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的心得作文

2024-05-24

芭蕾舞的心得作文(精选3篇)

篇1:芭蕾舞的心得作文

学生从几岁开始芭蕾训练最好,那么怎么写一份心得体会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学芭蕾舞心得体会

兴趣可以提升品位,带来幸福和健康

最近很忙碌,充分利用时间,不断拓宽自己的兴趣,有序的日程安排,感觉非常充实。我认为“兴趣”是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提升素质和品位。人的兴趣越广泛,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小,做事顺利心情舒畅。想一想自己这段时间不但跳古典舞,又对学习跳形体芭蕾、肚皮舞产生兴趣,每周还能去汗蒸一到两次,还有打乒乓球,忙完家务闲暇时间上网、书法等等。遗憾地是与老朋友、老同事联系交往就少了。总之,我觉得兴趣越广泛,生活就丰富多彩。时间安排越充实,人就越有活力。心情越舒畅,身体就倍棒。你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如意幸福,充满阳光

心的第一次芭蕾形体课

今天是芭蕾形体训练的第一天,张婧宜老师很漂亮,身体修长,给我们表演两个舞蹈,轻盈的步态,动作灵巧,舒展、优雅的舞姿,显示文雅优美的线条和平衡稳定的姿势,有超强的表演力,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美。令大家赞叹不已,引起我学习的欲望。看得出她是一个性格超好的女孩。我很喜欢她,也很兴奋,有生以来有幸跟着这样高水平的专业老师学习高门槛的高雅艺术《芭蕾形体训练》。课上老师教了行礼、七位手、站立、跳和一个组合。特别强调:站立姿势是开、绷、直,骨盆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前后腰线高低一致,骨盆是平的将身体弧线尽可能地拉直,双腿向内侧夹紧,收股四头肌,收紧臀大肌。而且老师还还很负责任,用手掌插入两腿间,监督检查学员的两腿间是否夹紧,臀部的两外侧肌肉是否呈凹进状态。看是很简单的从脚部到头顶尽可能的垂直上立,直立挺拔起来很难很累,时间稍长身体开始都立不住了,有的肚子挺出、臀部撅起,老师不停地指点着,我还好,但膝盖有时弯曲的毛病。可能我做得比较认真,身体都已经出汗了。行礼的动作显得高贵文雅。跳的动作看似简单却很难,跳起时要保持向上挺拔、腿要直,还要绷脚。我根本跳不起来,大多数学员跳起后咕咚一声落地,逗得大家开心的大笑。的确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成,有的也在于自身的天赋。我们初学者身体柔韧程度是达不到要求的,没有舞蹈演员的优美体形,舞蹈动作也还有些缺陷不准确,可都一丝不苟。看到镜子中的我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芭蕾的的确确美呀,那是无法用言语表达而须静下心去体味。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感觉自己似乎年轻好多,浑身轻松,觉得自己挺拔多了(心里作用吧),精神状态也特别的好。真的很感谢老师谢谢老师!

评论张婧宜老师的舞姿

哇塞!赏心悦目,曼妙身姿,好似是一只蝴蝶翩翩飞舞、似是一片落叶空中摇曳、似是丛中的一束花、清雅的如同夏日荷花、动人、太美了······我有幸一睹老师的风采,真的很棒。充分展示了坚实的功底,拥有了如此高水平,令人赞叹、叫绝!张婧宜老师的舞姿健美、舒展,是令人珍爱的艺术品。

想尝试学习形体芭蕾

专家从解剖学考察,芭蕾形体训练的科学性。骨盆是脊柱的基座,如果要改变弯腰驼背姿势的的姿势,就要减小骨盆的前倾。骨盆前倾与否,是由臀部肌群控制的,它松弛的时候,骨盆就前倾,它紧张的时候骨盆就直立。所以,矫正不良姿态的关键之一,是使臀部肌群紧张起来。

芭蕾形体训练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自然状态下脚是前后方向的,人体的支撑面是比较大的一个梯形,芭蕾形体训练时脚向外打开180度,这样支撑面被挤成一个长条,缩小了很多。支撑面越小,人体的稳定性越差,下肢及臀部肌肉越紧张,骨盆就会由前倾变为直立,臀部肌群的紧张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骨盆和脊柱的直立。因此,我想尝试学习形体芭蕾。着重于提高基本素质。矫正和调整姿态,训练基本舞姿与乐感,训练舞蹈的感觉和对音乐的感悟。伴随着优美的古典音乐,在张婧宜老师的指点下,经过努力相信自己会练出一个较好的形体和优美的舞姿,对自己学习跳其他舞蹈是有启发帮助的。

为什么叫形体芭蕾?

芭蕾舞发源于意大利、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法国宫廷芭蕾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舞。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在欧洲,芭蕾深深影响着社会个体的举止动态,举止优雅还是粗俗,已经成为社会衡量个体文明的标准。随着社会芭蕾舞发源于意大利、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法国宫廷芭蕾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舞。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在欧洲,芭蕾深深影响着社会个体的举止动态,举止优雅还是粗俗,已经成为社会衡量个体文明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的美丽已不仅是贵族消遣的游戏,如今又成为一种新的健身方式,变得更实际和实用。芭蕾训练说底,仍是一种肢体的运动,在通过调整骨骼、肌肉群的几何位置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可以健身强体、调整运动后的疲乏、还可作为其他舞蹈的热身动作等。健身方式的芭蕾,大家又称为形体芭蕾。形体芭蕾是由芭蕾延伸而来的。是以健身为目的,难度较低,它不要求腿踢多直,脚抬多高,做得多么规范,它只是教会你如何把芭蕾特有的那种优雅内涵融会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继健美操后,芭蕾形体训练开始风靡都市,火爆异常,很时尚的。四月十九日舞蹈快乐你我的心情!锻炼你我的身体!

篇2:芭蕾舞演员是怎样选拔的?

舞蹈学院招收芭蕾舞班的学员时,先要看孩子的外形:让他们把裤子卷起来,看他们是不是O型腿、X型腿,然后看他们的肩是不是平,脖子是不是长,脸型是不是长得漂亮,当然脸型最主要,不是容貌要多漂亮,然后看他们的手臂,即:孩子长得是不是特别匀称。最后要看是不是他们的腿要比上身要长。比如:我们会从孩子低头时最高的颈椎骨开始测量数值,到臀线为止(比如上身60公分),从这儿再往下量到脚底(下身80公分),80减60就剩下20公分,也就是说这孩子腿长过上身20公分。

舞蹈学院招生的基本条件,女孩是从10岁,男孩可以到12岁,但是一般要求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孩子的腿的长度不能短于上身12公分。同时还要看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比较胖或者比较矮,那么孩子将来可能就会受遗传基因影响而发胖,这样的孩子是无法通过筛选的。

然后我们再看孩子的韧带和外开度。在考试的时候让孩子打开,并蹲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能要掰一掰孩子的胯,看看是否有弹力,就是说孩子的胯不仅要在“一字位”,还需要有弹性。还要看孩子的膀子是不是开的,然后看腰,同时,扳前腿,看后腿,这个也是在考试的时候要看,有些孩子天生的就条件非常好。

篇3:芭蕾舞的心得作文

关键词:木偶 小美人鱼 音乐 创作

木偶表演艺术源于汉代,兴于唐宋,是我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广西历来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2002年5月,在传统木偶创作的基础上,创新性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木偶芭蕾舞剧《小美人鱼》。《小美人鱼》既传承了传统教育意义,又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寓教于乐的艺术精品,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在第二届全国“金狮奖”木偶皮影戏会演中荣获最高奖“金奖”、作曲奖等六大奖项,在广西第五届戏剧表演中荣获一等奖,作曲奖等众多奖项。并曾去往布拉格、广州、香港等国内外多个城市巡回演出,至今演出场次已高达一千多场,且几乎场场爆满,观众反应热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在这巨大成功背后,作为该剧的音乐创作人,回首《小美人鱼》音乐创作的过程,不由感慨万千,其中从构思到实践的方方面面,无不凝聚了本人巨大的心血和精力……

一、深入研读剧本,定下音乐基调

音乐是剧目的灵魂,对一部剧作而言,音乐既是单一的有机结构体,又不能离开剧情的规定情景而独立地存在,总是和剧情的整体形象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全新的创造物。创作者要有立体创作思维,使音乐结构完整,在一出戏里,音乐的布局首尾要呼应,要有序曲、间奏、场景音乐、尾声,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乐曲既可以用主要唱段的旋律贯串全剧,使音乐从头到尾形成有机的联系,也可采用一曲多用,以不同的调性、音型、节奏贯串全剧,形成整体的音乐结构和布局。由于本人多年来都是从事成人歌舞音乐创作,接触儿童音乐的时间不长,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儿童音乐的基础特点,主题写作、表现手法以及基础创作的规律,本人特意请教并走访了木偶表演专家及其他相关专家,掌握了儿童音乐的特点以及节奏上的一些规律,真正做到了对儿童音乐心中有数。

所谓儿童音乐作品,顾名思义,是以儿童生活为题材,反映儿童思想感情,体现儿童心理特点与审美特点,具体来说在于三个方面:1.童心。指儿童的心情,孩子气。2.童趣,指儿童的兴趣与乐趣,情趣与意趣。3.童因。就是儿童语言。歌词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生动、有趣,具有教育意义,反映儿童的生活想法,有利于让大人倾听孩子的声音。在旋律上简单,但感人至深,曲调活泼,富于情趣。而要让《小美人鱼》的音乐创作既符合孩子的欣赏要求,又有自身的特色,除了掌握儿童音乐的基本要领意外,更重要地是把握好作品的精髓,真正掌握人物的性格,如此创作出的音乐,才能达到真正表达人物性格,完美烘托故事情节的戏剧效果。为此,本着对儿童天真、烂漫、无邪的童真感觉,我对《小美人鱼》的剧本和原安徒生《海的女儿》进行研究。《海的女儿》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其故事情节众所周知:小美人鱼为了追求高洁和不死的灵魂,放弃了华贵的生活和三百年的寿命,甘受种种痛苦,最终在希望破灭之时,不惜抛弃生命,去诠释何为真正的人。她最求美好的目标,但对于追求过程本身的看重,远胜于结果,对于面前的种种困难和痛苦,始终没有放弃,即使是在追求的目标已没有实现可能的时候,她仍然前行,把美好时光留给人类,自己化成海花、泡沫。我们改编的剧本《小美人鱼》,则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把人物的心理矛盾、故事情节等进行细化,将剧本分成五场,以表现诸如矛盾冲突、甜蜜爱情、生离死别、无私奉献等一系列复杂的故事情节,从而使得作品在舞台上更具有可观性,这五场分别是:第一场:小花园之梦;第二场:清满金海湾;第三场:痛苦的代价;第四场:爱情的乐章;第五章:魂化、海花。由于是儿童剧,因此,在为该剧谱曲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儿童的、容易接受的。同时,由于故事发生地在欧洲丹麦,因此音乐素材选用欧洲的大小调音乐体系,丹麦的民歌小调等元素,使音乐既不失欧洲元素,又溶入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此外,木偶剧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剧种,有些剧目情节非常奇幻,《小美人鱼》这个剧目即是如此,加上整部戏没有对白,是用音乐来描述,因此,为了更好地表达剧情,在整部音乐剧创作过程中,我使用复三部曲式结构,在旋律上力求通俗易懂,运用音乐的多种表现手法、主题、呈示、发展、再现、复调、转调等等,在主题音乐的贯穿下,发展,幻化,使音乐与故事情节完美结合。

二、突出人物形象,唱响个性特色

音乐构思严谨集中,才能赋于剧中每个木偶人物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木偶戏音乐要有形象性,无论是写实性,人形化或是拟人化的人物都要有自身的音乐形象。木偶音乐形象集中反映在旋律上,再通过演唱、演奏作媒介,充分发挥音乐的抒情功能、情感语汇,才能多侧面地塑造人物性格,给观众留下美的旋律和关的享受。《小美人鱼》剧中人物众多,既有小美人鱼、王子、海巫等重要主色,又有水母、海马、小鱼、小鸟等很多动物角色,在音乐创作上,针对不同角色,我赋予它们不一样的表象形式,让观众清晰地感受到正、反面人物的性格,闻其声、见其物、知其情。音乐、旋律、节奏都从剧情出发,与木偶戏的特点紧密配合,达到戏剧表现的目的。如,小美人鱼的主题是小调式,旋律优美,动听,略带忧伤,这个音乐主题贯穿真个全剧:

王子的主题,是明朗的大调式,表现王子开朗、英俊、潇洒,乐于助人,旋律时而明亮,在旋律上使用升4、和降7音,在旋律色彩与调性的变化中,使音乐更富于个性的浪漫色彩:

海巫的主题是阴险的、狡诈的,她也想变成人类,冒充小美人鱼模样,也想得到王子的爱,但最终阴谋败露:

既然是木偶芭蕾舞剧,那么,舞蹈和舞台布景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小美人鱼》舞段众多,每个舞段都非常精彩,如,小美人鱼与王子《情满金海湾》的双人舞,《爱情的乐章》的婚礼舞、《小花园之梦》的六姐妹群舞,以及水母之舞、第五场的海马舞、第三场的海巫舞等,多彩多姿的舞蹈让小朋友置身于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在表演和舞美设计上,有很大的突破,加入了一些新奇的造型元素,使剧目更具可观赏性。这样的表演,若都采用单一的音乐形式加以表现,便显得不够丰富,力度也不够理想,为此,我结合每个场面的表现特点,进行了精心地音乐设计,赋于舞段各种变化,如,在六姐妹群舞玩耍的情节里,选择以轻松活泼的舞蹈节奏为主的现代旋律风格,在表现海巫舞蹈时候,就使用一些怪异的音响组合和特殊的音效,衬托恐怖气氛,等等,使观众在观赏中通过画面,木偶表演,与音乐节奏旋律的起伏当中达到完美统一,赏心悦目。

音乐是木偶剧的灵魂,创作木偶剧音乐,让我重新拾回童心,拥有了无限的乐趣,能为少年儿童创作更多更好的音乐,是我的理想和追求。每当我完成了一部作品,并得到观众喜爱和认可,心里总会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对音乐的探

索是无穷无尽的,在如何使音樂与木偶完美结合这一问题上,我将更深入地探索研究,不断创新,创作出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适应少年儿童特点的音乐作品,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参考文献:

[1]翁卫.运用广东音乐为木偶剧配乐[J].南国红豆,2006(5):31-33.

上一篇:晋江结婚风俗礼仪下一篇:家政公司管理制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