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章节选

2024-05-07

季羡林文章节选(精选14篇)

篇1:季羡林文章节选

这篇文章描写了一只虎皮斑纹、不美观、很普通的猫,但猫十分善解人意、为主人照着想。采用倒叙写作手法,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其命运的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这篇文章语言简朴却意蕴深远,不刻意追求语句工整、辞藻华丽,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最高境界。

篇2:季羡林文章节选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向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1月7日

《人生絮语》经典语录

1、“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2、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3、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4、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5、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6、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7、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8、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9、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10、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篇3:季羡林文章节选

关键词:科普文章,文章鉴赏,文采

科普文章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文章。其中少儿科普文章根据读者的性质, 自成一派, 形成了独特的科普文章风格。这类文章如何甄别优劣, 或者说, 这类文章的鉴赏有什么标准呢?

一、文章要让人看得懂

不管什么类型的文章, 首先要让人看得懂, 所谓文章千般好, 先要看得懂, 这是好文章的第一要素。一篇文章云山雾罩, 不知说云, 语言再优美也不能称得上是好文章。

例如, 有一篇文章叫《镜子里的阿凡达》, 看标题有点摸不着头脑, 来读其中的一段——

你想走进精灵的世界, 变成阿凡达吗?这面魔镜能圆你的梦。魔镜的大名叫作“阿凡达变形站”, 它来源于中国艺术家陈丹青的创意。它采用了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 能快速捕捉到站在镜前的观众的影像, 然后利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染色、变形和拉伸等处理, 最终, 一个阿凡达就出现在魔镜之中!更神的是, 这面魔镜还能分析每个观众独特的面部特征, 从而使阿凡达形象保留着观众的面部特点, 也就是说, 这个阿凡达和你非常神似。

原来, 这是讲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的新创意。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这么一读, 什么都清楚了。

二、文章标题要吸引人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 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 容易引起人的阅读兴趣。

例如, 一读到《来一克上帝的“大便”》这个标题, 脑子立刻冒出来好多问题:上帝的大便是什么?上帝拉屎吗?为什么上帝的大便是论克的?其实, 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金元素的, 一个很平常的选题, 但是引文从上帝的大便入手, 说生活在古代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认为, 上帝的大便是金灿灿的, 就跟黄金似的, 引出了文章要讲的内容——金元素。当然, 在文章中, 作者重申了“黄金当然不是上帝拉出来的大便”, 这里题目“大便”加引号是非常贴切的。

再如, 《在那海参崴脚的地方》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海参崴, 作者原来的题目叫《美丽海滨海参崴》, 这个题目很一般, 而且海参崴的“崴”经常被人误读成“威”。编辑经过思考以后想了一个题目, 叫《在那海参崴脚的地方》。这么一来, 一是可以以“崴脚”一词来纠正“崴”的读音, 让学生记住这个字的读法;二是海参是一种生物, 以“海参崴脚的地方”来命名, 立刻增加了幽默感, 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文章选题非常好

文章选题很重要。好的选题能够吸引人去关注, 有一定的影响力。选题好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时效性强, 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例如, 《寻找空难的真相》, 这篇文章是从当时马航失联客机事件入手, 让读者了解发生空难的可能原因以及在空难发生时搜救遇到的一些问题。二是着眼点好, 是人们不知道的。例如, 《从太空中看沙尘暴》, 咱们平时看到的沙尘暴都是地面上的, 那么从太空中看沙尘暴会是什么样的, 读者非常想知道这个, 这个选题就很好。

四、文章内容很有趣

好文章主题突出, 趣味性强, 仿佛将人带进了一个开心乐园, 令人捧腹大笑。文章既可以让人快乐起来, 又可以让人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

例如某篇写动物的文章《奇猴相聚花果山》, 其开篇为:

“整天对着花果山上这些模样都差不多的猴子猴孙, 好没意思。世界这么大, 长相奇特的猴子肯定不少, 我为什么不把它们请到花果山来, 和我一起欢庆猴年的到来呢?”

猴年越来越近了, 住在花果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突发奇想, 要举办一场奇猴喜乐会。主意已定, 大圣找出一本《奇猴名录》, 给名录上的一些猴子发出了邀请信。然后大圣吩咐手下, 张灯结彩, 备好瓜果梨桃, 准备迎接客人。

猴年了, 以《西游记》经典人物形象孙悟空来串起整个故事, 介绍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猴子, 很有趣。

再如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吉星高照贺新年》:

电影宣传海报

电影名:《吉星高照贺新年》

编剧兼导演:菠萝

领衔主演:红星凤梨

参演嘉宾:黄星凤梨、紫星凤梨、虎纹凤梨、莺歌凤梨、火炬凤梨、白雪公主凤梨、水塔花等众多观赏凤梨

号外!号外!植物小学凤梨班集体创作拍摄的新年贺岁片《吉星高照贺新年》, 因集搞笑幽默喜庆于一身, 毫无悬念地登上本年度最新贺岁片排行榜榜首!

一时间, 红星凤梨红遍大街小巷。

这篇文章以植物小学凤梨班集体创作的新年贺岁片《吉星高照贺新年》引入, 主要介绍凤梨家族的几种植物。整个文章就好像贺岁电影的宣传发布会一样, 开头是介绍编剧兼导演, 接着是领衔主演, 还有参演嘉宾, 热热闹闹过新年, 看着就喜庆, 非常有趣。

五、文章的科学知识要讲清楚

知识要讲得清楚、精确, 如果讲不清楚, 还不如不说。

例如, 《又见圆明园》, 这篇文章是一篇资深编辑的采访稿, 来看其中有关知识点的部分——

二维码算得上是条形码的升级版。条形码是通过粗细不同的线条和线条之间不等的间距来存储信息的, 而二维码却是通过大小不等的黑点和白点来做到这点的。二维码中的黑点表示计算机二进制中的“1”, 白点表示“0”。通过它们的排列, 二维码就像一个小型计算机一样, 可以存储很多信息。比起一次只能存储几十位字符信息的条形码来说, 二维码的存储量要大得多, 它携带的信息量可以达到几千个字符, 而且识读的速度也比较快。通过摄像头等扫描设备, 平板电脑可以读取二维码中的信息或者从电脑中调取和编码相对应的资料。

2013年, 那时候二维码还没现在这么普及, 所以, 当时这个知识点很新。读了这一段后, 读者就会知道“二维码的黑点、白点排列起来, 就像一个小型计算机一样, 可以存储很多信息”, 非常好理解。

六、文章能感动人

好文章不干瘪、苍白, 有故事, 有情节, 有细节, 看后让人感动, 令人深思, 有所启发。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读者》, 它择稿的唯一标准就是“我选择让你感动的文章”。

例如《海豹宝宝的幸福生活》, 讲的是海豹宝宝和妈妈的温情故事。海豹宝宝全身雪白, 眼睛大大的, 看着好可爱。但是, 这篇文章刊登不久之后, 爱护动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给编辑打来电话, 说海豹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幸福, 它们每年都面临着被人类杀戮的凄惨境遇, 而且就在海豹繁殖的春天, 这种杀戮非常猖獗。所以, 爱护动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篇稿子, 这篇稿子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亚洲地区总代表葛芮的文章。葛芮亲自考察过海豹的生存环境, 看到海豹繁殖的温馨画面, 同时海豹的繁殖季节, 又是不法分子捕猎海豹猖獗的时节, 所以, 编辑跟作者沟通之后, 选择了两个故事角度——海豹的喜与悲, 来讲海豹的故事, 发表了《海豹的悲喜之春》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了海豹繁殖、哺育等感人的故事, 也写了捕猎者杀害海豹的故事, 真实、生动、感人, 能带给人反思, 激发人的爱心, 提高读者的环保意识, 这应该是一篇好文章。

七、文章语言活泼, 有文采

文章主要靠语言来表达和体现。鲜活的、具有美感的文字总会惹人喜爱。在科普文章中, 优美的文字更是难得, 因为既要把知识讲清楚, 又要有文采, 作者文理兼备, 实在不易。

那么, 何为文采?文采就是要有美感, 语言上能给人带来鲜明的视觉冲击力和愉悦感, 让读者一接触就不忍放手。这里面大概包含语言的调子、语言的韵味、语言的组合、词汇的丰富、修辞的多样化等。不一定要有多华丽的语言和辞藻, 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有的放矢, 不能无病呻吟, 要通过真情实感来打动人。

还是拿《又见圆明园》举例。看其中优美的文字——

工作人员指导小编用平板电脑上的摄像头对准了一个半米见方的纸板上的二维码, 扫描了一下。霎时, 奇迹出现了——

屏幕上忽然矗立起巍峨的宫殿群, 粗大的红色廊柱, 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庭院里, 树木扶疏, 花红柳绿, 清泉喷涌。

小编手举平板电脑慢慢转动身体, 周围的景色随之变化, 就像在看360度全景电影一般。宫殿群东北角高大的戏楼仿佛传来喧天的锣鼓声, 正在上演着一幕幕戏剧;东边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 皇帝足不出宫就可以在此体验民间生活;御笔题写的“礼园书圃”匾额高挂在藏书楼内, 手抄本《四库全书荟要》静静地躺在书柜里, 等待着皇帝去翻阅……

将虚幻的场景用语言描述得生动有趣, 就好像读者现在就身临奇境, 看到了当时圆明园的盛景, 非常真实, 又虚无缥缈, 从而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

八、文章图文并茂, 读起来不累

文字描写一大堆, 不如一张图更直接。所以用图将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表达得生动、到位, 这样的文章才好看。

例如, 《地震来了怎么办》这篇文章。这种选题如果只是用文字讲知识就很枯燥乏味, 但是用搞笑的漫画来表达, 知识就有趣了, 文章也好看了。

九、文章要百看不厌

百看不厌的文章必定是好文章, 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筛选, 成为杰出的艺术精品留传下来。要达到百看不厌, 除了故事好看、语言优美以外, 还要能给人以启迪, 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果读者从头到尾把一篇文章看完, 没有任何感觉, 看完就忘, 那么这篇文章就没有发挥它的作用。

因此, 百看不厌的文章, 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是知心的朋友, 让人终生难忘。

十、结语

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先生, 在《檀香刑》里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的事情, 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 一旦圆满了, 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 一旦熟透了, 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 才能持恒。

篇4:写文章的一面镜子(节选)

从中国过去的笔记和诗话一类的书中可以看到,中国过去的文人,特别是诗人和词人,十分重视修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人所共知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诗人经过几度考虑才选出来的。王国维把这种炼字的工作同他的文艺理想“境界”挂上了钩,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什么叫“境界”呢?同炼字有关是可以肯定的。他說:“‘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难道不是炼出来的吗?

这情况又与汉语难分词类的特点有关。别的国家情况不完全是这样。

上面讲的是诗词,散文怎样呢?我认为,虽然程度不同,但这情况也是存在的。关于欧阳修推敲文章词句的故事,过去笔记中多有记载。我现在从《霏雪录》中抄一段:

前辈文章大家,为文不惜改窜。今之学力浅浅者反以不改为高。欧公每为文,既成必自窜易,至有不留初本一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粘之屋壁,出入观省。至尺牍单简亦必立稿,其精审如此。每一篇出,士大夫皆传写讽诵。唯睹其浑然天成,莫究斧凿之痕也。

这对我们今天写文章,无疑是一面镜子。

篇5:季羡林的文章

赋得永久的悔

★ 季羡林爱国语录

★ 爱国文章读后感

★ 季羡林描写动物的文章

★ 清塘荷韵季羡林的文章

★ 季羡林散文精选

★ 季羡林语录

★ 季羡林散文集

★ 《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 季羡林夹竹桃读后感

篇6:季羡林的文章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

如果我有优点,我只讲勤奋。

工作是我的第一需要。

一个“真”字示人。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篇7:季羡林的文章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每次温总理看望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季先生总有几字真言相送。季先生学贯中西,微言大义。他的这一句话,让人思之再三。“撒谎”这个词,有人考证源于拉丁语,定义包含违背良知的意思。经历文革后的巴金先生、冰心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等人文泰斗,都痛恨说假话,因为一个人在说假话,并不可怕;而一个民族都在说假话,一场灾难就很难避免,结果是,一步一步,诱导这个民族濒临万劫不复的深渊。

假话在任何时候都是个人和社会的顽敌,“假话全不讲”——攻克这样的堡垒,并非一蹴而就。在当下的商业背景之下,无论是商品推销、媒体广告、利润角逐、人际交流处处不乏谎言和欺骗,只是方式越来越隐蔽,手段也越来越高超。蒙田说,说谎是一个可耻的缺点,这是一个蔑视上帝和害怕人类的表现。“假话全不讲”,就个人而言,是道德旨归和人生境界;就社会国家而言,是文明进步的标尺。一个伟大品德的开端,总是以“假话全不讲”为前提,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把它作为政府必须履行的首条准则。与此同时,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真话全说出来?我想起美国的托马斯·潘恩。这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因为写了《常识》一书,成了美国的英雄。书中,他提出美国应该彻底摆脱大不列颠和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殖民统治。在潘恩写这本书之前,许多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美国人还只是试图改变英国人的统治方式,并没有想过独立。然而,潘恩提前说了真话,他先知的声音开启了民众的智慧。

此后,潘恩无论走在美国的任何一片国土,都被当作英雄受到拥戴和追捧。后来潘恩说真话说到了法兰西。巴黎的几个月里,他写下了毁掉他一生的《理性时代》。在这本书里,他以巨大的激情来攻击《圣经》。潘恩不知道,真话犹如种子,想让它发芽,要看水质、空气、土壤和阳光合不合适。如果闭着眼睛,一把全撒下去,非但浪费了粮食,而且吃力不讨好。其结果不但白费了辛苦,而且由此还会招致不解者的怨恨。当他再次回到美国,他发现自己到哪里都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这才知道美国人已经读了他的《理性时代》。美国人认为这是一份不合情理的杜撰,证明的是一些无须证明的东西。潘恩死时只有六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这在倡导精神自由、生活多元的美国,是否能说明一点问题?大师已逝,箴言在耳。回味季羡林先生充满哲理的这句话,黄钟大吕之声涤荡心间,就将此作为对老先生的怀念吧。

篇8:季羡林文章节选

《读者》 2011年第1期 转载 《差距不是0.1》

《青年文摘》 2011年第1期 转载 《给大葱培土》

《格言》 2011年第1期 转载 《向四万个人道歉》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1年第1期 转载 《三个人的一生》

《特别文摘》 2011年第1期 转载 《兴了佛教,丢了王朝》

《读者》 2011年第2期 转载 《风是很重很重的》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1年第2期 转载 《母亲花》

《特别关注》 2011年第2期 转载 《尽心换来回头客》

《意林》 2011年第2期 转载 《醉马草的警示》

《青年文摘》 2011年第3期 转载 《鹰和马》

《青年文摘•彩版》 2011年第3期 转载 《威尔逊的“广告”》

《今日文摘•心灵读本》 2011年2月上半月 转载 《看着别人的眼睛》

《今日文摘•心灵读本》 2011年2月上半月 转载 《咖啡王国的咖啡渣房子》

《37°女人》 2011年第3期 转载 《潜伏了7年的高铁大灾难》

《健康文摘》 2011年第3期 转载 《有好习惯的人不会倒霉》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1年第3期 转载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

《格言》 2011年第4期 转载 《咖啡渣“筑起”的梦》

《意林》 2011年第4期 转载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可乐》 2011年第4期 转载 《永不放弃》

《感悟》 2011年第4期 转载 《饮料放错了地方》

《感悟》 2011年第4期 转载 《班花杨晓逢》

《感悟》 2011年第4期 转载 《是的,我真想》

《感悟》 2011年第4期 转载 《礼单上没有“杨士奇”》

《教师博览》 2011年第4期 转载 《珠峰“清道夫”》

《今日文摘•新锐读本》 2011年2月下半月 转载 《工作是最好的人寿保险》

《今日文摘•新锐读本》 2011年2月下半月 转载 《养生迷思》

《青年文摘》 2011年第5期 转载 《两生花》

《特别文摘》 2011年第5期 转载 《礼单上没有杨士奇》

《特别文摘》 2011年第5期 转载 《丑陋的UGG》

《特别文摘》 2011年第5期 转载 《皇帝名字不易读》

《格言》 2011年第5期 转载 《犀牛摇头》

《意林》 2011年第5期 转载 《印鱼背后的绳子》

《意林》 2011年第5期 转载 《凭什么走进华尔街》

《意林》 2011年第5期 转载 《尸体成为蜡像之谜》

《今日文摘•新锐读本》 2011年3月下半月 转载 《开宝马车的丹尼尔》

《今日文摘•新锐读本》 2011年3月下半月 转载 《不在意别人说了什么》

《今日文摘•新锐读本》 2011年3月下半月 转载 《丑陋成就财富奇迹》

《今日文摘•心灵读本》 2011年4月上半月 转载 《两生花》

《格言》 2011年第8期 转载 《让草莓早一天成熟》

《今日文摘•新锐读本》 2011年4月下半月 转载 《天空为何下鱼?》

《意林》 2011年第9期 转载 《你快乐了吗》

《意林》 2011年第9期 转载 《在飞机上卖房子》

《青年文摘》 2011年第9期 转载 《少颗门牙那桩事》

《格言》 2011年第9期 转载 《当鳄鱼上了飞机》

《格言》 2011年第9期 转载 《有月光,我们就不慌》

《青年博览》 2011年第9期 转载 《少颗门牙那桩事》

《爱你》 2011年第5期 转载 《天敌即天使》

《爱你》 2011年第5期 转载 《一瓶酒倒七杯》

篇9:季羡林的文章摘抄

但是,叔父对我的要求却是很严格的。正谊有一位教高年级国文的教员,古文方面很有造诣。他在课余办了一个讲习班,专讲《左传》《战国策》《史记》一类的古籍,学习时间是在下午4点下课以后。叔父要我也报了名。每天正课完毕以后,再上一两个小时的课,学习上面说的那一些古代典籍,有多少收获,也说不清楚了。

当时,济南有一位颇有名气的冯鹏展先生,老家广东,流寓北方。英文水平很高,白天在几个中学里教英文,晚上在自己创办的尚实英文学社授课。当时正流行图解式的英文教学法,我们学习英文也使用这种方法,觉得颇为新鲜。我大概在这里学习了两三年,收获相信是有的。

就这样,虽然我自己在学习上并不勤奋,然而,为环境所迫,反正是够忙的。每天从正谊回到家中,匆匆吃过晚饭,又赶回城里学英文。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精力旺盛到超过需要。在一天奔波之余,每天晚9点下课后,也不赶紧回家,而是在灯火通明的十里长街上,看看商店的橱窗,慢腾腾地走回家。虽然囊中无钱,看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能过一过“眼瘾”,饱一饱眼福。

叔父显然认为,这样对我的学习压力还不够大,必须再加点码。他亲自为我选了一些古文,讲宋明理学的居多,亲手用毛笔正楷抄成一本书,名之曰《课侄选文》。空闲时,亲口给我讲授,他坐,我站,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要说我真感兴趣,那是谎话。这些文章对我来说,远远比不上叔父称之为“闲书” 的那一批《彭公案》《济公传》等等有趣,我往往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偷看这些书。

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

当年我15岁,时间是1926年。

这一年夏天,山东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成立了。我此时似乎也有了一点雄心壮志,不再像以前那样畏畏缩缩,经过了一番考虑,立即决定舍正谊而取山大高中。

大概是因为入学考试分数高,所以一入学我就被学监指定为三班班长。在教室里,我的座位是第一排左数第一张桌子,标志着与众不同。论学习成绩,因为我的国文和英文都有点基础,别人无法同我比。别的课想得高分并不难,只要在考前背熟课文就行了。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至于英文,我独霸全班,被尊为“英文大家”。第一学期,我考了个甲等第一名。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荣登这个宝座,虽然并非什么意外之事,我却有点沾沾自喜。

虚荣之心,人皆有之;我独何人,敢有例外?于是我真正立下了“大志”,决不能从宝座上滚下来,那样面子太难看了。我买了韩、柳、欧、苏的文集,苦读不辍,又节省下来仅有的一点零用钱,远至日本丸善书店,用“代金引换”的办法,去购买英文原版书,也是攻读不辍。结果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两年四次考试,我考了四个甲等第一,大大地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我不愿意说谎话,我决不是什么英雄,“怀有大志”,我从来没有过“大丈夫当如是也”一类的大话,我是一个十分平庸的人。

我不记得高中是怎样张榜的。反正我在这最后一学年的两次考试中,又考了两个甲等第一,加上北园的四个,共是六连贯。要说是不高兴,那不是真话;但也并没有飘飘然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篇10:季羡林的文章内容

我生来就是一个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人。我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人,完全是环境逼迫出来的。我向无大志。小学毕业后,我连报考赫赫有名的济南省立第一中学的勇气都没有,只报了一个“破正谊”。那种“大丈夫当如是也”的豪言壮语,我认为,只有英雄才能有,与我是不沾边的。

在寿命上,我也是如此。我的第一本账是最多能活到五十岁,因为我的父母都只活到四十几岁,我绝不会超过父母的。然而,不知道怎么一来,五十之年在我身边倏然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也根本没有想到过。接着是中国老百姓最忌讳的两个年龄:七十三岁,孔子之寿;八十四岁,孟子之寿。这两个年龄也像白驹过隙一般在我身旁飞过,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也根本没有想到过,到了现在,我就要庆祝米寿了。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才四十多岁,不知为什么突发奇想,想到自己是否能活到21世纪。我生于19,必须能活到八十九岁才能见到21世纪,而八十九这个数字对于我这个素无大志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我阅读中外学术史和文学史,有一个别人未必有的习惯,就是注意传主的生年卒月,我吃惊地发现,古今中外的大学者和大文学家活到九十岁的简直如凤毛麟角。中国宋代的陆游活到八十五岁,可能就是中国诗人之冠了。胆怯如我者,遥望21世纪,遥望八十九这个数字,有如遥望海上三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可望而不可即了。

篇11:季羡林的文章散文

是我离开德国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哥廷根的时候了。

我在这座小城里已经住了整整十年了。

中国古代俗语说: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当年佛祖规定,浮屠不三宿桑下。害怕和尚在一棵桑树下连住三宿,就会产生留恋之情。这对和尚的修行不利。我在哥廷根住了不是三宿,而是三宿的一千二百倍。留恋之情,焉能免掉?好在我是一个俗人,从来也没有想当和尚,不想修仙学道,不想涅磐,西天无分,东土有根。留恋就让它留恋吧!但是留恋毕竟是有限期的。我是一个有国有家有父母有妻子的人,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回忆十年前我初来时,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在这里住上五年,我一定会跳起来的:五年还了得呀!五年是一千八百多天呀!然而现在,不但过了五年,而且是五年的两倍。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了不得。正如我在本书开头时说的那样,宛如一场缥缈的春梦,十年就飞去了。现在,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在这里再住上十年。我不但不会跳起来,而且会愉快地接受下来的。

然而我必须走了。

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当时要想从德国回国,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瑞士,那里有国min党政府的公使馆。张维和我于是就到处打听到瑞士去的办法。经多方探询,听说哥廷根有一家瑞士人。我们连忙专程拜访,是一位家庭妇女模样的中年妇人,人非常和气。但是,她告诉我们,入境签证她管不了;要办,只能到汉诺威(Hannover)去。张维和我于是又搭乘公共汽车,长驱百余公里,赶到了这一地区的首府汉诺威。

汉诺威是附近最大最古的历史名城。我久仰大名,只是从没有来过。今天来到这里,我真正大吃一惊:这还算是一座城市吗?尽管从远处看,仍然是高楼林立;但是,走近一看,却只见废墟。剩下没有倒的一些断壁颓垣,看上去就像是古罗马留下来的斗兽场。马路还是有的,不过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坑。汽车有的已经恢复了行驶.不过数目也不是太多。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马路两旁人行道上的情况。德国高楼建筑的格局,各大城市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不管楼高多少层,最下面总有一个地下室,是名副其实地建筑在地下的。这里不能住人。住在楼上的人每家分得一二间,在里面贮存德国人每天必吃的土豆,以及苹果、瓶装的草莓酱、煤球、劈柴之类的东西。从来没有想到还会有别的用途的。战争一爆发,最初德国老百姓轻信法西斯头子的吹嘘,认为英美飞机都是纸糊的,决不能飞越德国国境线这个雷池一步。大城市里根本没有修建真正的防空壕洞。后来,大出人们的意料,敌人纸糊的飞机变成钢铁的了,法西斯头子们的吹嘘变成了肥皂泡了。英美的炸弹就在自己头上爆炸,不得已就逃入地下室躲避空袭。这当然无济于事。英美的重磅炸弹有时候能穿透楼层,在地下室中向上爆炸。其结果可想而知。有时候分量稍轻的炸弹,在上面炸穿了一层两层或多一点层的楼房,就地爆炸。地下室幸免于难,然而结果却更可怕。上面的被炸的楼房倒塌下来,把地下室严密盖住。活在里面的人,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是什么滋味,我没有亲身经历,不愿瞎说。然而谁想到这一点,会不不寒而栗呢?最初大概还会有自己的亲人费上九牛二虎的力量,费上不知多少天的努力,把地下室中受难者亲属的尸体挖掘出来,弄到墓地里去埋掉。可是时间一久,轰炸一频繁,原来在外面的亲属说不定自己也被埋在什么地方的地下室,等待别人去挖尸体了。他们哪有可能来挖别人的尸体呢?但是,到了上坟的日子,幸存下来的少数人又不甘不给亲人扫墓,而亲人的墓地就是地下室。于是马路两旁高楼断壁之下的地下室外垃圾堆旁,就摆满了原来应该摆在墓地上的花圈。我们来到汉诺威看到的就是这些花圈,这种景象在哥廷根是看不到的。最初我是大惑不解。了解了原因以后,我又感到十分吃惊,感到可怕,感到悲哀。据说地窖里的老鼠,由于饱餐人肉,营养过分丰富,长到一尺多长。德国这样一个优秀伟大的民族,竟落到这个下场。我心里酸甜苦辣。万感交集,真想到什么地方去痛哭一场。

汉诺威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这当然是狂轰滥炸时“铺地毯”的结果。但是,即使是地毯,也难免有点空隙。在这样的空隙中还幸存下少数大楼,里面还有房间勉强可以办公。于是在城里无房可住的人,晚上回到城外乡镇中的临时住处,白天就进城来办公。瑞士的驻汉诺威的代办处也设在这样一座楼房里。我们穿过无数的断壁残垣,找到办事处。因为我没有收到瑞士方面的正式邀请和批准,办事处说无法给我签发入境证。我算是空跑一趟。然而我却不但不后悔,而且还有点高兴;我于无意中得到一个机会,亲眼看一看所谓轰炸究竟真实情况如何。不然的话,我白白在德国住了十年,也自命经历过轰炸。哥廷根那一点轰炸,同汉诺威比起来,真如小巫见大巫。如没能看到真正的轰炸,将会抱恨终生了。

汉诺威是这样,其他比汉诺威更大的城市,比如柏林之类,被炸倒情况略可推知。我后来听说,在柏林,一座大楼上面几层被炸倒以后,塌了下来,把地下室严严实实地埋了起来。地下室中有人在黑暗中赤手扒碎砖石,走运扒通了墙壁,爬到邻居的尚没有被炸的地下室中,钻了出来,重见天日。然而十个指头的上半截都已磨掉,血肉模糊了。没有这样走运的,则是扒而无成,只有呼叫。外面的人明明听到叫声,然而堆积如山的砖瓦碎石,一时无法清除。只能忍心听下去,最初叫声还高,后来则逐渐微弱,几天之后,一片寂静,结果可知。亲人们心里是什么滋味,他们是受到什么折磨,人们能想下去吗?有过这样一场经历,不入疯人院,则入医院。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是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自己亲手酿成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听到这些情况以后,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原来的柏林,十年前和三年前我到过的柏林。十年前不必说了,就是在三年前,柏林是个什么样子呀!当时战争虽然已经爆发,柏林也已有过空袭,但是还没有被“铺地毯”,市面上仍然是繁华的,人们熙攘往来,还颇有一点劲头。然而转瞬之间,就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这变化真是太大了。现在让我来描述这一个今昔对比的变化,我本非江郎,谈不到才尽,不过现在更加窘迫而已。在苦思冥想之余,我想出了一个偷巧的办法。我想借用中国古代词赋大家的文章,从中选出两段,一表盛,一表衰,来作今昔对比。时隔将近两千年,地距超过数万里,情况当然是完全不一样的。然而气氛则是完全一致的,我现在迫切需要的正是描述这种气氛。借古人的.生花妙笔,抒我今日盛衰之感怀。能想出这样移花接木的绝妙好法,我自己非常得意,不知是哪一路神仙在冥中点化,使我获得“顿悟”,我真想五体投地虔诚膜拜了。是否有文抄公的嫌疑呢?不,决不。我是付出了劳动的,是我把旧酒装在新瓶中的,我是偷之无愧的。

下面先抄一段左太冲《蜀都赋》:

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都人士女,玹服靓妆。贾贸墆鬻,舛错纵横。异物崛诡,奇于八方。上面列举了一些奇货。从这短短的几句引文里,也可以看出蜀都的繁华。这样繁华的气氛,同柏林留给我的印象是完全符合的。

我再从鲍明远的《芜城赋》里引一段:

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泽葵依井,荒葛途。坛罗虺蜮,阶斗鼯。……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颓。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这里写的是一座芜城,实际上鲍照是有所寄托的。被炸得一塌糊涂的柏林,从表面上来看,与此大不相同。然而人们从中得到的感受又何其相似!法西斯头子们何尝不想“万祀而一君”。然而结果如何呢?所谓“第三帝国”被“瓜剖而豆分”了。现在人们在柏林看到的是断壁颓垣,“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了。据德国朋友告诉我,不用说重建,就是清除现在的垃圾也要用上五十年的时间。德国人“凝思寂听,心伤已摧”,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我自己在德国住了这么多年,看到眼前这种情况,我心里是什么滋味,也就概可想见了。 散文精选 www.htwxw.com

然而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德国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哥廷根的时候了。

我的真正的故乡向我这游子招手了。

一想到要走,我的离情别绪立刻就逗上心头。我常对人说,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济南和北京。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甚至一草一木,十年来和我同甘共苦,共同度过了将近四千个日日夜夜。我本来就喜欢它们的,现在一旦要离别,更觉得它们可亲可爱了。哥廷根是个小城,全城每一个角落似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仿佛踩过每一粒石头子,不知道有多少商店我曾出出进进过。看到街上的每一个人都似曾相识。古城墙上高大的橡树、席勒草坪中芊绵的绿草、俾斯麦塔高耸入云的尖顶、大森林中惊逃的小鹿、初春从雪中探头出来的雪钟、晚秋群山顶上斑烂的红叶,等等,这许许多多纷然杂陈的东西,无不牵动我的情思。至于那一所古老的大学和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更让我觉得难舍难分。最后但不是最小,还有我的女房东,现在也只得分手了。十年相处,多少风晨月夕,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却是可想而不可即,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然而我必须走了。

我那真正的故乡向我招手了。

我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皂的《旅次朔方》那一首诗:

客舍并州数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度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别了,我的第二故乡哥廷根!

别了,德国!

篇12:季羡林写的文章

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此时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此时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此时管那么多干吗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时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此时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篇13:季羡林写的文章读后感

比如这篇《老猫》吧,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他家一只老猫与小猫的感情,小猫不是老猫生的,可是却像妈妈一样对待小猫。这只老猫与主人的感情也很深,老猫知道自己快死了,就离家了,为的就是不让主人看见它死了而伤心。在季羡林的语句中,我处处看见了真情。使人感动。

比如写《寂寞》这篇吧,季羡林又把寂寞比作了石头屋,和毒蛇,让我们感到了,当时的寂寞。使我们身临其境,感觉自己也很寂寞,快乐都被这寂寞给带走了……

又比如这篇《月是故乡明》吧,写了:长大了以后,到了他乡,想起了故乡时晚上在月亮下玩耍,很怀念过去的时光。他写这篇文章语言柔婉,写的这种感觉让人不由得泛起一丝乡愁,回忆起过去。

篇14:大学语文节选文章

--张维迎对大学生一篇讲话

2007年09月11日 16:39:47——学习时报 亲爱的新同学们:

人的一生中,真正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时刻并不很多,但我敢肯定,对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今天是这种为数不多的时刻之一,因为它是你们人生新起点的里程碑。

你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处于人生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和爱好,但你们曾经做过一个共同的梦,这就是“北大梦”。今天,靠着你们的聪明才智,靠着你们的勤奋努力,这个梦变成了现实,你们如愿以偿!在此,我对你们本人,你们的父母家人,以及从小到大培养你们、帮助你们实现梦想的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北大欢迎你们!光华管理学院欢迎你们!

对光华管理学院来说,今天也是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一天。从此,我们多了145名本科生,153名普通硕士研究生,349名MBA学员,37名博士生。你们给光华管理学院注入了新的生命!我要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最重要的不是数量。最重要的是,我相信,再过10年,20年,或许30年,你们中有些人将成为杰出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有些人将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还有些人将成为著名的政治家、高级政府官员、社会活动家。你们将是中国社会的栋梁之才!当然,你们当中也许有人会去“卖肉”,但即便卖肉,那也是北大人在卖肉,一定与众不同!

我对你们如此充满信心,并不仅仅因为你们天资聪颖,也不仅仅因为我相信你们好学上进。更重要的是,从今天开始,你们个人聪明的脑袋与无数颗同样聪明、充满好奇的脑袋相连接,形成了一个智慧之网。在这个智慧的互联网上,你们不仅可以获得别人创造的知识,同时也为他人创造知识;每个人不仅是学生,同时也是老师。你们不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且与同代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一起向前!

你们带着个人对未来的憧憬,带着父母的期待,来到北大,来到燕圆。北大不仅是一个校园,北大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民族历史的象征。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智慧,一草一木都富有灵气。这里不断焕发你对自由的渴望,这里激发你创造的欲望,这里容不得平庸,这里永远追求卓越。同学们,在今天的中国,上大学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我必须向你们强调,北大是培养精英的大学,光华是培养精英的学院。这是历史赋予北大的使命,是中华民族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全人类进步事业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使命。所谓精英,就是那些有理想、有激情、有耐心,想干大事的人;那些有思想、有知识、有责任心,能被委以重任的人;那些具有科学批判精神、能理性思考问题,有能力引领社会往正确方向前进的人;那些知书达礼,能承担起传承人类文明传统重任的人;那些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廉耻之心和是非之心的优秀公民。一句话,精英就是那些可以称之为社会楷模的人。光华管理学院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同学们,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能按照精英人才的标准要求自己,塑造自己。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理念,你们的判断力,你们的行为方式,因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总是在精英的引导下取得的。为了成为真正的精英,你们不仅要学习做事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会做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要知书,而且要达礼。你们要热爱自由,但不可随心所欲不守矩;要张扬个性,但不可孤芳自赏不合群;要养成大家风范,但也不可不拘小节;要学会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但不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要有远大抱负,但不好高骛远,以事小而不为;要激情澎湃,但必须在理智的指导下选择行动;要甘于寂寞,学好专业知识,也要关注社会;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绝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要心中装着多数人,但嘴上不可哗众取宠;要热爱真理,也应该尊重老师。总之,你们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当精英不当乌合之众!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了北大人,光华人,这本身就值得你们骄傲。但你们必须记住,北大的名声和品牌是100多年来数以万计的北大人的心血所铸成。“北大人”这三个字是荣耀,更是责任;是将我们团结起来实现理想的一面旗帜,不是牟取一己之利的遮羞布。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北大的形象,光华的形象。你们有一万个理由为北大的品牌添彩,没有一个理由给它抹黑!

同学们,在短暂的兴奋之后,你们就要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必须坦率地告诉你们,读书是一个刻苦修炼的过程,你们的进步只能在“蓦然回首”时才能感到。因此,你们必须对科学有坚强的信念;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必须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

同学们,我有幸在这个特殊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场合给你们讲话,是作为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特权。其实,我本人对学术研究的迷恋,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同学们的感情,与我的行政职位无关。作为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位普通老师,得天下英才育之,已是荣幸至极。我想,我们在座的老师都与我一起分享着这种感觉。我上面所说的这些话也是所有光华管理学院的老师想向你们说的。光华管理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我们的老院长厉以宁教授总是教导我们,学院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们最大的愿望是用我们的爱心和知识哺育你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今天也是教师节,如果你们想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那就发奋努力吧!你们的进步是老师们能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自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哪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也不富余,也算小康了。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2000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70000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70000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0000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 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 长江文艺出版

青年人的阅读

余秋雨

[注:“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余秋雨将阅读看得如此重要。对此,他自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听听他的读书建议,相信对我们会有所裨益。下文是余秋雨1997年在台湾的演讲的一部分。]

我觉得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准备。中年以后的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在青年时期却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接受一些过来人的指点。

一、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二、要把阅读范围延伸到专业之外

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主要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杂谈》)

诸位报考大学的时候,刚刚从中学出来,都还不到二十岁吧,大人们还习惯于把我们称作孩子,青春的生命那么可爱又那么具有可塑性,却一下子被浇注在某个专业的模坯里直至终老,真是于心何忍。

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大学时代的生命弹性,除了运动和娱乐,更重要的体现为对世界整体的自由接纳和自主反应,这当然是超越专业的。现在很多所大学都发现了学生只沉陷于专业的弊病,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同样作为一门课程,即使通识教育也保留着某种难于克服的狭隘性和被动性。因此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使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足够的整体视野,连专业都很难学好。

三、先找一些名著垫底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时间不多,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专业之外的文化领地,我们没有时间去一寸一寸占领,收取几个制高点就可以了。对于名著不能平均施力,一段时间只能死啃一本,附带着集中阅读与它有关的书籍,务必把这个制高点完全占领。这是一个似慢实快的办法,书桌上不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如果本本都是泛泛而读,到头来就像愚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满地狼藉却食不果腹。应该反过来,慢慢地啃一本是一本,神定气稳地反复咀玩。每一本又都是高水平的作品,那么用不了多久,你的学问规模就影影绰绰地成型了。

有人认为,名著总是艰深的,不如读第二、第三流的作品省力。其实,第一流的作品由于逻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果断、个性比较鲜明、形态比较优美,阅读起来不见得比第二、第三流的作品费力。即使费点力,因你内心深知其足可以一当十,也会感到值得。

那么,如何确认名著呢?这就需要寻求帮助了。过去很多大学者都为青年人开列过“必读书目”,但他们既要顾及各门学问的完整性,又要顾及青年人的多种层面和多种可能,总是把书目开得太长。“必读书目”其实变成了“重要书目”,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小书目。是否有针对性决定于书目开列者对阅读者的了解程度。青年学生不妨找自己信赖的师长作一些必读书目方面的交谈,交谈中要把自己的兴趣、欠缺和已读过的名著告诉师长,以求获得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名著读不下去也可以暂时放下

即使是一位熟悉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一份必读书目,书目里的名著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非专业阅读的潇洒之处。这么有名的著作也放下?是的,放下。因为你与它没有缘分,或许说暂时无缘。再有针对性的书目也只考虑到了你接受的必要性,而无法考虑到你接受的可能性。所谓可能,不是指阅读能力,而是指兴奋系统,这是你的生命秘密。别人谁也不会清楚。

阅读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开发。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开发生命也是同样,硬撬硬击会伤筋动骨。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整体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是短暂现象。但暂时现象也是真实的,不可为几年后的可能而硬来。

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一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熟悉的范围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名著是基础,但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两位年老的图书馆管理员笑眯眯地告诉我,他们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几乎是百试不爽。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很难有希望,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我上面讲的这些道理,有不少正是从他们那里讨教来的。

五、有一两个文化偶像不是坏事

在选读名著的过程中,最终会遇到几部名著、几位名家最与你情投意合。你着迷了,不仅反复阅读,而且还会寻找作者的其他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他们的崇拜者。我的一位朋友说他一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脸红心跳,我在读大学时对法国作家雨果也有类似的情景。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偶像。

偶像的出现,是阅读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能够与一位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文化名人魂魄与共,真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更深刻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与他如此心心相印?不完全是由于他的学问、艺术和名声,因为有很多比他学问更高、艺术更精、名声更大的人物却没有在你心底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应。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暗暗地认下这门亲,对你很有好处。

同构不等于同级。他是万人瞩目的文化名人,你是寂寂无名的青年学生,但他的存在证明,你所进入的生命系统的某些部分,一旦升腾,会达到何等壮美的高度,于是你也就找到了一条通向崇高的缆绳。

有的同学把文化偶像的崇拜一律看作幼稚行为,成天懒洋洋地对一切可以仰望、可以进入的对象爱理不理,偶尔心有所动也快速地自我熄灭,实在是坐失了很多良机。

那些读了一辈子书却说不出最喜爱哪几部著作,哪几位作者的人,哪怕是学富五车的老学者,我也不敢恭维,在如此广阔的文化天地中失去了仰望的兴致,失去了亲和的热量,失去了趋附的动力,整个儿成了一尊冷眼面世的泥塑木雕,那还说得上什么?

六、青年人应立足于个人静读

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单独的感受流通起来了,而流通往往能够增殖。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阅读的程序主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缩接,而细若游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抽理和维护的。这一切,都有可能被热闹所毁损。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即使有点肤浅的感受也不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在同学间高谈阔论易生意气,而一有意气就会坠入片面,肤浅变得更加肤浅。

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善于吸收的观众,总喜欢独个儿静静地走一会,慢慢体味着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台词,咀嚼着艺术家埋藏其间的良苦用心,而不会像有些青年那样,还没有出电影院的门就热烈谈论开来了。在很多情况下,青年人竞争式的谈论很可能是一种耗散,面对越是精雅深致的作品越可能是这样。等到毕业之后,大家在人生感受上日趋成熟而在阅读上却成了孤立无援的流浪者,这倒需要寻找机会多交流读书信息了。那是后话,过一会儿再说。

七、读书卡片不宜多做

读书有一个经常被传授的方法,那就是勤奋地做读书卡片。读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和资料,立即抄录在卡片上,几个月之后把一大堆卡片整理一番,分门别类地存放好,以后什么时候要用,只要抽出有关的一叠,自己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有论有据、旁征博引的从容。这种方法,对于专业研究、论文写作是有用的,但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课外阅读。

从技术上说,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大,又不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卡片无从做起,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白白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如果要摘录隽语佳句,不如买一本现成的《名人名言录》放在手边。但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小事。最麻烦的是,做卡片的方法很可能以章句贮藏取代了整体感受,得不偿失。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即使撷取了它的眉眼,也失去了它的灵魂。

有人说,做卡片的原因是自己记忆力太差,读过的书老也记不住,记不住等于白读,留下几张卡片也算是自我安慰。实际上,阅读的记忆力有一种严格的选择功能,书中真正深切触动你的内容,想丢也丢不掉,对此你要有更多的洒脱和自信。记不住当然是大量的,但记不住的内容又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真实的遗忘,一部分是无形的沉潜。

属于真实遗忘的那部分,不必可惜,就让它遗忘吧,能遗忘也是一个人自由自主的表现。太监之所以要记住宫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他不能自由自主,不敢遗忘。正是遗忘,验证着生命结构的独立。至于无形沉潜的那部分,我想大家都有过体会。在一定场合,由于一定的需要,居然把多年前早就淡忘了的印象搅动起来了,使自己也大吃一惊。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译成现代口语,大致意思是:早年读书似乎没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审察事物时却发挥了奇特的功效。这便是记忆的沉潜。人类的大脑机能十分神奇,不要在乎表面上的记住记不住,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该忘记的总会忘记,该失而复得的总会失而复得,轻轻松松读下去就是了。

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每一篇都不要太长,以便对即时的感受进行提炼,把感受提炼成见识。

八、有空到书店走走 学生的阅读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但是,我希望大家有空也到书店走走。书店当然比图书馆狭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这些走向与社会走向有什么关系?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解答这些疑问的最好场所是书店。

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夸张的宣传,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你可以关注一下畅销书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你会反复考虑永久性拥有的必要性,于是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你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几本并不重要却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你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人开心。

《书海茫茫》

余秋雨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来?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抛掷生命的游戏,而自己和旁人还十分安慰。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一点听起来不难理解,事实上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其实,即便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年轻时老师都是说必须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人家好端端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儿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缺少科学论证。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有些朋友不理解:雪白的纸,乌黑的字,怎么能印出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来呢?这是一种好心肠的痛苦,但不客气地说,这种痛苦产生于文化禁锢下的习惯和文化暖房里的梦幻。生活格局的开放,书报市场的开拓,使各色社会情绪有了宣泄的机会和场所,从总体看来不是坏事。例如嫉妒,既然有一批人成功了,难道那些暂时末成功的人连嫉妒一下都不可以?雨果说,一片树叶受到阳光照耀,它的背面一定是阴影,阳光越亮,阴影越深。树叶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白纸黑字不会只反射阳光,它们也传导阴影。把阳光和阴影加在一起,才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因此,不仅要允许嫉妒,也要允许做作,允许伪饰,允许炫耀,允许老滑,允许跋扈,允许酸涩,当然,也要允许你的不舒服,允许你的不理睬。从事事关注、事事难容,转变为关注不多、容忍很多,这应该是我们社会观众的一大进步。以文字犯案,当不在容忍之列。但是我仍然要说,不要在文字官司上过于敏感。几百年的你争我斗,几十年的匕首投枪,使我们报刊上的有些文章保留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剑拔弩张、刁酸促狭,这是一笔沉重的历史旧帐,不幸让这样几个作者肩负着,是很值得同情的。他们缺少法律常识,缺少人格概念,从来没有把人间的名誉当一回事,与他们打官司,自己也要回到人生的启蒙期,真是何苦来着。他们的日子一般都过得不宽裕,因为根据经验,人的生态和心态是互为因果的,一打官司,他们就要赔偿大笔的名誉损失费,从人道主义的立场看,又于心何忍?前不久我在东南亚的一些城市间独个儿漫游,遇到一位相知多年的佛学界朋友,问他这些年在干些什么,他居然说一直在打一桩名誉官司,我听他介绍了案情,觉得他遇到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只能说是一种谁也不会在意的家常便饭,对他如此认真深感困惑,就笑着请教:“佛家讲究宽容,你这样打官司与佛教理义有抵触吗?”他回答,“如果我不去制限他们,他们还会继续伤害众生,因此我这一拳出去十分慈悲。”

名人论读书 鲁迅:读书应博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在博的基础上,要渐择而入于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

培根:书亦可请人代读——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钱穆:读书应先定“旨趣”——

读书应先定“旨趣”,否则“莫谈方法门径、书籍选材以及其他等等”。读书旨趣有两途,一是为谋职业、温饱、声名等私利;一是纯粹为一种求知的兴趣和热忱,即为己而学。

林语堂: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耘人。

毛姆:为乐趣而读书——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叔本华:绝不滥读——

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

毛主席读书:不动笔墨不看书——

毛主席很忙,可他总是挤时间看书学习。他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提倡认真地学,反复地读,不动笔墨不看书。毛主席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批语。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康熙读书:博览群书——

作为皇帝,康熙嗜书好学、孜孜不倦之精神亦堪称道。他博览群书,凡词章、声韵、历算、律吕、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称最有用之学是“经学史乘”。他认为读书持以不知为不知态度,重视实践,“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晚年自以为治理天下50余年,尚无大过,均为书籍之赐。

列宁读书:读书要专心致志——

列宁读书时,专心致志,对周围的一切都理会不到。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钱钟书读书:多读书,下工夫做笔记——

许多人认为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恩格斯读书:重视读原著。安 魂 曲(1935-1940)

不,不是在异国的天空下,也不是在陌生的翅膀下,―― 彼时彼地,我和人民在一起,和遭遇不幸的人民在一起。1961年

代序

在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某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从来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 “喂,您能描写这儿的场景吗?” 我就说道: “能”。

于是,一种曾经有过的笑意,掠过了她的脸。1957年4月1日列宁格勒 献辞

面对这种痛苦,高山弯腰,大河也不再奔流,但监狱的大门紧闭,而背后是“苦役犯的洞穴” 和致命的忧悒。

清新的风儿为某人吹拂,夕阳正给某人以温柔――

我们不知道,到处是同样的遭际,听到的只是钥匙可厌的咯吱响,以及士兵沉重的脚步声。我们动身,仿佛赶着去做晨祷,走过满目荒凉的首都,在那里见面,比死人更缺乏生气,太阳更压抑,涅瓦河更迷蒙,但希望依然在远方歌唱。

一纸判决„„眼泪顷刻间迸涌而出,我从此便与世隔绝,仿佛心头忍痛被掏除了生命,仿佛被粗暴地打翻在地,但还得走„„踉跄着„„独自一人„„ 我凶险的两年里结识的女友们,失去自由的你们,如今在哪里? 在西伯利亚的暴风雪中梦见了什么? 在月亮的光环中又窥见了什么? 我向她们送上最后的问候。1940年3月

序曲

事情发生的时候,惟有死人 在微笑,他为彻底的安宁而高兴。列宁格勒像一个多余的尾巴,围绕着自己的监狱摆动。那时,走来已获审判的一群,由于痛苦而变得痴呆,火车拉响了汽笛,唱起短促的离别之歌。死亡之星在我们头顶高悬,在血迹斑斑的大皮靴下,在玛鲁斯囚车黑色的车轮下,无辜的罗斯不住地痉挛。Ⅰ

黎明时分,你被带走,我跟在你身后,仿佛在出殡,孩子们在黑色小屋里哭泣,神龛旁的蜡烛在流淌。你的嘴角是圣像的冷漠,额头是死亡的汗液„„不能忘记!我要效仿火枪手们的妻子,到克里姆林宫的塔楼下悲号。1935年秋 莫斯科

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淌,澄黄的月亮走进了屋子。歪戴着帽子走进来,澄黄的月亮见到了一个影子。这是一个病恹恹的女人,这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丈夫进坟墓,儿子入监狱,请为我做一做祈祷吧!Ⅲ 不,这不是我,这是另外一个在受难。我再也不能苦撑下去,而发生的一切,让他们用黑色的帷幕遮掩吧,干脆把路灯也移走吧„„ 夜。Ⅳ

你受尽了朋友的宠爱,皇村学校快乐的违规者,愤世嫉俗的人,我要告诉你,你生活里发生的一切―― 探监的行列,你是第三百号,站在“十字架”监狱的大门口,你流下自己滚烫的泪水,去烧穿那新年的坚冰。监狱的白杨在那里摇晃,阒无声息――可是,有多少 无辜的生命在那里终结„„ Ⅴ

我大声呼喊了十七个月,为的是让你能回家,我扑倒在刽子手的脚下,你是我的儿子,我的劫数。一切都已永远混淆不清,如今,我也不再能够分辨,谁究竟是野兽,谁究竟是人,等待刑罚还要多久。惟有华贵的鲜花,香炉的声响,通向虚无的 某些个蛛丝马迹。一颗巨大的星星

直愣愣地看着我的眼睛,用逼近的毁灭威胁我。Ⅵ

一周又一周轻轻地飞走,没等我弄明白发生什么事。好儿子,一个又一个白夜 是怎样在张望着这监狱,它们是怎样再一次望着你,瞪大了猫头鹰火热的眼睛,怎样在谈论你的死亡,谈论你高竖的十字架。1939年

Ⅶ 判决

哦,石头一样的判决词,落在我苟延残喘的胸口。没关系,我早已作好了准备,不论怎样我都能够承受。今天,我有很多事情要办: 我要连根拔除记忆,我要让心儿变做石头,我要重新学习生活。

哦,不是那样„„夏季灼热的簌簌声,仿佛我的窗外有一个节日。很久以前,我已经预感到 这晴朗的白昼和空荡荡的屋子。1939年夏

Ⅷ 致死神

你迟早都要来――何必不趁现在? 我一直在等你――过得很艰难。我吹灭了蜡烛,为你把门打开,你是那样的普通又神奇。装扮成你觉得合适的面目,像一颗毒气弹似地窜进来,像老练的盗贼,手拿锤子溜进来,或者用伤寒症的病菌毒害我。或者你来编造一个故事,众人感到滥熟到生厌的故事,―― 让我看到蓝色帽子的尖顶 和房管员吓得煞白的脸色。

如今,我都无所谓。叶尼塞河在翻滚,北极星在闪亮。

我钟爱的那双眼睛的蓝光 遮住了最后的恐惧。Ⅸ

疯狂已经张开翅膀,罩住了灵魂的一半,大口灌进火辣的烈酒,引向黑色的峡谷。我明白,我应该给它 让出我的胜利,仔细谛听自己的声音,仿佛听到的是别人的梦呓。它什么事都不允许,什么都不允许我携带(不论我怎样在乞求,不论我怎样苦苦地哀告): 哪怕是儿子可怕的眼睛―― 那化石一样的痛苦,哪怕是风暴来临的那一天,哪怕是探监会面的时刻,哪怕是双手可爱的凉意,哪怕是菩提树焦躁的影子,哪怕是悠远、轻细的声音―― 都是最后安慰的话语。1940年5月4日 Ⅹ

钉上十字架

当我入殓的时候,别为我悲恸,母亲。1 天使们合唱同声赞美伟大的时刻,天穹在烈火中逐渐熔化。

对父亲说:“为什么将我抛弃!” 对母亲说:“哦,别为我悲恸„„” 2 玛格达琳娜颤栗着悲恸不已,亲爱的信徒如同一具化石,母亲默默地站立的地方,谁也不敢向那里看上一眼。

尾声 1 我知道一张张脸怎样憔悴,眼睑下怎样流露惊恐的神色,痛苦如同远古的楔形文字,在脸颊上烙刻粗砺的内容,一绺绺卷发怎样从灰黑 骤然间变成一片银白,微笑怎样在谦逊的唇间凋落,惊恐怎样在干笑中颤栗。我也并非是为自个儿祈祷,而是为一起站立的所有人祈祷,无论是严寒,还是七月的流火,在令人目眩的红墙之下。2 祭奠的时刻再一次临近,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到了你们: 那一位,好不容易被带到窗前,那一位,再也无法踏上故土一步,那一位,甩了一下美丽的脑袋,说道:“我来到这里,如同回家!” 我多么希望一一报上她们的姓名,但名单已被夺走,更无从探询。我用偷听到的那些不幸的话语,为她们编织一幅巨大的幕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追忆她们,哪怕陷入新的灾难,也决不忘记,倘若有人要封堵我备受磨难的双唇,它们曾经为数百万人民而呼喊,那么,就在我忌辰的前一天,让她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祭奠我。而未来的某一天,在这个国家,倘若要为我竖起一座纪念碑,我可以答应这样隆重的仪典,但必须恪守一个条件―― 不要建造在我出生的海滨: 我和大海最后的纽带已经中断,也不要在皇家花园隐秘的树墩旁,那里绝望的影子正在寻找我,而要在这里,我站立过三百小时的地方,大门始终向我紧闭的地方。因为,我惧怕安详的死亡,那样会忘却黑色玛鲁斯的轰鸣,那样会忘却可厌的房门的抽泣,老妇人像受伤的野兽似地悲嗥。让青铜塑像那僵凝的眼睑 流出眼泪,如同消融的雪水,让监狱的鸽子在远处咕咕叫,让海船沿着涅瓦河平静地行驶。

(1940年3月)

安娜〃阿赫玛托娃(Ahua Axmarba,1889—1966),俄国和苏联诗坛的重要诗人。十一岁开始写诗。第一次大战前后,为“阿克梅派”代表人物,强调表现个人心灵。十月革命后,被划入旧营垒,但未逃往国外。三十年代后期恢复创作,逐渐摆脱旧日艺术主张。苏德战争初期,几首短诗曾由电台多次广播,受到读者欢迎。第二次大战结事后,与作家左琴科同时受到了严厉批判。五十年代中期,名誉各到恢复,出版了1964年以后的作品,后来早期诗集也得到再版。1964年,逝世前两年,意大利授予她国际诗歌奖金“埃特内〃塔奥尔米诺奖”;1965年英国牛津大学赠予她名誉博士学位。阿赫玛托娃的诗,在艺术上有其独到之处,语言精练、流畅、自然、准确。她继承了俄罗斯诗歌的传统,也吸收了不少外国的东西,在韵律和技巧上都有所创新。(乌兰汗译)

悼念诗人

(乌兰汗译)

回声像鸟儿似的回答我 鲍.帕

人间的绝唱昨天哑然,树林的交谈者将我们遗弃。他化为生长麦穗的庄稼,也许变成了他讴歌过的细雨。

世上所有的花儿都开放了,却迎来了他的死期,可是一个简称大地的行星,骤然变得无声无息。

在这儿,普希金开始被流放

在这儿,普希金开始被流放,莱蒙托夫则结束了苦役。在这儿,山上的青草吐放幽香,我有机会看见,仅仅一次 在湖边稠密的悬铃木丛,在那黄昏和残忍的时分—— 塔马拉那不朽的情人 不曾满足的眼睛在闪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安娜·阿赫玛托娃

有人对您说:“美是可怕的”,您却慵懒地把西班牙披肩 披在肩上,一朵鲜红的玫瑰,戴在头发上。

有人对您说:“美是朴素的”,您却苯拙地用五颜六色的披肩 盖住婴儿,一朵鲜红的玫瑰――掉在地板上。

可是,当周围的人们纷纷发言,您却心不在焉 忧郁的您陷入沉思 您对自己说:

“而我既不朴素也不可怕;

我没有可怕到可以让人随便杀死的地步; 也没有朴素到

连生活是可怕的也不知道的地步”。

1913年12月16日(《白银时代诗歌》1998年第364页)

俄罗斯的月亮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那么月亮呢?月亮是美丽的阿赫玛托娃。

2006年的3月5日,是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纪念日。1966年3月5日那个清晨不属于月亮,阿赫玛托娃因心肌梗塞突然告别了人世。还好,77岁了,活到这个岁上不容易了。生于1889年的阿赫玛托娃,在她百岁诞辰的1989年迎来了人生的一个最高荣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国内有不少版本的阿赫玛托娃传记作品,我手头有较早的译本,是俄罗斯学者阿·帕甫洛夫斯基所著的《安·阿赫玛托娃传》;新近出版的是学者汪剑钊教授所著的《阿赫玛托娃传》,图文并茂,在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的时候与读者见面。

阿赫玛托娃!一位俄罗斯大师级的诗人,一位俄罗斯伟大的母亲,她的命运是如此坎坷。年轻时的阿赫玛托娃那么美丽,是典型的俄罗斯美少女;14岁时,在那个圣诞节前夕,她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古米廖夫,古米廖夫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因求婚被她拒绝而试图自杀过4次。最后,阿赫玛托娃答应嫁给了他。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不久就迎来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不难想象的——“反革命阴谋罪”,阿赫玛托娃自然受到了牵连。到了三十年代,她的儿子列夫两次被捕,第1次在1935年,第2次在1938年(直到1956年被释放),原因皆为莫须有,比如第2次被捕仅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概括那个年代苏联的特征,只需要3个字:大清洗。捕过一次之后再捕一次是“很正常”的,那些早在20年代就被投入监狱、被关进劳改营、被弄到政治隔离所,以及被流放的成千上万的人,尽管到了1934年多数已释放,而且表现“良好”,但过了两三年后几乎全部重又被捕,所以那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阿赫玛托娃儿子是大清洗高潮三年里500万因政治原因被捕者中的一员。

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白银的月亮更是惨淡如水。就在那个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大清洗时代,因为儿子的被捕,诗人成就了她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汪剑钊在《阿赫玛托娃传》自序里提到一个细节,瞬间就刻录在我的大脑里无法删除:“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生活在荷马时代一样,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这就是没有电脑的时代,被人脑所存盘的《安魂曲》!

一个不把人当人的地方,是不可能把诗歌当诗歌的,诗歌倒是能成为罪行的证据。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17世纪英国诗人德莱顿曾说:“人类所有专制中,最糟的是折磨精神的专制。”阿赫玛托娃正处在这样的精神专制的折磨中。一个精神分裂的时代,是能够把一个人的精神弄分裂的。但《安魂曲》要抵抗这样的精神折磨。

《安魂曲》写于1935年至1941年期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魂曲》成了一部只在民间流传的作品,直到1987年它们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1956年5月,儿子列夫才被释放回家;1957年4月1日,在列宁格勒,阿赫玛托娃给《安魂曲》写下非常精短的《代序》:

“在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有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她从未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您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我就说道:“能。”于是,一丝曾经有过的淡淡笑意,从她的脸上掠过。”

这个触发阿赫玛托娃构思创作《安魂曲》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在博大深厚的黑土层里长大的俄罗斯人民的坚韧与伟大。一位普通的探监妇女,她并不知道阿赫玛托娃,但她希冀着有人把那一切给写下来!

于是,阿赫玛托娃用组诗《安魂曲》,让人道主义精神在那个恐怖的时代发出了最强音。“这组诗歌不仅是一部关于自己的命运、自己儿子的命运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关于整个民族背负十字架的苦难的作品。”

在这组诗中,阿赫玛托娃不仅是列夫·古米廖夫的母亲,而且是整个俄罗斯母亲的代表。”俄罗斯作家为什么有着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因为有着像黑土层那样博大深厚的俄罗斯人民的孕育。

另外一个细节,印证了同样的“沉默的石头保留火种”。学者林贤治在《流亡者译丛》总序中提到: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参加为著名讽刺作家左琴科恢复名誉的活动后,到档案馆查找左琴科在几十年前一次批判会上发言的速记记录。记录在册但被人清掉了。谁干的?不得而知。格拉宁说:“有一回,我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向一位认识的女速记员讲了我多年来四处寻找那一份速记记录,却徒劳无益„„过了大约两个月,她打电话请我去。当我赶到时,她没作任何解释,递给我一叠打字机打好的纸。这正是左琴科那个讲话的速记记录。”这就是从当时与会的一位女速记员那里得到的!速记记录上贴着一张字条:“对不起,有些地方记了个大概,我当时特别激动,眼泪影响了记录。”没有署名。

这是一个让我们每次读《流亡者译丛》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细节。一个普通妇女,她可能知道左琴科,也可能不知道左琴科;那个被批判的作家左琴科,那时是“敌人的走狗”、“流氓”、“资产阶级下流作家”!然而,激动的眼泪里写满了一位普通俄罗斯女性的诚实善良,那是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长年孕育的天性,因此,她把左琴科的讲话“存盘”于自己的脑海,从而保存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见证。

篝火已经熄灭,篝火下沉默的石头保留着火种,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薪尽火传”。那些为阿赫玛托娃背诵记忆“存盘”《安魂曲》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沉默的石头”;而这样的石头,是能够敲出星星之火的,而星星之火能够燃遍原野,这已是常识。

相比于人民,那些声称代表人民的人在干些什么呢?1946年8月14日,当时还风光无限的苏共中央,作出了一项关于《星》与《列宁格勒》杂志的著名决议,决议严厉批判的作家就是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说两家杂志给这两个“在意识形态上既缺乏思想性又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作家提供发表作品的版面;决议严厉谴责两杂志大量刊登那些“渗透着崇拜一切外国事物的精神的作品”和“反苏维埃的异己作品”。决议写道:“阿赫玛托娃是与我国人民背道而驰的、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诗歌充满悲观情绪和颓废心理,表现出过时的沙龙诗歌的风格,停留在资产阶级-贵族阶级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的立场上,不愿与本国人民步调一致,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造成危害,因而不能为苏联文学界所容忍。”

更可怕的是,文学界红人、向来讲话“义正词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日丹诺夫,在报告中发表了赫赫有名的评价,称阿赫玛托娃“不知是修女还是荡妇,更确切地说,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这是与判决她儿子一样的冷漠严酷的判决词,不给他人的尊严留一丁点空间,阿赫玛托娃命中注定要下地狱。随后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列宁格勒》杂志被责令停办,《星》杂志编委会被改组;左琴科与阿赫玛托娃被开除出苏联作协,停止刊登他们的作品。早在二十年代中后期,阿赫玛托娃曾被一度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她只好开始研究普希金,用来维持生计;如今又被禁发作品,为了生活,她只好开始翻译诗歌。

在人民心中,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在文艺官眼里,她却是“荡妇兼修女”。然而历史是很讽刺的,作为“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在逝世后迎来了世界的声誉,而那些“苏共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却与那个特权大厦一起崩塌,成了断壁残垣中的废墟瓦砾。其实,泰戈尔在1930年秋天访问苏联两周时,就已用他那柔和而犀利的目光看到了现实和未来,作出了布尔什维克不可能持久的预言:“布尔什维克的政策可能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这种治疗是不可能持久的。”(见泰戈尔著《俄罗斯书简》中译本第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而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则这样评价阿赫玛托娃们:“诗人清楚他们的使命。那就是讲真话。让俄国人听到真实情况,不管多么可怕„„一百年后,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诚实将使俄国多么为之骄傲!”

是的,俄罗斯的这些伟大的诗人们作家们,以他们无与伦比的广袤胸怀,为一个国家赢得了骄傲;阿赫玛托娃这样的诗人,成了“不为世界所知的立法者”(雪莱语),但这一切都是以曾经的巨大痛苦为代价的。“痛苦如同远古的楔形文字。”《安魂曲》的声音就这样弥漫开来:“在这类痛苦面前/高山低头、大河断流/但牢门紧闭/‘苦役的洞穴’/和催命的焦愁藏在门后„„”

1966年3月5日,因心肌梗塞突发,阿赫玛托娃辞别了人世。而这一天正是13年前斯大林逝世的忌日。《安魂曲》不仅为一个人安魂,也能为一个时代安魂。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静静的涅瓦河静静地流淌,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淌„„

写作之前的感情培养与酝酿

西方哲学家里被称为最理性的人——尼采说过:“在一切文学作品中,我最爱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我国古人也是十分强调情感对于文学的特殊意义。“千古文章血泪情”。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表达文学作品创作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根于情,苗于言,华于声,实于义。”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感情,是无法写作的。当然,感情在理论写作、应用写作中的表现不充分、不显著、不具体,而在文学写作中则表现得很鲜明、突出。

古今中外的作家、文章家对于感情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早已有所论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与。”(《毛诗序》)

“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感情是诗人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别林斯基)这些前人的论述都强调感情在写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鲁迅对我们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巴金对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谈自己创作的体会时说:“生活靠勇气,写作靠感情。”写作,尤其是文学创作,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形式,也难以感人。许多优秀的诗文都是在作者的真情推动之下产生出来的。巴金曾说,他之所以写《激流》三部曲,“不是为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是义愤使他起来控诉旧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对于青年的迫害。所以他说,“一直到我在一九三一年底写完了《家》,我对于不合理的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愤恨才有机会倾吐出来。”

那末,感情是什么?《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用科学的语言说:感情是人们对与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况)的态度的体验。

感情与人的生理机能有关。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感情活动与位于大脑皮层之下的丘脑、下丘脑、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神经过程密切相关。当神经兴奋达到皮层下部位时,就会在人体中引起种种生理反应,“呼吸,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组织,内、外腺体,以及代谢过程的活动,在情绪状况中都发生变化。”同时,“只有大脑皮层能评价经验的感情性质,并组合这些情绪为怕、怒、爱或恨。大脑皮层促成感情体验,下丘脑促成情绪表现。”(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这说明,在感情活动过程中,大脑皮层起着控制和调节感情的作用。感情不仅与人的生理机能有关,而且,感情受人的社会性的制约。“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爱憎的产生皆有缘有故,这缘故就在于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写作者的感情和其他人的感情一样,都受着自己存在的国家、时代、社会和自己从属的民族、阶级、集体、地域的制约。

在进行写作时,写作者既要满怀深情地去写作,同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感情。鲁迅在谈到诗的写作时就曾对许广平说:“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两地书》)至于写小说,作者不论是用第一人称叙述还是用“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都需要控制自己的感情。契诃夫在对阿维洛娃提意见时说:“你要描写苦命人和可怜虫,而又希望读者怜悯的时候,自己要极力冷心肠才行,这会给别人的痛苦一种近似背景的东西,那种痛苦在这背景上就更明显的露出来。可是如今在你的小说里,你的主人公哭,你自己也在叹息。是的,应当冷心肠才对„„”(《契诃夫论文学》)这是因为只有自觉地控制住自已的感情,我们才能在写作中做到客观、冷静、含蓄、深沉,从而使作品更加震撼读者的灵魂世界,引起最为巨大、深刻的反映,获得最强烈的写作效果。至于新闻写作、理论写作,更需要控制感情,“让事实说话”,或进行理性分析论证。在写作中,怎样才能使感情得到准确而充分的表现呢?

首先,写作中的感情表现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深刻反映、切实认识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感情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于提供足够的富于感情色彩的认识内容来引发读者的感情活动。

这种“富于感情色彩的认识内容”,是我们写作者与读者实现感情交流的桥梁。写作者通过于变万化的认识内容来表现自己以及自己创造的人物的复杂细致的感情,读者也就通过这些认识内容得到具体的感受和深人的理解。因此,文学写作特别强调形象性,坚持用形象思维进行写作。要求我们把感情融注在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之中,通过提供富于感性的典型形象,来引发读者的感情活动。

其次,文学写作应该十分注意用理性来制约自己的感情。形象思维离不开抽象思维,它是在抽象思维指导和配合下使表象运动、变化、联系、分解与组合的。只有如此,才能通过形象的刻划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写诗就必须“用明确的理性去防止诗陷入纯感情的稚气里”(艾青语)。既然写作最富于感情的诗歌是如此,其他方面的写作当然就更需要运用理性来制约自己的感情。

第三,必须充分利用通感、移情、想象等艺术方法。对这些艺术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既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理论,更需要在写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现力。

第四,掌握抒发感情和再现感情的方法,如抒情和心理描写的方法。

培养感情的根本途径是:热爱人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事业,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生活。

当然,写作者的感情和从事其他活动的人的感情一样,不是为了从事这一工作才培养感情的,而且,也不是临渴掘井所能奏效的。一个人的丰富、美好的情感必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才能形成。因此,培养感情需从根本上进行,而且要持之以恒。

上一篇:有关水利工程中浆砌石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下一篇:关于医院处理投诉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