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2024-04-15

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通用8篇)

篇1: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情况

报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人大常务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贯彻实施情况

《水法》颁布以来,特别是2002年8月新《水法》颁

布实施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水法》的贯彻学习,大力推进依法治水进程,有效促进了全县各项水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深入宣传,增强全民水法制意识。

县政府和水务主管部门充分利用三月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围绕宣传主题,送有关的《水法》宣传资料下乡,利用广播电视播放《水法》内容,通过举办学习班等措施,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依法用水、保护水源的意识。

(二)强化依法治水,维护规范有序的水事秩序。

近年来,我县水务局切实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开展水利综合执法,充分发挥水政监察大队综合执法作用,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了水行政执法力度。建立水政监察大队,落实专职执法人员负责水政执法工作,对全县各乡镇水管站 1

人员进行执法培训,办理综合执法证照,初步形成了水行政执法网络,为贯彻落实水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特别是结合当前治理违法建设、违法侵占土地行为,县政府将清理整治违法侵占河道行为纳入“三违”治理范围,整合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并取得实效。

(三)大力推进水利建设,构筑完善防灾工程体系

围绕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任务。近几年是我县水利建设史上力度最大、投入最多、成效最好的一个时期。

一是灌溉能力明显提升。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尽快建成水库水源工程。按照“集中资金、连续投入、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行等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力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是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抓好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因地制宜地新建一批蓄水、引水、提水、集雨等抗旱应急工程,增加抗旱水源,确保城乡生活生产用水。在等地方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处,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引水渠公里,建设旱情监测点个,为抗旱提供水源和科学依据。新建 备用水厂,提高 县城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和应急供水能力。

三是病险水库治理成效显著。全县座小型病险水库的完成除险加固,彻底消除病险水库。

四是堤防防洪标准不断提高。推进防减灾工程建设 重要城镇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治理项目的建设,在相关场镇、电站、山洪灾害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灾害监测点个。

五是水环境综合治理成绩斐然。通过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三条“红线”。抓紧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突出水系沟通,持续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清水工程”建设;按照“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要求,全面加强农村河道疏浚,达到“沟通水系、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提升功能、营造景观”的目标。抓好畅流渠系建设,打通断头渠道,拆除阻水沙埂,加快形成引排顺畅的农村渠系格局。推进河道由日常保洁向动态管理、实时监控转变,进一步提高河道保洁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水环境。突出生态引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注重保护河道固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宜人和安全等特性,加快流域绿化和生态护坡建设,以点带面,提质扩量,提高河道生态功能,展现水系风貌。加强河道砂石资源管理,严格采砂许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渔业水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制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贯彻实施《水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宣传工作不够全面深入

部分群众对水资源保护问题认识不足,对水利设施、河道砂石资源依法管护意识和依法开发利用意识不强。部分涉水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事水事活动的自觉性不强,办理取水许可、缴纳有关规费等缺乏主动性。

(二)水资源环境保护力度还需加大

部分河段不达标排放情况还比较严重,农药、化肥对水体污染较重,有的河道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水质下降,水生态环境加剧恶化。

(三)水利投融资机制还不够灵活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基本上还是以公共财政为主,民间资金、社会资本投向水利领域的还不多,部分地区群众自发兴修水利的热情不高,投入渠道仍然较为单一,水利工程建设的市场化融资水平还比较低。

三、今后工作设想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接受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批评、建议,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水平。

(一)着力加大水法律宣传学习工作。提高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水法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水法的学习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水法律法

规,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法制和水忧患意识。严格督促有关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防止“以言代法”现象的发生。

(二)着力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水功能区域划分,严格对水源地实施保护,重点治理不达标排放,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河流水库纳污总量,保护好河流、水库水质。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严格砂石码头管理,严格审批河道内建设开发项目,确保河道水畅其流。

(三)着力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市县财政对水利的投入,确保逐年增长。大力发展民营水利、议事水利,建立稳定的、新型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投入机制,加快水利走向市场的步伐,通过建立新型的投入机制,破解水利发展“瓶颈”问题。

(四)着力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考核评议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强化队伍执法能力建设,着力解决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强、装备不足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组织健全、素质优良、保障有力、运行高效、人民满意的执法队伍。

(五)着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紧扣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加紧制订出台各项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制度性文件;抓紧启动各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程和课题研究。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人大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同时恳请人大各位领导,人大常务委员对水利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人大的监督下,更好地贯彻执行《水法》,更好地做好水利各项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我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谢谢大家!

2012年4月

篇2: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情况的报告

——2010年5月18日在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米易县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先伟县长的委托,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本次会议汇报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县水资源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区,年均降雨量1100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95亿m,其中地下水资源量2.10亿m,安宁河上游入县境内多年平均过境水量67.69亿m。全县人均拥有水资源量5542m,高于全省及全市水平,亩均水资源量4495m,低于全省及全市水平。

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911处,其中:水库22座,库容4085万立方米;中型灌溉渠道1条,引水能力15785万m;小型引水灌溉渠道1300条,引水能力13212万m; 山坪塘675口,库容583万m; 固定提灌站68座,提水能力416万m ;其它微型水利工程845处,供水能力218万m。水利工程蓄、引、提总量达34299万m。

3333

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我县具有降雨高度集中,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节分明,气候的水平与垂直差异性大,水热矛盾突出,蒸发量大等特点。实际上我县已经呈现出缺水的态势。

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经修订后于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水法”施行以来,我县在县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水法”,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在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我县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章立制,规范全县水政执法行为

在开展水利法制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制订出台配套的地方性水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为龙头来抓,结合我县实际,先后颁布了《米易县水利工程管理、保护暂行办法》、《米易县水土保持暂行办法》、《米易县水政监察工作实施办法》等12项规范性文件,并先后制定了13项水政监察内部管理制度。这些规范性文件和内部管理制度基本涵盖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管理、防洪抗旱、工程管理与保护、水利综合经营、水政监察等水事活动领域,为全县水利行业法制

奠定了基础。其中《水资源费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出台,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制度,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具体的依据;《米易县水政监察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重申了执法主体、执法纪律、执法原则、执法依据、执法种类和执法责任,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有了具体的依据,对全县范围内的用水取水违法违章行为,确保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发案率。

(二)科学规划,以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县域经济发展 迄今为止,县政府先后组织水行政职能部门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米易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米易县农田水利规划报告》、《安宁河流域(米易段)堤防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一系列专题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对于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例如就如何解决全县工农业用水,确保城乡防洪安全,以及城南新区建设完成之后,县城10万城市居民供水问题等方面,均提出了中长期发展、建设思路。

(三)加强水政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为建设一支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作风上优良的水政队伍,通过建立学习、培训、考核考评制度,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授课,对新“水法”的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反复的学习和深入领会。同时,在全县水务系统组织了水法知识考试和“水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使水政水资源监察人员的文化层次、执法水平得到了提高,并逐步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复合型的水务执法人才,进一步增强了水政监察队伍的文明服务意识和执法水平。

(四)开展水法规宣传,增强法制意识

我县一直把水法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水政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宣传画册、法规手册、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法规讲座;对管理对象宣传到户、服务上门;在每年3月22日至28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开展声势浩大的的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水法律法规的了解,水法制观念和水忧患意识普遍增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按照确保饮水安全、粮食用水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的要求,水务部门切实加强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一是抓好行政许可和行政收费两大环节,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二是依法规范全县水资源、水能资源、砂石资源和渔业养殖水面的开发建设管理;三是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确保水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建设,严密监控安宁河及支流、全县水库水质状况,加强晃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

在推进社会节约用水工作方面,以推进管灌、喷灌、滴灌、渠道防渗体系等节水工程和计量设施建设为重点,带动农业节水大发展;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严格推行行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提高工业生产用水回用率,确保工业节水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六)依法治水管水,推动水利事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水行政行为已逐步走向规范,水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复议、政务公开等一系列权力运行和监督纳入规范操作,保障和促进了全县水利事业 5 的全面快速发展,在水利、水电、防洪、水保四大类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

2007年以来,我县先后投资2518万元对芭蕉箐、三岔河、海塔、芹菜塘、两岔河5座小

(一)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保护耕地1.11万亩,影响人口1.13万人,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3.24万亩,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0.14亿m。同时投资3780.11万元,解决了57854户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2、水电开发建设步伐加快。

全县水电理论蕴藏量48.42万kw,可开发量31.53万kw,目前县域内小水电站已建成51座,装机容量14万kw。安宁河流域米易段拟开发电站8座,装机24.5万kw,投资25亿元。

3、安宁河堤防建设成效显著

截止2008年底,安宁河干流米易段江河治理项目共完成投资5171.08万元,共建成防洪堤14.53km。通过安宁河堤防工程的实施,保护人口1.33万人,保护耕地1.23万亩,新增耕地0.48万亩,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34、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不断加强

投入资金1187.5万元,先后对普威河、新河、草场河、莫佬河、前进渠、荒田沟、五斗种7个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共完成治理面积87.6 km。同时对开发建设项目水,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治理指标基本达到了相关技术规范和法规要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呈减少趋势,区域性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明显

由于我县水资源存在时空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过境水比重大等问题,全县已经显现水资源紧缺的势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安宁河流域米易段两岸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安宁河多年平均流入县境过境水量68亿m,在扣除生态用水量和洪水资源量之后,安宁河实际可利用量为2.4亿m,而到2015年全县工业需水量将达到1亿m,城镇供水应满足6万人的需求量。受安宁河上游取水的影响,2015年安宁河的枯水期流量为50m/s左右,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届时在枯水季节工业用水将不能满足,晃桥水库将难以承担县城的供水。

2(二)水法宣传不够深入和广泛

水法宣传工作深度广度不够,深入人心不够,经常性和长期性不够。个别单位和部份群众法制观念还比较淡漠,水的国家资源意识、水的商品意识不强,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问题认识不深,缺乏缴纳行政性收费和工程水费的积极性,使水工程灌区农灌水费收取困难。有些单位缺少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的主动性。个别企业以水资源费尚未经有关部门核入水价、水价成本和企业经济效益欠佳等为由,拒绝或拖延缴纳水资源费,甚至拒付应当支付的原水水费。个别地方还存在无证取水,人为设置行洪障碍物,人为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任意占用或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等现象。农业高耗水作物的种植,大水漫灌现象的存在,工业中水回用率偏低,是灌溉定额和工业耗水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水资源浪费依然严重。

(三)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我县已经建立水政监察执法机构,但多数水行政执法人员由业务股室人员兼职,基本未配备专职执法人员;办案工具配备不足,现有装备急待更新和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还需不断提高。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要有新进展

尽管我县出台了比较配套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但是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政策有必要予以调整、补充、完善。对于亟需出台的管理办法,如《晃桥水库集雨区管护办法》等将争取尽快研究、尽早发布、尽早施行,以做到有法可依,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深入贯彻执行“水法”要有新突破

一是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水价改革,解决好供水水价和供水成本问题,切实搞好水利工程的维护和运行管理。二是解决好水费、水资源费的收取、管理、使用问题。三是依法加强堤防建设维护和防洪安全的管理,依法加强河道资源的管理。对整个河道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和论证,搞好规划,有序开采,并加强对河道的疏浚和整治。严格规范安宁河河道采砂行为,有关规费取之于河,用之于河。四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优先开发和利用地表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安宁河及重点水域的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同时鼓励工业用水开发利用中 9

水,积极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城乡饮水安全。

(三)开展专项执法活动要有新举措

根据水事违法活动的特点和趋势,针对河道设障、非法采砂、非法取水、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拒交行政性收费以及工程水费等重点水事违法活动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保障水法规的有效实施。建立和完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提高对水事纠纷的预防和调处能力,构建良好的水事秩序。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坚决制止和纠正挪用水费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二是继续抓好水资源清理工作,对于拖欠、拒交水资源费,违法取水,违法采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查处,对于擅自减免的行为予以纠正,对于责任人员予以追究;三是抓住典型,严肃查处一批水事违法行为。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有新成就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体系,重点解决目前执法体制不顺、执法力度不够和执法保障不力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界定和分解执法职责,明确执法责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考核评议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水行政执法的监督。完善水行政执法的保障机制,加快水政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调动

广大水行政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执法专职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对执法和装备经费予以保障。

篇3: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宁河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状况

(一) 基本情况

宁河县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66家, 其中取证企业52家, 共获得57张证书, 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7家, 证照不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7家。目前, 确定的食品生产监管重点整治区域1个, 专业监管人员2名, 聘请社会监督员和信息员各10名。

(二) 呈现的特点

1、产品缺乏含高附加值, 市场竞争能力较低

宁河县食品生产企业除了泰达酒业、义聚永酒业、红星酒业、天津六和、石本调料、三商食品、中芬乳业、金芦米业、津沽米业9个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外, 其他产品销售渠道窄, 营销网络小, 对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较低, 而且, 属于粗犷型加工的企业占多数, 缺乏含高附加值的产品。

2、规模企业少, 小企业居多

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家, 占总数的19.1%;100-500万元的企业10家, 占14.7%;50-100万元的企业11家, 占16.2%;20-50万元的企业7家, 占10.3%;20万元以下的占39.7%。

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 占总数的17.6%;500-1000万元的企业3家, 占4.4%;100-500万元的企业8家, 占11.8%;100万以下的占51.5%。

3、质量安全分级状况, A、B级企业少, C、D级企业多

按照《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等级分类工作规范》的规定, 目前宁河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分级情况如下:

A级企业 (2家) :具有较强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B级企业 (4家) :具有一般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C级企业 (43家) :具有较弱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D级企业 (7家) :不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采取的主要监管工作措施

为了切实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责, 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 宁河质监局在提高监管人员自身素质, 完善监管体系和措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一) 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对食品生产依法监管的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履行职能, 做到监管有效, 突出质监工作特点, 宁河质监局一直坚持开展质量技术监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履行职能相结合,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相结合,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执法实践相结合,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服务经济相结合的方针。一是建立了《食品安全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和考核的机制, 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建立了食品监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三是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在日常监管中, 坚持巡查制度、回访制度、年审制度、产品定期检验和监督抽查制度;四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政执法;五是对违法行为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用法准确、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文书齐全”的原则办案。

(二) 认真履行职能, 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为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 我们在建立一个系统、完善一个网络, 深化两个制度、强化两个管理、推动两个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市场引导、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上下了功夫。

1、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平台的动态监管系统, 基本实现了企业基本信息动态管理, 提高了监管的可追溯性。通过动态网络化管理手段, 完成了食品企业分等分级监管。

2、进一步深化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监督企业升级改造, 加快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取证步伐。特别在《食品安全法》过渡时期, 认真是按照国家和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的要求, 积极与其他部门配合, 做好食品生产许可工作, 自6月1日以来宁河质监局受理食品生产许可申请7件。

3、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全面管理, 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高。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通过严格落实巡查、回访等证后监管措施, 强化了企业生产必备条件的持续保持;强化了对企业原材料进货关的索证索票、进货记录、进货检验和年审、变更、期满换证制度的有效执行;强化了对食品添加剂和委托加工食品备案工作的落实。

4、加大无证查处力度, 严格实施注销、吊销生产许可证等手段, 强化了市场退出机制。

5、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实行专项检查。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 宁河质监局对季节性、风险性、影响民计民生相关食品集中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加强了对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6、深化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 督促小作坊加强自律。引导帮助证照齐全小作坊执行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基本工作规范, 签订、悬挂质量安全承诺书, 监督完善小作坊索证索票、原辅料进货台账和产品销售台账记录等工作。严格对小作坊履行限制区域销售等质量承诺情况的日常监管。落实了市财政、区县政府扶持, 小作坊主动改造三结合的部署, 改进了一批小作坊的生产条件, 减少小作坊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自6月1日, 通过“促、帮、扶”等手段, 使2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7、与县工商局、卫生局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对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提高执法工作的有效性, 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互相支持, 有效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8、进一步加强了与乡镇政府的联系, 完善了年度汇报、总结制度, 建立信息互通, 发挥了属地监管的作用。

9、聘任10名社会监督员和10名信息员, 实行每年联谊会制度, 从而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监督员、信息员的作用, 保持信息的通畅, 进一步搞好动态管理, 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10、为预防发生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 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维持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秩序, 制定了《宁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按照预案的规定, 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搜集, 使工作有的放矢, 对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起到了积极作用。

1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企业进一步树立了诚信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强化了企业内部质量控制, 促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不断提高了全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 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对倡导人人参与食品安全, 共筑安全防线起到了推动作用。纲要实施以来, 宁河质监局共举办大规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5起。

通过以上监管工作和措施, 有效地遏止了宁河县食品生产违法行为, 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对促进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水平起到了保障。

目前食品企业和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宁河县近70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 小作坊占的比重较大, 生产者法律意识不强, 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管理薄弱,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低下, 基本属于家庭作坊式的厂点, 不完全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工艺、设备和条件, 生产力水平不高, 产量不大。

2、一些生产加工企业不具备产品检验能力, 产品出厂不能达到批批检验合格后出厂。检查中发现个别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一些初具规模的企业, 由于质检手段不尽完善, 质量控制措施仍不能够到位, 形不成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 由于我区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大多属于自产自销, 只有少部分产品进入全市、全国市场, 导致部分生产加工单位只注重发展, 忽视监管;只注重数量, 忽视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3、在70余家食品企业中, 从业人员达到了近2000人, 中专以上学历的有不足300人, 且这部分人60%以上都集中于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 而占企业总数78%的10人以下小企业, 中专以上学历的仅有30余人, 其余从业人员都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 技术力量薄弱, 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从业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考核, 素质较低。

4、作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部门, 执法力量有限, 目前只有2名监管人员, 而辖区内食品企业较多, 监管起来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在食品企业巡查等工作中无论是人员的调配还是车辆的安排都存在一些困难。

5、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虽然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但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预防技能,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往往容易以讹传讹, 直接影响发展稳定。一些领导和干部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责任意识不强, 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 理解有偏差, 对无证生产经营单位网开一面;一些食品生产人员对食品安全基本要求和常识不了解, 守法经营意识淡薄, 生产加工企业设施简陋;卫生设施投入不足, 缺少清洗、消毒设备, 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 体检率低, 着装戴帽不规范, 食品原料摆放没有隔墙离地;食品采购台账记录不全, 流于形式。广大消费者食品卫生意识薄弱, 对伪劣食物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低, 不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待改变。

建议和措施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 牵涉部门多, 在目前监管体制下, 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宁河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 经过认真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

1、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 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法制意识。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 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 逐步普及《食品安全法》的基本知识, 提高全社会知法、守法和公民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水平。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律、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 熟悉并掌握必要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知晓本行业食品科学发展的动态和信息, 配备必要设备, 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 促进依法、诚信经营。要采取多种形式, 有针对性、分期分批对不同人群进行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让食品安全知识进入千家万户, 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对假冒、伪劣食品鉴别能力, 自觉抵制不合格的食品, 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2.建立与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关系, 集中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执法力量, 在各镇办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生产监管多级网络, 逐级建立食品企业档案和企业生产状况台账, 通过在村委、居委聘请义务监察员的办法, 及时收集和反馈基层社区的情况, 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打击、早控制, 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动态, 对造假窝点实施稳、准、狠的有效打击。同时, 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 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 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 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 防止有关事件的发生。

3、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 探索食品企业监管模式。质监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食品企业监管到位, 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采取“136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即1个原则:分类管理区别对待;3个方面:整治打击、监督规范、培育服务;6个方式: (1) 整顿———治理———打击, 重点针对市镇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加工点。 (2) 整顿———引导———治理, 重点针对销售大、用量多、制作要求简单、工艺低的地方传统性食品的小家庭作坊。 (3) 宣贯———监管———自律, 针对食品企业中的小规模同行, 通过协调, 力争发挥集中优势, 合作经营, 统一取证, 相互监督, 共同发展, 形成自律性规范的小型食品园区。 (4) 巡查———整顿———规范, 主要针对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在证后监管方面下功夫。 (5) 评定———扶持———提升, 主要针对有一定规模和品种优势的生产企业。 (6) 服务———培育———创优, 主要针对本区域内基础条件好、规模较大、外源性潜力强、质量稳定的优秀企业。大力帮扶, 加速企业创优步伐, 为企业争创名优保驾护航。

篇4: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我市饮用水水源分为域外水源和域内水源。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域内各水源地水体、水质总体良好。主要开展了以下保护工作:一是强化了规划引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名录调整。建立5个省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198个乐清市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编制了《乐清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出台了《乐清市突发性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方案》,建成淡溪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实行24小时监测。同时,定期对钟前水库等其它水源地开展水样监测分析,水质均达II级。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展比较顺利。二是强化监管,积极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相关部门和镇街加强水源地监管巡查,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制止和劝导在保护区内游泳、垂钓等现象,整治畜禽养殖场(点)。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依法关停荆雁水厂上游造纸和酸洗企业,禁止任何污染项目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三是强化生态镇(街)创建,推进库区环境建设。率先推出生态补偿政策,积极创建生态镇街,加快饮用水水源地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建成淡溪水库、钟前水库等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边12个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有效减少污水排放量,建成规范化农村集中式水厂195座,受益229个行政村24.5万人,基本达到全市饮用水安全全覆盖。四是强化宣传动员,提高水源保护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3个主体为水库型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上不存在工业污染源,但也存在不少污染隐患,违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农村饮用水安全隐患明显,水源地群众的生存发展与水源保护要求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

(一)法律宣传不够深入,饮用水安全意识仍需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已多年,但没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比如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从事垂钓或其他可能污染水源水质的活动,群众了解不够,对保护水源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不知道。部分农村群众自己打井直接取水饮用,却不重视水源地保护。

(二)水源地隐患不少,饮用水水质堪忧。饮用水水源地警示标识和地理界碑数量很少,几乎看不到,一级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未建隔离防护设施。部分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不清,曾发生用水水源被污染事件,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工业污染虽然相对较少,但开山造地、违法采砂、倾倒建筑垃圾现象仍有发生,水源地村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面源、畜禽养殖、农家乐、旅游、漂流、游泳等行为带来的污染成为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源日常监测与保护不到位,没有消毒设施或没有坚持投药,供水水质差。

域外原水总磷、总氮有超标现象,水质接近三类。

(三)部门执法不够到位,长效机制不健全。水源地保护涉及部门多,每个部门各管一块,隐患排查常常是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水源保护区的一些明显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如违法采砂、餐饮污水直排、垃圾倾倒等现象时有发生,下山移民回迁重建房屋呈上升趋势,非法小冶炼打而不死,垂钓和游泳禁而不止,有关部门制度不健全,日常巡查监管和依法打击的力度不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居民生活污水處理率不高。

(四)生态补偿机制与保护区群众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补偿资金与保护责任挂钩不紧密。如淡溪镇在库区拆除了34处养殖场(点),大荆镇、仙溪镇关停了9家企业。

三、建议和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饮用水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最大的民生。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形势还不容乐观。为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市贯彻实施,确保全市人民饮用水安全,特建议:

(一)深入有效宣传,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共识。要通过各种媒体开展饮用水安全重要性的宣传,让群众特别是水源保护区内的群众了解保护水源与自身行为息息相关,增强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自觉杜绝污染水源地的行为,积极配合做好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自觉将生活污水纳管处理。

(二)加大环保设施建设,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水平。划定所有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设立足够数量的明显警示标识和地理界碑。对一级水源保护区进行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加强备用水源的水质保护,防止被恶化,保证应急用水安全。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水源保护区的日常巡查,及时清理垃圾,及时制止游泳、钓鱼等违法行为。加强保护区农家乐等餐饮业污水处理,限期整改,督促达标排放。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已建环保基础设施要加强管理和维护,落实经费、落实人员,让设施真正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水质检测,尤其要强化农村饮用水检测能力建设,健全水质检测网络,实现检测信息共享。要重视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落实镇街、村的工作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加快对镇安、智仁、岭底等农村中心水厂的兼并工作和城乡水网延伸工程,让更多的农村群众用上放心的饮用水。

域外原水水质总磷、总氮超标问题,请市政府引起高度重视。

(三)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完善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其纳入水源地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奖惩任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各职能部门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树立和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形成一致的执法思想,严厉打击在水源保护区内偷排漏排各类污水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小冶炼和违法采砂行为。要依法追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毒鱼、捕鱼行为的法律责任,严禁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搞畜禽规模养殖及垦山造地、旅游开发项目,严禁违法新建、回迁、翻建房屋。要建立多部门的共同协调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果。

篇5:《水法》贯彻落实调研情况汇报

按照xxx区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计划的安排,近期我们就区贯彻落实《水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2002年10月1日颁布并实施。历时近七年,区政府始终将做好水事务管理,实现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依法行政、依法节水保泉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出一条利国、利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通过调研我们特别感受到,区政府不惟虚,只惟实,抓队伍,强素质,建章立制,营造依法用水、管水,维护水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一、主要工作特点:

一是把学法与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摆在首位,抓住不放。区水务局是2001年新成立的职能部门,现设水政监察大队3个执法中队。《水法》贯彻实施对他们是全新事务,法律法规和执行程序不甚了解,业务不熟,以至于执法越位和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尽快提升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只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执法队伍,他们着重从以下三个环节开展工作。

一、加强对《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培养队伍良好情操和树立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举办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建立信息网络,利用社区、办镇和社会多方资源,扩大《水法》知晓率。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依法水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辖区单位和个人依法节水、用水和自觉接受水事管理的自觉性。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工作环环相扣。

一、将《水法》等有关水法规作为部门全体同志自觉学习的主要内 1 容;

二、请省市及大中专院校专家授课,系统学习和深刻领会《水法》内容,提高执行《水法》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

三、印制接水保泉宣传材料发放社区、办镇,提倡节水社区建设,提高群众对水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

四、利用“

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大型活动,在泉城广场、xxx广场以及各办镇进行集中宣传,提高市民学法、护法、用法自觉性;

五、举办用水大户负责人座谈会,交流《水法》学习体会,深刻理解《水法》条文,并就建设项目水事务的审核、审批的范围、程序及哪些属于违法建设项目等内容进行剖析讲解,重点强化贯彻执行《水法〉对遏制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全面提高市民的节水保泉意识和观念,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依法履职行为有章可循。主要建立了落实涉企检查、水费签批和备案制度;实行执法公示制度;执法人员行为制度以及首问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等一系列整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真正使政府水务部门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秉公办事、文明执法,树立起了良好的水务执法队伍形象。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水法》的严肃性、显成效。

一、加强地下水开采的监督检查,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近年来,政府水政监察大队共查处各类水务案件200起,取缔非法用水80处,与市自来水稽查大队联合稽查27个单位,立案查处5家企业和个人。

二、严格涉水工程管理,维护《水法》严肃性。进入2008年,国家、省、市诸多重点工程相继在我区落地开工建设,多处工程属于跨河、临河区域地段;如京沪高铁正式施工,跨越了小清河、腊山分洪道、南太平河,北太平河、曹圈虹吸干河五条主要排水河 2 道。其中三条河道桥墩正设臵在河道中心,该工程系国家重点,一方面要积极支援,创造条件促进建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水法》赋予了严格执行涉水工程建设行为,二者既统一,又矛盾。鉴于此,在服从国家大局的前提下,区政府先后与省市水政部门及时汇报,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向工程建设单位讲明《水法》义务要求,最终使问题依法整改,地方与建设部门达成了共识。再如河道管理依法规范逐步正轨。2009年3月,段店镇由李村村民李XX擅自将2000余株树苗栽植在新建的玉符河堤岸上,明显违规违法,案发后区水政部门多次规劝,下达整改进行制止,后经执法人员讲明政策法规,耐心细致地宣传法律责任,最终其主动承担错误,积极配合清理所载的树木,恢复了河道状况,通过这一案例,区水政执法工作人员宣传了法律,教育了群众,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二、存在的问题

《水法》实施以来,区政府和水资源管理工作虽然从起步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这项工作与中央、省、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提高。

(一)、水法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不到位。往往只重视定期宣传、而忽视了法律的普及;

(二)、依法行政,加强水务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水资源流失和水资源费漏征现象也还存在;

(三)、个别重点工程,企业用水大户的税法宣传不够,违法施工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建议

1、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水法》宣传的方法、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节水保泉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的保护 3 和自然生态的培植,树立爱济南、保水源、共建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大自然的氛围。

2、要依法行政、科学执法,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送法、讲法,要立足现有条件、创新思路,改进管理手段,确保《水法》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篇6: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下面,我代表省计经委,就浙江省近两年来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省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全民质量法制意识教育。

1997年以来,我省把《产品质量法》继续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一是我省将《产品质量法》作为三五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省计经委、省技术监督局、省司法厅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各地都举办《产品质量法》大型的宣传咨询活动,向广大消费者分发学习资料和接受质量投诉;三是结合每年的《产品质量法》颁布纪念日、“质量宣传月”等活动,组织企业干部、职工采用学习班、知识竞赛和讲座等形式学习《产品质量法》,如1998年质量月活动期间,我省组织开展了以《产品质量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全省质量知识竞赛,全省11个市地共十万余名职工参加此次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民质量法制意识。

(二)认真贯彻实施《质量振兴纲要》。我省认真开展《纲要》宣传贯彻活动,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省计经委和省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学习宣传<质量振兴纲要>活动的通知》,具体部署学习宣传工作。二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纲要》的重要意义,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质量,积极支持参与质量振兴事业;在《浙江经济报》开设为时一个月的“质量振兴大家谈”专栏中,省政府领导带头撰写宣传《纲要》的文章,并组织有关厅局领导、部分市地经委、技监局与企业家撰写文章。三是组织企业开展“三查”活动,即一查质量意识,二查质量水平,三查管理薄弱环节。四是制定出台我省质量振兴实施计划,省政府在认真调研基础上,根据《纲要》要求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时制定出台了《浙江省质量振兴实施计划》。之后,省有关部门、市地也都先后出台了本行业、本地的实施细则,使《纲要》的贯彻实施得到细化,深化。五是认真抓好《纲要》的贯彻实施。为把《纲要》精神落到实处,省政府于1998年8月份召开了全省质量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我省质量振兴总体思路和要求,扎扎实实落实《质量振兴纲要》和《浙江省质量振兴实施计划》,努力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抓上去,为浙江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提高浙江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

近两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强了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导,坚持“择优扶强”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积极探索名牌产品培育和保障机制,培育和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大、品牌信誉好的浙江名牌产品;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促进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形成围绕名牌产品专业化协作的配套体系,充分发挥名牌产品效应,增强了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争创和发展农业名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了我省农业向效益农业,向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的转变。目前经省政府认定的浙江名牌产品有221个,据统计,1998年浙江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全省国有企业及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12%和21%,名牌产品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提高我省经济整体素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抓重点产品质量,一批重点产品质量上台阶。

为把我省的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抓上去,推动全省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上台阶,增强浙江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质量振兴纲要》提出的“要突出抓好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品等四类重点产品的质量”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我省组织有关行业编制重点产品质量赶超计划,近两年我省编制了两批指导性计划。确定机械、电子、比工、医药、纺织、丝绸、轻工、食品、建材、冶金、林业、饲料等十二个行业的56类247种产品为我省质量赶超的重点产品。承担任务的大部分企业按照计划,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质量攻关,其中已有50多个项目完成了赶超计划目标,促使产品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五)加强质量管理,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加强全省的质量管理工作,首要任务是抓好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两年来,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质量考核和质量分析。坚持全省主要工业产品月质量统计考核制度,并将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纳入省经济效益综合考核指标。同时坚持新质量指标统计考核季报制度(目前全国只有10个省开展了此项工作)。我省的质量统汁工作因上报及时,质量较好,受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司的表扬。省计经委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全省质量分析会,分析产品质量状况,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抓质量减损。引导企业眼睛向内,开展降废减损活动,把提高关键工序一次合格率,降低不良品率,减少质量损失作为“三改一加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三抓企业质量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贯彻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截至1998年底,我省累计已有1083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处全国第5位。

四抓分类指导和质量基础建设。根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不同,实行分类指导原则。对已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或已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企业,要求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对尚未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创名牌企业,要求其认真贯彻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对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企业,要求企业严格内部管理,改进工艺装备,促进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对基础较差、素质较低的企业,要求企业抓好质量培训,健全质量检查机构,完善质量检测手段,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此外,针对我省小型乡镇、个私企业量大面广,质量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较差的情况,省计经委、省技术监督局、省乡镇企业局已开展调研并着手制定《浙江省加强个体私营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和《小型个私企业质量管理指南》,以进一步抓好这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六)加大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做好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工作。

《产品质量法》的颁布,使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纳人了法制化的轨道:根据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我省技术监督部门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加大了产(商)品行政执法力度。把监督抽查的重点放在三类对象上:一是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用户与消费者反映质量问题较多的商品;二是重要原材料和重要的技术装备;三是技术装备差、质量管理薄弱的乡镇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进一步扩大了监督抽查的覆盖面。1997年和1998年,我省技术监督部门分别对19583家和21059家企业生产的21892批和23076批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检查,比1993年监督检查的18254批产品有了较大的增加。全省定期监督检查批次合格率由1993年的73.4%提高到1998年的79%。除搞好定期监督抽查外,还根据季节特点等开展了专项检查与抽查。

为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整顿提高产品质量,我省加强了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工作。去年省计经委和省技术监督局对国家监督抽查我省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负责人举办了四期学习班,加强对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复查和质量教育工作,参加学习的有110余人。为强化后处理,省计经委、省技术监督局对一家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联合下文,建议当地有关部门撤销该厂厂长职务。最近,因3家企业互感器抽查、复查均不合格,已下文当地技术监督局吊销了该3家企业该产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并建议当地工商部门吊销或变更该3家企业经营执照。通过一系列措施,促使企业领导增强质量意识,督促企业质量整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七)深入开展打假治劣,落实打假治劣目标责任制。

省政府每年召开打假治劣工作会议,对各地打假工作进行考核、总结和部署工作。加强对打假治劣工作的领导,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大要案。去年我省各地加大执法力度,共查处大要案2059起,如杭州金阿良、何仲明制售假冒“金鸡”鞋油(销售额达17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金华市烟草部门抓住运输环节,查获个案假烟100件以上大案达50多起,最多一起查获700多件,案值达数百万元。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是抓好季节性的打假治劣战役。每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打假保节日”战役;在春耕期间开展“打假保农业”战役;在春夏之交,开展“打假保健康”战役。这“三大战役”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常年坚持开展“打假保重点建设”活动,对劣质钢材、水泥、预制构件进行查处,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的质量。去年春节期间,山西假酒案发生后,我省迅速部署,认真开展酒类整治工作,防止了伪劣白酒在我省蔓延,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篇7: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关于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情况的汇报材料

本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专业从事新型塑料管道生产、经营的企业,是国家建设部最早试点推广PVC塑料管道的4家企业之一。主导产品有PE燃气、给水管材管件、PP-R冷热供水管材管件、UPVC给(排)水管材管件、PVC-M给水管、CPVC化工管。公司现有员工16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38.5%,拥有固定资产2.3亿元,公司的年综合生产能力3万吨,产品销售网点已覆盖四川、西藏、新疆、云南、武汉、重庆、贵州等全国大部分地区,产品使用范围覆盖燃气、给排水、矿用、地暖等多领域,是西南、西北地区生产UPVC市政供水管规模最大、规格最齐、口径最民大的厂家之一。2013年产值18566万元,实现利润 1022万元,2014年产值预计达19000万元。本公司拥有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质量信誉AAA企业等称号。

近年来,本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切实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公司成立至今未发生一起质量和安全事故,保持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指导思想 根据“依法管理、技术领先、顾客至上、与时俱进、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结合《产品质量法》的要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按照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实施立体滚动发展。通过不断增强资源控制能力,改善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完善销售网络,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我公司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建设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典型企业。

二、工作目标

由公司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工作,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面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

建立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目标,提高管理效能,加大技术创新,增强服务意识,增强顾客满意度,营造企业质量文化氛围,快速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实现公司效益的稳步、持续、高速增长。

三、工作思路

㈠、认真履行《产品质量法》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机制是对产品质量的自律机制。公司内部通过自我防预、自我发现、自我遏止、自我纠错等一系列机制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公司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发挥其主动性优势,确保稳定生产合格产品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㈡、不断加强公司的质量体系建设

公司通过建立、实施和保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评价等先进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采用适合公司自身的“5S”现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保障体系,从体系建设方面为质量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㈢、不断完善公司的质量控制手段

公司全面建立从原辅材料进厂、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市场流通的可追溯体系,完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链条,特别突出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控制,以过程控制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

㈣、不断的完善公司服务质量

完善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及市场占有率,提升 “华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四、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健全公司岗位质量责任制

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质量及责任,以保证各项业务活动都能有序的进行。

2、建立质量培训、奖励和处罚制度

公司通过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质量素质,提升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整体实力。通过建立奖励和处罚制度,激励质量工作保持先进和优良,对质量意识差、质量水平低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处罚,杜绝质量事故。

(1)开展集中学习培训。仅今年公司就开展为期7天的«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标准全员集中培训,中层领导培训集中16次,合理利用员工每日班前班后会、周5质量分析会、周六营销会议、每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层会议等会上对公司员工各部门员工进行质量安全培训及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宣贯;

(2)制定宣传栏、展板、质量宣传标语等对外呈现;(3)彭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协助我公司开展“华西”产品质量宣传月活动;(4)实行部门月度考评监管,对当月各部门目标完成情况、产品质量情况等进行考评,生产部对生产员工每月进行考评,并根据产品质量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3、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合并,并持续改进三标管理体系。同时,将根据公司实际,在取得ISO10012计量体系认证同时下半年将进行测量体系AAA认证,进一步促进公司产品质量。

4、进一步加强、强化“5S”管理

公司严格执行“5S”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定置管理工作,每月组织一次定置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保持车间和办公场所清洁安全、作业场地布局合理、生产设备保养良好、物流畅通的工作环境,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5、严格实现全面质量体系控制

公司本着“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强化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物料采购到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再到仓储、物流等各环节均严格执行标准,均实行各级质量人员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经过公司多年来的宣贯和制度执行,每位员工都树立起高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加上严格遵守国家质量标准,充分保证产品在生产全过程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公司以优质高效的产品投入市场。自公司从成立以来以来,公司连续多年始终保持着二个100%,即一次检验合格率100%;质监部门监督抽查合格率100%。

6、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订企业标准和引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按照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的“标准化”过程,实现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将标准化的思想真正贯彻到公司的具体工作中,并成为指导公司行动的重要思想。使标准化成为公司生产经营的运行规则、研发工作的基础、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保障。在各级质监部门的指导下,公司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和公司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相配套的公司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公司已有11种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7、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品牌战略

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2000万元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目前已经取得塑料管用钢圈骨架内置式橡胶密封圈、手持式焊枪、管材扩口机专用内倒角装置、单螺杆塑料挤出机用定径套等1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008 年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华西牌产品已连续多届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五、不足与改进

1、继续加强质量培训工作。

由于一线工人文化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上比较困难,对此情况,我们将继续安排在每天交接班会议上进行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或组织专题学习,并改进学习形式,在每次培训后进行一些案例分析,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员工素质。

2、加强对用户产品质量知识的培训工作。

今年央视曝光出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回收料生产水管,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冲击着整个市场,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作为一个行业资深的企业,我们有义务维护塑料管道行业的形象,一方面我们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回馈给用户,另一方面在公司“请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不断了加强用户的产品、安装质量的培训工作,让用户学会辨别产品真伪。

六、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1、多开展质量宣传活动,加强对产品真伪的辨识知识的宣传。

2、多组织专业人员到企业开展专题培训。

3、增加产品质量的抽检频率,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川华西德顿塑料管道有限公司

篇8:关于贯彻实施水法的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1例。观察组中, 男19例, 女12例, 年龄50~77岁, 平均 (67.6±9.3) 岁, 病程为8个月~17年;对照组中, 男17例, 女14例, 年龄49~76岁, 平均 (66.5±9.6) 岁, 病程为6个月~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措施, 主要使用速尿、安体舒通、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安慰剂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温阳利水方治疗。药物主要组成猪苓、仙鹤草、桂枝、茯苓皮、大枣、车前子等中药物, 将所有药物加水500 ml, 随之煎煮至150 ml。使用温服的方法, 每日1剂, 治疗疗程为14 d。随症状加减, 胸闷严重者可添加适量檀香, 浮肿者加入腹皮, 痰多咳嗽者添加相应的苇茎和薏苡仁, 大便干结者加入肉苁蓉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判指标

根据心功能级数展开评定, 显效: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或心功能提升≥2级;有效:患者心功能提升1级;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提升<1级;加重: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有所加重或死亡。采用彩色B超对患者的射血分数 (EF) 、左室短径缩短率 (FS) 和心输出量 (CO) 。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比较

通过治疗,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 对照组为74.19%,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F、FS、CO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 (EF) 和心输血量 (CO) 、左室短颈缩短率 (FS) 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 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心力衰竭是患者心脏无法博出静脉回流或机体代谢所需的血压, 患者心脏收缩能力明显降低, 无法满足患者机体正常需求, 引发一系列的症状[2]。中医学认为心力衰竭发病病因为心脏长期病变或其他器官病变累计引起的。心力衰竭可以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三种情况, 患者出现水肿、心悸等情况, 西医采用利尿类药物进行治疗, 利尿药物促使过多的体液快速排出体外, 有效改善患者内脏器官水肿和心脏的负担[3]。益气温阳利水方主要包括猪苓、桂枝、茯苓皮、大枣、车前子、白术等药物, 其中茯苓、猪苓能有效除湿利小便, 白术和桂枝则具有健脾祛痰、化气去湿的功效[4]。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量添加适量的药物, 一般正常人每日服用剂量小于50 g, 利尿效果比较明显, 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如:痰多咳嗽者加入适量的苇茎、薏苡仁。上述药物配合桂枝、白术等达到抗病毒、抗凝、利尿等疗效[5]。本次研究可知,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均有所改善, 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93.55%) 优于对照组 (74.1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中药组方中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能达到益气养阴的效果, 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 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和抗心律失常的效果。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EF、CO、FS均有所改善, 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中医温阳利水法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发生率并改善心力衰竭进程, 降低心脑卒中发生率。

总之, 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效果显著, 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改善心功能情况,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殷红光, 冯晓芬, 金成强, 等.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4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4) :393-394.

[2]孙刚, 王劲红, 刘静, 等.温阳利水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中重度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 2013, 26 (10) :34.

[3]苏钊.名中医岳良明用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陕西中医, 2013, 34 (11) :1529-1530.

[4]陈晶, 蒋萍, 范婷婷, 等.中医温阳利水法在治疗心衰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16) :1751-1752.

上一篇:转体施工桥梁下一篇:安全生产合同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