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4-04-23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11篇)

篇1: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入手,着重探讨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广西高校为例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并肩负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从而归纳出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倡议。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民族地区

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将人们对艺术设计的需求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充满商机的市场推动着多种设计门类的发展,为顺应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经受着改革的考验。艺术设计教育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标准模式,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孕育出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大相径庭,设计的服务对象与市场变化多样,因而本着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建立起动态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而特色办学将成为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定位

专业设置既是市场需求动向的折射,也是学校服务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体现,专业设置是高等院校办学中高度关注的`重要理由。在市场经济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之下,广西的艺术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得以蓬勃发展,不仅艺术院校开设了门类多样的艺术设计学科,甚至工科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各大高校纷纷创办艺术设计专业,这在数量上极大填补了设计人才的空缺。

而横向审视后,不难发现广西各大高校中的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设置是很相似的,具体表现为一所院校增设一个新专业,其它院校很快效仿增设,这显然不利于形成各院校之间的学科专业特色,而一所院校、一个学科的办学特色,是有意识的向逐渐个性化、特色化、系统化的趋向行进。广西各人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缺乏总结、调整、更新的过程,对于同等类型专业的办学情况和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缺乏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以至于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培养目标是区分具体专业的重要标志,一定程度上体系出专业人才的基本条件与规格,为高校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效果评估提供了基本依据。广西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一些共同理由,即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流于形式,大多数高校对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其培养目标还停留在技能型的打造,各高校之间培养目标缺乏特色始终拉不开距离。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优化,可以完善专业建设。在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时 ,应加强专业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把课程设置从传统的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在本专业学科基础之上寻找和其他专业学科的契合点并融合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形成学科复合后的综合课程,将复合型人才所需多学科知识整合为全新的有机整体。

1、转变传统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创造性的实践教学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通常是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多边性。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更应该注重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原创力 ,激发发散性的、灵活性的及独创性的思维,善于用创造性的策略来解决理由,加大原创思维训练量,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模仿性设计到创造性设计的模式变迁。目前在广西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创造学课程的并不多,“ 创造学”课程也大多是开设在传播学专业之下。

而像图形创意、产品创意、创意思维表达等创造学类型的课程零散地分布于艺术设计各个专业方向或课程之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在创造学课程方面的系统性学习与训练,尚未形成通识培养的平台。此外,现代设计的物化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多方人力物力合作才能最终达成,团队协作精神与合作方式也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应用专业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将学生带入社会项目、虚拟课题等设计实践中,以设计团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把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实践项目结合起来做研究。另外鼓励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活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与竞技性,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设计和组织策划的能力,开发创造潜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2、区域民族文化的植入,深化与民族地区经济的互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世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彝、仡佬、水、同、京等十二个民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历史因素的制约,广西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而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广西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源 ,在特定的区域世代相传,历史上民族地区的传统艺术以其特有的视觉方式表述着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 ,体现民众对物质 、精神的需求取向。

将区域民族文化的设计元素吸收、再创作,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材料工艺来表达,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价值的产品,不仅能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市场需求,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更肩负起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处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理应在课程教学、媒体传播等平台植入区域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体现民族地区的艺术设计办学特色,使设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价值,发挥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

市场运作的时代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族地区的新型旅游经济开发需要文化来支撑,如桂林阳朔的大型实景山水剧“印象·刘三姐”正式运营商敏锐地抓住传统民族文化作为商机而成功运作的典范,可见民族文化是具有较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模式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当地民族文化作基础,而教育是最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方式 ,艺术设计教育更是通过再设计的方式实现着民族文化的视觉化、形象化。民族地区的艺术人才培养应注重地域特色的开发,以民族文化为沃土,从教材、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等方面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民族文化的样式和内涵 ,不断调整知识文化结构,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

广西高校中开设广告、包装、室内装潢等设计课程较多,当然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但调查得知,一些依靠传统手法的工艺品及手下制品也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如娃仔背带、头饰等民族特征鲜明的商品有着独特的经济文化价值,外商不惜重金购买,而广西在民间工艺品设计、民族服饰设计等课程的开设较少,普通培养模式产出的设计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对此的需求,因而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上将更注重专业课与市场合作的内容,把市场信息与需求带到课堂中,实现市场教育互动。

结 语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地域民族文化为沃土发展特色办学,像广西这样的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迎来的“设计生机”,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是一种考验,如何把握市场经济带来的正面效应,让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地区经济动态发展,使艺术设计人才更符合于市场需求,是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宙川.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深思[D].湖南师范大学,.

[2]刘锁.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途经[J].艺术教育,.

[3]张鑫月.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之互动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篇2: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地区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障碍分析

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成了大势所趋.那么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是否可行?本文通过对我校及广西师院部分学生所作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出结论:在民族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推广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是可行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我们在这一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克服障碍、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发,并探索出自己特色的自主学习模式.

作 者:彭晓兰 彭霞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9(12)分类号:H319.3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 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障碍分析

篇3: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民族地区通常经济落后, 交通不便,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发展速度慢。 地处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吉首大学为例, 由于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 为区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被朱镕基总理称为“ 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 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无力给以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学校区位交通条件差等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与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地区高校都存在较大差距。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短板[1]。

2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育人的必要性

2.1 外部环境要求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实行校企合作育人

在国家层面,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2006-2020年) 》[2], 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3]更是给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政策指导。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国家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出台, 对高校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社会服务层面,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以吉首大学为例, 学校地处武陵山区, 自办学以来为武陵山片区培养了大量人才。 进入21 世纪后, 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对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例如,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了《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 2011-2020 年) 》 ( 以下简称“ 规划”) , 规划明确指出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任务与措施。 在通信服务方面, 规划明确了“ 加快该区域现代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建设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相结合的现代通信体系”、“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加快推进发展物联网应用。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 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 实现通信普遍服务”、推动“ 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4]的重要任务。 为了服务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吉首大学于2012 年启动了“ 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成功入选。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服务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校企合作育人是一条可行的重要途径。

2.2 内在需求要求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行校企合作育人

专业办学定位方面, 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和服务区域信息化建设及经济转型发展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办学的重要出发点。 企业需要的是能快速上手,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然而, 囿于条件所限,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少等问题。培养的人才进入企业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方能胜任专业工作。 实践创新能力不强也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 要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应加强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外, 与企业合作育人是重要的方式。

3 可行的路径探索

3.1 明确专业办学定位,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吉首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办“ 平民大学”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上, 立足于武陵山区, 培养“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也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相一致。近年来, 为了更好的为区域发展服务, 通信工程专业进一步明确了“ 服务于武陵山片区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求”的专业办学定位。 通过分析《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 2011-2020 年) 》 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 确定了“ 培养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要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素, 学院通过邀请领域专家、相关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而确定。

3.2 与企业深度合作,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通过对《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 2011-2020年) 》 及《 数字湖南建设纲要》 等进行专题研究, 分析了区域信息化产业对人才的诉求, 确定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校企合作育人的重点培养方向。 基于这一原则, 有计划的与企业共建了一批实习实训基地, 主要涵盖“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优化”、“ 嵌入式与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工业4.0 及信息技术”、“ Android手机应用开发”等四个方向。 通过校企合作育人的培养模式, 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就业能力大大增强, 培养的学生得到区域内外用人单位的好评。

3.3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对教师申请专利进行奖励。 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瞄准区域内企业的生产需求, 将自身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例如, 通过与湖南马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横向合作, 了解到公司在新能源照明发明的需求后, 主动与其合作, 联合建立了“ 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开发了基于Zig Bee技术的智能家居LED集中控制器等多款产品。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的工程开发能力大大增强, 获得专利授权数量比前些年有较大增长, 获得的专利技术有部分已应用于企业生产中。 另一方面, 教师的工程实践带动了学生参与到实践创新中来, 近年来学生参与申请的国家专利和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也日益增多。

4 结语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吉首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服务武陵山片区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例, 从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两方面深入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并总结了明确专业办学定位、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可行的校企合作路径。 通过实施校企合作育人, 吉首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区域信息化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在校企合作育人实施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可供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同类专业参考借鉴。

摘要: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是困恼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校企合作育人作为重要途径进行了探索。本文以吉首大学为例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育人的必要性、可行的路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校企合作,通信工程

参考文献

[1]雷可君, 杨喜, 孟凡斌.欠发达地区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的改革实践——以吉首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 2013 (9) .

篇4: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族地区 艺术设计 学生素质 职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11-01

1 职业素质培养现实境况反思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探索属于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并体现出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特征,有利于促成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化,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教育理念上与内地高校并无差异,主要的差别在于对于学生报考报名的吸引力不够[1]。从最近关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调查来看,76%的学生愿意选择环境更好、条件更优越的都市学校教育;而仅24%的同学选择了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以看出学校教育所处的地理位置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吸引更优秀的学生。但要注意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对于高校教学理念的塑造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地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更具有紧迫感和一定的积极营造育人氛围的教育创造理念。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就必须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2]。

在对两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500人次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扩招以来,很多学生为了上大学,成绩不好也会选择学习美术,当然,这不是只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的情况,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3]。诸如:一些考生集训三个月就参加考试,只要文化还过得去,也能考个专科、本科,这是近几年显现的事实。不管将来是否能够成为大家,就目前教育角度来说,可能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质量产生影响。

学生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容易就业,导致盲目选择。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愿学习绘画专业的部分因素是认为绘画不是长项,或者觉得很困难,因此会选择本以为相对容易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这也无可厚非,但就显得很盲目。而调查结果中也显示出,只有18%的学生选择由学校开设的中小学期间美术课按照教学任务教学,其余82%的学生选择的是很少接触或者开设了却被所谓的“主课”占课,美育教育实际上就成为空谈。

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难度估计不足,很多学生因为绘画时间太短,普遍认为艺术设计相对绘画艺术容易。而事实上,设计要求的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绘画能力,并且知识要求更广泛,要求同样也更高,更重要的是要求要有良好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否则很难胜任这个相对“容易”的专业。在对学生绘画基础进行摸底时发现:学生的绘画和创意思维能力差,如对立方体的基本绘制方法都没有基本掌握,这就限制了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要求要有立体的信息空间,才能使我们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信息交流全方位,跟时代接轨,跟上时代的潮流。在内地,各个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都长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各方面展览和学术交流,学生还可以去观看其他的各个展览,听听设计专家的讲座,研究和了解新的技术和材料等,而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环境下,只能在电视、网络上了解这些。因此,国家应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高层次骨干人才,这是国家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关键在于人才和智力的支撑。如何吸引良好的师资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 招生与专业建设反思

招生考试可采取学校自主考试,这样有助于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招收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学生,需要认真思考艺术设计精英教育。譬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艺术类研究生考试中占据很大的优势,可能出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才接触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课程应及时调整,根据现阶段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应该多增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现阶段社会需求人才的情况每年或隔两年逐渐进行设置和改良。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大,非师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很少从事教育行业。因此,应该与社会各艺术设计方向的公司相结合,请社会上有同等学历并具有良好经验,并在艺术设计市场有能力的专家讲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水平。同时根据专业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政策,立足实际,切实加强教师培养力度,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引进师资支教,可以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结合起来[4]。

3 培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市场意识

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重中之重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期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市场要求。很多大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把眼光盯在考高分、拿奖(助)学金上,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以及培养自立、敬业精神[5]。并且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使学生有紧迫感,有学习的动力,产生出良好的效果,培养出基础扎实,方向明确,一专多能的创新型实用人才[6]。

4 联合办学,以实践和理论双重并举培养学生

学校要多承担一些艺术设计类的活动、展览,将优秀的艺术设计理念和作品进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需要国内高校的帮助和支持,需要国内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为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同时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努力。在周边建立健全的附属设施,把学校环境建设放在城镇规划的重点上。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与教育成果的转化。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问题。从目前来看,素质教育在设计教育体系中做得远远不足[7]。我们应当注重招生、师资培养、创新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环境建设四维一体,并行发展,相辅相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培养出既符合现代国际化人才要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美珍.走向“中国设计”—— 对21世纪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1):72.

[2]王海龙.浅谈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改革[J].大理学院学报,2008(5):83.

[3]邬烈炎.设计教育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7):13-43.

[4]潘春利等.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J].美术大现, 2011(11):168.

[5]赵丽莎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1(1):89-90.

[6]栾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52.

篇5: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西南民族大学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内涵发展,努力创成果、出名师、育英才,办出民族大学的特色和水平。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需的“进得来、用得上、干得好”专门人才,学校坚持贯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探索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既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求的“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分为老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和阿坝州红原县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校舍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

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2.6万余人,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7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6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有22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53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200余人,其中,院士6人。

学校下设2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6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现有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校馆藏图书资料34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2.91亿元;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学基础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A级标准。学校始终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的各项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二、构建“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能。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期待,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长期使命。

(一)从外部条件来看,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各高校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如何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有着决定性影响。它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改造和人才培养方向,体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从内部原因分析来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获得了飞速发展,从精英教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我国高校对自身内外环境分析和把握不到位,以及外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体系不科学、缺乏战略思维等原因,造成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校园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甚科学合理的地方,同质化办学倾向明显,缺乏特色,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模式趋同。高校毕业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几近类似,缺乏创造精神,拔尖创新性人才尤其匮乏缺乏。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脱节,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三)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处于祖国的边疆或边远地带,这些地区大多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而民族地区在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环境及发展环境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和发达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前往民族地区择业的意愿很低。这就造成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严重匮乏,民族地区人才总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民族高校特殊的办学宗旨和办学使命和人民群众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民族高校必须坚持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方针,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创新具有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而实施人才教育的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且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既要面对市场经济的选择,又要面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因而更加复杂,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已有的人才培养经验,科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民族院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要适应、遵循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要探索、遵循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且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要。

围绕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学校开展了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牢固的思想武装,着力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在新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努力做到两个“坚持”:

其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建设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根据培养目标,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为核心,凝练学科特色,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四、实施“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而民族院校“双符双适型”人才模式的探索实践中,培养措施的制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启动 “王维舟少数民族创新人才班”的工作,创新班将以“英才教育”为培养目标,执行单独的培养方案,力争用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批少数民族拔尖人才,全方位地加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并给予一些特殊鼓励政策。开展本硕连读的工作,目标是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计划在民族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特色学科专业实现本硕连读;已启动探索与民族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的工作,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建立多个有民族特色的省级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工作已启动,今年已加大了对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力度,共资助96个项目,资助金额近2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倍多。同时,学校还相继实施了“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等措施;正在积极准备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的争取工作。同时,正在积极准备与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计划在部分专业硕士点、一定范围内试行由学校自行组织入学考试,按“双少”政策招生,定向委托培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合作培养范围,争取与湖南大学(对口支援学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硕士,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层次。

(二)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启动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建设。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教学管理研究》校级教改项目,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在仪陇县建立了“西南民族大学朱德故居博物馆学生实践基地”,申请了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筹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教学中心”;同时,已启动继续加大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力度,已在藏语、彝语等方面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开展民族双语及多语教学。首次开办民族学(藏语零起点藏学)班,并已开始招生;三是已启动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需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依托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实训。大力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民族地区,精心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拓展新增适应学校研究生、本专科在校生就业需求的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三)推进招生就业工作

一是正在进行面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考生的自主招生向教育部申请政策的准备工作;二是与成都军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国防生招生试点政策;三是已启动在部分民族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委托定向培养的工作,目前正在根据学校专业设置联系培养单位。

(四)开展校级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目前正加大2+2、2+2+1校际交流项目的力度,积极开展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迪斯尼、国际酒店、动物园等项目,开展学生赴英国暑假英语学习,开展双方教师互换互访等项目。学校已与台湾东华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项目。今年选拔3名研究生作为学校第二批赴台的交换生前往东华大学;二是已启动在海外申办孔子学院的工作。学校已与英国格林多大学于2010年签署了在英国北威尔士地区共建孔子学院的项目协议书,该项目得到了国家汉办、国家民委、四川省教育厅的多方支持,各环节工作有效推进。目前,格林多大学业已完成孔子学院的各项申请准备材料,正待上报国家汉办审批。

篇6: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国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0 (31):116-117.

篇7: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在确定食品类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从支撑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教育过程、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等方面,对“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高校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高端技能型人才

食品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其行业涉及面广、分工复杂、体系庞大,企业规模不一、发展迅速而不均衡,这使得该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具有独特性[1-2]。本文探索符合高校特色和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8: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素质要求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重任的同时, 也存在着因各民族经济文化差异性而产生磨擦和矛盾。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而民族问题往往隐含于其他社会问题之中, 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或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恶意挑拨就会升级和扩大, 以至引发民族冲突事件, 这就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具有更为特殊的复杂性与难度。

1.1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

1.1.1 经济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民族地区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食糖、卷烟、煤炭、石油等一些优势资源性产品的产量, 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南的黎族、苗族地区基本告别了茅草房, 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告别了原始狩猎走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 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部分牧民已经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少数民族地区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逐渐形成。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有了巨大进步,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思想观念等制约因素, 仍处于欠发达状态甚至是落后状态, 公共服务数量与质量都低于到全国平均水平。因此,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1.1.2 民族文化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 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情感、宗教信仰得以保留、繁衍, 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得到理解、尊重和平等权利。如果在某个事情上对他们的共同利益或个人利益有所触犯, 形成一种特殊的抗衡心理。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 部落、家族、宗亲势力的社会影响力很大。这种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 使得当地社会结构、社会整合方式、社会治理理念与一般地区也有着显著差异。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经济上能够相互合作, 但部分少数民族民族禁忌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例如回族的清真特色饮食, 曾一度出现过的“清真不清”、“回汉同厨”现象严重影响了民族关系, 故而尊重与保护少数民族特别是清真饮食文化应成为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的民族政策始终强调民族平等权利, 但在实际中, 由于有些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小, 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限制, 加上在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中往往缺少本民族代表, 使得其政治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1.1.3 宗教信仰环境

长期以来, 宗教是部分少数民族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通过共同的宗教生活实现了信仰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共同的宗教信仰加深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特别是有着浓厚宗教传统的新疆、西藏地区, 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传统, 使得这些地区的宗教文化氛围格外浓郁, 藏族、维族聚居区, 几乎全民信教, 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活动场所1 700多处, 新疆有清真寺2.43万座, 宗教生活对社会治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是该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需求分析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宗教禁忌交织在一起, 其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高素质, 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任务的公共管理人才, 这样就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 而且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以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有着特殊的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因此, 在处理涉及有关少数民族方面的有关事务时, 需要在坚持政策的原则下, 运用灵活的手段, 耐心说服教育、引导, 切勿采取简单生硬的工作方法, 激化民族矛盾, 产生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 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维护其合法权益。如满足少数民族过传统民族节日或宗教活动的需求, 帮助从事各种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少数民族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及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协助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经济、治安纠纷, 突发事件, 帮助少数民族解决在暂住地的居住、子女教育等问题。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团结, 需要多元力量的推动。在民族地区市场和社会力量尚处于培育成长的现阶段, 完善公共组织结构、增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公共管理部门提供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有些民族特色产业明显缺乏竞争力, 这就需要政府在资金、税收、生产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扶持, 逐步增强企业的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种帮扶措施必须通过法制的途径, 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 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少数民族地区, 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 加强教育的力度, 除了认真贯彻执行宪法、义务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外, 还应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地方性法规及具体的实施细则, 提供既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民族特色教育。

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员选拔与录用时, 由于民族自治地方教育发展水平较低, 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程度与汉族往往存在较大差距, 这也使得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选拔、招录和任用, 不能完全遵循竞争择优原则, 而是要在相对公平与民族比例方面兼顾。在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体育各项公共事业时, 要体现少数民族的特殊需求。

在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中, 应因地制宜, 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 如确定草场、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优先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合理保护民族原生态经济生活方式;对于民族特色产业, 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减税或免税项目, 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在执行职务时使用民族语言文字, 激发民族认同感;自主地发展民族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2 当前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伴随着招生学校数量和规模的发展, 各种问题便纷至沓来:诸如专业定位不清晰、职业定向欠明确, 毕业生就业问题严重。而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没有凸显其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 基本上效仿了其他特别是重点高校的培养机制, 从而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 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社会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2.2 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宗教等问题, 公共管理工作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中。各种民族、宗教政策纷纷出台, 正确体会这些政策精神并灵活运用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执行办法对公共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们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民族特色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屈指可数, 民族事务管理这一学科方向没有得到普及, 不能适应民族地区对此的特殊需求, 不能做到“服务少数民族、服务地方”, 更难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通过掌握专业知识来服务本民族发展的民族情感。

2.3 实践教学不能体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特殊性

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多以教室为单一的环境, 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 是一种封闭式、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 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学生缺乏创造性训练, 只是被动接受课本知识。而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特别是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 已经不适应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

特别是在地方经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 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很多地区性民族公共事务缺乏有效管理和组织, 而我们的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却没有增强体现民族事务管理特殊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 民族事务管理方面的观摩、访谈很少, 而毕业生实习单位也多为企业, 能够进入民族事务管理组织的相对较少。这种实践性弱、缺乏民族事务管理特色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 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 促进民族团结,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改革培养模式, 致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3.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凸显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摆正思路, 树立“民族特色, 服务地方, 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坚定在人才培养方面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为地方社会输出高级的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性高校, 我们也应从现实出发, 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 合理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 使之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 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决抵制和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 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 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如设立民族特色经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等研究方向, 针对民族地区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 我们应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调整教学方案, 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 增设民族特色课程, 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并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 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 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增强地区性高校的竞争力。

3.2 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适应当前民族地区社会的人才需求, 培养能够从民族权利保障、民族发展、民族团结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公共管理人才。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 适当增强案例教学课程, 即以近年来实际发生的例子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 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意见和建议, 摒弃以往空洞、枯燥的民族理论教学方式, 代之以生动、贴近实际的民俗及民族发展历史等课程, 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各民族的习俗、禁忌及发展历程有了直观而深刻的感受。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 培养学生重视民族特征、民族禁忌观察能力, 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特殊性结合起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学生对基层民众, 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民族责任心和使命感。

此外, 鼓励学生观摩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宗教活动, 如穆斯林的开斋节等活动, 使之在与少数民族人民的亲切接触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 从而跨越民族差异的鸿沟, 增进学生的民族认知,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民族使命感, 培养学生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 使崇尚自然、保护绿色环境、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信念。在民族文化节期间,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 为大会提供服务。这些形式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 是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 为人才培养服务

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社会资源, 聘请当地政府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民族事务管理部门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士以专题讲座、报告等教学形式来为在校生进行实战经验介绍。使学生在以往的公共管理经验中大胆开展讨论, 评价并总结经验和教训。邀请在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材、著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公共管理的理论精髓, 而非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的理论。带领学生到当地民族特色企业、民族文化组织及民族聚居区参观访谈, 使之切身体会民族经济组织管理、民族文化保护及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创新点, 并进行模拟运行管理实验, 检验自己的管理知识及实践能力。

摘要: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 但现实中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充分体现民族特色,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不能很好地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及需求分析, 探索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毛润政, 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4) .

[2]高永红.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 2010 (5) .

[3]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管理视野, 2011 (1) .

[4]岑乾明, 宋卫琴.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兼论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突破路径[J].前沿, 2010 (11) .

篇9: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动画热”的火爆,国内的动漫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高校于20世纪末在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开设动画方向,于2001年正式开设动画专业本科。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了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截至2005年,全国有关动漫专业或涉及动漫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达6.4万人,在校学生达46.6万人。虽然不论在教育体系、制度、政策方面,还是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上均处于探索阶段,但也逐步趋于完善。而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地域的偏僻,资金的缺乏,相对暴露出更多的不足。首先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优势偏僻,无法引进优秀的师资,只能从原有师资中再培训;其次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实验室等硬件的建设,无法完成整个的动画创作;再者没有相关的动漫公司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基于以上几点,民族地区高校的动漫专业似乎已经走上“绝地”,但身处“绝地”中如何寻找生的希望,如何“绝处逢生”成为目前我们研究的课题。

动漫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要想使民族地区的动漫专业有所发展,除了硬件的配套——学校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外,也要有软件——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该确定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因为动漫设计专业是为全国各电视台、动画公司、游戲娱乐研发机构、电影制片厂、网络公司、建筑可视化设计等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动漫设计专业毕业生必须能够生产制作动画电影、电影特技特效、三维游戏、数字动画片等。因此,掌握动漫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很强的美术基本功,掌握二维、三维动画的造型设计规律及具备造型设计能力,掌握数字动画的场面设计规律和方法,掌握数字动画动作设计规律和方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熟悉数字动画片制作流程,这些都应该是动画设计人才具备的素质。

培养拥有独特创造力的动画艺术设计人才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首先,至少进行两年的基础课程训练,包括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的。特别是数字动画专业,是全新的动画领域,是美术学、影视艺术学和设计艺术学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高度结合,要求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以及熟练掌握电影语言的内在规律。数字动画设计者应当有严谨的思维能力,除了开设好艺术基础课程之外,开设数学、物理、人体解剖学、人机工程学、逻辑学等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应用上掌握计算机动画制作工具和制作技术,是毕业生走向岗位的关键。作为全美最早开设动画设计专业的伊利诺伊大学,制作技术教学两年的安排是:第一年学生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严格训练:第一阶段是三维动画基础入门。包括3dMAX初级、电脑美术等,培养学生的电脑艺术修养和造型能力;第二阶段是三维动画中高级阶段,包括3dMAX中级、角色建模、角色绘制、案例实习等,培养学生的电脑表现能力;第三阶段更高一级,使学生进入专业游戏设计、影视编辑领域,包括三维动画设计软件,卡通绘制等。而且三个阶段学生各有一个月的实习时间。第二年的课程安排的更加丰富,在软件培训方面由浅入深,不仅有雕刻艺术、人物写生、还有各种如MAYA特效和影视片头命题设计、后期合成等方面的培养。经过如此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才能达到直接参与动画设计制作的水准。专业课要引进社会资源,力求课程与社会专业发展状况同步。

民族地区高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动漫专业,首先在培养目标上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培养动漫设计人才就是教会学生使用电脑完成复杂操作,而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意、想象力和个性特色。因此,对动漫设计人才的培养思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将劣势变为优势。比如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就是动漫创作之根,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原创设计。地处湘西地区的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对这一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湘西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如哭嫁、放蛊、对山歌、打溜子、土家织锦、苗族刺绣、兰印花布等等,无疑是动漫创作的绝佳素材。如以土家族民俗“哭嫁”作为剧本进行的动画作品,在人物的原型上以苗族凿花的艺术手法进行形象设定,配色上选用极具视觉冲击效果的黑色、明黄、紫红、赭石、翠绿等色彩,配音上采用原始的哭嫁歌,整个动画既完整地再现了哭嫁这一民族风俗,又在艺术表现上不失生动诙谐,趣味盎然。

2、以校企联合办学的形式,既填补了学校设备的不足,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可以依托优秀动漫企业的设备和人员优势,企业获得了创作的后备资源,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双赢”。目前,我们已经与湖南宏梦卡通公司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我们打算更加加深合作力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还要与更多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动画公司合作,给学生提供参观、实习场地。

3、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小型工作室制的教学机制,由于动漫艺术的创作很难以个体的行为进行,而必须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整体创作。从前期的剧本、分镜、原画,到中期的形象、场景、动作的设定,最后的后期制作、音效合成。无一不凝聚着创作人员的智慧。小型的工作室制则可以让学生既了解动漫创作的艺术规律,又能发展个人所长,加强专业技能。我院首先在教学中实行工作室制,将研究课题引入教学中,实现以专业教师带头,学生创作为主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创作与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民族地区动漫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动漫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合理科学地设置课程和配备师资,完善教学体系,发展多元化培养模式。办出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动漫专业,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以及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特伟.《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电影》[J].百科知识,1981.1.

[2]贺志朴.《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篇10: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当前国家提倡供给侧改革,自此之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应响应国家的号召,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高校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在这样的人才需求和供应状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早的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剖析了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探讨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究了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旨在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篇11: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分析

1、1949年——1980年。在当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理工科学生才配备实验室,文科学生的实践场所是社会,在校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在企业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

2、1980年——。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当时观念开始认为文科学生也需要拥有实验室,应具有建立文科实验教学部门的资格。学生实习的主要途经为毕业企业实习,学生可以受学校安排或自行寻找企业进行专业实习。

3、20——。此阶段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转变,用人单位和学生在时间需求上存在出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期望不协调,因此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并不真正的接纳实习学生,在此之下学生难以在用人单位掌握真正有用的专业技能。由于企业实习环境愈发严峻,各类高校开始开始设立基于例如VBSE等综合实训软件的综合实训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高校内实现模拟实习。尽管能解燃眉之急,但模拟实习始终是模拟,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人才对接根本问题仍旧得不到解决。

4、20至今。在此阶段,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单纯的`校内模拟实习已经远远跟不上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重新重视起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企业订单式培训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是财经类大学定位特色缺乏、专业设置严重雷同,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异性。财经类高校招生规模多、招生专业广;专业设置严重雷同,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和特异性;学校学科发展和地方产业对接存在问题;学科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与社会实践无法衔接。

三、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开展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根据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以及相关课程教学标准开展的课程教学,对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牵涉到的运作方式以及组织模式都是建立在人才培养制度下开展的。本文通过多个层面的分析,论述了校企合作、产业链接轨、创新模式的方面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1、以校地、校企合作深化作为突破口。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转型的需要以及区域经济的影响,其教学体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达成校企合作获取的实际效益,且培养方案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达成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学校需要构建产学合作、校企深化的方式达成培养目标。

2、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为试金石。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学生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而不仅仅依靠创业技术达成创业的目标,高校需要将其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尤其是需要建立多样化的经管类专业的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大规模开设创新创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创业基金,并且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师,通过教师的领导,让学生能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

3、以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建立为落脚点。根据目前地方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需要全面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况,建立多个新型的多样化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让学生在迈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

4、以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加速器。实习实训基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有创业需求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通过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的方式,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5、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竞争力。经管类人专业人才的就业大部分在毕业后都进入企业工作,如何让企业专业性人才能够加入到高校教学模式制定过程中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核心点。“双师型”教师在聘任的制度上需要进一步优化,设定专业性的考核方式,严格把控教师的工作门槛,其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化的知识,并且在后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安排其进入实训中心进行实践,从而使得其具有培养学生获取行业职业证照的能力,帮助学生毕业。

四、结语

从文章分析的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不难看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早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产学合作、校企深化;大规模开设创新创业基地,建立新型的创业基金;建立多个新型的多样化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方式,培养真正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34:71—72。

[2]徐晓亮,陶加强,陈时高。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J]。经济研究导刊,,32:128—129+136。

[3]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学术探索,,02:73—77。

[4]刘国政。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5:428—429。

上一篇:车架工程师能力评估下一篇: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