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2024-05-16

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精选8篇)

篇1: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不仅体现在国民经济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而且体现在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重大转变。研究分析这些重大转变,有利于明确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经济增长模式不断优化——从要素投入型增长逐渐转向效率改进型增长。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要素投入驱动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效率迅速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之前,初步显现出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带来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是二元结构转换,即劳动力从低效率农业部门向高效率工业部门转移。1990年之后,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形成,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带来效率改进的因素除了二元结构转换和体制改革激励,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技术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和净效率提高。未来,应当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和吸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确保劳动力顺畅转移到高效率部门。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初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4年,改革的中心在农村,属于农业蓬勃发展时期,特征为农业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农业部门;第二阶段是从1985年至1991年,改革的中心转移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体制改革等改革措施出台,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同时农村乡镇企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1999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出现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加快;第四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我国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阶段,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能源产业、基础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从传统农业大国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大国,完成了发达国家花费200年所走完的历程。未来,应当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

区域经济趋于协调发展——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向中西部梯度推进。从南方到北方的发展看,上世纪80年代,以建设**等经济特区为标志,**三角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增长极;进入90年代,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代表的**三角洲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增长极;2000年以后,环**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其中天津滨海新区被定位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这三个地区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在带动全国经济平衡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辐射作用。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发展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到90年代后期,中央及时启动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世纪,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相继实施,东部也在迎来新跨越,我国正在步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应当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南方发达地区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从普遍贫困上升到总体小康。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致经过两个阶段:从1978年至1991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并于1990年前后基本达到温饱或有余;从1992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出现“爆炸式”增长,到2002年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现在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换言之,虽然城乡都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但总体上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普遍贫穷、90年代的温饱有余,发展到现在的整体小康并迈向全面小康阶段。当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是同步的,而是在提高中体现了差别。总体上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使我们摆脱了平均主义的束缚,形成了正向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规范等问题。未来,在收入分配方面应在继续激励效率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

篇2: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摘 要:中央在2011年出台了水利建设事业改革的决定,充分的认识到水利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在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用新型的发展理念,充分的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化的改革。我国很多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的情况,因此在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进行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夯实水利基础建设,让水利事业保障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利事业;经济发展;水利改革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水利事业一直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工作,因此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长远的规划,保证水利事业顺畅进行。由于水利事业的重要性,在制定水利事业发展改革时,要充分的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模式,依据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水利发展事业规划。坚决进行水利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水利建设。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认真的贯彻水利改革的相关措施,依据中央的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水利体制改革。要推进水资源的体制改革,让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各类水资源,保证城乡,具备防洪、供水、处理污水的能力。第二,贯彻农村基层水利改革体系,加强乡镇的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第三,加强水管体制改革,坚定落实准公益性水利单位和公益性水利单位的事业编制经费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推动进行水利单位建设,让小型微型的水利工程肩负管理责任。第四,加快水价体制改革。在经济社会中,要保证农业水价的改革体系,让用水的计量保持收费运营标准,财政要给予适当的水价补贴。在工业用水时要执行用水额度标准,保证水资源的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第五进行水利融资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社会中。要注重水利融资渠道的拓展工作,壮大投融资平台,保证水利事业单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乡的水利资源管理中。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域限制、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管理标准。每个城市乡镇街道都要明确各自的用水指标。在取水资格管理时要严格的按照“六个必须”完善取水许可制度,要按照年度用水布局规划以及年度用水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定额的范围中,经过防洪论证、水土保持论证、水资源论证之后,满足计量的要求。在水利事业建设中药丸是年度的考核方法,将本年度余下各年度的用水计划进行挂钩,让干部的工作和当地的政绩挂钩,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展。构建全方位水网体系

在构建时网体系是要按照生态、防洪、供水3个问题来统筹规划。要加快建设水系生态网防洪调度网水资源配置网,形成现代水网管理体系。在全方位水网体系之下要能够及时的做好水利信息化、水生态保护、农田灌溉工程、防洪抗灾减灾工程、水资源调配工程六个方面的工作。

在水利事业建设时,要做好河道的治理工作,利用施工的有利时机,集中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增强河道的农田除涝能力和泄洪能力。在水利事业发展中,要增强城镇的应急能力以及抗洪抗旱指挥调度能力。时刻做好抗旱的准备,保障经济运行、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民饮水、保证生态用水。做好农村水利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要不断地提高农村水利的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农民的饮水安全。水利事业部门在经济改革中,要让农民进行节水灌溉,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其次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规划内的灌区续建配套建设,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民饮水安全方面要加大实施力度,仿照城市用水的管理标准,对农村进行集中供水,让农村和城市能够同质、同网、同源,进行饮水。坚决执行依法管水

要坚持贯彻执行依法管水制度。规范水利事业的行政许可审批,严格水利执法程序,增强水利执法力度,提高水利执法能力,强化水利社会管理,增强水利法规宣传。水利事业部门要充分地发挥电视广播等新媒体的优势,在城乡积极开展水利与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用水意识。水利事业承担的审批管理能力,要推行阳光政务工作标准,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审批程序,向社会公开工作步骤,提升服务的水平。进行水利综合执法,水利部门可以和公安部门联合,严厉查处非法用水侵占河道局交水费的违法行为,在联合执法中增强城乡居民依法用水的意识。在执法队伍建设时,要着力打造水利执法队伍,反应迅速、服务文明、执法规范、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为水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进行城乡水域整治

城乡水域整治中要坚持水经济、水文化、水景观、水环境、水安全的模式,保证岸滩美化、水面清洁、流水畅通、水质提升,做好修复清淤截污控源等各项工作。要对城乡的王塘沟渠水库河道,定期进行集中清理,保证水质达标,保护饮水资源。城乡水域整治工作要进行一体化,保证生态环境宜居住环境全面得到改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协调。

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认识到水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提高。需要各级部门协调配合,水利事业单位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明确工作任务,承担相应责任,保证城乡用水一体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篇3:浅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笔者认为, 若要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内涵, 相关人员必须首先认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这两种说法的根本不同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重点在于“增长”二字,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的重点则在“发展”两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就是指相关的企业或个人通过改善各个生产要素的质量、改变各生产要素的组合结构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也就是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我国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生产数量增长实现经济增长) 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依靠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实现经济增长)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点以外, 还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增长, 还包括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理念。由此可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不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念的提出,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着眼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仅仅强调经济效益的增长, 还追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这些要点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非常贴近的。其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不仅要发展现代工业, 还要用信息化的方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最终实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这也是建设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要求。再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在做任何决定时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尽可能满足人民的发展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本质上说, 这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 加快建立扩大国内消费的长效机制

1.

需要加大收入分配调整的力度, 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进一步对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进行扩大, 通过加大对分配调解的力度, 从而实现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确保居民消费能力能够得以增强。

2. 在财政支出中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

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进行扩大, 可以有效的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使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 从而能够使居民消费的预期得以实现。最后, 培育内需增长动力。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稳步的进行推进, 这不仅有利于投资料需求的拉动, 而且对于推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可以进一步扩大城市消费的群体, 确保居民消费能够进一步增强。由于当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所以通过拉动城市居民消费的需求, 可以有效的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将符合城市居民的农业人口进行转移, 从而有效的在城市中将其内需潜力释放出来, 这对于城乡结构调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

将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中, 需要加强创新, 使市场规模的优势有效的发挥出来, 通过集成创新从而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 从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好的加快经济的发展。

2.

更好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发展过程中, 其关键所在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 而且也会对产业发展低碳化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为中国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所以在今后发展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将技术进步、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的结合起来, 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带动结构优化升级, 而且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确保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3. 有效的将技术、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在一起。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 有效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 同时对于落后的产能进行淘汰,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从而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将信息化技术有效的应用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更好的加快推动产业协调发展的水平。在农业、消费品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 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 加快技术上的创新, 从而打造自主品牌, 实现核心技术的本土化, 有效的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需要以企业作为其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将各种创新要素有效的集聚在企业中, 有效的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使企业在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创新活动中掌握主动, 加快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4.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一直以来, 我国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产业, 更是处于严重滞后状态。而且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存在着能耗高及技术含量低的问题, 而且核心技术的品牌效应都较为缺乏, 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经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息息相关。因此,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 需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转换。

(三)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经济方式的转变需要一定的公共平衡分配关系, 所以,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主体, 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作用, 因此, 应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使政府能够在一定市场领域与角色中有所强化力度与放权, 将重点工作转向城乡和区域的平衡发展以及再分配的关系上, 更多地延伸向市场无法顾及到的领域, 将更多的市场调节功能环节还权于市场。在经济管理方面重点纳入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 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加强资源、环境、安全以及教育、卫生等内部效益领域的推动作用。要想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 则需要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有效的完善,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市场规划,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快促进社会公平, 运用多种手段来依法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四) 坚持绿色经济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实行节约优先发展战略, 节水、节地、节约各类资源, 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推进能源生产及利用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再利用产业化;

三是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减少碳排放,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三、结束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对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必然性, 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 增强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确保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肇光.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 2011 (11) .

篇4:浅议我国律师身份的转变

关键词:改革开放;律师;身份转变;职业要求

中图分类号:D9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2-0162-02

1律师身份的转变及其原因

律师,这一职业性极强的集体,公众并不陌生。但律师究竟是什么?也许公众的关注度并不那么高。在我看来律师首先应当取得执业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替当事人对簿公堂。在取得执业资格证之后,应当是运用本身的职业技能为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为当事人争取法律公平对待。如果说取得资格证是成为律师的程序,那么本身的职业技能以及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应当是律师的实质内容,可以说本身律师就是实质与程序的综合体。我国律师的成长经历了两次身份转变、三个重要的身份,从稚嫩、青涩到逐步成熟。此三个身份分别是:

1.1国家的法律工作者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中规定:“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恢复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方针,律师队伍需要恢复、重整。《律师暂行条例》的出台使律师制度在整体上得到全面恢复。但虽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们还停留在长期政治动荡的阴影之中,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仍未形成,民主法制建设未见明显成效。1978年宪法恢复了刑事辩护制度,1979年颁布《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法院组织法》决定了当时的律师队伍以刑事辩护为主要执业活动。当时我们需要保证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故而当时律师的身份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占国家编制,为国家服务。

1.2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1988年律师体制改革就有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此举改变了国家承包律师事务的状况,因为随着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建立,律师这一队伍中有大批人不再占有国家编制。但是此时的律师体制改革并不彻底全面,其深化改革是1993年国务院对《司法部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要求大力发展经过主管机关资格认定,不占国家编制和经费的自律性律师事务所;要求律师更多的自主和自律,因为他们不再占国家编制,不靠国家财政,而是靠自身专业技能提供法律服务以获取收入,此时的律师职业开始有商业性。

1996年的《律师法》界定律师为:“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由此可见,律师已经从“国家的法律工作者”过渡到了“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前一阶段的律师体制改革为律师这一新身份奠定了基础。

1997年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将律师定位为“社会中介组织”,使律师完全摆脱了“国家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将律师完全推向市场。

1.3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随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民主法制走进普通百姓心中。加入WTO,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要求降低贸易壁垒,开放国内市场。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同时外国企业也走进中国。诸多新的经济领域问题对律师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律师工作出现了更多的涉外事务。为了适应新时期我国律师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要求。故而在2007年形成了新《律师法》。规定“律师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执业活动从“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走向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此项规定有了“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的新要求,体现了当事人利益至上的原则。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1980年到2007年的律师身份的三次不同定位,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密切相关。

2律师身份变化的表现

首先,律师执业机构的变化。《暂行条例》中其执业机构是事业单位,受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领导和业务监督。1988年《合作制律师事务所试点方案》使得律师的执业机构可以是合作制律师事务所。自此律所不再仅仅有“官办”形式,也开始有“民办”性质了。1996年《律师法》首次规定律师可以在合伙律师事务所中执业。2007年新《律师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允许个人律师事务所的设立。

其次,律师的业务变化。1980年,《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重要性决定了当时律师的业务范围的狭窄。历史条件的限制使得律师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刑事辩护、常规的民事代理和试探性的担任法律顾问。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民商法律的相继颁布,如:《婚姻法》、《专利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相当一部分的行政法和经济法的颁布使得律师要研究的领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再是单一的刑事领域。律师业务也更多的走向处理经济纠纷、行政纠纷和非诉讼领域。在处理这些纠纷时,更强调了律师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商业性。

另外,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法律援助在当今的律师业务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法律援助的产生是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了解法律,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对于他们而言巨额的司法费用。但是为了平等的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律师在法律援助中体现了其社会职能,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救济。其中在近年来对于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最为引人注目。具有代表性的是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并且易于冲动和资料保管不全。但律师作为提供法律援助的主体,必需尽其所能的争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令人欣喜的是针对农民工案件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案情复杂的特点,在实践中很多律师不是等到接受指派才进行法律援助而是主动提出要提供法律援助,从更新、更专业的角度参与普法、送法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树立律师的良好社会形象,发挥其作为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职能,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

再次,就是公众对于律师职业的认识。在原来律师仍然占国家编制的时候,民众对于律师更多的是敬畏或许还有深不可测的感觉。因为律师是“官”,是“公家”的,当然是要为“公家”办事的。但是随着法制进程的推进,普法活动的顺利进行,公民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民众对于律师的认知也逐渐转变。今天,当一个当事人走进律师事务所,更多的可能问“你能帮从案件中怎样维护我的利益呢?”。由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可反映民众对律师的观念变化。权利本位的观念逐渐深入民心,公众对于律师的认识也是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这一定位上。

由以上分析可知,律师的从业机构、业务范围变化就可以直接反映律师身份的转变;公民的认识则可间接反映。

3现代法治对律师职业的要求

现在很多人把律师当做“商人”来看待,也许这正是商品经济的最佳反映。但律师首先必需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份子。可惜的是当公众认为法官、检察官代表公平正义的时候,律师的角色就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他们给公众的印象更多的是金钱至上、利益至上。如何改变公众的这种稍显偏激的印象,真正体现律师作为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做到其分内之事,真正实现公众对律师的信任和尊重,我认为现代法治结合新《律师法》中的律师身份,对律师的职业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律师从业时,应当做到法律至上,将法律视为生命。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是律师的武器。只有熟练掌握法律,熟练运用法律,才能赢得当事人的认可,赢得法官的尊重,赢得法律的公平。掌握法律,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信仰法律,保护法律,是律师的职责。但是许多律师却把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了请客、送礼、社交上。认为只要摆平了法官就摆平了案件。这显然有违律师的职业道德,令人痛心。一位我的律师老师说:“很多时候,法官、检察官被查出贪污受贿多少多少,其实都是被律师们惯出来的。如果律师不送礼,法官不收礼,都严格遵循法律,社会自然公正。”故而律师要做到真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必需要有独立的人格,要熟悉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然后运用法律甄别法律事务的对与错、是与非。所以律师们如果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需要法律至上,像对待生命那样的对待法律,尊重法律,至爱法律,恪守法律。

第二,律师从业时,必需以当事人为中心。新《律师法》将律师的工作重心适当的转移到与当事人的关系上来,颇有客户本位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律师要引导和帮助客户运用法律抵制对“客户”权益的侵犯。律师究竟可以为当事人带来什么呢?借用著名的美国人权律师丹诺的话语:“被告辩护律师的责任,在于保护被告免于在犯罪证据不明确的情况下被判刑;如果被告罪证确凿,原则上是争取最低的刑罚。”还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以当事人利益中心的辩护原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诚实。需要律师为当事人做的不是创造一个事实,而是协助法官或者仲裁者发现事实或真理,让他们做出公正的裁判,在不违背诚实义务的前提下为当事人争取最佳的法律待遇。

第三,律师从业时,需要有综合的实践能力。法律本身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律师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具备足够的综合实践能力。律师应当成为实践家。因为律师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求生存。良好的综合能力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协调能力、说服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它们是律师用法律知识消除、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矛盾、纷争的能力。

以上种种缺一不可,因为法律是律师的生命;当事人中心是律师的精髓;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律师的武器;社会责任是律师的担当。

参考文献:

[1]陈长文,罗智强.法律人,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篇5: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一、转变发展理念: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发展内涵: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那样会导致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失调、经济大起大落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三、转变发展途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共同带动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要重视就业结构改善,注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发展金融、商务、信息、物流、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转变发展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

五、转变发展机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篇6: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第一,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当前,我们必须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下,促进增长由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我们要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过去一年经济企稳回升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和政策支撑,企业内生动力活力不足,外延型、粗放型模式不可持续。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我们要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率先抢占制高点。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当前,对经济发展全局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拉动消费的基础;调整城乡二元结构,加速推进城镇化,释放需求潜力;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社会保障结构,安定人心、鼓励消费。经济及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直接拉动了经济,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环境。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淘汰落后产能与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相结合,促进第三产业高水平快速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要建立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短期不可能恢复。我们看到,去年我国出口同比下降16%,今年预计同比增长8%;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猖獗,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60%,29.9%的产品出口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因此,我们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同时稳定出口,保持协调发展。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就要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创新品种、提高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引导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消费结构。要通过调整分配结构、扩大就业、改善社会保障等根本措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第四,技术改造是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措施。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外延式发展已难以为继。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财政投入1.18万亿元,带动4万亿元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5万亿元,增幅为30.1%,但民间投资仍不足。外延式发展造成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风电、多晶硅等行业。技术改造是以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它的特点是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财政200亿元贴息带动6326亿投资,拉动倍数是28倍。今后,要突出实现“两化融合”,提升优化传统产业,控制总量,抑制过剩产能扩张。

第五,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保护资源环境。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状况堪忧,形势严峻,表现在:单位能耗远高于国际水平,污染物排放量名列前茅,人均资源贫乏,18个行业落后产能分别占到15%-25%。因此,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业是耗能、排污大户,要大力推行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广泛开展对标达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同时,加大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落实责任制和时间表,制定规范标准,强制淘汰;制定实施支持政策,如等量减量置换、建大关小等。

第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理念、新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和未来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目前,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网络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等,我们必须积极跟进,大力发展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并注意新兴产业要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电子商务、软件服务、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以及生活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等。

第七,在加快发展信息化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当前,我们面临着信息产业更新换代、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软件服务走向深入,电子制造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是国际大趋势,要加快实施“核高基”等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加快三网的改造提升,促进三网融合,发展宽带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化广播电视网。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保障安全是第一责任。为此,中央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成立信息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强新时期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意见》、《国产关键软硬件推广计划》等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互联网管理,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等等。当然,网络安全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目前相关部门正研究实施手机、网络实名制。

第八,增强企业的创新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价格、财税、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用好汇率杠杆;用好部已有的各项专项资金;改进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推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兼并重组。

篇7: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作者:郭隽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在管理模式、机构设置、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公务员建设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新情况,我国政府职能必须进行转变和优化。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必要性;难点;途径

[中图分类号]F045.51

篇8:浅议我国经济发展转变

一、我国生产安全规制体系的形成

1. 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初创时期 (1949年-1978年)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劳动者的安全健康问题, 同年11月正式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 内设劳动保护司专门负责厂矿安全生产工作。1956年9月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组织简则》明确要求由“劳动部进行监督检查、综合管理”, 赋予劳动部及其下属机构监督执法的权力。然而此后的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生产建设盲目要求高速度、高指标的不科学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生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企业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状况不断恶化。

这一时期, 我国政府为加强生产安全监管出台的一系列行政规章, 受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规章制度无法完全反映从业者的真实需求, 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安全规制体系。

2. 生产安全规制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 (1979年-2002年) 。

(1) “六五”、“七五”期间我国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逐步恢复和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逐渐恢复。20世纪80年代, 先后颁布了《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等法规。在机构设置方面, 1982年国家组建了劳动人事部, 劳动保护局、矿山安全监察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共同承担劳动安全保护工作。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 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各地区重要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时, 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形成了国家、企业、行业、群众共同努力, 促进安全生产的工作格局。 (1) (2) “八五”、“九五”期间生产安全规制体系初步形成。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那时起, 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相关规制机构的改革初见成效, 生产安全规制体系也由此逐步形成。2001年初, 国务院将九个行业局合并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恢复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各个省也陆续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这一时期, 我国生产安全规制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新颁布了诸如《劳动法》 (1994) 《煤炭法》 (1996) 《职业病防治法》 (2001) 《安全生产法》 (2002) 等多部法律, 从立法上规范了生产安全规制体系, 明确了规制过程。

3. 生产安全规制体系的快速发展时期 (2003年至今) 。

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政府规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2003年开始, 国家对生产安全规制机构进行了大规模改革, 将国家经贸委下属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对其内设机构和人员组成进行调整, 根据现实需要扩增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协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职责。2004年1月, 组织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相关会议, 标志着生产安全规制体系法律地位的确立, 此后逐步形成了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生产安全规制体系。

我国现行的生产安全规制体系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综合管理为核心, 各级监督管理机构相互协调开展工作, 虽已形成基本的体系,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领域的安全需求, 生产安全规制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生产安全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经费投入不足, 市场主体受利益驱动漠视从业者健康安全。

工矿商贸企业、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率, 职业病发病率预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生产安全规制的投入强度。用于生产安全的规制投入减少, 势必会增加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近年来, 各级政府对生产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 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也逐年递增, 特别是针对事故高发行业如煤炭业、建筑业实行政策创新, 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增加劳动安全投入。但是,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无法保障盈利中固定比例安全投入的递增, 甚至一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紧张扣减安全投入资金, 部分外资企业急于获得盈利, 对非营利性的支出缺乏主动性。同样由于缺乏经费, 全国各级各类职业病防治机构逐步萎缩, 人才储备不足, 职业病技术防治能力无法适应现阶段的职业安全需求。

同时, 在缺乏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 缺少社会监督的情况下, 市场主体即各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 通过使用简陋低价的生产设备、节约生产场所的建筑物成本、减少安全实施投入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从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发。

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制订、修改相对滞后。

立法是安全生产软环境建设的前提条件, 公开、透明、民主又是保证立法能够有效反映市场参与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史普博认为政策是“管制者和有关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互动过程的产物” (2) , 强调了立法公开、民主参与的重要性。我国目前已颁布实施的280多项生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虽已形成生产安全规制的基本框架,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远未达到有效控制生产安全危害的目的。表现为:高新技术运用而产生的生产安全问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缺乏相关法律条款的保障, 存在立法空白;《劳动法》《劳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涉及到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劳动时间、工伤医疗保险等权利只是部门规章制度, 缺乏相关法律, 对用工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过低, 等等。

3. 生产安全规制体制不完善, 管理者执法不力。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使得包括生产安全规制在内的许多政府职能监管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制落后、机构设置交叉重叠、规制效率低下等问题。

我国的生产安全规制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四部门共同承担,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规制主体之间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地方规制机构执法过程缺乏监督, 以罚代管现象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体制漏洞带来的规制低效率。同时, 长期以来规制重点在国有大中型企业, 对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制度上的监管漏洞, 加之部分规制者本身职业素养较低、工作效率低下, 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在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的情况下, 直接导致安全生产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有效实施, 无法有效保护从业者的自身健康和职业安全。

三、我国生产安全规制的政策选择

从我国生产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入手,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改进我国的生产安全规制。

1. 健全并细化生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生产安全规制应以从业者职业健康与安全为最终目的, 将《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作为保障从业者健康安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 相关法律、法规力图细化、清晰,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不同的行业部门分别制订适应本部门职业安全需要的法律、法规, 逐步以《职业安全法》取代《安全生产法》, 改变安全生产法律条例仅限于生产经营领域的现状, 扩大职业安全保护范围至所有社会经济的行业部门。同时, 要注意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与国家层面保持一致, 对已实施过程中发现矛盾的, 要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逐步修改或废除。加强对法律法规制定过程的科学评价, 前期调研、制订、实施、修改每个环节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意见和建议, 以听证会、专家评审等方式增强立法过程的透明性和科学性, 最终实现“通过法律规制, 实现权利资源的最优配置, 从而实现权利资源使用价值在质上的极优化程度和量上的极大化程度” (3) 这一目标。

2. 理顺生产安全规制体制, 提高监管效率。

实施是生产安全规制体系有效率的重要环节, 权责明晰的规制体制、专业有素的规制队伍、独立专业的规制机构是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执行有力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讲, 要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生产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统筹管理全国的生产安全规制工作, 坚持政府领导和企业领导安全生产问题的共同责任制, 通过工伤保险制度为从业者建立有效的职业安全保障, 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对从业者健康安全权利的保护权利, 强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群众监督的三方管理体制的作用。针对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知法犯法、有法不依的现状, 提高违法成本是极具可行性的措施之一。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通过严厉的刑罚、高额罚款、终生取消相关领域生产资格等方式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 多管齐下提高规制效率。

3.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约束市场主体行为。

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最终要通过从业者及市场主体显现出来, 要想从源头约束雇主片面追求企业盈利忽视职业安全问题, 就要做到“内外兼施”, 从多方面引导企业的安全经营生产。从外部而言, 要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强化企业和从业者的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社会团体、企业联盟的力量约束单个企业行为, 充分发挥职业安全与从业者状况评估、认定、鉴定的中介机构的作用, 通过市场力量配合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从内部而言, 要鼓励企业的安全生产创新, 并对这些创新给予政策上、税收上的优惠, 通过实施激励契约制度引导企业采取更安全的技术投入和生产模式, 采取转移支付或补偿支付等方式对具有正外部性、正内部性的企业提供资助, 以市场化的方法督促企业实现自我约束, 努力寻找安全投入与盈利最大化的平衡点。

生产安全规制问题是政府规制的核心内容, 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工作中, 要继续加强生产安全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探索和运用, 切实保障从业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努力提高企业、政府、从业者、社会的综合效益。

摘要:文章通过对1949年以来我国生产安全规制体系初创、初步形成、快速发展阶段的梳理, 在总结生产安全规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应从健全并细化生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理顺生产安全规制体制、提高监管效率,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等方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产安全规制,存在问题,政策转变

注释

1王显政.完善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2[美]丹尼尔F·史普博 (Daniel F.Spulber) .管制与市场[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银行委托贷款纠纷如何确定原告下一篇:中国电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