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2024-05-03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共6篇)

篇1: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第二课:《幼女词》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幼女词》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篇2: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目的: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

2.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路逢、两鬓、白如雪行、歇。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篇3:抄教案:学校管理文化的严重缺失

变味的价值取向同化了教师对抄教案的认识。凡是抄教案的老师,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无比反感的,认为这是徒劳之举,可他们每天又不由衷地去抄教案,并且还要认认真真地抄,哪怕作业批马虎点、上课随意点都在所不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校变味价值取向的同化。

学校用八股式教案的量化累积为价值取向,以保证顺利获取上级部门的各种荣誉和评价。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可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作为实施教学过程的方案即教案则弥足珍贵,它是反映教师教学动态过程的课堂“实录”。考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教案是最好的评价标准。既如此,教案的基本规范、基本要素、基本要求,一点都不能少,一点都不能出纰漏。否则,就会由教案延伸至教师的课堂,推出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从而得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全局。学校要创建示范学校、重点学校、文明单位、特色学校……哪一样不看教师的教案?哪一样验收不看教师的教案?哪一样不是教案愈规范愈丰富才愈“优秀”?

学校用评职、评先、晋级、涨工资等一系列教师最敏感的价值取向“逼迫”教师老老实实地抄教案。中国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多年来一直都是论资排辈,然后晋级调资,说到底,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认同最终的“晋级调资”的,都盼望自己的劳动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一旦教师认同了这一价值取向,即使有一万个不愿意,也会把抄教案这件事规规矩矩地做好。当今的许多学校,教师评职称、评先进和参与赛课、参与竞聘,哪一样不需要教案?有时候不能提供多年的教案还不行!可见,教案对教师的个人成长是多么重要,谁敢淡然处之?谁敢马虎了事?因此,许多教师从长远计,还是以规规矩矩地写好教案为宜,还是写好八股腔的教案才叫识时务。

用教师抄教案来遮掩有作无为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教师所出的“产品”是学生。如何实施对教师的管理,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相当难操作的问题。但这不能不做,且还要做好,还要尽可能把教师教学的动态过程物态化,否则,教学管理的成绩怎样体现?

作为教师精神产品的教案,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拘一格,实难评价,而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又不可避免地“鼓励”教师抄教案。面对教学文本,每位教师在解读时,由于其自身的阅读视界存在差异,解读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别。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时,也会有“唯我”的想法,也会针对本校本班不同学生的学情、学力、意志、情感等差别存在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设想。应该说,这样的精神产品才能体现教案的本义,才能凸显教案的发展方向。可这样个性鲜明的教案,这样棱角分明的设计,没有标准来评价呀!另外,学校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是按要素打分的。为了稳妥起见,那些名家的教案多标准呀!

评价徒有其表,而又“绩效”分明,促使教师找到了应付评价的简便办法。对教案的过程评价,多由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备课组长等人完成,由于评价者对学科内容的生疏和检查时间的匆忙,多数是看表象———教案的要素、规范、书写、字数等,少有深入研究具体内容的。而一些学校还把教案的过程管理纳入教师的月考评或学期考评,并与评职评先等直接挂钩,“绩效”相当分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你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并尽量让自己教案的表面华美些,以获取高等级评价的现象。哪怕一篇教案无亮点、不实在,哪怕上课几乎都不用,只要能获得高等级就行。这样看来,抄教案是多全其美之举呀!

教师的教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教师不能不抄教案。事实上,经历了几次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几乎都落后于课程标准。现今有人质问:新课程实施八年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有哪些明显变化?课堂为什么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那种景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教育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是一个主要原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它与原先的教材有哪些根本区别?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与原先的课堂应该有哪些实质性的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有哪些必备的要素?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有哪些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应该说,对以上问题的宏观研究不少,但从微观角度看,能从每一堂课去作实证性研究的有几人呢?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未能跟上,教师头脑中一些长年积淀的“痼疾”没被替换,他们解读文本和处理文本的套路没被更新,他们认识学生、引导学生的思路没被改换,他们又能做什么?名家教案上的“解读”“套路”“思路”未必没有自己的好吗,如果不抄,又到哪里去找下锅的“米”?

教师爱写的教案是什么样的?抄写教案容易,爱写教案很难。但我们总应该有一个爱写教案的愿景吧!笔者以为,教师爱写的教案至少有以下三种:

“心向之,神往之”的教案。这样的教案至少有四个特点:一是实效,我写了我要用,我会积极主动地用;二是个性,我思考、我设计、我运用,我班学生好用他班学生不好用;三是简朴,自然清新,质朴本分,便于教师施教,便于学生学习,少繁文缛节,少花枝招展;四是高效,强化双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师主导,学生自学,能保证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这样的教案没有八股腔,没有标准教案的规范、要素、要求,没有量化限定,没有不该有的水分,这样的教案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鼓励教师写出心中的教案,能把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地考虑在其中,实用、好用、耐用。

区别对待、鼓励创新的教案。每所学校都有老、中、青教师,都有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教师教学时间越长,教学阅历就会越丰富,其积淀下来的教学经验、观念、思想、方法等就会随之丰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更多地是在课堂教学中临场体现出来的,是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偶发事件时显现出来的,是无法预设在纸上的。学校在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文化时,必须有区别对待的意识,以“区别对待,分类评价,鼓励创新”为宗旨,以规范青年教师、发展中年教师、激活老教师为目标,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教学为原则,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评价的思想。这样,就会产生充满活力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化,就会产生促进教师幸福快乐成长的文化价值取向。如果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人文一些,教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心无旁骛地用心解读文本、设计课堂,就会真正地达到“此中有真义,欲辩已忘言”的境界。

一课一得、课课进步的教案。从教师自身成长的角度讲,假如教师写一课教案就一定有一课的收获,教学完一课就一定有一课的进步,那谁不愿写教案?谁不会尽心竭力地写好教案?关键的问题是学校如何保证教师备一课就一定有所得,上一课就一定有进步。笔者认为,首先是备课组必须成为动车组。如果在上课之前,备课组都能落实好集体备课,确定本课时的重难点,突出方法、教学模块和流程的科学化、课堂训练、作业的最优化……教师不可能不把讨论所获写在教案上。其次,落实好引领与指导。如果学校能扎实地把以老带新、以专带新的工作落到实处,就会使新教师在一些疑惑面前豁然开朗,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这些收获写下来。

篇4:抄教案:学校管理文化的严重缺失

变味的价值取向同化了教师对抄教案的认识。凡是抄教案的老师,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无比反感的,认为这是徒劳之举,可他们每天又不由衷地去抄教案,并且还要认认真真地抄,哪怕作业批马虎点、上课随意点都在所不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校变味价值取向的同化。

学校用八股式教案的量化累积为价值取向,以保证顺利获取上级部门的各种荣誉和评价。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可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作为实施教学过程的方案即教案则弥足珍贵,它是反映教师教学动态过程的课堂“实录”。考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教案是最好的评价标准。既如此,教案的基本规范、基本要素、基本要求,一点都不能少,一点都不能出纰漏。否则,就会由教案延伸至教师的课堂,推出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从而得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全局。学校要创建示范学校、重点学校、文明单位、特色学校……哪一样不看教师的教案?哪一样验收不看教师的教案?哪一样不是教案愈规范愈丰富才愈“优秀”?

学校用评职、评先、晋级、涨工资等一系列教师最敏感的价值取向“逼迫”教师老老实实地抄教案。中国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多年来一直都是论资排辈,然后晋级调资,说到底,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认同最终的“晋级调资”的,都盼望自己的劳动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一旦教师认同了这一价值取向,即使有一万个不愿意,也会把抄教案这件事规规矩矩地做好。当今的许多学校,教师评职称、评先进和参与赛课、参与竞聘,哪一样不需要教案?有时候不能提供多年的教案还不行!可见,教案对教师的个人成长是多么重要,谁敢淡然处之?谁敢马虎了事?因此,许多教师从长远计,还是以规规矩矩地写好教案为宜,还是写好八股腔的教案才叫识时务。

用教师抄教案来遮掩有作无为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教师所出的“产品”是学生。如何实施对教师的管理,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相当难操作的问题。但这不能不做,且还要做好,还要尽可能把教师教学的动态过程物态化,否则,教学管理的成绩怎样体现?

作为教师精神产品的教案,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拘一格,实难评价,而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又不可避免地“鼓励”教师抄教案。面对教学文本,每位教师在解读时,由于其自身的阅读视界存在差异,解读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别。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时,也会有“唯我”的想法,也会针对本校本班不同学生的学情、学力、意志、情感等差别存在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设想。应该说,这样的精神产品才能体现教案的本义,才能凸显教案的发展方向。可这样个性鲜明的教案,这样棱角分明的设计,没有标准来评价呀!另外,学校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是按要素打分的。为了稳妥起见,那些名家的教案多标准呀!

评价徒有其表,而又“绩效”分明,促使教师找到了应付评价的简便办法。对教案的过程评价,多由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备课组长等人完成,由于评价者对学科内容的生疏和检查时间的匆忙,多数是看表象——教案的要素、规范、书写、字数等,少有深入研究具体内容的。而一些学校还把教案的过程管理纳入教师的月考评或学期考评,并与评职评先等直接挂钩,“绩效”相当分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你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并尽量让自己教案的表面华美些,以获取高等级评价的现象。哪怕一篇教案无亮点、不实在,哪怕上课几乎都不用,只要能获得高等级就行。这样看来,抄教案是多全其美之举呀!

教师的教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教师不能不抄教案。事实上,经历了几次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几乎都落后于课程标准。现今有人质问:新课程实施八年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有哪些明显变化?课堂为什么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那种景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教育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是一个主要原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它与原先的教材有哪些根本区别?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与原先的课堂应该有哪些实质性的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有哪些必备的要素?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有哪些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应该说,对以上问题的宏观研究不少,但从微观角度看,能从每一堂课去作实证性研究的有几人呢?教师教育文化建设未能跟上,教师头脑中一些长年积淀的“痼疾”没被替换,他们解读文本和处理文本的套路没被更新,他们认识学生、引导学生的思路没被改换,他们又能做什么?名家教案上的“解读”“套路”“思路”未必没有自己的好吗,如果不抄,又到哪里去找下锅的“米”?

教师爱写的教案是什么样的?抄写教案容易,爱写教案很难。但我们总应该有一个爱写教案的愿景吧!笔者以为,教师爱写的教案至少有以下三种:

“心向之,神往之”的教案。这样的教案至少有四个特点:一是实效,我写了我要用,我会积极主动地用;二是个性,我思考、我设计、我运用,我班学生好用他班学生不好用;三是简朴,自然清新,质朴本分,便于教师施教,便于学生学习,少繁文缛节,少花枝招展;四是高效,强化双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师主导,学生自学,能保证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这样的教案没有八股腔,没有标准教案的规范、要素、要求,没有量化限定,没有不该有的水分,这样的教案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鼓励教师写出心中的教案,能把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地考虑在其中,实用、好用、耐用。

区别对待、鼓励创新的教案。每所学校都有老、中、青教师,都有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教师教学时间越长,教学阅历就会越丰富,其积淀下来的教学经验、观念、思想、方法等就会随之丰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更多地是在课堂教学中临场体现出来的,是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偶发事件时显现出来的,是无法预设在纸上的。学校在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文化时,必须有区别对待的意识,以“区别对待,分类评价,鼓励创新”为宗旨,以规范青年教师、发展中年教师、激活老教师为目标,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教学为原则,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评价的思想。这样,就会产生充满活力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化,就会产生促进教师幸福快乐成长的文化价值取向。如果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人文一些,教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心无旁骛地用心解读文本、设计课堂,就会真正地达到“此中有真义,欲辩已忘言”的境界。

一课一得、课课进步的教案。从教师自身成长的角度讲,假如教师写一课教案就一定有一课的收获,教学完一课就一定有一课的进步,那谁不愿写教案?谁不会尽心竭力地写好教案?关键的问题是学校如何保证教师备一课就一定有所得,上一课就一定有进步。笔者认为,首先是备课组必须成为动车组。如果在上课之前,备课组都能落实好集体备课,确定本课时的重难点,突出方法、教学模块和流程的科学化、课堂训练、作业的最优化……教师不可能不把讨论所获写在教案上。其次,落实好引领与指导。如果学校能扎实地把以老带新、以专带新的工作落到实处,就会使新教师在一些疑惑面前豁然开朗,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这些收获写下来。

抄教案,责任不在教师。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文化如何构建,在于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朝向何方。

篇5: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蒙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二、了解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三、认识重读蒙学教材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

二、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导语: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资料

3、全班汇报交流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1)生平简介(生卒年不详),西周齐国始祖。又名姜尚、吕尚、吕望,字子牙。西周初为“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智勇双全。相传著有《六韬》、《太公家教》等。

本文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于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2610字。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2)汇报内容: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有疑责问,有教责受。罗网之鸟,悔不高飞。吞掉之鱼,恨不忍饥。人生误计,恨不三思。(3)注释: 译文:

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侍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那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4)师补充民间故事

4、学生谈上完本节课的体会

5、师总结

6、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增广贤文》(节选)

一、经典回放: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页

六、活动广角:第6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第4课<<蝉>>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古诗。诵读欣赏

(一)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要正确读音、断句。

3、识别诗体。

二、诵读

1、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第5课

画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

二、学生跟读背诵《蝉》《咏萤》

三、教师解析,引导学生理解:

《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h;宋?郑思肖《画菊》并:靠,依傍。疏篱:稀疏的篱笆。赞颂了菊花宁可枯死枝头也不落地的独立、坚贞的品格,寄寓了决心斗争到底的民族气节。四:日积月累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五:拓展活动

梅兰竹菊

1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清?郑燮《兰》俗尘:庸俗的尘世。2友他在空谷,不喜见炎凉。愿吾后嗣子,婚媾结如兰。

清?郑燮《题兰》友:作朋友的意思。炎凉:气候的冷热,比喻人情势利。后嗣子:后代。婚媾:婚姻。

3春兰末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清?郑燮《盆兰》末了:花开尽了。呆:待。荣枯:盛衰。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前两句教人珍惜时光,后两句道出世事枯荣。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凌寒:冒着严寒。遥知:远远便知道。作者抒写自己坚贞的意志和品格。

六、学生背诵

七、你怎么理解的?还会背哪些有关的诗篇?

第6课

题画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兰草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

二、学生跟读背诵《画菊》《梅花》

三、教师解析,引导学生理解: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以兰草自比 又以山中的群芳比喻不如意的外部环境,坚贞还自抱 写出了作者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何事斗群芳 则反映了作者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劳累喜爱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四:日积月累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五:拓展活动

梅兰竹菊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分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他的诗特别深刻精警,以清新明快的语言,表达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流放南方时,他吸收“武陵夷俚”民歌的营养创作的《竹枝词》等,于唐代诗坛别开生面,也显示出他持立独行的个性。

六、学生背诵

七、作业:背诵本课

第七课

鸡(节选)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

2.学习诚实守信的品德。唐?徐夤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

二、教学内容

解析:鸡名列十二属相之一,厚厚的羽毛上长有美丽的花纹。它守时守信,唤来朝日:一声啼叫,送走黎明。诗人通过对鸡形象的描写,赞扬了一种诚实守信的品德。

诗人简介:徐夤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借咏史来反映社会现实,或以咏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拓展:

花鸭(节选)

杜甫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自我测评; 补全下列关于鸡的成语。

()鸡()舞

鸡()蛋()

鹤()鸡()

()若()鸡

鸡()蒜()

第8课五月五端午节 教学背景分析: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本课是从学生常见的民俗民情着手,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内的活动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个节日的了解,并抓住端午文化习俗,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熟识端午节上民间的一些活动,了解一至二项简单的端午节活动的方法,如包粽子,撞蛋等,在体验性活动中,加深对这个节日的感受。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感受端午节浓郁的文化氛围,体验传统节日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瞧,(出示温瑞塘河图片)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就象一条纽带将温州市区和瑞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母亲河上年年都会有这样一幕:(出示划龙舟比赛录象)

2、师:这是每年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怎样使龙舟划的又快又好呢?

①两边人数;②指挥官;③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团结合作。④动作要一致、整齐。

3、师:还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团队精神,是吗?

瞧,我们每一大组不就象一条龙舟吗?今天就让我们这四条龙舟在齐心协力中走进端午,感受成功!(板书:端午节)

二、体验风俗,感受快乐

1、端午知识热身赛。举手抢答,答对者将龙舟向前划一格。①端午节在每一年的什么时间? ②下列哪项物品和端午节无关? A、粽子B、龙舟C、月饼D、雄黄酒 ③根据提示说出这是端午节什么物品? 提示一:由花花绿绿的毛线编成 提示二:孩子们把它挂在胸前 提示三:里面放着蛋

④根据图片说出这是端午节什么物品? ⑤说出三种不同馅料的粽子。

2、介绍粽子。

师:刚才你们提到各种不同馅料的粽子,老师仿佛也闻到了浓浓的粽香。粽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呢?你都见过哪种形状的呢?老师也收集了几种,瞧,我们温州比较常见的是哪种?其实包出这样形状的粽子还很有讲究呢。1)介绍包粽子的材料。

2)教师示范。课件显示过程:先将粽叶折成漏斗形,然手放入主料及内馅,最后折好粽叶绑好绳子。

3)学生操作。想不想试一试?就让我们进入包粽子大赛。宣布比赛规则。4)评比反馈。清点包出的粽子,谈谈你有什么感受。欣赏包出的粽子。

5)总结:瞧,只要你自己动手试一试,不管结果怎样,你都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3、撞蛋活动

1)师:刚才我们看了龙舟,又包了粽子,你觉得我们这个传统节日怎样?(很好玩)

2)师:我们小孩子还有更好玩的活动呢,你知道是什么吗?撞蛋。那我们就来个撞蛋比赛。会玩吗?好,看哪条龙舟先推出自己的最佳选手,站到台前。3)采访冠军。谈谈感受。

4、其他风俗。还有哪些风俗?

三、介绍来历,提升内涵

1、你知道端午节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吗?生介绍。是啊,这些风俗都因为一个动人的故事。

2、介绍来历(课件)

3、听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介绍屈原。从此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象划龙舟活动还走出国门,成为一项国际赛事。

5、端午节也在韩国流传开来,他们非常注重弘扬传统文化。2005年11月24日,韩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作为了自己的文化遗产。听了这则消息,你想说什么?

师:端午节讲述着动人的故事,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6、现在大家都在努力着,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将端午节纳入我国法定休假日。如果这个建议实现,端午节你想怎么过?

7、是啊,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也许今年的端午节你会注意到很多你往年没注意到的地方,会过得更有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着„„

四、唱童谣

第九课

中秋节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知识。

2、学习节日绘画题材的表现方法。

3、在绘画活动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

二、活动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远古文明的缩影,它展示着人民的传统习惯、风土民情、民族心理及宗教观念。“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人们抒发乡情的时候,人们都想在节日和家人见面,人月两团圆,这亦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的性格特征,但对于小孩来说很少经历过生死离别,所以我又允许学生对其他节日进行描绘,甚至想象创造一个你的节日。

三、活动准备:师生准备有关节日的资料,教师为每人准备一张作业纸,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有关中秋节的资料,教师归纳这种思乡之情我们称它为乡情,(二)、欣赏一些学生作品及夏家尔的《故乡》、陈逸飞的《双桥》。

1、照作品了解一些基本的构图:中心式构图、横式构图、S形构图、大小对比式构图。

2、了解画面色彩特点:抒情的蓝紫色使人回味、热烈的红黄色充满喜庆、绚丽的对比色使人精神振奋、丰富的协调色使人赏心悦目。

3、学生交流如何表现中秋节的画面,谈构思。

教师小结:可以画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物、人物和活动。

(三)、哪些传统节日你比较熟悉?学生交流。

(四)、你认为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开发些什么节日?师生讨论。

(五)、学生作业:交流作品,评价作品。

第十课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我国民俗风情的喜爱。

2、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生活、思想等状况,从而理解、关心、尊重老人,培养学生孝敬长辈、尊老敬老的美德。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个性的发展。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敬老的文字、图片资料。

(2)联系敬老院有关领导,为学生作“尊老敬老”专题讲座。(3)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4)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并做好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工作,保证学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2、学生准备

(1)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相关资料。

(2)整理各科教材中“尊老敬老”的图片、文章。(3)收集有关“尊老敬老”的名言佳句及感人故事。活动过程:

一、知恩(9.29——10.5国庆长假期间)

1、深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及其发展相关资料。

2、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老人有关的书籍、报刊,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书店或上网搜集有关尊老敬老的资料,引导他们认真阅读并将典型故事记下来,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细心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情况,亲身体验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们的辛劳,完成好调查表。

我身边的爷爷奶奶调查表

我调查的是

生日:

****年**月**日

属相

1、最喜欢吃的东西

2、他(她)的爱好

3、最开心的一件事

4、不顺心的事

5、最想让我为他(她)做的一件事 调查人:

4、写好一篇“我与爷爷奶奶比童年”习作。说说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将自己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做对比,比比谁的童年更难忘。

二、感恩()

1、利用升旗仪式讲话,使队员们深入了解重阳节。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关爱老人也同样是关爱我们的将来。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当前社会各界都在提倡敬老爱老的新风尚。作为21世纪的我们,尊老敬老的道德意识就显得更必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去感恩吧!

2、利用晨会开展“重阳节感恩在行动”大讨论。(1)组织学生交流假期期间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尊老敬老感人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我与爷爷奶奶比童年”习作。

(3)讨论我们明天九九重阳节该如何行动,并制定一份重阳节活动方案,谈谈活动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3、重阳节,落实“感恩行动”。

(1)为了全面掌握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尊老意识,组织学生探望敬老院老人,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谈家常,了解对方情况,深入开展体验活动。

(2)请敬老院领导,为学生作“尊老敬老”专题讲座。

(3)学生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及时进行交流,师生共享活动成果,并建议学生把感兴趣和感受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4)利用课余时间找合作伙伴,排练几个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节目,准备参加班级“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主题队会。

(5)学生制作“感恩卡”,开展“感恩卡”传递活动,把卡片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或邻居家的爷爷奶奶,力求把“感恩”意识及行为传播到家庭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6)散学后完成一件“感恩”行动:为爷爷奶奶献上一支歌,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搓搓手, 为爷爷奶奶叠被子,为爷爷奶奶盛饭洗碗,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为爷爷献上一杯茶,为奶奶梳梳头等。4、10月8日,召开“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主题队会

组织召开“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主题队会。并请爷爷、奶奶及一些退休老教师来校作客。学生表演自编自演或与他人合作的节目,展示自己的特长.第11课 王羲之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羲之生活时代,通过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的墨迹,了解其书法特点。

2、知道《兰亭集序》的产生过程。

3、了解王羲之是怎样苦练书法,终成“中国书法第一人”的。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习王羲之刻苦学习的精神。过程:

(一)简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二)作品: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丧乱帖快雪时晴贴十七贴(局部)

初月帖(局部)王羲之学书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以前各种碑刻均用篆书或隶书,王羲之以后行书亦可刻碑。据传说其行书真迹《兰亭序》随葬李世民,现传世均为临摹本。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自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三)《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12 课颜真卿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了解其书法特点。

2、了解颜真卿其人其事和他的高尚品质。

3、学习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山东的历史文化底蕴。过程:

(一)简介: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二)艺术: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

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媚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比较端庄遒劲;《臧怀恪碑》,雄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严,结构精悍,而饶有韵味;《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

(三)作品

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此碑额篆“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清雄。字间不失清远,其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

2、祭侄文稿:行草书。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事后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此作。时年鲁公五十岁。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本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元代张敬晏题跋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3、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第13课 柳公权练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及他的成就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对柳公权在书法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与他们的勤奋努力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搜集柳公权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唐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化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就是其中的一位。观看《唐代书法的录像》

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柳公权的资料

3、全班汇报交流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1)柳公权的生平介绍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卒于任上。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2)柳公权作品的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茍。在字的特色上,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唐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为之动容。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3)师补充民间故事——《柳公权练字》(4)柳公权的著名作品

《李晟碑》 《玄秘塔碑》 《苻嶙碑》 《金刚经》 《神策军碑》

4、拓展

生写课本37页在空格里认真写字,看谁写得又正确有好看。

5、学生谈上完本节课的体会 附中国民间故事-柳公权练字

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值不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品评,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宇。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起初小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京城里去看看。华京城离柳家塬有40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千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见北街一颗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灿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的老汉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心想: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昆生活。虽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糜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美称。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京城南的鹳鹊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88岁去世为止。

第14课《天王送子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代美术作品,是学生了解古代美术作品的表方法及艺术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了解《天王送子图》内容及图画所涉及到的有关历史文化和任务。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一看《天王送子图》里面都有什么人物吧?

二、简介

纸本,墨笔,手卷,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传为宋人摹本。

《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此作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图中天王按膝端坐,怒视奔来的神兽,一个卫士拼命牵住兽的缰索,另一卫士拔剑相向,共同将其制服。天王背后,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笔,记载这一大事。这是一部分内容。净饭王抱持圣婴,稳步前行。王后拱手相随,侍者肩扇在后,这是又一部分内容。就这两部分来看,激烈与平和,怪异与常态,天上与人间,高贵与卑微,疏与密,动与静,喜与怒,爱与恨,构成比照映衬又处处交融相合。天女捧炉、鬼怪玩蛇、神兽伏拜的另一部分内容,则将故事的发展表现出了层次,通过外物的映衬将主要人物的内在心态很好地表现出来。画卷中人物神情动作、鬼怪、神龙、狮象等都描绘得极富神韵,略具夸张意味的造型更显出作者“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趣味。

此图技法首重线条和用笔,笔势夭矫,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故线条流转随心,轻重顿挫合于节奏,以动势表现生气,具有“疏体”画的特性,是典型的“吴家样”。《天王送子图》构思独到,气势磅礴,功力深厚,物象纷繁,给日后的宗教题材绘画尤其是佛道壁画带来深刻的影响。吴道子壁画原作已不可见,现存纸本是后人的摹本,形神俱佳,亦颇可观。

三、拓展活动

你知道吴道子还有那些绘画作品吗?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被历代画家奉为不可超越的高峰,尊为“百代画圣”,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无人可企及。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

四、小结

关于吴道子和《天王送子图》你都理解了哪些?

第15课《千里江山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代美术作品,是学生了解古代美术作品的表方法及艺术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欣赏中外小朋友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近一步了解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特点。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古代美术作品和小朋友的美术作品的理解感受能力。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美术作品和小朋友的美术作品的表现特点等 四.教学过程:

项目: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我国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你们有谁见过《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你们细心看一看这作品都画了哪些内容? 2.欣赏课件。

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千里江山图》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我国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

1.教师归纳,并介绍王希孟生平简介: 王希孟生是北宋画家。政和年间画院的学生,擅画山水,《千里江山图》长卷是他传下来的唯一作品,大约这图作品完成一、二年后这青年画家就死去了。2.赏折:(千里江山图)。

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幅长卷中对绵延的山势、高峰峻岭„„。3.向学生简介什么是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是用矿质颜料等。4.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冬泳》、《游泳比赛》《为好朋友画像》。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后有什么感想? 4.提问:有谁见过冬天游泳场面?

有谁会游泳或参加过游泳比赛?

1.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后有什么感想? 2.谈一谈游泳的感受。

3.说一说,你游泳时见过的场面。

4.分组讨论。

1.让学生自己总结你游泳时见过的场面。2.总结一下三幅小朋友的画是用形式进绘画的。学生创作

1.展示欣赏作品的特点。2.了解学生的思路。3.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

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作品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想法。

用最美的最通顺的语言表达你欣赏后的感受。小结

教师小结:

欣赏后对我国古代美术和小朋友的画有了一定了解。

语言描述。

第16 课

清明上诃图

教学目标:

1.基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设问: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读后明确:

①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

②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

③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士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2.设问:“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

明确:春日中,各种各样的巧手造出产品在出售,从很远很远地方赶来的农人、商贩日夜在这里交易。表现了汴梁城市场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悦之情,赞美之意。

3.图画中画了这么多内容,它究竟是什么样呢?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交流:(以鸟瞰方式构图,图长且窄;人和物众多;笔笔精到,惟妙惟肖。)

(四)领悟画的重要地位 《清明上河图》的地位。(绘画史上的价值,历史价值;在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第17课

孙武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孙武的战法,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3.能够阅读并背诵《孙子兵法》中的名言,并大体上懂得意思。4.通过学习,了解孙武其人其事,激发学生对孙武的敬佩之情。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活动

(一)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简单介绍了孙武“迂回奔袭”的战法和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课文内容短小精悍,学生基本上可以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孙子兵法》的重要历史意义,教师可借助参考资料给学生作出说明和讲解。

(二)教学活动 ?

读一读

选取《孙子兵法》中的几句名言,让学生先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对于句子的意思,只做引导,学生理解即可。这几句名言的解释是: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释义: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虑的。

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释义:出兵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释义:彼,对方。殆,危险。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会失败。?

说一说

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战国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军事家——孙膑。这项活动的安排,在于让家长参与进来,这样既可以让家长与学校共同来教育学生,又可以在亲子活动中缩短与孩子的距离,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构建起学习型家庭。

第18课管仲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管仲,知道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作出了哪些贡献? 3.了解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习结交真正的朋友。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教材分析

管仲出生在今安徽省的颍上。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为了供养老母亲,他与鲍叔牙合伙做买卖,后来当兵来到齐国,经鲍叔牙大力推荐,当上了齐国的相国。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也因此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称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鲍叔牙的宽容、体贴、关心、理解,使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留下“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

(二)教学活动

这篇课文比较简短,内容也容易理解,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弄明白。因此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从文中迅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质疑,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给学生再多讲点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和春秋战国时的情况,让他们对遥远的古人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故事链接讲的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学生自己阅读,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然后讨论:读完故事,你认为鲍叔牙是个什么样的人?管仲和鲍叔牙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从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朋友,正确地与朋友相处。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如“力荐”“第一霸主”“春秋第一相”“尊王攘夷”等,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解释,但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

第19课

诸葛亮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领悟诸葛亮的才干,了解诸葛亮所作出的贡献。

3.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知道诸葛亮是个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能以诸葛亮为榜样,努力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活动

(一)教材分析

诸葛亮是蜀国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相传他出生的时候,正值清晨,窗外即将明亮,他的父亲便为他取名“亮”,字孔明。

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后来避乱到南阳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请他辅佐。他策动刘备与孙权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后,诸葛亮任丞相,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为蜀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诚的典范。

这篇课文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诸葛亮的成就,把以神机妙算而著称的诸葛亮摆到同学们的面前来。对于诸葛亮,孩子们并不陌生,所以本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作为开放课来进行,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来交流,来讨论,来评价,相信孩子们在津津乐道的同时,会从诸葛亮的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二)教学活动

课前,提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诸葛亮的材料、故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来交流。

课文中所涉及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故事链接中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上课时,根据需要来调整讲故事的时间,也可以对故事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和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课文中提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讲解中可以为学生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诸葛亮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军事家,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特别是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演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三气周瑜”、“空城计”等故事深入人心,诸葛亮已经成了智慧的化身和代名词。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呈现,重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复述故事的能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受到熏陶感染,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

第七单元

诗歌朗读

(二)本单元所选的五首古诗都是唐、宋时期的名家作品,包括于谦的《观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王安石的《寄关冲卿》、韩愈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节选)、陆九渊的《读书》。这几首古诗或勉励勤学苦读,或阐发读书的方法与道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人志士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宝贵精神,而且可以从中懂得怎样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不死读书,不做书呆子。第20课

观书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意思。

2.能熟练背诵课文和拓展活动中的名句。

3.能够记住“日积月累”中莎士比亚、高尔基的读书名言。4.能搜集至少三条关于勤学惜时的名言。5.能够通过上网或看书等方式搜集积累名句。

6.学习古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美德,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课文分析 这首诗名字叫《观书》,它盛赞了读书的好处和乐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诗人。他的性格刚直,博学多闻。他勤学苦练的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被后世称颂。《观书》一诗表达了作者“以书为友,与书相亲”的爱书情结,同事展示了诗人醉心读书、忘却尘世纷争的高尚情怀。背诵之前,先指导学生读一读,再结合诗文的意思把于谦痴迷读书的特点与“忘却尘世”的境界给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扫除背诵障碍。

(二)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中介绍了莎士比亚和高尔基的读书名言。莎士比亚的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主要是讲书籍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快乐,可以使人增添智慧。而高尔基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好像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主要是讲书籍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这两句名言都用十分贴切的比喻讲出了读书对人的生活及成长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先好好体会这些名言的意思,然后试着背一背,努力记住。有条件的班级鼓励学生自己再搜集几条关于读书的名言。

(三)拓展活动 背一背四条关于惜时勤奋的名言。第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句: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第三句:业精于勤,荒于嬉。第四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四)自我评价

小组合作,组内检查共同评定星级。

第21课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文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和《白鹿洞二首(其一)》这两首诗。

3.引导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句含义。4.学习古人勤奋学习的精神,从小发奋读书。

5.懂得“读死书”的害处,从小养成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课文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诗中难解词语释义:

?

遗力:剩余的精力功夫。无遗力,是指把所有的功夫或精力都用在上面。?

少壮:青少年时代。这一时期精力充沛,正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

功夫:这里指一个人的实际本领或能力。

?

躬行:亲自去实践、体验。这里是诗人对学习的一种科学态度,即对学到的东西必须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

(二)日积月累

本课“日积月累”中引用了成语“两脚书橱”,其出处如下: 《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意思是:陆澄被当今的人们称为大学问家,可是他读《易经》读了三年了还不懂文章的意思,他想撰写一本《宋书》到最后也没成。王俭讥笑陆澄说:“陆澄,就是个书橱罢了。”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成语“两脚书橱”,用来讥讽那些光会读死书,不会应用、没有真实本领的人。

(三)拓展活动

本课“拓展活动”中安排背诵《白鹿洞二首》(其一)

诗中的“引笑”、“周情孔思”比较难理解,背诵之前给学生作简单解释。

第22课

寄吴冲卿(节选)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诵《寄吴冲卿》和袁牧的读书诗。3.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4.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殊”“曲”“抚事”等疑难词语的意思。5.学习古人“永不满足、锐意进取”的求知精神,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知学,好学,乐学”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课文分析

本诗节选自王安石《寄吴冲卿》的前两句,诗歌旨在通过纷繁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劝诫人们应该有永不满足,锐意进取的求知精神。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抚事”,临事,遇事。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已经饱读诗书了,但每当遇到事情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此句作者似在写“书到用时方恨少”,告诫自己还应多读书,又似在劝慰自己的友人吴冲卿也应当如此。

(二)日积月累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上人书》)。正因为王安石把“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三)拓展活动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是糟粕。”

这首诗的大意是:读书不解其中味,囫囵吞枣,还不如将书搁置在高高的楼上呢。因为这样无疑与“蠹鱼”一般,整日只知道吃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

这是清代诗人袁牧《随园诗话》中的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

第23课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节选)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意思。

2.能够熟练背诵《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节选)》和《书院》两首诗。3.简单了解唐代诗人韩愈的生平。4.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

5.学习古人虚心读书、努力实践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课文分析

这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诗。原诗共有88句,课文节选了其中的4句。“患”这里是担心的意思;“足”就是满足,不思进取;“已”是“停滞不前”的意思;“既”的意思是已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读书只怕不够多,文章的含义只怕理解得不够透彻,还怕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对已经学到的东西,只怕不能实行。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读书的“四美”,即多读、深思、虚心、实行。

(二)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中围绕韩愈着重介绍了两个方面的知识:

1.韩愈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韩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学巨公”“百代文宗”的美称。(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2.韩愈作品的特点:他善于使用和提炼前人的词语,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词语,如“落井下石”“杂乱无章”“动辄得咎”等。这几个成语可让学生多读几遍,前两个让学生记住。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这几个成语都是唐代大诗人、大文学家韩愈提炼创造出来的。

这部分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交流一下,说说你了解了韩愈哪些方面的情况。

(三)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安排学生背诵宋代诗人刘过的《书院》这首诗。这首诗的意思是:致力于治学如同致力于开垦耕种,是勤劳是懒惰你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积累下大量的书本知识就好比农民春天播下大量种子,总有一天会等到丰收的时候。用现在的话说,读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诗中难解词语释义:

?

力:即致力于某种事情,诗中的意思是致力于学习和耕种。?

惰:即懒惰。?

尔:你。

?

但:这里是只要的意思。

?

稔:音ren,意思是庄稼收获。岁稔,就是年年收获。

第24课

读书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意思。2.

能熟练背诵《读书》《劝学》这两首诗。3.

简单了解宋代大学问家陆九渊的生平。

4.学习古人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课文分析

理解这首诗重要理解诗人关于读书的方法和哲理。这首诗选自《陆象山语录》,陆象山即陆九渊,是一位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对读书的见解颇多,这四句诗就是陆九渊在和学生谈话时引用的,主要谈的是读书方法。

这首诗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也要从“涵泳工夫”入手,即先让孩子们自主阅读,用心体会诗的意味,把不懂得地方标出来,再由老师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比较容易了。如果实在不明白也不要紧,先背出来慢慢地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也就能理解了。

(二)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中简单介绍了陆九渊。这一部分着重使学生了解两点:一要知道陆九渊是宋代的大学问家,他的许多作品不仅在当时很有影响,而且流传至今;二要知道陆九渊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边学边思。这种读书方法很早就有人提出和实践过。

(三)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中安排背诵《劝学》这首诗。背诵之前应引导学生先理解诗句的大体意思。《劝学》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意在劝勉人们珍惜时间,刻苦读书,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这首诗以短短的28个字,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青少年时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如果虚度光阴,就只能是“老大徒伤悲”了。诗中难解词语释义:

?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开始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白发,指老人。

第八单元

名胜古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的岸边劳动、生息,创造和孕育了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

沿着黄河至今我们仍可以看到祖先们留下的足迹,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上,坐落着中华民族的圣地黄帝陵,每年清明、重阳节人们都会在这里举行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陕西省临潼的骊山脚下,有堪称世界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无声无息的地下,一排排严阵以待的士兵肃立,一队队整装待发的车马云集,仿佛战鼓一擂千军万马就会奔腾而起;伴随着九曲黄河,在崇山峻岭之间,逶迤盘旋飞跃着一条巨龙,那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浏览古代的遗迹,会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力量。

第2 5课

黄帝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帝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民间祭祀黄帝陵的人文价值。2.初步了解曲阜少昊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通过讨论、交流、欣赏、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搜集、整理、分析和呈现资料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4.愿意合作交流,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5.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成就。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本课的呈现形式是精美的图片配有简洁的文字。探究活动的主题是黄帝陵的人文价值。其重点是通过对黄帝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简单介绍,知道它是“天下第一陵”,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的象征,是国家5A级名胜古迹。难点是对黄帝陵人文价值的理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了解黄帝陵的自然景观,了解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和农业情况,感知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整理、分析资料,从而提高学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课文分析 1.黄帝陵简介。

这是本课的起始部分,先出示图片或播放黄帝陵简介的录像,使学生置身于黄帝陵那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了解黄帝陵的地理位置、美丽的自然景观,并知道它是“天下第一陵”。课前要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皇帝的有关信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探讨黄帝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华夏民族的祖先?

2.黄帝时代的成就。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黄帝时代的主要成就。师生课前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作为课堂补充,增加课堂的信息量。通过这些成就的展示,了解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使学生从中真切感受古代祖先人们的勤劳与智慧,也使学生知道后人为什么尊称他为黄帝,为什么尊奉他为华夏民族的祖先? 3.祭祀黄帝陵。

这部分内容介绍的是华夏民族每年两次祭祀黄帝陵的活动。公祭在清明节,纪念黄帝在推进人类文明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民祭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人们自发地到黄帝陵祭祀,悼念这位华夏民族的先祖,告知子孙后代我们是龙的传人,怀念祖先、不忘祖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这部分时,通过播放祭祀大典的录像,感知这一祭奠的盛况;通过谈感受,体会黄帝陵的人文价值。4.少昊陵简介。

“知识链接”介绍的是位于山东曲阜城东旧县村的少昊陵。这个陵墓是为传说中黄帝的儿子少昊所建的,是在了解黄帝陵的基础上的延伸,学生只需大体了解。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懂文字,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像、交流资料等形式,感知少昊陵的规模、壮观,为什么称它为“东方的金字塔”,增加对家乡山东的热爱之情。

(二)拓展活动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知识的延续。“读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弄懂这首民谣的意思,尽可能让学生背过,不做硬性要求。“找一找”,课前教师了解炎帝的有关故事,讲给学生听,知道为什么炎帝也是我们的祖先,课后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炎帝的故事。

第26课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人文景观,它是怎样被发现的,其特点是什么,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

2.了解淄博市中期齐国车马坑遗址的情况。

3.通过讨论、交流、欣赏、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搜集、整理、分析和呈现资料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4.愿意合作交流,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实践能力。5.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本课的呈现形式是精美的图片配有简洁的文字。探究活动的主题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文化。其重点是通过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发现和特点的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这几个点:(1)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2)知道它是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3)知道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本课难点是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历史价值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更多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景观,感知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了解、整理、分析资料的同时,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课文分析

1.兵马俑简介。

这是本课的起始部分,出示图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兵马俑博物馆中,让他们不禁为先人们的聪明才智而叹服,从而引起深入了解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课文,了解它诞生的时代、地理位置、结构,并知道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使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它们是怎样被发现的? 2.兵马俑的发现。

带着上面的问题,让学生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用简短的话说一说兵马俑的发现过程。让学生观看兵马俑坑的全景图,使学生感受兵马俑恢弘的阵势,了解其宏伟的构图,体会“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这句话的含义。3.陶俑陶马的特点。

这部分重在通过对陶俑陶马图片的直观感知,了解其特点。先让学生读懂课文中的文字,结合兵马俑的全景图片弄懂生僻词语的意思。然后,展示不同角度、不同姿势的兵马俑图片,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体会其特点。4.齐车马坑。

这部分内容介绍的是位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的春秋中期齐国的车马坑。它要比秦兵马俑早好几百年,是在了解秦兵马俑基础上的延伸,只要求学生感知了解。引导学生读懂文字,通过各种形式,大体了解车马坑的位置、规模和它的历史,增加对家乡山东的热爱之情。

(二)拓展活动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知识的延续。“看一看”,让学生欣赏有关图片并进行整体感知。“做一做”,旨在让学生了解更多兵马俑知识。第27课

万里长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万里长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知道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2.初步了解山东境内“齐长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通过讨论、交流、欣赏、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搜集、整理、分析和呈现资料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4.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5.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体会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知道万里长城这项宏大工程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活动

本课的呈现形式是简洁的文字配有精美的图片。探究活动的主题是万里长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重点是通过对万里长城及其构成的简单介绍,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知道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难点是对万里长城历史价值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了解万里长城的景观、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有关传说,感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整理、分析资料,从而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课文分析 1.简介万里长城。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宏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通过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作用和外部景观特点的描述,直接切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探究活动作好了铺垫。引导学生读懂文字,从文字中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整体感受万里长城的雄姿,产生探究的兴趣,顺利步入下面的学习。2.万里长城的历史。

这部分介绍的是万里长城的历史。上课前,要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长城的历史,以便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字,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说一说长城的历史和它的军事作用,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适度点拨。同时,结合图片和学生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烽火台的作用。

3.万里长城的构成。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多方面搜集有关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城各个构成部分的结构,了解它的功能,激发学生对这项巧夺天工的伟大工程的敬仰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4.简介齐长城。这部分内容介绍的是位于山东境内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所修筑的一段古长城。引导学生读懂文字,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像、交流资料等形式,了解齐长城修筑的时间、位置、长度、历史作用。结合参考资料适度插入有关内容,说明当时各国为什么都要修筑长城。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感知先人的智慧和对中华古文明所作出的贡献。

(二)拓展活动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知识的延伸。让学生读一读,师生互动交流,总结全文,谈一谈对万里长城的感受。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播放总体介绍万里长城的资料片,整体感知一下万里长城的雄伟浩大。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朗读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最好让学生背过,不是硬性要求。

(三)自我评价

这是一个自主评价环节,教师大胆放手。重在反馈,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以求了解真实情况。然后小结即可。

第九单元

政治人物

这一单元主要由“单元序言”和“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四部分组成,其中“单元序言”仅对本专题的学习内容作了引入性介绍,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帝王文化的兴趣。“秦始皇”、“汉武帝”、“曹操”三课,分别呈现了三个古代帝王的生平简介和主要历史贡献,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名师佳作,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名人,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28课

秦始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秦始皇,了解秦始皇的主要贡献。

2.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借助插图理解课文的方法。3.体会国家统一的 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教材包括课文和拓展活动两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自然段对秦始皇进行了简单介绍,主要内容为“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帝,姓嬴,名政”。

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为: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秦始皇如何自称“黄帝”和“始皇帝”。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第五自然段讲述了秦始皇时期的一个重要条件:“焚书坑儒”。第六自然段的内容主要反映了秦始皇的生活奢侈。

重点:认识秦始皇,了解其主要贡献。难点:评价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二)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的资料。一方面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中学习自主获取资料的方法。2.教学过程。

(1)

学习课文。可分三个阶段组织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学习1~4自然段,认识秦始皇,了解秦始皇的主要贡献和“皇帝”名称的由来。第二阶段,学习5~6自然段,初步了解秦始皇的暴政与奢侈。第三阶段,让学生讲讲自己搜集的有关秦始皇的故事。(2)拓展活动

“议一议”提示了三个问题:1.秦统一前的战乱局面。2.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好处。3.秦为什么二世而亡?这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以在指导下展开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评议进一步认识秦始皇。(3)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4)课后作业:给家人讲讲秦始皇的故事。第29课

汉武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武帝文治武功方面的主要贡献。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获取资料的方法。

3.感受历史名人的文韬武略,感受英雄志士的报国豪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汉武帝在文治武功方面的主要贡献。本课难点:初步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的作用。

三、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本课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汉武帝的资料。

2.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可分四个阶段组织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看一看插图,再自己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汉武帝,然后教师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补充。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汉武帝时汉朝的一个皇帝,有能力有作为,他当皇帝时,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第二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有些词句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深奥。教师予以解释,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代一下当时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汉武帝“专门尊奉儒家学说,罢黜了其他学说”的意图和后果。

第三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了解汉武帝如何使用武力打击匈奴,保证边疆安宁,扩大国家疆土。

先让学生读一读,把读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再为学生解疑的同时,应采用通俗的语言,配合相应的地图和参考资料,给学生讲讲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汉武帝组织的三次反击战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感受当时汉朝的强盛,了解汉武帝维护边疆安宁,将国家疆土扩大到秦朝时的两倍的重大贡献。霍去病、卫青是当时抗击匈奴的主帅,应让学生知道他们,感受他们的报国豪情。

第四自然段,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意义。(2)拓展活动。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讲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3)自我测评。按照教材上的要求阅读课文。学唱《苏武牧羊》,从中更深地感悟苏武的爱国情怀。在指导下通过课堂总结,自我测评或班组评议一下学生对这一课掌握的情况。(4)课后作业:把本课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

第30课

曹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才干与成就。2.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诵读技巧。

3.感受历史名人的智慧与 才华,激发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课文和拓展活动两部分。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曹操。说明了他所处的朝代,他的身份、主要功绩。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曹操政治方面的才能。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了时代背景,二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三是曹操统一了北方。第三自然段,写“官渡之战”。

第四自然段,写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第五自然段,写曹操的文学造诣。

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才干与成就;感受历史名人的智慧与才华,激发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积极性。本课难点:了解曹操的政治谋略。

(二)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本课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2.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看一看插图,再自己读一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词句,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补充。

第二自然段。学生不容易读懂课文,教师可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第三自然段。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读一读,讲讲“官渡之战”的故事,议一议“官渡之战”为什么会获胜?从中体会古人的智慧。

第四自然段。教学时先帮助学生弄懂“唯才是举”、“出身贵贱”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说一说曹操在用人方面是怎样做的,小组讨论:现在是否还应提倡“唯才是举”? 第五自然段。课文中“造诣”、“悲凉雄浑”、“气势磅礴”是对其诗歌的概括评价的关键词语,在讲课时要注意。

(2)拓展活动:背一背《龟虽寿》。

可以先把这首诗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激发学生背诗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背诵,再比一比谁背得好。(3)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4)课后作业:把曹操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十单元

宫殿园林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课,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宫殿的典型代表故宫、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颐和园、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苏州园林,旨在通过对这三种古代建筑形成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了解中华民族是个有智慧的、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31课

故宫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水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故宫的历史和基本布局。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建造历史和基本布局的介绍,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水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一)课文分析 1.了解故宫的地位。

学习这一课,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美丽的宫殿不仅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通过这些建筑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建筑和意境的和谐统一,强烈感受到历史的深厚凝重,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2.了解故宫的历史和基本布局。

这段文字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所以这部分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自读两种形式来了解故宫的历史和布局。

3.了解故宫不仅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群代表,还是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院。这段文字易于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一下问题:

(1)

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紫禁城是什么时候改名的?(2)

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院是哪个?

(二)拓展活动

把故宫各个建筑物的图片制成幻灯片,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还可以搜集关于故宫各景点的视频文件播放给学生看;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与学生共同搜集图片,分组开一个故宫图片展览会。

第32课

颐和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建筑特点、来历和代表性建筑,从而了解皇家园林的建筑特点。

2.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来历,知道其中的代表性建筑,从而感受我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难点是一些词汇的认识和理解。

(一)课文分析: 1.颐和园的建筑特点。让学生自读这段课文。

2.颐和园的来历。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课文:

(1)

颐和园的前身叫什么名字?(2)

清漪园在什么时间被谁焚毁了?

(3)

谁重建了清漪园?重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

“颐养太和”是什么意思? 3.颐和园内的代表性建筑。

使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以下问题:(1)

颐和园建筑群以什么为中心?

(2)

颐和园建筑群有哪些形式?数量总共多少?(3)

颐和园内的代表性建筑有哪些? 4.颐和园长廊的故事。

在视觉资料的帮助下,给学生讲述长廊的故事,主要让学生感受长廊的精美、巧妙,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尊敬古代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拓展活动

建议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段话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宝库,还以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陈述完这段文字后可提出以下问题:(1)夏宫是哪里?(2)被这两个强盗抢劫的是中国的哪座著名园林?你想了解吗?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以下吧!

第33课

苏州园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2.知道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3.了解我国私家园林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典型代表,从而了解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风格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难点是对苏州园林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课文分析: 1.苏州园林简介。

这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自的风格特点,知道苏州园林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知道苏州“四大名园”的名称和它们代表的朝代的艺术风格。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问题提示:

(1)

中国园林主要分哪几种?颐和园属于哪种?(2)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特点各是什么?(3)

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是什么?(4)

人们是怎样称赞苏州园林的?

(5)

你能说出苏州“四大名园”的名称吗?它们各自代表哪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2.园林风格之一——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风格之一——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融合。教师在课前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录像或电脑视频文件,教师边引导学生观赏边讲解苏州园林的这一风格,让学生既有视觉的感受又有心灵的感悟。

3.园林风格之二——丰富的文化内涵: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的造园艺术。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另外一个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课前搜集有关图片、录像或电脑视频文件,上课时边讲解边引导学生观赏,感受苏州园林的浓浓的文化味儿,从而让学生感知苏州园林不仅可赏,可游,可居,而且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江南民俗文化的实物资料。

(二)拓展活动

篇6:小学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六年级上册

蒙书诵读

第一课 《幼学琼林》

(一)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节选自第一部分“天文”的起始部分,这也是《幼学琼林》这部书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宇宙的起源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理解诗文内容,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及有关的神话人物。

3.引导孩子了解古代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4.积累语言,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内容、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及各种和天文有关得神话人物。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解决生字认读的情况下初步练习朗读诗文。

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诗文中神话故事的资料,准备课堂上与小伙伴进行交流。

(二)课中学习

1.朗读:在学生课前尝试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回顾性朗读;然后指名朗读诗文;最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练习,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2.会意:在学生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文解析,大体明白所选诗文的意思,了解其中的知识。

3.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全体学生通过资料交流、观点讨论等形式共同解决。4.诵读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进而熟读成诵。

第二课《幼学琼林》

(二)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节选内容。懂得节选内容的意思。

2、能知道古代的一些名人故事。教学准备 课件 古代名人故事 核心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文明理。难点:背诵选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二、学文明理

1、课件展示师生选文,师领读一遍范文,并认识其中难读难认的字。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及难读难认的字。曰衣钵真传 为当世宗

2、师讲述幼学琼林的大体文采及写作手法。

《幼学琼林》从明朝开始,成为我国古代儿童必读的教材,这本书包括了师生、花木、鸟兽等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他不为字数所限,不拘于长短,只求对偶成句,便于诵读。

3、学生自由诵读一遍。

4、学生个别诵读。(多人)

5、读得好的同学领读一遍。

6、学生试着谈一下课文意思。你知道这些人吗?

A:杨震:汉朝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被当时人称为关西孔子或关西夫子。

B:贺循:晋代人,因学识渊博,被当事人尊称为最有学问的大儒。

7、分组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意思。

8、指名汇报各组讨论结果。

三、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谈古论今,动之以情。

五、总结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节选内容。懂得节选内容的意思。

2、会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3、能知道古代的一些名人故事。教学准备 课件 古代名人故事 核心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文明理。难点:背诵选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把节选内容用课件展示出来。师领读一遍。

学生自由诵读一边遍。

二、温馨点击

把节选内容的意思用课件展示出来。

这段话告诉我们,冰是由水生成的,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这是用来比喻学生能够超过老师。

师领读一遍,讲述一遍。学生自由读一遍。

分小组讨论,懂得了多少内容? 学生分组汇报。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活动广角

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怎样尊敬自己的老师吗?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许多师生间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能够遇到以为自己喜欢的老师,是人生中多么幸运的事啊。他已经握着你的手,让你在自己人生的书本上,端端正正的写下了第一行字。

你能把《师生》这一段背诵下来吗?

四、明理引行

请你再去搜集一些名人学习的故事,在班里举行一个故事会。我给大家讲讲司马迁的故事„„

唐朝的刘晏七岁就金榜题名,他真的很棒啊。学会讲《程门立雪》的故事。背过了这段,画一颗背诵星。

第三课《幼学琼林》

(三)一、背景: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求源》, 明代程登吉(允升)所著。清代邹圣脉为之增补,易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 曾风行于世。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

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

二、了解全册:

凡四卷, 三十三项内容,依次是: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卷一);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卷二);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卷三);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卷四)。它相当于一部百科知识词典,用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宣讲各种典故、知识和成语等。抑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成语词典,里面的奇词妙语,比比皆是,不愧为“琼林”。

这本蒙书, 对宣传知识,普及成语,起过积极的作用。古人这样编写“成语词典”专供学童记诵,自有高明之处,其中奥妙,值得今人深味。

三、本课注释:

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执:至交,好友。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孚:相应,符合。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梳成一个向上的小辫,这里指童年时代。

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陈重、雷义:汉代人。人们称他们的关系就象胶漆一样坚固。汉人范巨卿在太学与张元伯分手时约定两年后探望张元伯的母亲。两年后张元伯让母亲准备好鸡与黍招待,他母亲说:“分别两年,千里之外,难以认真。”张元伯说:“范巨卿是信人,一定不会违约。”结果范巨卿果然如期而来。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鲍鱼:腌鱼。

第二单元 诗词诵读

(一)第4课 古诗两首 《登 高》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3、译诗

《书愤》

一、教学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

第5课 古诗两首 《戏答元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设想

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5、学生齐读。

三、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四、品一品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五、赛一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六、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欧阳修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七、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八、理一理

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行路难》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背诵李白的名句。2.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感悟诗人在困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在本诗的创作背景中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2.掌握本诗浪漫诗风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本诗引用的历史典故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他蔑视权贵,追求狂放的自由,受到权贵的压抑时,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在文人普遍相轻的传统陋习中,他却非常重视朋友间的情谊,写下了很多关于友情的动人诗篇,他和杜甫的友谊更是称为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同学们正处在青春年少时期,人在一生中的很多亲密友谊都是在这个时期萌发嫩芽的,相信同学们对于友谊都有很多的情感体验,恐怕也会有一些经验教训,咱们不妨谈谈。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根据友谊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情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起做个点评。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前苏联托克马克),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性格和不朽的诗才与

他的身世成长无不紧密相关。李白的一生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⑴四十二岁以前的读书和漫游时期。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段时期的具体的经历不在多讲。但对这段时期的李白的思想把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李白的读书和漫游时期,大家要掌握这么几点。①李白早期所受的教育驳杂不纯导致了其思想的驳杂。儒、道、纵横、任侠等思想均对其有影响。②他有着经济天下的志向,抱负远大。③李白不屑于走科举致仕的常规道路。他希望以“终南捷径”致仕,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其中最大目的就是结交权贵,希望得到权贵荐举。甚至,他与故相李圉师孙女结合,也可能有其政治动机。⑵长安求仕期(742-744)这部分的内容在《行路难》的创作背景中讲述。⑶再度漫游期(744-755)对这段时期李白的思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李白思想的复杂。他仍在频频出游,一方面是性格所致,另一方面仍想结交权贵,再返朝廷,实现抱负。②李白曾经两次与杜甫相遇,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也促使了他们诗风的相互感染。③诗歌创作情感更为激愤。⑷安史之乱期(755-762)把握李白这段时期的思想应明确以下两点:①对于自己的政治才能,李白是到死都没有怀疑过。李白的自信造就了他一生富含传奇的悲剧色彩。②纵观其一生,儒家、纵横家、任侠风气、出世济世的思想与道家的隐逸漫游思想是杂糅在一起的。

(二)创作背景

李白的四处漫游和贺知章、玉真公主等的推荐使他名动京师,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李白。天宝元年(742),玄宗召他入京,任供奉翰林。李白的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他在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他开始了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当时玄宗是“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鸾殿,出于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白侍奉皇帝的时期,正是唐玄宗统治的后期,盛世中的危机已经潜伏,并日渐凸显。李白生性傲岸不羁,不愿阿谀如日中天的李林甫腐败集团,无法处理好朝廷复杂的人际关系,思想经常处在得志和失望的矛盾当中。不久遭到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年(744)年被玄宗“赐金放还”。《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到馋毁,被迫离开长安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行路难”是旧题乐府《杂曲歌辞》中的一种。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了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郁闷不平之感。

(三)整体感知

(1)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很适合朗读。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运用联想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课件展示白话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何去何从?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2)分章节赏析:

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个层次,共分三个层次。下面分组赏析各个层次 ①第一节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什么方面体现出来?

明确:忧郁悲愤 运用“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和“停”、“投”、“拔”、“顾”四个连续性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

②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反应了诗人什么样的矛盾心情?

明确:回应了“行路难”的题目。用比喻和典故写仕途的艰难及前途的信心。尽管上节说道“不能食”、“心茫然”,但作者想有所作为,他还要“渡黄河”、“登太行”。无奈现实环境中“冰塞川”和“雪满山”。想有所作为却不能体现出诗人的矛盾心情。

③第三节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反复?

明确:乐观自信。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3)学生再次齐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发言,老师点拨,回答下列问题。①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明确: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明确: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③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④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明确: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⑤本是怎样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明确:巧用历史典故;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感情基调激越高亢、乐观向上。

(4)拓展学习——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从唐朝开始有了古、近体诗的区别。简单地说,唐朝以前的诗歌是古体诗,唐朝以后的格律诗是近体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赏析李白的《月下小酌》,不少于1000字。

第6课 词两首 《虞美人》

1.整体感知 《虞美人》

阅读这首词主要鉴赏它跌宕起伏的笔法。词的一开始便自问然后自叹,再写景再回忆再想象,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这首词的另一个鉴赏重点是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2.文题解读

这首词通过不堪回首故国的景物情事以及前后生活的对比,抒发了李煜对囚居宋朝的屈辱生活的无比深长的愁恨和悲痛心情。

3、走近作者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作品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

4、背景纵览 虞美人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

5、课文详解 虞 美 人①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③,故国④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⑤,只是朱颜改⑥。问君⑦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选自《南唐二主词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后主,后来被宋朝俘虏,过了三年囚徒生活,不久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这首词是他被囚禁时所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作为阶下囚的哀愁。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②完结。③春风。

④指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

⑤雕栏玉砌,雕饰华美的栏杆和玉一般的石阶,借指南唐故都的宫殿。应犹在,一作“依然在”。

⑥红颜改了,即颜容变得憔悴了。以上两句意谓宫殿犹在,但人事已非。⑦问你,实是作者自问。

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对人生已经绝望,人多以为美好的“春花秋月”,他见了反而心烦,并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其感情之极端痛苦可见。面对春花秋月之无尽时,不由感叹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于是转而向人发问:

“往事知多少?”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来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当皇帝的时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又东风”点明时间又过去一年,不断消逝的时光,引起他无限感慨,有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写他遥望南国而感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最后,悲愤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忧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诘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6、写作特色

《虞美人》:起伏跌宕的笔法

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作者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

7、主旨探究

《虞美人》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既有作者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帝王之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有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情调感伤低沉,但直抒胸臆,情感真挚。

《定**》

一、导入新课

梦里追寻且仗剑,词里况味各千秋。别离喧嚣,我们且在文字里

寻一方净土。在杨柳岸边,晓风残月下,我们在柳永缠绵悱恻,为伊消得人憔悴中,伤感徘徊;在大江东去,故垒西边,我们一睹东坡先生旷达的视野,豪迈的情怀,今天,我们依然随着东坡先生,步入山林小径之中,体味另一番的别样滋味。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谈到宋词,我们必然会想起苏轼——东坡先生,没人敢否认苏轼 的文学天才,他的文学成就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他的很多文章,对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很快就能复述苏轼的生平。)然后,简单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苏轼被贬于黄州后的第三年。

三、研读作品

(一)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留意以下三点: 一,读准字音,二、理解大意,三、体会感情。2.点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自由的发表看法。明确:应用舒缓自然的语气来读它。3.听朗读,加深印象。4.齐读课文。

(二)析课文

1.读完课文,以后,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明确:通过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现了词人旷达自然、从容淡定的人生境界。

2.诗与画的关系始终都是那么的密切,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词中,你看到了怎么样的一幅画面?(提示:可以从环境,人物的服饰、动作、心境等角度去体会)在这样的画面里,你看到了怎样的苏轼?

服饰:“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此行穿的是草鞋,拄的是拐杖,并没有骑马,也没有带仆人。这比官服来得轻便许多,其实,也隐含了“无官一身轻”之意。

动作:“莫听传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缓缓步行,而且还吟咏长啸,好一副安闲潇洒。“何妨”二字又可以看出苏轼的俏皮,乐观。

心境:“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本是客观存在之事,但是,苏轼却能用平静的口气劝导说“莫听”,将自己置身于环境之外的超然。

“谁怕?”自己已经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还会害怕失去什么呢?“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凭一生中遭遇的风风雨雨。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蓑”指的是蓑衣,仅以一件蓑衣抵抗风雨,强调不借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之意。

“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之后,假如说开始有风雨之念,那么写到此时,在苏轼心中,已经无所谓风雨之别了,作者面对自然界中的变化,竟然达到了一种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境界。

“料峭春寒吹酒醒”引出对酒的理解。以及含蓄的愁,借酒消愁。

3.刚才大家都提到了词中,从头至尾都弥漫着烟雨的味道,那么大家是如何理解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呢?

明确: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自己却像平时一样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坦然而无畏,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正可谓范仲淹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

“萧瑟处”指的是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风雨”和“晴”表面说天气的变化,实际上指的是人生的沉浮变化、喜怒哀乐。可谓是一语双关。

4.苏轼的这样人生经历和态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于现在在学习处于低迷情况的学生,从这首词和苏轼身上得到很多的启发。)

教师小结:苏轼,曾经在晚年,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被贬谪三处,每到一处,都给该处今天留下了难得的文化资源。而且,每贬一次,他不仅没有消沉,反而使他的诗词意境,人生境界有了跟高的提升。我们在一起带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下作者的心境。

四、拓展延伸

儋州正是在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也是苏轼最后被贬之地,可以说,东坡跟海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学生展示课外收集的苏轼在海南的资料,通过各种形式展现苏轼对海南文化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苏轼仅仅通过途中遇雨的小事,表现了词人在被贬时的旷达平和的人生态度,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坦荡,气度从容,他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在纷扰中寻得了一片宁静。面对人生的沉浮,自有“任尔狂澜卷地来,浮沉由我不由天”的气概。

六、作业

读苏轼,我们读得更多的是豪迈,是感动,课下,把您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研究性报告。

【教学反思】

这首小词,从语意上来说,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学生在理解文意基本上没有难度。因而把重点放在对情感价值的培养和后面的知识拓展拓展上。

当代的学生在心理上相对而言,比较脆弱,很轻易受伤。从这篇课文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中各种的挫折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感受苏轼的豁达,以及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更好的明白当面对挫折时的心境和方式。

除此之外,这篇课文在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上,尤其对于苏轼曾经生活过的海南的学生来说,尤其有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很直观的方式了解苏轼对于海南文化的影响,收集了很多苏轼在文学、教育、饮食等方面的资料,通过整理,用课件、朗诵、表演等方式将其展现在课堂上。作为补充,我预备了一段苏轼在海南生活的视频,让学生除了通过文字之外,用另一种方式更系统的了解苏轼对于海南文化的影响。

第三单元 音乐舞蹈 第7课 乐器

中国古典乐器

古人在演奏乐器时特别讲究氛围,必定先焚香沐浴,净心调神,这与佛教文化似出一源,体现了中国乐器的深邃性和高贵不可亵渎性。

喜欢中国古典乐器,喜欢品赏古典音乐,每每沉浸于那种远古空灵的境界中而清心寡欲,忘记周遭一切。向来鲜少听西洋音乐,倒不是因为西洋乐不够动听,总觉少了某种内涵韵味,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后的韵味。以为西洋乐器表现的形式多是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其思想和情感的体验,而中国的古乐器则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

中国乐器的音色历来注重个性化,强调不可替代性。凡是在历史上被淘汰或没有得到长久传承或普遍使用的乐器,大都是因为其音色与其他乐器相似。如瑟因其音色与筝和箜篌相近而几乎绝迹,排箫因其与洞箫相近而失传多时。因而好的乐器都有各自的品性特征。

古琴---大度的高人名士

古琴就象个大度的能包容一切的高人名士。

古人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这个琴字指的就是古琴。古琴因为长期在文人士大夫手中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又有着优雅诗意的名字,诸如“绿绮”“九霄环佩”“海月清辉”等。虽然唐宋元明清时的古琴早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却始终是作为活的、有生命力的乐器在使用,而不单是作为文物或工艺品被陈列着。“琴者靠天地之声”“通神明,惊鬼神”,因而瓠巴鼓琴,飞鸟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几乎所有有关音乐的故事都来自古琴。古琴又有着极为广阔的艺术表现力,清越、古朴、圆浑而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所以其表现境域十分宽广: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质雅清纯的《梅花三弄》、悠闲舒缓的《渔樵问答》、刚烈粗厉的《广陵散》、哀婉沉痛的《长门怨》、气势磅礴的《流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古琴所不能表达的。

箜篌---飘逸优雅的上古佳人如果说古琴是高人名士,那末箜篌便是袅袅婷婷、飘逸优雅的上古佳人。

在所有乐器中,箜篌外型是最特别最漂亮的,有着古琴同样悠久的历史。其音色更偏向清亮圆润又内含悠扬之韵,也是唯一可以用左右手同时弹奏出旋律的乐器。《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它本来自西域,于是更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白乐天形容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却觉得此句用来形容箜篌之音韵更贴切。它比琵琶轻柔雅致,有如纤纤佳人长袖起舞。一曲空灵又写意的《湘妃竹》传来,旷野上的行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使人远离喧嚣远离烟尘。

古筝---传统又时尚的女子

古筝又如传统中带着现代因素的女子,其音色比较清脆典雅却不同于古琴的沉稳、箜篌的飘逸,所以更被现代的女孩子大为接受,学习它可以少些古琴所必须的古典文化底蕴。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为:“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说明筝是由本身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的。《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的意境最适合古筝来诠释,任何乐器的声韵都无法做到如此完美。古人曾有“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句形容筝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葫芦丝---简朴无忧的少女

葫芦丝的外形毫无修饰,简单朴素得象十七八岁纯真无忧的邻家少女,给人纯美愉悦的感觉。但它节奏感却特别强,音色亲切动人。它能传达男女间的纯洁的情爱,可以是云南美丽山水的声音,也可以是孔雀美丽的多姿的羽屏,只是它没有大气空阔的意象。《月光下的凤尾竹》是甜甜脆脆的小家碧玉式的低吟,《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婀娜清丽的浣沙女儿式的浅唱。这样浪漫迷人的音律当作清雅场所的背景倒是最好不过了。

琵琶----霸气的勇士

琵琶的线条和形态很柔美,娴静地摆在那里犹如一个性感的女人。可它的品性却是刚烈的,一如霸气的勇士。所以它最能演绎《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因为它的密度和强度及嘈嘈切切的声音总不免绷紧人的神经,随时担心着弦会断裂。一般场合心境是不大适宜听这样的曲子的。

洞箫---隐者僧人

而洞箫更象隐者僧人,总在月色下在松林中在幽涧边超然忘我.其实今日洞箫之源就是汉代的羌笛,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情感基调正也说明了前代羌笛和今日洞箫所善于表达的情绪。洞箫与竹笛外形相似又同是吹奏的乐器,但笛音色粗犷、高昂、嘹亮,大异洞箫。微微惆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低低说着箫史与弄玉的动人传说,竹笛是无法摹拟的。同时它又蕴含着禅味,《寒山僧

踪》《深山禅林》是最适合它的,幽深渺远的声音绵长不绝,让人恍惚中悟到回归和出世之高深.二胡---饱经沧桑的老人

二胡是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或许就说是瞎子阿炳更贴切。阿炳其实也擅长琵琶、瑟、笙、鼓等多种乐器,他是天才的音乐家。可他却只因为二胡而被推崇,他的经历背景和二胡的品性多么相似!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二胡融合为一体,这个带着悲剧性的乐器根本就是他本人。他只开始调弦,你便感觉到了那种凄惨和悲凉。《汉宫秋月》中宫女孤伶的幽怨、《二泉映月》里命运的劫厄,都是清冷黑暗的长夜里对人生的控诉。只是《二泉映月》这文雅的曲名偏和曲子本身营造的意境是多么不和谐,仿佛是故意为之的讽刺。

陶埙---一个幽灵

埙是所有乐器中最无法言喻的东西,它的成质是泥土,发出的声音也是泥土的呜咽,仿佛沉埋千年后的殉葬品,有永远诉不尽的伤感。只能说它象个幽灵,不属于尘寰不属于白天也不属于人类,你也根本无法分辨它的声音来自何处,若远若近那么飘渺迷茫。《哀郢》的旷古、凄厉,《楚歌》的古朴、低沉表现了埙的极度荒凉不着边际之感。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埙的声音是立秋西风中的萧索,异常冷静的,是另人深思的,也许人们受不了那种沉沉的哀怨,所以很少有人去“感受”--我以为埙的呜咽声不能只用“听”字

中国的古典乐器还有好多,每种乐器都驾奴着演奏者倾听者的思维神经,安静地感受它们,你会被那种无形的网纠缠着感染着,那是着了魔的状态,直到曲终时才能缓缓找回自己

第8课乐曲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四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2、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也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3、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树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段,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4、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乐曲是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弘,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而现代,这往往需要大乐队式的交响曲体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5、鱼樵问答

乐曲通过鱼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鱼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曲意深长,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6、夕阳萧鼓

是抒情写意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棉会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7、汉宫秋月

乐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8、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197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表现的主题则是毛泽东《咏梅》。

9、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白雪”取另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10、胡笳十八拍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第9课乐舞

中国有着悠久和灿烂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舞蹈的历史而言,不论在历史文物,文字史料到戏曲的中国古典舞具体表演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记载和遗存,在中国舞蹈史书中就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舞蹈“舞”的起源,到历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舞目、功能、思想内容等。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其中如周代的《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菠》、《大武》六个乐舞),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乐部伎》、《大曲》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中国宫廷舞蹈,是历代统治者愉悦享乐、歌功颂德的一种重要工具,以女乐为主。由于宫廷舞蹈以统治者的审美情趣而创作,其一部分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格上的绮糜、内容上的消极;但大部分还是多由艺人们在中国民间舞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所以不乏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美之处。宋元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文化受到破坏,舞蹈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汉唐时代的许多著名舞蹈竞相失传了。在传统舞蹈 基础上形成的宋代舞蹈,以戏曲的形成和发展逐步代替了歌舞艺术。元代,宫廷乐舞与

民间歌舞,乃至“白戏”、“滑稽戏”、“角抵戏”等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戏曲艺术形式。戏曲艺术要求唱、念、做、打相结合,具有舞蹈、音乐、美术、杂技、文学、说白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戏曲中的舞蹈,含有中国传统舞蹈的精华,它根据人物情节需要,吸收了某些生活动作,并加以改造,加强和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元、明、清三代以后,社会矛盾相对复杂,复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许多素材,使舞蹈进一步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鉴中华武术进行了研究、整理、提炼,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同时,编排演出了《宝莲灯》、《小刀会》、《春江花月夜》等一系列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舞剧和舞蹈。伴随八十年代的开放政策,中国古典舞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外形到内蕴地向新空间拓展。一方面,舞蹈家们突破了仅仅局限于研究戏曲舞蹈的范畴,涉足到古代的石窟壁画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中国古典舞中的舞蹈形象的资料之中,从而整理和创作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和古典舞剧,如《丝路花雨》、《编钟乐舞》、《仿唐乐舞》、《铜雀伎》等等,这些复古乐舞突出了雍容大度、精确严谨、清晰明丽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是舞蹈教育家唐满城、李正一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的革新、创造和实践。唐满城教授说:“„身韵‟从摆脱戏曲的行当、套路出发,从中国的大文化传统,包括书法、武术来探索它的„形、神、劲、律、气、意‟的审美规律,提炼它的元素,总结古典舞运动的路线、法则和阳刚、阴柔、节奏的内涵,从而使之不再有戏剧化、比拟化、行当化的痕迹,走向了舞蹈的主体意识和动作符号化的抽象功能。”他们把以往古典舞蹈中的动作规律,提炼总结为若干以腰部为中心、进行圆运动的基本动作,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舞的运动空间。由此实践并产生了以《黄河》、《江河水》、《木兰归》、《梁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在《黄河》中,使脱胎于戏曲舞蹈的中国古典舞,突破了戏曲常规的局限,不再是戏曲行当的翻版,而是以大幅度的身体运动,把古典舞翻新成可以挥洒自如的表现思想和激情的人体语言,“从而使中国古典舞不仅从外形上而且从内在神韵上都找到了中国传统文代精神相一致的东西,从而使中国古典舞形成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黄河》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身。

第四单元 书法艺术 第10课 碑帖

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又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反映人们的气质、情趣和审美理想。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美化书写形成,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居有极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喜爱,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从书写文字中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器皿上,有一些刻写的符号,与甲骨文近似,商代的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汉字,在早期、中期、晚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反映出熟练的技巧和一定的审美追求,已具有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线条富有变化,排列有明显的工整化趋势。战国青铜器铭文具有浓烈的装饰风格,但直到此时,文字还是作为交流的工具,古典文献记载表明,人们还不曾把文字的线条结构与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秦统一后,整理文字,删除异体,创制小篆,富有装饰风格,但小篆从未得到普遍使用。直到汉代隶书的成熟,使汉字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东汉时人们学习书法巍然成风,出现了论述书法功能的专著如蔡邕的《笔论》,书法才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也有人依据元代刘因在《荆川裨编》中的记述:“字画之工拙,先秦不以为事„„魏晋以来,其学始盛,自天子、大臣处士,往往以能书为名,变态百出,法度备具,遂为专门之学。”认为魏晋是书法艺术的形成期。这在学术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秦代的书作以《石鼓文》最有代表性,这是唐初在陕西凤翔出土的十块刻石,每块高约三尺,直径二尺许,四周刻有文字,记述秦国君游猎的盛况,原文七百余字,现存二百余字。字体为用笔圆转的大篆,排列工整,为当时通行的馆阁书。秦统一六国后,划一文字,以河西文字为基础,削繁就简,制作小篆,通行全国。1975年湖北云梦秦简的发掘,说明隶书已经在秦代兴起,隶书直线方折,较篆书曲线圆转,较易书写。

汉代的书艺以隶书为大宗,擅长写隶书的令史,称为“史书令史”,所以汉代人称隶书又叫“史书”,除了少数刻石和符玺、印信还沿用篆书外,隶书已成为汉代通行的文字。由于使用和审美的要求,在形体上产生“八分”。在书法史上形成独具一格的汉隶。汉隶的进一步发展,到东汉末又有了“侧”(点)、“掠”(长撇)、“趯”(直钩)、“啄”(短撇),结构上更趋于严整,并逐步形成了正楷,即所谓“今隶”。东汉时形成各种流派,如以正势结体的方正派;用笔劲直的劲直派;用毫端书写的纤劲派;顿挫飞扬的华美派;用笔平放的平展派;刚柔精劲的秀劲派;字大厚重的雄放派;飘拂有致的恬逸派等各种风格,琳琅满目,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书法的喜好和书法艺术的繁荣。

魏晋书法承汉代书法的坚实基础,又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晋代的书法,可与唐诗、宋诗、元曲相提并论,一百五十多年间,书家近二百人,可谓书法艺术的顶峰。著名的魏碑,用笔和结构都有新的创造,书写豪放奇伟,生动活泼,明显地表现了从隶书到楷书的递变。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崭新风格,达到了平和自然,潇洒隽永的境界。《兰亭序》直抒胸臆,跌宕奔放,成为最杰出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隋唐书法伴随碑书的复兴,又一次出现新的高涨。表现在艺术上追求刚健雄强之美,一改东晋南朝平和柔媚的风韵,形成唐代书法的特色。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书体,结构平正精密;草书大家张旭,笔势奇伟飞动;颜真卿的正书,矫健雄伟;柳公权的用笔秀丽劲媚;怀素的“狂草”气度恢弘,他们都在书法史上开创了新的境界,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宋代书法与魏晋、唐代相比缺乏鲜明的特色,这是由于帖学盛行,书家囿于守成的结果。元丰年间,著名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提倡屏除帖学以后才有所振兴,宋代书法更偏重“意”的自由发挥,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这就突破某些僵化的格式,越出前人的樊篱,出现了一些精品。

元明清三代的书法基本上沿着魏晋唐宋的风格发展,书家众多,个人成就也有超过前人的,但没有出现开创性的大书家。元明清的书法已无法超过晋唐。

历代书法家(东晋)--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他的《兰亭序》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纯出与自然。是王羲之的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代书法家(唐朝)--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虞世南说他 “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

历代书法家(唐朝)--颜真卿

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东方朔画赞》《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祭侄文稿》《 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 《颜家庙碑》《 争座位稿 自书告身 》等皆为其名作。

《祭侄文稿》颜真卿行书墨迹。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 “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历代书法家(唐朝)--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 耀县)人。元和初进士,历仕校书郎、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生活在中堂时期,历穆、敬、文宗三朝,此时,唐代书法改革运动基本高成,时代赋予柳公权的使命不是开拓而是守成,柳公权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用创造精神承接颜鲁公的成就,取得“颜筋柳骨”的历史论顶,为唐代书风建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旧唐书》讲:“公权初

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

历代书法家(宋)--黄庭坚

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我们看他的《花气诗》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请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更是稀世佳作。

历代书法家(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书法萧散简远,深得晋宋间人用笔之妙,常为土大大所仿效。《椤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正书,凡二接,经文计七十二行,行二十三至三十六字不等。《椤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并无缭乱之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历代书法家(宋)--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

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作。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历代书法家(宋)--赵孟頫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历代书法家(明)--唐寅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

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俯,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历代书法家(清)--邓石如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比较而言,他的行草书不如篆隶功力深厚,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邓石如的篆刻艺术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在古代篆刻里再和你一起探讨。

历代书法家(清)--吴昌硕

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历代书法家(近代)--李叔同

李叔同,弘一大师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笔名和别号甚多,达250多个。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画家之一,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其把诸多科门类集归一身,登峰造极,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空前绝后的,并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是中国绚丽至 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更是一位旷世奇才,享誉世界。

李叔同自幼聪颖过人,五岁时丧父,从其母王氏习诵名诗格言。十岁时始读经史诸籍,后从 唐静岩、赵幼梅学诗词、书画 和篆刻。

李叔同先生的书法早已享誉近代中国书坛,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的一幅 字为无尚荣耀。李叔同书法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出家前,第二时期出家后.第一名《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第二名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第三名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第四名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第五名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中华第一楷书: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第六名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 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第七名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 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第八名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徽宗赵佶 《草书千字文》 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徽宗赵佶 《草书千字文》......第九名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元代书法宗师楷书奇珍: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第十名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 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第11课 书体 书法的历史和发展轨迹

一、书写的重要性

时代发展到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脑走进了家庭,走进了个人的生活,作为文字的记载工具,书写似乎已经落伍了。你写得再快,没有电脑高手快,(每分钟近200字)。在这个情况下,书写还需要吗?事实证明了,书写还是需要的,不仅需要,而且仍然是很重要的。

(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法取代传统的书写;

(二)、作为传统的书法艺术不会消亡。

二、什么叫书法

古人对书法的理解,汉杨雄认为:“书,心画也。”唐朝张怀鹳说:“书者,法象也。”清刘熙载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以上定义过于玄虚。

近人由于书法创作繁荣,书法定义也引起了书者和书家的兴趣。有人说“书法是造型的艺术”;有人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有的人说“书法是抽象的艺术”;有的人说:“书法是表现的艺术”„„

书法的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表现的对象是汉字;二是书法表现的内容,三、是不同书者的感情和审美观而造成的不同的书法风格。书法是书写汉字,将情感寄予在汉字的点划、结构和章法之中。

书法是什么?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艺术。

三、汉字为什么会成为艺术

艺术是给人以精神享受,一个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在观赏书法作品的时候,对书法作品的线条节奏和结体时候,能够揣摩出作者的感情脉搏、激发想象,启动灵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超然的境界之中。宋代苏东波说:“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为什么书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首先书法的对象是汉字。汉字是象形文字,汉字的性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张扬个性的舞台。

其二,汉字有着丰富的书体,纵向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分书和楷书,点画形式的多变。横向看,不同的地域在不同时期创造出了不同的偏旁字体,同一个字有许多不同的写法。

第三、书写的工具是毛笔、墨和宣纸。

毛笔在商朝时就出现了。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用笔时提按顿挫的变化,能写出粗细方圆各种不同的形状和质感,所以,毛笔的表现能力(点画)是鹅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无法表现得出的。

墨可浓可淡,浓者近,淡者远,平面图上可以表现出立体的纵深的效果。苏东波用墨浓,作品显示出珠光宝气,神采奕奕。董启昌善用淡墨,荧润空灵古雅飘逸。

宣纸有很强的吸水性、渗透性和化印性。行笔慢则化,行笔快则干。枯润燥湿,能敏感第记录下书写的速度。虚虚实实,变化多端。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的对象和加工的工具在表现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对比丰富。笔划的粗细、方圆;用墨的浓淡、枯湿;字体的大小、繁简;结体的疏密、正欹;纸张的生和熟也表现出作品的不同风格。美是对立的和谐,书法的对立如此强烈,所表现出来的和谐和美感就成了艺术的条件之一。之二个特点:书法的表现形式较为随意,粗细、正欹、疏密、大小都可以根据作者自己的审美观作出比较随意的处理。

书法的对象和书写工具在表现上具有的丰富性和随意性,是世界上其他书写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总而言之,独特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四、书法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仓颉造字”,神农作“八穗书”,黄帝作“景云书”,还有少昊作“銮凤书”,帝尧作“龟书”。这些造字者大多是传说中的人物。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汉字产生的年代。汉字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大多从殷商的废墟中挖掘出来的。甲骨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

甲骨文与金文

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代。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

它们经过几千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发现地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二十代国君盘庚)的故都。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以为是龙骨,用来当药材治病。翌年,一个叫王懿荣的商人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 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在有的甲骨文片中,我们发现了正反两面都刻有甲骨文。一面写得很工整,一面写得歪歪斜斜。还有得涂有朱砂,表明了当时就有了审美的意识。

五、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书法从殷商产生到今天,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发展、成熟和繁荣阶段。

(一)、殷商到西汉是书法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字主要有甲骨文、金书和篆书。这个时期的书法有以下特征:

1、结体复杂,字行带有较重的象形意味;

2、线条单一,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基本等粗细;

3、书法艺术主要表现在结体的造型和变化上。

这一期间主要有两个人物是要记住的:一是李斯,他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汉字。第二个人是蔡伦,他发明的造纸术使书写得以在纸上成为可能。

(二)、东汉到南北朝是书法艺术的成熟期。

在这个期间的标志性书体是隶书的产生和楷、行、草书的定型。

隶书简化了篆书的笔画,在原先等粗的基础上加上了粗细长短的变化。产生了横、竖、撇、捺的不同形式。结构的简化和点画的繁化,开始了注重以自由多样的线条变化来表达书法的艺术性。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芝、钟繇和王羲之、王献芝父子。

(三)、隋唐以后为繁荣期。

字体的发展已经终结,书法艺术主要朝着书体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种字体通过点划和结体的变化,疏、密、欹、正„„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书体。有欧(阳询)体、虞(世南)体、褚(遂良)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

我们知道书法正体有五钟形态:甲骨文、金文、篆书、分书、楷书。和它们相对应的有五大草书。甲骨文和金文的草书现在已经湮灭失传了,现在存在的篆书的草书是隶书和出土的简牍帛书(竹简)。分书的草书是隶书和章草。楷书的草书有多种:行书、行草、草书和狂草等几种。

我们有这么多的字体,每一种字体又有这么多的书体,每一种书体又有这么多的书家书写,可见,我们的书法当真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传统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第12课 篆刻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

篆刻艺术的发展 先秦及秦、汉的玺印,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此外,吉语印、肖形印、黄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古玺《易敞邑圣□卢之□》

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古玺大多是属于战国时期,其中也有春秋时期的遗物。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秦以前写作“□”或“□”。玺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称阳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称阴文)两种,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

形、圆形和其他异形。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制作精工,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朱文玺有的边栏宽阔,白文玺多有界格,还有一种朱白文相间的古玺也很别致,可见当时玺的制作已趋成熟。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过3枚类似古玺的实物,有人据此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又称半通印)加“日”字格,这是秦印显著的特点。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已开后世闲文印的先河。

秦代《宜野乡印》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灿烂辉煌的时期。汉代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为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官员将领经常调动或阵亡,造成封拜频繁,往往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预先准备好的印坯上临时急就刻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饰。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汉代《□官泉丞》(官印)

汉代《孙谦印信》(私印)

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记写公文、帐目、书信等内容,在简牍的递寄往来过程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

玺印,这就是所谓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的特殊效果和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

汉代《夷吾》(鸟虫书印)

汉代《齐御史大夫》(封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印章,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南北朝时期,纸张已普遍应用,因此新的钤印方法也随之产生,封泥之法开始废止。而是使朱砂调制成的印泥来钤盖印章,这就是所谓的濡朱之制。隋、唐、五代直至宋、元的官印,印面增大,竞尚朱文。印文曲

屈回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

元代《副总领印》(九叠文)

隋唐宋元时代,书法绘画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一些人出于鉴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家在作品上钤盖印章渐成风气,从而收藏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书法和绘画作品上加盖鲜红夺目的印章,使书画作品能收烘托之妙,印章

与书画有机的融为一体,印章成为人们同时欣赏的对象,称金石书画。宋元时代印章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出现了以此为能事的文人和书画家。此外,如宋徽宗赵佶□撰的《宣和印史》、杨克一的《集古印格》和王俅的《啸堂集古录》对古代玺印都有辑录,元代吾丘衍写成中国

最早印学理论著作《学古篇》。书画家赵孟□以擅长刻圆朱文而著称。宋、元的很多私印,也很有艺术性,有的是出自文人之手。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也富有特色,已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重视的印章资料和取法的范体。

古代玺印的材料质地,多为金属和玉石等。这些印材虽有耗损极慢和垂诸久远的优点,但是由于硬度高,坚涩难刻,古代玺印制作须出自专门的工匠之手。据传元末画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来刻印。早在古代的玺印中,曾发现有石质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花乳石易于镌刻,自王冕采用之后,就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明代文彭也有用灯光石(即冻石)刻印的记载。石质印材的广泛使用,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

篆刻流派的形成 明代中叶,印章已发展为独特的篆刻艺术。它从实用品、书画艺术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篆刻一词原为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的意思,“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汉扬雄《法言》一书中也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也是指作辞赋时苦心孤诣地雕章琢句,后来却成为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篆刻艺术在明清两代好手如林、派别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贯、姓氏、师承关系及其活动区域来命名的。在明代中叶到晚清的近500年中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流派,从而把中国古代篆刻艺术推

向了又一繁荣时期。明代的文彭是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诗书画均传家法,尤以篆刻擅名当代,后来的篆刻家奉他为篆刻之祖。文彭对恢复汉印的传统作出了努力,他的圆珠文印,参以小篆结体,秀丽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也颇具匠心。他的以“六书为准则”的主张,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则。由于文彭的倡导,篆刻艺术“一时靡漫,畅开风气”。文彭一派被称为吴门派。在吴门派中的篆刻家有归昌世、李流芳、陈万言、顾苓、顾昕等人。与文彭齐名的何震,早年师法文彭,后来转而取法秦、汉玺印,在篆刻上创造了多种的艺术形式,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何震一派被称为徽派。属于这一派的篆刻家有梁衷、吴忠、程朴、金光先、胡正言等人。明代苏宣、甘□、朱简、汪关等人也都能各树一帜,自创新派。

明代?文彭:《琴罢倚松玩鹤》

明代?何震:《听鹂深处》

清代金石学盛行,以及历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扩大了篆刻家的视野。清代篆刻流派之多也为前所未有。清代初期以程邃最为出色,他的篆刻能“力变文(彭)、何(震)旧习”,富有创造性。他的

白文印师法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喜用大篆,离奇错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础。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高凤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个性。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当属丁敬和邓石如。丁敬的篆刻直接取法明人,主要是

朱简,又以汉印为宗,但他不以膺古为目的,而是从多方面汲取营养,来孕育变化,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这一流派又经后继者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8人的继承和发扬,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篆刻流派。这8位篆刻家也称为西泠八家。其中的钱松能突破浙派藩篱,章法时出新意,刀法切中带削,富有立体感,成就最大。自丁敬之后,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个开拓者,兼善真、草、隶、篆四体书。他的篆刻,早期师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响,初以小篆入印,后又参以石鼓文、汉碑篆额等笔意,为印外求

印开拓了新的途径。因邓石如是安徽人,故他的篆刻被称为皖派,又称邓派。清代末叶的许多篆刻家都受其影响,如吴熙载、徐三庚、黄士陵等。其中最能传邓派衣钵的是吴熙载,他的篆刻,刀法使转生动自如,充分表现出笔意,有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他的印婀娜多姿。后来许多学邓石如的人,都先从吴熙载的篆刻入手。晚清的篆刻大都笼罩在浙、皖两派之内,毫无新意。另外像翁大年、王石经、胥伦等人的篆刻,虽然功力很深,但一味追踪秦、汉,终嫌缺少创造性。只是赵之谦、胡□、吴昌硕、黄士陵这几位才华横溢的篆刻家,以高度的创造性使清末的印坛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赵之谦,书画造诣精深,篆刻曾出入浙皖两派。他不仅借鉴秦、汉玺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形成了他篆刻的多种风貌。他的白文印端庄,朱文印秀丽多姿,能在刀石之间流露出笔墨情趣。他刻的边款也别具一格,突破了前人窠臼,终于建树了赵派的地位。吴昌硕是清末艺坛的巨擘,他对诗书画印都有精深的造诣。其篆刻从浙皖两派诸家入手,也曾取法邓石如、吴熙载,后又致力秦汉玺印、封泥、古陶文,把石鼓文的笔意风采融入印中。他擅长钝刀硬入,刀法冲切兼用。在他的篆刻中,寓秀丽的意趣于苍劲古朴之中,被后人尊为吴派,对国内和日本的印坛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流派的传人很多,其中赵石、陈师曾为佼佼者。黄士陵篆刻初学吴熙载,后转攻秦、汉玺印,尤喜用金文入印;章法处理颇具匠心,离奇错落,很有趣味;刀法也刚健雄奇,刻印往往不加修饰,也不主张残破。他的篆刻平正朴实,寓拙于巧,在清末印坛中异军突起。由于他客居广州最久,对岭南篆刻家影响最大,有人把黄士陵的篆刻名为黟山派。

清代?丁敬:《古杭沈心》

清代?邓石如:《觉非□主》

清代?黄士陵《婺原俞旦收集金石书画》

现代的篆刻家在继续开创篆刻流派艺术的发展道路,借鉴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突破秦、汉玺印和明、清流派篆刻的规范,勇于革新,不断探索,揭开了现代篆刻艺术新的一页。现有成就的篆刻家有丁仁、王□、易熹、王大昕、乔曾劬、钱瘦铁、赵叔孺、陈半丁、寿石工、来楚生、傅抱石等,而以齐白石影响最大。他的篆刻初学丁敬和黄易,进而又追摹赵之谦和汉凿印。他还把《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等汉、魏碑刻书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他以简练的单刀法和汉代《急就

章》的神韵,创造出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齐派风格。中国书法和篆刻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钱松,〔清〕(一八○七至一八六○)字叔盖,号耐青,晚号西郭(郭一作郊)外史,钱塘(今杭州)人。与胡震同时。善鼓琴,工篆、隶,精铁笔,藏古碑旧拓皆有题跋。画笔近江贯道,山水设色苍古有金石气,亦善梅竹,尝手摹

江氏汉铜印丛,赵之琛欢为丁、黄后一人。晚与杨见山、僧六舟等结社南屏。卒年五十四。《谭献传略、海上墨林、清画家诗史》

△钱松(1818-1860)

字叔盖,号耐青、铁庐,别号未道士、西郭外史、云居山人,室名未虚室。

浙江杭州人。与富阳胡鼻山人胡震交易最深,同时往返沪杭之间,与上海诸名家游。

篆刻承浙派余序,淳厚浑朴,气势非凡,虽列“西泠八家”殿军,实乃溯汉追秦,推陈出新之巨擘。

赵之琛深叹其能:“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细审其迹,天资之外,盖得力于尝摹汉印二千方,人莫及也。

善古琴,工篆隶,能丹青,精鉴别,擅题跋,动辄数百言,雅妍苍润。

中岁归居杭州,与杨见山、僧六舟等结社南屏。

咸丰十年(1860),光绪三年(1877)同邑高邕辑其遗印成《未虚室印赏》四卷行世。

工金石书画。

篆刻胎息浙派诸家,摒弃一味切刀之旧规,披削兼施,生动自然,超越前贤。

尝自评其艺曰:“国朝篆刻,如黄秋盦之浑厚,蒋山堂之沉着,奚蒙泉之冲淡,陈秋堂之纤秾,陈曼生天真自然,丁钝丁清奇高古,悉臻其妙。予则沿其原委摹汉。”

以验其迹,此语不谬。

画工山水、梅竹,笔致老到,设色苍古;行楷写杨凝式、楮遂良,隶书宗《礼器碑》、《石门颂》,功力深厚,为时所重,惜其寿不永,未克大成。

印鉴:钱松印、钱松之印、松、叔盖、西郭外史、云居山人。

上一篇:2016反洗钱终结性考试题库及答案下一篇:GRE阅读题型变化趋势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