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稽查应对办法

2024-04-17

社保稽查应对办法(精选8篇)

篇1:社保稽查应对办法

社保稽查办事指南

社会保险稽查工作的分类:

一、社会保险稽查按照社会保险险种的不同,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稽查、基本医疗保险稽查、失业保险稽查、工伤保险稽查、生育保险稽查等。

1.基本养老保险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情况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等情况的稽查。

2.基本医疗保险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纳医疗保险费和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情况的稽查,包括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履行医疗保险合同情况及个人门急 诊报销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认真履行合同,严格按规定执行,对弄虚作假骗取医疗费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纠正。3.失业保险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对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及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等情况的稽查。

4.工伤保险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对参加工伤保险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领取伤残补助金等情况的稽查。

5.生育保险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对参加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和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人员领取生育补助金等情况的稽查。

二、社会保险稽查按照其稽查内容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征缴稽查和享受待遇稽查。

1.征缴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对参加社会保险单位的参保职工人数、工资支出总额、缴费基数、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社会保险费等情况及参保职工个人缴费基数、缴费情况的稽查。

2.享受待遇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对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工伤伤残补助金、生育保险补助金等资格与标准的稽查。

三、社会保险稽查按照其稽查形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日常稽查、重点稽查、举报稽查。

1.日常稽查是指社会保险稽查机构根据工作计划定期对参保单位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员的领取资格等情况进行的常规性稽查。

2.重点稽查是指根据工作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特定的内容进行专项稽查。

3.举报稽查是根据举报线索对被稽查对象进行的稽查。

四、社会保险稽查按照稽查实施地点不同,可以分为实地稽查和书面稽查。

1.实地稽查是指由社会保险稽查人员到被稽查对象所在地进行的稽查。2.书面稽查是社会保险稽查机构把参保单位的有关帐薄、报表、凭证、人员档案等资料和申报缴费资料调到社会保险稽查机构指定的场所进行的稽查。

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查时,被稽查对象应提供的资料:

稽查人员在进行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查时,被稽查对象应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用人情况、工资支付情况等资料,并查阅工资单、财务报表、财务相关帐册(银行日记帐、银行对帐单、明细分类帐)、相应的原始凭证、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及社会保险费缴纳表等有关材料。

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查内容:

一、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申报的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二、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的补缴情况;

四、单位缴费能力的稽查以及其它涉及社会保险征缴方面的稽查。

社会保险征缴稽查的程序:

一、提前3日将进行稽查的有关内容、要求、方法和需要准备的资料等事项通知被稽查对象,特殊情况下的稽查也可以不事先通知;

二、应有两名以上稽查人员共同进行,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并向被稽查对象说明身份;

三、对稽查情况应做笔录,笔录应当由稽查人员和被稽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理人)签名或盖章,被稽查单位法定代表人拒不签名或盖章的,应注明拒签原因;

四、对于经稽查未发现违反法规行为的被稽查对象,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应当在稽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其稽查结果;

五、发现被稽查对象在缴纳社会保险费或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存在违反法规行为,要据实写出稽查意见书,并在稽查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送达被稽查对象。被稽查对象应在限定时间内予以改正。

篇2:社保稽查应对办法

心得体会

市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我认真学习了xx局长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按照市委及局党委有关要求,在稽查大队也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立了专门组织、制定了活动方案及每一个阶段的活动计划,分别召开班子会和干部职工大会进行了研究部署和动员发动,并有计划的组织职工进行了学习培训,目前,我们正按照方案要求逐步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结合学习,对几年来社保稽查工作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

自05年4月市社会保险稽查大队正式运作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坚持“稽查就是服务、执法就是维权”的工作理念,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工作取得突出成效。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稽查各险种缴费单位45944家,通过稽查扩面参保170585人,稽查补交及清欠各险种社保费3.76亿元。并在三年内完成了搭建两级网络、市大队升格、出台地方法规、召开全国现场会等四大项工作目标。05、06、07连续三年被市政府授予“社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被局授予“创新发展先进单位”,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06-07年度优质文明服务窗口单位”,群众送来很多感谢的锦旗和牌匾。通过几年的辛勤探索,目前,社保稽查的专业队伍基本建立,稽查执法的工作规程和基本方法已经确立,各项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基本健全,互动协查、信息和成果共享的两级网络架构基本完善,社保稽查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社保稽查发展的基础工作基本完成。回顾这些,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有两点体会。

第一、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是群众需要的,也就是我们要“为”的,群众的需要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和源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即我们的事业前进和发展要符合其客观发展规律,发展一定要科学、要有群众基础,要克服不符合群众意愿的盲目发展、无序发展、不计成本发展的观念和做法。我市社保稽查工作,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局党委紧紧抓住反映民生需要,贴近百姓需求,为群众社保维权提供极大便利条件这个根本,在我市目前尚未实行各险种统一经办的情况下,从整合各险种分散的社保稽核资源入手,大胆突破,科学决策,率先在全国成立相对独立,专门履行各险种社保稽查监督职能的社会保险稽查大队,实行各险种统一稽查执法。

此举不但将分散的稽核资源进行整合统一,为充分发挥其拳头作用,提高稽查效率,发挥稽查效能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且,这种模式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有关社保问题的投诉举报,为群众维权提供了专门机构、人员和地点,群众到一个地方就可以对所涉及的不同险种的社保政策进行咨询,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映,为政府广开言路提供了平台。同时,这种模式还有效地降低了社保执法的运行成本,大大减轻了用人单位的事物性负担,方便了用人单位办事,化解了广大用人单位对以往重复执法、重复检查的抵触情绪。从几年来开展工作的事实可充分说明,这种体制是符合社保事业发展方向的,也是符合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也是广大群众和用人单位所期望的,因此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正因为此,它才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群众需要的、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作为政府部门要“为“的,我们的事业也只有符合了广大群众的需求,才能得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保权益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就是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结合社保稽查工作实际讲以人为本,就是我们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最大限度地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各项社保政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保权益。市社保稽查大队自运作以来,始终把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社保稽查执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但同时更是为了增加基金的积累,增强基金的支撑能力,保障支付,维护广大群众的社保权益。正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这个出发点,为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维权,我们狠抓一流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工作,着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用优良的作风和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认认真真为广大群众服务,不但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一致肯定,更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使社保稽查工作具备了较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也更坚定了我们为群众执法、为群众维权的信心。这几年,社保稽查工作虽然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但因我们这项工作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有群众和社会的需要支撑我们,使得社保稽查劈波斩浪始终在发展、始终在前进。

以人为本还有一层涵义就是要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出党和政府公平的原则。具体到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保障事业,事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事关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公平”原则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并不是一句空话。作为政府的执法部门,首先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实好,落到实处。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而不是从局部的、狭隘的部门利益出发以各种主观或客观的理由去偏面理解,甚至棚架、抵制、或者拒绝党和政府各项为民政策的落实。再一个就是从群众利益出发去制定部门的工作制度、运作程序、服务规范等,使我们的工作尽可能的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满足群众需要。

但是,社保稽查工作毕竟是个新生事物,由于成立时间有限,各项工作离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上月有幸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组织的全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大检查活动,到一些省、市、地区、县看他们的经办模式、经办手段、经办管理、经办理念以及经办质量,深感我们与人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需要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变观念,迎头赶上。下一步,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中,结合我市社保稽查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探索,着力解决一些制约社保稽查发展的难题。

一是调研探索社保稽查工作规律,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社保稽查工作力度,提高工作实效,满足广大群众需求。

二是探索完善市县两级协查互动,稽查信息和成果共享的联动机制,树立大稽查、一盘棋思想,发挥社保稽查最大效能,促进社保稽查工作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加快社保稽查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进程,探索科学先进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一流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社保稽查行为,继续保持和发扬社保稽查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是调研探索如何使社保稽查工作更尊重群众意愿、更贴近百姓需求、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而研究制定出更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稽查机制和稽查方法。

篇3:社保稽查应对办法

一、导致税务稽查的五大原因

一般来说, 税务稽查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领导批示。现阶段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事情, 下面都会非常重视。所以, 对于领导批示的重大税务稽查案件, 人力、物力的投入就会非常庞大, 甚至有时举报一件事, 可能查出十件事。二是有人举报。现在这种举报类型来自于各方面, 如会计举报、商业竞争对手之间的举报、举报专业户举报等。对于不同的举报, 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处置方式。三是专项检查。专项检查每年由税务总局落实。在2012年落实的专项检查中, 有成品油发票问题、资本交易类项目、出口退税项目, 打击力度很大, 甚至可能出现刑事案件。四是当地稽查。当地稽查就是税务稽查局亲自查账。五是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局查账后, 如果对某些数字产生异常, 企业要按照预警调整数字, 把该交的税都交了, 以后一般不会有大问题。当税务稽查到来时, 一定要问清楚稽查的目的, 从而根据税务稽查原因确定应对措施。一般来说, 当地稽查和纳税评估的风险指数较低, 应该想办法将其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现在税务稽查已实现信息化, 国税、地税共用数据, 可以分析出很多情况。但大量财务人员仍处于人工思维, 需要提升能力, 财务人员要适应当地形势, 如果只盯着自己的账簿, 就会出现问题, 这就需要完善税务系统的信息化纳税评估系统。

整个纳税评估的信息化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确定评估对象、个案分析、约谈、评估结论、评估复核六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各个地方的纳税评估体系和指标是不同的。同时, 税务机关在检查企业之前, 往往先要求企业做自查自纠。相对来说, 自查自纠出的问题与被税务局查出来, 性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企业应做好涉税事项的自查自纠

首先, 企业要详细对照各种税收法律和条例, 将每一个经营项目涉及的税种逐个进行排列;对照适用税收法律和条例, 尽可能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并按税法和条例规定按时申报, 及时清缴入库。同时, 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税法和条例, 特别要注意容易疏漏的环节, 比如印花税轻税重罚, 折旧年限及摊销年限在税法和条例上是如何规定的等等;若遇特殊税务问题, 最好能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 确保税法和条例得到认真执行。

其次, 企业要认真整理涉税资料, 自觉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的检查, 是正常的执法行为, 是不付咨询费的极好咨询机会。作为被检查单位, 积极支持和配合检查是企业应履行的义务。

第三, 在接受检查中,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抓好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申报纳税资料的整理、装订、标识、保管等基础工作特别重要, 它们是税务检查人员的主要检查内容。即使在处理日常工作, 也要重视抓好以上工作, 这样既节约了检查时间, 又提高了检查质量, 同时提高了企业财务人对税收业务的处理能力。

三、企业在税务稽查过程中的应对

第一, 准备阶段:自查开始前, 确定总体应对思路。企业要根据自查情况, 判断税务局是否会进一步检查, 是将自己定位为50%还是5%, 应与董事会确认。然后要按照自查提纲, 研究总体应对思路, 如真需要补税, 就应该主动补税。在准备阶段的总体应对思路应该是妥善应对, 但妥善应对不是将查不出问题作为最终目标。有的企业为了避免查出问题, 就从税务局挖人过来查账, 然而每个人的业务都有局限性, 依靠自己会更好。

第二, 自查环节:研究分析自查提纲、掌握自查重点。税务局的项目非常齐全, 可能会问很多问题。因此, 自查既要全面, 又要突出重点。自查完成后, 还需要写出自查报告。撰写自查报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企业可以根据自查报告的内容, 明确下一步的应对措施。

第三, 约谈环节:谈判技巧、权利维护、自保措施。在约谈环节, 企业要端正态度, 深刻检讨, 积极要求补税, 保证下次不犯。同时, 要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第四, 建立长效风险管理机制。企业要以此次税务稽查为契机, 吸取教训, 借此建立长效的企业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纠正错误。

第五, 遵守当地政策, 善用法律武器。个别策略遵守当地政策, 同一问题, 不同地区的国税局有不同政策。比如:购物卡销售何时申报纳税的问题。北京市:应当按开具发票或收款的时间即销售购物卡时纳税。深圳市:按货物发出时间为纳税时间。两种观点的主要争议是在对“预收货款方式”的概念的理解上, 对“商业零售企业销售购物卡”是否属于预收货款方式有不同的理解。目前超市现状均不以开具发票的货物金额申报纳税, 而是以POS机实际收到的货款数额申报纳税, 申报数额往往大于开具发票的金额。面对这种情况, 要尊重当地税务局的意见, 遵守当地政策, 不挑战当地税务局的权威, 善用法律武器。

四、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新理念

首先, 未雨绸缪, 重视企业平常账务的正确处理和税务管理。一是主营业务收入的自查。企业要对“主营业务收入”等收入类明细账与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有关发票、收款单据、工程决算书等原始凭证进行详细核对, 检查一下己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是否及时足额纳税;二是往来账户的自查。企业要详细检查有没有将已完工工程的收入挂在“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账上, 而不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低报工程进度或漏报工程项目;三是纳税义务时间的自查。企业应结合税法中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检查一下有没有推迟确认纳税义务, 自查时, 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明细账与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对照审核, 看看有没有不按工程合同规定的价款结算办法确认收入实现时间, 延迟缴纳税款的问题;四是包工不包料建筑工程的自查。企业有没有只按人工费、管理费收入作为工程价款, 而将所耗的材料价款剔除在外的情况。对这类问题的自查要重点核对“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五是提供劳务换取货物的自查。要是企业发生了以提供劳务换取货物, 应审查有没有不通过正常的“主营业务收入”申报纳税的现象;六是价外费用的自查。要是企业有收取价外费用, 可通过核对结算单据和有关账户进行自查, 看是否存在将收取的价外费用直接冲减了“财务费用”账而不计入营业收入的问题, 如有, 就及时纠正过来;七是其它业务收入的自查。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劳务收入、机械作业收入、材料转让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多种经营收入等。对其他业务收入的自查应注意企业有没有因错划征税范围而导致计税依据和税率运用错误的问题;要注意企业有没有以收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的问题, 如在取得其他业务收入时, 不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而是直接冲减成本类账户;要注意企业有没有取得收入不申报纳税问题, 如取得其他业务收人时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只按“工程结算收入”申报缴纳税款, 而对“其他业务收入”不履行纳税义务;八是印花税的自查。企业签订的不动产转移书据、租赁合同、购销合同、建安合同以及视同合同的有关票据、账簿资金等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印花税。

其次, 重视从法律的角度对企业账务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比如视同销售 (随同销售的赠品不入账, 实物返利不入账) 不申报纳税。自产自用的产品在移送使用时, 应将该产品的成本按用途转入相应的科目, 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贷: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 隐匿视同销售的增值税。

最后, 重视企业平常业务流程的涉税风险管理。如诺基亚的经销商在向国税总局提交的举报信中称, 诺基亚向经销商收取窜货的“罚款”, 只有罚款通知书而没有发票, 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经销商还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到商务部、税务总局举报, 消息登上了媒体的头版。由于诺基亚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业务流程非常完善, 有一套针对举报应急预案, 最终毫发无损。按照经销商举报的概念, 只要不开发票就是偷税, 这是不合理的。例如, 北京很多商场都是上市公司, 顾客买东西不要发票只要购物小票,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商场就不交税。诺基亚对危急事件的处理, 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企业在稽查过程中积极应对, 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涉税风险,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防范稽查风险的根本策略。

摘要:税务稽查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项棘手事情, 很多企业不清楚当前的税务稽查形势和稽查重点, 更不清楚企业为什么会被稽查、稽查部门主要查什么, 怎么查, 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会使企业面临极大的税务风险。从税务稽查的原因入手, 探析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可行性措施, 帮助企业在税企博弈中最大限度的规避税收风险。

关键词:税务稽查,自查自纠,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度2013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3]8号.

[2]彭保红、董玲敏,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八项举措.《财务与会计》[J], 2012 (11) .

篇4:社保稽查应对办法

【关键词】电力营销;稽查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10-01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最近几年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部门的事业发展不但同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关联,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稳定运行提供先决条件。再加之,当前各企业及施工单位对于用电设备电功率及耗电量的不断提升,电力部门将目光由自身发展开始逐渐投放到市场的开拓方面来,从而造成了内部营销基础商务管理的薄弱,导致电力部门在自身管理方面、业务发展方面及市场信息方面等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漏洞。所以,怎样正确的进行我国电力部门营销稽查工作就变成了近些年来电力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电力部门营销稽查工作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指的是我国的电力部门在进行电力营销工作时,应用的一种内部约束市场规范及控制其它部门机制的方法。它不但是单纯的信息管理工作及电力营销市场风险躲避内容,同时也是更有效的控制电力部门的方法之一,使其获取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及更丰厚的经济效益。电力部门可以利用不断进行电力营销稽查方面的工作,不仅可以使其在市场上获取更深一步的规范化,同时降低漏洞的产生率,更好的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在增强营销管理力度的同时,降低了事故出现的机会,保证了供电稳定,维护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二、电力部门营销稽查工作现存的问题

(一)领导者对稽查工作的认识及定位错误

因为在当前的电力部门工作中,某些电力部门的领导者为了可以获取更加丰厚的经济利益,就将其全部的经历投入到电力部门业务的开拓方面来,而对于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则交与相应的管理部门及会计部门进行。对于这种在管理层次上的偏差及思想上的不重视,就造成了相对的下层人员认为这项工作与企业发展没有任何关联的想法,进而形成了稽查工作不认真,出现大量不足及错误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害到经济利益的获取及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电力部门对稽查工作的考核及评估标准不全面

在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中,外部考核及评价标准不全面,造成了整个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内部的作用及功能。因为不存在一个性能可靠的监管制度及相应的法律体系对电力部门中的漏洞及错误进行约束,及时进行维护及整顿,所以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无法为电力部门提供任何的好处,甚至可能对其管理及运行方面造成危害,出现资金短缺的危险。

(三)稽查方法落后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现今的各个企业对于监管工作来讲都应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才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及需求。那么,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也应包含在内。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在当前的现实工作过程中,因为企业的领导人自身观念狭小,存在认知方面的错误,过多的将注意力投入到业务的开拓及发展方向,而对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并不上心,造成了稽查方法无法更新,管理落后等情况。长时间下去,就可能造成我国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及市场方面的需求,为电力市场的自身发展造成隐患。

(四)稽查工作人员的素养参差不齐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其主要是因为当前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部门中,工作员工的综合素养平均水平较低,并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及所应尽的职责及义务,进而导致了整体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无法全面发挥自身的作用及功能。

(五)营销稽查工作抽检方式的不足

在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中,最为普遍的使用方式就是对台账、工作进度及报表的抽样检查方法。但是,因为这种方式自身在检验时就存在随机性及偶然性,所以,对于电力营销工作并不能很全面的反应出来。这种随机、抽样的稽查工作不但其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同时还可能为稽查工作带来一些不足及漏洞问题,营销电力部门自身发展。

(六)营销稽查工作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电力部门营销稽查工作中,除了上述几点问题外,还包含下面几点不足,同样也应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其一,在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中,所找寻到的不足及漏洞,企业不仅不能充分对其进行分析及总结,同时不能及时采用合理方法进行解决,任其自行发展,演变为更为严重的后果;其二,在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及时进行上报相关领导进行改进,一些问题就算上报领导得知,却也未得到相关人员的充分认识。长时间下去,此类问题恶性循环,必将造成重大危害出现;其三,某些电力企业并没有制定严格的营销质量考核条例,无法对在营销工作期间的个人问题及单位问题进行惩处,进而导致同一个问题重复出现在相同或不同的部门。

三、电力部门营销稽查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这些电力部门稽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及企事业领导人必需对管理的政策及方法进行转变,做出适当的改革,才可以保证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及作用。

(一)增强自身服务质量及信息反馈工作

在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中,客户所反馈的信息不但可以为电力部门提供良好的信息经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部门内部运营中包含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企业唯有广纳意见,才可以收集到更全面的市场资料。同时,电力部门在营销稽查工作时,也应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的质量,进而保证同客户之间的良好沟通。再加之对客户的投诉问题采用跟踪探访的方法,对业务人员的服务情况定期考察,必将带动整个电力部门的稽查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增强基础信息稽查工作及抄表稽查工作

对于这两项工作的稽查来讲,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基础信息稽查工作。此项工作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供给客户周到的服务,进而从根本上维护客户的权利及利益;2.抄表稽查工作。此项工作应重点统计抄表人员的真实率,通过检查抄表时间曲线,指针读数精准等方面进行,预防抄表人员估读数值、错读数值及漏读数值等情况。

(三)增强电力部门管理者的意识

因为一个部门的领导者,其自身意识不但可以全面的带动企业发展及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同时可以躲避市场经济风险。并且,对于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来讲,如果认识不充分,不仅会造成内部管理及控制出现问题,严重甚至导致整体电力部门及市场出现混乱。所以,电力部门管理者应充分端正态度,全面认知稽查工作重要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基本决策保障。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电力部门的营销稽查工作来说,其不但是我国电力市场规范自身经济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增进电力部门强化自身工作质量的一种手段。特别对于电力营销管理方面,其同客户关系,信息化建设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做好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就是为市场开拓夯实基础,为电力部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关于电力营销稽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郑爱民.关于电力营销稽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

[2] 向明.供电企业营销应实施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的客户关系管理[J].广东科技,2011(16).

[3] 王可,何云波,畅晋梅.浅谈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精细化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10).

篇5:税务稽查与应对技巧

主讲老师:王越

前言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2月24日以国税发[2009]157号下发了新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是税务稽查的“宪法”,作为纳税人,如果不了解该规程,显然成不了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

一、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

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税务稽查由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实施。稽查局主要职责,是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涉税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及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处理,以及围绕检查处理开展的其他相关工作。稽查局具体职责由国家税务总局依照《税收征管法》、《税收征管法细则》有关规定确定。

二、税务稽查内部机构设置

规程第五条:稽查局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分工制约原则。稽查局设立选案、检查、审理、执行部门,分别实施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工作。

实践当中各地稽查局也并不一定严格实行“四分离”,但选案、检查、审理必须分离。

三、稽查分类

1.日常稽查要事先通知被查对象。

2.专项稽查是对特定行业或特定类别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所进行的专门税务检查。3.专案稽查是指税务稽查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以立案形式对特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进行的检查处理,包括对举报、转办、交办等案件的稽查。

四、选案环节

1.待查对象确定后,选案部门填制《立案审批表》,附有关资料,经稽查局长批准后立案检查。

2.举报案件的选案

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应当对检举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区分不同情形,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分别处理:

(1)线索清楚,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发票、制售假发票或者其他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的,由选案部门列入案源信息。

(2)检举内容不详,无明确线索或者内容重复的,暂存待办。(3)属于税务局其他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转交相关部门处理。(4)不属于自己受理范围的检举,将检举材料转送有处理权的单位。对举报案件分门别类做出处理,杜绝有举报必稽查的传统作法。

3.规程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可以充分利用税源管理和税收违法情况分析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在管辖区域范围内实施分级分类稽查:

(1)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纳税规模;(2)分地区、分行业、分税种的税负水平;(3)税收违法行为发生频度及轻重程度;

(4)税收违法案件复杂程度;

(5)纳税人产权状况、组织体系构成;(6)其他合理的分类标准。

分级分类稽查应当结合税收违法案件查处、税收专项检查、税收专项整治等相关工作统筹确定。

4.待查对象确定后,选案部门填制《税务稽查立案审批表》,附有关资料,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立案检查。以前是在检查环节立案,现在是选案后就立案,检查环节立案易有弊端,检查人员循私舞弊,发现达到立案标准的,采取方法降低案值以求达不到立案标准,立案就要形成案卷,该移送司法机关的要移送,现在只要是选案对象全部立案,杜绝这种私弊现象。

五、检查环节

1.检查前,应当告知被查对象检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等,但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除外。检查应当由两名以上检查人员共同实施,并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一般在《税务检查通知书》上注明税务检查证号,纳税人在送达回证上签章确认。

检查当中,企业财务人员拒不打开财务电脑,税务机关是否可以将电脑予以扣押?(1)征管法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①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②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①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②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2)规程

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的被查对象,可以要求其打开该电子信息系统,或者提供与原始电子数据、电子信息系统技术资料一致的复制件。被查对象拒不打开或者拒不提供的,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该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直接检查,或者提取、复制电子数据进行检查,但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得破坏该电子信息系统原始电子数据,或者影响该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2.能否以偷拍证据作为合法证据呢?

调查取证时,不得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不得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材料。所以如果侵犯的是被查对象的非法权益,则可以以偷拍证据作为合法证据。

3.调取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时,应当向被查对象出具《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并填写《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交其核对后签章确认。

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当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个月内完整退还;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当经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0日内退还。

目前税务稽查电子化手段很强大,往往只要采用查账软件即可拷回企业财务资料。4.检查环节纳税人的权利:检查结束前,检查人员可以将发现的税收违法事实和依据 2

告知被查对象;必要时,可以向被查对象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其在限期内书面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被查对象口头说明的,检查人员应当制作笔录,由当事人签章。(本条至关重要,提出异议有利于下一环节审理部门对被查对象权益的保护)

下列有关税务稽查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税务稽查由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实施

B.稽查局主要职责是依法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审核

C.稽查局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分工制约原则

D.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

A B C D 【正确答案】B 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应当对检举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区分不同情形,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分别处理。下列有关处理不正确的是()。

A.线索清楚,涉嫌逃避追缴欠税的,由选案部门列入案源信息

B.检举内容不详,无明确线索或者内容重复的,由检查部门列入案源信息 C.属于税务局其他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D.不属于自己受理范围的检举,将检举材料转送有处理权的单位

A B C D 【正确答案】B 根据现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规定,“立案”发生在()。A.选案环节 B.检查环节 C.审理环节 D.执行环节

篇6: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1.应对日常基础工作

规范经营,税收筹划

资料存档,规范管理

单独办公,资料分档

这是事前做好基本功,对公司现有业务运用扎实的财务知识,做好税务方面的筹划,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财务办公室应单独办公,特别是集团各公司财务不要放在一起办公,资料保存也应分开存档,也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上下班清理好桌面、抽屉的文件,不要把重要的东西乱放。俗话说:“不要把一筐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这里同样实用,不然人家会一锅端哦!

2.稽查接待心理准备

未经批准,拖延稽查

摆正位置,不得争执

面对举报,大度宽容

相信自己,沉着冷静

如果某天稽查人员出现在你办公桌面前,请问该怎么办?

首先,给他们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等等,如果叫不要动,把凭证等拿出来的话,这时告诉他,我们公司有规定,未经某领导同意,任何人不能调阅资料。东西都在这里,不能拿,如果我给你看了,公司会辞退我的。要不马上打电话给某总请示一下,这时你打打打。。就是打不通或是关机,给检查留点回旋余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检查、法院才有搜查权,并且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所以不给他看他也不能强求)千万不要和他们争执,中国人嘛,以和为贵,人家也是奉命行事,让他们休息等等,通过其他方法说不定就有转机。

有人举报说明人家看得起你,不要打击报复。

3、稽查前的准备事项

了解原因,有的放矢(了解来者为什么性质而来,参照上图)

对方实力,心中有数(来者是什么来头,有什么喜好、家住那里、家庭情况、他与那些

人有关系,就是“查户口”,平时也要多积累点,以便做出神速应对)

重大遗漏,补缺补差

账面库存,是否一致

存款往来,对应收入

准备材料,以备查询

相关文档,入屉入柜

接待地点,远离账册(接待地点要求干净、整洁,远离财务科、档案室)

接待人员,礼貌谦逊(懂财务而非主办会计接待,一般副总接待等)

4.接待技巧

对等原则: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总监与稽查人员接待。老板要当作稽查人员对财务总监说:要全面配合稽查工作,要什么拿什么,然后说还有什么会议要开等等,离开一会儿!(恐怕怎么配合应该早就知道吧,老板在背后周旋其他的东西,财务总监随时告诉老板情况)

陪同:税务稽查人员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一定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各部门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税务机关人员的问题,先请财务人员解释,非财务人员只能含糊回答(这是因为财务负责人知道那些是有问题的,处罚力度如何等)

热情、多交流、大度

5.稽查资料提供技巧

依旧权限,有限配合(对检查权的正确理解,检查权不是搜查权)

财务资料,有限提供(谨慎提供各项资料)

非财务部门,适当规避(业务部门资料,不得适时提供)

电脑资料,及时备份(电脑资料的保密性管理)

6.稽查底稿核对方法

底稿要复印

核对要认真

应对要及时

措施要得当

稽查底稿是税务稽查的依据,带走之前应复印一份留着分析,好作准备应对,核对要逐条逐句逐字认真核对应对要及时措施要得当对稽查底稿加以分析后,如果发现与实际不符,3天内应及时作出书面反馈,了解稽查进度现在到了那一步,便于好打点打点有关人员。举个例子,通过了解发现,稽查底稿还在稽查组长手中,稽查组长住在××别墅,爱好是名烟名酒名茶等等,用个适当的方法,买点大中华、法国的路易十几啊什么的,带点上等的普洱茶啊,如果还不够加点RMB,总之要找对人、送对路。临走的时候,把你写好的反馈报告交给他说:“老大啊,稽查底稿有些与实际不相符,抽个时间看看”。让你走后,他抽着大中华,喝着普洱茶,带着愉快的心情认真的看完,在他这一环节尽量减少对公司不利的,说不定重写稽查底稿,你重新签个字,然后流到下一环节。(使处罚在你撑控之内)

一定要了解稽查进程,快速做出反映,不然,再好的关系都没用,人家也是流程管理啊......反馈时千万千万不要大吵大闹,本来10万可以搞定事情,你一闹说不定就变成100万了,反映一定是书面而非口头

7.稽查意见反馈技巧

认真研究,逐条核对

书面报告,口头反映

协调配合,进退有序

篇7:稽查工作考核办法

湘国税发〔2011〕45号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 【来源】:湖南省国税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扁平化、集约式稽查管理要求,进一步提升我省稽查工作现代化水平, 加强全省国税系统稽查工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等规定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条 稽查工作考核遵循激励引导和惩戒约束相结合,科学规范与简便易行相结合,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创新形式与注重实效相结合,计算机考核与人工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第三条 本办法的考核对象为各市州国税系统稽查工作。

第二章 考核内容及标准

第四条 考核内容分为稽查基本业务、稽查内部管理、稽查队伍建设和稽查工作创新四大项。

第五条 考核评分实行计分制,即根据考核内容和指标,分别赋予不同分值,结合评分标准逐一评分,累加分项得分形成考核总分,其中,基础分为100分,包括稽查基本业务考核75分,稽查内部管理考核15分,稽查队伍建设考核10分,有扣有加;稽查工作创新及突出成效,只加不扣,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第六条 稽查基本业务考核包括稽查效能、专项检查、大要案件、案件举报、案件协查和案件审理等6项内容,具体考核及计分方法如下:

(一)稽查效能(50分)

稽查效能考核包括稽查收入贡献率、人均稽查户数、选案准确率、案件查结率、查补收入入库率、趋同率等指标,具体以综合征管软件中的稽查数据为准。

1.稽查收入贡献率(10分)税务稽查查补收入(包括税款、罚款和滞纳金,下同)占全部国税收入(不含海关代征税款、烟草税、燃油税、车辆购置税,下同)的比重。

稽查收入贡献率=全年稽查查补收入入库数÷全年国税收入入库数×100% 计分方法:以省局当年下达指令性或指导性指标为基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加0.2分,加分上限为1分。

2.人均稽查户数(8分)

人均稽查户数=查结的纳税人户数÷市州稽查局年平均人数×100% 计分方法:以年人均稽查户数2.5户为标准,达到2.5户计满分,未达2.5户达2户计6分,低于2户不计分。

其中:查结一般纳税人户数所占比重(4分)

查结一般纳税人户数所占比重=查结一般纳税人户数÷查结的纳税人户数×100% 计分方法:以年人均稽查一般纳税人户数1.5户为标准,达到1.5户计满分,未达1.5户达1户计3分,低于1户不计分。

3.稽查选案准确率(8分)

稽查选案准确率=查结有问题案件总户数÷查结案件总户数×100% 计分方法:以80%为基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4.案件查结率(8分)

案件查结率=查结案件总户数÷当年下达稽查通知书的总户数×100% 计分方法:以90%为基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5.查补收入入库率(8分)

查补收入入库率=查补实际入库收入÷查补收入×100% 计分方法:以90%为基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加0.2分,加分上限为2分。6.趋同率(8分)

(1)查补税款趋同率(4分)

查补税款趋同率=《税务处理决定书》列明的查补税款金额÷《税务检查签证》列明的补缴税款金额×100% 计分方法:未达到80%的,每低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加0.2分,加分上限为1分。

(2)税务行政处罚趋同率(4分)

税务行政处罚趋同率=《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列明的罚款金额÷《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列明的罚款金额×100% 计分方法:未达到80%的,每低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加0.2分,加分上限为1分。

(二)专项检查(包括区域税收整治和重点税源检查)(5分)主要考核税收专项检查的组织落实情况,以及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

计分方法:1.未下发税收专项检查、区域税收整治和重点税源检查相关文件的,每项(次)扣2分;2.未按时下发税收专项检查、区域税收整治和重点税源检查相关文件的,每项(次)扣1分;3.对上级明确的指令性项目应查未查的,每项(次)扣2分;4.对上级明确的指令性项目已查但效果不明显或未达到上级要求的,每项(次)扣1分;5.未报送相关资料的,每项(次)扣1分,迟报或报送资料不符要求的每项(次)扣0.5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三)大要案件(含督办案件)(5分)

主要考核上级交办大要案件、督办案件的查处、反馈及资料报送情况等。

计分方法:1.未按时完成上级交办大要案件、督办案件查结任务户数的,每户(次)扣1分;2.未按时报送相关资料、反馈案情的,每户(次)扣0.5分;3.查办大要案件、督办案件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每户(次)扣2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四)案件举报(5分)主要考核举报案件是否及时受理、处理,是否按规定回复查办结果、是否及时报送有关举报工作的材料及报表,是否按规定管理、发放举报奖励金等。

计分方法:1.举报案件未录入《税收违法检举管理系统》、《综合征管软件》的,每户(次)扣0.5分;2.未在规定期限内回复查办结果的,每户(次)扣0.5分,回复不符合要求的,每户(次)扣0.2分;3.上级交办案件,在做出处理决定之前未上报案情的,每户(次)扣0.5分;4.泄露举报信息,压制、迫害、打击报复举报人,或导致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每户(次)扣0.5分;5.未按规定管理、发放举报奖励金的,每户(次)扣0.2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五)案件协查(5分)

主要考核协查案件质量和回复情况,包括金税工程协查系统的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协查按期回复率=全年按期回复协查发票份数÷全年应回复协查发票份数×100% 计分方法:1.按期回复率以100%为基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2分;2.不如实回复协查结果的,每次扣0.5分,情节严重的,扣1分;3.协查信息回复不完整的,每次扣0.5分;4.协查案件质量不符要求的,每次扣1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六)案件审理(5分)1.审理质量管理(3分)

主要考核案件审理的准确性和审理案件质量。

计分方法:(1)适用法律法规依据错误、程序违法、违法事实不清、处理处罚显失公正的,每户(次)扣0.5分;(2)证据不充分,或证据材料不符合客观性、合法性、相关性要求的,每户(次)扣0.5分;(3)行政复议变更或撤销原处理处罚决定的,每户(次)扣2分;经行政诉讼,原处理处罚决定被人民法院判定变更、撤销或责令重新做出处理决定的,每户(次)扣3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2.准期审结率(1分)

主要考核审理部门对稽查案件在规定时限内的审理情况。

稽查案件准期审结率=准期审结案件户数÷应审结稽查案件户数×100% 计分方法:以100%为基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3.稽查档案管理(1分)

主要考核稽查案卷的归档、保管等情况。

计分方法:(1)未按规定期限整理归档的,每卷(次)扣0.2分;(2)整理归档的案卷不符合要求的,每卷(次)扣0.5分;(3)未按规定期限保管、移交稽查案卷的,每卷(次)扣0.2分;(4)未按规定外借稽查案卷的,每卷(次)扣0.5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第七条 稽查内部管理考核主要包括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办案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和文字综合材料及报表报送情况等。

(一)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5分)

包括: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稽查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制约机制落实情况等。

计分方法:1.未按要求建立相关制度的,每项(次)扣1分;2.未按要求落实相关制度影响稽查工作开展或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每项(次)扣1分;3.稽查内设机构职能划分不清影响稽查工作开展或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每项(次)扣1分;4.稽查制约机制落实不到位影响稽查工作开展或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的,每项(次)扣1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二)稽查办案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情况(5分)

主要考核是否按规定权限分配、下拨办案专项经费;办案专项经费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情况发生;办案专项经费支出是否手续完备、凭证合法等。

计分方法:1.办案专项经费挪作他用的,每项(次)扣2分;2.办案专项经费未按规定权限分配、下拨的,每项(次)扣1分;3.办案专项经费支出手续不完备、凭证不合法的每项(次)扣0.5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三)文字综合材料及报表报送工作(5分)

主要考核稽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报送情况,稽查报表的报送情况,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案件公告、工作建议以及信息宣传等工作开展情况等。

计分方法:1.未按规定报送相关材料的,每项(次)扣1分;2.未按规定报送相关报表的,每项(次)扣0.5分;3.未按规定开展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案件公告、工作建议以及信息宣传等工作的,每项(次)扣0.5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第八条 稽查队伍建设考核主要包括廉政建设和教育培训两方面。

(一)稽查人员工作纪律(5分)

主要考核税务稽查人员是否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计分方法:1.税务稽查人员在执法办案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受到纪律处分或被依法依规处理的,每人(次)扣2分;2.涉嫌犯罪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的,每人(次)扣5分。

(二)教育培训工作(5分)

主要考核是否按规定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稽查业务培训,是否组织开展日常业务学习和稽查业务培训等情况。

计分方法:1.不按规定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稽查业务培训的,每次扣1分;2.市(州)稽查局每年至少举办两次稽查业务骨干专题培训,每少一次扣1分;3.市(州)稽查局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稽查业务全员培训,未举办的扣3分。以上扣分扣完本项目指标分值为止。

第九条 稽查工作创新及突出成效考核主要包括:在稽查管理中有创新、有成效;在办理大要案或协查专案中有创新、有成效;积极推行稽查体制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稽查信息化管理方面有突出成效等。

计分方法:稽查工作创新及突出成效被上级机关通报表扬、表彰或推广,被上级领导书面肯定的,每项加1分,加分上限为5分。

第三章 考核实施和结果运用

第十条 考核工作所属期为上一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每年第一季度实施考核。

第十一条 考核采集的数据主要通过现有各类应用软件系统提取,以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为准。需要通过实地检查的项目,由省局组织进行实地检查考核。

第十二条 严禁对考核项目的结果弄虚作假,如发现通过修改各类应用软件系统数据或稽查文书内容的,每发现一起(次),扣该项目的全部分值。第十三条 本办法与湖南省国税系统市州局工作绩效考核中稽查工作挂钩,各地稽查工作考核得分,作为各市州局工作绩效考核稽查工作评价的依据。同时,稽查办案经费分配与考核结果挂钩,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全省稽查办案经费的50%将根据考核评分结果进行奖励。

第十四条 考核工作由省局稽查局负责牵头组织,由省局稽查局和相关处室共同组成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并总结通报考核情况。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湖南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篇8:社保稽查应对办法

一、补缴以前年度所得税税款计入当期损益进行税前扣除

[例1]A公司连年盈利,2013年8月税务稽查局完成了对其2012年纳税情况的税务稽查,共查补企业所得税90万元。当月A公司及时缴纳了税款,同时进行了如下账务处理:

2013年12月31日,A公司进行年末账务处理(不考虑盈余公积)时,

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时,A公司没有将补缴的90万元的所得税税款进行纳税调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当年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支付,均不作为当期的费用在税前扣除。补缴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虽然在补缴当年支付了税款,但却是对以前年度纳税义务的履行,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它不属于补缴当年的费用,不能在补缴当年的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而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上也不可计入当期损益。

A公司对补缴税款的错误的账务处理使得其补缴税款年度的会计利润减少90万元,并最终少缴企业所得税90万×25%=22.5万元,这相当于查补入库的企业所得税税款有四分之一又白白地流回了被查企业,不仅使税务稽查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削弱了税务稽查对税收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正确的账务处理应该是怎样的呢?

对于以前年度查补收入,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判断是否构成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 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 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构成前期差错的情形主要有:

1.计算以及账户分类错误;

2.采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3. 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

企业发生以前年度查补收入,常常构成前期差错,应该按照准则规定,进行前期差错更正。

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有两种,即追溯重述法和未来适用法。企业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具体判断差错的重要性,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对于不重要且非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在例1中,补缴税款金额为90万元,应当判定为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正确的账务处理如下:

先将须补缴的企业所得税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实际缴纳税款时:

还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结平:

在税务处理方面,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A公司补缴的90万元企业所得税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第42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税额”中作为附列资料来列报。

二、补缴以前年度的允许税前扣除的税款计入当期损益进行税前扣除

对于补缴以前年度的允许税前扣除的税款(例如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能否在税款所属年度进行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目前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因此,对这一问题,被查企业应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例2]B公司连年盈利,2013年8月税务稽查局完成了对其2012年纳税情况的税务稽查,共查补营业税100万元。当月B公司及时缴纳了税款,同时进行了如下账务处理:

2013年12月31日,A公司进行年末账务处理(不考虑盈余公积)时,

B公司的这一账务处理将补缴的营业税计入了补缴当期的损益,犯了与例1中的A公司同样的错误。2014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税务代理实务》指出:“年度终了,企业对缴纳各税的情况应进行汇算清缴,及时办理补退手续。由于年度税务检查一般是在年度决算后的次年进行的,企业应补或应退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结算。而有的企业将查补上年的税款记入本年‘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中,抵减了本年利润,审核时要认真核实有无上述问题。”可见,企业将查补的以前年度税款计入当期损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当引起税务机关的重视。

那么,例2中的B公司补缴以前年度税款的账务处理应该是怎样的呢?

第一种情况:主管税务机关规定,补缴以前年度的允许税前扣除的税款不能在税款所属年度进行税前扣除。B公司补缴税款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第二种情况:主管税务机关规定,补缴以前年度的允许税前扣除的税款可以在税款所属年度进行扣除,因此而多缴的以前年度所得税可以在当年的所得税额中抵减。B公司补缴税款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三、更正前期差错时调整损益的账务处理避开纳税环节

[例3]2014年1月1日,连年盈利的C公司开展账务自查,发现2013年12月误将购入的一批已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入账价值应为100万元的办公设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于是C公司会计人员进行了以下账务处理(不考虑盈余公积):

以上账务处理,虽然在更正前期差错时调整了损益,但却在没有进行相应纳税调整的情况下,直接将损益调整的结果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从而逃避了企业所得税。

如果2014年8月税务稽查局对C公司2013年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上述错误的账务处理,则应该要求B公司补缴企业所得税,并正确地调账。此时账务处理应该这样做:

四、对策建议

在企业所得税征纳实践中,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采用间接计算法,在税务稽查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对被查企业影响损益的账务处理的检查。其中,由于前期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的,容易成为稽查“死角”。为了降低稽查执法风险,建议如下:

(1)选案年度覆盖稽查年度

在税务稽查选案时,对于重点税源企业和税收违法风险较大的企业要注意不要“漏年”,尽量使以往的检查年份包括在以后的稽查期间中,这样就可以对被查企业以往接受税务稽查后进行的账务和税务处理进行检查。

(2)加强会计业务知识培训

稽查局应加强对稽查人员的会计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加强前期差错更正的识别和处理的培训,以消除稽查“死角”,提升稽查业务水平。

(3)建立对被查企业的“事后监督”

上一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下一篇:《教育学》有关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