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2024-04-22

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精选11篇)

篇1: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物理教学改革之大学物理论文

改革物理教学模式教师应积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更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这一过程中,有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是重要基础,只有强调将知识教学、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融为一体,才能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1)比较式教学法。物理教学比较法是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综合研究对象的各项特点,通过比较,得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比较法通过启发、探索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根据已知事物,认识到未知事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教育工作者可合理采用比较法,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譬如,大学物理课本中,将稳恒磁场和静电场的公式、定律及其他都进行比较,分析其计算方法,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纽带,使其更加形象的`了解物理知识。(2)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懂得举一反三,合理应用课堂上所学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可采用讨论法和问题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出所在问题,并选出代表进行提问。这种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讨论法和问题法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物理教学手段的改革

(1)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逐渐得到了认可。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不断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积极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物理站。物理站的建立,使学生摆脱了物理学习中多种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阅和解惑。除了可以登陆网站进行自主学习以外,有效缓解了教学内容多但教学时间短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物理学习的平台。(2)教育工作者应多进行演示实验,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这一过程中,将复杂的定律和理论以简单的试验体现出来,以助于让学生通俗易懂地了解物理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改革考核制度

传统的考核方式即为闭卷、笔试及单一的期末考试,给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了不良影响。教师应改革考试制度,注重平时考核的成绩,将课堂提问、论文写作、课外活动等计入学生评分中,并制定合理的评分系统,将各项得分都纳入学生的测评中。从根本上避免了因过于注重期末考试形成的应试教育体质,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汲取新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改革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大对其的研究和投入。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物理课程的特征,寻求推动物理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进,从而提升物理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篇2: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之探讨与实践

本文通过探讨开展“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所需的先进理念,重新审视了我们进行“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简要介绍了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作 者:王祖源 鲍鸿吉 吴於人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物理系,上海,92刊 名:物理与工程英文刊名:PHYSICS AND ENGINEERING年,卷(期):19(4)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设计 教学质量

篇3: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策略之我见

一、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应当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在讲授有关光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解有关液晶显示的原理、光纤的应用等。在讲到电磁感应时,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有关磁悬浮列车等高科技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明白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看似奇妙的科技产品其实都是从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开始的。其次,重视物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前很多物理当中已经发现但尚未完全证实的物理原理。比如物理学家根据电、磁的对称性提出了自然界存在磁单极,也的确有人发现这一事实,但是尚未得到物理实验的确切证明。通常这些物理知识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而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的严谨性。再次,重视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在物理学习当中,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十分重要。例如在讲授光学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宽带技术的应用对信息传输效率的贡献,但是这样的速度仍然还是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当前仍然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全光网络、量子通信等。通过这样的介绍,不仅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最后重视教学内容的探索性,教师除了讲解一些主流理论观点而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让学生养成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让教学内容在批判当中展开,让学生在探索当中求真知。

二、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想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价值。而在大学物理教学当中,可以充分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以及案例教学方法等。本文主要针对后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所谓知识结构,就是在一门学科学习当中所形成的知识内容的框架和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的记忆。知识再多,只要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就能轻松地记忆并且不会发生知识混乱的情况。其次是案例教学方法,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到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的同时,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通过案例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物理模型,进而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这样一个案例:曾经多次发生的鸟与飞机相撞事件,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述让学生思考:鸟与飞机相撞之后,为什么飞机会遭受严重的破坏?为什么小小的一只鸟能够发挥这么大的威力?通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动量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自己建立碰撞模型,通过专业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原本枯燥泛味的理论知识以更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接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大学物理教学考核的改革

由于大学课程较多,学习压力较大,因而为了能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文认为需要改进相应的课程考核方式,丰富考核方法,完善考核机制。考核内容至少应当包括课堂的平时表现情况、平时成绩、课程论文以及期末考试情况。而学生的最终物理课程的成绩就是由这几部分的成绩,乘以相应的权重加总得来的。其中,期末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课堂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以及课堂发问次数,这一考核标准有利于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勤于思考,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融入到课程学习当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相关科技前沿,调动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而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测试的情况,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另外,课程论文是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既可以是对有关理论知识理解的论文,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一些科学小发明,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除此之外,学生写作小论文必然需要查阅各种资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具有较高质量水平的教学活动,不在于有多大规模的教师队伍,也不在于有多少优秀的生源,而在于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给予学生多少知识,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在于让学生产生兴趣、赋予热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推动我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更好地进行,从而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高校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物理作为大学一门重要的专业,更是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与关注。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也应当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基于此,本文将专门探讨大学物理教学改革,针对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物理,改革,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宏荣,王小力,田蓬勃等.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8):19-21.

[2]苏亚凤,徐忠锋.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特点浅谈我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大学物理,2011,30(10):48-51.

篇4:试谈大学物理教学的“创新之举”

【关键词】 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77-010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医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这些物理基础知识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由于目前大学物理的教学还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标,对大学物理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积极进行系列教材建设,在教学全过程中全方位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

目前,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从培养学生素质和加强基础的角度上仍是需要的,但其内容的陈旧和缺乏时代气息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欠缺的是课堂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学可靠的评价机制。为此,我们考察了国内外各种教材,进行了教材方面的改革:在充分深入地研讨后,编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讲义及参考读物,教材突出了理论和基本测量方法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除此之外,同时配有大量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见物明理、见微知著。

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路

课堂教学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和行动指南。

1.在物理教育中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所谓物理科学方法,就是指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家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知识是宝贵的,而那些得到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只有将方法掌握了,将来才可能利用这些方法去科学的创新。因此,我们要寓科学方法于大学物理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论的素材,以物理知识为背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2.在物理知识的讲授中,应尽可能在讲清基本概念、观点及有关提示材料的基础上,把寻求结论的任务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求通达的过程中去体验成功的艰辛与探索精神。至于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培养。为此,教师应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探索情景,提出探索问题。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获取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认真总结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使学生逐渐养成对老师的依赖性,个性和创造性被抹杀。大学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改革,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的本性是开拓创新,与理论慎密论证的关系是互补互进,而物理实验教学又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为己任,与理论教学注重逻辑思维又是互补互进的关系。当前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按该课程自身特点,紧扣“三基”训练,相应地划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段开放型实验;第二段基本训练性实验;第三段技术物理性实验。三段式教学体系突破传统教学体系的排列与组合,既体现循序渐进,又适合大循环教学方式。

2.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学生从照着教材做实验逐步过渡到能做部分设计实验,学会自行选用仪器,确定实验步骤或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

3.用现代化手段改造传统实验。实验课程既然属于技术基础课,就不能脱离现代技术练习基本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去改造传统实验。

四、科学地利用优秀的教学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拓宽人才素质培养的途径

计算机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育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为教学改革不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媒体的多样性呈现知识内容的教学信息,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感知的目的;利用媒体的集成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举例验证和动画演示说明,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目的(注意:多媒体应和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用媒体的交互性进行自测练习和答疑解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运用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以便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教学目标。

篇5:大学语文之议论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日:“民不堪命矣”。2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3。以告4,则杀之。国人莫敢音,道路以目5。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日:“是障之也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7,伤人89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10111213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14,矇诵15,百工谏16,庶人传语17,近臣尽规18,亲戚补察19,瞽史教诲20,耆2223艾修之21: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2425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6。行善而备败27,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8。夫29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故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30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31。【课文注释】 1.本文选白《国语·周语上》。召公:一作“邵公“即召穆公,名虎,时为周厉王的卿士。饵谤消饵民间对帝王的各种议论指责,即以政治高压手段压制思想言论自由。2.民不堪命:意为老百姓无法忍受(厉王)的暴政。命:指厉王景虐的各种政令3.使监谤者:让卫巫去监视发表意见的百姓。4.以告:即“以之告“,省略介词宾语“之”字。(卫巫)指议论者告知厉王。

5.道路以目:百姓在路上相遇,不敢讲话,只能彼此默默以目示意。6.障:阻拦。意为哲时阻挡,并未彻底制止。7.川壅而溃:筑堤坝防河水,水易于堑基,会导致溃堤。

8.为川者:(善于)治水的人。决之使导:排除整障之物,使河水畅流。9.为民者:(善于)治理国家、统治民众的人。宣之使言:引导老百姓讲话。

10.献诗:从民间采集对帝王讽谏的诗篇(歌谣)送给帝王看。11.盲人乐师。曲:乐曲,指反映民间呼声的作品。12.史:史官。书:史书典籍,指可供借鉴历史经验的书籍。

13.师:少师,位低于太师的乐官。箴(zhēn):寓有警戒作用的文辞,类似现在的警句、格言、座右铭。14.瞍(sǒu):盲人。赋:不歌而诵。15.蒙(méng):盲人。召公谏厉王弭谤1《国语》

诵:不讲究声调节真的诵读。

16.百工:宫廷里的乐工,—说指宝造宫室的官员和工匠。17.传语:间接地反映意见。

18.尽规:(经常)向帝王进言规劝。尽:同“进”。19.亲戚:帝王宗室成员。补察:弥补帝王过失,监瞥帝王行为是非。20.教诲:(用礼仪礼法对帝王)数育、引导。21.耆艾:分别指60岁、50岁的长者,这里指帝王的师傅。修:散伤、告、提醒。

22.斟酌:指谨慎地决策行政。23.悖:逆,违背。24.出:出产,产生。25.原隰(xí)、衍沃:分别指不同的土地的类型:觅阔平坦、低洼潮湿、地势低而平、有河流可次灌溉。26.善败于足乎兴:(国家政事)的好坏由此而体现出来。27.行善:凡民众认为好的,就推行。备败:凡民众认为坏的,就防范。28.阜:增加,增多。29.成而行之: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必然)流露(表达)出来。

30.与能几何:能有多少人来辅助你(帝王)呢?与:在此作 “助”,解。31.流:流放、放逐。彘(zhì):晋地,在今山西县境内。

[本课要点] 1.《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分八国记事。记此条可联系《战国策》、《左传》和《史记》。

2.重要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主要论证方法:类比论证。4.联系现实:对待群众意见,是以棒止谤,还是虚心纳谏?可以参看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课后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厉王虐,国人谤王。.2.民不堪命矣!.3.吾能弥谤矣。.4.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筑,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话,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恃。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1.“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说明怎样的道理?

2.召公认为为君者应该怎样治国?

三、简答题

1.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篇6:大学英语四级写作之议论文

英语议论文的段落多采取直线展开式,即段落开始直接切入主题,并给出事实、例证、推理等。英语议论文段落这种展开方式是形成其语篇连贯的基础。语篇的连贯是指段落中各句的意义通过某种有序的排列而相互关联。在论述该段落主题的时候,每后一个句子都是建立在前面一个句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去掉段落中的一个句子,这种连贯便会受到影响,就会造成读者在理解上的困难。

2. 议论文中心段落的主题句及其论据、议论文中常用的词句与短语

议论文中心段落的主题句及其论据

一篇议论文能否获得高分与其中心段落主题句的质量不无关联,而主题句质量的高低则又取决于审题的好坏和论据的选择。需要明确的是,中心段落只应有两个组成部分:段落的主题句和支持主题句的论据。

段落的主题句也应有两个部分组成,即:主题句=主题+作者对主题的看法或态度,两者缺一不可。假设应试者被要求写一篇有关吸烟的议论文,那么 SMOKING 就是中心段落的主题。请看下面这个主题句:

Smoking is a habit of many men.

该主题句暴露出两个问题:作者审题不清;作者没有表明对主题的看法或态度。

1.大学英语四级议论文写作

2.中考作文议论文论据写作之素材:积累

3.科技议论文写作思路

4.关于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5.议论文写作论据:知错就改

6.高中议论文写作要点

7.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

8.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9.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诀窍

篇7: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关键词】 精神科 专科护理

医学科学的发展使临床分科日益专科化,护理工作模式已由基础性护理向专科性护理转变。我院临床精神科自2004年起在无锡市卫生局推行专科护理工作意见的指导下,逐步实施专科护理人才培养和专科护理建设,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初步成效,现汇总如下。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开展

我院将开展专科护理工作作为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客观要求,作为医院应对市场需求创立医院品牌的服务举措,在办公会、院周会、护士长例会、护士大会上进行积极宣传、广泛发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医院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专科护理工作方案的实施。完善专科制度及流程,落实措施

首先建立专科护理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操作流程,根据日常的护理活动顺序和职责,制定和执行护理流程[1],把以上内容编印成册,人手一册,要求全科护士人人掌握,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循。结合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狠抓落实,制定专科护理工作目标,将考核指标列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加强专科护理工作检查考核,对照专科护理评审标准,找差距,不断总结、整改,促使专科护理扎扎实实地开展好。3 注重专科培养,提高护士素质

根据护士不同的工作经历和工作能力,制定专科护士的培养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鼓励自学,提高学历层次,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利用晨会、午休、业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定期抽查专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充分调动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力求提高整体素质。在院、护理部的支持及配合下,保证专科护理单元的床护比逐步达到1∶0.4,专科护士比率达50%,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进修率达60%。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年流动率小于10%。作为市级重点专科,我们把护理队伍素质提高的着力点放在科研、新技术新项目上,三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全科护士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开展护理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自制改良保护带、保护衣,满足患者身体舒适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全面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强化以人为本、提升内涵质量

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强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2],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开展专科护理,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制定常见精神疾病CNP图表[3]:针对住院精神患者治疗过程,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为纵轴,制成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转归、出院等护理活动提出具体方案。患者入院后由专科护士按照CNP图表对患者进行护理。强化患者的护理问题的确定及护理措施的落实。护士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患者的需要出发,患者需要什么,护士就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寻求正确的护理方式,患者有什么健康问题,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和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增加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密切了护患关系。强化健康教育、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以往,健康宣教常流于形式,患者的健康指导几乎千篇一律,没有突出患者的个体差异,也不管患者是否能接受,讲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自开展专科护理以来,重点培养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把健康指导真正落实到实处。

5.1 健康教育塑封夹 根据病区专科特色,整理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制成塑封活页,放置在活动室,让患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学习相关的知识。

5.2 健康指导 在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各项检查前后、出院前护士结合患者的实际健康问题,通过主动性和启发性的模式,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的病程,适时地采取健康指导,并及时评估。

5.3 建立护患交流登记制度 要求护士在进行护理和操作前主动自我介绍,以礼相待,在进行治疗和处置前向患者交代治疗用药、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进行护理和处置过程中能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并建立登记、考核制度,护士长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抽查,并进行有效的补充。

5.4 制定科内健康教育讲课计划 在科内开设专科护理教育课堂,安排由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每周组织患者开展通俗、易懂、有效的健康教育讲座,并要求每位护士轮流撰写健康小常识放入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周更换。每日组织患者读报纸、看新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5.5 积极开展社区护理 为增添专科护理内涵,凸现专科建设的深度,发挥专科护理的优势,专科护士定期到社区进行专科护理知识的讲座,让更多的社区人了解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和保健。通过专科护士的这些主动宣教,一方面扩大了专科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提升了护理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创新服务举措,打造品牌服务亮点

6.1 实行主动服务 即主动介绍、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主动进行健康教育、主动观察病情、主动与患者交谈,消除被动服务和服务不到位现象。

6.2 实施规范服务 定期组织礼仪、行为规范化培训,做到“六规范”,即迎接患者规范、文明用语规范、礼仪着装规范、称呼患者规范、征询意见规范、送别出院规范,确保患者和家属的满意。

6.3 开展居家式开放管理 尊重患者的文化、信仰、习俗及经济状况,让患者有家的感觉。对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应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实行居家式开放管理:签订居家式开放管理协议,有医生和护士每天轮流上门巡诊,进行查访、体检、疾病指导、健康宣教,定期组织到医院复查健康状况。以上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精神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降低了精神疾病的复发率,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为医院赢得了声誉。加强专科护理管理,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

7.1 在工作中大力推进三个转变(1)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求护士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到工作中去,落实到医疗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上,改善服务态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2)工作方式的转变,把过去被动地执行医嘱转变成主动地为患者服务,因人施护,注重实效。

(3)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过去排班采用一贯制,现在动态地、根据患者的需求排班,把护理流程与改进护理质量结合起来,实行护理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职能作用及各级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一个既有统一意识,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护理管理环境和工作环境[4]。

7.2 实行护理工作日考评制度 做到奖励先进惩罚落后。通过对护士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专科护理工作。护士角色、护理理念、职业追求均有了明显的转变,工作中真正体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坚持科学严谨的作风和“慎”的精神,增强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护士集教育者、管理者、研究者为一体,工作体现主动性、预见性,真正成为医生的协作者。

7.3 开展星级服务评选活动 建立服务信息内容、标准公示上墙,在患者中开展“我最喜爱的护理服务明星”评比活动,由患者、医生、护士共同参与评选产生,并作为年终考核和每月奖金分配的依据,并上墙公示,增强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在科内形成一个良性竞争。

7.4 建立专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由科护士长组成护理满意度调查小组,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工作缺陷,切实抓好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达标。专科病区患者满意率达98%以上。年内没有发生护理差错和护理并发症。

以上只是我院在开展专科护理上的一些探索和体会,在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崭新世纪,护

理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强化专业职能,提高质量和水平,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将不断努力,同舟共济,尽心尽责,为发展精神科护理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8: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1 改变教育观念, 增强教师信息意识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信息的价值在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 对信息的追求和捕捉不同于一般凭直觉和经验的信息感知。时代明确告诉我们信息处理能力将是21世纪的人应具有的如同“听、说、读、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 在不断涌现的浩若烟海的信息中要准确地选择, 迅速地获取所需要的那部分特定的信息, 往往取决于此。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 还要有一段从认识到自觉应用的过程。为了使信息革命的浪潮加速学校教育的“技术化”, 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减轻学生负担, 全面融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我们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通过学习讨论, 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使大家普遍认识到现代教师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渊博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思想, 还要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与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 增添了我们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信心, 因而教师应积极主动的运用网络信息, 从网络上下载可用的课件和信息, 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部分学校教师仅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主, 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 信息意识下降的现象普遍存在。俗话说:“教人一滴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 不断地获取信息, 增长新知识, 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料, 充实教学内容。

事实证明:只要物理教学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机整合, 一方面, 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 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让教学“活”起来, 从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他们想创新, 敢创新, 会创新;另一方面, 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建构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 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是很难成为“名师”的。尤其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提高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既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必需, 那么如何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呢?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 如我们物理教师应用软件制作简单动画模拟物理实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必须是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必须成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把提高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计划, 是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这里强调的是长期的学习计划, 不是为了一次公开课, 一次比赛, 一次评比而进行的短期行为。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 应付评比, 临时急急忙忙地“拼凑”出一个课件来, 只是“就课论课”, 事先没有准备, 课后无总结, 公开课后, 什么都丢向脑后, 没有什么有益的东西留下, 就谈不上培养技能, 提高素质了。反之, 如果我们确立目标制订计划, 有步骤地实现, 在过程中发现问题, 则结果就大不一样。教和学都是长期的行为, 一种素质和技能的养成需要长期细致的劳动和积累, 不可能一蹴而就。制订学习的计划, 确立各阶段的目标,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才可能得心应手。因而, 我们可以用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a.多在网络上阅读。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使阅读方式发生了变革, 在不远的将来, 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重视并坚持网络阅读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b.多用电脑写作。在电脑上写作, 除了方便编辑、修改和保存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实现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互补, 有利于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c.多在电脑室上课。想不想, 敢不敢, 能不能在电脑室上课, 是教师信息素养提高过程中的分水岭。要充分创造条件,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要用信息技术, 也不要等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高后再用。d.多用电脑处理日常事务, 只要能用电脑处理的事情, 就要尽可能让电脑来做, 如学生成绩统计、电话号码管理等, 教育必须面对信息化社会, 迎接信息化挑战, 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 带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革新, 作为教育中的关键元素, 教师在信息化社会教育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培养, 适应信息化浪潮。

3 运用好网络教学资源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为便于信息的获取, 使网络资源适于教学, 我们要逐步构建好物理的教学资源库。为了更好地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 以多媒体的形式将物理内容科学的, 有机的“整合”, 使学生进入视听、思考并用的教学环境, 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使教学活动更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达到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 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和更高的学习效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研究实践以完成资源库中课件集成的整合。a.超越时空展示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科技成果。有些物理现象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观察到, 有的科技成果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一时无法“搬到”课堂上, 则把这些做成多媒体课件如“海市蜃楼”、“火箭发射”等及时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真实地再现物理现象和科技成果, 与学生发生“共鸣”。b.形象展示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对许多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在物理教学中用语言、文字、图片很难把它们讲清楚, 学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 则利用多媒件课件如“水的沸腾”、“声音的传播”、“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变静为动, 变难为易, 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c.生动剖析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过去对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只重视概念的背诵和结论的记忆, 而忽略对概念和规律的探究过程, 则可利用多媒件课件如“演示惯性的模型”等变抽象为具体, 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d.模拟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但有的实验初中阶段由于受条件的限制, 如“牛顿第一定律”、“托里拆利实验”等,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 化静为动, 再现历史, 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在佩服科学家的聪明才智的同时, 科学思想也将会在学生的头脑里潜移默化。

4 使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物理教学, 还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物理教学, 教学的主导者都是教师, 而不是教学设备、教育技术。不能因为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 教师就变成了录像机的放映员、电脑的操作员、课件的讲解员;不能因为录像机、VCD、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 限制了教师的讲课思路, 代替了教师的分析、讲解, 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就是要处理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任何信息技术手段都取代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4.2 提高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 就是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系统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 以产生聚集效应, 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要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实效性。笔者依据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 并经过长期实践, 认为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a.要将教师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述清楚的知识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表达清楚, 例如“时”、“空”概念等;b.物理过程在瞬间完成, 用实验学生不易观察, 理解又有困难, 这就要借助于信息模拟技术, 以“慢镜头”重放物理过程, 或将某个瞬间状态“定格”, 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 模拟小球的碰撞过程、平抛运动的分解过程、机械波某个质点某时刻的振动等;c.要符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即在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要努力创造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 留有余地, 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4.3 找准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佳作用点。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使用要“适时”、“适当”, 要选准其使用的最佳作用点, 即在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何时、何处使用信息技术效果最佳。使用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 并非多多益善。信息技术在什么时候使用, 什么地方使用, 使用多长时间, 应当认真研究。在使用时要发挥好它的优越性, 要做到恰到好处。

总之,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 使用得好, 就能锦上添花;反之将会事倍功半。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研究, 真正挖掘出信息技术的教学潜能, 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子明.多媒体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J].物理通报, 2005, (11) .

篇9: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物理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看似两个风格迥异的概念。然而却被本文作者以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合”与“和”为出发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加以融合。文章并没有单纯进行一些令人晦涩难懂的理性分析,而是透过物理的属性,结合生活中的浅显易懂事例,阐述了大学物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作者所言,“物理学源自于社会,社会包括物理学本身就是‘合’与‘和’的产物。”

2009年2月份,教育部曾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来自官方和民间的调查结果数据都说明,赞成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意见已占微弱多数。作者的这项研究虽显肤浅,但也是有益的探索,同时给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摘要]本文结合大学物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的思想,借鉴《象辞》的做法,初步探讨了其与物理学的结合,从而以更深刻的角度感悟物理学,进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深入更系统地感悟及融入感悟,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大学物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社会合和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人文经管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与波、光学、近代物理等几部分。其教学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传授基础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即归纳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等。同时,物理学体现的逻辑性、严密性以及客观性等理性思维,也时刻影响着学习物理的人的思想。可以说,经典物理学得越好,理解得越深,那么这个人就会越理性。

以往的教育对于理性都非常重视,甚至过分强调理性。然而,人们渐渐地发现,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健全,而理性地钻法律漏洞、理性的犯罪手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理性”。如牛奶中掺三聚氰胺、网络、数字化犯罪,等等,都是非常理性的犯罪手段。人们由此感到人类社会要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光有理性是不够的。于是,辉煌了数千年、至今仍发挥着作用的中华文化被有心人拾了起来,掀起了复兴中华文明的热潮。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儒、道、佛的文化。其中,中国佛教中占主体地位的禅宗,也是印度佛教传人后,与本土的儒、道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天人合一,都讲究“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云: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按《说文》和《广雅》所论,即和谐,协调,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有某种关系的个体或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既承认差异、允许矛盾,又强调整体,强调协调统一。“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灿烂文明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延续的保证。笔者认为,律法、道德规范以及人生观等,都是围绕着“和”而生,而成长,可以说是“和”的具体表现形式。当然,这一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着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合”。“合”,合口也,本意是闭合、合拢,是指两个或多个组成部分在某方面相结合而产生一个新的事物,新事物在某些方面有着新的迥然不同的性质,这一定义从“合成”、“合金”、“聚合物”、“集合”等词语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古文化是非常强调“合”的,作为群经之首以及早期儒、道思想来源的《易经》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周易·文言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笔者认为,所谓的“四合”、“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的“合”,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中感悟人生,感悟社会。《易经》中的《象辞》就是直接对自然的感悟,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等等。通过感悟自然来感悟人生,以提高个人的心理境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进一步感悟社会,继而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所以,“和”与“合”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合”是为了“和”,“和”是“合”期待的结果。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的一门学科。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感悟。西方注重归纳和逻辑演绎推理,对物理学的感悟即是理性。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象辞的做法,与物理学“合”,即通过感悟物理现象、物理规律来感悟人生,感悟社会,提高自身修养及心理境界,并且在物理教学中传授或引导这种感悟,在传授学生基本物理知识、培养其理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境界,帮助他们树立起现代的道德观、人生观,构筑现代社会的“和”,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教学思路。以下是笔者对物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合的初步感悟。

通过学习大学物理,可以知道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且有规律可循。不管多么复杂的物理现象,都会遵循一些简单的基本物理定律。由此可以联想到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及这一变化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再者,个人也应当不断发展,自强不息,个人生活也有规律。在物理学里,一个处于平衡态的系统是必须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被破坏了,那么这个平衡系统就会被破坏。同样,人类社会想要稳定,也应当遵守一些基本法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也要基于某些条件,如法律、条例、道德规范,等等。如果没有了法律和道德规范,人类社会将会失去平衡。正如一个系统要变化发展一样,它应该是非平衡态的,而要稳定地变化发展,也应具备条件,不然,系统就会产生混乱,甚至发生剧烈变化以至崩溃,然后再产生出另一个新的系统。人类社会亦是如此,要想发展,某些方面的不平衡是必然的。但是,必须控制协调社会的不平衡因素,遵循客观条件因势利导。不然,就会产生社会的混乱和动荡,直至改朝换代。

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分支,都有着各自的定律、原理,而物理学的大多数具体问题都是上述两个或多个分支的交叉,它必须满足相应的各分支的定理、定律及原理。人类社会同样如此,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分成不同部分,如按职业划分有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等;按国籍划分有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等等;按家庭角色划分又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不同国家则有不同的宪法、法律、道德规范,等等;而不同的职业也有不同的条例、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就家庭而言,父母、子女、夫妻,也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国籍、职业、家庭关系,都应该遵守相应的法律、道德规范,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理定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被证明是错误的,有些则是具有局限性的(如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研究高速运动的物体时应采用相对论力学,对微观物体则应采用量子力学),有些也保持不变(如能量守恒定律等)。另外,还会有新的定律被发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物理学的发展类似,法律、条例、道德规范、责任和义务等也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法律、道德、文化规范等,到了现代社会。有些就是过时的、落后的了、甚至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如“三从四德”等应该抛弃的糟粕。当然,还有一些需要批判地继承,如“仁义礼智信”等。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去除不合理的、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部分,保留合理的部分并发展出新的适用于当前社会的、新的道德规范。物理定律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人类社会的法律、条例、道德规范等,也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以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力学里的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笔者对此的感悟是:人在立下志愿或做出承诺后,在没有受到相应的不可抗力因素或所受不可抗力因素的总效果可忽略时,就要坚持理想,坚守信念,信守承诺。地球上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我们也应当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接受每一个人;不同质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接人待物时也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相应地对待;热力学第一定律即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我们应当认识到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唾弃不劳而获;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付出通常也不会有100%的收获。

篇10: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校也在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而不断努力。安徽中医学院在51年的办学历史中,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我校51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构建富有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建设国内一流水平中医药大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思想保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更是全体安中人共同的事业。

一、指导思想

安徽中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目标,突出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学校中心工作,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促进广大青年按照“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健康成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校训理念和“北华佗·南新安”的医学传统,进一步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继续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和谐融校”之路。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依托各级团学组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实践育人工程”、“青年文化工程”、“凝聚力工程”等,把青年培养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安徽中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总体战略, 突出特色,争创一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突出办学理念,凝炼安中精神,形成具有优良的教风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安中大学文化。特别是要加强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把弘扬和培育学校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打造安中品牌文化,以文化的渗透力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展现形象。

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

1.师生员工高度认同的学校办学理念;

2.历史传承的安中精神;

3.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4.营造学术氛围浓厚、崇尚创新和实践、服务中医药事业的优良学术环境;

5.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6.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7.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校园环境;

三、主要建设内容

安徽中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形象文化建设三个层面进行。

1.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风、校训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 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 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 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要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把弘扬和培育学校精神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与愿景目标。

2.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建设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化,是我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 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 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制度上保证学校各项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工作制度,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3.形象文化建设

大学的形象文化包含品牌形象和校园环境等学校的对外整体形象展示。校园环境既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等硬环境,也包括校园氛围等软环境。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景观、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 , 维护好校园的树木和绿地 , 保证校园三季有花、四季长青。要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 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 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 , 特色鲜明。充分挖掘学校精神、校史展览、优秀师生和优秀校友事迹以及校园内一楼一宇一草一木等各种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注重网络宣传教育优势的发挥,创建网上校史展览馆。

重视学校形象宣传与品牌形象的推广,保持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扩大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

1.用先进的政治思想武装师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师生。根据形势的发展介绍最新的政治理论、形势政策、教育观念和学校工作。

2.在加强对校史资料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继续编写宣传我校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的图书,提倡各院系组织力量搜集、研究和编写院(系)史资料,不断丰富校史展的资料,改进展出形式,建设“网上校史馆”,使之成为新生入学后进行校史教育的制度化基础。

3.对学校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及时组织采写报道,进行广泛宣传。

4.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确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将其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将学位授予、奖学金颁发、表彰大会等仪式类活动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

5.重视对反映学校发展进程的校史资料的搜集与归档工作,为老教授录制有关音像资料。

6.加强与校友的联系,积极宣传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的先进事迹。

(二)实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计划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

2.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工作的监督。

(三)实施学风建设计划

1.以学生会为统揽,统一协调职能部门、院系、团学组织和学生自律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每年举行一次总结表彰。2.实施学生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和每月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制度,加强学生上课考勤,整肃考风考纪,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察和引导,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

3.把开展主题活动作为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每年举办一次以“创优美环境,树优良学风”为主题的爱校周活动,开展一次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

1.通过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志愿者活动、“爱校周”活动、教师节慰问服务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尊师、爱校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

2.重视实践教学,继续加强品牌实验室建设,巩固教学实践基地。注重各层面、各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3.建立校院分层次管理体系,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学生社团“四个一”建设要求,每年推出一批学生社团特色活动。

(五)实施校园环境建设计划

1.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

2.美化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开展学生公寓环境建设活动。

3.开展环境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爱校教育活动(爱校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在环境道德教育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4.增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新认识,激发师生爱校意识,组织校园建筑与道路的命名征集活动,完善校园标识。举办“美丽校园”摄影作品征集和展览活动。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1.学校党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正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确保学校文化的先进性,确保学校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人、教育人的中心任务,沿着健康的路线前进。要发挥党委的决策核心作用,统揽全局,科学决策,促进办学理念的发展,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推进学校制度的创新,建立与现代大学相适应的校园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要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解决问题,保障师生的权益,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篇11: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广泛应用的语言,在中国也同样受欢迎。它已不再是单纯地被英语于学术研究领域中,而是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随着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英语教育变得更加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让学习者更加有效更加容易地掌握一门语言。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可以帮助学习者养成对英语终身学习的态度,在快乐中学习,在英语教学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习者体会到其中乐趣,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驱动力,因为兴趣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中最活跃的因素。本论文主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研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具体的实践。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新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培养英语学习良性循环教学方法

上一篇:话术总结-李娜(石家庄讲师培训)下一篇: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