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最新现状

2024-05-05

孔子学院的最新现状(共9篇)

篇1:孔子学院的最新现状

近代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我国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一些西方媒体至今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对中国的孔子学院充满敌意,甚至从一些文化问题入手,妄想插手中国的内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推动文化平等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北京外国语大学在65周年校庆时,正式提出北外的战略使命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在新时代,孔子学院肩负着重要使命,扮演着桥梁的角色,积极承担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把国际汉语教育与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3月,孔子学院在美国启动运行,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合作办学,美国学汉语的学生人数仅为2万人,而到20学汉语人数突飞猛进翻了10倍,突破20万,开设汉语课的公立大中小学超过5000所。截至6月注册学生近30万,而到年底,美国48个州成立了110所孔子学院和50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数量已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孔子课堂的数量更是全球的二分之一,是全球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汉语学习热潮渐渐向低年龄阶段发展,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汉语教学由第三外语上升为第二外语,一部分美国家长看到了汉语的发展潜力,鼓励孩子去报名学习汉语学习班,中小学开设的汉语课程是高等教育机构的8倍,汉语教学从大学迅速向中小学延伸,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汉语学习人数成为汉语学习最重要的增长来源,很多美国私人幼儿园都特地开设了有关儿童的中文教学项目,使美国孔子学院的儿童教学非常具有特色,吸引的目光也越来越多。

整体来看,美国孔子学院分布很广,几乎全美都有,以东部为主,超过50%的孔子学院分布在美国的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紧随其后的是南部,西北、中部地区最少。毋庸置疑,中国文化和汉语以其磅礴厚重的底蕴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民所接受,满足了美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和汉语的热切心情。

2、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遇到的问题

美国的汉语学习者来源多样,有希望与中国贸易往来的工作人员,打算从事汉学研究的人,还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美国学生。这一现象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学习中华文化及汉语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性。新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挑战,来自各个社会层的学生自身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同,对汉语教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在无形之中给对外汉语教学增加了不少压力。

2.1教师资源匮乏

随着美国汉语学习者人数越来越多,汉语教师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这时,汉语教师缺乏的情况就日渐凸显。有调查显示,在189名汉语教师志愿者里,男性占20.7%,女性为79.3%,占绝大多数,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人数最多,且本科毕业生占很大比例,71.6%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赴美工作少于一年,其中大多数人都没去过国外,由此可知,孔子学院的老师大多成员不固定,通常只待一两年,青年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刚刚适应美国的环境就回国。

此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完全按照书本知识教学,生搬硬套,不能对不同国家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特点作出灵活多变的改善和调整。不同学院的教师数量和教学水平也各不相同,有的只有一两名教师。师资问题不解决,孔子学院就像被缚住手脚,走不长远。

2.2教材编写不当

教材也是绑住孔子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汉语教材本土化困难重重,美国学生有的已经对本国语言的文字非常熟悉,会对其他体系的语言有点排外,对汉语的恐惧心理会阻碍他们的学习,这时如果教材过于困难,使学习者难于理解,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加重他们学习汉语的阴影,这就考验了汉语教材编写者对当地学习者的偏好了解,教材的及时更新也加重了汉语教师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一些孔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反馈汉语学习教材不适合学习者当前汉语水平,学习者如不能使用适合他们当前的教材,对他们的学习也会产生消极情况。虽然近几年来自中国的教材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仍有改进的余地,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走出去”的文化代表,代表的不仅是一个文化传播机构,更是中国“和谐文化”的新面貌。在新时期,新的文化战略,新的变化对教材的研讨开发、课程的设置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中小学和大学的高年级教学。

2.3资金投入偏少

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据了解,孔子学院的资金投入一般由中外双方的承办大学承担,资金比例一般为1:1左右,但由于所处地区大学的重视程度不同,投入的资金和物资也不相同,加上孔子学院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益主要用于教学活动和改善教学服务条件,没稳定的保障,没有经费来维持孔子学院的日常运行,资金短缺,难免出现不尽人意的现象。

当前孔子学院在美国就面对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的教材老套、图书馆藏书量不足等难题。虽然每年教育部门都很会拨一笔资金给孔子学院,但相较于孔子学院迅猛的发展,还是显得有点捉襟见肘,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拨给其本国文化传播学院的资金。资金链不完整,导致孔子学院的运营制度、反馈机制也出现断裂,为孔子学院的运转埋下隐患。

篇2:孔子学院的最新现状

3.1加快师资建设

针对美国汉语教师资源不足,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投放一些公益广告,宣传孔子学院教师的奉献爱国精神,在精神层面上让社会对国际汉语教师有一个崇高感。针对目前人们对孔子学院了解度不高,扩大孔子学院的影响,让更多国人了解它,知晓它的作用——展现中国大国的文化形象,转变国人的思想观念。宣传鼓励学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鼓励学生去报考对外汉语专业方向,并且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坚定当对外汉语教师的信念,再经过学校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外语能力,令其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可以出台一些向对外汉语教师倾斜的福利政策,既解决了国内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减轻孔子学院师资的压力。培养复合型国际汉语教师,为孔子学院输送大量的优秀人力资源,解决对外汉语教师良莠不齐的现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远程授课,或者充分利用当地的师资力量,就地取材,培养本土化教师。

3.2创新教材设计

编写更加适合美国汉语学习者的教材,能完整的覆盖全年龄、全阶级的教材,方便其更好的学习,加强了精品教材建设,支持美国孔子学院与美国本土的汉学研究者一起编著,因地制宜,修订出知识性、趣味性和适用性强的本土教材。美国本土学者也清楚知道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中易犯的偏误,能更好地在教材编写中合理安排课程。教师可以上课形式多样化,很好的运用多媒体,灵活上课,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发更适合他们的课型。教材的编纂要符合汉语学习者的生活环境,可实地调查汉语学习者,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教材的编写要集思广益,找些有新想法的专家,或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教师,不能闭门造车。

3.3加大资金投入

每年拨下来资金都是一定的,但孔子学院可以在美国各地开展各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精心打造独属于地方孔子学院的文化品牌,增强孔子学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美国的大学一起承办,因为大多数美国高校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办学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渠道吸引外资,孔子学院的名气就越大,就会有更多的学校想和中国大学一起合作,建立更多的孔子学院,美国高校也会投入更多的资金,进一步利用好这些资源,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同时,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孔子学院的资金投入,资金的稳定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孔子学院的发展规模及前景。

4、结束语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中国加快步伐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瑰宝,现在世界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昂,世界对汉语的需求逐渐增加,我们应把握时机,把孔子学院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为汉语的国际推广形成强大动力,让孔子学院走向全世界。

中华文化和汉语真正走向世界,还需要我们冷静地观察和思考在推广路上面临的重重挑战,孔子学院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一方面,扩大孔子学院的宣传力度。不仅是国外的人民,还包括自己国家的人民,只有自己国家的人民知晓认可,我们才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国外输出优秀的中华文化,如果只有外国的人民感受到孔子学院的魅力,而自己国家的人民对此毫无所觉,就会造成“外热内冷”的现象。现在外国人民为什么喜欢汉语,究其原因,还是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汉语的国际地位提高。另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孔子学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完善学院总部的自身建设,加强文化创新,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机制、模式和品牌,提升孔子学院的竞争力,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新动态——汉语国际传播文献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9-33.

[2]吴瑛.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3-17.

[3]刘程,安然.孔子学院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17.

[4]金巍.梅花与牡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文化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27-131.

篇3:孔子学院的最新现状

关键词:孔子学院,现状,美国,拒绝,原因

近期一些报纸媒体关于孔子学院在海外被拒之门外的报道,不绝于耳。回顾孔子学院(2004年一2013年)10年中的快速发展状况,使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2014年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方宣布合同到期后与中国不再续约。同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方2014年宣布停止合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也在相同的时间宣布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

关于孔子学院不再续约的理由,合作方提供的说辞各有不同,有的说是课程的重叠、有的说是目标与汉办不一致,也有的说是违背了学术自由。无论何种理由,何种托词,总之,孔子学院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时候,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向孔子学院关闭大门。

1 现状

1.1 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

①办校规模

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2013年底全球共建孔子学院440所、孔子课堂646个,分布在120个国家和地区。(见表1)2005年和2006年是孔子学院高速扩张的两年,年增长率达到483%、248%。2008年至2013年,孔子学院平稳发展,年增率约10%。

②注册人数

以2013年为例,与2009年相比,注册人数增长了227%。(见表2)

③举办活动

2009年举办文化活动项目0.75万次,每年以30%左右的增长率逐年递增。(见表2)

1.2 数据分析

①速度背后的质量问题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办学数量快速增长,最快的年增长率高达483%。根据这一数据固然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这项事业的投入热情之甚,但也不得不思考办学质量是否也同样可以得到保障?如果仅仅是数量的竞争,放弃了质量,那么我们最初创立孔子学院,要把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还能否实现,或者说在渐行渐远中已违背了初衷。

②注册人数背后的师资问题

注册人数的翻倍增长,意味着孔子学院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也成倍增长。每年汉办向海外派出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人数虽然都在逐年递增,从2006年1000多人增加到2013年5000多人。(见表3)但和全球的需求量相比,还是杯水车薪。孔子学院的教师构成分别是中方汉语教师、中方志愿者、国外合作院校汉语教师、中方留学生及当地聘任的汉语教师。虽然汉办为了弥补教师的缺乏,多种途径再吸收汉语教师。但无论如何,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是时间,海外汉语教师的亏缺已然成为孔子学院在海外快速发展的隐患。

③举办活动背后的经费问题

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的机构,经费由政府出资。孔子学院每年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学院运行和支付院长、教师的工资,这两项支出已占总资金的69%,剩余的资金在很多地方都还需要使用。(见表4)举办活动的次数逐年增加,但资金的支配数目有限,有些孔子学院目前已经存在启动资金缺少,发展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若不建立起孔子学院运营的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2 原因

由于东西方办学理念的差异已影响到孔子学院日后的发展。

2.1 办学模式

校校合作,即国外的教育机构和中国的教育机构在某些专业、课程、项目进行合作。孔子学院大多来用这种合作模式,由国内知名大学与国外汉语教学基础好的大学联合开办。以德国为例,2006年到2010年中方在德国建立10所孔子学院,其中9所孔子学院都是中国国内大学和德国当地大学合作开办。(见表5)

这种校校合作的模式,便于孔子学院成为现有大学体系内的一部分,有利于提升孔子学院的知名度和提供教学便利,如场所、实施、教学设备等主体学校的资源,降低中方的资金投入。但另一方面,孔子学院的合作方,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基于自身办学理念的考虑,并不愿意让依托于国外大学的孔子学院真正意义上形式独立的权利。

2.2 官方色彩浓重

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汉语办公室创办,汉语教师的选派、海外分院的选址、运行资金的发放都是由汉办来执行,孔子学院有很浓厚的政府办学和官方色彩。中国的孔子学院缺少独立办学的理念,而西方的受众更喜欢接受民间文化团体机构。

3 结语

教育无国界,文化无优劣。孔子学院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结合当地的教育情况,因地制宜的将中华文化以最和谐的姿态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孔子学院的官方网站:关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http://www.hanban.com.cn.

[2]马来西亚全球汉语中心.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交流材料:亚洲卷.北京,2007.

篇4:两岸“孔子学院”的“较量”

“文化角力”这个词出自2013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文章特别提到了大陆和台湾分别在海外开设的汉语教学机构“孔子学院”和“台湾书院”。当然,两家机构彼此都很客气,台当局“文化部部长”龙应台也用“橘子不必和苹果比红”来形容两家机构的关系。

大陆的孔子学院由教育部直属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管理。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至今,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数量突破400个。

而台湾书院创立的初衷便是为了与孔子学院抗衡——后者的“遍地开花”让台湾当局不怎么开心,在台湾人的记忆中,20世纪中叶,台湾曾是外国青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

为了应对大陆孔子学院的“扩张”,民进党执政时期的2005年,台当局“教育部”曾通过提供免费奖学金名额的方式,广邀外籍学子来台学习汉语,但是收效甚微,后来不了了之。2008年岛内“大选”前夕,當时尚未当选的马英九提出了“台湾书院”的构想,声称“如果当选,将广设‘台湾书院’,以抗衡孔子学院”。2010年年底,台当局打算在洛杉矶和休斯顿的“驻美代表处侨教中心”设立“台湾书院”。美国政府当时很犹豫,为了打消疑虑,台当局退而求其次,一度声称不教华语,只教书法、茶艺、花艺。

最终台湾书院在延迟一年后才得以启幕。成立当天,马英九夫人周美青出面为设在纽约的台湾书院揭牌,会后,还为到场的小学生们讲解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等历史典故。

美国洛杉矶“侨教中心主任”简许邦曾向媒体直言“台湾书院与孔子学院完全不同”。台湾书院教繁体字,孔子学院教简体字。但是,近年来大陆崛起所带来的中文热,使简体字和汉语拼音在美国中文教学中占据主流位置。对于台湾书院“一意孤行”推动繁体字,外界普遍持审慎态度。

相比孔子学院目前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攻城略地”,台湾书院尚显“单薄”,仅有美国一个“据点”。台当局“文化部”表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是欧洲与亚太地区,此外,还将与境外大学合作增设以“窄、精”为特点的海外文化中心,推广华文教育,协助文化交流活动。

台湾书院的运作以四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共计36亿元新台币(约合7亿元人民币)的运营经费超过八成由台“行政部门”自行筹措。目前,书院的运作由“文化部”牵头,外加“外交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共同组成。

孔子学院则由“汉办”一个部门统筹负责。孔子学院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直接拨款给合作对象。台湾书院则设立奖学金,与合作的学术教育单位签约设立“联络点”,派出经过培训的教师进行授课。

在具体运作上,台湾书院运用信息及数字科技的方式整合华文教学、台湾研究及汉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此外,为了“将台湾多元文化介绍给国际友人”,台湾书院还定期开展文艺特展、数字典藏、汉学研究等活动。

有媒体报道说,伴随孔子学院在全球的扩张,台湾书院的每一步发展似乎都在前者的蓬勃发展下艰难前行。着眼于未来发展,不少学者呼吁两者能够合作。

当然,这并不容易。

篇5:孔子学院和可汗学院的比较分析

案例一:可汗学院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0段,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

可汗学院特点突出,包括:

1、可汗学院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十分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以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互相衔接。

2、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的是一种电子黑板系统。其网站开发了一种练习系统,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学者参考该记录,可以很容易得知学习者哪些观念不懂。

3、传统的学校课程中,为了配合全班的进度,教师只要求学生跨过一定的门槛(例如及格)就继续往下教;但若利用类似于可汗学院的系统,则可以试图让学生搞懂每一个未来还要用到的基础观念之后,再继续往下教学,进度类似的学生可以重编在一班。

4、在美国某些学校已经采用回家不做功课,看可汗学院影片代替上课,上学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经懂得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

5、可汗老师教学的方式,就是在一块触控面板上面,点选不一样颜色的彩笔,一边画,一边录音,电脑软件会帮他将他所画的东西全部录下来,最后再将这一则录下的影片上传到网上,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6、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没有精良的画面,也看不到主讲人,只想带领观众一点点思考。

可汗的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2009年,“可汗学院”被授予“微软技术奖”中的教育奖。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随之而来的物质支持,让这个免费网站更加活跃。一方面,由于教学视频点击量极高,可汗每月可从YouTube网站获得约2000美元(约合1.3万元人民币)的广告分成。另一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行政案例分析

面,许多学生会自发给他汇钱,从几十到一两万美元不等。据报道,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多尔夫妇,就曾捐给他10万美元。2010年,“可汗学院”先后接到了两笔重要捐助:一笔是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捐助的500万美元,另一笔是谷歌公司赞助的200万美元。利用这些钱,可汗将现有视频翻译成了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汉语等10余种语言,并聘请了一些助手。

大量捐助的到来,意味着可汗获得了肯定。比尔·盖茨曾说,可汗的成功“令人难以置信”:“我和孩子也经常使用‘可汗学院’。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

案例二:孔子学院

二十世纪以来,汉语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和民众的重视,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面对这股浪潮,中国政府积极把握时机,总体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2004年3月,国务院委员陈至立提议采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孔子之名,将中国设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正式定名为“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承办的,旨在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交流和合作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首先,孔子学院属于非营利组织。它是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不向出资人和组织人员进行利益分配,向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成员以外的社会需要救助人群提供服务,主要提供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外的准公共产品,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独立组织。

孔子学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非营利性组织,它是由汉办承办的教育机构,而汉办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单位,孔子学院要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但孔子学院又不受制于政府,孔子学院总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而各孔子学院也可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其次,孔子学院提供给大众的准公共产品指:①面向社会各界人事,开展汉语教学:有针对社会人士提供的属于非学历教育的专门技能的汉语培训,例如开设各种类型的(企业集团、留华预备、岗前辅导、考前培训等)和翻译、旅游、商务、金融、中医等技能的汉语课程。也有专门针对学生开设的与国内院校相衔

第2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行政案例分析

接的中文学历教育课程。②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汉语教师培训包括大、中、小学的中文教师。提供的汉语教师资源指“长城汉语”多媒体课件及总部授权使用的汉语教材、辅导材料、音像材料和网络课程的使用权。③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即实施汉语水平考试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的认证考试。④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如可以提供赴华留学咨询,开放图书资料信息查询服务等。⑤开展当代中国研究。如开展学术活动和提供讲座等。

综观各地孔子学院,它们已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除采取多媒体网络教学外,还开设了商务、旅游、医学等专业汉语班,开展了各项文化活动,如播放中国影视,举办中文竞赛、讲座等。在教学方法上,目前孔子学院的教学主要以面授为主,汉办提出教学方法要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转变。2006年5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办了全球第一家专门从事网络汉语教学的孔子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它也是全球第一家开设网络高中汉语课程的教学机构。在教学内容上,孔子学院的教学重点是推广汉语言,并以语言为价值观念的载体,传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第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行政案例分析

分析

一、可汗学院与孔子学院的比较

(一)相同点:

都属于教育类非营利组织,主要为大众提供教育类的准公共产品,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不向出资人和组织人员进行利益分配,向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成员以外的社会需要救助人群提供教育服务。

(二)不同点:

1、创立者:可汗学院由私人创立,创立者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资金来源主要是私人捐助;孔子学院由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承办,由政府投入资金,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广泛采用中外合作办学形式。

2、教学对象:可汗学院为各个年龄的在校学生提供课程;孔子学院的教学对象则是汉语文化爱好者。

3、教学内容:可汗学院的教学内容是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孔子学院的教学重点是推广汉语言,并以语言为价值观念的载体,传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4、教学方法:可汗学院利用网络影片进行授课,小课程制,循序渐进;孔子学院主要以面授为主,目前在推动教学方法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转变。

二、可汗学院对孔子学院的借鉴意义

(一)针对知识本身进行帮助

孔子学院主要致力于推广汉语言,并以语言为价值观念的载体,传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但汉语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难度大,学习资源不丰富,因此孔子学院目前的授课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个人学习知识困难和知识获取困难的局面。

可汗学院的课程短小,每节课只讲授一个知识点,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听,又有精良的翻译团队进行翻译,让一些晦涩的知识变得好懂。并且可汗学院的课程中有不少是针对基础教育的知识,更能对处于基础教育时期的学生做一个知识上良好的补充。

第4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行政案例分析

孔子学院需要加强汉语讲授和学习的技巧,使汉语更为“通俗易学”,可以借鉴可汗学院的短小课程,将知识点嚼碎嚼烂,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化,同时加强对基础汉语的教学。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可汗学院不同于一般的远程教育,它可以和传统课堂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先看视频,做在线练习,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专门答疑、组织讨论、进行探索活动等。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素质教育”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的原则。可汗学院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行性,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场颠覆。

因此,在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孔子学院可以借鉴可汗学院的模式,充分发掘网络课程的潜力,广泛运用,并和传统课堂结合起来。

(三)灵活的志愿者管理

可汗学院的志愿者主要从事的是课程的翻译工作,主要通过柔性管理的手段来吸引和管理志愿者,除了在官网上会挂出志愿者的照片和简介,以显示组织对这些志愿者的认同外,也会定期组织一些志愿者的交流活动,加强志愿者对于组织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支持。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不仅自己能够提高翻译水平,并且能够帮助课程的推广,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孔子学院主要通过“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招募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根据国外用人机构对志愿者的需求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或教育部直属院校发布关于协助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函,委托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报名和初选工作。志愿者派出前须接受综合能力培训和拓展训练。培训结束后,由国家汉办统一组织对志愿者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国家汉办颁发《汉语教师志愿者资格证书》。

相比较而言,孔子学院的志愿者素质较高,但数量少,供不应求。孔子学院可以借鉴可汗学院的志愿者招募方式,在从中国选派高质量志愿者的同时,在当地招聘中国留学生或汉语文化爱好者作为志愿者。同时,在管理方法上,采用更多的柔性管理手段,增强志愿者对孔子学院及其活动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篇6:海外孔子学院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提要

构建有效的评估机制,是海外孔子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对欧洲第一家孔子学院评估实践的得失分析,从评估目标与实施主体、评估内容与实行程序、评估模式与实现途径等角度出发,对海外孔子学院评估机制的构建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

一、引言

二、评估目标与实施主体

三、评估内容与实行程序

四、评估模式与实现途径

篇7:孔子学院英文作文

On Confucius College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eputation and good image is valued by many counties.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world.Only 7 years, Confucius College is global in scope, blossom everywhere.Then what is the meaning of Confucius College opened in? First, on the aspect of culture, dialogues between two different nations can strengthen their relations.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make those two nations distant or alienated from one another.The difference in language is the main cause that has made people of one nation to feel prejudice and bias towards other nations or culture.Confucius Colle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and it is to encourage necessary conta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local culture.Confucius College not only help people from various countries to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but also i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in other countries.Second, at the political level, Confucius College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Chinese influence, promoted a deep knowledge of China and mutual exchanges, and promoted world peac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Some people, especially foreigners, however, are against Confucious College.They insist that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nfucious College established, it is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ir own culture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revent this trend.From my perspective, Confucius College help act as a positive part in the interflow of culture and political.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m to spread and enrich our own.By Elena(杨新卓)

篇8:河北省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及前景

自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之后, 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 孔子学院开始在世界各国落地发芽, 我国建立孔子学院并不是单纯的输出孔子儒家思想, 更多的是向世界推广汉语以及中国文化, 促进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是一种文化的宣传与融合。

(一) 孔子学院建立初具规模。

2002年, 经汉办批准后河北经贸大学与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合作建设河北省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 这是河北省着手创办孔子学院, 海外推广汉语教学的第一步, 截至2010年8月, 河北省的7所高校、4所中学承办了孔子学院以及孔子课堂教学建设工作。自此, 河北省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序幕:石家庄语言文化交流专修学院承办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承办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 该所孔子学院在2012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第七届孔子学院大会期间, 获得了国家汉办颁发的“2012年全球优秀孔子学院”奖项。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这一奖项的获得, 不仅是国家汉办对该孔子学院中外双方合作院校辛勤工作的高度认可, 也是对河北省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充分肯定, 同时也为河北省其他孔子学院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此外, 燕山大学承办美国托力多大学孔子学院、河北传媒学院与巴西巴西利亚大学共同建设的巴西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与印度尼西亚大学共建的玛达拉塔基督教大学孔子学院, 与秘鲁大学共建的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孔子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继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后, 又承办了河北省在非洲建立的第一家孔子学院———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

(二) 教学进展不断突破,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

孔子学院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汉语言和文化传播机构, 相对于单点的课堂教学, 海外孔子学院更适宜采用多种渠道, 抓住机会, 全面推广汉文化。孔子学院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当代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细化, 孔子学院的相关教学活动越来越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现以创办的孔子学院多数已经结合当地学生需求和社会实际, 编写了日常汉语会话和商业、旅游、经济等实用汉语教材, 配备了相应的音像材料, 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职业、宗教信仰等不同实际进行目标教学。

以河北经贸大学与加德满都建立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为例, 在初始阶段, 教学工作主要围绕汉语知识普及, 志在为热爱汉语的朋友们提供专业的、全面的汉语教学。以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2008年分别开设了本科及两个中学班的汉语课程和中国文化课, 并举办了相应文化艺术活动, 营造汉语学习环境与中国文化氛围。相较而言,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等发展中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大多以掌握一种谋生手段为学习目的, 因而课程安排以商务汉语、导游汉语等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为主。如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开设的商业汉语项目、中文导游项目、汉语教师培训项目等以全社会为主要受众, 全面推广实用性汉语教学。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孔子学院在不断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向上迈进。

二、河北省孔子学院发展中的问题

(一) 合作办学模式单一, 数量不足。

河北省共有47所直属于教育厅的普通公办和民办高校, 但截至目前全省承办的海外孔子学院仅有9所, 远远落后于北京等城市。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 平均每6天就会诞生一所孔子学院, 虽然河北省承办的海外孔子学院数量逐年稳步增长, 但相较而言仍然是承办孔子学院的“贫瘠地区”。纵观我省全球孔子学院的地理分布, 美国、亚洲地区各占三分之一, 南美洲、非洲次之, 欧洲、大洋洲则较少;再合作模式方面也较为单一, 多数局限在高校合作的模式上, 而现有孔子学院建设模式共有四种, 分别是: (1) 中外高等学校合作办学模式; (2) 中外高校联合跨国公司合作办学模式; (3) 外国政府与中国高校合作办学模式; (4) 外国社团机构和中国高校合作办学模式。由于孔子学院创办模式的局限, 使得汉语推广工作难以大规模开展。

(二) 内部专业存在融合问题, 汉语推广遭遇困难。

随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很多国外高校早年便开设了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 因而相当多的申办孔子学院的外国高校本身的汉语教学的历史以及汉语研究基础都是十分悠久和丰富的, 尽管孔子学院成立之后使得部分教学活动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 但也确实存在原有教学机构设置的汉语学分课程或汉语学位专业课程并未与孔子学院教学相融合的问题, 他们是各自为阵, 孔子学院只能在汉语培训课程和举办汉语和中国文化活动中择一开设, 即便是开设了学分课程, 选修者也寥寥无几, 使得学院在合作方校内开展汉语推广工作困难重重。

(三) 师资单薄, 教学设置缺乏专业性。

河北省承办的海外孔子学院教师来源主要由国外合作院校汉语教师、中方汉语教师、中方志愿者和中方留学生以及当地聘任的汉语教师构成。不同的孔子学院的教师数量、种类分布也不尽相同, 有些孔子学院的教师仅仅只有一两名中方教师。并且随着合作院校对孔子学院的日益重视以及学院的扩大宣传, 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和文化推介活动越来越多, 汉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除此以外, 有些国内外派的教师虽然在汉语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但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 仍然不能完全胜任当地的汉语教学工作。

另外, 在教学上, 教材和课程设置都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不同国家、地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各异, 教学侧重点也必须随之改变以适应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教材还很难满足各国各孔子学院的特点和需要, 缺乏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在适应当地汉语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三、河北省孔子学院发展建议

(一) 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积极创办多元优质孔子学院。

河北省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政策上的态度一向是支持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 鼓励河北省高校到海外建设孔子学院, 为各个孔子学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各高校应借着“汉语热”的东风, 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和合作伙伴, 在保证国内汉语教学的持续发展外, 把一部分师资力量转移到国外, 建立海外汉语教学基地, 为传播汉语言文化, 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省内各高校与俄罗斯、韩国、日本国家的高校都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和联系。俄罗斯、韩国等国近年来汉语热不断升温, 来河北省学习的留学生一直呈增长趋势。河北省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到这些国家建立孔子学院, 满足那些希望学习汉语却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群体, 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合作办学模式选择上应多尝试创新, 在全面推广汉语文化传播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形式展开孔子学院的办学工作。

(二) 提升师资层次, 使得孔子教学专业化。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建设好孔子学院的关键所在, 为了保持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孔子学院总部应加强对中国国内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培训力度外, 与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合作建设一支了解当地教育状况、胜任当地汉语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 是孔子学院未来教师培养的发展趋势。在今后汉语教师本地化的过程中, 孔子学院将为汉语教师的培训提供教材、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形式多样、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随着孔子学院建设的不断完善,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孔子学院的中方领导和老师在素质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方院长和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拓宽知识领域, 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提高跨文化工作的能力;要善于从工作中和其他孔子学院的经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为了形成孔子学院的汉语教育特色, 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和在校学生开发长期和短期不同课程的汉语教材, 进一步深化汉语教学教法研究;结合当地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特点, 孔子学院应独立或与当地学校、中方合作院校共同研发各类汉语教材, 出版更多更好的特色教材, 并开展具有广泛影响、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以多种形式展开汉语深度推广工作。

四、前景展望

随着孔子学院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增加, 质量与孔子学院的长久稳定发展已然成为最首要的问题, 河北省应紧随中央政策,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充分利用河北省的政策支持、地理优势, 根据生源特点与省内高校优势, 积极拓展办学模式, 开发海外合作伙伴, 合理布局, 重点发展孔子学院和汉语推广工作相对空白的区域, 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思路, 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应有贡献。

摘要:河北省秉承国家汉办办学宗旨, 近年来相继承办加德满都孔子学院、尼泊尔孔子学院, 海外孔子学院数量一直有所增长。但是, 在办学过程中也确实存在合作模式单一、教学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河北省孔子学院办学现状基础上, 提出相关建议。

篇9:孔子学院的是与非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了“软实力”(Soft Power )概念。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迅即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也在全世界掀起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热潮。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软实力建设。比如,德国创办了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叫“歌德学院”,西班牙创建了“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的对外文化机构也取了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性意义的名字——孔子学院,目前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一直如火如荼,但2012年5月17日,一纸突如其来的公告令孔子学院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美国国务院称,目前在该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必须于6月30日离境。中国外交部以及官方报纸迅即对美国政府的举措提出异议。虽然事态在中方的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但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与以往类似事件中“一边倒”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迥然不同的是,许多网民直指“孔子学院”劳民伤财,甚至为美国的举措叫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海外大跃进”

中国自21世纪初以经济上的硬实力强势崛起之后,也成为世界瞩目的舆论高地。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应当对外输出中国价值观,在国际社会树立中国的善意形象。于是大力加强“软实力”建设,开设孔子学院就是其中一个便捷的途径。

肩负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同时增进世界对中国了解的使命,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 “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不到10年间,孔子学院已在全世界106个国家扎根。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人称“海外大跃进”。

看到孔子学院如此迅猛的扩张,许多人为之兴奋不已:这么多洋人都学习和仰慕我中华传统文明,真乃我民族之千年盛事。孔老夫子当年“道行于天下”的未竟理想实现似乎指日可待。但是,8年来,孔子学院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刷新纪录外,在教学质量和创新上始终却突破不多。一方面,孔子学院在大张旗鼓地创建,仿佛建成了多少学校好像就完成了任务,可以给国人一个圆满的交代一样。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和教材编制严重不足。在国外的孔子学院,甚至有很多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校舍、没有教师的“三无学院”。

过度追求数量上的冒进,其质量必须会大打折扣。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时,它的主要课程是“教老外识几个汉字”、“读些中国名著”;8年后的今天,孔子学院铺下了越来越多的摊子,但深度远远不够:孔子学院还以这几个老套路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老外只能学到识汉字、包饺子、打太极等中国文化的一点皮毛。因此,尽管冠以孔子之名,但孔子学院最大的功能并不是宣扬孔子思想,而是“推广汉语文化的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甚至等同于一所“汉语培训机构”。表面上,中国价值观似乎在轰轰烈烈地输出了,实际上效果却不大。

此外,“孔子学院”的巨额亏损也一直为人诟病。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开办与运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为此国家进行了巨额的财政拨款。据报道,至今为止已经花了数十亿元之巨。这几十亿元人民币都是在赔本赚吆喝。德国某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曾直言:“当地大学之所以合作办孔子学院,主要是为了得到中方提供的一大笔经费,自己办语言班和演讲等活动。”

当然,“孔子学院”巨额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维护像孔子学院那样的网站,年服务费最多不过十几万元,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却支付了3520万元。财政部网站公布中直机构的中标公告显示,这个名为网络孔子学院网站运营服务项目的采购项目,采购人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中标供应商为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属网站招标,直属机构中标”, 这些猫腻的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些部门的利益纠葛。

而中国公众的不满,由一则在中国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原作者已不可考的微博可见一斑:“以‘汉语国际推广’为招牌的孔子学院,一年耗费多少税款?2008年预算高达16亿。此后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多。希望工程历经20多年,也才募集50来亿元。与其以弘扬民族文化为理由,拿纳税人的巨款,慷国家之慨到国外去搞教育,为什么就不舍得花点钱给自己国家的公民?”早在2006年,身居美国的学者薛涌就曾发表文章批评“孔子学院”。据他估算,在美国建一所“孔子学院”起码也要几百万美元。中国这样一个穷国,却大把大把地往富国扔钱,让他有点儿想不通。“当中国的孩子连每年300元的年教育经费还拿不到,外来工子女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流离失所,读书越来越难时,纳税人的钱却被挪到每年享受着将近7万元人民币教育经费的美国人那里,补充人家的教育开支。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的教育每况愈下,中国将越来越没有文化。这是弘扬中国文化,还是对中国文化的出卖?”

中国文化亟待被重新定位与认识

人们对孔子学院的种种质疑,究竟是认识偏差,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亟须改进?抑或是在对自我的文化认识中存在误区?“孔子学院”怎样才能真正起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呢?

在1993年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各大宗教将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入《世界宗教伦理宣言》之中,并确立为人类文明的首要的、基本的法则。从世界文化与交流的角度上看,孔子价值具有毫无争议的世界性,并且渐为各国所接受。

但是,欲使孔子价值在世界上更广泛地传播,首先应当具有更广泛的民族性。而现时中国的现状是,孔子精神与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大陆已经趋于淡化,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儒学、新儒学的研究恐怕国内学者不如海外的华侨华人学者。那么,背上“孔子”这块金字招牌的孔子学院,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更有多少人能够教授孔子的思想?诚如一些民间学者对于孔子学院的指责,“孔子学院还处在教汉语、太极拳的阶段,这些当然也是中国文化,但这些仅仅是‘术’,还不是‘道’。”孔子学院的实质不过是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或许可以略兼“宣传中国文化”之责,但却远远没有能够到达“宣扬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高度。造成这种困境的首要原因,是在“究竟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怎样一种文化”的问题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孔子学院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向海外传扬中国文化、孔子思想,还是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薛涌就曾经表示:“孔子学院并没有对孔子的研究和其思想精神的传播有什么贡献。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教外国人中文而已,是资助人家的教育。”

当然,要把孔子的儒家思想推向更多国家,还要看孔子思想与当今世界的价值观的异同之处。孔子思想基本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说这种思想本身很高尚,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崇高文化,但也有其局限性,它在中国得到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统治者或政治家的目的。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西方民众并不以之为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道理在他们的眼里是空架子。他们要的是民主和自由,每个人能平等地生存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这就与孔子思想有甚至有相当大的冲突。

海外人士提及孔子思想,常常大加嘲讽的是,孔子思想在中国流传几千年,中国人自己又做得如何?接受了孔子思想几千年教育的中国人,对外讲和平,修养很高。但对内往往野蛮专制,唯利是图的事情近几年来也是比比皆是。例如,毒胶囊毒奶粉都是源自中国。而在他们眼中,美国人对外霸道,但对内讲民主自由,尽量平等对待自己的国民。所以,美国政府驱赶孔子学院,也许不只是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打击,很可能是美国人民意识到孔子思想对美国民主和自由带来冲突时,从而维护自己国家文化的一种行为而已。

同时,对于孔子学院,西方社会也一直质疑不断。西方民众往往对官方机构心存警惕,认为政府和权力不应插手民间机构。以这种视角看来,他们眼中的孔子学院是在输入价值观,搞“文化渗透”,因此招致许多民众反感。

上一篇:工作交流会议纪要范文下一篇:扶贫帮困实施方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