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文化

2024-05-23

小学课堂文化(通用8篇)

篇1:小学课堂文化

培训第一天,坐在陈设简单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xx老师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讲述。我们随着他那生动的表情、激情的手势、丰富的体态语言感受着“课堂文化”的思想——学情文化和学科文化。那动感十足的学情文化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启发着我,让我的认识不断的丰厚起来。

课前:学情分析,以“学”设“教”。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总要对学习主体——学生的相关知识、能力发展、思维状况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最真实的学习基础,使教学设计与孩子们的情况彼此相符,不仅做到因材施教,更需做到因人而教,“教”由“学”来,有的放矢,理性教学。

课中:学情关注,以“学”定“教”。学前分析仅为基础,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推进,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伙伴等因素的影响下,情绪、思维、注意力等都是瞬时即变。因此,课堂中的我们必须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否在学?是否全体在学?全程在学?用心地学?学中是否有思……主体状态的变化必然带来老师教学策略的相应变化,真正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变“教”变,把课堂还给孩子。

课后:学情反思,以“学”思“教”。一堂课是否有效(高效),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便是孩子的学习效果:学会了吗?会用了吗?学得主动吗?学得轻松吗?学习目标实现了吗……这些问题都与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息息相关。如果教学效果好,可以坚持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需要改进的有哪些?如此种种,都有助于教师积累经验,提升经验,运用经验进一步优化教学,形成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关注学情,以学问教。这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思想,不仅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更需要我们蹲下身子,走进儿童世界,做孩子的贴心人,援助者,引领他们茁壮成长。

篇2:小学课堂文化

我国的文化历史发展悠久,在漫长的发展长河里始终发挥着光芒,他们感召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在潜意识里加快了我国特有文化内涵的形成。而语文课作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成为了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人在上小学的时候是思想和智力形成的最好时期,在上小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传统思想的培养,文化的传承。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心中让传统的文化深深扎根。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把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渗透在里面,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文化课,直接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前进,很多优良的民族文化正在被人们遗忘。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用汉字延伸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的被人们所遗忘。怎样发扬我们的优良文化,激励人们去热爱自己的祖国,尤其是在语文授课的时候,怎样增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如何较好地发扬我国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注重,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具体问题表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不是十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古代文学的了解更少。而且在发扬传统美德的时候也十分不如意,一些优良传统美德他们知道的并不是很多,没有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缺乏君子之风。大多数孩子比较喜欢西式文明,更加热衷于圣诞老人,喜欢国际大片,喜欢看外国文学,因此很多孩子都不知道阿福是谁,不知道长命锁的意义,对于传统的文学嗤之以鼻,传统的文化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没有感觉的,是苍白无力的,它们都是过去式,没有时代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孩子们的思想逐渐被西式文化所取代,他们更加热爱市场经济化模式下的东西,更喜欢信息的高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越少。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授课的时候,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是势在必行的。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几点措施

(一)潜移默化,注重渗透

选入小学语文课程的课文,无一不是经过教育专家和语言学家精挑细选,极具美感和浓厚人文思想的,不乏像《孔子拜师》《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传统的教学,只是注重故事和课文字面意思的讲解,却恰恰忽视了文章后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仁爱和孝道思想,就像发掘只是打开了那道通往宝藏的门,可惜之极。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让说教和课本的生动事例结合起来,丰富起来。那么潜移默化之间,小学生就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学习。如在进行《孔子拜师》一文授课的时候,把探究教材的内涵作为教学的内容来进行授课,使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拜师的,为什么要这样尊重老师,把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孔子成就儒家大师并实施仁政的人文关怀思想传播给学生。讲解的时候辅助一些类似且有趣的故事,让小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感受了我国优良文化礼仪传统的熏陶,德才并重,可谓一举两得。

(二)创造氛围,扩展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不但讲究物质化的客观事实,还注重主观思想上的存在和延伸,如诗、词、歌、赋等。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授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同时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的内涵修养。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一文授课的时候,老师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尽最大能力去阐述传统精神的内涵。如全国各地风土人情及中国传统节,各民族风俗差异;又如春联历史的由来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有能力的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于网络、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把教材作为基础,结合实际,经过查阅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产生对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浓厚兴趣,受到我国优良传统的启迪,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文化。从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培养能力,自身接收

知识的取得和能力的形成,必须是课堂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正是个人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锻炼的关键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制造出合理的活动方案,合理安排活动顺序,实现活动目标,制定评论方法,提升全体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素质。我们可以设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文化,多种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说出自己的话。除了时常开展有趣的课堂、课外活动以外,像古诗词朗诵、背诵比赛,全体学生共同行动搜集整理中华名言警句等都是一些促进学生自身吸收知识能力提高的方法。

(四)渗透书法,增加才艺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代表了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位和意境化的审美乐趣。对学生进行书法熏陶,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锻炼智力,培养心性陶冶情操,提高对美感的辨识。尤其是在电脑普及应用的当下,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书法教育,可以使学生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对此也明确提到:要鼓励学生体会汉字和书法的优美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普及书法知识,培养书法技能也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五)注重社会,开阔视野

社会本是一本无字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而要向社会这本无字书拓展,汲取社会里的文化营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社会相近的传统文化专题小组活动。如在进行古汉语教学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与作者放到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中去,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先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写作背景,对于作者的社会成就、人生轨迹进行专题探究。再让学生回到课堂里面来,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小组,全方位进行讨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刺激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开阔了视野。

(六)办好活动,丰富教学

受限于教学任务和课堂环境,课堂上的教学毕竟有限,而且学生的思路也容易受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被固化而活跃不起来,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解和普及则就困难了许多。那么利用课余时间,办好各类专题学习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题学习活动方法。首先选择几篇具有典型传统文化特色,且能够相关联的文章作为载体,在课堂上先对课文进行讲解,给学生一个总体认识,然后就将阵地转移到课余,引导学生就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专题学习,办板报、动手写春联等,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又普及了中华传统文化。如在进行《盘古开天地》教学的时候,先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再进行《赵州桥》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上的精深造诣和聪明才智。那么其他方面呢?随即就引入了《清明上河图》的学习。通过三个不同的视窗,让学生多角度地去看古代劳动人民才智这一问题。而在课余时间,则发动学生智慧,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寻与《盘古开天地》相类似的古代神话传说,摘抄成小故事形式的卡片,每组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朗读给大家分享。《赵州桥》历经千余年而至今保存完好,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课文中讲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让学生试着借助于网络、或是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搜集相关资料,以及歌颂赵州桥的相关诗词等。

三、总结

篇3:小学课堂文化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 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具体说来, 有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两大类。乡土文化资源经过千百年的积淀, 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发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应用于地方课程教学, 必将极大地丰富地方课程的内容, 不仅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而且能让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从中获得直接经验, 促进全面发展。

一、挖掘风景名胜资源, 传承地方文化

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生活中体验。因此, 在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回归生活, 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是地方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地方课程教学应该形成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

笔者结合地方课程教学实际, 收集了大量的地方乡土资源素材, 以缙云仙都风景和千年古镇为背景, 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缙云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发掘题材, 让学生经过寻访和实地考察, 激发兴趣, 丰富知识, 启迪心智。

仙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古往今来, 诸多名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 风景优美, 更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之地, 将这些引入教学中, 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千年古镇的文化资源挖掘中, 我们介绍了缙云的“赵州桥”——贤母桥等文化资源, 同时组织参观和考察的实践活动。在参观、考察活动中, 笔者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名胜古迹的特征, 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 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 鲜活充盈,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 而且使他们走进自然, 学习了书本外的知识, 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

二、挖掘民俗风情资源, 陶冶艺术情操

民俗风情乡土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有一定影响, 更因其独特魅力而陶冶了一方劳动者的情操, 使广大劳动者在劳作之余能获得美的体验, 从而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农村小学应关注乡土艺术活动, 着力挖掘乡土艺术资源。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乡土艺术活动, 既能培养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兴趣, 充实学生的生活, 又能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情操。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 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 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引入张山寨“七七庙会”民俗风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实际, 走访知情人, 了解献山庙会的民间传说、习俗及历史沿革;然后收集相关资料, 挖掘庙会的文化内涵;最后扩大“七七庙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 作为向外宣传的材料或学校传授乡土文化的教材。学生受到了浓厚的家乡文化的熏陶, 感到非常自豪。也可发动学生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献计献策, 为以后发扬光大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人才。

学生积极参与到庙会当中, 经历一系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感受传统庙会的文化内涵, 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每逢庙会, 人们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 扶老携幼, 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 相互交流, 欢聚畅叙, 其乐融融, 一派祥和气氛。在此期间, 学生也能从中学会交往的礼仪, 受到教育, 陶冶情操。

在上述地方课程教学案例中, 我们清楚地发现, 通过学生实践活动, 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是地方课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者。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民俗风情中, 感受民俗风情的魅力和内涵。

三、挖掘家乡特产资源, 激发爱乡之情

在地方课程教学中, 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 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特产经济, 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如教学六年级《浙江绿谷》中《香菇之源》。在这一课中, 学生了解了菇神传说, 就会对家乡的特产产生好奇。教师顺着思路插入了家乡特产的介绍, 缙云以粮食生产、生态水果、蚕桑、茶叶和席草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尤其蚕桑是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 学生听得到、看得到,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 把蚕桑资源作为地方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活教材, 以“蚕桑知识小调查”开展教学活动, 调查农户桑树种植和养蚕的情况、家庭收入情况, 了解桑树的种植、蚕的养殖方法, 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将家乡特色美食融入到地方课程教学活动中, 必将创出一份新天地。例如缙云米炮糖、缙云上王土爽面等特色美食, 组织学生观察烤烧饼的制作过程, 通过采访切糖师傅了解缙云米炮糖的制作工艺。同时, 在开展“缙云烤烧饼”这一教学活动中, 如何突破传统, 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具有古镇特色的素材, 成了笔者的思考点。经过思索, 笔者以调查民间故事为切入点, 经过学生的调查, 找到不少如“烧饼的起源”等具有古镇特色的故事, 还有学生写下了关于烧饼的习作。

为了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 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还开展“寻找名人足迹”的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寻访、调查中悟家乡名人爱家乡之情感, 求做人之品质, 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心灵的震撼,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篇4:小学科学课堂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 课堂文化 构建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需要和谐发展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有一些科学教师过于重视理性的思辨,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习得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课堂文化的贫瘠。科学课要体现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特点,就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放飞灵性,讓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构建新型的课堂文化已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心系“自主探究”,构建生本的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最大的机会。近年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越喊越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生本的课堂文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学生通过探究之后, 8个小组中7个小组认为1号瓶中的水比2号瓶多,另一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却截然相反。教师所提供的探究材料是有结构的,在上课之前对瓶中的水都经过仔细的测量,显然是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偏差。但教师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评价,而是说:“看来实验的结果不太统一,那这样吧,我们讨论我们的,你们再进行一次实验。”然后教师将自己的那组材料提供给结果不同的那组学生进行研究。经过几分钟后,那组学生也得出了正确的结果。可见,只有真正的民主才能使学生做真正的科学,才能树立学生的实证意识。换言之,如果教师没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就不会使那组学生认识到问题出现的缘由,也就错失了一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机会。

二、关注“成长历程”,构建生命的课堂文化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认知活动,更是生命发展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立品性,呵护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倾听学生生命的自由感悟,共享学生生命的真实体验,便不难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以往的常识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研究鱼鳍的作用,而将鱼鳍剪掉;研究完蚂蚁之后就没有一只蚂蚁能幸免于难;为了研究植物的叶,校园里的小树便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头;研究两栖动物时便迎来一场青蛙的大屠杀……我们千方百计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却在不知不觉中扮演残害生命的刽子手,无视生命的存在与可贵,显然这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反思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在于教师淡漠了对生命与环境的热爱,淡漠了对生命激情的需求,淡薄了对学生心灵、智慧的开发与情感、人格的陶冶。当我们努力追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时,我们才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什么?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性和精神世界,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乐趣。

三、模糊“科学逻辑”,构建生动的课堂文化

科学注重实证意识,强调逻辑思维,提倡质疑精神,一直以来,人们就给科学戴上了神秘和高不可攀的面罩。科学课包括地球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等五个门类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但为什么我们的科学课没有意想的那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呢?反思之后,我们发现不是学生的学出了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出了问题。其一是我们的观念上出了偏差。很多教师为了追求纯粹的科学,不管学生的思维水平,不理会学生的研究兴趣,把通俗的科学道理、科学知识深化、复杂化。教师严肃地教科学,无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天真烂漫的灵性。其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缺乏弹性和活动的设计上缺乏趣味性。很多教师把教材当作“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理会教材的结构和地域的差异性,按部就班,教学活动只是“简单经过”而不是学生身心的“经历”,学生没有情感的投入怎能产生积极的兴趣?其三是教学方法上过于呆板。研究科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教师无法做出完全的预设,需要根据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有很多教师对教材分析得很透彻,但学情没有深入研究,上课就像是纸上谈兵一样空洞,探究的积极性也是可想而知。其四是教师的形象缺乏生动。在听课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科学教师动作机械僵硬,表情冷漠古板,语言贫乏枯燥,俨然是一副传教士的模样,很多学生对科学研究索然无味也在情理之中。相反,有的教师很注重形象,态度和蔼,语言幽默,肢体语言丰富,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要构建一种新型的科学课堂文化,就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价值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轻松快乐地探究未知,使科学课焕发生命活力,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篇5:小学课堂文化

(一)、通过创设情境,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渗透数学文化以数学知识的产生为背景创设情境,充分展现数学学科的形成过程以及数学概念的形成。在这种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认识数学既是创造的,也是发明的。如在讲《求不规则图形的体积》的时候,可以创设“阿基米德检验皇冠”的故事情景引领整个教学。该例子的内容讲述的是:叙古拉国王艾希罗交给金匠一块黄金,让他做一顶王冠。王冠做成后,国王拿在手里觉得有点轻。他怀疑金匠掺了假,可是金匠以脑袋担保说没有,并当面拿秤来称,结果与原来的金块一样重。国王还是有些怀疑,可他又拿不出证据,于是把阿基米德叫来,要他来解决这个难题。回家后,阿基米德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当他跳入池中时,水从池中溢了出来。阿基米德听到那哗哗哗的流水声,灵感一下子冒了出来。他从池中跳出来,连衣服都没穿,就冲到街上,高喊着:“优勒加!优勒加!(意为发现了)”。夫人这回可真着急了,嘴里嘟囔着“真疯了,真疯了”,便随后追了出去。街上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都跟在后面追着看。原来,阿基米德由澡盆溢水找到了解决王冠问题的答案。通过讲述该例子,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形成于对生活现象的探索和总结。同样还可以介绍如球体积公式的历史、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三角等等例子,从而充分的发挥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烘托作用,引导了学生了解数学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通过创设情境,寻找数学家的足迹,渗透数学文化

例如:在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时,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小红和小明去旅游,他们带了4瓶矿泉水,2个苹果,1个蛋糕。提问学生,你打算怎么分配这些食物?学生的回答也是精彩纷呈,有的说要根据他们的喜好分配;有的说可以给小明多分一点食物,因为他是男生,他的胃口肯定比女生大,但是女生表示不赞成,她们的理由是在外旅游都很累了,所以吃的并不会比男生少。双方僵持不下,经过讨论,决定只有平均分才显得公平。从而自然得到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吃其中一份,怎么用一数表示的问题?这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是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与另外两种食物平均分得的结果:2瓶矿泉水,1个苹果的对比,学生由此体会到,当一个问题看来不可解时,人们可以创造一些新的字符或形式来表达一种新的概念和新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既是创造的,也是发明的,从而让学生看到它的文化功能。

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等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书上设计的是摸球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1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低了。数学家是在做了几千几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实验结果。于是,可以结合书上的例题,把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做了40次实验后结果才比较接近。让学生体会到概率的思想。同时,学生对书上的只要求10次的实验提出了质疑,并且对数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学生对数学史比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更感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等数学大师成了孩子们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介绍给孩子听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虽然学生还不太懂,但是,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了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等待着他们去研究和探索里面的奥秘。通过一些积累以后,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眼中的数学,与同学们分享自己课外的数学知识和趣事等等。用一种无形的方式去陶冶他们。一定能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篇6:小学课堂文化

2018

年10月13日,我参加了由辉县市教育局组织第二届全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文化与数学阅读”,聆听了南欲晓老师题为《数学阅读课的探索》的知识讲座,王老师精彩的讲解演绎,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绘本的独特魅力。同时我认识到了绘本教学的特性,它不同于单一的故事教学,绘本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绘本故事中,不仅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得到了发展,孩子们爱上了绘本。孩子们是在情景中学习的,绘本创造了优质的学习情境,学生不再是一味的去听,而是让学生沉浸其中,主动地去思考、去想象。就像南欲晓老师说的: “绘本是满足孩子需要的典范,绘本教学包含在早期阅读中,早期阅读是包含在 语言教学中,要把儿童为主的学习融合在绘本教学之中。当故事成为孩子的一种成长方式,当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书成了我们不离不弃的朋友。而随着更多精美、优秀的 绘本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着实爱上了它。

由辉县市三里屯小学校长张敏执教的二年级绘本《小鸡搬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讲述农场里的小鸡通过几次有趣的搬家。绘本文字简单,图画以鲜亮的暖色为主调,小鸡搬家让孩子对小鸡的家园周长有了很好的认识。

张艳芳老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表演。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倒霉蛋布拉德》,让学生体验布拉德的境遇;然后让学生阅读接下来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推出可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让自己变得幸运起来。听这样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听课过程中我也像孩子般有一 种跃跃欲试参与讨论的感觉。

易博老师的示范课《避开恶猫的方法》,以绘本故事情节为主线开展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感受什么是一一对应,让孩子们心中对一一对应有了实践上的理解,并且学会了用一一对应解决身边的难题,应用于实践生活,细细品味 从书中发现许多的智慧。

许淑一老师的示范课《过去人如何数数的》通过有趣的绘本,让学生去了解数字的背景,通过学生间生成的问题,解决问题,对比各种数字的特征,让学生自主深化了解古代数字。并且通过对比引出主线,十进制计数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由来,自然而然的学到关于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发现,学会学习,这是我对本次学习最大的体会。

篇7:小学课堂文化

曾婷

本月20日到21日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推进课堂文化与创意教学观摩活动,很感激学校能把这样难得的机会给了我和李发芝老师。作为刚刚踏入数学教学行业的年轻教师,这一次的学习让我对教师,对数学都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分别聆听了主张“化错教育”华应龙教授的六年级示范课《我不是笨小孩2》及报告《我不是笨小孩》;教坛新秀全国名师吴铎老师的四年级示范课《条形统计图》;清华附小数学教学主任全国名师易博老师的五年级示范课《植树问题》及报告《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六年级示范课《比的认识》及报告《教材文本研读与教学设计》;著名特级教师高丛林的二年级示范课《角的初步认识》及报告《顺应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智慧》;长沙湘府英才小学李睿老师的三年级示范课《间隔排列》;全国名师谭志俐老师的报告《我严重的香港基础教育+评课》。内容精彩万分,每堂课都听得我热血沸腾,尤其是华应龙教授的“化错教育”给我了很深的启示。

华老师上课之前在公屏上出示了一道趣味问题: 徒弟:师父多了大了?

师父:我在你这个年纪时,你才5岁,但你到我这个年纪时,我就71岁了。

请问:徒弟几岁?师父几岁? 很多老师拿起笔开始计算,我也在本子上做着假设列着方程式,很惭愧,经过几次尝试算不出来,我问李发芝,你算出来没,她说我也不知道。起初华老师也拿这个题给六年级的孩子挑战,三分钟后只有两个人举手做出来了。我以为老师马上开始讲解,没想到他让会的同学憋着不说,给不会的同学思考的机会,大家提出自己对题目的困惑:没有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已知条件太少;没读懂题„„这时华老师才拿出自己的“祖传秘方”——投石问路。通过时间轴,画出已知的条件,先来投个石子,随意假设一个。比如:假设徒弟现在22岁,师父现在32岁。那当师父是徒弟这么大的时候,徒弟多少岁?学生都说是12岁,因为知道师徒之间的时间差是10岁,那当徒弟长到师父的年龄的时候师父多少岁?学生都答42岁。那这颗石子投对了吗?显然不对,那孩子们你们能不能学着我的样子,试着投出一颗石子,找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几分钟后老师前后请了3位同学展示自己的“投石问路”,而且还是边画图边讲解。投石是为了什么?(问路)对!投石问路的关键是什么?(问)是啊!投石的目的是要问路,也就是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些例子中,发现设么变了,什么没变,在小组讨论后,孩子们都发现了规律,找到了“路”,学生上台讲解,分析思路。12与42之间相差30,30里有3个年龄差;1与61之间相差60,60里也有3个年龄差;2与74之间相差72,72里也有3个年龄差。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得出5和71之间也是3个年龄差。年龄差是(71-5)÷3=22(岁),现徒5+22=27(岁),现师71-22=49(岁)。在同学们豁然开朗之时,华老师感谢了当时就做出来的两位同学,多亏你们的不剧透,才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到这份发现的快乐。傻瓜都会的方法,真笨!其实,越是“笨”的方法越简单、越有用。错着,错着,错着,就对了。从差错中想到了正确的方向。在报告中,华老师提出“中国智造”,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回应时,华老师也给了我们一剂“祖传秘方”——你不说,我能等!不要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我们很多老师注重传授知识,讲解解题方法技巧,忽略了数学意识培养,如果能让孩子爱上思考,以探索为乐,我觉得教育就成功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题试三回,定能生慧。数学不是老师讲明白的,而是学生想明白的,一节课的题量不是看题目的含量,而是看思维的含量。让我真正体会到“化错教育”的魅力。

篇8:小学课堂文化

小学数学教育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余年间, 在课程资源开发、动态实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真实观照与实践研判, 不难发现, 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匹配的先进的课堂文化尚未真正地形成。

那么, 当前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小学数学课堂文化有多少了解?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是否有所触及?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形成怎样的课堂文化?本文通过对本地区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分析, 试图穿透课堂文化的表层, 管窥其内涵要素及本真意蕴,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访谈对象及访谈过程

本研究分别对4个层次的25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其中, “专家教师”界定为省特级教师或大市级学科带头人, 共3名, 经验丰富的教师13名, 胜任教师6名, 新手教师3名。在接受访谈的25人中, 有7人来自城区规模小学, 7人来自城区普通小学, 9人来自乡镇中心小学, 2人来自乡镇村小。

本次访谈的主要话题有: (1) 怎样理解小学数学课堂文化? (2) 现阶段进行课堂文化的研究是否有意义?你认为当前有价值的研究主题或方向是什么? (3) 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由哪些要素构成? (4) 数学课堂文化可以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哪些方面? (5) 举例说明哪些课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文化? (6)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文化, 你还有什么个人见解?

我们在访谈前将访谈提纲发放给受访者, 让他们简要地了解访谈内容, 接着进行访谈并录音, 随后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材料, 再次发给受访者, 请他们审阅和修订。

二、访谈资料及分析

(一) 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内涵解读

新手教师1:数学我能理解, 课堂也能理解, 文化也能理解, 但是把这三个词放在一起, 我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对于“新手教师”而言, 他们更容易理解知识、技能等教学目标, 但难以理解类似数学课堂文化这样的新概念。“胜任教师”及“经验丰富的教师”则开始关注知识、技能以外的一些教学关键词, 如数学观念、思维方式等等。

胜任教师3:数学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更应该注重数学史、数学观念、数学思维等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爱上数学, 而不是觉得数学枯燥、乏味。

经验丰富的教师2:我认为数学课堂文化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掌握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知识本身。

经验丰富的教师3: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文化的核心意义在于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 所以我认为数学课堂文化就是一种数学思维习惯和方式。如果在数学课堂中离开了数学思维活动, 就不能感受到数学课堂文化。

“专家教师”和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师”则比较关注课堂的文化形态。

经验丰富的教师1:我一直都是教低年级, 作为低年级的数学老师, 我觉得课堂上的数学不纯粹是冰冷的数学公式、数学符号、数学概念。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候, 学生不是生硬地、被动地接受,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课堂上老师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过程, 我觉得就是一个浸润数学课堂文化的过程。

专家教师1:课堂文化是指课堂的一种氛围。所有的课堂都有一种共同的文化, 这一共同的文化有时表现为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而数学课堂文化又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质, 其包含的因素首先是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营造的环境、氛围, 有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着力追求的学科气质、学科的气场, 还包括教师博雅的气质, 教师个人的综合素养 (专业素养、人格魅力) 等。把这些因素提炼出来, 就是一种代表数学课堂上特有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这种精神能感染学生, 这种力量能推动学生。

由于教学实践经验的个体差异和文化理解的多样性, 不同层次的教师对数学课堂文化的内涵理解也各不相同, 他们对课堂文化的认识犹如“盲人摸象”。教师对教学关键词的关注显现出某种规律性———随着任职年龄的增长,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点逐步从知识与技能转向过程方法、数学美、课堂氛围、教学观念、思维方式、课堂文化等。

李斌、孟凡丽认为, 课堂教学文化就是在课堂环境中, 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学习、生活、交流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物以及创造的过程。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1]吴康宁认为, “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作为集体主体围绕课程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形成的共同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2]张雁军认为, 从文化的视阈审视课堂, 课堂文化应包含教学文化、人际文化以及人-物文化。[3]冯燕华、关文信运用生态哲学的观点解读课堂文化的内涵, 认为课堂文化是教师与学生作为集体在教学互动中构建的属于师生集体的生活方式。[4]以上列举的几种对课堂文化的理解在分歧中又存在着共识, 即都认同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 精神文化是课堂文化的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 文化对人具有教化功能, 即人创造文化, 文化又塑造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而先进的文化预示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5]虽然课堂教学活动十分复杂, 但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是师生双方“人”的活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在诸多教学因素中,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所传递的价值取向是决定性的因素。

(二) 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构成要素

课堂总是呈现出某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即所谓“什么样的老师就会上出什么样的课”, 对课堂文化的结构性分析, 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本质属性, 还取决于人们划分的标准、尺度和视角。

新手教师2: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文化最重要的要素是老师和学生。

胜任教师1:我是一位教小学数学十多年的老师。我觉得体现数学课堂文化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不同类型, 比如说, 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就体现得比较明显。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样可以彰显数学课堂文化的价值, 如计算法则的教学, 它的背后其实是逻辑推理, 从这样的角度重新思考计算教学, 我们便不难从模仿、操练、形式化演算的学习方式之外寻得更多有利于学生形成精确思维、有序思维、有理有据地想问题的要素, 这些又怎能说与数学课堂文化没有关系呢?

胜任教师5:我认为像认识圆、图形的面积这样的空间与几何的课特别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堂文化, 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发展史, 产生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及信心。

经验丰富的教师2:课堂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

经验丰富的教师5:按照我的理解, 假如一堂好课就是体现了课堂文化的话, 一堂好课的标准也就是课堂文化的要素:教师、学生、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

经验丰富的教师10:我觉得“人”是第一要素, 教师和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第二个要素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 它是人们认识数学和走近数学的一把金钥匙。第三要素, 是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 它是学习数学和表达数学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第四要素是数学观念, 它使得人们辩证地看待数学。

专家教师1:教师的教学风格、专业品格、人格魅力、数学专业知识结构都是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要素。

专家教师3:我认为是和谐、平等的课堂, 还要有广泛的学生参与。

不同层次的教师对课堂文化的构成要素予以不同的表述, 而且这些表述之间有相似、有交叉, 我们将受访者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 按照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 我们发现有8位教师认为课堂文化的要素是师生关系 (语义相近的词语如和谐、平等) , 6位教师提及数学观念 (或数学思想、数学理念、数学精神、数学思考方式等) , 5位教师的表述指向教学方式 (或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学习方法、经历和感受等)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进行课堂文化的研究十分有意义, 可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课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要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回归到课堂及教学的本质意义开始追问。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因而课堂文化首先是人的文化。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文化的共同体——既是知识的共同体, 更是价值的共同体。人的活动必然要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 人际关系反映了课堂的根本面貌, 课堂上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毋庸置疑, 教师决定了课堂文化的基调, 导引着课堂文化的走向, 教师是课堂文化的“制造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教师还传递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并藉此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 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文化的具体体现, 它是外显的, 可视的。行为方式直接受制于内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总是饱含着其内心的“价值期待”, 这种期待对于学生而言, 将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正如自然界在下雨之前, 形成雨滴仅仅靠水蒸气形成的微小的雾滴是不够的, 微小的雾滴还要找到一个由冰晶或灰尘作为核心, 然后附着在上面。从教学价值取向对教学活动的指向性作用来分析, 我们有理由认为, 课堂文化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 一切教学活动均受其统摄。教学价值取向是课堂文化的“动力系统”, 它推动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运行方向和轨迹。

综合以上分析, 数学课堂文化是师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如图)

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这四个构成要素可以看作是课堂文化的子系统, 它们各司其职, 相互影响, 密切联系, 发挥出课堂文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思考与建议

仅通过一次访谈和分析, 显然不足以回答“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文化”。新文化的制造从来都不是“讨论”的结果, 更不是“投票”的结果, 而是文化精英们努力推广自己见解的过程。[6]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的课堂文化必须基于对一线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深入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重新进行定位和刻画。

(一) 课堂文化形态:超越“权威独断”, 追求“师生对话”

我国的文化传统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尊重传统, 二是崇拜权威, 三是强调群体主义。要求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教师的权威, 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强调群体的目标和利益, 忽视个体的需求和价值,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7]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学并不是师生共同的“教与学”, 而是分离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教学本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文化互动, 然而教学互动关系的人为分离使得课堂呈现“权威独断”的文化形态。

在“权威独断”的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并没有“相遇”, 真正的“相遇”需要课堂主体间的对话。“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学生是带着问题而来的,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问, 不断解答, 又不断追问, 不断明朗的过程。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不能无视, 不应漠视, 有效的教学不是教师的“自言自语”, 而是要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敏锐探寻和深度回应, 这种探寻和回应标志着师生的“精神相遇”。

在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课堂上才可能有对话, 课堂的平等和民主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摈弃了权威的课堂不等于不要秩序, 靠师道威严只能建立起形式上的秩序, 教学秩序的最高境界是靠学科的魅力形成的“知识秩序”。曾经, 我们以为“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就是民主, 其实课堂上真正的民主是思维的民主, 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是对真理怀有同样的敬畏之心———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 课堂文化生态:超越“工程思维”, 追求“农人情怀”

长期以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受凯洛夫教学理论的影响, 形成了课程与教学的“三中心主义”, 即“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教学活动大多是预设的、制度化的、刚性的, 表现出“刚性”“静态”“封闭”的文化特征。

“三中心主义”实际上是工程学的思维方式。工程学是一门结果指向性的学问, “工程思维”强调功利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但是用它来指导教育教学, 就与学习的本质背道而驰了。学习是人获得经验的、改善品性的过程, 可能有的快一些, 有的慢一些, 有的理解得深一些, 有的理解得浅一些, 有的学得多一些, 有的学得会少一些。

(三) 课堂文化质态:超越“知识本位”, 追求“以生为本”

假如没有合乎时代的教学观念, 必定不会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行为。在以学科知识为本位价值的课堂中, 学科知识高效、精确的授受是教学的终极追求, 教学活动通常依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呈线性展开,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呈现着控制与被控制、主体与客体、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课堂文化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中, 学生的全面的、丰富的发展是导向, 强调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中, 学生具有自由创造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 人的自我实现的力量同科学和艺术美的力量形成合力, 推动着人的全面提升。

教师的教学价值观的转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产物, 外因是影响性的力量, 内因是决定性的力量,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 必须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 以“价值引领”促进教师的“自我构建”, 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才有可能得以扭转, 课堂的文化质态才有可能得以改观。

迈克尔·富兰说过, “教育变革的最终力量来自个人”。一线教师正在觉醒的文化意识必将成为课程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为教育终其根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事情———站在讲台前决定一切的, 往往就是那“一个”教师, 而从课堂上走出来的那一拨又一拨的“人”, 将构成未来社会的全部, 包括新的文化。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文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其核心是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当前, 要超越“权威独断”, 追求“师生对话”的课堂文化形态;要超越“工程思维”, 追求“农人情怀”的课堂文化生态;要超越“知识本位”, 追求“以生为本”的课堂文化质态。

关键词:课堂文化,人际关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李斌, 孟凡丽.课堂教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学术月刊, 2008, (8) :80~87.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33.

[3]张雁军.课堂文化:内涵、失衡与建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131~133.

[4]冯燕华, 关文信.课堂文化的生态哲学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128~131.

[5]李秀林, 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20.

[6]董洪亮.学校文化的“制造”[J].江苏教育研究, 2008 (, 7) :7~11.

上一篇:FLASH课件制作示例_再别康桥下一篇:在全市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