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2024-04-24

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共11篇)

篇1: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前段时间读了《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这本书,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虽然作者在书中分为第一部分写读书,第二部分写做人。其实读书与做人是完全统一的,从古代的孔子就提出了礼,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季老的文章中,处处可见一位长者、智者如同与家人在聊家常,让人润物细无声。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深刻的道理。在他的文章中,我们读懂了他的人生,也给了我们诸多启发思考,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师成长的足迹,成功离不开勤奋与拼搏。

本书是季老自己作序,借用张元济先生的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来作为此序的标题,可见其爱书如命和对读书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告诉我们这些读者读书之重要。季老谈读书,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以大学者而写作小文章,其中可见一代学问家对学术的诚挚与崇敬。序中写道: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聪明,懂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可见书是事关人类传承的大事,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之。

季老论人生,信手拈来,娓娓道出,以近于期颐之历练与心态,平和面对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深于情而不矫揉造作,明于理而以平实朴素笔调发之,给人以精神的启迪与心灵的抚慰。论人生时,季老这样写道: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 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等钻进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季老认为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这绝非可有可无,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对于季老的人生观,其对于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是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的。书中写道: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 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是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就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其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却是平实真挚、引人向善,给人以精神启发,引人深思的。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享受,书带给我们无限智慧,奇妙人生,美好憧憬,在沉入阅读中我们不知不觉的成长进步,在岁月长河中各种

思想的渗入、各种精神的感染永不会终止。虽逝者已去,但其思想与精神将永世长存,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世人不断前行,给后世之人以启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篇2: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一本好书,可以慧智;一本好书,可以明心。《读书与做人》是我读到第一本季老的著作。开始时,总觉得大师的书就是晦涩难懂,食之无味。但去展读此书时,才发觉书里的文章不似想象中的高深晦涩,却如入桃花源般让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平实朴素、引人深思,是我对这本书所喜爱的原因之一。书中虽无惊人之语、骇听之言,但字里行间、文墨深处无不彰显一代大师笔书不辍的研习精神及孜孜以求的学术素养,季老对求学经历的描述朴实平易、感发真情;对治学之道的阐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看似素简的语言中屡屡道出实言真语,给人以彻悟之感、发人深省,甚至令人心向往之。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乏味,面目可憎”。也听人说过读书的人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当然,现在我们到不了这个境界,但读书是苦口良药,在我们心烦气躁的时候,平静心情;读书是潺潺清泉,在我们空乏心志的时候,流入心田。对我们理想的树立,人生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与苍白,尤其能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作用。

人生是一段不断学习和改变的历程,时时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人生的路上发现处处有美景。正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经典台词: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当然,我第1页

们在品尝人生百味时有“甜”也有“苦和酸”,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不顺利,我们就要像万通控股的掌门人冯仑说的:年轻人要有“熬”得精神,就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这也是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一些曲折的时候必须采取的人生态度。我们要积极的把这些挫折当成“垫脚石”,善待人生,追求成功,不惧怕失败。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心境,以此去努力和追求,那么在我们的前方将会有坦荡的旷野和蔚蓝的天空。贾平凹说过:“浴不必江海,要之去诟;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但必须要有大胸怀。其实读书和做人一样,都需要把心态放平、胸怀开阔,深刻领会书中谈到的“真与忍”这两个字。“真”即真诚,诚恳待人,真诚做事;“忍”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宽容、理解。对我而言,体会最深的是这个“忍”,有了小孩以后,家里的主要矛盾就是婆媳关系,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刚开始时我就冲她们发一顿火,甩门而去。读到书中“容忍”章节里一句话:家庭中要相互容忍,才能和睦。我明白到,生活、工作本是简单的,“得理不饶人”会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无理搅三分”更会无端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斤斤计较得与失”也会使自己与他人相处出现隔阂,最终孤立的还是自己。只有学会宽容处世、真诚待人,才无愧于心,无愧于对自己同事和家人的信任。

就如季老所说:“应尽便须尽,无复独考虑”,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不要天天为这事那事忧心忡忡,怕这怕那。“海那么阔,天那么空”,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努力做好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能让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拥有彩虹的光芒。

篇3:读书与做人

然而, 王国维是就读书而言读书的, 如果从知与行的关系上来说, 读书的最高境界, 应该不只是对知识的顿悟, 对学问的顿悟, 还应是对人生的顿悟, 对人性的顿悟, 是溶入灵魂之中, 并由此而生发出的对真善美的宗教般的虔诚与执著。也就是说, 不仅要达到读书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也应该努力达到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

尽管现在的读书已经进入了极端功利化的时代, 但我们仍然不能放弃读书本身所应有的价值追求, 不能忽视非功利的读书所能带给我们的做人与做事方面的提升与借鉴, 不能不把“知行合一”作为读书求知过程中的必然追求, 从而使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读书极端功利化的最大危害, 不在于出不了大师, 也不在于得不了诺贝尔奖, 而在于整个民族道德素质的严重滑坡和人文精神的极端缺失。自古至今, 我们强调的是“知识改变命运”,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不太注重用知识来完善自我, 升华品德, 健全人格, 净化灵魂。因而也就造就了一批老百姓所说的“把书读到猪肚子里去了”的所谓的知识分子, 这类人大多有学问而无人品, 学堪为人师, 行则如犬豕,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没有做人的底线, 其在大庭广众之上的堂而皇之、衣冠楚楚与转过身后的卑劣不堪、龌龊下作, 往往形成强烈反差, 为人所不齿。

当下的学校教育正在传达着类似的强烈信息, 即学习知识只是为了改变命运, 出人头地, 获得一个好前程。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多么丰富的思想, 多么美好的语言, 多么感人的故事, 多么有益的启示, 都会外化为一个个试题与答案, 而不是带给学生应有的人生感悟和心灵启迪。我们选编的教材包罗万象,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哲人先贤、道德典范、人文精粹、生活智慧、环保意识、节俭品质等, 内容不可谓不丰富, 格调不可谓不高雅, 教育功能不可谓不完善, 但由于以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在如何引导孩子做人做事方面, 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语文为核心的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的课程, 基本上都变成了应试的工具, 读书与做人,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阶段就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分离, 同时我们又在不遗余力地通过其他途径, 强行给学生灌输怎样做人, 怎样做事, 怎样学习, 怎样生活的道理, 岂不怪哉?

长期以来, 我们的社会本身就存在着两套话语体系, 一套是冠冕堂皇的场面上的说辞, 无比正确而没有多少实际效力, 久而久之, 已演变成了一件美丽的外衣;一套是平常情形下的真实表达, 往往包含了对前一套话语体系的否定与嘲弄。前者代表“假我”, 用来虚应故事、糊弄他人;后者则是“真我”, 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和真实利益诉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同样如此。学习“孔融让梨”, 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个历史故事, 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并不需要教学生养成谦让他人的良好品格;诵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不是为了培养“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匹夫有责”的担当, 只是因为它是名篇名句, 读熟背会, 应试、写作都能用得上……所以, 读书学习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掌握知识, 赢得相应机会, 以改变自身命运, 并不需要“学而时习之”, 一定要付诸实践。知行分离, 甚至知行相悖, 不论是在社会层面, 还是在学校教育的层面, 都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篇4: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打开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首先就被季老独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我一个月内读完了此书,颇有感触。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笔朴实,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介绍了季老一生的读书求学经历,在国外十年寂寞的留学苦读生涯,对学问的苦苦追求过程,及为一部分别人的著作作的序。因为这是个读书交流会,我就把自己得到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先生在书中这样写道,朴实中透露着一位学术大家的睿智。本书从“读书”与“做人”两个基本层面,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学术严谨、为人纯良的大家风范。这里面有他的读书心得,有他对师友的缅怀追忆,有他对学术问题的深思,更有他对于后辈的谆谆教诲。季老谈读书,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以大学者而写作小文章,其中可见一代学问家对学术的诚挚与崇敬。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对于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季先生在书中有着这样的解答:“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读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

季老论人生,信笔拈来,娓娓道出,以近于期颐之历练与心态,请保留此标记和面对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深于情而不矫揉造作,明于理而以平实朴素的笔调述之,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和心灵的慰藉。如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时,季老在书中写道:“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等钻进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季老认为: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经夜,床边,怀着崇敬之情,翻开季羡林老先生收官力作《读书与做人》的扉页,感触颇多。季老毕生德行之高尚,学识之渊博,经历之丰富,无愧于一代巨匠宗师。本书字里行间虽无华美辞藻,但却彰显其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犹如季老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近代中国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被季老先生信手拈来作为《读书与做人》一书自序的点睛之笔。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读书,第二部分是做人。

初读全书后,我在第一部分“读书”的浅薄体会是: 一要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季老之所以成为大师,正是他拥有对书籍孜孜不倦的追求,养成了终生读书、常年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今,随着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手机、iPad等电子媒介,却越来越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为此,像季老那样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无疑是我们摒弃“人浮于事”的当务之急。

二要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时间对任何人是一个固定的常量,绝不会厚此薄彼。我们经常抱怨公务繁忙或家庭琐碎等事务缠身,没时间看书,其实只是我们回避问题的托辞和惰性在作怪,关键在于看我们要如何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尽一切可能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日积月累必将有所收获,仰望守住属于自己头顶的一片晴朗星空。

三要培养治学的严谨细致作风。季老做学问严谨、细致的作风,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习借鉴的。季老书中提及,在其一生六十余年的学术研究中,德国10年的留学生活经历,是其至关重要的10年。德国人向来以严谨、细致著称于世,他们的学风也是如此,学术论文更是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事资料的搜集、整理等基础性准备,然后再写出条理化、系统化的提纲,直至立论成稿,最后还要反复校对,不让它出现任何差错。读到这,我不经意联想到了如何提升公务员调研工作能力方面,要促成一篇好的调研文章出炉,自然离不开搜集、整理、筛选、类比、校对,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字。同样,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应如同治学,不断修炼好“严、细、实”的作风。

四是如何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季老一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德语,通晓阿拉伯文、斯拉夫语、俄语、法语等外语,更在我们称为“天书”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多种古代语种上拥有很深的造诣。至于有何捷径,天赋可能只占一小部分,关键还是勤奋。书中,季老借用鲁迅先生一篇文章中的一则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集市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钱买下妙方纸卷,剥开多层外包装后打开一看,妙方只有两个字“勤捉”。一笑之余,颇为耐人寻味,任何事情都是相通的,那就是“业精于勤”。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做人,相对第一部分的读书,我认为更加对读者有现实指导意义。书中,季老结合自身人生观、处世观、享乐观、长寿观及道德观等方面的见解与读者共享,让人从阅读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我仅以书中一篇“有为有不为”谈点自己的感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传承千年的警世名言。作为一名政府公务人员,小善、小恶不应忽视其小,更应明白由小见大的道理。尤其是,在面对金钱、名利、美色等诱惑,要懂得一个“怕”字、看到一个“法”字、衡量一个“德”字,懂得“怕”可以斩断贪欲邪念,看到“法”可以避免身败名裂,衡量“德”可以成就一颗清正廉洁的为民之心。一旦“为”错了,就要毅然然回头,及时“不为”。还是陈毅老帅那句通俗易懂、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多读书是厚积薄发的根基,读好书更是修身进步的捷径。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无疑是一本好书,更是一册让我受益匪浅、伴随终生的“床头佳卷”。

读书与做人。虽然,作者在书中分为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其实,读书与做人是完全统一的。从古代的孔子就提出了礼,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季老的文章中,处处可见一位长者、智者如同与家人在聊家常,让人润物细无声。

大师的朴实。当我们在担心现代难出大师的时代时,却见大师多得是。有自封的、有学生捧的、也有名副其实的。季老却不喜欢人家称他为什么大师。其实,在我们的心中他就是难得的大师。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章,却深藏着深刻的道理。在他的文章中,我们读懂了他的人生,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师成长的足迹,成功离不开勤奋与机遇。

勤奋与成功。季老在成功一文中谈到,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勤奋是读书人必不可少的。古代就有很多关于勤奋的故事,如悬梁刺股之类。这种精神是需要代代相传。据相关报导,现在的青少年对网络越来越迷恋,对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有很大的冲击。有人还担心下一代会不会对读书缺失。其实这样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对读书还是需要引导与兴趣的培养。我们要学习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刻苦地读书,才会有所建树。

爱书如命。季老在丢书之痛一文中讲到:书,数年之间,已塞满了七间房子。在这么多书中居然能发现朱光潜全集丢了三本,宗白华全集丢了两本。并用丢书惨重来形容。那种丢书之痛我们常人可以理解吗?对于他来说,真是爱书如命。

我最喜欢的书。书多得读不光,几辈子也读不完。所以,我们只能有选择地读。季先生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呢?《史记》、《世说新语》、李白的诗、杜甫的诗、苏轼的诗文词等。回想自己读过多少书呢?首先我们要广泛地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精读自己本专业的书。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有所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

篇5: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通用)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1

打开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首先就被季老独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我一个月内读完了此书,颇有感触。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笔朴实,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介绍了季老一生的读书求学经历,在国外十年寂寞的留学苦读生涯,对学问的苦苦追求过程,及为一部分别人的著作作的序。因为这是个读书交流会,我就把自己得到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第一部分读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多读书。现代社会的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离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却越来越远。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季老之所以能成为大师,就是在于他对书籍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总是抱怨工作忙或是琐碎的家庭事务缠身,没时间看书,这就是我们的时间利用有问题了。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而且时间是一个常数,对谁都一样,谁每天也不会多出一秒半秒。这就看我们如何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了。第二,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的作风。我们虽然不会都成为学术专家,但是季老做学术严谨、细致的作风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应当学习借鉴的。这一点和他在德国留学十年有关系。德国人一向以严谨、细致着称,一篇好的学术论文要用几年的时间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成文,最后还要将论文从头到尾认真核对,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读到这,我想到了我们的礼宾接待工作,也是要求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还有我们的调研工作,一篇好的调研文章的出炉,离不开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筛选、类比,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字。第三,外语的学习。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季老一生熟练使用英语、德语,并掌握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多种在我们看来是天书的古代语言,兴趣是第一位。至于有何捷径,还是勤奋。同时,要尽快接触原文,勤查字典,并且要随时注意语言的变化。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我们要广泛地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精读自己本专业的书。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有所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让我们在读书中找到乐趣,为自己的教学需要而读书,为提高自己的素养而读书。做一位学生喜爱的老师。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2

读罢季羡林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感触最深的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季老先生从批评当代人歪曲的价值观谈起,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给出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最终答案——对于“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读罢此句,顿觉季老先生眼中的人生意义与价值与古人所讲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私以为,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人生大抵可分为三种:一是有开天辟地之远见卓识,以思想改变人类发展轨迹;二是怀经国济世之雄才伟略,以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模式;三则凭庸常之才智,度庸常之岁月。人生际遇不同只是庸常程度的差异罢了。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前两者,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人类世界的巨变,青史垂名。遗憾的是,我们中绝大多数是后者,困于世俗,疲于度日。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如此人生何必认真?进而将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奉为人生真谛。这种人显然只是看到了兼济天下的难得,而未能看到独善其身的可贵。人生而独特,每个人都有着区别于他人的才能,也都有着异于他人的缺点。这些才能与缺点在人生之初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无法被我们发现,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发现。

然而,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自我认识,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自我完善。对自我的不断追寻、不断完善就是生命意义的全部内容。经过不断扬弃所塑造的崭新自我,就是一个人独特的生命符号。纪伯伦曾写道,“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这一次次对灵魂的深刻拷问,是对自我追寻、自我扬弃最精彩的表述。

把自我发现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中所有看似平淡无奇的活动都可以统一于这个终极意义。人的自我发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并且一定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在工作中,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将提高效率和人类生活幸福度作为自我提升的方向标;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学习如何扮演好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儿女父母的角色,让上辈人生活幸福、让下代人素质提升;在朋友之交中,我们感受人与人之间最诚恳的情感互动、最真挚的人文关怀。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变得有意义,每一天都变得重要而特别。就像我现在写这篇文章,简单地书一书陋见,不求文笔畅达,但求自圆其说。即便如此,能够有所感悟,无论正确与否,也算是人生的思考,也会成为我独特生命符号中或深或浅的一笔。

有人可能要问,“独善其身”仅仅关注自我的认知与完善,是不是仅有燕雀之心而无鸿鹄之志,犯了个人主义的毛病。的确,独善其身确是因能力所限,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就留给达者们去完成吧!然转念一想,如果人个个都能做到独善其身,人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不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文明岂不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吗?别忘了,一滴海水其实就是整片大海。我想,季老先生所言“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3

打开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首先就被季老独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我读完了此书,颇有感触。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笔朴实,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介绍了季老一生的读书求学经历,在国外十年寂寞的留学苦读生涯,对学问的苦苦追求过程。这里有他对师友的缅怀,有他的读书心得,有关于学术问题的深思,更有他对于新青年的淳淳教诲。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颇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承智慧、承上启下的重任。因此,我们更该多读书,多思考,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我们要在读书中找到乐趣,为教学需要而读书,为提高素养而读书,努力做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另外,我们应该明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做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新青年。

合上书页,心里的崇敬、感言、伤痛、震撼仍然无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因先生有桂林一枝般的人格、独特绝世的美!

“做一个正直、勤奋、勇敢,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正直是做人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没有正直的品格,就没有一切成功可言。而勤奋是个人行事成功的基本要素。“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勤奋,切好的想法才能够执行,才有成功可言。勇敢是做事出类拔萃、超群绝伦的关键决定因素。适当的勇敢,大胆去想,切勿固步自封,脑中常有新思路、新想法,这是一个积极上进者的常态。懂得感恩,我们才知道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才能够拥有一颗宽容心。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我们要广泛地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精读自己本专业的书。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有所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最后,就以一首季老书中引用的诗来描述吧: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4

《读书做人》这本书一直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而我也把它当成了自己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本书选编了众多震撼人心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其中,我最喜欢《心里的父母》这篇文章,因为它唤醒了我那颗尘封了已久的感恩之心。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三年级小学生裘里亚的故事。裘里亚家很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到父亲的肩上。父亲白天在铁路当雇员,晚上还要替人抄稿子。裘里亚提出要帮父亲抄,父亲怕耽误他的功课,坚决不同意。他就趁晚上父亲睡熟后偷偷起来抄,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功课。父亲不知道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责骂了他。他默不作声,忍受着责骂,继续偷偷帮父亲抄搞子。直到一天,父亲发现了真相,非常懊悔,从此更加疼爱,关心自己的儿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为文中浓浓的父子亲情感动,更为裘里亚的孝行和懂事而动容。我比裘里亚大了整整三个年级,却只知从父母那里索取而不知为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想想真是太令人汗颜了。

记得那天中午放学回到家,我一见饭没做好,就耍起了小姐威风。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向刚刚从田里回来的妈妈大吼大叫,妈妈没有说什么,默默地走进了厨房,不一会便做好了我最爱吃的蛋炒房。我端起了饭全然不顾身边又累又饿的妈妈,三下两下吃完后,转身上学去了。

《心里的父母》让我懂得了为人子女者,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应该从小就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用自己的行动去爱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5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所以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应该有孜孜不倦的`态度,要在书中汲取营养。

寒假中,我读了季老的《读书与做人》一书,“一本好书,良师益友”的箴言再次回响在耳边。季老在本书中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一个最深刻的道理,即读书与做人是完全统一,密不可分的。在我们一生当中,读书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而做人则是一生的事业。好好读书,真诚做人,应该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

季老通过他的书告诉我“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正如他所说:“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些真诚话语,使我深深体会到:读书可以明智,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现实中我们总是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读书,季老的一席话让我很是惭愧:“时间是一个常数,对谁都一样,谁每天也不会多出一秒半秒。

时间尤其珍贵,要争分夺秒,但个人处境不同,对一些人来说就有一个怎样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问题。”是啊,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想不起读书,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做教师的就更感受颇深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终身职业”的时代已经结束,“终生学习”的时期已经开启,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能为自己找借口,今后我要学习传承季羡林先生珍惜时间的“边角废料”,把借口化作动力。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承智慧,承上启下的重任,所以我们教师更应多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之旅,当成一种和古之先贤、智者名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当成人生的一种态度,当成一种充实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我认为我们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广泛地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精读自己本专业的书。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有所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为提高自己的素养而读书,厚积而薄发,努力做一位负责任的老师。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做人,相对第一部分的读书,我认为更有现实指导意义。书中,季老结合自身人生观、处世观、享乐观、长寿观及道德观等方面的见解与读者共享,让人从阅读中受到启迪和感染,书中说:“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季老的谆谆教导使我坚定了做事、做人的标准和筹码。人活着不要为名利所困,首先要用真心、真情对待身边的人,有困难伸出手帮助。其次,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即便被别人误会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即便别人的做法不合自己的意,也要想想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别人也不接受。我一定会牢记,做人要真诚、宽容,多为别人着想。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些知足,多些有为,多些敬畏,多些真情,多些实意,多些容忍,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要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放在承担对社会有益的责任上。

篇6: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季老的话是很实在的,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来说,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上小学之前,他便在私塾里熟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之类的书,等到进入初中,由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他又读了《史记》、《战国策》、《左传》等书,从此点燃了他对古文的痴迷和热爱,也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之后数十载,除了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他依然孜孜不倦,沉浸书海,不亦乐乎,“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

诸葛亮《诫子书》中讲到“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才须学也,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由天生,实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吴晗先生说“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余秋雨先生也说了“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摆脱平庸”。

由此可知,读书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读什么书更重要。要多读经典,少读流行。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网上有很多流行的东西,信息是在太多。

但那些都是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就跟网络歌曲一样,变化更新之快,过了一段时间,之前的就会黯然失色。过去了,烟消云散,但却浪费了你的时间和精力。南怀瑾先生曾经说现在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小学学的东西到了初中就没有什么用了,初中学的东西到了高中就没什么用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小打造人生的基本功,而不应该只是为了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人生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啊!从小就开始背《三字经》、《四书五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扬弃”的态度去认知传统文化。年轻时打下基本功,一生都忘不了。

于己身,我有幸能够在我的大学“迟暮之年”,浅悟此道理。因此在学有余力之时,不知倦怠,拿起《古文观止》,可“习其句读,解其惑也”,又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沉浸其中,如咀嚼橄榄,留香三日。

因此,读好的书,就要从经典开始!所谓经典,千古传承,历久弥新,博大精深,无尽藏也。经典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皆可以为尧舜,非不能也,不为也。”所以要多读先哲圣贤之书,少读流行无品之文。当然流行的也可以在网上看看,浏览一下天下大事,但是不能整天沉迷在那些东西里。下功夫读经典,只有读经典才能感受到人类的智慧、思维的高度,才能感受到伟大的思想体系、深厚的精神力量,才能感受到文化的根本、文明的底蕴。

我斗胆拜季羡林先生为我大学的“启蒙老师”,如果没有饭后散步东湖,闲坐品书,于朴素的流水行文中静心聆听老者的人生感悟,让我为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我想,我依然是只“井中蛙”、“笼中鸟”,浑浑噩噩,虚度大学余光,今日有幸“一棒喝醒”,纵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啊!

在读书方面,季老对我的影响不止止是“要读书,读好的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文。

钟敬文先生在季羡林88岁米寿时赞季老曰:“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我也细细品先生的文字,至真至诚,按照他自己说的,“我写的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

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环顾现今文坛,敢如此坦率说出者,几何?鱼龙混杂,虽无“看惯春花秋月”,但至今能让我对人生有深刻感悟者,非季老文字莫属!为何?在其三。

一在文字简练。这要归功于他从小热爱的文言文,古人惜墨如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章简洁凝练,但要事详实,道理明了,毫无拖泥带水之举。先生的文字即是如此,简洁但不简单,于自然处彰显用词魅力!今人读文言文,意已不在追“八股之风”,但应学其遣词造句之功!

二在引材广博。这还是要归功于他扎实的国学基础。在他的文章中,古诗名句,信手拈来,俗语成语,随笔便是,毕竟是学贯中西,学界泰斗,有时还用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加以佐证,但用之恰当,毫无矫揉造作之处。

三在用情真切。前者已说“至真至诚”,现不胜其烦再强调,无非想借此谈谈自己的经历。从初中到高中,被许多同学叫苦的“作文”,却一直是我的最爱,因为作文是最能将心中所思所想展现出来的。我和季老一样,“喜欢胡思乱想”,有时候想的多了,就情不自禁地写下来,由“胡思乱想”引“胡写乱作”,但一定是充满感情,感情是作文的灵魂,我这么说,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篇7: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感与思

久经风雨的季羡林先生,晚年回首平生,他的笔下自然呈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云淡风清,具有一种回归生命本质的深情。在《寻梦》文中,他描写道:“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在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如梦似换的感觉,正表现了一个漂泊海外的游子对于母亲深深的思念!《清塘荷韵》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友人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投入池塘里,在一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蛰伏的莲子终于破土而出,其形其色蔚为壮观。作者从几颗微小的莲子中感受了生命的顽强,赞美生命的力量。

季羡林先生晚年的笔友张中行说,季先生一身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学者的求真、为人的朴厚,最后都趋向于摆脱功利、直面生命的深情,而深情是文学创作的动力,也正是文学最高的主题。钟敬文先生在庆贺季羡林八十八岁米寿时赞叹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季羡林先生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做真实的自己”,人真,文真,从而才是真正的好文章、美文学!真诚,是季羡林先生的人生境界,是他给当代学者树立的精神楷模,也是他给当代散文创作树立的精神标杆!

二、季羡林先生生命的价值和人生意义

季先生是深入所谓“二西之学”,也就是对于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外来文化的深处的。这就是佛教和印度之“西”学和西方之“西”学。他是对于这两个方面有最深刻的把握的专业的学者。他的领域其实是以西方现代的方法论深入到印度和佛教思想的深处,他对于梵文和巴利文等文字的把握能力和对于中印交流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专业方面一流的成果。同时,季先生又是一个传统的儒者的典范,一个在现代学术体制之中又能够超越它的限制的人,一个有德性的追求和精神的境界的人物。他的生命其实展现了一个儒者的风范和中国传统精神价值的延续,他以生命延续了中国传统的一脉精华。

季先生《谈人生》一书中写道,“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意义观是一种精英主义的人生观,他否认了大多数人的存在意义;也是一种自我主义的人生观,他否认了和他的存在存在关系的其他所有存在者的存在意义;还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因为历史没有一个先验的目的,也不存在建立在历史发展目的之上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者,都是有意义的存在,这种意义决定于他的存在过程,即每一人的人生意义都是自己创造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三、季羡林代表着特殊意义的知识分子形象

2009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老先生的坎坷传奇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写真。他的人格魅力将和他的学术成就永放光芒。“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华民族振兴的漫漫征途中上下求索坚韧不拔的楷模。

季先生在中国人文知识界标志性高度的确定,是在生命的晚期,特别是随着钱钟书、费孝通等先生的辞世,季先生几乎是作为唯一的标志性人物而存在。/但季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早于这个时期已经完成。纵观季先生一生,其实有着比较明显的分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季先生,学术成就已经取得,在时代风潮里沉浮几度,并有过在重大公共性问题上足堪纪念的参与。

对于季先生的评价,王元化先生有恰当的总结,他说季羡林做学问的方式是西方的,做人的方式是东方的。他有现代知识研究者的严谨治学精神,并且取得了国际认可的成就,又符合中国人对高洁之士的期望,淡泊修身,遗世而独立。或许被过度建构和符号化并非季先生所愿,但也应该看到,季先生体现出的符合国家期望的知识分子代表形象,与季先生的尊崇地位之间并非全无联系。

四、季羡林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感情

保持沉默,既是不妥协,却也是一种容忍的态度。季羡林先生的后半生,基本上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走过的——在频繁的“政治运动”面前如此,对发生于身边的人事亦如此。季老曾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忍者,相互容忍也。”毫无疑问,容忍确乎季老所践行的一大人生哲学。

但总的来说,这种容忍精神超越了季羡林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乃时代使然,也是个性使然。当然,季羡林总是在容忍,有时候却也遏制不住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在动荡年代,他对批判知识分子的行为保持沉默,对加诸自己头上的不公平待遇保持沉默;到了晚年,当历史的教训逐渐为人们所遗忘,他却愤然写出反思大作《牛棚杂忆》。还有,季老晚年多次提出要还自己“一个自由自在身”,这同样是出于一个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清醒认识。

季羡林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却很少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外露,只有在他的散文中,真情才会通过文字倾泻出来,感染每一个人。“极重感情,决不忘恩”,这8个字是季羡林给自己的评价,也是他一生的感情轨迹。“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篇8:读《做事与做人》有感

《做事先做人》这本书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观念融会贯通,以翔实的内容、生动的实例、精辟的道理、辩证的态度清晰有力的对做人做事这一深奥的学问进行品析,揭示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如“诚信做人,精明处事”,“关注细节,做好小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张弛有度,左右逢源”,“端正心态,把握时机”??短短几个字,引人深刻的思考,给人无尽的启迪,使人恍然大悟。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谁也无法动摇其包容万物的地位??”很喜欢书中的这段话,诚然,不显山不露水的平淡才是做人的极致,谦逊含蓄融入人群的低调才是个性的最高境界。如今

人们处于信息包围的时代,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凑的生活节奏让人心绪浮躁,为求出名为求出位各种“门”事件源源不断,各类跳梁小丑在充斥经济利益的大染缸中翻腾,但霓虹灯再闪耀也掩盖不了巴山夜雨、独上高楼情怀的无尽魅力。宁静的心绪像秋水般清澈,像白云般舒畅,像绸缎般柔顺,这种抱朴归真的境界让人面带微笑,扬帆起航。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淡泊,是一种优雅平和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成熟、博大宽广、超然洒脱的个性境界。但这不是说要无欲无求,不思进取,相反是要眼光宏大,志存高远。所谓无欲则刚,宁静淡泊是追求远大理想的漫漫长途中必不可少的心境,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生活变化纷纭,社会充斥诱惑,他们使人安宁的内心经受考验,让人原本的理想受到威胁,此时此刻宁静淡泊的内在修养就如同坚实的防护罩,使人不受繁华世界喧嚣的干扰,让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而成就事业。

教师长久以来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需要戒骄戒躁、谦逊踏实,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处事的哲学。用善良、宽容、淡泊、谦逊、友爱来浸染润拭莘莘学子纯粹清澈的心。

篇9:读《做人与做事》有感

做人与做事读后感(一)

寒假里我读了卢勤的《做人与做事》。我上网浏览了关于卢勤的介绍。她是我国教育界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30年如一日地向广大的家长和少年读者奉献她的爱心。人们称她为知心姐姐。

《做人与做事》是一本青少年思想品德和价值教育的读物,作者卢勤凭借着多年从事少年儿童教育的经验,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探讨了当代少年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这本书行文流畅,娓娓道来,融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素质教育读物。

学习做人与做事,不仅孩子需要,家长也需要。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有两个部分:写给孩子、写给爸爸妈妈,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读,进行互动教育的好书。它告诉我们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起平坐,学会与孩子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独立倾向也在增加,他们对周围的现象和父母的言行有了自己的看法,性格更加成熟起来。这时,家长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处理一些事情是必要的,家长要学会与这一时期的孩子沟通的技巧,观察、倾诉、关注、理解、鼓励,注意自身的语气、声调,讲民主,使孩子感到个人的人格受到尊重、平等,才能与家长倾心交流。我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最具有影响力,成人的观念直接影响孩子情感、思想的发育。现在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殊不知父母的每一个小节孩子都看在眼里。学生在学校里所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回到家被父母的一两句话抵消了。这无形中使孩子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了不以为然的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孩子与父母、学校要互动才能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否则单方面针对孩子的教育将难以奏效。

读完此书,我感叹自己的浮躁,惋惜自己的肤浅。从她的身上感受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科学的态度,更是诲人不倦的爱心。早期智力开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早期思想、品德及情感的培养,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更重要。因为它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确定方向并提供动力。

做人与做事读后感(二)

《做人与做事》这本书是卢勤写的,卢勤是一位知心姐姐,当我看她的照片时,我觉的她很爱读书,她和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一样和蔼可亲。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活着,总要做点事。无所事事,虚度年华,是最没有出息,最没有价值的。做点什么事呢?做点令人满意的事,做点对人民有益的事,做点使他人生活更美好的事。一句话:做点好事,不做坏事。做好事不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更不容易。能不能做到,要看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了知识,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做事,但不一定就能做好事。做事能否有益于人民,关键在于是否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因此,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其更本还在于要学会做人。这更让我明白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这几句话: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这几句话让我想了很久,体会了很长时间,卢勤姐姐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她的言语让我在生活中找到了目标,有时候一句话能影响人的一身,我希望这句话能影响大家、激励我们前进。

做人与做事读后感(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暑假里我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本书《做人与做事》,是接力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少年儿童的知心姐姐卢勤所着,这是一本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金钥匙。

国家总都学柳斌为此书写了序言: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做人。人活着,总要做点事。无所事事,虚度年华,是最没有出息、最没有价值的。做点什么事呢?做点令人满意的事,做点对人民有益的事,做点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事。一句话:做点好事,不做坏事。

做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更不容易。能不能做到,要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了知识,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做事,但不一定就能做好事。做事能否有益于人民,关键在于是否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因此,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其根本还在于要学会做人。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但尤其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学会做人。

篇10: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读《做人与处世》有感

距离是遥远的代名词,可以被我们拉近,也可以被我们疏远。再遥远的距离,达到了心与心的沟通,也会感到近;再近的距离,没有做到心与心的交流,也会觉得远。姑娘期中考试卷中一篇《做人与处世》阅读文章,给了我很深的思考。

孩子长大的不仅是个子,更重要的是思想。换衣知道躲了,洗澡知道避了,说话知道想了,做事知道问了,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却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留意,常与她们的行为发生冲突,她们的想法和做法得不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有时还会同她们发生矛盾,是孩子们的事?还是我们大人的事?我们真的需要思考。

“爸爸!你什么时候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会,看你写行吗?”,一句句熟悉的话,一个个熟悉的动作,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可是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放学回家,孩子一个人默默的走进书房,安心地做自己的作业,偶尔会说一句“爸爸,签字!”,我都感觉正常。考试卷短文中的一个个细节描写,一句句曾经熟悉的话语,又重新勾起了我的思绪。是我们主动找孩子交流的少了,关心不够?还是感觉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不需要我们的关心?还是长大的距离渐远了与孩子们的沟通?一幅幅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孩子们的教育,孩子们的成长,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组合,缺失一个都是不完美的,社会是引导,学校是启迪,家庭是沟通,完整的教育链形成一个健康的闭环。就让我们所有的家长们张开自己温暖的双臂,去拥抱自己的孩子,用我们的双手挤小这个闭环的直径,缩短与孩子长大的距离,相信孩子们的明天一定会灿烂光明!

篇11: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季羡林先生曾说, 自己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 那就是:“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 我决不下笔去写。” (《我怎样写散文》) 那么, 是什么感动了季先生, 使他在阔别德国40年, 故地重游之后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仅仅是德国人自己种花却让别人欣赏这样一种现象吗?

是, 也不完全是。

在多数人看来, 自己种花为的是给别人养眼, 实在不可思议。但在德国, 这就是一个事实:“他们的花, 不像在中国, 多半养在屋子里”———要么为愉悦自己, 要么为美化自己的周围,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到临街窗户的外面”。这里的“都”字, 说明他们毫无保留;这里的“临街”, 说明他们愿意让更多的人受用自己栽种的鲜花。而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他们的诚意, 他们还要让“花朵都朝外开”, 把所有的美丽都展示给路人, 而种花人自己尽管“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尽管日日施肥浇灌、除杈剪枝、辛勤伺弄, 却仍然乐得只看花的茎叶、花的背影。这难以分清究竟是花美还是人美的景象怎能不让来自异乡的季先生心生感动?

让季先生感动的不仅在这是一个事实, 还在于这是一个延续多年的习惯。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1935至1945年间, 季先生就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而当他1985年重返德国时发现, “变化是有的, 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物是人非, 而美丽依旧。即便经过了时间的销蚀, 即便经历了战乱的纷扰, 四五十年前的美丽仍在, 仿佛时间没有流动, 仿佛开在从前的花从未凋谢, 仿佛曾经的养花人一直年轻着。难怪季先生走在街上抬头看时, 惊诧于“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一个“又是”表示一如既往, 呼应的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个“开满”, 表示不只一两盆鲜花, 而是窗外所有可利用的空间都被主人安放了美丽。习惯几十年未改, 美丽几十年未变, 不要说故地重游的季先生, 就连我们这些从未去过德国的读者, 也会对这份坚守感慨良多呢!

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几十年, 就有了习惯;一个民族习惯做同样的事, 便有了风俗。让季先生有更深感动的还应该有:在德国, 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花展示给别人看的不是一个人、一群人, 而是整个民族。文中, 他慨叹“多么奇特的民族”, 就是因为那开满窗前的花不是少数人种的, 而是“家家户户”, 而是“任何一条街”, 而是“许多窗子”, 而是“每一家”, 而是“人人”……季先生一点也不吝惜这些表示数量和范围的词, 甚至在这篇不长的小文里三次使用了“家家户户”这个词, 足见德国人爱花之众, 的确蔚然成风。不然怎会“花团锦簇”, 怎会“姹紫嫣红”, 进而“汇成一个花的海洋”, 让人“应接不暇”?读季先生的这篇文字, 从语言的学习上, 我们可能会让学生注意其中几个恰到好处的成语, 但也不要忘了品味如“家家户户”般普通平常却意蕴丰富、准确达意的词语。季先生在写作上一贯追求“一片真情, 纯任自然”, 认为那些看起来“毫无‘作为’之处”, 读来反而“身轻如燕”。文中这些看来信手拈来、漫不经心的词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惨淡经营”后“返璞归真”的感受, 一种明确的信息传递:这样一种风俗, 无声地塑造着一个民族, 造就着一个社会, 影响着周围的世界, 撞击着游子的心灵。

不仅如此, 德国人对花的态度似乎就是对生活的态度。自己种花, 他人赏花, 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是理所当然的付出。他们轻松地劳作, 自然地坚守, 看不出因无奈而生的疲惫, 因奉献而生的刻意。仿佛这就是他们应该的日子, 也是他们必须的活动, 更是他们的幸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份内心的淡定恬然、波澜不惊恰如文中女房东的莞尔一笑, 恰如她随意而明确的一句“正是这样”, 让人由不得面对这份理当如此的坦然、自然和超然叹为观止。

还不止于此, 为别人而养花在季先生看来还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 这种境界的内涵便是文中的点睛之笔: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其实, 细读文章, 我们发现, 德国人养花并非只为愉悦他人, 自己也怡然自得, 乐享其中:“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他们不是简单地为他人———那样难免太累而无法持久, 也非简单地为自己———那样必然太狭隘而无真正的快乐;而是换位体验, 由己及人, 以己度人:因为自己感觉好, 也希望别人有好感觉;因为自己从别人的花里获得了美的满足, 也相信别人会从自己的花里生出好心情。他们在养眼, 也在养心———为他人, 更为自己。而这种源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因爱自己而更爱他人的行为固然比损人利己来得高尚, 也远比损己利人来得真实, 更符合人性, 也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以至几十年了, “美丽并没有改变。”季先生后来在谈道德问题时曽说过, “要一个人不为自己的生存考虑, 是不可能的, 是违反人性的。只要能做到既考虑自己也考虑别人, 这一个人就算及格了。考虑别人的百分比愈高, 则这个人的道德水平也就愈高。”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也许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季先生文中所谓境界的耐人寻味之处吧!

其实, 耐人寻味的还有文章之外这样一个事实:德国花卉研究专家玛·博伊切特女士曾多次访华, 对中国的园艺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研究。她对记者说:德国现有的花卉中, 大约一半花的祖籍是中国。在十七、十八世纪时, 欧洲人把中国许多名贵的花卉和植物带到欧洲,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改良, 才使她们在欧洲安家落户、传宗接代, 迄今盛而不衰。读过季先生的文字, 我们才意识到, 同样“盛而不衰”的还有人的境界。这样看来, 也许季先生在德国所到之处见到的花多是中国的后代, 与我们熟悉的花们同祖同宗, 但他却发现了不同民族截然不同的花的文化。

所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折射的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季先生依自己的人生阅历总结人生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天人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关系, 即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自己的关系, 即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这三个关系处理好, 人就幸福愉快, 否则就痛苦。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德国人养花的态度和方式反映的正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完美和谐统一, 他们的平和、舒心, 也正是这种和谐关系的必然结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季先生写此文不单是记录一种现象, 表达一份感动, 还与他曾经的人生思考和一贯的主张一脉相承, 与他对祖国的挚爱紧密相连。所以, 描写德国的美丽并不是他的最终的目的, 赞赏异国的风光也非他最大的快慰, 他期待的是这里的一切能在自己的祖国出现———包括人的境界、花的美丽、社会的融洽。要不, 他怎会在文章的结尾“做了一个花的梦”, “一个思乡的梦”?

上一篇: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下一篇:2018云南昭通教师招聘考试常考法律法规《义务教育法》法条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