构。双人舞是古典芭蕾的核心舞,大都用以表现男女主角恋情或正反两方对抗,姿态优美、感情内在是其特点。一般分为“出场”和“慢板”,即由男女演员运用扶持和托举代表着表演的抒情性舞蹈,之后是“变奏”,即男女演员的独舞,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然后是男女演员穿插表演的“结尾”,最后以合舞结束。女子脚尖舞是芭蕾舞的灵魂,其独舞要求技巧娴熟,有轻盈如飞的跳跃和令人目眩的旋转,还有快感十足装饰性极强的双脚打击,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环境气氛等。传统的芭蕾舞技巧是一个严格的体系。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对外开、伸展、绷直的追求,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三种基本舞姿,腿的伸展、射击、打开、屈伸、抬腿、踢腿、和划圆圈等动作,还有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和转身,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将其按特定的结构手法编排、组合,就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艺术形象。《天鹅湖》第二幕:慢板双人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现出她的孤独和动人。(还可以结合教材152页《天鹅之死》来进一步认识芭蕾舞)

是法文Ballet的音译,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更是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一部芭蕾舞的双人舞、独舞、群舞都有固定的形式结构。双人舞是古典芭蕾的核心舞,大都用以表现男女主角恋情或正反两方对抗,姿态优美、感情内在是其特点。一般分为“出场”和“慢板”,即由男女演员运用扶持和托举代表着表演的抒情性舞蹈,之后是“变奏”,即男女演员的独舞,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然后是男女演员穿插表演的“结尾”,最后以合舞结束。女子脚尖舞是芭蕾舞的灵魂,其独舞要求技巧娴熟,有轻盈如飞的跳跃和令人目眩的旋转,还有快感十足装饰性极强的双脚打击,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环境气氛等。传统的芭蕾舞技巧是一个严格的体系。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对外开、伸展、绷直的追求,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三种基本舞姿,腿的伸展、射击、打开、屈伸、抬腿、踢腿、和划圆圈等动作,还有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和转身,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将其按特定的结构手法编排、组合,就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艺术形象。《天鹅湖》第二幕:慢板双人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现出她的孤独和动人。

篇6: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该教学以芭蕾科学细腻,规范的训练原理为基点,使联系者通过特有的西方舞蹈文化表现形式,对形体的整体美感进行规范、调整和塑形,使肌肉拉长,收缩身形,修正体态,在芭蕾舞蹈训练的美感中感悟和体验肢体语言所带来的身心快乐和情感愉悦。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以专业的训练规则为教学单元分类,强调“普及性”中的“专业性”及突出“专业性”中的“普及型”意义,使更多的芭蕾舞蹈爱好者通过该教学,亲历体验专业芭蕾训练乐趣,同时也使专业舞蹈从业者通过该整体教学,关注芭蕾的大众性和更广泛的教学层面,让更多的人在这一“阳春白雪”般的高雅艺术训练体验中,变得更加充满艺术气质和拥有优美的体态。

一 地面训练--头肩训练组合

首先讲讲动作的要点

双膝并拢,双手扶着膝盖,后背拉直。

第一个动作,挺身往左45度转过去,在转过去的时候,目光远眺,同时颈椎肌肉拉长。第二个动作,首先看我做一下(1,2,3,4)这个动作主要是练习背部的肌肉和胸部敞开的练习。下一个动作,双手在后面点地,同时手心贴地,接着勾手腕,重心往后移。这个动作主要解决腋下和手腕的肌肉拉长。下一个动作,手腕要立起来,呼吸,双手抱住自己的背部,同时含胸。接下来,在胸敞开的同时,手向胸前往两边打开,把胸敞开。双手在头后面,两个手这样握住,头往后仰,在挺胸伸腰的同时,手尖往上延伸,然后双手经两边向最远的方向打开后,手指点地。

下一个动作,主要是肩部练习。

(接上个动作)绕肩向后,同时放松,往前伸腿同时上身和双手向前伸,拉长背部肌肉,面部贴近小腿,双手心在脚的两侧贴地,接着腰和肩往左边90度转过去。大家注意,用背部的肌肉同时往相反的方向拉过去。后背拉长,在着个基础上做绕头,再回到正面。

最后一个练习,主要练习波浪手。

头往左90度转过去,屏住呼吸,头抬起,手往左波浪式伸出去拉长。这个时候,下颚然后漂亮的往上抬起来,接下来头向右转过去同时左手绕着头往后向左上方波浪式伸出去拉长。同时左脚向左伸出去时,右边向右边伸出去,手指点地,然后向左收回还原。

二 把杆训练

芭蕾直立的体态

正步站好,重心在脚后跟,同时脚尖自然往外打开,膝盖朝着脚尖的方向,小腿往前转,大腿内侧收紧,同时向外向上提,然后两胯朝着正前方同时臀部往里收。腹部,胃部收住了,后背从尾椎一直到颈椎到头尖向上拉长,两个肩颊骨往下压,肩向下压住了。形成一个头尖和脚后跟相反的两个拉长的态势。这就是芭蕾的基本体态。

芭蕾基础知识 基本手位:

芭蕾舞有7个基本手位:

一位

两个手的指头轻轻的贴着大腿,双肘微微抬起来往两边。二位

用斧口和两胳膊往前端出去,手心对这前背,组成一个弧线。

三位

也一个样。两个虎口往上移,目光把胳膊向上送,送到看不见了以后,手心在向上一点,望远方送出去。

四位

用自己的眼睛把右手送下去,头稍微向左边躺一点。

五位

用手指头向前拨开,头看着右手的方向。

六位

先用头、眼睛一样的把右手送下来,很亲切的把它送出去形成七位。

好!最后呼吸、延伸、收!基本舞蹈姿态

第Ⅰ Arabesqué。第二手手心做二位,左手在前,右手在旁。第ⅡArabesqué。

第ⅢArabesqué 左脚向前迈,手同样经过二位,左手在旁,右手在前。

第ⅣArabesqué。手到二位,经过四位两个手两个线路,左手往前,右手往后方,后腰后背推出去,以上是四种基本的舞姿。

芭蕾基本脚位 有五个基本脚位 一位 脚尖自然打开 二位 右脚往旁擦地提重心

三位 提重心脚后跟收,前脚后跟在后脚脚心前 四位 右脚向前擦地,脚后跟往前踩 五位 提重心收五位,形成一个

篇7:舞蹈训练-芭蕾舞训练的意义

芭蕾基础训练是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的一套基本练习,它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制约着人类的形体美,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形象与气质。中小学校开设芭蕾基础训练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很多人提出芭蕾基训可以为身心带来很大的益处,而一些曾经健康受损的人也认为,在不能接受剧烈运动的状况下,芭蕾基训是一种最好的健康锻炼方式。总之,不管哪行哪业的人一旦接触了芭蕾基训,都会从中受益。芭蕾已被大家认知,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人们抱着对芭蕾的理解和热爱聚集在一起,不断享受着美和快乐,塑造形体美,培植心灵美,追求人生美,造就世界美。芭蕾基训不仅是形体训练的需要,而且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专业基础,这就是芭蕾基训实用价值的具体体现。

而今,我们可以认识到芭蕾基础训练将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如美的姿态,健康的身体,这能让我们更加自信。可以说有了艺术美感的人,才能传递美、表达美,否则只会是没有感染力、没有灵魂的匠人[1]。芭蕾基训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应该更好将其推广发展,引入到各个中小学,从小孩开始就规范地使用基础训练,让他们从小培养好的形体,正确的姿势。

生命在于运动,动作是人的最基本的表达、交流手段,早在人类产生的奴隶社会阶段,人体的动作这些功能就被有意识的自然形成了。现在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体现了我们现代社会的进步

芭蕾意义-为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有等级次序的。其中审美需求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即几乎在这每一个等级中,都可以找到审美需求的影子。

审美需求是人性的一部分,美的历史和人的历史相同步入的,人越是成其为人,美就越是成其为美。常言道,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便说明了这点。人一开始是从能够确证自己的对象那里体验到美感的。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最漂亮,情侣的眼里自己的恋人最美丽,艺术家眼里自己的作品最优秀,由美感来确证的美,当然也就是能够确证人之为人的东西。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随着人性的越来越健康和健全,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象也越来越多,形态也越来越高级,但我们在这里还想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为审美需求提供两个非常显明的动因。我们知道,人生有两部份以一种非常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其一,我们是否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其二,我们是否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而实现这两点,都需要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特别是第一印象。因为唯有此,我们才有更多的空间供我们选择理想的工作或伴侣。而要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人的自我的审美能力越来越强,所以我们通常需要兼具文化内涵与形体俊美达到一个平衡的发展。而芭蕾舞能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好的形体。

芭蕾舞基本功在训练中是融音乐、舞姿、健身为一体来追求人的形体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机体能力的一种最佳运动训练。这种训练行为包含了身体上的健康发展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过程,既能给人以形体美,又能锻炼人的气质。芭蕾舞的一套系统训练对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有很重要的意义作用,无论学生今后将从事何种行业的工作,优雅的行为举止是一个人良好的素质组成部分。我们应具备更高的审美修养,尤其表现在形体美的塑造方面,所以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是有效的实施途径。

1、优美的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经过芭蕾舞蹈基形体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美,且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2、动作协调:人的身体动作是需要全身各个部位配合的,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大道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我们更节凑感。

3、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腿、下腰、手的拉伸等,我们的柔韧性,动作的灵活性好。

4、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的意志。

5、提高身体素质:芭蕾基本功训练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我们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6、培养审美感: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有音乐的伴凑,动作、姿态的表现内心世界,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我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7、促进智力: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通过形体、动作,来协调发展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能锻炼我们的小脑。

芭蕾基础训练对中小学生的价值意义

舞蹈动作是艺术化的人体动作,芭蕾基础训练是一种人体艺术表现,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在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中,包括动作开发后产生的一系列肢体运动动作,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培养外在与内在相结合的美,也同时表现生活的美,歌唱生活,并借此陶冶人的情操同时有助于少儿身体健康发育。我们要好好的发展与实行芭蕾基础训练这门课程,开发中小学生的素质能力,芭蕾基础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下腰等都和体育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长期训练有效提高他们的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动作的协调性训练还助于少儿大脑的发育。芭蕾形体训练,则有助于少儿形体的健美,在训练中使四肢和躯干动作得到充分的练习,培养内在气质以及他们的外部动作的表现能力。芭蕾形体训练,可以帮助寻找艺术的美感,芭蕾基础训练能够把身体与心灵高度地统一在一起,凝练成肢体语言或艺术形象符号,传递和表达人的内心思想和情感信息,利用芭蕾基训—头部灵活性练习、半脚尖练习、脚步伸展练习、腿部屈伸练习等,对中小学生形体塑造强度训练,促进中小学生的动作舒展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发展。

芭蕾基础训练对中小学生的实用意义

芭蕾基础训练是塑造理想身材最佳的方法,芭蕾舞在训练当中可以使身体垂直、平衡、达到稳定的作用。它对于骨盆,腰椎、胸腔、肩、头,起着支撑的作用;对于骨盆以下的腿和脚,它起着稳定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身体垂直位置和正确的支撑力,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平衡和稳定,才能使训练者的形体挺拔、舞姿舒展。芭蕾基础训练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通过训练,能够纠正自己的不良姿态和形体,比如O形腿、内八字、驼背等等。芭蕾是一种从头到脚的系统训练,头、颈椎、脊椎、背、腰、胯、腿、膝、脚都能涉及,这样的全身均衡运动对孩子的骨骼发育有好处。要塑造中小学生健美的体形必须采取科学形体训练。使中小学生认识并能逐步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及早预防和矫正不良姿态。同时也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达到优美的姿态、高雅的气质。芭蕾舞的基本位置是作为动作姿势的发点而存在的,芭蕾的任何动作姿势都是由基本位置发展而来的,科学的进行芭蕾基础训练,芭蕾舞教育不在于学习芭蕾的技艺,而主要在于健美形体和培养高雅的气质,使中小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找到一份自信,永远保持青春活力。芭蕾基础可以使中小学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使每一个动作姿态准确、到位;练好芭蕾基础能够全面领会题材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主题,形成准确的对舞蹈主题思想的感觉和对舞蹈姿态、舞蹈动作的感觉。

结语:芭蕾是世界舞蹈艺术之精华,它的高深与博大、唯美与脱俗使它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推崇。芭蕾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兴盛于法国,鼎盛于俄国,最终从俄国走向世界。芭蕾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早已形成自己完整的训练体系,特别是脚步、姿态,身体各个部位练习以及动作表现意识和表现方法都具有独到之处。芭蕾训练体系是通过一系列完整的训练程式化肢体动作组合训练来提高身体表演能力及表演意识,使舞者在各种情景中自如的、多才的表现出表演者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炽热的情感,从而塑造出崭新的艺术形象。

一袭轻纱、一双舞鞋,完美的身段、优美的舞姿,这就是芭蕾舞给我们的印象。因为它超凡脱俗的美和清新活泼的意境,让我们觉得它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其实,芭蕾不拒绝任何人,包括只有四五岁的孩子。我希望能通过芭蕾基础训练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形体、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天宇艺术培训中心-少儿芭蕾舞培训

适合年龄:4-6岁的宝宝们

优雅气质,优美形体,从小培养!

授课方式:专业的舞蹈老师以游戏性和趣味性的形式教学,将舞蹈语言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幼儿,手把手教学让孩子慢慢对舞蹈有所感受和认识,在视觉、听觉等方面感受专业舞蹈的魅力,锻炼孩子们的乐感、身体协调性,培养她们对舞蹈的兴趣从而坚持并能长期性的学习。

教学分析:学龄前的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缺乏理解,只能模仿,所以刚开始学的一年到一年半里,一般都是以启蒙为主,在这一阶段,家长不可操之过急,主要是让孩子练一些带芭蕾风格的基本动作,只要孩子能抓住节奏,跟上音乐,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这种课家长也可参与互动,更是一个亲子课堂。

公司地址: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候家塘都市阳光大厦2906(侯家塘新一佳大超市对面)

免费热线:400-0700-39演艺热线:0731-89725531

策划热线:0731-82071275

天宇艺术培训中心-芭蕾舞导师介绍

师资力量-是佩华(芭蕾)

毕业院校:北京市陈爱莲舞蹈学校

专业:舞蹈表演与教育

教师资质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少儿1-3级

舞蹈特长:

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

演出与教育经验:

在校期间出演大型中国古典舞剧《红楼梦》,担任主要角色,此舞剧在江浙沪、广东省进行了两百余场的巡回演出。代表学校参加了央视各大晚会的录制演出,例如: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中韩歌友会等。

2003年-2008年在中国煤矿文工团工作,担任主要演员。多次代表北京文化部,国家安全生产局,煤炭部出访德国、荷兰、比利时、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各国的文化交流演出。参演舞蹈世界,央视五一音乐会,人民大会堂等国家性质演出。并担任文工团开办的中国舞少儿与成人培训的主课老师。

2010年至今在上海未来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担任中国舞少儿考级主课老师。

师资力量-董骏(芭蕾/现代/JAZZ)

舞龄:10年

舞蹈编导:

话剧《松子的爱》、话剧《蜜月惊心》、话剧《快乐社区》 等

舞台演出:

舞剧《梁祝》饰 梁山伯

群舞《天下无双》 主演

明星伴舞及电视栏目:

组合by2、潘玮柏、徐小凤、李斯丹尼、江映蓉、《舞林大会》、《加油!东方天使》、《名优星》 等

担任品牌活动表演嘉宾:

合作单位:Cross,、东方电视台、Volvo、台州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法拉利、多利有机蔬菜农庄、自然美 等

舞蹈艺术影像项目:

《蛾》《非线性》《FAWO》《宇宙》等

师资力量-侯博(芭蕾)

姓名:侯博

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

专业:舞蹈表演

教师资质:北舞中国舞5

舞蹈特长:少儿中国舞 芭蕾舞 古典舞 民族舞

演出经验:

2008年 江苏省教育电视台“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演出,2008年 江苏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在茉莉花盛开的地方”大型文艺演出,2009年 江苏省举办的国庆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2009年 江苏省总工会“五一劳动节”文艺汇演

2010年 “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篇8:芭蕾舞体育舞蹈的共通点

人体仪态

从人体上来说,芭蕾舞者的肢体标准可概括为“三长一小”,即长胳膊、长腿、长脖子(尤其女舞者),外加一小脑袋。舞者在舞台上脚尖着地、身体直立挺拔、收腹展胸,给人以“顶天立地”之势。体育舞蹈选手同样要求体态挺拔,绝对不能撅臀或驼背。

而芭蕾舞所崇尚的仪态美,在体育舞蹈中也能找到相类似的存在。比如,无论是标准舞还是芭蕾舞,舞者的神态永远保持一种优雅、高贵,泰然自若的感觉。这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还能够保持着一种放松悠闲的心情。

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授课老师会再三强调学生们神态上淡然的表现。因为如果神态不够自然、优美,即使拥有超人的舞蹈技术,你的舞蹈依然够不上完美,甚至还是不成熟的表现。与芭蕾舞一样,在标准舞中有着纠结、不雅观表情的舞者们,即便他们配合默契、舞步流畅,但观众也不会愿意在他们的舞蹈上多做目光的停留。

腿部线条

无论是在芭蕾舞还是拉丁舞中,腿部线条的展示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芭蕾舞中,舞者的脚通常都是外开的,拉丁舞也是这样。“站‘八字脚’”或“腿要转开”等技术的强调,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舞者的腿部线条。而“开,绷,直”这三字原理就不仅限用于芭蕾舞中,在拉丁舞的腿部线条训练中也可借鉴。

1“开”:在芭蕾舞中,是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髋关节的打开,舒展了人体的线条,增加了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而在拉丁舞中,舞者往往会出现“抠胯”的现象,这通常都是由于髋关节并没有打开,从而使腿部线条向上延伸到髋的时候出现折断,线条的美感也就与之丧失了。所以,掌握好“开”已经成了跳好拉丁舞的内在要求。另外,“开”还能够增添舞者的一种高亢的精神、挺拔的气质,这也是拉丁舞者所需要的。

2“绷”:意指绷脚,在芭蕾舞和拉丁舞中都常常运用到。在芭蕾舞中,动力腿只要一动,尤其是离地,就必须绷脚。绷脚的作用毫无疑问就是延长了腿的长度,强化了腿部流线型的优美。而拉丁舞也是如此,男士穿着与裤子一样的颜色的鞋子,女士穿着与肉色一样的高跟舞鞋,都是为了增强腿部线条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当女士在相对裸露的拉丁裙下,拥有着完美的脚背,一定会给自己的舞蹈添色不少。

3“直”:所谓的“直”,大部分都是身体的垂直,这是芭蕾舞和拉丁舞中都强调的环节。试想一下,当舞者在跳芭蕾舞或拉丁舞时,向观众们展示的是一条伸不直的腿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

舞伴间的引导

体育舞蹈,自然是两个人的舞蹈。而在芭蕾舞的训练当中,也涉及到双人舞的配合和训练。所以,两个舞种的男女舞伴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拥有一定的默契才能达到舞蹈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产生出相应的美感。自然在芭蕾的双人舞中,有着许多和体育舞蹈引带关系的共通。

篇9:芭蕾粉丝深谙享受舞蹈之道

刊登在近期《POLOS One》杂志上的一篇报导称科学家发现在观众们的大脑中会产生特定的肌肉反射,就好像他们自己是专业舞者。尽管,用一位作家——英格兰Surry大学感知神经学家Corinne Jola的话来说,“观众们非常清楚,他们不可能完成那些动作。”

研究人员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连接上臂和手的桡侧伸腕肌,Jola博士推测说这是芭蕾舞者赖以舞蹈的一块肌肉。

他们采用了“经颅磁刺激”的测试方法来测查观众们的大脑活动情况。同时他们也对观看印度Bharatanatyam舞的老观众们的大脑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由于这种舞蹈采用了非常复杂的手部动作,所以研究人员对观众们手指肌肉的反应情况也进行了调查。

但Jola博士表示:在观看这种印度舞蹈时,观众的大脑并未出现特定肌肉的神经反射,虽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很有可能是因为两种不同的舞种所造成的。

她说:“芭蕾是一种正式的舞蹈。而印度舞,虽然也很经典,但是它有非常多的手势动作,通过这些手势,你会更容易理解它所要叙述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思想感情。此外,印度舞的观众们,虽然也是老观众,但是他们观看舞蹈表演通常是在更随意的场合,比方说通过电视机或者在聚会上。但芭蕾,恰恰相反,它经常是用来提升生活品质。因此,观众们对于芭蕾舞的模仿无法达到像对印度舞的那样的精准。

篇10:芭蕾舞蹈教案

7、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好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幼儿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幼儿园一直以来,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比如:幼儿语言教育、日常健康行为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我们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现实发展,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朋友们,请放心,我们会尽全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只希望他们能快乐健康成长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丰富大脑,真正成为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当然也请请各位家长朋友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弥补不足,提升亮点,让我们共同为为孩子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

我们下一学年的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了,现在报名的家长可以参与本园的优惠活动,一、优惠学费50元

二、免费参加一个月暑期舞蹈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亲爱的老师感谢你们,陪伴孩子的快乐童年!感谢呢们为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与我们共同庆祝节日!幸福的时光却总是太短暂。快乐的日子总是那样匆忙!

上一篇:大一班主任班级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世界读书日宣传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