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的故事课文原文

2024-05-08

给予的故事课文原文(通用9篇)

篇1:给予的故事课文原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3、在讨论交流中流露真情,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能力目标:在讨论交流中流露真情,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寄予国别人或者得到过给予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给予的故事》。师板书课题。

二、自渎自悟,体会感情。

(幻灯片展示)自学要求:请大家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1、师:看大家刚才读书的样子,老师真高兴。因为你们读书时非常专注,而且大部分同学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了批注。这就是最好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边思边写。

2、畅谈感受。

学生可能感受到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

(1)、迷失方向、饥渴难耐是在沙漠中最可怕的困难,可他偏偏都遇到了。

(2)周围仍是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同学们想象一下,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假如是你,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场景(二):

(1)、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

(2)、当他看到这壶水和字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矛盾、犹豫)请你把描写这种心情的段落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场景三)

(1)、师:如果纸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供给更多的同样在沙漠中面临困境的人;但是如果把水倒进汲水器后,汲水器不出水,那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并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这的确是艰难的抉择。如果你是这位沙漠旅行者,你会怎么做呢?

(2)、他明明知道这湖水对自己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什么还要把水倒入汲水器中?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怎么理解“一种奇妙的灵感”?(宁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也要试试为更多的人,找到救命之水。)

(3)、读了这段,你除了感觉到他这种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你还体会到什么?

(4)、书中无文字,文中无图画,但是你们通过想象,感受到了主人公为自己关爱、帮助别人而兴奋不已,这正是他从给予中体味到的快乐。现在,他想把这种欢乐告诉每一个沙漠旅行者。齐读他在纸条上加的这两句话。

(5)、“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请你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读写结合,提升体验

1、读旅行者在纸条上写的话

2、自己写下最深的感受,在班内交流

3、教师参与其中,表达感受

(设计意图:有了深厚的感情铺垫,学生此刻会有感而发,借助对感受的书写,丰富“给予”的内涵)

五、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1、提问:“给予”还包括什么内涵?

2、拓展:身边的给予的故事

篇2:给予的故事课文原文

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畔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做客。落座以后,一抬头,看到一个特制的大玻璃柜,占去好大的空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起身走近细看。原来里面是禽鸟标本:两只拥抱在一起的天鹅。主人见我疑惑的目光,深情地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是的,这是30年前的事了。那年冬天,我背着枪去打野兔,不知不觉来到一个芦苇塘边。忽然看见一只硕大的天鹅在苇塘上空盘旋啼鸣,而在附近的水塘边,另一只天鹅在呼应着。”老人讲到这里特地作了说明:飞着的那只体长1.5米左右,是雄天鹅,水塘边的那只体形较小,是雌天鹅。

“当时我感到奇怪,这么寒冷的天气,天鹅早就南飞了,为什么这两只不走呢?我往前走了十几步,只见水塘边的天鹅正扑棱着翅膀,挣扎鸣叫着,长长的颈脖伸向天空,可就是飞不起来。‘大概是受伤了!’我想。此时,我静静地站着,倾听着天上地下的对话。天上的不时发出呼唤,似乎在说:‘冬天来了,该走啦!咱们快走吧!’地下的似在回答:‘我飞不了啦,你走吧,别管我啦!’可天上的那只就是不愿离去。见此情景,我想,不如把受伤的天鹅捉回家去,让它养好伤再说。于是一步步向前走去。受伤的天鹅见有人来就惊慌地叫起来。正当我伸手要把受伤的天鹅抱起来时,突然间一个巨大的黑影在我眼前一闪,重重的一击,把我打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原来这是雄天鹅为救自己的伴侣,一时情急,从天而降,用双翼扑击了我。尽管我毫无恶意,可雄天鹅还在头顶上盘旋,我只好叹了口气,摸着火辣辣的脸颊,一步步地退着离去。好心反而挨打,我并不生气,只对着天空说了声:‘好样的!’

“回家以后,心里总惦记着这两只天鹅。可是一连几天的暴风雪,使我无法出门。暴风雪终于止息了,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度。我冒着严寒来到苇塘边上。这里到处是雪,水面完全冻结,除了呼呼的风声以外,听不到也看不到任何生机。我心头一凉,直奔受伤天鹅的栖息地……啊,看到它们了,心底升起了希望。可走近一看,我惊呆了:两只天鹅已经冻僵。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雄天鹅用双翼护着受伤的雌天鹅,为它挡风遮雪,而它们那长长的颈脖,互相偎依着,交叉缠绕在一起,就像它们那不可分割的命运……我抱着一丝希望,小心地把两只天鹅抱回家去,给它们按摩身子,灌药,想尽了一切办法,可它们始终没有苏醒过来。感于这两只天鹅的真情,我把它们制成标本,留作永久的纪念。两只天鹅被严寒夺去了生命,它们是不幸的;可它们相拥相依永远安眠在一起,它们又是幸福的……”

听完老人的故事,我久久地凝望着柜里的两只天鹅,眼睛逐渐模糊起来,在一片白雾中依稀看到两只天鹅苏醒了,复活了。它们呼应着展开双翅,飞上蓝天,越飞越远,最后成了两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天边……

斯杰潘老人的咳嗽声把我从遐想中唤醒,我不好意思地向老人点了点头。他见我对他的故事如此投入和动情,谈兴更浓了,于是又讲了第二个天鹅的故事。

“这也是很早以前的事,也是发生在贝加尔湖畔的那片沼泽地。这一年,春天来得比往年早。冰雪开始融化,天气逐渐暖和。一些候鸟陆续从南方飞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寒潮突然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有些刚飞来的候鸟又只好飞走,再找暖和的地方。我背着鸟枪去打野鸭,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扫兴。突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它们像一朵大白云似的在黄色的芦苇滩上空移动着。我感到奇怪,几乎所有飞来的候鸟又都走了,为什么这群天鹅要留下来,这不是要挨冻挨饿吗?

“这时,天鹅群刚好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瞪着眼睛,想看个究竟。只见天鹅在冰上行走着,互相呼唤着,聚集在一起。它们可能谈论:这春天的冰层有多结实?这晚春的寒流会持续多久?冰封湖面,没吃的,怎么办……

“突然,一只个儿特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块似的把自己的胸部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第二次扑打,第三次……你看,它盯住一个地方一次又一次地扑打着,那样的认真,顽强。

“这时,别的天鹅被这行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工人’。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出现了第二条裂缝……冰面终于塌陷了,琥珀色的水珠冒了出来,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工人’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扩大。有一只天鹅也来帮忙了,接着第二只,第三只……很快整个一群天鹅,大约有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弟兄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就好像听到谁的命令似的,所有的天鹅都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抬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噜——克哩!’”

篇3:“讲”出低段故事类课文的精彩

一、读讲结合———内化故事语言

所谓读讲结合, 就是指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把握故事类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再通过讲内化课文语言。现在,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一定的文体意识, 对于阅读课文的教学总是喜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挖掘, 从而把具有整体性的文本内容分析得支离破碎。其实, 低段教材中的故事类课文内容通常比较浅显,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过多的分析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索然无味。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习文本的语言, 因此, 对于故事类课文的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讲结合的过程中内化语言。

如《狐狸和乌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是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 学生通过一两次阅读基本上就能够读懂故事内容, 理解其寓意。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很多教师往往只是追求学生能够“读懂”。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仅仅“读懂”课文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讲出主要情节及其中所蕴含的寓意, 通过读讲结合的教学方式让这一类课文的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师:小朋友们, 你们读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以后, 觉得课文描写了一只怎样的狐狸?

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只馋嘴的狐狸。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只狐狸馋嘴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因为狐狸看到肉以后就直流口水。

师:“直流口水”是什么意思呢?

生:“直流口水”就是看到想吃的东西后口水就不停地往下流。

师:那么你们觉得狐狸除了馋嘴还怎么样呢?

生:狐狸还很狡猾, 它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就想骗过来自己吃。

师:是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只馋嘴、狡猾的狐狸。那么, 你们能够把这个故事的开头部分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吗?在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出狐狸的馋嘴和狡猾。

(同桌之间讲故事开头, 有的学生讲到“看到乌鸦”时抬头看了看上面。)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小朋友在讲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的时候, 总是要抬头向上面看一下, 这是为什么呢?

生:老师, 乌鸦是在树上, 而狐狸是在树下面呀。狐狸不抬头怎么能够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呢?

师:真不错。你在讲故事的时候还能够根据内容加上动作, 这样就更加活灵活现了。但是, 我觉得你讲得还不能够表现出狐狸的馋嘴, 你能够再加一些动作来表现它的馋嘴吗?

接下来, 有的学生在讲“狐狸馋得直流口水”时加上了“舔舌头”“咽口水”的动作。

在以上案例中, 学生通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知道了狐狸的嘴馋和狡猾, 然后, 笔者让学生根据“舔舌头”“咽口水”这两个关键词边讲边做动作, 让学生对故事的经典语言进行内化, 自然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符合低段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 同时能够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看讲结合———把握故事情节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故事类课文的过程中, 往往难以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是因为低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思维能力都比较低, 再加上他们的阅读积累并不是很丰富, 从而很难有效把握故事情节。在苏教版的教材中, 很多故事类的课文都配了插图, 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具有很强的匹配性, 形象化地呈现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因此, 在小学低段故事类课文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看讲结合的形式来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样, 学生就能够在插图的帮助下想象故事情节, 提升语言学习效果。

例如, 《青蛙看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的内容比较长, 故事情节也比较复杂, 因此, 学生仅仅借助课文中的文字进行故事讲述是比较困难的。这篇课文一共配了四幅插图,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青蛙和苍鹰对话的情景, 第三幅插图画的是青蛙和松鼠一步一步跳台阶的场景, 第四幅插图画了青蛙和松鼠成功地跳上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情景。这三幅插图就像是连环画, 生动地展现了这则故事的情节。因此在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在观察这三幅插图的基础上, 通过看讲结合的方式把握这则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小朋友们,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谁和谁在对话, 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生:第二幅插图画的是青蛙和苍鹰在对话。苍鹰告诉青蛙只要登上前面的山就能看到大海。可是青蛙见山这么高, 心里害怕了。

师:那么第三幅插图画的又是谁和谁在干什么呢?

生:第三幅插图的是青蛙和松鼠一步一步跳上台阶的情景。

师:第四幅插图又画了什么呢?

生:第四幅插图画了青蛙和松鼠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登上了山顶, 看到了海。

师:接下来, 请你们根据这三幅插图, 并用“ () 和 () 在干什么, 最后 () ”的句式说一说每幅插图的主要内容。

这样, 学生就在这三幅插图的辅助下, 进行了有效的说话训练。由于这三幅插图画的正好是这一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因此, 学生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就很自然地把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 在低段故事类课文的教学中, 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是十分重要的, 这样的方法能将较长的故事分解开来, 降低学生复述的难度, 并且帮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大致把握故事情节。

三、“演”讲结合———再现故事内容

小学低段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 而且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新课标特别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根据低段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及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故事类课文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演”讲结合的过程中再现故事内容, 这样,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 《狼和小羊》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故事的情节发展。在教学中, 当学生对故事内容及情节有了充分的把握以后,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分角色表演活动, 让一个学生扮演狼, 一个学生扮演小羊。学生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狼”和“小羊”的“台词”, 有效地再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以上教学中, 教师通过“演”讲结合的形式, 不仅让学生把握了《狼和小羊》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 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促进他们阅读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指出的是, “演”是为“讲”而服务的, 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让学生为了“演”而演, 致使课堂教学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篇4:给予的故事

这则寓言讽刺了不劳而获只知索取而沾沾自喜的“乞丐”式人物,褒扬了为他人的幸福快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露珠”。

不久前又读到了一个关于给予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面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沮丧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日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故事说到这里,让我们来作点假设:假设之一,那个迷失了方向的人是前面故事中的“乞丐”,那么,他绝不会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他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把这壶水喝下去,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再说。他还可能把喝剩下的一点水从这里带走,至于以后来到这里的人再也抽不出水,那他可就管不着了。假设之二,那个迷失了方向的人是前文故事中的“露珠”,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按纸条上说的去做。他把那壶水灌进吸水器里。果然,吸水器里涌出了汩汩清泉,他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个够,然后把随身带的水袋和屋子里的水壶灌满水。他把水壶留在屋子里,然后带着水袋上路了……

篇5:梁实秋《猫的故事》课文原文

猫很乖,喜欢偎傍着人;有时候又爱蹭人的腿,闻人的脚。唯有冬尽春来的时候,猫叫春的声音颇不悦耳。呜呜的一声一声的吼,然后突然的哇咬之声大作,唏哩哗喇的,铿天地而动神碉。这时候你休想安睡。所以有人不惜昏夜起床持大竹竿而追逐之。祖传有一位和尚作过这样的一首诗!“猫叫春来猫叫春,听他愈叫愈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这位师父富同情心,想来不至于抡大竹竿子去赶猫。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罗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

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他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鼎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叨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赫然挂在那里!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用原来的铁丝系上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胯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

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梁实秋《猫的故事》练习题

8、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如诟如詈 ( ) ( )

②调和鼎鼐 ( )

③奄奄一息 ( )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句。(4分)

①如怨如诉:

②一之已甚岂可再乎:

10.文中划线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5分)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主要内容。(5分)

参考答案:

8、① gòu lì ② nài ③ yǎn

9、①如怨如诉:形容乐器声、风声等好象在埋怨或诉说。课文中用来形容猫的叫声。

②一之已甚岂可再乎:(错误、干扰等)有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怎么还可以有第二次呢?

10、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篇6: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保罗的心理体验去感受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揭示快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与一个小男孩的短暂接触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予是快乐的。与学生一起说课题。

2、昨天,我们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把保罗与小男孩的短暂接触分成了三次:

一是在办公室门口,小男孩的一句话我希望我也能象你哥哥一样让保罗十分惊讶;二是在小男孩家门口,小男孩的举动再次让保罗感动;三是保罗和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一起坐上了轿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三次接触,也正是保罗的内心感悟层层深入的过程。

3、今天,我们就跟随主人公一起去体验、感悟给予是快乐的,愿不愿意?

二、感悟内心,体验快乐

1、打开书,读读第一次接触,看看哪些句子让你的心受到触动,划下来,再细细地品味:

⑴ 主要交流: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启发:小男孩为什么吃惊?读一读。小男孩吃惊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新车吗?我们来替小男孩把他自己心中未说完的话,补充出来。联系下文想一想。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⑵ 小结:

保罗原以为(),没想到()。

⑶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保罗也不由自主地把小男孩:

(引读。)

下面的内容再请你读一读,向刚才一样,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与同桌交流交流。

⑴ 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

保罗为什么又错了?保罗原以为(),没想到()。

这回保罗又错了,别小看这个错字,里面所蕴涵着的保罗的情感可是非常丰富的。

从这两次错上,你发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⑵ 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你读懂了什么?

(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给了弟弟生活的希望,让他快乐)

小结:小男孩不仅是许下了一个愿望,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这样给残疾的弟弟送去了关爱,送去了温暖,送去了生活的希望,让身体残疾的弟弟仍然能够快乐的生活。

3、是啊,多么难得的一个小男孩啊!保罗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他下了车

(引读倒数第二段)

这是怎样一个夜晚?我们不妨发挥一下想象,然后来个真情告白,把自己当作其中一个人物,告诉大家,这个夜晚是如何度过的,心情如何?

(交流练说。)

三、联系实际,延伸快乐

1、经过这一夜,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那么获得这一快乐的仅仅是保罗一人吗?还有谁?完成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2、是啊,无论是保罗的哥哥、保罗还是小男孩,他们的快乐都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因为受到他们帮助、关爱的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心中才会觉得,快乐。那么你是否也曾因为给予而感到快乐呢?

继续完成填空:

我也曾经因为()而感到快乐。

3、老师太高兴了,获取固然是快乐的,但给予更是快乐的。让我们来看一首小诗,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4、总结:

是的,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别人带来帮助,从而给自己带来快乐。有一首歌唱的好: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快乐着你的快乐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让我们一起说──给予是快乐的!

四、小小练笔,分享快乐

篇7:《给予树》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圣诞节卡片

2.课前学生搜集圣诞节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圣诞节场景,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2.从预习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

【课文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有些风俗学生不太熟悉,因此要尽可能缩小文化差距,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的方式了解圣诞节,并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1.默读课文,个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2.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3.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它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四、品读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1.出示插图,谈谈自己的发现。

2.品读金吉娅的话。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金吉娅说的话。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读金吉娅的话,注意读出金吉娅因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的语气。

(5)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再次看图,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4.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

1.小练笔:替陌生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回复给金吉娅姐姐。

2.生生交流,互评。

六、作业超市

1.我要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听。

2.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认读、书写。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

3.自制贺卡,为亲人送上祝福。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同桌互相读读生字、新词。

2.检测:字词巩固游戏:“你指我猜、开火车、生字开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金亚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二、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重点区分“予”和“矛”,“买”和“卖”,“即”和“既”。

2.师范写“矛、卡、仁”。

3、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紧紧地拥抱”。

3.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学生自自悟,把这句话多读两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理解“善良”、“仁爱”。

(这两个词语本身有很深的含义,不宜做太深的解释,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纯洁。

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她的愿望实现以后心情是怎么样的?

7.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话。

教师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

8.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四、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件出示:母亲的心情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1)首先发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妈妈为什么很生气?

(2)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教师小结:妈妈的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我们可以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五、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包括母子之爱、手足之爱、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

六、作业设计

元旦节快到了,让我们给亲人、朋友送上我们心中的爱吧。学生自制贺卡,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祝福。

篇8:给予的故事课文原文

一、整体设计, 追求简约

《小木偶的故事》富有童趣, 条理清晰, 既适合学生独立阅读, 又是把握主要内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材料。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 我们做了以下两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

1. 课时目标

(1) 抓关键词句, 概括在小木偶身上发生的四件事,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 结合上下文, 展开想象, 体会“要是只会笑, 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蕴涵的道理。

(3) 积累描写表情的词语。合理想象, 续编故事。

2. 教学流程

(1) 回味童话, 激趣导入。

(2) 初读童话, 整体感知。思考: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交流时指导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关于小木偶的四件事, 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 读读写写, 积累描写表情的词语。

(4) 聚焦重点, 想象补白。

(1) 聚焦小木偶的遭遇:笑给小木偶带来快乐了吗?画出相关的句子。

(2) 补白:熊警察的误会、小木偶的委屈。展开想象, 明白道理。积累、运用童话语言。

(5) 拓展延伸, 续编故事。

作业:续写小木偶的故事;汇编《木偶奇遇记》童话集。

[教学设计二]

1.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把故事讲简洁或讲生动。

(2)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童话、阅读童话的兴趣。

2.教学流程

(1) 激趣导入, 明确任务。

(2) 一创情境, 试讲简洁。

(1) 播放录像一, 明确任务:给奶奶讲故事应该简洁、概括。

(2) 快速浏览课文,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师生模拟生活情境进行练习。

(3) 再创情境, 学讲生动。

(1) 播放录像二, 明确任务:给小弟弟讲故事, 应该做到具体、生动。

(2) 以第三个小故事为例, 按照记内容, 说具体、讲生动的方法讲故事, 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

(4) 课外延伸, 学讲故事。

[设计说明]

略读课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应该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 对于内容的理解应求“略”, 求“放”, 给学生以阅读、思考、质疑、交流的机会。

1.提纲挈领式教学。对于童话内容的理解, 我们从略处理, 让学生自读自悟, 引导学生从“小木偶身上发生了哪些事”入手, 从整体上快速感知、理解。要求学生尽量快、尽量准确地阅读,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对全文形成比较粗略的整体认识。然后聚焦重点, 围绕“笑给小木偶带来快乐了吗”这个问题进行想象、补白。

2.情景式教学。略读课文教学求“略”, 童话故事教学求“趣”, 在教例2中, 我们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能力, 学习把故事讲简洁、讲生动。教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和评价,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二、语言实践, 追求扎实

[设计一教学片段]

(请学生思考:只有笑嘻嘻的表情, 给小木偶带来了哪些麻烦?要求画出相关的句子, 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 如果你是童话中的熊警官、小木偶, 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会想些什么呢?请选一处想一想。

(出示填空题, 要求学生先思考, 再小组交流)

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 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 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他想: () 。于是他拎起小木偶, 把他扔出去好远。

“嘻嘻。装得一点儿都不像!你瞧, 应该像我这样。”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 蹦蹦跳跳地走开了。小木偶心想: () 。

“真不像话, 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开了。小木偶又想: () 。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1 (满脸愤怒) :可恶的小木偶, 偷了别人的背包, 还嬉皮笑脸的, 看我怎么收拾你!

(生2略)

……

师:小木偶真冤枉!他会怎么想呢?

生1: (伤心地) ……

生2: (委屈地) ……

师:熊警官冤枉他, 小兔子误会他, 连老婆婆都怀疑他的时候, 小木偶又会怎么想呢?

生1 (皱着眉头) :老木匠啊, 老木匠, 你应该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给我啊, 这样我就不会被老婆婆怀疑了。

(生2略)

……

师:是啊, 怪不得作者说, 老木匠说得没错, 笑是很重要的, 不过———

生 (齐读) :不过, 要是只会笑, 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师:让我们把这句话抄在本子上, 也牢牢地记在心里。 (学生抄写:要是只会笑, 那是远远不够的)

[设计二教学片段]

(在学生记住第三个小故事, 并能声情并茂地讲述小木偶和小兔子的对话后)

师:真好, 讲故事就要这样有声有色。为了把故事讲得更生动, 我们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出示填空题) 请同学们选择一句, 自己练习说一说。

一个老婆婆走过来, () 地问。“小木头人, 你病了吗?”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看到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 老婆婆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

“真不像话, 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开了。

小木偶更加痛苦了, 他心想:_______________。

(生自由练说)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老婆婆看到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 她想:脑袋疼还笑嘻嘻的, 肯定是在撒谎。

(生2、生3略)

……

[说明与分析]

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 一半就教师的指导而言, 只须提纲挈领地指导;一半就学生的功夫而言, 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所以, 在略读的基础上, 我们分别抓住故事的空白处, 引导学生根据第三个小故事比较概括的特点, 找出“空白”, 展开想象, 根据自己的能力, 把故事讲得完整、有条理、具体而生动。而教师则在学生学习讲述的过程中给予点拨和指导, 提示学生把学到的童话语言运用到自己的讲述中, 把比较、想象、说明等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 提高阅读效率。

三、合理取舍, 追求有效

同课异构, 同样精彩!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略读课文教学应该学会做减法,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那么如何合理取舍学习内容呢?我们的体会是:

1. 借助教学提示语。

课前的提示语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体现了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用好、用活“提示语”, 借此确定学习内容取舍的侧重点, 明确教学的方向与思路。

如《夸父追日》课前提示语是:“《女娲补天》的想象多么神奇啊!《夸父追日》讲的是另一个神奇的故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根据这一提示, 我们先引导学生运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一段的意思, 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欣赏描写“神奇”的语句, 学做批注;最后共赏《夸父追日》的古文, 激发阅读兴趣。做到重点突出, 扎实有效。

2. 聚焦文本特色。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我们做到“略中有精”“精略结合”, 以彰显教材的特色, 激活学生阅读的热情, 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运用了“果然”“结果发现”“于是……”等过渡语, 把课文内容进行连接, 使文章浑然一体。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表达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很有启示。教学时, 我们设计了想象推理的环节, 一方面让学生把魏格纳在观察中的思考过程展现出来,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这种严密的语言表达风格。对这样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打细敲, 使略读课文教学做到了“精”“略”结合。

3. 注重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略读课文让学生有了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中, 我们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 不断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篇9:给予的故事课文原文

【缘起】

晨读课上一个女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羚羊木雕》①一文)“万芳作为一个女孩子玩小刀,在操场边的树底下换裤子,根本就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老实说,这个问题笔者也解答不了。

笔者注意到,教科书的题注中写到: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顺着这个线索,笔者上网查阅这一课的资料,搜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在《语文学习》的博客里有张之路先生的《关于〈羚羊木雕〉》②一文,于是笔者顺藤摸瓜,搜到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这才知道我们看到的《羚羊木雕》在编入教科书的时候经过了编者大量的删改,入选教材的文本与改编前的原文有比较大的出入。课文的改编总体来看是失败的,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其实这个问题在作者的原文中根本就不存在,原文中的“万方”是个男生啊!作为万方的朋友——“我”,自然也就应该理解为男生了,而且作者本人就是男的。编者扭曲主人公的性别,确实不太妥当。这个女生的质疑让笔者突发奇想,何不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作者的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啊!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从网上下载的“原文”,即我们用于比较的依据,它与作者的原始文本有无出入,还无从得知。不过,即便它和原载略有不同,也不防碍我们进行比较学习),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课文和原文的区别,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比较两个文本的优劣。引领学生从对教材的膜拜走向平等的对话,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心态很有意义。

【现场】

下面是具体的课堂讨论:

[屏显] 下面是张之路《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

学习任务:1.比较一下课文和原文,看看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

2.请你来评价一下删改的效果——找出你认为删改成功的地方和不成功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反悔》原文,略)

师:阅读,平等审视的意识很重要。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作者、编者平等对话。(大体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示意在晨读课上提出疑问的那个女生)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读过原文你明白了吗?

生1:原文中的“万方”原来是个男生!怪不得“万芳”在课文里的表现让人感到有些别扭。

(说明:后面的记述中凡涉及课文时用“万芳”或“她”,涉及原文或同时涉及课文和原文时用“万方”或“他”。)

生2:这样一改,课文中的“我”自然也就成了女生了。编者为什么非要改变主人公的性别呢?

生3:女孩子性格比较柔顺,感情比较细腻,比男孩子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师:编者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吧。从注解中我们知道,原文的题目是“反悔”,为什么编进教材时要改成“羚羊木雕”呢?

生1:“反悔”太直白了。“羚羊木雕”就比较含蓄,也很耐人寻味,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题目。

生2:“反悔”感情倾向明确,它只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突出了“我”个人的内心感受。以物为题那就不同了。

生3:以“羚羊木雕”为题,一方面显示了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羚羊木雕”也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4:“羚羊木雕”这个题目不偏不倚,便于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人物的内心感受。

师:“羚羊木雕”是中性词,不褒也不贬,更客观更理性,可以使读者站在每个人物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这个题目还好在它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和文本的张力。大家也注意到了,原作被编者掐头接尾,说说你的看法。

生1:课文删去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使得文章更为简洁。

生2:我偏爱原文的开头。原文开头前两段的场景描写衬托了“我”内心的沉痛,后三段则体现了家庭温馨幸福的一面,和下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课文直接以妈妈突然查问羚羊的下落开头,就体现不出原文开头所表现的那种意境。

生3:“‘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一句先声夺人。课文直接从妈妈的追问开头,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生4:这个开头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很浓,一上来就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家庭纠葛的悲剧就要上演。

师:老师也觉得这一改动尚属成功。这样开头很有戏剧性,劈头就从妈妈的追问写起,笔势突兀,更有悬念效果。

生1:课文对结尾部分也作了较大改动。原文的结尾着力刻画了“我”虽然得到了朋友的谅解但被逼反悔后内心极为痛苦的心理。“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衬托了“我”心情的沉重。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原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生2:原文以哭结尾还是很有味道的,这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道德内省和自我谴责,也是对父母迫使“我”“反悔”的抗议。

生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编者最后凭空加上去的这句话有些直露了。这句话还让人感到好像不负责任,把“我”对万方失信而感到的愧疚自责指向了对家长的批评指责,这样一来就使主题变得比较浅薄了。

师:原文的结尾大有讲究,对结尾的改动违背了作者的初衷,简化了原文的主题思想,损害了原文结尾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再向细处看看,比如,两个文本的细节、语言等方面。

生1:原文“收在哪儿了”我们一般不这样问,课文改为“放在哪儿了”更好一些。

生2:课文在“送给万芳了”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强调了“我”希望得到妈妈理解的心理。

生3:问“送给谁了”,妈妈的动作也不一样,原文是“妈妈用手摇着我的肩膀”,“摇”似乎有些不理智,也过于粗暴了。课文改为了“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就显得比较温柔亲切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情绪被压抑着,虽然生气又不缺乏理智,有一种温和商量的情态。

生4:“我”的裤子被划破了,当时万方就在场,“偷偷地抹眼泪”表明“我”非常伤心而又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心理,原文“使劲地哭”就像寻求万方的帮助似的,没有什么味道。

生5:原文“你能不能把羚羊……换回去”,课文“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换”和“还”不是一个概念,“换”意思很含蓄也很明确,“还”是什么意思?“我”与万方的礼物是互换的。

生6:原文“你怎么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别人给,你也不能要。课文却改成了“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拿”和“要”不一样,“拿”是主动拿别人的东西,而“要”是被动地接受。

生7:原文“那天”送羚羊,“那一天”换裤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课文“昨天”送羚羊,“今天”要羚羊,时间安排得比较集中。刚送给人家的东西马上就去要回来,这怎么开口啊?让人更难为情,也更能显出“我”失信的尴尬。

师:我们再想一想,改编后对于人物形象有没有影响?

生1:“你明天问问老师……把这样珍贵的东西送人,他也会反对的……呢?”原文中爸爸的这句话实在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家里的事还要抬出老师来当挡箭牌,有些孩子气。“我”也不会去问老师,这一点爸爸心里应该很清楚。

生2:原文“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小声说:‘算了吧,下次记住就行啦,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奶奶的话是回护“我”,也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而课文却改成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话被简化了许多,还有,这个“突然”也太突然了。

师:人物的台词被缩减了,人物的性格就萎缩了,人物形象也就立不起来了。

生1:原文中“妈妈忍不住喊起来:‘您总是惯着他,您知道那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呀!”妈妈对奶奶“喊”,的确不好;课文“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语气就平和一些。

生2:原文中妈妈只顾自己的感受,显得霸道无理,对自己的婆婆说话很刻薄,似乎是个不孝顺的儿媳;课文中就温柔一些,通情达理一些,比如拿糖果这个细节就比较委婉,也多少顾及了孩子的感受。

师:想得真周到!

生3:在给“我”拿木雕的时候,课文中万芳似乎有有意赌气的样子,原文中万方是很不情愿的,为后文万方的仗义作了铺垫,更加重了“我”的负罪感,使我的自责更深。还有,“托”和“拿”,“小玻璃框”的有和无,哪个更能表现万方对这份友谊的在乎,这很清楚啊。

生4:课文中万芳妈妈说:“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而原文是“好好拿着,我呆会儿说他!”“说”和“揍”不同,“说”是教育,而“揍”是粗暴的做法。

生5:也许是编者看到原文中有“万方的妈妈顺手给了万方屁股一巴掌”这么一句,就保留了这个“揍”字。打人的情节删去为好,“说”不该改为“揍”。

生6:原文万方妈妈发现万方穿的裤子被弄破了,罚万方站了“半”个钟头,可是课文却改成了“一”个钟头。

生7:课文中万芳有这样一句话:“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而原文并没有这句话。

生8:原文中还有一句话,被编者删除了:“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万方的这句话从侧面告诉我们万方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和“我”的父母并不是一路人。

生9:编者这样改造对万方妈妈的形象改变很大,让人觉得万方的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和“我”的父母如出一辙,贬损了万方妈妈的形象。

师:在原文中,万方的妈妈和“我”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形象,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用万方妈妈的形象反衬了“我”的父母,批评了他们的不良行径。而课文却丑化了万芳妈妈的形象。再读读这两个文本,看看还有你不大满意的地方吗?比如,文章的情节。

生1:课文中万芳妈“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一看就“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而原文中是万方妈妈问了万方才知道的,这样才合情合理。

生2:原文“飞快地跑出门去”,课文非得改成“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这一改动意思上有毛病,这说明还没跑出家门时就已经在“冒着雨”了。

生3:而且这一改前后矛盾,“我”出门的时候还下着雨,等要回木雕,就“月亮出来了”,这不大可能吧?再说,一走就有雨,雨也来得太巧了吧?以雨写情,俗笔一套。

师:这可真是个天大的漏洞!读得真细心!连老师也没有发现这个破绽呢。

生:万方“不见了”,当时肯定是生“我”的气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万方又追上了“我”,并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中间万方肯定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只是万方的变化也太突然了。

师:大家应该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用真心真情凝结而成的,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沟通。

生1:用父母的反面形象来反衬孩子之间的深厚友谊,把父母的形象写得太过了,有点矫情和造作,让人读得别扭。

生2:万方这个人物形象太完美了,他“仗义”,宽容,处处替人着想,我总觉得他与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有距离。

生3:也不能说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万方这样的孩子。

生4: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幼稚,为编故事而编故事,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比如说——

生4:当父母逼“我”去要回木雕时,“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方之间的深厚友谊,把换裤子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这样,也许会打动父母的心;“我”向万方要木雕时,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万方,让他理解“我”不得已的苦衷?

生5:还有,既然“我”的父母把羚羊看得这么重,按理说爸爸把羚羊送给“我”时,也应该讲讲它的来历,告诉“我”木雕是怎样的贵重,叮嘱“我”好好保管什么的,这样“我”也就不会轻易送人了。

生6:小说嘛,怎么能当真?倘若“我”事先和父母商量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这个故事还怎么编下去?这篇文章也就不存在了。

生7:情节可以虚构,但也不能借虚构任意编造啊?我觉得这个情节多少有点做作的痕迹,显得生硬,不够顺畅。

师:看来作者情节设置并非天衣无缝。我们不妨这样看:或许作者是出于善心而故意为之,为不让“我”过于伤心,也不让读者过于失望;或许作者是为了“我”灵魂的解脱,而用朋友的“仗义”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原谅。但是,情节可以虚构,却不可以虚假。其实,老师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事情的合理性存在于事件自身的逻辑中,生活有生活的逻辑,人物性格有人物性格的逻辑。不符合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中也不应该有。总体来说,从改动的效果看,这些改动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大家还提出了一些不太严谨的地方,建议你来替作者修改完善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一个作业:回忆一下你的课堂发言,把它整理成书面材料,科代表收起来交给老师。

【反思】

比较阅读,让笔者找到了教材中值得教给学生的东西和适合传递这些东西的方式。

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笔者并没有抛弃改编后的“课文”这个教学的文本而一味地追求原作的真汁真味。而是注意到了文本的双向比较,文章的互补性,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理解原作与课文各自的特点,而不是一边倒(原文什么都比课文好,或课文什么都比原文好)的阅读,一边倒的阅读不是真正的“比较”阅读,是“偏读”,容易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走死胡同,失去比较阅读的意义。

与原文比较阅读,这种教学尝试笔者是把这两个文本都当作“用件”来处理的,也就是“用”教材。在讨论中,一方面老师要有所作为,有所引导,不能忽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牵引过度,不能横在教材和学生之间,阻挡学生的学习。从学生是否对学习材料进行了主体性的解读这个角度来看,这堂比较阅读课基本上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没怎么宣讲自己的理解,只是提供了几个比较点作框架,做了一些串连和引导工作。老师将原文呈现给学生,提供第二文本,又明确了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两个任务是有梯度的,第一个任务是用眼睛“阅读”,第二个任务是用思想“阅读”,让学生找出两文的不同之处,有的放矢找准思考点,由文字探究作者的思路,考察作品的思想。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以赞扬为主,到逐渐敢于提出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逐渐被打开,学生的发言也不乏独到、不乏精彩、不乏启人之思的地方。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学生的看法是否统一,并不重要,在比较中切实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很有帮助。

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拓宽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其实,这里的比较阅读不仅仅只是对原作的理解问题了,而且是由阅读涉及到写作的问题:文章的简洁,开篇的引人入胜,情节的铺垫,悬念的运用,结尾的发人深省,等等。如果老师能把这些写作的技巧问题先顺手牵羊后顺水推舟再画龙点睛地提一提则更佳,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可以拓展课堂的容量,学习的宽度。当然,写作不宜多讲,本课主要是解读文本,通过阅读去领略作品真实的思想。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

②《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

[作者通联:李明哲,山东鱼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张兴合,山东鱼台县王鲁实验中学]

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助教学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为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确保学生掌握教育内容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

宁鸿彬认为: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和完善教学方法。他认真研究心理学中有关智力组成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汲取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如: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效提高感知效果、呈活动状态的感知对象较静止状态更易感知、感知活动的“定向”作用可提高感知效果等,发现了卡片的相关特点及语文教学中卡片的功用。他在第一期的语文教学实验中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卡片辅助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卡片复习、练习,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卡片复习和练习,调动了“再认”和“复做”两种记忆形式;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在意义识记基础上的知识巩固;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一种分散复习的方法。他不断探索、完善,首创了“卡片辅助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变口头表达形式为文字图片形式的一种辅助性的直观教学方法。具有复习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

上一篇:感恩节我要感谢你下一篇:那一刻我获得了成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