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新词强说愁散文

2024-04-13

为赋新词强说愁散文(共3篇)

篇1:为赋新词强说愁散文

王琛懿

偶然翻书,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旁边有自己几年前涂抹的四句,与辛词相和:

碧草芳连明月洲,

懒赋新词厌登楼。

江南江北合春色,

唯有离人心上秋。

曾经工工整整题在旁边的句子,如今只觉得可笑又可爱。便是而今虚长几岁,“识尽愁滋味”这样的话,却也不敢说。何况当时十几岁的孩子,哪里领会得词中沉郁?“相和”自是不当,倒是无意中给“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句作了注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记得当年不谙世事,不虑前程,风声雨声声声穿耳过,家事国事事事不操心。春天与同学相约偷采了校园里的丁香花,用衣襟兜回来,教室里粉笔末儿都带着香气。夏日昏沉的午后,地理老师顿挫的语调伴着单调的蝉鸣。秋天跑步时,脚下的叶子咯吱咯吱响。当雪一落就将饼干掰碎了洒在窗台上,引来喜鹊和麻雀一群群。那时所烦恼的事,无非是今天月考明天听写吧。倘若要冠以“愁”字,也未免太过小题大作。

那时候也曾忙着填词作诗,一本正经地自学格律词谱,遣词炼句推敲吟哦。那些曾经珍而重之的`文字,实际上同那些被老师没收的练习簿背面画的棋盘无甚分别。同是游戏,诗词更精致有趣些罢了。

既写诗,便没有不说愁的道理。诗经楚辞乐府汉代大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散文,放眼看吧,不言愁也不含愁的究竟是少数。哪怕是享受着此刻,还忘不了感慨“而今乐事他年泪”呢。人世间本来那么多不如意,那么多不得已,愁绪便成了酿成文采最常用的原料。于是我也时时不忘加上一个愁字,仿佛在洁白的奶油冰淇淋顶上轻轻摆一颗红樱桃,以为装饰。却不知道,人家写愁,需要用血与泪相调和。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就是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司马迁本人,若非“身残处秽,动而见尤”,对人生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看法之后成篇,史家之绝唱未必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哪怕经过时间的沉淀,当年愁在心底留的每一道疤痕,在后人眼里,都成了命运赐予的勋章,当时的痛,仍不能减少半分。

历史上的,既已经发生,那么我应当感激他们。我感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时发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祈愿;感激李白在孤独深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感激李清照茕茕孑立在秋风中人比黄花瘦;感激辛弃疾曾登临高楼遥望残破山河,长叹天凉好个秋。

我感激徂于东山,不归的兵士;感激请从吏夜归的老妪;感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

我感激那些在浩繁卷帙中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影子的人。国家不幸诗家幸。但山河飘摇中,无数人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他们想过自己安稳幸福的日子,他们不是生而为了某一个诗人、某一句诗的瞬间灿烂,用自己的悲哀给“诗家幸”做出哪怕完美的铺垫和布景。

我俯首感谢他们以自己所经历一切命运的苦难和不公,酿最苦涩的愁成最醇厚的诗,遗以后人。

当我年纪还小,与人世间所有不可爱的事都离得很远,我迫不及待地要品尝愁的滋味,并将之留诸笔下。那时候我想,倘若上天垂怜,便使我成为一名好诗人,赐我跌宕起伏如同急流的一生。而现在,我愿意自己的生活永远像一汪清浅的水,能够映出飞鸟的羽毛和团团的云影。

如今我祈愿自己永远都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倘若上天垂怜的话。

我也祈愿世界上所有新诞生的文字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那些沉郁的哀戚的苍凉的忧伤的篇章,都已经足够了。

篇2:为赋新词强说愁散文

某些事,某些人,总会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教会你些什么,不出意外地,他们会在你的身、心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作为你蜕变的代价。避无可避,无可奈何。那些无法忘怀的记忆就像命运为你铭刻在灵魂上的烙印,令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难言的苦涩。

一颗糖果的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我们短暂的甜蜜,而苦涩却可以令我们时常忆起糖果曾经带给我们的幸福感。甚至于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时,唇角仍会不住地上扬。但这也是极为短暂的,它接着便会幻化成一抹牵强。甜蜜的苦涩。一种很奇异的味道,我们却乐此不疲地品尝,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停止思想,没有能力去忘记那些刻骨铭心,却疯狂想忘记的东西。

人生如梦,大梦人生。谁不愿意做一场不愿醒来的美梦?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在,却又怀念过去的美丽,同时还在憧憬着日光熠熠的`未来。于此,我们总是苦恼、迷茫的。向左走,左岸繁花似锦;向右走,右岸姹紫嫣红。我们终是迷失在了命运刻意的伪装下。

篇3:应试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等

国人自古以来看重“文章”,往往相信“墨写的谎言”,忽视“血写的事实”。魏人曹丕《典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汉朝王充《论衡》讲得更透彻,“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李大钊的“鉄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谓是千古之绝唱。由此联想到今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语文考试,不过是检验应试者的语文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考察应试者的思维创新潜力,仅此而已。“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送严士元》诗中的颔联句。其实,“诗眼”当在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诗言志。诗人曾为天宝进士,因事下狱,两遭贬讁,这是一句牢骚话,一个“青袍”(八品或九品)官员的政治失意之憾尽在其中了。尽管出题的考官从“景语”的视角作了多种解读,“诗无达诂”,也只能权作一家之言。窃以为,这种牵强附会的题目让中学生去意会,似有“隔世之感”,找错了对象。在“应试教育”沉重包袱下的少年学生,实难写出真情实感。应试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文字,多是逼迫出来的“大话”、“空话”,甚至“假话”。时下大兴“国学风”。就连高官讲话也喜欢旁征博引古人语,诗词名句当然是首选。这让老百姓懵懂,就是有文学素养的人,倘若不去翻检资料,也实难立马搞明白。国人的当务之急,正是“国学”不屑的“科学”与“民主”,“发展”与“创新”。语文试题考的是学生,反映的却是先生的思想境界。解铃还须系铃人,那就是出题的考官们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国学”精华“融化在血液里”。

《解“毒”于丹》:狗咬吕洞宾之误

央视热播于丹教授读《论语》的“新得”,收视率陡增;售书洛阳纸贵。《论语》作为“业儒”的敲门砖,借“和谐之风”卷土重来,纵观中国历史,不过是一种流转,不足为奇。于教授巧用古今中外的动人故事,送给读者“心灵鸡汤”,赢得掌声,本无可厚非。蓦地,却冒出“十博士”与于丹教授“过招儿”,很是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浮躁成风,作秀盛行,出书“亮剑”,展示才华,何况还能换“银子”,何乐而不为!日前,“码银”20元,购得一部《解“毒”于丹》,拜读过后,恍然大悟,原来“十博士PK于丹”实属一场“狗咬吕洞宾——自家人不识自家人”的误会。“十博士”和于丹教授都是“当代尊儒派”,孔老夫子在博士和教授的心目中是至尊的“祖师爷”;两派的“论争”乃是“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龃龉。如果按孔夫子自嘲的“丧家狗”之说,只有“杂种”和“纯种”之别;倘若博士与教授都能高瞻远瞩,看到“物种”的进化,也许就意见一致起来了。“都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坐享其成的却是“儒生相争书贾得利”,比起孔夫子教书只收“几束肉”可是天壤之别;这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进步。至于“十博士”为旁证自己才是原汁原味的正宗传人,搬出“洋人”思想家助阵,宣扬“贵族制度”比“民主制度”更能出“精品”,认为《哈利•波特》与垃圾无异,讥笑“文化快餐”,不屑“超女”……这些论调,实在是在“象牙塔”里发出的“哀鸣”,无异于孔夫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奈。须知,“洋巴儿”绝不会比“本土狗”更会看好“孔家店”。

李零:“敢遣‘辛辣’上笔端”

李零教授新著《丧家构——我读〈论语〉》可谓是“孔子热”中的一副清醒剂。在孔子学院的大纛遍插全球的时候,一些“国学家”借此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鼓吹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救中国而且能够救全世界……李零教授不以为然,“真正的西方文化,他们内心的想法,其实根本没有把中国当回事”。这正像黑格尔嘲笑孔子的《论语》不过是“处世格言”而已。李零教授用“丧家构”这样一个符号告诉人们,孔夫子原本只是一个落魄的思想者,出身卑贱却又富有君子之风,四处游走却无人理睬,徒有一腔热情却终身无立命之地。“谁要说,不读《论语》就无以为人,现在世道这么坏,都是因为不读《论语》,不敬孔子,那就过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过是话语霸权者的一种虚张声势而已”。在两千多年的儒学发展史上,人们断章取义来肢解孔子,将其符号化,而对孔子的内心真实不感兴趣。李零教授认为,“文革”中“批孔是政治,不是学术”。当下的“孔子热”、“国学热”,难免有人不会认为“是商业而不是学术”或者“是游戏而不是学术”。李零教授“敢遣‘辛辣’上笔端”,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又形象生动。诸如,针对图书出版的“丛书热”、“全集热”——“书不是白菜”;针对一些大学的“扩招热”、“盖楼热”——“学校不是养鸡场”;针对高校人事改革的弊端——“千里马的价钱买了一批驴”……言语虽尖刻,却一语破的,让人在忍俊不止中看透本质,受益匪浅。那是因为,用李零教授的话说,“批评是要怀有极大敬意的,是要存宽仁深厚之心的。”

俞敏洪:用哲理鼓舞人生

读罢“留学教父”俞敏洪《为生命背后那神圣的使命感而活着》的文字,不胜感慨。作者是性情中人,站在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亚当斯河段,看到那千百万条三文鱼从太平洋逆流而上,在产卵受精完毕之后,筋疲力尽,双双死去,结束了为繁殖后代延续生命而进行的死亡之旅,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三文鱼的一生贯穿着明确的生命主线:成长,不惧艰险;经历,顽强拼搏;使命,追求完美。于是,“子在川上曰”:“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需要成长,变得懒惰、无聊和平庸;有太多的人忘记了应该去经历,变得胆怯、狭隘和固执;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承担的使命,变得苍白、迷茫和失落。那些成千上万在三文鱼回游的季节来到河边的人们,在观看三文鱼生与死搏击的同时,是否从它们身上得到一点点感悟,并且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历程呢?”读到这里,蓦地让我联想起俞敏洪在《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的文章中的倾诉——“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用平和和宽容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用知识和技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用理性和判断来避免人生的危机;用主动和关怀来赢得别人的友爱;用激情和毅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严厉和冷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已经成为我和我的同仁的座右铭。Thank you!

“红楼梦中人”际遇“我的千岁寒”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躁动了10个月的“红楼梦中人”终于降生,尽管宝玉阙疑,但不失为圆满。圆满者,出资方乐意,导演中意,北京电视台惬意;有了这“三意”还怕拍不出让曹雪琴满意的新《红楼梦》吗?且慢,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一是“七成多的公众担心‘新红楼’掺杂过多商业元素”;二是“从选秀开始,‘新红楼’就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了”。观众有着自己的担心,调查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新版《红楼梦》剧中人,很难超越邓婕饰演的王熙凤、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欧阳奋强饰演的贾宝玉等角色。但观众对新版《红楼梦》的布景、道具、化妆、服装等充满着希望。我们冀望制片方和导演能同曹雪芹“心有灵犀一点通”,立足艺术,巧借商业元素,联袂奉献给观众满意的新版《红楼梦》。王朔新作《我的千岁寒》面世,未能出现期许的洛阳纸贵,却殊荣美名——“天价天书”。“天价”者,还未上市,作者便轻松地“拿到365万人民币”,即一年365天中每日入囊万金。“天书”者,众多的读者“基本没看懂”。可见王朔“码字”的功夫已锤炼到不食人间烟火、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新京报》记者问及《我的千岁寒》遭遇退货的传闻时,王朔吐真言:“告你个秘密,他(出版商路金波)光那三条夹书广告就挣了几百万纯利,图书实销25万册,马上加印……现在谁指着纯卖书挣钱啊!”听到如此惊人之解密,彷佛让人听到出书前路金波的叫卖声:“王朔的新书是本哲学小说,信息量非常大,内容晦涩,有宗教和哲学方面的内容。你阅读这本小说,完全想象不到这是王朔的作品,我觉得是本奇书。但如果肯花一点时间还是能读懂的。”聪明的作家和精明的书贾联袂忽悠,被蒙的自然是读者。

何祚庥院士:语不惊人死不瞑目

上一篇:卖零食的经典广告词下一篇:艺术系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