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2024-04-23

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共10篇)

篇1: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理念心得体会通用

教师专业理念心得体会通用1

我校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大家听得认真。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个教师要从事科学研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动态,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教师更应强调自主学习。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唤醒自主学习和成长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的想法与习性,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促进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持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首先,给自己制定出学习计划,每周学习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并作学习笔记;多看现成的教育报刊杂志,及时掌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多了解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为日后进行科研选题积累资料。在学习时要注意方法,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同时,用适当的和理解的方式,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做积累性的记录,把这些记录整理成学习文件夹,这样不仅可以作为自我学习的评价,还能帮助自己认识学习的实力、缺点、倾向、习惯以及下一步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角度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习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理念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以优化教学。

“一次充电,永远放电”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所以,让我们彼此共勉:在研究中发展,在改变中进步吧!

教师专业理念心得体会通用2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幼儿教师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

培训老师讲到了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他说“人才分四种: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无才;三是无才无德;四是有才无德”为什么有才无德还赶不上无才无德,那是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更容易对社会造成伤害,是潜在的定时炸弹。所以作为园长在选用教师的时候,先从品德看起。我们幼儿园保育更重要,如果老师没有责任心,品质恶劣是不能更好的照顾幼儿,培养不出好孩子的。才能可以培养,而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是很难纠正和改进的。说道品德,我又想到责任心,幼儿教师没有责任心,是不能很好的照顾幼儿的,保教质量就会下降,何谈更好的教育?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以诚待人,平时照顾幼儿的时候多注意细节,不让任何潜在的危险伤害到孩子。

三、幼儿教师对孩子加强情感教育

培训老师提到孩子的情感冷漠,我也很赞同。何止是孩子,我们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网络中、电视上也不断报道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七十岁老人在小区晕倒无人敢扶,死在小区地上;好心的摩托车司机扶起被大车撞伤后的妇女反被诬赖为肇事者;大学生儿子用刀刺死自己的亲生父亲等等等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的社会公德心出了问题,所以当人家日本八级地震还有条不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惶惶不可终日了。孩子对身边的人不关心,甚至对自己亲人的爱也当成理所应当,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回报。那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的幼儿园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从这张白纸上画出关心和爱的情感,让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心从这里起航。

四、幼儿教师培养职业幸福感

当我们每天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讲道理的家长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孩子调皮的软硬不吃的时候,当我们付出努力没有回报的时候,职业倦怠感多多少少都会浮现在心头。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是离天使最近的人,面对那一张纯真幼稚的脸庞,我们怎么忍心不负责任?我们怎么忍心伤害他们?所以,我们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职业倦怠。首先,摆正心态,调整欲望。因为欲望过高当我们达不到的时候总是会烦恼和疲倦,保证一颗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随遇而安好了。其次,珍惜拥有。我们只所以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失去的,从来没有认真审视过得到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是公平的,当你的世界也许大雨倾盆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不会现出美丽的彩虹?

五、幼儿教师的家园沟通技巧

本次学习中老师讲的家园沟通的策略也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技巧,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满爱心,家园合作,运用多种沟通策略,通过灵活的沟通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园协作更密切,教育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让沟通成为多赢。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沟通更有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培训时间已经结束了,但是老师们学习的兴致很高,每天大家都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以后积极讨论,交流。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也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把这次学习的知识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幼儿教师。

教师专业理念心得体会通用3

通过这次集中培训领略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的培训,自己在学习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虽然在来到师专以前,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在培训过程中两位教授给我们讲了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二、认识到农村教师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席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

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总之,这次新教师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学期之中,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次数,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师专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专业理念心得体会通用4

11月8日-14日,非常幸运地参加区教师培训,七天的培训学习,可以说是紧张的学习、快乐的收获。

为期两天的教师职业实践培训,使我看到名校老师强烈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他们用精彩的授课方式为我们讲解、示范、指导,表现出了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些无不让我们钦佩,同行老师纷纷表示要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调适,不应该再浮躁了,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了,影响老师们重新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千课万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盛大的观摩活动,聆听了名师、特级教师的示范课、报告、专家点评,大师们的风采尽收眼底,得益匪浅,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天上午五节课,下午五节课、晚上两节课报告、两节课互动点评)。虽然听课很辛苦,但大师的魅力、课堂的精彩、专家近距离的接触,吸引着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舍不得,疲惫的身躯总能坚持到晚上,尤其是斯苗儿老师、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我心中的偶像、最崇拜的专家,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让我激动,再累也值得!我想同行的老师应该也有我同样的感受。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认识到了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培训转变了老师们学习的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才能开展教研活动,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明确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适应新课改,教好课。通过这次培训,归纳一下几点:

1、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常听孩子们议论“我最喜欢××老师,我最佩服××老师”。甚至老师的一举一动,孩子们都在模仿。这些老师之所以使孩子们为之折服,为之倾倒,我想就是源于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这种人格魅力,在孩子们中间建立了一种崇高的威信,这种人格魅力和威信对学生的影响刻骨铭心。从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浙江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的报告中,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以情感人,以情激趣;用教师智慧启迪学生智慧。

2、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七天的培训,我听了四十来节专家和特级老师的课,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语言风趣优美,给我带来了震撼和思考。“怎样读懂学生”、“怎样读懂教材”。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点已不容置疑。既然是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就应该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只有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改变那种消极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新的课程标准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他们都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组织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体现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3、“顺畅”课不一定是好课,要上出有“风浪”的课。

培训使我明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通过质疑、讨论、合作,使师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实现了师生、生生知识的互补,学困生得到了帮助,学优生得到了拓展。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遨游其间,乐而忘返。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收获多多,在此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几点来谈。我们培训的目的是让老师不再茫然,不再无从下手。让我们借助这次培训的东风,实抓我们的教师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让我们的老师会上数学课,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让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

一路风尘,虽然很辛苦,但是浸润在这样专业的研究氛围中,我们感到精神十分富足,真的不虚此行。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在大师的携领下,愿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篇2: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加入了这次教师专业理念提升学科专题研讨,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精湛讲解,听课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却受益非浅,我反思了一下,学习了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之后,对我影响也很大,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有些陈旧,听报告,也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使我对新课程实施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我以后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

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显得呆板和僵硬,导致课堂教学缺少生机,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学活,更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展现,老师照本宣科,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这样就把知识学死了,学生对知识没有整体的认识,不能更好的运用于实际,收效不好。使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张扬。新课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学习”,形成了自主合作、主动探究学习的方式,一定要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看到知识丰满的面容,弄清它的发展,以及新的面貌。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要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尽管这对于教师们来说很难,但是我相信,我们能做到。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尝试新的教法,勇于创新,自我反思,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不光是传授知识,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

篇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式,备课方式

一、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变了。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 新课改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是我们知道, 纯粹的“探究”或“讲授”都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还是将二者有机结合好。讲授法是我们所熟悉的, 只要我们多思考、多研究, 在讲授法中融入学生探究, 少讲一点, 留点时间让学生去探究, 并想法使学生探究与教师讲解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会探究, 自己能获得一部会知识了, 不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了吗?教学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我在慢慢转变我自己, 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朝学生学习组织者、合作者转变。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 学生的才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展示。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 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学习, 不会动手实践与探究。但学生的可塑性很强, 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 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终是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刚开始时学生不会探究, 我们可以先示范, 然后再让学生去探究。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 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 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的介入, 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三、备课方式的转变

好课是备出来的, 按照新课程理念, 我们的备课就不能仅仅是教教材, 而是得思考如何用教材去教, 怎样使我们的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有机结合, 如何实施好探究, 设计好学生活动。一堂好课是需要反复思考和锤炼的。在备《对数的概念》这节课时, 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 教学流程是:对数的概念, 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对数的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我经过反复考虑, 认为由对数概念可直接得出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二者中间强行加入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 会使教学显得生硬,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 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概念较简单也较独立, 不妨放在最后轻微地点一下就行了。另外负数和零没有对数这一性质教材是直接给出的, 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也略微做了改动, 设计了两个题组, 一组是负数的对数, 一组是零的对数, 由题组中的特例让学生归纳出对数的性质:负数和零没有对数。经过处理后我的本节教学流程主要是:对数的概念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对数的性质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练习反馈。通过后来教学反馈看, 这样的处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篇4: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而知识内化放在课内的新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给目前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新的教学模式下,当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 传统课堂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现状

(一)起源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一个山区学校,有些学生因为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校车上,导致部分学生缺课。2007年春,学校的两位老师,为解决学生因缺课而赶不上进度,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把视频放在网上,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翻转课堂。

(二)现状

当前,对“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为国际教育界探讨的热点。例如在实践层面,萨尔曼·罕创立的可汗学院将翻转课堂推向了世界;在中国很多地方也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实践研究。在理论层面,国内外知名学者都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从整体来看,国外研究较多,国内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翻转课堂的内涵、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操作流程等方面。通过对翻转课堂理念的研究,可以给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积累带来一些启示。

二、翻转课堂对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启示

(一) 翻转课堂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当具备更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翻转课堂的出现,先看视频后提问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变得相对轻松。相比其他学科,数学学科自学难度比较高,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很大可能并不能充分掌握视频中的知识点,在第二天上课提问中也不知道问些什么。这时候,就要求数学教师前期制作视频使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讲述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制定。除此之外,在家里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线与学生交流与沟通。还要做好作业情况统计,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对第二天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的调整。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地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虽则下班,实则上班,需要教师对教学事业具有更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翻转课堂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当具备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的能力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视频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制作视频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模拟再现生活,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章节时,许多同学尤其是女生,空间立体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一般很难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的立体图形来。这时,需要教师在制作视频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更好理解的学习。又比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用微视频展示细胞分裂或放射性物质衰变过程,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不仅使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更吸引学生的意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翻转课堂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与合作能力

教师的交往沟通与合作能力,是翻转课堂真正带来学习效益提升的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师生之间交流情感,是任何机器、技术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数学教师,对于学习数学知识,上课老师讲的时候是听懂的,但是回家做作业时却不会了。这时候的疑问不能得到及时解答,等到第二天上課时,大部分的学生并不能清楚表达疑问,这给之后的学习带来困难。在翻转课堂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将原来用于课堂讲授的时间与同学进行互动,在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就可以在线及时解答疑惑。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流畅、清楚,思维逻辑严谨,这样学生的困惑就能及时解决。

(四)翻转课堂理念下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掌控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主要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在课后,这不同于传统课堂中教师拥有课堂的主导权,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教师的答疑解惑。在数学课堂中,同学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道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与解法。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拓展思路,发散思维。正是由于翻转课堂中类似这样的互动很多,因此,数学教师应提高课堂掌控的能力,防止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为其他事情所吸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教学良性的循环和互动,努力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2]严佳鸣.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新型教师[J].中学物理, 2015,33(2):10-11.

篇5: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翠峦区第一小学

王如新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很好地明确了“师德、师风、师能”为教师素质的内涵。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 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篇6: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师职业生涯与师德修养方面书籍的阅读,是我领会到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这是新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在教师生涯中,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知识能力。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我,认认真真地学习,研究探索,才能实现专家型教师的目标。

通过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精读与学习,使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教师职业有所理解,认识到小学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小学教师应将教育看作是一项事业,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谋生的职业。将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就意味着有真诚的教育理想,有自觉自愿的教育担当。做为教师要有自身的职业理想,还要有长远的眼光,更要有敬业精神。同时还为我们提出了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理念。

其次,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有了基本了解。小学生是小学教育的中心和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发展性等特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关爱学生,常言道“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小学教师要做到关爱小学生,就要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本职工作的核心。做学生良师益友,尊重

学生、信任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合格的人民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7: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体会

经过一年多的新课改教学工作实验,略有收获,现把我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总结的教学体会整理如下:

一、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变了。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新课改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是我们知道,纯粹的“探究”或“讲授”都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还是将二者有机结合好。讲授法是我们所熟悉的,只要我们多思考、多研究,在讲授法中融入学生探究,少讲一点,留点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并想法使学生探究与教师讲解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会探究,自己能获得一部会知识了,不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了吗?老师讲得少了,老师自己的负担也减轻了,上课轻松了,两全齐美。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只要我们上课感觉很累,我们就得反思,是不是自己讲得太多了,学生参与的时间太少了,这节课的某些环节是否能够改进一下,改成学生活动,让学生去探究。思想一变,方法自然会有。教学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我在慢慢转变我自己,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朝学生学习组织者、合作者转变。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展示。

第 1 页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学习,不会动手实践与探究。但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终是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刚开始时学生不会探究,我们可以先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去探究。如在《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中,我先利用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证明了积的对数等于两因子对数的和这一性质,然后要求学生类比这一思路探究其它方面的的运算性质并证明,最后将结果交流,学生除了得到书上的运算性质而外,还得到了方根的对数运算性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三、备课方式的转变

好课是备出来的,按照新课程理念,我们的备课就不能仅仅是教教材,而是得思考如何用教材去教,怎样使我们的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有机结合,如何实施好探究,设计好学生活动。一堂好课是需要反复思考和锤炼的。在备《对数的概念》这节课时,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教学流程是:对数的概念,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对数的性质(负

第 2 页 数和零没有对数)。我经过反复考虑,认为由对数概念可直接得出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二者中间强行加入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会使教学显得生硬,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概念较简单也较独立,不妨放在最后轻微地点一下就行了。另外负数和零没有对数这一性质教材是直接给出的,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也略微做了改动,设计了两个题组,一组是负数的对数,一组是零的对数,由题组中的特例让学生归纳出对数的性质:负数和零没有对数。经过处理后我的本节教学流程主要是:对数的概念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对数的性质(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练习反馈。通过后来教学反馈看,这样的处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以上三点是本人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感受较深的几点,不妥之处恳请同行批评指正。

篇8: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1.“身边的数学”与“身边的生活”的互相渗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化简”书本知识,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 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

教师应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 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例如, 在初中《代数》第一章《有理数的引入》教学中, 我举了一个事例, 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 沿公路向东行驶10千米, 接着掉转车头向北行驶10千米, 问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 学生不难作出回答, 但当问及如何用数学式子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时, 学生就感到茫然了。趁机我切入新课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 我们必须把已经学习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数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经营中获利, 而且它能给予我们能力, 包括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 以及结论的明确无误”。例如一个人要成立一家新公司, 由于业务关系, 急需一辆汽车, 但又因资金问题无力购买, 决定暂租一辆汽车使用。现有两家出租车公司供选择, 两家出租车公司条件不同, 租哪家的更合算?一家的出租条件是“每月付给司机1000元工资, 另外每百公里付10元汽油费”;另一家公司只按行程算账, 出租条件是“每百公里付140元的费用”。这就要求新公司老板根据自身业务用车情况 (里程) 运用数学的知识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出租车公司。足以说明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理论, 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通过类似的例子让数学回归生活, 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性,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要从学生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出发, 提出思考的途径, 随着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 把数学条理化,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 又可服务于生活实践。

2. 把数学文化渗入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我们感受到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学习数学文化, 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 将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

例如教师在学习完四边形一章后, 可向学生介绍《精巧的蜂房结构》, 介绍蜜蜂在数学与建筑学方面的贡献, 数学家证明了蜂房是一种最经济的的形状,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这种形状的容积最大, 所消耗的材料最少, 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许多尖端的科技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启发的,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保护生态平衡, 渗透从自然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的思想。

3. 设计多样的开放式的试题, 采用开放动态的课堂学习评价

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 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 教师应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并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

3.1 操作性题

以简单的推理能力、直观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评价重心, 开发创设“操作性试题”。如设计试题如下:请利用所提供的两张长度为a的纸条和两张长度为b的纸条, 拼、摆、折或连, 构建平行四边形, 你能提供多种的方法吗?

3.2 创意设计题

如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这节内容时, 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请你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图形, 并用一句贴切的话形容一下你拼出的图形的含义。再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平面图形的密铺”等内容, 可以尝试通过对学生的创意设计展开测评, 来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幅幅学以致用的创意设计既包含着创意, 又有相应的数学解释和人文表达, 不只是倾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 还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凸显着数学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的陶冶。

教师应利用开放性试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进行多元化评价, 对学生各层次、各侧面的表现给予关注: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动手操作能力的表现;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表现;创造力、个性发展的表现;与人合作交流能力的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篇9: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关键词:机械制造类专业;数学课;科学教育;途径

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指向较为明确的教学机构,侧重于向社会输送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作为学习机械制造专业的有效工具,数学课是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学好本门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正视数学课在机械制造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根据职教教学特点,树立起科学教育理念,实现数学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互相促进。

一、机械制造类专业数学科学教育理念的内涵

机械制造类专业数学科学教育指得是通过开展中专数学课堂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及手段,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不断满足职教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及数学素养的要求。

机械制造类专业数学科学教育包含三个基本层次内容:一是传授数学知识;二是培养数学情感;三是塑造数学人格。

二、机械制造专业树立数学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确定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

机械制造类专业在教学上具有自身独特的特色,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就要根据这一特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作为机械制造类专业来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要着重强调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侧重于让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目标上,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细致化、清晰化的制定。在教材的选择上,要结合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特点,采用《机械制造应用数学》等专业化程度较强的教学素材。

教师要对学生在机械制造类专业学习过程中急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加以总结归纳,如圆的知识,正玄曲线、三角函数的运用等,在不影响数学教学整体性的基础上,可以灵活调整教学顺序,明确重点,对连贯性或应用性不强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略讲,从而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集中精力突破重难点,便于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情境式教学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学生来源广泛,基础层次不一,因而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理论讲解,难以使学生及时有效吸收相关的知识[2]。教师要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举例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相关专业,可以将相关的教学模具带入数学课堂中,促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时,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两相促进。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如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教学由抽象向具象的转化[3]。在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如螺纹测算、齿轮计算,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更能够使学生明晰教学重点,总结学习规律,从而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采取数学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达到善教乐学的效果。在进行数学游戏的设计上,要紧密围绕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分析、归纳时不偏离自身专业范畴,从而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组织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注重课堂讨论

机械制造类专业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进行课堂讨论,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体现,是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有效的教学行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抛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宣布答案,而是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倡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借助自主思考或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问题的原因,从而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既巩固了原有知识,又有利于新的思维角度的形成,学生往往会产生豁然贯通之感,达到比教师代为解答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讨论时,可以组建学习小组,既保证了讨论的有序有效,又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机械制造类专业数学知识较为深奥,有别于其他专业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及时矫正自身的错误思维,避免陷入学习误区。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要有效参与进去,在学生触碰到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加以深入引导,让学生主动探寻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解题的乐趣,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四)善待学生“错误”,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错误,教师在对待学生错误时,要加以正确对待,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一种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4]。在教学评价上,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又要考查其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还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的学习态度及情感,在理论知识的考查中要将数学与机械制造专业相结合,在促进学生掌握具体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专业学习中的数学思维,实现教学效果的升级。

结语:

机械制造类中专有着独特的教育属性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数学课的教学上要紧紧围绕学生专业发展,响应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素质全面、理论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秀娥.多元化数学教学模式在职业中专数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61.

[2]张兵.关于中专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58.

[3]吴艳萍,王艳红.拓展中专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7):64-65.

篇10:数学专业理念心得体会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利用这样一本教材上好一年级数学课,是我这一学期来始终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这四个多月来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我们一味地加以批评和责备,势必会使刚刚开始小学学习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怎样让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一开始就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我想这也是一年级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游戏等,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三、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难发现,学前教育中家长注重艺术智能启蒙,忽视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抽象思维开发大有人在,家长注重纯数学计算力的训练,忽视抽象思维的培养比比皆是。所以,我在课堂上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是游戏和学习的过渡,是学校学习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太多自己的特点,只有我们老师教材和学生的年龄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更扎实,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一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一年级数学教学

心得体会

小学部:代婵虹

上一篇:抓蛐蛐写事作文400字下一篇:刘娟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