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心得

2024-04-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心得(精选18篇)

篇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心得

(一)前两课时教学设计介绍: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简介:

1、自由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自己想办法解决。(查字典、查资料、找同学帮忙等)

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生平事迹的内容。(图书资源、网上资源、电视资源等)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作者记述的几件故事内容,并概述出每个故事的小标题。

4、分四组阅读各小故事,进行组内交流读故事的感受。(为学生下一节课的全开放学习、研讨做准备活动)

5、作业:

(1)、继续收集有关鲁迅的生平资料,重点了解鲁迅生活的社会背景。

(2)、认真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简介:

一、回忆、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最简明的语句介绍一下鲁迅。

生: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师板书)

师(引导):鲁迅为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好了巨大的贡献,他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替人民说话,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的思想和品格可以用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鲁迅,激发学生对鲁迅的尊敬和热爱之情。同时为下文分析鲁迅的言行做了一次良好的铺垫。)

师(进一步引导):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值得人敬佩、一个值得人爱戴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怎能不伤心?怎能不悲痛呢?

师:请同学们深情地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由读一读:

生:“……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 渲染情感气氛)

二、研究、探讨课文: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呢?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鲁迅生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课文接下来就用回忆的方式,记述了鲁迅生前的几件小事。下面我们就分成四个小组来学习这几个小故事。

师:首先,明确学习的方法和要求:1、每组同学阅读两个小故事,阅读第一个故事后要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阅读第二个故事后要准备回答问题。2、阅读方式可以自由,但一定要有高效率,看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好。3、具体阅读分工:

第一组读“谈《水浒传》”和“关心女佣”;

第二组读“谈碰壁”和“救助车夫”;

第三组读“救助车夫”和“谈碰壁”;

第四组读“关心女佣”和“谈《水浒传》”。

师:听清楚后同学们就可以开始活动了。

(穿插学习,互补共进,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欲望,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生开始合作活动,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提示。(强调学生在读课文、研究分析课文的同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对问题的质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活动反馈,师生交流:

学生在教师的协调组织下,开始进行小组展示:问、答、辩、评。逐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所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或修正、补充。同时,教师作适时的`评价和必要的板书。

(该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的合作交流、民主推举、大胆提问、勇于答辩、口语交际、善于评价等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便于教师进一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四、教师小结,引出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自己对课文进行了分析、学习,效果非常好,同学们将来一定比老师更了不起。下一节课我们就请同学们把这一课的内容非常条理地整理出来,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做一下准备。

(二)教学心得: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和放手的课堂教学是我在进行本课教学时的一大特点,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本课内容多,而且故事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在短短的三课时教学里,如果让学生一点一点掌握,学生不容易接受,而文中现实部分的情感体验内容与四个小故事都可以分别独立成篇,学生完全可以在整体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补充式学习全文。因此,我在处理教材上首先考虑让学生先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然后,把四个故事分别分给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两个故事:一个要分析后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来;另一个要分析后准备好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对学生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再加上老师及时抓住儿童强烈的表现欲望,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课堂上老师突出的“挑拨”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有效果的)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小组之间为了一个问题能争执得是“面红耳赤”,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以至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一节课中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另一方面,用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我认为这也是对学生充分信任和积极鼓励的一种表现,同时这样放手的课堂教学学生乐学、教师轻松,课堂效果还好。何乐而不为呢?但关键是教师敢不敢放手,怎么放手,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不仅要准备自己的课堂设计,也要准备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没有课前的良好准备,课堂设计得再好也只能是一张空纸,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是永远不会达成默契的。

相信学生能做得更好,学生就会做得更好。好的一堂课,不仅是学生收益匪浅,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一课的成功教学,为我今后的教学道路又开启了一盏明灯。

篇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心得

在生活中,我就经历过一次与书中一样的事情:一次,一个男孩独自玩着,突然踩到一块香蕉皮,滑到了。他大哭起来。在旁边的人,只是冷眼旁观,没有一个人帮助他,扶着他起来。有的人不帮助他,还幸灾乐祸,指着他哈哈大笑,还说他的狼狈样。后来,我看见了,就过去扶他起来,带着他玩,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后一天,我遇到了困难,有一题不会做。他就来告诉我这题的答案。他上四年级了,和我一样。后来,我们是好朋友,遇到困难互相帮助。

以后,别人摔倒了,我不会嘲笑别人,而是帮助他,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互帮互助。只要他遇到困难,我就会帮助他,让他成为我的好朋友。

在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热心地帮助比人。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也会使自己更加快乐。我明白一个道理:你只有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我会帮助比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快乐。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自信。

篇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心得

从小学生作文教学角度说, 这是一篇规范、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 其中可以挖掘的东西也有很多, 单是那几个事例就可经常拿来做深层分析。小学生初次接触鲁迅, 以他们的接受能力, 无法阅读鲁迅那些深奥的文章, 也不可能对鲁迅有深刻的理解, 这一篇从同龄人的角度描写鲁迅的文章能帮助他们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普通的伯父, 但又是一位不平凡的伯父。

一、被忽略的伯父——只有鲁迅先生而没有“我”的伯父

作者从儿童的角度描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伯父形象, 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此篇文章往往被作为塑造战士鲁迅形象的范文, 往往只见被神圣化的“鲁迅先生”, 而不见“我的伯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用书为例, 就明确对这篇文章的选材目的和教学重点表达了这样经典的观点。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 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 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 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是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 各位教师虽然形式不同, 方法各异, 但教学重点几乎都没有发生过偏移, 已经形成了经典的教学思维模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所网站的执教范文, 虽然执教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现在看来也没有和当下教学思维脱节。

本课教学以第二课时为主, 内容是学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个故事, 总结全文, 概括中心。通过学习三个故事, 使学生感受到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 从而在心中树立起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形象, 涌起无限爱戴之情。揭示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 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 给学生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

执教者在实际教学中也确实落实了这个理念, 全课教学完全是围绕着鲁迅先生的生活事件表现怎样的高尚品质, 完全看不出“伯父”的面目身影。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 似乎不管选取什么题材的文章, 最终要传递的信息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士鲁迅形象。

其实, 跳出思维的盲点、模式的禁锢, 仔细分析这篇文章, 会发现不一样的鲁迅形象。

伯父在世时以为伯父就是伯父, 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时很多人去送他, 才发现伯父不仅仅是伯父, 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文章开篇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 “伯父不仅仅是伯父, 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这么多年来的教学解读, 一直只盯着“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突出鲁迅先生的伟大光芒, 却忽略了“伯父就是伯父, 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的温暖形象。

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几件生活中的小事情, 既见伯父的日常性情, 又透出不平凡的伟人光芒。这光芒从未被遮掩, 这日常性情却很少体现。比如伯父关心“我”读书, 就是平常的长辈关心晚辈, 天伦之情;伯父爱开玩笑, 说鼻子矮是碰壁碰的, 这是普通生活小事情, 不升华也照样让人温暖感动。

作者选取这几个例子也是匠心独运的, 每一个例子都让人深有感触、有情有理。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 周晔还小, 只能体会“伯父就是伯父”, 大了, 当然能体会“伯父不仅仅是伯父”。然而, 伟大的鲁迅先生在周晔的心中始终还是“伯父+鲁迅先生”, 而不只是鲁迅先生, 所以首先是“伯父”然后才是“鲁迅先生”。

小学语文中的鲁迅应该是有人情味的, 和小学生亲近的。事实上所选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般都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在教师课堂解读过程中常常走了味。

事实上, 只要看过许广平、周海婴、周建人等的回忆录就知道, 鲁迅是个很喜欢小孩子的人, 有小孩子在场的时候, 一般都是慈祥的、愉快的表情。

另有一篇周作人的女儿周静子回忆鲁迅的文章, 文中也记载了一些作者幼年时和鲁迅相处的小事情, 和周晔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同住的那时候, 我们是很快乐很热闹的大家庭, 兄弟姐妹很多, (那时伯父没有小孩) 家里便买了一对白兔, (见鲁迅小说《兔和猫》) 供我们玩, 当然这是我们所欢迎的。

总之, 那时伯父给我的印象是, 工作紧张, 生活朴素, 头发很长, 态度和蔼。

鲁迅是伟人而不是圣人, 鲁迅形象是立体化的而非典型化、神圣化的。战士的鲁迅是以笔代刀的, 对敌人毫不留情地投以匕首和短枪;作为凡人的鲁迅在生活中是个和蔼的长辈、幽默的朋友、容易相处的人。

在小学语文的鲁迅教学中, 针对所选文章应该突出亲近的鲁迅, 真实的鲁迅, 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鲁迅, 热爱上鲁迅的作品。

新世纪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逐渐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文性, 开始注重情感的体验和写作手法的运用。

2005年语文S版第十二册, 将本篇安排在第四单元《情暖人间》, 单元说明这样写道:

人间处处显真情。这情, 在亲人间的思念中, 在朋友间的交往中, 在邻里间的帮助中;这情, 给人力量, 去战胜厄运, 顽强生活。

在课后习题还有个星号的提示:

用心体会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 再摘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2006年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 将这篇课文安排在《往事》单元, 在单元的班会活动设计中这样说:

回忆过去,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故事。亲人的关爱, 故乡的明月, 儿时的趣事, 都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回忆往事, 可以使我们重温快乐, 也能让我们认识生活, 可以提醒我们珍惜今天, 可以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以大观小以小窥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这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范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主题是“我”怀念伯父的音容笑貌。在学生的探寻中、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帮助黄包车师傅事件、碰壁事件, 师生们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一个善良的伯父

一个希望下一代幸福生活的伯父

一个一心替劳苦大众着想的伯父

一个忧国忧民、爱憎分明的伯父

其实, 虽然是伯父, 仍然摆脱不了鲁迅先生的战士形象。主要还是怀念伯父为别人想得多, 着重表现伯父的忧愁、叹息神色, 完全没有展示“笑貌”, 这样的伯父并不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理解、能亲近的伯父。

但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机, 至少有善良的伯父, 注意到了伯父的存在, 也许以后的孩子将有机会相会一个亲切的伯父, 而不只是一个伟大的鲁迅先生。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期望, 要真的还鲁迅以一个伯父的身份, 还需假以时日。

二、被忽视的笑容——只有横眉冷对没有亲切微笑

既然, 大多数执教者看见的是那个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 和反动派斗争, 具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的鲁迅先生, 自然也只能看见那个横眉冷目、以笔代刀, 一直和黑暗作斗争的站士形象。其实, 仔细阅读这篇课文, 会发现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亲切、慈祥的伯父, 没有架子, 爱开玩笑。在文中也描述了他几次的“笑”, 一些动作和表情都是那么生动、亲切。

如谈《水浒传》一段, “伯父摸着胡子, 笑了笑, 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 一个动作──“摸”, 一个表情──“笑”, 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伯父动作的品味, 感受伯父的慈爱和宽厚, 和小周晔一起走进那段茶余饭后的惬意时光。

新世纪人教版的教师用书, 涉及解析鲁迅幽默、亲切性格的只有这一段。写伯父的生动形象, 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周晔失去伯父后的伤心, 同时佐证其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在无损于鲁迅先生光辉形象的基础上让他性格幽默风趣一些, 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会注意到周晔和伯父互动的事件, 吸引学生的兴趣, 塑造一个伟大而关心下一代的鲁迅先生形象;很多教师甚至连这一点都忽略掉了, 直接突出鲁迅先生和社会黑暗作斗争, 横眉冷目、爱憎分明, 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以读为本平等对话真切感人——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一文中显示, 于永正老师在对这堂课的教学中, 将描写鲁迅开玩笑说“碰壁”的那一段课文当做写作手法、神态描写的范例进行教学, 并且请学生角色扮演朗读课文, 让学生感悟人物内心。当学生读出了周晔很可爱, 伯父说话很有意思, 于老师没有否认也没有深析, 但当学生提到伯父受到迫害时, 于老师就解释了鲁迅先生用假名写文章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并引导学生理解周晔在失去伯父后伤心的感情。这样的教学设计遮蔽了文字背后的伯父形象, 还是注重了横眉冷目的“战士”鲁迅而忽略了亲切微笑的“伯父”。

再如伯父和周晔谈《水浒传》的这一段, “我”张冠李戴, 胡说了一通之后。

伯父摸着胡子, 笑了笑, 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在有名的碰壁事件中, 伯父一直是笑着回答“我”的问题的。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 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 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你不知道,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笑着说, “我小的时候, 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 也是又高又直的。”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直以来, 大家都听不见吗?都看不见吗?

私下揣测, 大概这是长期的思维惯式造成的。树立典型人物是“高、大、全”的, 伟人的一点一滴小事都要折射出神圣光芒。雷锋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做好事的机会的, 出差了一次, 好事做了一火车;鲁迅则是终日挥笔写作, 不停地跟敌人进行艰巨斗争的。这样的鲁迅不是真实的鲁迅, 不是亲切的鲁迅, 也不是孩子们能理解的鲁迅。生活中的鲁迅其实很随和, 很爱笑, 很幽默, 这在很多亲友回忆鲁迅的文章里都有写到。

周静子在《回忆伯父鲁迅》中也记述了这样一件小事情。

我记得伯父很不爱剃头。我曾经很好奇地问过他:“大爹, 大爹, 为什么你老不剃头?”伯父把眉头一皱而后又笑了, 说道:“是的, 大爹要留长头发, 梳你们一样的小辫子呀!”

这种生活中的趣事, 风趣的语言, 相信我们在自己的童年也遇见过, 也会被逗得哈哈大笑。鲁迅先生同样是为人的伯父, 也不足为奇。

周作人在《鲁迅的笑》 (周作人著《鲁迅的青年时代》) 中写道:

鲁迅为了摧毁反革命势力——降魔——而战斗, 这伟大的工作, 和相随而来的愤怒相, 我们应该尊重, 但同时也不可忘记他的另一方面, 对于友人特别是青年和儿童那和善的笑容。

大凡与他生前相识的友人, 在学校里听过讲的学生, 和他共同工作, 做过文艺运动的人, 我想都会体会到他的和善的一面, 多少有过些经验。

伟大的鲁迅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憎, 也是有说有笑的, 这样的鲁迅才让我们更加敬仰。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记叙生活中随和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 他是在开着玩笑。

在萧红的笔下, 鲁迅是常常笑的, 是快活和幽默的。这在很多回忆鲁迅的著作里都能得到印证。

在实际教学中, 孩子们常常会被“读《水浒传》”和“碰壁”中幽默亲切的伯父逗得哈哈大笑, 但是教师常常忽视孩子们的笑声, 硬是要把课文生发到和黑暗作斗争, 革命乐观主义的主题上。试问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能理解得了这样的鲁迅先生吗?课文明明写的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那个亲切、幽默的伯父哪里去了?那个和任何人一样的伯父哪里去了?为何只看见一个“和任何人也不一样的伯父”?

只看见战斗的鲁迅先生, 不见“微笑的伯父”, 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小学鲁迅教育的盲点和误区。作为伯父的鲁迅是被忽略的, 鲁迅先生的笑是被忽视的, 难怪很多人从小读鲁迅的作品, 长大后反而对鲁迅排斥、反感, 那是因为教科书和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有距离感的战士鲁迅, 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可亲近的伟人鲁迅。

篇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笔

特写: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课堂之旅吧,请打开课文18课,以最快的速度读文章,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朗朗读书声随之而起。陆续地有同学举手。

师:“请看黑板,读课题。你发现问题没有?”

生:“伯父就是伯父,为什么还加上先生呀?”

生:“怎么能连名带姓称呼伯父呢?”

……

师:“谁能解决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生:“加上‘先生一词,说明我很尊敬伯父。”

师:“哦?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这个信息!”

师:“很好,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看看‘我的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铿锵有力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师:“请告诉老师,‘我的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生:“伯父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根据?”

有学生回答:“从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三件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师:“笑谈《水浒》这件事怎么看得出伯父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呢?请读笑谈《水浒》片段,找出根据。”

过了一会儿,不茍言笑的张志强朗声说道:“‘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不仅可以看出伯父关心我读书的态度,还担心我面子上过不去。”

我听了,眼睛发亮,心中暗喜:“哦,文中的‘我属于哪类人的代表?”“青少年。”

我趁热打铁:“那么,趣谈‘碰壁这件事呢?根据又是什么呢?”

不用我吩咐,读书声又一次响起。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的伯父为自己想得少。”刘文静同学落落大方地站起来,脆生生地说道。

“哦?”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伯父对自己当时所受到的打击,根本不当回事,只是一笑了之。”

“哦!”我和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文章可以这么读!多么了不起的理解角度!

受刘文静同学的启发,我借机发挥:“请读‘救助车夫片段,你认为哪些句子有言外之意?”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从这几句话我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心是冷的,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关心下车夫。”

“真棒!”听了后,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

“让每一位教师教得轻松,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愉快。”这不正是课改的体现吗?

篇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认为上得不好,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比如在教授“救助车夫”时,这一段应作为重点来进行讲解,而我只是讲讲表面的东西,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也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读中感悟,把许多学生该讲的我却替他讲了,违背了许多新课程的理念……

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我也做得非常不够,像他们说的那样,单调乏味,有些语言甚至还犯了课堂大忌。校长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单独给我评课后,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最后他还委婉建议我多学习一下新课标,多去多看看名师的经典课堂,学学他们的语言风格,去感受一下他们的教学魅力。真的很感谢他们,在我上得不好的情况下还这样安慰我,说有自己的风格。

篇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枫香镇花茂学校教师:王培江

鲁迅是一位令世人都崇敬和爱戴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不愧为中华的“民族魂”。一提起鲁迅,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形象便浮现脑海、映照心间。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给他的侄女(作者周晔)留下的几件印象深刻的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同时表达了身为侄女的“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与爱戴爱之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初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因为每件事课文都通过空行显示成为一个独立的一部分,所以我让学生给各部分拟出小标题。指导学生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我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的大意,再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小标题,这比概括段意要更简练,一般多为短语,可以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也可以从课文中摘录词句作小标题。

2、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理解感悟,在透析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而明白文章中心。理解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根据“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突出了课文“文眼”,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为理解课文的切入点,然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二是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就

轻松理解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伯父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继而又调整了阅读的顺序,直接重点学习下文。通过“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四件事深入体会鲁迅是个怎样的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我还以引导学生探究第一部分与后面几个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学生不难体会到了后面几个部分用鲁迅先生的生活中的几件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篇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种博大的胸怀。综观整堂课,具体体现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以反映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的“深受爱戴”“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为小标题,将课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

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农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反思《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再让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让学生去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然后通过设计情境,自然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最后反复诵读两个“清清楚楚”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和给周晔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五部分,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疑问“为什么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入手,从追悼会引出生前的四个故事,最后再讲第一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这样,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伯父为什么得到众人的爱戴?”这一问题越来越明白,答案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完整,最终得出:因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

篇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近义词

爱戴爱抚

(1)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 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两个句中的“爱戴”“爱抚”, 都具有“敬爱”“疼爱”的意思, 是人们某些思想活动的反应, 但两词的使用对象却不同。

“爱戴”是“敬爱、拥护”的意思, 含有这种意思的词还有“感戴”“拥戴”“推戴”等。“爱戴”一般作动词用, 但较抽象, 适用于下级对上级, 晚辈对长辈, 人民群众对某些为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等。如例 (1) 。

篇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逝世九年后,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脉络清晰。课文通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五件事,说明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上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感悟,课后拓展阅读的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另外,读书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教学中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本文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及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社会背景,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和名言警句,查阅社会背景资料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指名读,说说这几句名言出自谁口?(鲁迅)

2.生分享鲁迅资料,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课文,积累鲁迅名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用文中话回答。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课件出示句子)

2.文章通过哪几件事给我们诠释了鲁迅的品质?

3.指名汇报。

谈《水浒传》、笑谈“碰壁”、喜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小标题,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三、仔细品味,用心感悟

1.学习“谈《水浒传》”

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以前后桌为小组,互相质疑,共同探究、合作解疑。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①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②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重点句子谈理解。

③这件事过后,你的启示是什么?

④通过这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关心青年一代……)

2.学习“笑谈碰壁”

请同学齐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①学生读书质疑。

②各小组合作解疑,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③指名汇报:抓住“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重点句子来体会。

师适时点拨:作者的碰壁和鲁迅先生的碰壁是一回事吗?

(课件出示小资料:当时社会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④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言外之意的“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

⑤小结:这个故事通过对话、动作、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品质,与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当时的情景。

⑥通过这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痛恨黑暗社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读语言描写,感受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依据社会背景,品味人物性格。】

四、紧扣细节,体会品质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之情,而对家人和劳动人民却是無比热爱的。

1.请同学们轻读“喜放花筒”部分,提出你的疑问,小组讨论解疑。

①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②通过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伯父?(爱家人、慈祥……)

2.自由读“救助车夫”部分,抓住扶、蹲、跪、拿……动作描写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

①紧扣“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这个句子,想想鲁迅先生已经帮助了车夫,为何看着车夫的背影脸变得严肃?他在想些什么?

②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用心感受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与爱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紧扣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如臧克家对他的评价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让我们永远记住他——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人物高贵的品质,以达到情感共鸣。】

六、拓展延伸,传播金典

搜集有关鲁迅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并读读背背鲁迅名言。

篇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解读。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那种博大的胸怀。综观整堂课,具体体现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以反映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的“深受爱戴”“教育儿童”“顽强斗争”“和蔼慈祥”“同情大众”“关心他人”为小标题,将课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时,我设计周晔在追悼会上的这种情感,在“预习检测”这一环节用回忆引出每一个小故事,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上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用这样的设计,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先生的博大精神上来。相互照应,让课更显精致。

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车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让学生去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然后通过设计情境,自然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最后反复诵读两个“清清楚楚”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和给周晔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六段,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疑问“为什么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入手,从追悼会引出生前的五个故事,最后再讲第一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这样,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伯父为什么得到众人的爱戴?”这一问题越来越明白,答案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完整,最终得出:因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堂课,教学时加大了朗读训练的力度。也成为这节课训练的主要内容。默读,小声读,师生角色朗读,引读,重点句子反复读,形式多样。这节课基本上克服了满堂课串讲串问的弊端,做到了“以读为本”,比较重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篇1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教学时先以“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入,因为学生们读了课文,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初步感知,对于鲁迅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们很愿意把自己的自学收获通过这一问题展示出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在学生谈体会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体会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谈出了自己的自学所得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为人,简介时代背景,进一步体会其高尚的品质,学生们积极思维,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文中的“谈碰壁”“救助车夫”两部分充分表现了伯父鲁迅爱憎分明以及幽默、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这两部分,再抓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的同时,为了让学生与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我多次让学生通过默读,小声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充分体会人物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不足之处:

一、如何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40分钟学生们应学到什么?

讲了这节课,再结合平时上课的情况,自己感觉这堂课中学生所学到的东西肤浅,不深入,再结合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相差深远。而且,我上课教学节奏很慢,总完不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

二、如何做到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乐于学,想办法学?

一堂课上,只有半数学生能够注意听讲,积极发言,而其他的则只做旁观者,坐在那里默不作声,是积极思考而不愿表现自己,还是根本不动脑坐在那里只顾自己呢?有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顾忌不过来,于是课堂效果总是不理想。一直以来,总在想办法如何使学生在积极思考、活跃气氛中学习,而且一直努力去做。

篇1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和硕县第一小学 马桂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告诉我们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

在备课第一课时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词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领悟的方式,理解并感悟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之后通过美读表达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通过随后的课堂实践,我认为有两点比较成功:

一、通过过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效地检查了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二、抓住中心句,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体会到伯父的人格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但是在三部分的讲解过于简单化,没有将内容讲透,没有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体会理解,表现为:教师的点拨过于直接,启发孩子的太少,甚至担心孩子回答不上来而直接引出答案,忽略了对“叹了一口气”的教学,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与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因此,造成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许多孩子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而呆坐在那的情况出现。今后,我要在设计上多下功夫,拓宽学生多样化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里去。

篇1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心得

一、广泛阅读, 奠定基调——自读

在教学之前, 学生有一个广泛的阅读基础, 激发学习兴趣, 为读通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文本的时代距离学生较远, 学生对鲁迅和当时的社会都不甚了解, 为了不断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 并进行阅读,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鲁迅的生平、家庭背景、童年的故事等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 这对学习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朗读鲁迅的故事, 让学生充分熟读课文, 观看有关鲁迅的视频资料, 逐渐加深对鲁迅的认识, 了解他是浙江绍兴人, 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大师, 了解鲁迅小时候也是特别调皮捣蛋的, 了解“ 早”的故事, 知晓鲁迅原先的志愿是当一名能救死扶伤的医生, 但后来弃笔从戎, 学生有了自主感悟。以便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课前教师预设一张预读单。

预读单:

1. 我看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有 () 、 () 、 () 。

2. 鲁迅是哪里人? ()

3. 在我的印象中, 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

4. 我观看过哪些关于他的影视作品? () () ()

5. 收集其他关于鲁迅的资料。

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预习时的朗读要求, 要读好课文, 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打好朗读基本功。 即做到“ 六不”: 不丢字, 不添字, 不错字, 不重复, 不唱读, 不读破句子。 学生通过预习, 读书逐渐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 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 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语言渲染, 激发情感——引读

语文课上如果没有读书的声音, 就像是没有歌声的乐谱, 就没了音乐之美。 笔者在教学时抓住情感主线, 反复导读, 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师过渡语务必准确、清晰, 做到应抑扬顿挫、缓急有致, 不断激起语感和美感, 才能引导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 教学完第一个小故事, 笔者就饱含深情地导读:“ 亲切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 可是今天, 伯父却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 回忆往昔, 周晔更加悲痛, 那怎么读这句话呢? ”此时,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共鸣, 沉浸在悲痛之中, 朗读也水到渠成。

在读完第二个小故事时, 老师引导:“ 就是这样一位幽默诙谐、富有斗争精神的伯父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们怎样能不伤心呢? 谁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听着老师的讲述, 看着画面, 朗读的情感进一步积淀, 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表达。

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是学生是对文字内容的深刻理解, 对语言文字内在含义的有效感悟, 对文字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真切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作为外在的表达, 一定是源于内在的感悟。 语言感悟到位, 朗读的情感才能到位。 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所描写内容的感悟。 通过反复引导朗读从而有体会周晔的悲痛心情, 迁移到学生对这样一位伯父的爱戴与怀念的体验, 因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感情, 在反复品读中流露真情。

三、一言一行, 反复揣摩——品读

阅读之美, 美在字里行间, 美在思想内涵,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验。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伯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的关键词句来感悟伯父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例如, 在教学“ 你想, 四周围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重点句子时, 借助资料, 理解重点句。 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由读, 老师出示的鲁迅搬家的次数, 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 还是高质量高产量的写文章等资料同桌互读互说, 交流感悟, 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整合, 加深学生对鲁迅的印象, 他富有斗争精神的、不屈不挠的、但又不失幽默风趣。

在教学“ 饱经风霜”一词时, 笔者让学生结合语境和背景想象黄包车夫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有一个学生说:“ 那个车夫大概三十多岁, 可看起来却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 苍白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我想他肯定受了很多磨难……”还有同学说:“ 这么冷的天, 他却光着脚, 那双脚又红又肿。 他穿着非常单薄的衣服, 衣服上满是破洞, 应该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吧……”其他同学各有各的体会, 同学们想象丰富。

在理解了“ 饱经风霜”这个词后, 进而理解伯父的神情变化时, 又把这个词作为一个窗口, 让学生往车夫身后看, 往远处看, 看到了什么呢? 有的同学说:“ 看到这个饱经风霜的车夫身后, 还有许多和他一样可怜的车夫。”从而体会到鲁迅救了一个车夫, 却救不了劳苦大众的无奈、沉重的心情, 于是“ 神情由慈祥的、愉快的变得严肃了。”这样, 同学们不但理解了“ 饱经风霜”, 也感受到了这节课中作为一介书生, 无法改变现实的痛苦。

通过反复品读抓住关键词, 学生不但体会到鲁迅的人格魅力, 还激发了他们对鲁迅的爱戴与怀念之情。 品读, 让学生放飞思想, 展示个性阅读, 使语文课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篇14: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爱自己的亲人,委婉地说“我”读书“囫囵吞枣”,善意地提示、赠书,非常细小的事情流露出对晚辈的关心;先生自己病重,仍不忘关心身边的佣人;在寒风中,黄包车夫扎坏了脚,先生不但帮助包扎还送钱,这是关心遇到困难的陌生人。

鲁迅先生不单单是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身边的人,更是爱着那个时代所有受压迫的人。将文中的“碰壁”与“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联系起来,我明白了,先生是在用笔,用文章,跟那个压迫人的社会作斗争,是在为所有受压迫的人呐喊!这是大爱呀!

读了这篇课文,我非常感动。

我想到了我自己。对照鲁迅先生,我检讨自己:今年十二岁了,我爱自己的父母吗?爱我的亲人吗?爱我的同学和老师吗?爱那些为我们的生活辛劳服务着的人吗?

结果,自然是有得有失。我想:以前怎么做的,这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今后该如何做。我奋斗的目的是什么?心中装着爱,用自己的双手去播撒爱,让自己成为爱的传播使者,应该是我的追求目标。

这是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感受。

这篇读后感,是按照“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所体会出来的“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来思考自己发生的变化“来写的。

小作者对“主要内容”的叙述,注意了抓住特征。这些特征抓住以后,很自然地“推想”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鲁迅先生爱着那个时代所有受压迫的人”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围绕“大爱”与鲁迅先生作对比,重点谈了“给自己今后的启示”和“自己的目标”。

篇1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出示先生生平---师深情的叙述:七十五周年前的今天(1936年10月19日),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一个了不起的思想者在这一天停止了呼吸,他就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

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周晔的思绪走进鲁迅先生。来,请把眼睛看过,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大家回想一下,这篇文章讲了几件关于伯父的事?

(1.伯父去世2.谈《水浒传》3.谈“碰壁”4.救助车夫5.关心阿三)通过这五件事,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空行分段)

生1:他给我留下了和蔼可亲和幽默的印象。

师:很好。还有什么印象?你说。

生2: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读懂了,真好。

生3:先生的善良、助人为乐。

师: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令人敬佩的先生离我们而去了,特别是周晔再也不能和伯父“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了,她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关怀了,这让她怎能悲痛呢?谁来读读周晔的感受?来,你来。

(多媒体出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

二、略学笑谈“水浒”

师:此刻,小周晔的思绪又再次回到了往日和伯父在一起笑谈水浒的快乐时光。记忆中伯父的那句话最令人难忘?

出示: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师:伯父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吗?

生:

师:伯父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生:

师:是啊,伯父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连批评也要顾及我的感受,不仅如此,伯父还送我两本书,鼓励我认真读书这真是一个(教育有方、令人敬重、和蔼可亲)的伯父。在我的记忆里,伯父就是、、、、、的人、、、(知我者、、懂我心者)伯父也。

师:还有一件事,也是发生在先生的家里,就是我和伯父趣谈“碰壁”

三、巧学碰壁(在伯父和我幽默风趣的谈话中,那句话带给你疑问?

引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两种思路:思路一:学生直接说出四周黑洞洞的就是指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你真是太棒了,一下子就理解的这么深刻)为何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先生屡次碰壁呢?说说你的理解、、、

思路二:与学生不理解时:你在黑暗中走路会碰壁吗?鲁迅先生一个大人又怎会碰壁呢?这四周黑洞洞得其实是指什么?联系当时社会背景想一想,你觉得伯父的碰的还是墙壁吗?

生:好像是骂伯父的那些人。生:就是国某党发动派。

师:对呀!伯父碰得就是那些骂他的人,就是通缉他的国某党反动派。伯父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政府最贪腐无能,老百姓都过着悲惨的生活,伯父常常以笔为武器,揭露贪腐政府的罪行,常常遭到贪腐政府的通迫害,有时还有特务的跟踪和暗杀,所以这里的“壁”不是墙壁,而是那些反动的势力,而是特务们的枪口和尖刀,但是伯父没有胆怯害怕,所以连开国领袖毛主席都说“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这一环节可考虑安排师生分角色读)

生: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师:读出伯父的“硬骨头”来,再读一遍。

生: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伯父的`笑谈碰壁吧----老师读周晔的,大家齐读伯父的。好吗?(师生共读,略。)

师:笑谈之中,却有着腥风血雨,刀光剑影,他始终牵挂着劳苦大众的生计,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这样怎样的一个伯父呀!

生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课件出示)

师:读出不一样的伯父,读出骄傲和自豪来——

(生读。)

2、师:车夫和阿三又和伯父发生了那些感人的事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救助车夫”和“关心阿三”这两部分内容,找出你感受较深的语句。)

3、师:来,我们一起交流交流,谁先来

生(1)读18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蹑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生谈感受)

师: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形象,非常好,你很会读书。

师:这段话的那些词体现出他的善良,生逐一找,谈感受

师:哦,你联系插图和上下文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很具体、说得非常好!

师:从文章当中哪些词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时天特别的冷

生: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他是什么身份天寒地冻他给谁半跪着?(板书:跪字)你还有心得体会吗?

生:

师:他是一个那样有名的人却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半跪着一个跪字我们体会到了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体会到他对车夫这些劳动人民深深的爱!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读18段

师:接着交流,还有哪些语句带给你思考

(2)22节鲁迅严肃的表情。

引导抓住神态体会人物内心,鲁迅先生极其严肃的表情之下,内心会想些什么呢?生:逐一谈22段感受

师:先生当时的表情是严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逐一说

师:当时鲁迅线非常严肃的表情之下,内心会想些什么呢?(板书:严肃)

联系课文,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把先生当时可能会想到--

生1:对饱经风霜的车夫的关心、同情(带着同情读)

生2:他会想写更多的文章给这些穷苦的人出气,是出气吗?引出对黑暗社会的控诉,这是先生对自己的鞭策-----生读

生3;还有千千万万同样的车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更加加重先生对这个黑暗社会的痛恨,(师,这又是先生的痛恨)生读—带着这些新的体会我们一齐来读

师:作者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看见,永远不会不会忘怀的仅仅是先生严肃的表情吗?是什么?引出先生对车夫这些劳苦人民的爱,是先生爱憎分明的立场,是先生忧国忧民的责任!

师:

(3)阿三的回忆

抓文本、联系作家萧红的回忆体会伯父关心人民胜过关心自己并有感情朗读。

师;阿三的回忆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动

师:这部分还有补充的吗?

他热心帮助过的女作家萧红就曾经说过

引出萧红对先生的评价(图片出示)

就是这样一个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伯父,就是这样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先生离我们而去。车夫、阿三静静站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背景音乐起)---生读想到一段(出示想到我永远一段)

师:是啊,他们都曾得到先生无私的帮助,得到先生温暖的关怀和深沉的爱,他们怎能不悲痛呢?他们怎能不流泪呢?

师:这又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泪啊!这泪的根源就是源于伯父对广大劳苦大众深深的爱,就是源于广大劳苦大众对先生眷眷的情啊!因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是一个、生齐读---(图片

四、结束语:

篇1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上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要谈反思,说实话,真不知从哪里说起。那么就按最土的方法,先谈收获,再分析不足和差距吧!

收获,形成了一个理念:

本来选择的课文是《景阳冈》,设计理念是抓住一个训练点,即通过揣摩人物的语言和人物个性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最初设计的时候,没觉得有不妥之处。试教过后,有些老师建议改课文,还挺老大不乐意的。假期里,看了从图书馆借来的一些杂志,尤其是拜读了王淞舟《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文章后,觉得这样的设计,缺少人文气息,有点像80年代的训练课,而且中间环节通过研究剧本,表演的方式来学文,可能缺乏实效性,达不到想象当中在认真揣摩人物特点之后,进行再现,再创造的理想境界。

而从情感角度入手,先动学生的情,在浓浓的“情”场创设好之后,再进行语言文字也好,阅读理解也好,都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所有的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的体会,感悟这个情字。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因为有了情感的浸淫而变得丰润,令人回味。拿到一篇课文,一定要先紧紧把握住他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也许出自于作者,也许出自于作品中的人物,也许出自于品味文章的读者。只有先抓住了感情的线,才有可能在设计教案,安排步骤时,舍次而求主,舍形式而直奔关键。才能使课堂牢牢抓住听者的心灵。

于是选择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样一篇,感情基调明显,利于学生进行感悟的文章。这篇文章,既有作者周晔对作为伯父的鲁迅先生浓浓的感激,思念之情,也有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以车夫和佣人阿三为例子呈现的人民大众对鲁迅的深沉的质朴的感情,更有,再了解这些,了解更多鲁迅事例之后,读者,也就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产生的对鲁迅的敬佩,怀念之情。这些感情应该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和学生一起烹制一桌浓浓的感情的盛宴。

然而,光有情感,你来我往,就像水上浮萍,没有根基,课堂的时效性如何体现?在钻研教材和继续阅读特级教师的真知灼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感情不能高高得飘在空中,要找到那些最寄予作者情感,最能体会到,或触摸到作者和主人公内心世界的那些词,那些句,那些课外有益的材料,引领学生进行感悟。

总结一句话,这个理念就是,语文课要抓住情感的主旋律,上出语文性来!

篇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了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始终坚持从情感体验去把握教材,按照“三阶六步”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实施教学。在上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解读。先引导学生根据“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然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二是从文中所写的几个事例看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文中的事例要求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再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博大的胸怀。综观整堂课,具体体现在,用“悼念”把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文本和扩展内容结合起来。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时,每讲学一个小故事,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其间,我还引入了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的诵读。用这样的设计,把文本的主旨提升到鲁迅的博大上来。相互照应,让课文更显精致。

在课堂占课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车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然后再让同学们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最后让学生们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然后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最后反复诵读两个“清清楚楚”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和给周晔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由几个大部分组成,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先探究几个小故事,再回到第一部分“伯父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爱戴?”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教学流程上,紧紧扣住“为什么伯父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这个问题来展开。这样,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伯父为什么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这一问题越来越明白,答案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完整,最终得出:因为伯父关心青少年、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同情和关心劳苦大众,所以得到广大青少年、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的爱戴。

一、”自学存疑“,强调学生自学、探究现代教学思想认为:

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能,对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成功充满信心。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实践,积极思考、大胆探究、发现知识。如:学习”谈《水浒传》“这一段,我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找出最值得研究的词语或句子,通过独立思考或同桌或六人小组讨论,研读,然后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种探究学习,既有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群体的讨论切磋,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质疑答题“,强调教师的点拨、点破。

对于学生学习探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启发、思维互补,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的尝试实践取得成功。在教学”谈‘碰壁’“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先同桌商量一下,解决不了的,再前后六人小组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讨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个句子是很困难的,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句子中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这里我及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鲁迅说这句话的社会背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鲁迅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品格。还有,在学了谈《水浒传》这个故事后,学生只懂得鲁迅对侄女的关心和爱护,还不能完全理解他对广大青少年的关心和帮助,这时我适时地给学生出示补充介绍鲁迅关心帮助广大青少年的解说,使学生能充分感悟鲁迅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品格。

篇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心得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 会在不同的情境下, 两度, 甚至几度重写, 形成多个文本。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 是很有趣味的, 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 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 到80年代, 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 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 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 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

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 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 又重写了一遍。这就有了三篇可对读的文本:《自言自语》里的《火的冰》与《野草》里的《死火》,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与《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兄弟》与《野草》里的《风筝》。

这样, 我们就可以用对读的方法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我的兄弟》一文不长, 照录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 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看见我的兄弟, 正躲在里面糊风筝, 有几支竹丝, 是自己削的, 几张皮纸, 是自己买的, 有四个风轮, 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 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 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 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 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我们现在就来对照解读。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写作时间和文章题目:作者在1919年写了《我的兄弟》, 为什么时隔六年, 到1925年又写《风筝》?不过是童年的一段生活, 这样一直念念不忘, 一写再写,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写同一件事, 为什么要把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这大概是我们一开始阅读就要提出的问题。但我们不要急于求答案, 还是先细读文本, 最后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的兄弟》共分九段, 《风筝》则有十二段。我们就分段来对比解读。

一. “回忆的套子”的设置

《我的兄弟》第一段第一句就直接进入回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而在《风筝》里, 第三段才有类似的叙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也就是说, 《风筝》在进入故事的叙述之前, 还有两段描写, 而且我们注意到, 写的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外在景物和内在的“惊异和悲哀”的心情。《我的兄弟》在文章结尾写到请求兄弟原谅就煞住了, 而《风筝》又多出一段:回到开头所写的自己的心情上, 还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如果说, 《我的兄弟》是一篇单纯的客观叙述, 那么《风筝》却外加了一个“套子”, 将全篇的回忆笼罩在“我”回忆时的主观心境里, 以“悲哀”始, 又以“悲哀”终。这样一个“回忆的套子”的精心设置, 是《风筝》一文的最大特点, 作者的写作旨意正蕴涵其中。这是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 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的。

钱理群教授在江南水乡

但我们还是不能立刻进入“套子”的细读与分析:其含义只有读完了正文, 才能理解。

二. 变叙述为描写

正文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 “我”和“兄弟”冲突的由来:《我的兄弟》的第一、二段, 《风筝》的第三段。

《我的兄弟》第一段只有短短的两个叙述句:“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尽管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我”和“兄弟”的冲突的由来, 但是却过于简单了:“我”为什么“不喜欢”, 怎样“不喜欢”, “兄弟”为什么“喜欢”, 怎样“喜欢”, 都省略了。这恰恰是《风筝》要大做文章之处。《风筝》里不仅有“我”的心理分析与描写:“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而“嫌恶”放风筝 (注意:这是为下文埋伏笔) ;而且有“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为风筝的起落, 忽而“出神”, 忽而“惊呼”, 忽而“跳跃”;还特意强调了“兄弟”的年龄 (“大概十岁内外”) , 描写他的外貌:“多病, 瘦得不堪”。这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于是, 我们又知道了《风筝》与《我的兄弟》相比, 在写作上的变化:变叙述为描写, 变简陋直书为精心经营文字, 周密安排文章布局。

不过《风筝》也有删削, 比如《我的兄弟》第二段谈到“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 这层意思在《风筝》里却没有说及, 大概是为了集中笔墨谈兄弟之间的冲突, 就不提父亲了。

(二) “我”和“兄弟”的冲突:《我的兄弟》第三、四、五段, 《风筝》第四段。

依然是变简单的叙述为具体、丰富的描写。比如在《我的兄弟》里, 只是这么一句:“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到《风筝》里就发展成为一个过程描写:先是“我忽然想起”多日不见小兄弟:然后, 记起了“曾看见他在后园拾枯竹”;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赶到那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有了这样一番曲折, 就为下文“我”的不满的大爆发, 以及粗暴的行为, 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紧接着的冲突, 在《我的兄弟》里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了:“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但在《风筝》里, 却演化成了充满戏剧性的紧张的场景描写:先是小兄弟的“惊惶”, “失了色”, 以至“瑟缩”:

接着是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和“愤怒”中的一系列动作:“折断”、“掷”与“踏扁”———注意:这里的用词比《我的兄弟》里的“踏碎”、“拆”、“撕”都要重得多、狠得多, 使人感到被折断与踏扁的, 不只是风筝, 更是小兄弟的心。

或许更要注意的, 是“我”在踏扁了风筝以后的心理描写, 这恰恰是《我的兄弟》里所省略不写的:“论长幼, 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这里的“长幼”与“力气”, 正是和上文的“十岁内外”与“瘦得不堪”相呼应的。值得注意的, 还有突然出现的“敌”与“胜利”这样的描写战争的词语, 这就暗示了这场冲突的“战争”实质:这是典型的长者对幼者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下文提出的“虐杀”的概念, 已经逐渐形成了。

还有“兄弟”的反应。《我的兄弟》是这样写的:“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风筝》则写道:“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由“哭”、“悄然”到“绝望”, 份量显然重了许多, 这说明:兄弟精神上受到的打击, 或许是更为严重的。这也为下文提出“精神的虐杀”的概念作了铺垫。

问题更在于“我”的反应。《我的兄弟》写得也很简单:“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就不知道了。”《风筝》在写了“后来他怎样, 我不知道”以后, 又加了一句:“也没有留心”, 因为在“我”的心目中, 小兄弟“以后怎样”, 他的感情有没有受到伤害, 是没必要“留心”的。

钱理群教授在演讲

这样,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鲁迅的描写不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而且还加强了力度, 这场兄弟之间冲突的内在的严重性就逐渐突显出来。这就孕育着下文感情的爆发, 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随之沉重起来。

(三) 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我的兄弟》第六、七、八、九段, 《风筝》第五、六、七、八、十、十一段。这一部分的篇幅和份量, 在《我的兄弟》里和前面两部分差不多, 而《风筝》却篇幅更大, 份量也更重。可以看出, 这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才是《风筝》描写的重点。

先是反思。《我的兄弟》也说得很简单:“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 仅仅是“错”, “错”在哪里, 没有交代。但《风筝》却说自己轮到了“惩罚”, 那就不只是“错”而可能有“罪”。而且也十分严肃地说出了其中的缘由:“我”接受了西方新的现代儿童观, “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映照下, 原先“我”所坚持的“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观念, 就显得陈旧而荒谬, 不攻而自破了。这样, 觉悟的“我”, 再反观“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 前文所写的对风筝, 更是对小兄弟心灵的“折断”、“掷”、“踏扁”, 以及“我”的“愤怒”、“傲然”, 一下子都露出了狰狞面目, “我”终于猛醒:这是“精神的虐杀”!这一判断, 是全文最浓重的一笔。这件事在《我的兄弟》里, 仅仅是幼时兄弟之间的冲突, 但在《风筝》的反省中, 就成了一个“精神的虐杀”的事件。这有点出乎我们读者的意料, 因此特别具有震撼力, 但由于作者在前文的具体描写中已经作了足够的铺垫, 所以这又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这就是作者用笔的力量。由此引发的, 是“我”的, 其实也是“我们”读者的沉重之感:“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又并不“断绝”, 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堕着”。一再地重复“很重很重”, 这都是对人的心灵“很重很重”的“惩罚”。鲁迅对自己的解剖, 是很锋利, 也很残酷的。

于是又有了“补过”的努力。《我的兄弟》的叙述依然只有一句:“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到《风筝》里就有了更为细致也更有层次的过程性描写。先是“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 跑着, 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了。”童年游戏的时代已过, 再也追不回, 补不过来了, 虽然“嚷着, 跑着, 笑着”, 心却是痛着的。这令人心酸的一笔, 是《我的兄弟》里所没有的。于是, 又有了另外的补救, 就是《我的兄弟》里写到的:当面表示“抱歉”, 但《风筝》里却揭示了抱歉背后的心理:希望接受“宽恕”而获得心的“宽松”。但结果却是“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也是《我的兄弟》写到了的, 但却没有写到“我”的反应, 而这正是《风筝》所要着力强调的:“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 说慌罢了。无宽恕之可言”, 这就意味着, 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 以至罪过, 不仅无法补救, 而且无从宽恕的。———这又是浓重的一笔!鲁迅因此把他的反省、反思推到了极点, 也把文章的沉重感推到了极点:“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注意:文章特地把这一句单独列一段, 就是要突出它的份量。)

现在, 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了:童年的这一段生活, 鲁迅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六年之间连写两遍, 就是因为它是一场“精神的虐杀”。鲁迅对任何精神的虐杀, 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不可补救, 也不能宽恕的罪过, 即使是自己童年时无意犯下的罪过, 也是不可原谅的, 他要公开“示众”, 既是自我警戒, 也是警示世人。鲁迅在给两位初学写作者的信中, 曾提到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开掘要深”。 (《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就是一次思想的深度开掘。

三. 回到“回忆的套子”

那么, 他为什么要将文章的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呢?

我们一起来细读《风筝》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

这是两段景物描写:一是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一是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看起来这是相同的景物 (天空中浮动的风筝) , 但色彩和感情完全不同。北京是阴暗压抑寂寞的:“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而故乡却是明亮、多彩、热闹的:有“淡墨色”与“嫩蓝色”的风筝, “发芽”的杨柳的黄绿, “多吐蕾”的山桃的嫣红。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概念:“严冬的肃杀”与“春日的温和”———说是“概念”, 就是说, 这已经不只是自然季节给人的感觉, 而是一种生存环境、人生境遇、生命状态、情感选择的象征。

这就有了鲁迅的“惊异和悲哀”:“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注意:“在这天空中荡漾”的, 显然是第一段所写的“浮动”的“风筝”。因此, “风筝”在这里就成了“故乡”和“春天”的一个象征。于是, 我们就懂得了:鲁迅将“我的兄弟”改为“风筝”, 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记忆里存着的“春日的温和”的怀念, 以及自己曾将这“春日的温和” (风筝) 、向往这春日温和的孩子 (兄弟) 的心, “折断”、“踏扁”的自省。

文章结尾又回到“悲哀”上来, 但却有了一个出乎我们读者意料的情感的转折———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应该说, 这是鲁迅这篇文章中最难理解、最难把握的文字, 中学生是很难懂的。因此, 课堂上或许可以不讲, 只是把问题提出来, 留给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逐渐理解。中学阶段, 是不可能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每一处都弄懂的, 只有“有所不懂”才能“有所懂”。

这里也只能作一点试解。在我看来, 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的“严冬”是有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的。后一个“严冬”, 是一个现实生活处境、生存状态的象征, 所谓“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突出的是生活的严酷, 这是我们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前一个“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则是一个情感的选择、人生态度的选择问题, 所谓“肃杀的严冬”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生活的严峻, 并在痛苦的反抗、挣扎中获得生命价值的冷峻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而“春日的温和”则是在回避“严冬”, 沉湎于“春日”的幻想中以求得“温和”的人生。我曾经说过, 人是有“避重就轻”的倾向的, 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宁愿躲到“春日的温和”中而逃避“肃杀的严冬”的。但鲁迅的选择, 却恰恰相反, 他宁愿“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鲁迅在写《风筝》的六天前写了一篇《雪》, 其中满怀深情地写到了北方肃杀的严冬中的雪。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显然, 这在严冬的北方晴空中“蓬勃地奋飞”的雪, 正是鲁迅的精魂的升华。

于是, 我们也终于明白:鲁迅的《风筝》的“回忆的套子”, 在最后一段里, 将他的回忆性描写, 归结为“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选择, 是大有深意的:他的这篇直面童年时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的《风筝》, 就是回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自觉努力;他自己的生命与精神, 也因此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上一篇:主斜井加强支护措施下一篇:陈力强、陈力烨涉嫌偷税案(从轻处罚,缓刑释放)之一审辩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