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线管理制度

2024-04-15

红黄线管理制度(精选3篇)

篇1:红黄线管理制度

京东到家商家红黄线规则及整改上线流程

一、京东到家商家红黄线规则细则

为提升京东到家用户体验,提高商户的服务水平,平台特制定商家红黄线管理规则如下。满足以下一条及以上条件的门店将会根据具体规定予以相应处理:

规则单日100%规则说明单日拣货超时率、单日差评率、单日投诉率、单日缺货率黄线值-警告-20%5%2%1%5%1%0.50%-红线值-下线100%50%10%3%3%10%3%1%-执行周期每日执行每日执行每日执行每日执行每日执行每日执行每日执行每日执行每周执行近7日拣货超时率拣货超时订单5单以上近7日取消率近7日差评率近7日售后率近7日缺货率取消订单5单以上;商家原因取消差评订单5单以上;商家服务及商品质量差评售后订单5单以上;商家原因售后缺货订单5单以上;商家缺货取消订单&缺货调整订单近7日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订单5单及以上;审核通过近7日达达投诉率达达投诉订单5单及以上;审核通过无单门店连续1个月无订单门店下线

下线说明:

1、根据每一条规则不同的执行频率,到家会计算相应周期内的各项指标,针对触犯红线规则的门店予以下线处理,并发送京明管家/商家中心消息和短信告知下线门店。

2、一个月内,因触犯红线规则被下线的门店:首次下线,24小时内不允许上线;累计2次下线,三日内不允许上线;累计3次下线,七日内不允许上线;累计超过3次下线,30天内不允许上线。

3、下线门店再上线之后的质量相关数据若无明显改善,视为整改无效,重新下线整改。

二、商家整改上线流程

商家因触犯红线下线后,若有重新上线的意愿,需积极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按照质控要求提交整改报告,审核通过后方可重新上线。商家提交整改报告流程图如下(后续有详细说明):

门店整改上线流程系统规则商家&运营质控门店触发红线规则系统操作下线登录商家中心,至【商家中心-经营分析-红线自助查询】提供整改报告3个工作日内审核驳回审核结果门店根据上线时间恢复上线通过

1、门店被红线下线,整改完毕后,可至商家中心提交整改报告。整改报告提交位置:

2、点击“提交报告”后,在弹出来的整改报告窗口填写下线分析、整改方案、期望上线时间、门店负责人信息等内容。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下线原因、整改方案需详细具体,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10000 10000000

京东到家-测试 测试店

门店期望的上线时间。系统有强制下线期限,期间无法选择上线 门店联系人信息

门店对下线原因的分析。根据门店实际情况分条填写

门店针对红线下线的整改方案。需具备可行性、具体性,不可复制粘贴。差评与投诉需写出具体订单的处理方案。

3、整改报告成功提交后,质控团队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若审核通过,门店将在审核结果中的“预计上线时间”恢复上线;若审核被驳回,门店需重新回到整改报告提交界面,根据驳回原因对内容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提交审核。

三、注意事项

1、如遇到严重质量投诉商品、群诉性事件,客户服务管理部质控团队有权先下架问题商品甚至下线门店。

2、被下线门店未经质控许可,城市站不得恢复门店营业,质控团队将不定时抽检下线门店是否有私自上线的情况,一经发现将邮件通告各城市站且将门店下线。

3、若涉及区域重大KA商家的门店,质控团队可以酌情先和区域拓展部沟通商讨方案。

以上,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篇2:红黄线管理制度

在上述联组会议上,到会应询的除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外,还有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工信部部长苗圩、水利部部长陈雷等9个部委的负责人。陈吉宁表示,环保部将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环保职责进行督查, 今年督查30%的地级市,分3年督查完毕,然后根据督查结果,采取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行政处罚和移交移送等办法来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此外,环保部从明年还将开始实行“红黄牌”制度,那些因环保不达标而被亮红牌的企业将会直接被关停。

“未批先建”将追责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德培率先发问。他表示, 在执法检查中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问题比较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陈吉宁回应称,预防工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即: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建设项目准入、注重标准引导以及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以“严格建设项目准入”为例,“十二五”期间,环保部总共对163个国家级项目和2 000多个省级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做出了不予审批的决定,涉及国家审批的项目投资达1万亿元。

落实“预防为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预防工作主要是通过规划环评进行的,但实际中,规划环评落地还存在困难。陈吉宁表示,目前规划环评意见很难形成刚性约束,同时没有追责的机制,所以规划环评中“未评先批”的现象非常普遍。

同时,在项目环评方面,由于项目环评的法律处罚过轻,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一些地方对项目建设把关不严,降低了企业的入园门槛,导致“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现象非常普遍。今年上半年,环保部开展了全国环保大检查,发现有3万多家企业存在着建设项目违法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下一步,环保部将着力落实地方政府关于项目审批的责任。一方面,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行为的查处,针对“未批先建”问题,落实属地责任;另一方面,将严肃追究地方政府行政审批的责任,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审批行为都要追责,对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生态红线的,则对相关责任人实施终身追究。

“环保部已经开始全面排查和清理,做到该完善的完善,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对于疏于履职、监管不力的地方,环保部要进行公开约谈,而且有些地方要视情况进行区域限批。”陈吉宁说。

过去,有的地方存在一些“土政策”,如以实行 “封闭式管理”、“挂牌保护”、“企业宁静日”等名义, 或者以要求环保部门预先报告或限制环保部门执法次数等方式,阻碍环境执法人员执法检查。未来, 环保部将对这些“土政策”予以废止,这在此前的环保大检查中已经先行开展。

改造搬迁淘汰三管齐下

全国人大代表张兴凯最担心工业污染的问题。 他提出,一个企业可以污染一条江河,一座矿山可能挖断一条水脉,一个工业园区可能威胁几百万人的水源地安全,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

陈吉宁表示,根据2014年的数据,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整个废水排放量近三分之一,达200多亿吨。工业污染又主要集中在十大行业,如造纸、焦化、印染等,它们在重点污染企业数中占比约四分之一,在排放污染量中占比则更高,废水量占比45%,COD占比54%,氨氮占比56%。同时,工业污染的排放物中会涉及有毒有害物质,这也需要重点关注。

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工业结构产业布局不合理,结构性污染明显。造纸、 食品加工、化工、纺织等行业占工业污染排放量一半以上,主要都集中在了沿河沿江区域。

第二个问题则是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全国大约有6万多名环境监察人员,他们要负责上百万家工业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同时,执法要求必须至少两人同时到场,所以每名环境监察人员大约要负责几十家企业,人手严重不足。

下一步,环保部将加强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对污染企业“改造一批、搬迁一批、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是对于2017年以前完成造纸、钢铁、印染、制药、制革等行业的清洁化改造,水质未达标的地区, 新建、改建、扩建上述项目必须实行主要污染物减量置换,其他地区则实行等量置换;搬迁一批,是要有序推动或依法关闭目前城市建成区内现有的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和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淘汰一批,则是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制定分年度实施的淘汰落后产能方案,完不成淘汰任务的地区将实行暂停审批核准相关行业的建设项目。

“我们有个目标,2016年年底前要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等污染项目, 这也是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陈吉宁表示。

苗圩也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推动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从去年开始,工信部与国家安监总局就布置在城市人口稠密区对危险化工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地方不是很积极,但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几天之内各省就纷纷上报了需要搬迁改造的项目计划。初步汇总的数据显示,全国大概有一千多个化工企业需要搬迁改造,总搬迁费用约需要40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分析,有些费用可以通过‘级差地租’、‘退二进三’来解决,地方政府和企业再解决一部分,中央政府也给点必要的支持,从而推动企业搬迁改造,减少污染,减少排放。”苗圩说。

园区化与红黄牌

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环保部还有一个杀手锏是“园区化”。

陈吉宁表示,近年来,环保部推动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举措之一是化工行业园区化、集中化、专业化。除专业性的工业园区外,不得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现有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还要推动产业集约化、生态化,加强园区生态风险防控,统一应急救援。

苗圩也表示,园区化有利于污染物的全流程控制,在工业园区内实行循环经济,把一个企业的排放物作为下一个企业的资源利用,以及流程中节水和废水回用等。还有一些工业园区在废水综合利用方面研发了一些超临界热解技术,比较实用,而且成本较低。

“推动企业入园,这个问题就好解决。”陈吉宁说,“其他涉及重金属的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园外的也要逐步搬迁到工业园区,新改扩建项目要明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不允许用‘零排放、零污染’等任何名义为企业入园开绿灯。”

此外,环保部还将集中治理园区的污染,推动园区土地集中化、废物交换利用、水的循环使用、共用基础设施等,使它们达标排放。陈吉宁表示,“2017年底前,工业聚集区必须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逾期没有完成的,一律实行环评限批,取消园区资格。”

除了园区化,环保部还将推广“红黄牌制度”。 陈吉宁表示,未来要严格环境监管,逐一排查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对企业实行黄牌警示和红牌关停。2016年起,要定期公布环保的红牌和黄牌的企业名单,禁止无证排放和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放。

篇3:宁夏的红黄蓝白黑

有意思的是, 宁夏的特产可以用几种颜色来概括, 分别是红、黄、蓝、白、黑, 被称为“宁夏五宝”。

五宝中的红宝, 指的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枸杞。枸杞红色, 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 具有抗衰老、防癌治癌的功效, 是发展医药、生物、保健食品等产业的优质基础原料。在宁夏, 枸杞栽培已有500年历史, 品质上乘, 明清时列为贡品, 是唯一被新中国药典载入的枸杞品种。据测试, 宁夏枸杞除含蛋白质等八种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生物碱外, 还含枸杞多糖、胡萝卜素等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枸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绿色食品。在政府的重点扶持下, 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在短短数年间, 已达50多万亩, 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干果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远销5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产值达21亿元。现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正在与香港大学进行合作, 利用转基因技术研发抗肝炎枸杞品种, 并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作为重要的土特产, 枸杞贸易已经成为宁夏对外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项。

黄宝也是一种中药, 叫甘草, 因含有丰富的糖分, 味甘而得名。甘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草药, 既能调和诸药, 又能强健筋骨;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甘草原来仅是一味普通中药材, 但在过去几十年里, 日、美等西方国家学者陆续发现了甘草及其提取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因此备受国际药学界的重视。宁夏素来就是甘草之乡, 所产甘草历史源远, 名盖西北, 故又有“西镇甘草”、“西正草”之称。宁夏目前已在多处建立中药材人工种植基地, 面积已达到了3万亩以上, 如今日益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也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蓝宝贺兰石, 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磨炼而形成的“精灵”。贺兰石产于宁夏贺兰山2600米左右悬崖上, 孕育形成于13亿年前, 是地层中的杂色沙质板岩经过漫长的岁月, 在自然应力的锤炼下, 加上铁、锰、锌等元素的逐渐渗透的块状岩体。贺兰石是雕刻石砚的上好材料, 不吸水, 易发墨, 加盖后砚内余墨可保持数日不干、不臭, 堪与端砚、徽砚媲美, 素有“一端二徽三贺兰”之说。用它雕刻的贺兰砚图案千姿百态, 作为工艺品, 深得海内外的喜爱。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 就是用贺兰石制作的石砚“牧归”。

贺兰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近年来, 由于贺兰石资源已尽枯竭, 产量急剧下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科学开发贺兰石资源, 宁夏政府每年限量开采贺兰原石不超过20吨。

滩羊皮是宁夏五宝之一的白宝。滩羊是宁夏乃至世界上特有的珍稀裘皮羊种, 滩羊皮是在滩羊羔出生一个月左右宰杀剥制而成的, 人们称之为二毛裘皮, 实际上是“儿毛裘皮”的谐音。用滩羊毛纤制作的羊绒服装、提花毛毯, 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宁夏的海原县滩羊皮资源丰富。截至2007年底, 这个县年出产及流通的滩羊皮达100多万张, 占全国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授予 “中国滩羊皮草之都”。

传统的黑宝指的是八珍之一的发菜, 它本是一种藻类, 因其风干后形、色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发菜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具备药用价值。宁夏是我国著名的发菜产地, 而且当年是最主要的发菜交易集散地, 但由于野蛮的采集方式, 对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致使天然发菜的资源接近枯竭。1998年, 国家已严禁对野生发菜采集及交易, 并取缔了宁夏唯一的发菜集散地。黑宝的美称已渐渐被宁夏太西煤所取代。太西煤, 国际上称之为“煤中之王”, 与著名的越南鸿基煤齐名, 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宁夏和越南有储藏。这种优质无烟煤属珍稀煤种,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等优良品性, 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卖价最高和最抢手的煤种。由于储量的稀缺, 宁夏自治区政府甚至出台了限制太西煤探矿权、采矿权呢。

上一篇:九原区人口计生局政风行风工作汇报下一篇:大操大办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