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怀念母亲赏析

2024-05-05

季羡林怀念母亲赏析(精选6篇)

篇1:季羡林怀念母亲赏析

《怀念母亲》一文是季老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留德十年》从1934年,青年季羡林大学毕业期待赴德留学终于成行写起,一直写到1946年归国返乡为止.数十篇文章,洋洋十数万言,写尽了十一年羁旅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留德十年》中的文章,每一篇自成一体,各自独立;连在一起则以时间为序,整体呈现了先生十多年的经历.在这些文章中,《怀念母亲》显得有些特别,它没有像其他的文章那样以写事或写人为中心,而是在叙述文字中夹杂了相当比例的日记、文章片段,头绪比较多.它的主要内容,对母亲(生身母亲、祖**亲)的怀念是年轻的`季羡林欧洲十一年中不间断的情感.写羁旅生活中对生母、故国的深切怀念,既没有像其他文章那样以叙事或写人为中心,也没有恣意抒情,这在季老是有原因的.

季老在《留德十年》的《楔子》中说,“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因为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让自己的幻想纵横驰骋.我写自传,只写事实.”为了遵从这样一个写作原则,写《怀念母亲》时,季老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断,来“保存自己当时的感情”.这样一种组织语言材料的方式,是服从于整本书作为回忆录的性质的.

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季老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回忆幼时的生活和表达对母亲早逝而自己无从迎养的愧疚、悔恨,对解读《怀念母亲》很有帮助.此外,《怀念母亲》中有两段文字摘自季老写于1936年的《寻梦》.《留德十年》附录中有《寻梦》全文,不但有助于解读《怀念母亲》,而且此文写得情深意切,读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怀念母亲》一文初读平淡无奇,甚至感觉跳跃性比较大.读过一些相关的作品,了解了写作背景,慢慢走近作者的心灵,再回头去读,渐渐读出了味道.季老学贯中西,文通古今,对如何写散文有自己的独有看法.他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真”就是真实,“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现在,为了自传“只写事实”,他在写此文时尽力取“真”而去“情”,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了.可是文章“平”和“淡”的背后,隐藏了更深的“情”.季老一生埋首躬耕于古文字这片坚硬的土地,开掘出一部部丰厚的典籍,他偶尔到散文这片田里散散步,便留下不少性灵文字.季老一生宁静淡泊,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却又读出了一个善感而多情的季羡林.他曾为一茎古藤被砍断而暗自垂泪(《幽径悲剧》),他曾为身边小动物病亡而“内心颤抖”(《老猫》),他曾为异国他乡偶然相识的少年魂牵梦萦(《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母亲早逝使少小离家的他今生无法膝前尽孝,这成为他“永久的悔”;去国离乡时亲老、妻少、子幼,本以为两年即可回国,却因为战乱被阻留异国他乡——对生身母亲、对祖**亲的怀念怎不是他异国十一年中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也许,这时候正可以用上那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篇2:季羡林怀念母亲赏析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时,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跟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935年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我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此刻才明白,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935年11月20日

此刻我真的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935年11月 28日

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不少,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这种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文章已选入人教版6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等课本)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冰心、杨绛、季羡林 怀念母亲

2.季羡林《怀念母亲》优秀教案两篇

3.季羡林《怀念母亲》教案

4.季羡林作品《怀念母亲》

5.季羡林:怀念母亲

6.怀念母亲季羡林读后感

7.季羡林《怀念母亲》原文阅读

8.季羡林怀念母亲

9.季羡林 怀念母亲

篇3:季羡林怀念母亲赏析

一、描写细腻, 化抽象为具体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 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它是平凡的、短暂的, 是不可捉摸的。但是季先生通过细致地观察, 抓住这一特定时分的典型景物进行细致传神的描摹, 反复运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在黄昏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来表现黄昏这一时间概念。文中以“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 树梢上涂上一层金黄色, 一群群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为黄昏的主底色, 摇曳多姿地描绘出黄昏的美。

季先生笔下的黄昏是什么呢?“像一阵灰蒙蒙的雾;像一片扩散的云影;像下了大雪的中夜;是夕阳的余晖从树叶的稀落处, 透过了架在树枝上的蜘蛛网, 漏了进来, 一条条的灿烂的金光, 照耀得全林子里都发着棕红色, 合了草底下毒蛇吐出来的毒气, 幻成五彩绚烂的彩雾……”除了色彩的描绘, 还有质感上的把握:“黄昏是朦胧的, 像一个春宵似的梦;黄昏是短暂的, 不知什么时候漫上来, 在他们心头一掠, 又不知什么时候走了;黄昏像一首诗, 一支歌, 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 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得说不出来的东西……”

如果说黄昏是短暂的, 是不可捉摸的, 那么季先生成功地拓展了这一特定时分的时空概念, 极大地丰富了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魅力。季先生不仅写了家乡的黄昏, 还想象了大平原、大森林、小溪、小村、沙漠、非洲的黄昏;不仅写了夏天的黄昏, 还写了冬天的黄昏。黄昏在季先生笔下虽然短暂却不单薄, 虽然朦胧却很厚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黄昏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景象。文章化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 具有强烈的视听效果。

二、深厚的学养

时间是什么?这是哲学家至今也没有说清楚的命题。但是季先生却通过一系列的追问, 寻找黄昏的来龙去脉。发挥自己渊博的知识, 通过想象天真地探寻黄昏的来历。虽是一厢情愿, 却也合情合理、情趣盎然。否定黄昏从西方来———西方正亮着红霞;否定黄昏从南方来———南方只充满了光和热;没有探讨是否从东方来———因为那是白天的开始;所以用排除法———只能是从北方来。因为北方通过想象而得的景象最后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北冰洋蜕化而来, 蜕化出来然后又扩散开去, 漫过了大平原、大森林……来到我们的国土里。然后又走到南方去, 漫过南墙, 漫过南边的那座小山, 漫过美丽的南国, 一直到辽旷的非洲。最后又不知所终地揣测:“随了淡白的稀疏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空、爬上了天河……压在蝙蝠的翅膀上钻进了屋檐。”季先生避开直白, 通过描绘黑夜降临时人们司空见惯的典型景象, 形象有趣地告诉读者, 黄昏从白天来又走进了黑夜里。季先生学贯中西, 写此文时为1934年, 即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 也是中国内忧外患交织的年代。是年夏天, 正为毕业找工作发愁的季先生接到了济南省立高中校长宋远吾先生的邀请, 回母校担任国文教师, 月薪一百六十元, 多出大学助教的一倍。大概因为季先生发表过一些文章, 虽出身德语专业竟被认为文学家。可见, 清华园扎实的学术基础是季先生散文表达的前提。

三、富于旋律感的音乐美

季先生在早年的习作中就自发地追求文章的节奏美。在济南上高中时, 他曾写过一篇回故乡奔丧纪念父亲的文章, 深得时任国文老师董秋芳的赏识。董老师在作文本每页上面空白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 又一处节奏。”季先生后来回忆说:“这正中我的下怀, 我写文章, 好坏姑且不论, 我是非常重视节奏的, 我这个个人心中的爱好, 不意董老师一语点破, 夸大一点说, 我简直感激涕零了。”季先生讲过, 写散文要有节奏感, 有韵律感, 似谱乐曲, 回环往复。《黄昏》很好地体现了先生的这一美学追求。“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 树梢上涂上一层金黄色, 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这一黄昏时分典型的景物成为全文的主旋律, 不仅使首尾呼应, 而且中间还出现两次。文中还有其他描写, 但也都是主旋律的多次变调变式。文中还有一个副旋律———“这黄昏, 像一个春宵似的梦, 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在文中也反复出现了四次, 共同奏出一曲《黄昏曲》。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感、韵律感, 增强了黄昏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魅力。读罢全文, 主旋律还在耳边萦回, 使人看到一幅印象派大师的油画, 还听到一曲优美的音乐。后来季先生的另一篇佳作《富春江上》也遵循这一审美追求。“青螺数点, 微痕一抹, 出没于烟雨迷蒙中。”这一句对富春江的绝妙描写作为全篇的主旋律, 和《黄昏》堪称姊妹篇, 达到了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四、积极的情怀

季先生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学成于清华, 他身上既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深受清华风气的影响。清新、活泼、民主、向上的清华生活是季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促成了他旷达、乐观、高雅、淡泊、热爱美好事物的性格。在《黄昏》中, 先生反复赞美黄昏, 怀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 观察黄昏、描摹黄昏、赞美黄昏, 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匆匆时光的珍惜, 不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更给人以哲理的启迪。被人们关在门外的就只是黄昏吗?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先生启迪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留意身边的生活, 进而热爱生活、欣赏生活, 赞美真善美。

五、平易亲和的语言

季先生虽是大学者, 但文如其人, 文字冲淡平和、行文自然。季先生的散文全部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语气舒缓而平静, 字里行间又无不渗透着浓浓的情思。我们从季先生的文字里, 看到的是先生从容、平和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情、热爱家乡的情怀。季先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黄昏、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黄昏, 貌似信马由缰, 实则匠心独运, 意趣所至, 挥洒自如。

黄昏是美的, 比黄昏更美的是季先生笔下的文字和胸中的情怀!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篇4:赏析季羡林的《神奇的丝瓜》

现代人,主动或被动地奔波于赚钱与花钱之间,守侯在各种现代化的产品前,漂泊在繁华似锦的物质世界里,忘记了对我们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植物生长所展示的平凡的精彩。一棵丝瓜,平凡得可以忽略不计,正如文中所说,只是随意地播撒它的种子,大家只不过玩玩而已,但是丝瓜并没有因为人们对它的“忽略”,而放弃了展示它那超出人们意料的无限活力和生机。由瓜秧的纤细与瓜叶的肥绿巨大反差形成的不对称,始终能给我们惊喜的沉思。而更让我们感到神秘与惊喜的是:丝瓜的成长方式充满了巧妙与智慧,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让处于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并让它享受成长的快乐,而且还能让悬垂的瓜找到平躺的合适位置。

应该说作为活在生命最高级的人,我们是最有权利去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律动的。丝瓜生长的智慧也恰恰在于它毫不张扬的静默与自我约束的自由。而我们人的生存却你争我逐地沉浮在繁华的商品与利益的纠葛中,于是生命中许多精彩的细节被现代生活所掩盖与遮蔽。丝瓜生长的智慧性体现的是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的是自然生命力竞争的有序与合理,但可悲的是我们对它们这种理想的生命状态却视而不见。作为简单生命形态的丝瓜能处在和谐的生存环境中,而反观我们高等生命形态的人却陷入了思考的迷茫与生存的困境。是我们人为的复杂打破了我们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正如和谐的环境并不需要我们去保护,只要我们不去破坏即可;正如自由的环境并不需要管理任何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管好自己。人与自然的交流才能开启生命的智慧。确实,对于自然感受的失落,对于生命中一些精彩细节的遗忘,使得我们现代人的心灵更加粗糙,从而也使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一份诗意,作者所开启的一双慧眼使我们看到的正是生命细节中智慧的诗意。

人对自然生命的疏远,导致了我们精神的退化。季老直面丝瓜的生命时,发现的也恰是一份久违而又近在咫尺的惊喜。惊喜于丝瓜随遇而安而又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惊喜于丝瓜与世无争而又顽强不屈的适应力;惊喜于丝瓜和谐合理而又智慧简单的生存力。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这是一个睿智老人对生命的思考,乃人生精华的提炼。让我们在季老的惊喜的智慧发现牵引下也惊喜并智慧起来吧。

全文紧紧抓住“神奇”二字做文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丝瓜的生长、思想过程,让读者亲耳聆听了丝瓜神奇的生命智慧的叮嘱。可以说这是古今千百年来无人察觉并记录成文字的,惟有作者为之注目,为之惊奇,为之述录。

文章节奏感很好,起始平淡,越往后叙述越精彩,由景而入情,又由情而入理,到最后阐幽发微尽显思想深度和语言华采。作者情感充沛,思考深入,文思暗中牵引,恰如泉源行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见斧凿之痕,虽无大起大落,却自然顺畅,吟之味之,一片深远的天地在你面前展开。

附原文:

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己。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着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102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季羡林人生漫笔》[同心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篇5:读季羡林《怀念母亲》有感

季羡林老爷爷在六岁时就离开生母,去城里住。中间只回过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他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他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母亲弃养,只活了40多岁。季羡林老爷爷当时很痛苦。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他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他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镇上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季羡林老爷爷在他的日记上写到: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季羡林老爷爷还写了一篇散文,名字叫《寻梦》。开头是: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最后一段是: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季羡林老爷爷在国外不仅不忘记自己的母亲,连自己的祖**亲,也从未忘记。特别是那句:一想到生我的母亲和祖**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个影都没有。这句话实在是太经典了,极其形象的表现出季羡林老爷爷想母亲的那种心情。

篇6:季羡林《怀念母亲》读后感

也这是如此,季羡林也的确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泪水——正是母亲的怀念。

如今差不多入秋了,而秋天也正是一个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海外的游子也正是在这个“秋“中,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思念故乡的亲人、故乡的朋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千古名词,是多少人的心声呀。一个“四分五裂”的家需要的时重逢。当你被外面的大千世界所迷惑住了时,你想到过自己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吗?想到过自己还有亲人在时时刻刻盼望着你回家吗?但是,季羡林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温暖的家,也知道自己还有亲人在时时刻刻盼望着自己回家,为何他又不回家?其实他心中也是茅盾的,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他的心头,所以我们说——思念会让人多愁善感。

这就是一颗游子的心,思念中渐渐产生了爱!

季羡林眷念母亲的同时又有着对故国的思念,对故国的思念中,又蕴含着对母亲的眷恋。季羡林不仅有对母亲的小爱,还有祖国的大爱,这也证实季羡林明明知道自己有一个家等着他,他却迟迟不回的原因了——他漂泊海外正是为了要学好知识奉献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在大爱与小爱之间做了抉择,但是他却后悔自己抛弃了自己的母亲,这也正是为何他心中矛盾的缘故了,还正是如此,所以他在《永久的悔》写到: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可以看出季羡林对自己到处的抉择是多么多么的后悔,他选择了名誉或是尊荣但是他却忘记了自己的那个家,那个苦苦等待他数十年的母亲,以致他抱着终天之恨,写下来这篇《永久的悔》。

上一篇:观书有感其一其二两首诗下一篇:优质服务明星(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