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2024-04-24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共14篇)

篇1: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原创: 陶丽君

上个月末收到来自数豆子的美丽版主寄过来的好书,一直没时间打开,正是闷热阴郁的7月,打开书的包装,淡蓝素色封皮、季老沉思的照片和水墨荷花送来一股悠远的清凉。书里还夹一封季老的意外“来信”,《推荐十种书》的手稿影印件。跟这位虚怀若谷的百岁老人的关系,一下子感觉亲近起来。然而这种亲切的感觉,并不是仅仅依靠一封信收买的,读季老的文字,没有负担,即使是对于文艺理论的“沉思”,朴实、直白而又风趣的语言,总能逗笑我,写字的人仿佛就在眼前。

季老经常说自己对于文艺理论的研究是幼儿园水平,书看了大半,对于神韵的理性解读,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季老的研究哪是幼儿园水平啊,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啊。他的文艺评论文章,我觉得也是很生动活波的学术论文(想想自己绞尽脑汁写的那些会计论文,简直枯燥到家了)。机缘巧合,季老走上了研究吐火罗文和梵文的道路,借鉴印度文艺理论研究的著述,季老把中国文学史上对于神韵的模糊描述,用概念抽象出来,神韵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将感性的直觉上升到理性的觉查,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伟大关照。印度的文艺理论,尽管有些解读不一定界定的特别清晰,但这种尝试和讨论对中国来说非常值得借鉴,比如10世纪印度文艺理论家新护,创立了诗的灵魂的理论。大体上说,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重意义。一是表示功能,表示字面义,二是指示功能,指示引申义,三是暗示功能,暗示领会义。季老说“暗示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这里有极大的能动性,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也许就是产生美的原因”.这让我不自觉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诗的意境不再单纯是描摹自然,描写心灵的悠然。诗的状态就在那里,但读者对于诗的理解,心有多大,意就有多大,“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大,他就越容易感到审美课题美,这就是‘韵’的奇妙作用”.说到韵,我还想起了一位老师,叶嘉莹老师94岁高龄开起了吟诵课,她说“吟诵里有诗歌一半的灵魂”,吟诵时,读者对于诗的理解通过声音描摹,节奏韵律平仄像跳动的音符,随着情境、身境、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所到之处,恰是心灵所到之处,这种抒发是于人于己都很有益的实践。怪不得私塾里让小孩子吟诵呢,让我们快快吟诵起来吧!

季羡林老先生还讲了自己对于如何写好散文的认识。文学最忌单调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而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学习写作的学徒,1981年说“我虽然写了五十多年,但至今仍然是一个学徒”,1989年写《文艺批评无用论》说“上面这些话其实只有幼儿园的水平”1993年在写《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说“我偶然读到送人的笔记,心有所感,不避幼儿园之讥,写了以上这些话”.1998年,对于《赋得永久的悔》的获奖感言中,说“我的禀赋不高,在很多问题上,我都是一个后知后觉者。现在,通过《赋得永久的悔》等等文章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我逐渐感觉到自己似乎像是一个作家了”.季先生还对自己调侃,写序写的太多了,成了序文八股,实际上这些序文对于作者的评价褒贬不一,始终用客观而让作者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评价和鼓励作者不断进步,让读者对作者首先取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

季老,其文,真也!

篇2: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我需要一整个春天来还你的一切。我需要一整个冬天来修复我的品性。按照书中说的:拥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

从这里我已经丧失了我的本性,也不能承受感情的失措。大多时候是我对它的期待而过于想念而变得软弱。

因此我需要再次确定我的处事行为再次训练我的潜移默化的幻想。“品质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无论弘德,谦虚,果敢,解除恶年,不夸夸其谈,不诡辩,不伪善,不口是心非,爱真理,爱追求。一切都是在我们身边外界的影响下形成的。也根深蒂固般不能忘却。

在这里我只有尽量为什么而忙碌,为什么而付出一切代价。面包不能阻止我的去意,在她说不能容忍的时候。就像金融危机的证券市场时而破产时而繁荣,控制不住生命难保。父亲说:为人要仁慈,做事要负责,对人要真诚。这我没有忘记更不会流逝。

篇3:温馨又从容——读《沉思录》有感

手中的《沉思录》, 正是这些灵感火花的记录。它是人生的一种自我意识, 是一种生命的自醒, 它使人保持着一种温馨的清静和开阔的从容。它又使人保持着对人生透彻的反观, 从而获得对天地万物格外的珍惜。

温家宝总理这样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 我可能读了100遍, 天天都在读。”由此可见, 这本书多么值得重视啊。

世界哲学有两个历史源流: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中国老子的哲学。希腊罗马哲学家中, 有一位行政职务最高的“长官”:马可·奥勒留。他是古罗马在位近20年的一个皇帝, 号称“皇帝哲学家”。却说这位罗马皇帝知识广博, 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等方面都受过很好的教育。他很少待在罗马, 经常深入基层。尤其是后十年, 他多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政省的军营里度过, 而且经常骑着漂亮的高头大马沉思着艰深的哲学问题。他是斯多葛派当然的代表人物。

那么什么是斯多葛派哲学呢?斯多葛派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产生的一个重要派别。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通过《沉思录》等少数传世之作, 古代斯多葛派的哲学精神得以流传至今。

斯多葛派哲学是希腊罗马哲学重要的一支。它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 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 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变而来, 并趋向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的一小部分, 是神圣之火的一个小火花。他自己可以说是一个小的宇宙。他的本性与万有的本性是同一的。所以, 他应该同宇宙和目的相协调而行动。

从自然到本性, 从本性到理性, 再从理性到法以至于社会性, 这是一条宇宙公路。换言之, 他们的逻辑是:整个人类, 都要遵守宇宙大公路上的交通规则。斯多葛派哲学家多是重视整体与义务的。我们还要记得, 《沉思录》是这位皇帝写给他自己的, 是一位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 不是为了出版给别人看。因而这本书在世界人文史中亦属极罕见的档案资料。作者并不过分讲究辞藻, 也未作交代和安排结构。它思想与智慧的光芒漫润过一层又一层薄薄的雾气, 而渐进地温和地穿过历史的烟云来到我们的身旁, 从而可以引起乱云飞渡般的纷纭回响。

这是一种处世或创造事业的发现。当我们看到水涌山叠、波涛滚滚的场面时, 我们常被那种穷尽山河的浩瀚气魄所打动。但是我们不可忘记自己的注意力。它应该像激光一样, 始终扫描着你最应注意的那一点, 或者几个点。杜甫说“飘飘何所以, 天地一沙鸥”, 可是这沙鸥在转徙江湖之时, 并未迷路。因为它的里程表上的指针, 始终指向适中的比例和坐标。也许, 这就是一种情怀:“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客观世界无论多么宽广博大, 作为个性的“扁舟一叶”却始终都在演绎着自己的生命。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面对这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真有点梦幻玄妙的感觉。译者何怀宏说: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 而是一本经久的书。再过两千年也一定会有人去读它。美国的一位教授———《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费迪曼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甜美、忧郁而高贵。它“直接帮助人们去过美好的生活”。

篇4: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关键词:新媒体;媒体结构;传统媒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4

媒体在当代信息科技的推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这对文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文艺是在信息的挑战下顽强生存还是偏离自己的实际轨道迎合媒体,是每个文艺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对艺术原理的读后的一点感触。

近几年,在生存空间受到强烈挤压的现实下,传统媒体积极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新兴应用服务模式层出不穷,以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服务荣为“新贵”风靡全国。新媒体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催生新的传播形态。那么,社交网络的传播特点是什么?传统媒体与之互动可能产生什么样新的传播态势?通过探析国内最权威的新闻机构和新锐媒介的联姻,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迈向深度合作【1】。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因此艺术是否在这个“当下”能够凸显出其真正的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从比特的角度来思考电视才能给它带来最大收益。”【2】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艺如何生存提出了指导意义。《艺术原理新论》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艺术必将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下去。作者在该书中不断反问自己,到底何为艺术,试图沿着艺术理论的发展路线来重构自己的艺术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归纳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在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作者优美的语句阐述着一个个深奥隐晦的道理,通过引用各个名家的论断来逐渐论证自己的观点,严谨缜密又不乏美妙的语句。我被这本散布理性和美的书深深的吸引了。

在该书开始时,作者在回顾艺术理论将整个艺术理论体系分为模仿论,表现论以及形式论。这种分法恰当的将艺术理论进行了分类。模仿论诞生于古希腊,完成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是指模仿与世间万物,通过的周围事物的模仿来展现给人们。这就放弃了作者本人在艺术中的主观思想,仅仅表现为世间万物的再现。而表现论则开始强调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具有作者情感的表现。模仿和表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仅仅对事物的模仿是不能很好的表现出艺术价值,只有表现才能丰富艺术作品的含义。而发展到了形式论,人们又开始认为艺术在于形式上的完美,通过对形式的构建来更普遍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在形式上的发展是更加适合艺术欣赏者。只有在形式的成功,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才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作者在该书的艺术分类中,简洁明了,抓住了艺术理论的共性,为接下来的分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当下”的大众传媒时代,艺术理论又会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前人的分析为艺术新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大众传媒的时代中,艺术形式的多样和数量的剧增让人们无所适从,充斥了我们的生活。艺术开始变的大众化,人们不禁开始感慨是不是艺术终结了。新媒体对信息技术产业提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如何发展技术和应用,使之更加便利和有效率;新媒体不是只局限在一个行政区域里,而是一定要实现全国范围,甚至全球化覆盖;新媒体不仅是一个单一的产业,而是与电信、移动、技术应用和终端制造等实现跨行业协作;新媒体不再只有音视频内容,而是集成和融合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形态【3】。在《艺术原理新论》中,作者通过对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指出艺术并没有终结。正是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一些艺术的消亡带来了另一些艺术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艺术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担心艺术会不会从此离开人们的生活。但是印刷,照相,电影等传媒手段的产生,给人们又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印刷带来的书本装帧,照相电影带来了各种摄影作品。总之,在人们的生活中,艺术依然存在只是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有所不同。如今艺术开始大众化,但并不能说是艺术的消亡,而是艺术开始贴近人们的生活,开始发挥艺术的真正作用,开始真正体现出艺术的价值。虽然新媒体依靠其在受众、渠道、传播方式上的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其在信息来源上相比传统媒体缺乏权威性、在内容上缺乏深度等仍然成为制约其稳步发展的因素。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并未丧失,其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4】。

在《艺术原理新论》中,作者还谈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何为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乏美的东西,但是美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艺术。艺术真正的哲学意义又是什么。读着这本书,沿着作者的思路,我开始逐渐明白艺术的真谛,明白了艺术存在世上的意义,也明白了一个艺术家应该是怎么样的。

作者开始构造了一个立足于现象学的上艺术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的,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并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理论,是整本书的重要部分。现象学中的“回到事物本事”的哲学思想很好的贯穿于艺术理论中。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回到事物的本身上来,但这并不是回到客观的事物上,而是回到作者的认识的事物上,是一种艺术的意向性。正如同在中国的诗歌中所形成的意象,充分的表达了艺术的特性。因此,对于这个世界,艺术家开始有了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和认识它。世界的万物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充满感情的,在不断运动的。随着艺术家感情的变化,世界投射到作家的意境中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开始。不同的艺术家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艺术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有时会从世界中抽象出某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但是最终我们仍要回到事物的本事上来,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现给观众,引起人们的内心的共鸣及引导人们的欣赏,而这些正是艺术的真正的含义,能够体现出艺术的价值。

读完《艺术原理新论》,我开始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分析逻辑脉络。很多过去所学的知识慢慢凝聚起来,让我明白了艺术的本质以及如何创造出优秀的艺术品。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值得一读。很多该书的思想值得好好品味,对我以后的艺术创造之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刘恕科技日报社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

【3】张大钟:《上海文广的数字新媒体实践与创新》,第二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2006

篇5:读沉思录有感

一个人在宿舍读书有时候也是一种享受,暑假的生活虽然不是很精彩,但还是有收获的。最近读了沉思录,我觉的自己收获还是很大的。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富裕与贫穷,幸福与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存与发展的方法。

人生是一个单向的行程过程,一旦走过就不能回头重新来走了,看看别人的人生经历是一种很好的借鉴,也许能给自己一些启发。说话办事生活学习诸多方面都需要不断学习,每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不断反思,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做最好的自己。

再过十天就开学了,要忙着准备论文开题报告,自己还得看好多资料和书籍,争取在今天过年前发几篇论文,但愿一切顺利!

篇6:读《沉思录》有感

其实我是更喜欢读小说的,但偶尔也会附庸风雅地读点其他书籍,就象网络红人凤姐的搞笑名言“我经常看的都是社会经济学和一些文学类的著作!比如说《知音》和《故事会》”。

但《沉思录》除外,这是我自觉的想去看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语箴言,令人启发与品味。不要说这是XX年前的帝王思想,即使是现在,同样会令人景仰。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我们都知道,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沉思录》里,始终贯穿着了解剖灵魂和对自己的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也许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这样自我批评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这是一本生活书,超脱却直面现实。“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我喜欢这句话。宇宙是变化的,时间是即逝的,人生及万物是短暂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珍惜和把握现在的生活。马可·奥勒留把“生活”视作是人对外物的一种体验。他说,“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这些观点,对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碌碌于打拼奋争的现代人来讲,未免有些超脱,但却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灵焦灼、困楚的良药。马可·奥勒留认为: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所苦苦寻找的吗?

这也是一本晦涩难读的书。除了印刷精美,以及温总理和克林顿点睛的评语吸引人之外,以猎奇的心情也许会令人失望,内容也谈不上引人入胜。有的,只是信手拈来的平铺直叙。宇宙、神、理性、道德……等抽象的概念充盈其中,晦涩而略显拗口的语句,也许浸润着译者对原著的忠诚。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它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哲学经典之一。正如译者、北大教授何怀宏先生所言,“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篇7:读《沉思录》有感

读了《沉思录》一书,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这本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读完该书之后,以下几点对己有很大启示:、博采众长,传承美德

正如在《 沉思录》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也要以此为鉴,学会 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 沉思录》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坚持顾全大局、维护社会利益

《沉思录》作者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正确对待人生,乐观面对生死,抓紧实现人生价值

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总之,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很短暂的,看看在你之后的时间,再看看在你之前的时间,在这种无限面前,活三天和活三代之间有什么差距呢?当然,作者把生死看成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坦然面对它,并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珍惜生命、正视人生价值。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因为对事物的观照和理解能力将先行消失。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的衰老,在死亡之前就丧失了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继续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抓紧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往今来,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留给后世众多的著作,里面记载了他们的思想,传播了他们的精神,指引后世人们去理解、效仿,甚至超越。而《沉思录》无疑就是众多闪耀先人智慧的著作之一。

或许,有人会说,写作《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早已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他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他的思想早已不适合现代社会,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看重这本书。然而,不可否认,自古以来,我们总能从不同的伟人身上找到某些共通的东西,完全凭借运气而成功的人不可能存在。坚毅、富于探究精神、善于思索、强大的实践精神、善良的内心种种种种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通俗的说,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精神,但我们自己也要有主见,一味的照搬书本是万万不行的。首先了解著书者的思想,继而从中借鉴我们需要或者认为一定要坚守的思想品质,正是一位合格的读者应当做到的事。当然,一本合格的思想巨著,是肯定不仅仅只是阅读一遍就可以的,反复的理解阅读才更有助益,否则半本《论语》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帮助赵普治天下的。

《沉思录》的第一卷就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一卷中,马可.奥勒留叙述了很多他从他人身上学到的优良的习惯和美好的品质。可以说,有很多甚至是相当繁琐和细小的生活细节——譬如说他从

拉斯蒂克斯学会了以朴素的风格写信。他善于看到他们的优点,并且乐于学习这些优点,使之成为自己的闪光点。在第一卷里,你可以找到交友心得,读书方式,大度、友善、简朴、谦虚、善思等等等等的生活经验。看过第一卷,不由得就会想起《论语》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句话。虽然我们中国人有很多都能流畅的背诵此句,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践——更多的人会选择注意周围人的缺点,而非关注他人的优点。就这方面来说,显然马可.奥勒留这位古人比我们现代人做的更好。就我来说,马可.奥勒留更令我佩服的不仅仅是关注他人的优点,并且学习它们,而是他在关注他人优点的同时不会单纯模仿他人的行为。他有更好的选择——思索这种行为背后代表的品质并贯彻它们。一般来说,好的行为习惯的确有助于人的成长,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心的东西。举一个比较中国化的例子:酒肉和尚。一般来说,酒肉和尚是比较令人讨厌的,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和尚应当遵守清规戒律,保持身心的洁净,因此喝酒吃肉是违反和尚的戒律的。然而,在中国对于酒肉和尚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和尚犯了吃荤这一戒律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心怀佛祖,一心向佛就行了。坦白说,我是这种说法的支持者。真正的“佛”应当是精神和灵魂上的,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形成食素、朴素生活固然有助于帮助人们摒除俗世,避免被万丈红尘所扰,但太过在意也会成为一种执念。因此,当我们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模仿他们的行为模式等外在表现,而是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能力看清楚,所以适当的模仿也是完全必要的,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不单单满足于模仿而已。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马可.奥勒留身上学到很多。

对于哲学,我研究并不深,事实上,有时候我很难理解哲学先贤们的著作,因此不得不逐字逐句,反反复复的思索同一个句子甚至同一个词语才能理解他们伟大思想的冰山一角。因此,厚颜的说,在整篇《沉思录》中,我理解最深、感慨最深的就是卷一,至于剩下的十一卷,我只是能够读懂一些皮毛,就整体印象来说,看完《沉思录》,觉得在某些思想上,它和我国古代所有的“道”的思想有一些共同点。马可.奥勒留是斯多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多亚派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其目的在于为伦理学建立一种唯理的基础,它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变而来,并趋向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个小火花,他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他的本性是与万有的本性同一的,所以,他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力图在神圣的目的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完善。为此,他必须让自己的灵魂清醒,让理性统率自己,正如它统率世界一样。在《沉思录

奥勒留的确描述了很多条他思索的有关自身和宇宙关系的内容。所以,斯多亚派对人们的要求是:遵从自然而生活,或者说,按照本性生活(nature有“自然”、“本性”两层意义),而所谓自然、本性,实际上也就是指一种普遍的理性,或者说逻各斯(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中国的“道”),或者说一种普遍的法(自然法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自然──本性──理性──法,不说它们有一种完全等价的意义,它们也至少是相通的,并常常是可以互用的。

马可.奥勒留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身为一名帝国皇帝,他无疑是并不如何成功的。马可.奥勒留在位近二十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与东方的安息人的战争,来自北方的马尔克马奈人在多瑙河流域的进逼,以及内部的叛乱,使罗马人口锐减,贫困加深、经济日益衰落,即使马可.奥勒留以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呆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沉思录》这部写给自己的书,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大部分就是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这一本书可以说是他毕生思想智慧的结晶,即使作者本人的命运并不顺遂,但在《沉思录》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它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胸襟博大的世界主义,那种有关自然法和天赋人权、众生平等的学说,就算越过了漫长的时代,对近现代的社会政治理论及实践仍然产生着影响。

然而,《沉思录》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也并不能说是完全真确的。斯多亚派哲人所追求的生活是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和达观的生活,他们把一切对他们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而这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们恬淡、自足,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劳作,把这些工作看作是自己的应分;另一方面又退隐心灵,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我们一方面看到斯多亚派哲学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灭社会环境的差别而造成同一种纯净有德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这种精神的相当无力,它对外界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几近于零,因为它本质中确实含有某种清静无为的因素。尽管我们都承认马可.奥勒留的思想境界的确很高,可他的思想并没有帮助他巩固古罗马帝国的政权,阻止这个伟大帝国的颓势。有时伟大的思想的确可以改变现实,但有的时候,正因为现实需要,某些思想才能显示出伟大。任何思想,都不应该脱离了现实而存在。在斯多亚派哲学中有令人感动的对道德人格的高扬,但也有令人泄气的对斗争和进一步超越的放弃。它也许永远不失为一条退路,但对于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青年人来说,走这条路也许还是一件太早的事情

美国一位教授、《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费迪曼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说它甜美、忧郁和高贵。有人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它的高贵,也许是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的崇高;它的忧郁,也许是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身所处的混乱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则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灵的安宁和静谧了。或许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甜美、忧郁、和高贵,但我相信,经历岁月的磨练,我一定能更好的了解作者,了解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流派。

因此,就现实条件来说,在更为快节奏、注重效率的现代世界,《沉思录》能够帮助我们浮躁的心淡定下来,使我们更为冷静的对待自我,思考自己的人生,但在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年,大可不必学习其中比较消极的思想,在我们这个年纪,永远都是最有资格说“我要一搏”的!我们可以欣赏“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但是,请不要过于在意,在这个年纪,无所顾忌的去闯才是真正的肆意!或许,当一切波涛都归于平静的海湾,当岁月的痕迹爬上我们的脸颊,我们可以再沏一壶热茶,静坐于午后的阳光下,翻开《沉思录》,静赏书中落花,与马可.奥勒留再一次相约书中,到时候,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当年的罗马皇帝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沉思。

篇8: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关键词: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黑格尔,历史哲学

黑格尔和布克哈特都是西方文明史极具智慧的思想者。黑格尔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起始的德国古典哲学运动的顶峰”;[1]布克哈特则被后世称为“史学家的圣哲”。两位智者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却不尽相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影响深远,后世的史学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现代著名史学家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人的史学理想的源头就是黑格尔的哲学理念。尤为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很多史学观点源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也是唯物主义考察方式的直接前提;马克思主义者虽然在运用上与它并一致,但在原则上却与它一致。”[2]而布克哈特有别与历史哲学的史观同样深刻影响了后世对历史的认识。布克哈特的历史研究被认为是“在所有的现代历史研究中,布克哈特的历史研究是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本性的。”[2]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可能不会为人人所接受,但广为人知是毋庸置疑。黑格尔无疑是为伟大的哲学家。不管他的哲学观点在现在看来是否得当,他都是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会很自然地把他的哲学理论应用他对历史的解释上。在关于哲学与历史之间,黑格尔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用哲学分析历史的时候,他归结为一句话:“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4]对此,布克哈特的批评是,“这一切都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而不能空口无凭地声称。”[5]与黑格尔不同,布克哈特是位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家。当然他们的各自主要身份不是用来判断他们史观孰高孰低的依据。但,显然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对哲学家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不认同的。在他的《世界历史沉思录》中,他直接写道“........,我们在这里不谈历史哲学。”[5]对于历史哲学,布克哈特的态度是不含糊的:“历史哲学说起来有点像半人半马的怪物,是一种明显的自相矛盾,因为,历史的本质在于以协调的方式进行整理,因此它有别于哲学,而哲学的根本在于以归纳的方式进行概括,所以它也不同于历史。”[5]

在具体分析布克哈特对历史哲学的批判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做一番梳理了解。刚才讲到了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基于他的哲学思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很艰涩是出了名的。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就直截了当地指出“黑格尔的哲学非常艰深,我想在所有大哲学家当中他可说是最难懂的了。”[1]但他的历史哲学却很明确直白。他在《历史哲学》中直接告诉世人:“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从世界历史的观察,我们知道世界历史的进展是一种合理的过程,知道这一种历史已经形成了‘世界精神’的合理的必然的路线———这个‘世界精神’的本性永远是同一的,而且它在世界存在的各种现象中,显示了它这种单一和同一的”。[4]按黑格尔的意思,世界历史实际上是按理性的方式运行的,而且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将会有一个理性的结果,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的理性和必然的进程。也可以说,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有章可循,世界历史的结局是早已注定,只是早晚问题。对此,卡尔.洛维特对黑格尔的历史观做的概括很到位:“历史指向一个终极目的,并由一种神明意志的天意所指导,在黑格尔的概念中,是由作为‘绝对强而有力的本质’的精神或者‘理性’所指导。”[2]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历史的认识很乐观,这种观念试图“确认关于世界发展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程序。”

同时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4]他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历史看成是人类不断赢得自由的历史过程:在东方世界(中国、巴比伦和埃及的文明),准则乃是专制和奴役,自由只限于一个人(君主)的身上;希腊—罗马世界,尽管保留着奴隶制,却扩大了自由的领域,声称自由乃是公民的权利;到了近代,日耳曼各民族实现了所有人的自由。黑格尔的历史逻辑有章有法,理性十足。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如此“理性”,在布克哈特看来却显得武断和草率。布克哈特指出:“黑格尔并没有告诉我们永恒的智慧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它的具体内容。这种预想的世界计划只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它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之上。”[5]布克哈特在《世界历史沉思录》中一开始就表明,他不想谈历史哲学。他的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用一些比较随意的思路对历史观察和历史研究方面的一系列现象和观点进行审视。”他也拒绝去找寻历史的最终目标,而对历史的最终目的的探寻恰是历史哲学的目标所在。布克哈特对历史有个最终的归宿表示怀疑。他“既不以哲学的方式构造‘世界历史’,也不想推进专业的博学”。[2]对于历史,他在书中写道:“‘历史是生活的领路人’这句话我们熟悉的话就具有了更高和更朴素的意义。借助过去的经历,我们不希望变得精明(免得下一次犯类似的错误),而是希望变得更有智慧(一辈子享用)。”[5]历史的知识在布克哈特这里转化为智慧。因为在布克哈特看来“历史中包含一种永恒和不朽的因素,所以它能够对现今的文化危机起到一种平衡作用”。[5]研究历史不是为对历史进行追根溯源,而是去确定这些永恒和不朽的因素,获取智慧来给现世的危机提供一些有益有用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布克哈特治史的特色所在。他所开创的文化史,也是基于这种认识。“文化史”具体讲就是人类精神活动史。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精神有别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的思想里人只是实现“绝对精神”的工具。“各民族和各个个人一样不知道自己实际上追求的是什么,无论它们是顺从还是违背上帝的意志和目的,它们都是上帝手中的工具。”[2]人类的意识和行动都体现了绝对精神。而布克哈特所讲的“精神活动”的主体是人,人不是工具,人是精神的直接创造者和承载者。世间的各种艺术作品,包括建筑,绘画,诗歌,音乐等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这些艺术品沉淀着人类精神的精华,这些精华就是“历史中包含的永恒和不朽的因素”。“在时间的不断流逝下面,在人类生活的千变万化后面,历史学家总是希望发现经久不变的人性特征。”[17]布克哈特就是其中伟大的一位。布克哈特通过对文化的研究,具体讲就是对一些艺术作品的研究去找寻这些永恒不朽的因素。所以布克哈特的历史研究旨在追求一种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智慧,从而使我们受到启发而受用终身。他无意于通过历史的探索来告诉世人历史会如何发展,历史最终会是怎样一种景象。显然,在对历史的认识上,布克哈特很谨慎,不随意对历史下结论,黑格尔的那种认为历史会有一个最终的归宿在布克哈特看来是对历史的一种轻率的看法。

布克哈特对历史哲学的“可臻完善性”的进步历史观也有自己的认识。布克哈特在《沉思录》中写道:“没有证据表明,人的灵魂或者脑量在这么长的历史长河中变好或者变多,而人的能力却早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5]在此我们可以理解布克哈特是想要告诉人们:人的精神境界不一定会随着历史的延续推进而不断提升完善。对这一点,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好像显得有点悲观和难以理解。我们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物质生活如此丰富,难道这不是进步吗?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进步。但倘若说历史进步就仅仅局限于此,那就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因为历史的主体———人的精神没有进步,这样的历史进步不管是逻辑上,还是常识上都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历史进步应该意味着人的进步,这包括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都进步了。布克哈特在书中写道:“被人们称之为进步和道德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无非就是通过多样和丰富的文化,并且借助国家权力归个性加以束缚;这种束缚有时甚至可以发展到令个性完全退出社会领域的程度。此外,赚钱成了压倒一切的活动,所有的动机都可以归结到那里去。”“生活在今天的人有一个心虚的地方,那就是,现在挣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和有保障,不过,一旦生财之道受到威胁,那么与钱财密切相关的良好感觉也将烟消云散。”[5]听完布克哈特的话后,再好好审视我们时代的人和事,我们会自信地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没有被赚钱所束缚住吗?当一个时代为金钱疯狂,眼中只闪烁着金钱的光,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时代即使黄金遍地也不能说是历史的一种进步。布克哈特对历史的忧虑在今天看来也是没有过时的,或许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在某种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布克哈特对进步史观的怀疑是略显悲观,因为毕竟进步总是让人鼓舞,让人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但这样也容易导致一种盲目和冒进,历史上的很多悲剧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布克哈特的怀疑和悲观,与其说是一种消极情绪,不如说是一种对历史发展审慎的洞见。人类在面对并思考自身的历史时,黑格尔的进步史观会给我们一种前进的动力,布克哈特的忧郁和悲观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却带来了同样不可或缺的警觉和启示。

总之,历史是什么?如何认识历史?认识历史的意义何在?只要有人类存在的一天,人类的历史就将延续,这些问题将萦绕着人们,将不断有人用各自或相同或相异的方式方法去思考去探索去考察。黑格尔在思考,布克哈特也再沉思。黑格尔对历史的思考意在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设计出一个蓝图,企图把整个人类历史纳入这个蓝图让人一目了然,知根知底,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一种带有乐观情绪的理论。而布克哈特显得低调沉稳些,布克哈特虽然对历史的热爱和痴迷是不容置疑的,但他那淡淡的忧郁和悲观还是从在他书写历史的笔端流露出来。在我看来,布克哈特的这种治史态度,他的这种忧郁和悲观是对历史敬畏的一种自然真诚的表现。

参考文献

[1][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 (下卷) .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年, 第275页, 第276页。

[2][3][10][13][16][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M].李秋零、田微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 第77页, 第54页, 第81页, 第48页, 第83页。

[4][9][1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 第8页, 第8~9页, 第17页。

[5][6][7][12][14][15][18][19][瑞士]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M].金寿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2页, 第2页, 第2页, 第3页, 第8页, 第VII页, 第59页, 第59~60页。

篇9:读《江门文艺》总有收获

不同的工种。相同的人格。无论是做高官,还是掏大粪,都是为了服务大众,都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无论是高大帅气,还是矮小丑陋,相信自己,看得起自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谐社会就是这样构建的。这是读诗歌《我就是我》最直接的感受。

年轻不是错,但容易犯错,绝大多数人都曾迷失过,只是所犯的错或大或小,回头或早或迟,所以生活中不单单需要警惕和谨慎,更需要保持清醒,尤其是在发觉走错了路时,应及时回头,亡羊补牢。《迷途羔羊》结局虽有一些伤感,但活着的人回头了,就是最让人欣慰的!

(广东鹤山余大水)

我的文学梦园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向《江门文艺》投稿的经历。当年贵刊有个栏目叫“太阳雨”,专门发表短小诗歌。我认为,诗歌篇幅比较短小,发表机会可能大点。于是忙了两个通宵,终于写出两首小诗,心情既害怕又紧张地趁夜里无人,偷偷把稿件塞进邮筒里。或许是文笔尚幼稚。几个月了也没半点回音。后来。我又写了几篇散文投出去,还是遭遇同样命运。

虽然文章没有发表,但我钟爱《江门文艺》的心一直都没有改变。就这样,这本杂志一直陪伴我到了大学。别人问我,上大学后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笑着说:“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江门文艺》上面。”大家都说我没有大志气。但我却一个人偷着乐。

大学里,我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书籍。写作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或许是远离父母的缘故,我特别想家。于是就把这种思念写成文字,然后把这篇呕心沥血之作《忏悔的泪》投给《江门文艺》,三个月后,文章竟然发表了。

杂志上市那天,我一下子就买了二十多本,送给我的亲人、老师还有同学。告诉他们我的梦想终于成真了。从那之后,我对写作更加狂热。每写完一篇文章我都投给《江门文艺》,因为我相信她。

(广东深圳谢文华)

我要把你带回家乡去

今年三月。我从湖北来东莞长安找工作,在一家书店看到《江门文艺》2007年1月上期。我当时就被里面的文章吸引了。虽然是一本过期杂志,但我还是把它买了下来。便从此深深地爱上了她。可是。由于当时是刚出门打工,没有充足的钱和时间来每期购买新刊,便留下了遗憾。好在八月份,我被朋友介绍到新会打工,就离《江门文艺》更近了。我知道贵刊是每月13号和28号出版,每到这两个日子,就骑上单车到两公里以外的镇上书店买书。后来书店老板娘得知我从这么远来买书时,就答应每期给我留一本,从此,我再也不担心买不到了。

遗憾的是今年有十多本没有买到,不知你们有无存货,要是有,我将把今年的买齐,好在春节回家时带回家乡去,让更多的乡亲来读这本有益的杂志。我相信我的乡亲也会与我一样很喜欢她的。

(广东新会石春明)

石先生的美意我们深表感谢!本刊能有今天,都是与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分不开的。我们的存货不多,能否找齐你所需要的还很难说。您可直接打电话与办公室文先生联系,将您想购买的杂志列出来,看他能否帮您找齐。谢谢支持!

篇10:读沉思录有感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罗马在位皇帝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传下来的第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讲述了自己对人生伦理问题的思考。

书中主要以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为主,好似在与镜子中的自己交谈,告诫自己应该怎么做,什么不能做,剖析自己的灵魂,使内心和谐安宁。《论语》中也强调“吾日三省乎吾身”,自我反省,自我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浮躁,学会沉稳踏实冷静的对待人生,收获更好的人生。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生活,却很少会停下来静静地思考一下自己,或许是因为没时间,又或许是没勇气,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思考自身的理由。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停下来思考自己的过去与将来,有什么做的好的继续保持,而做的不好的加以改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调整好自己的路线,继续努力向前,我们就会更加有动力。

《沉思录》的第一卷基本都是以“我从”开头,他努力发现自己周围人身边的优点,反省自己的不足,同时这些也是我们需要学的。古人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一句“我从祖父维鲁斯那里学得:良好的习性和平和的性格。”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他的智商,而是情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平和的性格可以让人获得好的人际关系,交到很多朋友,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这点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身上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他在好多细节方面都胜出,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生。

“不要经常地,也不要没必要的对人说明或致函说‘我忙’;不能以这种借口推卸对由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各种应尽的义务”,“朋友由于某件事情责备你,不要轻蔑地对待他,即使他可能是不合理地进行指责,而要试着让他恢复惯常状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朋友邀请自己参加一个聚会或是请自己帮个忙,我们自己心里不想去,就会借口说自己很忙,没时间。朋友虽然嘴上说“没关系”,但是双方肯定还是会感到很尴尬,朋友关系也会打一个折扣,长期以往,关系也就渐渐淡了,或许就因为这样,我们又失去了一个难过时可以交心,遇到困难时可以出手相救的朋友。要知道,友情是你人生中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他和爱情一样需要用心去经营。当朋友误会我指责我时,我也不能冲动做出一些以后会后悔的事情,而应该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努力解除误会,原谅对方。一时所受到的委屈和长时间的友情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依赖他人,心境快乐;富有远见,合适地预先安排甚至各种琐细的事情”,“对一切都冷静地、有序地、精力充沛地、互相协调地进行思考”,“坚强地既能坚持,又能自制,这两种品质表明一个人具有完美地、不可战胜的灵魂”。我们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很多人都有一点公主病,从小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但是我们总要步入社会,总要脱开爸妈的怀抱自己出去闯,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独立,自立自强,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强地面对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理想,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人生的短期和长期计划,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不能每天漫无目的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杂乱无章,有条不紊的生活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充实。坚持自己所拥有的理想,学会自律,战胜自己身上人性的弱点,努力克制,是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篇11:读《沉思录》有感

但《沉思录》除外,这是我自觉的想去看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篇12:读沉思录有感

当我每晚躺在床上,安安静静地品读时如获珍宝似的不忍释手。持续下来,或多或少有些感悟。

我不曾时刻地读也不曾口口声声地去解释它,而是在我觉得心情愉快、沉重,抑或需要有种精神支持我走下去的时候,抑或没有人能帮我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就可以慢慢地去品读,并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生活、感情、学习等等,不要总想着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最好的东西。人,都是有追求的x,总想着让某种东西来满足自己的x,这也是人是自私的原因。而这也要求我们面对现实。有些东西是虚无缥缈的,过了就烟消云散。这和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似乎我们就能快乐生活一生了。

人的追求愿望强烈时,往往会忘记了道德的约束。就像追求一个喜欢的人,刚开始用“糖衣炮弹”轰炸,得手之后就用像白色垃圾一样置之于荒原之中,不再醒悟,而那些美好的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东西就没有回来过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往往到了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这也违背了《沉思录》中说:“人要热烈追求那些你认为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和人,甚至是执著。”

人的品德性质是人内心深处拥有的将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度过,不是急切,也不是麻木不仁地度过。

因此,我会选择更好适合我走下去的路,连带自己的情感也放进受伤的心里。按照书中说的:“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持续不完的。”这就是有些人为了某个人而付出一切之后伤痕累累时,而不会那么痛苦的原因了。

于是我在伤心后不痛苦时看了书。回归前面的《沉思录》那是在需要的时候读的,而此时看了就是能助自己走出那条充斥悲伤的深沟。这也让我明白了,人嘛就是在痛苦之后才会知道现在的`幸福,在失去什么之后才会懂得珍惜,没有了什么之后才会寻找什么……而一生之中除了忙碌之外就是空闲的胡思乱想了,才会拥有那么多的烦恼。

而自己情感上的失败不曾像失去牵过手的女孩那么伤痛,就像拖鞋的作用,有与没有就是不一样。

始终学业还是更值得深思,就业怎么办?我已经没有时间为失去而哀,我也不能让人轻易记住和轻易忘记,按照书中说的:“你忘记所有东西的时刻已经临近,你被所有人忘记的时刻也已经临近。”

篇13: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关键词: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阅读记录

《清华园日记》是季羡林先生1932年8月至1934年8月于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所写的日记, 是青年季羡林对大学生活的真切描述和生动记录, 构成了《清华园日记》独特的价值。回望季羡林大学岁月的印记, 里面人物形象平凡, 并无学界泰斗的登高望远, 只有面对未知未来的忐忑不安, 与今天大学里的莘莘学子一般无二。然而, 清华园的四年学习生活是季羡林迈向未来学术辉煌的起点, 其中的学习和阅读无疑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清华园日记》里的季羡林, 是处于大三、大四时期的高年级大学生。由《清华园日记》中的内容可知, 阅读占据了青年季羡林的大部分学习时间。两年的大学生活, 季羡林几乎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 而他的阅读书目数量大、种类广泛。虽然日记内容总是寥寥数语, 但却记录了他阅读的点滴, 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 他的阅读书目卷帙浩繁。根据《清华园日记》的记录, 季羡林大三、大四期间阅读的书目有近200本之多, 其中外文书籍100多本, 中文书籍60本左右。虽然日记里随处可见他阅读和写作的痕迹, 但不同于一般的日记文学形式, 里面并没有长篇大论的所思所感, 随笔记录的都是他今天在读什么书、简单地描述好与坏、写书评和译作以及计划发表在什么期刊等流水账式的记录。

概括起来, 由于季羡林在清华大学学的是西洋文学, 所以他在清华园里的阅读可分为外国文学阅读 (英文、德文、法文及中文译本) 和中国文学阅读, 其中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分别作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贯穿季羡林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活。

一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

在外文阅读方面, 季羡林阅读英文著作比较多。因为他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 到高中时甚至委托书店代购英文书籍, 英文水平相对较高。在兼容中西文化的清华大学里, 阅读英文图书对他来说是既理想又容易的选择。季羡林的英文阅读范围广、形式多样, 包括经典小说和文学论著, 如英国艾玛和莎士比亚的多数作品, 歌德的《歌德全集》和卢梭的《忏悔录》以及一些意大利经典著作等。与英语阅读相比, 季羡林德语和法语阅读的量并不大, 阅读的过程也比较困难。虽然季羡林的专业是德语, 但是他的德语水平并不好, 法语学习也是半路出家, 两者距离他的英文水平还很远。德文著作方面, 季羡林阅读荷尔德林 (《清华园日记》中称为“薛德林”或原文“Hölderlin”) 和凯勒的作品比较多, 其中荷尔德林是季羡林当时很喜欢的作家, 他甚至几番周折从海外购得《荷尔德林全集》。日记所提到的法语作品也都是经典著作, 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高乃依的《熙德》和莫里哀的《伪君子》以及普鲁斯特的《在斯万家那边》等。其中《在斯万家那边》的阅读历时漫长, 一个多学期都不曾把它读完放下。另外, 季羡林阅读的外国文学读本中还包括中文译本, 如《浮士德》是郭沫若译本, 《罗密欧与朱丽叶》由徐志摩翻译。

关于外国文学, 季羡林在日记中的评论很少, 只是在读荷尔德林的作品时会多说上几句。例如, 他在1 9 3 2年11月2 2日记道“刚才我烛读Höl d e r l i n……万籁俱寂, 尘念全无, 在摇曳的烛光中, 一字字细读下去, 真有白天万没有的乐趣……”;以及1933年7月16日对荷尔德林书信体小说《许佩里翁》的评价“觉得非常好, 拿抒情诗的笔法来写小说, 他还是第一个”①等。虽然季羡林在日记里评述不多, 但是广泛的外语阅读催生了他的诸多译作、消息小抄、书评或是论文, 开阔了青年季羡林的眼界, 使他逐步走上了尝试写作和发表作品的道路。

《清华园日记》里有很多他发表译作、书评、文坛小抄和论文的记录。如译作《一个守财奴的自传》 (Don Marquis作, 《华北日报》副叶稿上, 1 9 3 2.9) 和《代替一篇春歌》 (H.J a c k s o n作, 《清华周刊》第39卷第1期, 1932.3) ;国外文学消息翻译《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高尔斯华绥》 (北京《晨报》《学园》, 1932年12月15日、16日) , 以及1932年10月10日写到的“早晨作文坛消息两篇, 一关于Faust英译本, 一关于U.Sinclair近著American O u t p o s t”, 不仅如此, 他还就此写了两篇小作文发表在《大公报》文学副刊上。关于读后作文, 1933年4月季羡林为他喜欢的作家荷尔德林写了一篇生平介绍和自身对他的认识, 最后在《文学评论》 (第1卷第2期) 上发表了《近代德国大诗人薛德林早期诗的研究》一文 (1934年8月4日) 。

不管是译作、消息小抄、书评或是论文, 它们的产生都与季羡林广泛的外语阅读密切相关, 日记里呈现的信息只是点到为止, 但却能找到它们的来处和去处。

二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

受小时候阅读兴趣的引导, 季羡林虽然大学主修西洋文学, 但中国文学也在他的阅读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包括中国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阅读。在大约60本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中, 他在日记里发出的感想远远多于外国文学。

1. 传统文学阅读

季羡林在中小学时期就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基础, 那时他喜欢看古典通俗文学作品。《清华园日记》里的书单中有不少是古典文学作品, 其中阅读时间几乎都集中在1934年, 既有《红楼梦》《儒林外史》《诗经》等经典著作, 也不乏稗官野史、奇闻异志类通俗文学作品, 如《西游补》《绿野仙踪》《东游记》《鬼土日记》《岭南逸史》《北史演义》等。

季羡林虽然喜欢阅读古典通俗小说, 但他并非好坏不分, 其中《西游补》得到了他的很高评价, 并在日记中写道“《西游补》读完, 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好的一部书, 完全以幻想为骨干, 利用旧的材料, 写来如行云流水, 捉摸不定, 写幻想至此, 叹观止矣”。而其他作品在他看来则大多乌烟瘴气所读非文。例如, 日记中记道“昨天看《东游记》, 简直不成东西;《绿野仙踪》比较好一点, 不过也不高明”。在看《鬼土日记》时评价“还不坏。不过讽刺太有点儿浅薄, 也太单调。文字很经济”。他对《红楼梦》和《儒林外史》赞赏有加, 《儒林外史》“写的的确不坏, 充满了irony, 几百年前能写这样文章, 真不容易”。读《红楼梦》时, 他更是深有所感、爱不释手, 比起小时候读《红楼梦》的懵懂, 这时的季羡林可谓书中觅知音。他能看到林黛玉的孤独, 感她所感、忧其所忧, 甚至发出“我这次再接着看是拿着刽子手杀人的决心看下去的”这样激烈的情感。此外, 季羡林还比较喜欢读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日记记录有他对《南唐二主全集》的短评“后主词真好极了。我尤爱读‘帘外雨潺潺’一首, 我真想哭呢”。

为什么喜欢《红楼梦》?为什么一句“帘外雨潺潺”就能引起他的悲伤而想要哭?“读书是与古人灵魂的对话”, 无论曹雪芹、李煜, 或者说是林黛玉, 孤独、敏感、细腻、苦闷都能引起季羡林的情感共鸣, “才情皆为人生苦”, 也许只有将一腔热情付诸书海, 才会感到被救赎。

2. 现代文学阅读

在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文坛可谓百家争鸣, 而当时的北大、清华更是“京派”文学的策源地, 人文荟萃, 各抒己见。在彼时彼地, 季羡林无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文学的浓厚熏陶, 他在师友的影响下大量阅读, 积极创作。

“活人的书不可读”这一论调在当时的中国似乎并不成立。在《清华园日记》的书单里, 现代作品占据了季羡林中国文学阅读的大部分, 鲁迅、郁达夫、丁玲、郭沫若、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作品都在他的拜读之列, 日记中对它们的评价赞赏居多, 非议较少。

从日记里几句简短的话语中不难看出, 鲁迅的作品, 季羡林看得不少, 对其人也极为敬重。他秉烛夜读鲁迅的《三闲集》, 最后说到“此老倔强如故, 不妥协如故, 所谓左倾者, 实皆他人造谣”, 其中的维护敬佩之情显而易见。但在读到《二心集》时, 他却又认同鲁迅思想有些偏“左”了。相比较而言, 季羡林对周作人的文章总是不乏赞美之词。《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让他觉得周作人的思想中庸而健康, 但中间也有让他不满之处, 他因此还打算作一篇批评该文的文章来。而读完《看云集》, 他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认为平时索然无味的事物, 经周作人一写, 都栩栩如生起来, 仿佛一切都有了诗意, 而这种评价在整个日记中极为少见。

当然, 现代作品中肯定也有不少不合胃口之作, 日记中也有明确记录。如丁玲的《母亲》, 季羡林一连几天都在读它, 最后他却觉得不好, 认为背景不足, 主人公的变化来得太快。另外, 日记里还有一处比较直接的否定, 就是读完张露薇的《粪堆上的花蕾》后, 他觉得“简直不成东西”, 评价简单粗暴, 口吻任性纯粹。

此外, 若说外国文学引起了季羡林翻译的热情, 那么阅读中国文学则激起了他在文学评论方面的写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 文艺界的思想异常活跃, 不管是大师之间、学子之间或是学子与大师之间都经常出现学术论战的现象。在《清华园日记》中就有多处提到季羡林作文骂某人某作, 如前面提到的周作人, 虽然季羡林对他评价比较高, 但还是忍不住要写一篇文章批上一批。除此之外, 日记中还有两处骂战:一篇是《再评烙印》, 是批评臧克家的, 发表在北晨学园《诗与批评》上;还有一篇是关于《夜会》的书评, 后来还有人在《世界日报》上批评他的这一评论。可以想见, 当时学校的文学氛围是很浓厚的, 骂战是思想的交流, 同时也是如季羡林一般爱读书的学子们写作的动力。

《清华园日记》中展示的季羡林的阅读过程不只是吹毛求疵, 其中还有不少触动心灵的时候。1933年8月20日的日记中记道, 受巴金的《家》的启发, 在感动之余, 季羡林还拟作一篇回忆性散文, 名叫《忆》。在第二天, 他还写了一篇《家》的书评, 发表在《大公报》文学副刊上。不止于此, 季羡林还为李后主作年鉴和传略, 虽然日记中说是为了应付老师吴宓, 但从前面不难发现, 他也是喜欢李煜的诗的。

通过阅读《清华园日记》, 我们可以发现, 大学期间季羡林的学习生活是充实的。与书为伴, 慰藉了他孤寂的心灵, 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静下心来读书更是可贵可敬。通过持续的阅读, 青年季羡林也是受益匪浅。首先, 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坚持不懈的专业阅读, 是一个学者脱颖而出的先决条件。季羡林先生后来去德国留学, 攻读极为艰深的东方语言文字, 这种持之以恒的阅读毅力必不可少。其次, 青年季羡林通过阅读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季羡林通过阅读发现了德国古典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荷尔德林作品的精神气质, 暗合了季羡林的性格与情感。由于荷尔德林诗集的牵引, 季羡林确立了留学德国的人生目标, 最终实现了人生的飞跃。青年季羡林的奋斗史, 从这个意义上说, 基本就是一部阅读史。而季羡林先生当时的阅读书单和阅读经历,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有着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注释

篇14: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谁会想到

20年前的那只蝴蝶

沿着曾经埋下的路标

又飞了回来

那么多的时光

荒芜了那么多年的时光啊

我庆幸

在四月

在这个满是伤口的四月

遇到东风

于是我有了

张开翅膀的理由

九道河

時光是缓慢的

九道河知道

九道河岸上的芦苇

仍不肯返膏

这长长的缄默和死亡

陷进了低谷

河汉上的光阴堆成了沙丘

诸多上岸的水痕

我敢肯定

于前夜,河水咆哮过

而青天白日

九道河多么温良啊

缓缓地蜿蜒而去

映山红

山中的光景是寂静的

喜鹊停在道旁低低的树上

没有山雀灰扑扑的影子

映山红在吕家河的村口开得撩人啊

我伸手扶住铁色的树干

努力靠近这些红

这红多妖娆

跟吕家河的民歌一样风情

黄花

我一朵一朵地采摘

这不是昨日的黄花

它是今日的黄花

黄得像缎子

亮得像灯笼

我叫不出它的名字

但我喜欢它

喜欢它的明亮和温暖

我捧着这些花儿

与春天合影

并且坐在冰冷的石头上

回忆一场雪花的盛宴

山道上,遇见一只羊

山道上

我们遇见一只羊

一只站在路中间挠痒的羊

我们没有惊扰它

我们看它雪白雪白的羊毛

我们看它可爱的样子

我们看它花一样开在山道上

我们秧路相逢

直到它挠完痒发现了我们

害羞地跑了

一只乌鸦

无法形容它的黑

它的唇齿

它光滑的翎羽

它停在路边绿色的树枝上

没有呱呱乱叫

它安静得如一潭深水

但它的眼睛黑得发亮

藏着一抹孤独

一团黑色的火焰

吕家河民歌

吕家河的民歌是朴素的

已经唱到了山外的山外

朴素的吕家河民歌

已经唱醒了春天

在吕家河,我们做了一回青麦和开花的油菜

在吕家河。我们听到了故乡的心跳

在吕家河,我们寻找民歌

在吕家河,我们就是民歌

走武当南神道

我不是香客

我是那虔诚的俗人

有一颗朝圣者的心

我祈盼与神相遇

说出今生爱过和恨过的蝴蝶

甚至说出一片真正的雪

那些光洁的羽毛

我祈盼与神交谈

说出尘世的诱惑与龌龊

在黑金沟大峡谷

我沐浴着松涛,流水,鸟鸣

神端坐在金顶

上一篇:《恪守心灵的绿色》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下一篇:秋去冬来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