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域文化

2024-04-30

关中地域文化(精选6篇)

篇1:关中地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其中的风俗习惯则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思想形态源远流长的流传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个民族之间区分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简介易经、道、儒、佛三家

易经,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儒家学说,是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三、调查:

(一)陕西地域文化对关中人的影响

陕西省关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总的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关中人在人格气象上表现为一种“混沌未凿”与“壮怀激烈”两种心态并存的状态;二是关中人的人格气象又表现为纵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横向的“亲疏有别”、“内外分明”两种社会态度。

陕西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关中是汉民族最先形成的风水宝地。更早一些时日,秦王朝就因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进”的影响,关中人的习武公战、勇毅献身、大气刚正的人格气象就逐渐形成;后自西晋末年始到南北朝终,鲜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关中。东汉以来,羌人“大部分已迁到陕西”;而氐人在魏蜀争霸中受到曹操挟持,从武都迁徙于天水、扶风和京兆一带。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通过千百年来的互通婚姻与磨合杂处,关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气”的浸淫。心性结构上形成了勇毅、豪迈和自信等特色。今日,关中人民在任事创业上的另辟蹊径,不拘熟套的生猛气象,在社会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侠士风范,依然清晰可见。

2)“蹭”

一个“蹭”字特别传神地显示了其偏执传统时间观念的非现代性意识。细而言之也有三重义项。

首先,“蹭”是指关中人“内隐性”层面上的“延迟”心理。“延”即拖延心态也;“迟”即迟疑情状也。两相协同,则彰显了关中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品性。他们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体形象。

其次,就是“外显性”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怠堕状态。

最后,就是社会财富和劳动价值(包括时间)分配上的“蹭饭”心理。

关中的原住民遇事绝不会当机立断,而必定要同家长 “对话”,而家长们则通过他们所掌握的经验了知识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儿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讲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气)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关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义“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愣"是一个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个性。这是极需要发扬广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关中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期盼的,这是一种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关中人的“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4)“倔”

一般表现为一种犟牛式的“愣头青”的气质,主要是讲人们的妥协思想资源便极为稀缺

(二)关中风俗文化(秦绣、虎头鞋、皮影、剪纸、麦秆画)

1、秦绣

陕西姑娘爱绣花,在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绣花是农村妇女的必修艺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工”表现为母女相传的形式。“纳纱绣”是陕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在陕南、关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民间刺绣是巧手姑娘、媳妇还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绣花而产生的。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秦绣的另一特点是: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并且秦绣充分的体现出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2、虎头鞋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还赋予它了驱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虎头鞋的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之说。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头鞋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华县皮影四绝: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4、剪纸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明、清时期时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

陕西剪纸分为六种形式:

1)单色剪纸;

2)色纸拼贴剪纸;

3)是点彩剪纸;

4)是渗染剪纸;

5)是纸塑窗花;

6)是剪纸熏样。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5、麦秆画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正因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毅的品质,才造就了麦秆画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麦秆工艺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自麦秆画浮现以来,因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久性装饰。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在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麦秆画的制作技术在当时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九十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秆画的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程度。

四、总结、感受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简单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模式也会相适应的而改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时具进的适应各个时代或朝代的更替和发展也对其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流传、发扬、变化。它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比前人有更高、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时刻贯穿在个民族的生活和艺术成就当中。当我们为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自豪时,更应该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各地风俗文化和习惯日以加深的影响。它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与意识文化之中,成为一种无可代替的文化遗传基因。并成为现代设计无法舍弃的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宝藏,将成为我们特色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近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成就已达到了超高的水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物,或者摆放到一些国家、国际级的重要场合,在多届不同的博览会、交易会和工艺品专业评奖中更获奖无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努力。传承发展中国民俗文化,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篇2:关中地域文化

关中,即渭河平原,关中之名始于战国,因位于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而得名,形如枣核,号称“八百里秦川”。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关中沃土,受益于渭河。渭河滔滔,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奔涌而下,东流入黄。北有六盘山屏障,南有秦岭横亘,犹如大河的两岸,夹峙着渭河。唐代张藉在《登咸阳北寺楼》中写道:“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即是对她的写照。渭河大德,“三源出鸟鼠,一水兴八朝”,相传华夏礼貌的始祖黄帝和炎帝既诞生于此。《国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史家考证,姬水在武功,姜水在宝鸡,都是渭河的支流。西北荒寒,不可谓地利,但周秦汉唐等封建王朝标榜史册,能够说渭河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大禹导渭开始,无论是郑国渠,还是白公渠,正是它们的滋养让八百里秦川多了一抹大国气象的红润。犹如母爱的臂膀,变贫瘠为肥沃,变荒凉为葳蕤,于是“仓禀实而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脱胎于蛮荒,向着礼貌的珠峰一步一个台阶迈出坚实的脚步。渭河由此成为秦川的一条绿色丝带,河岸的每一根芦苇都是一个传奇。渭河通衢,当年晋国大旱向秦国乞粮,秦的粮食“以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能够沿渭河而下,又溯黄河、汾水而上,直达晋都。作为一国之都的长安,人烟阜盛,每年需要漕运的粮食多达数十万石数百万石,这些都要仰仗渭河。渭河之水阿,她亦曾载着李白将诗意的经纬穿针引线在华夏的布衣之上,让这儿的人们在躬耕之余眺望那轮思念的月亮。所以当你站在渭河边上,听那潺潺之音,即是这些诗句的吟哦,嗒然入心。

渭河成就了关中,“山水清丽,林跨数郡”。除此之外,关中还有地理上的优势,北有陕北高原,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连绵,东有华崤诸山,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河环抱,气势团聚。关中险要,有一个说法叫“百二秦关”,意思是说百万人攻关中,两万人足以拒之。当年范雎入秦,游说秦王:“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自秦以降,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关中的地位为经营天下者所首重。关中,多少个封建王朝枕流而栖?无需走进发黄的书页,我们也能目穿古今,那滔滔渭河淘走了无数的英雄往事,却无法吹散两岸的袅袅炊烟,那覆压大地的村庄只有听着她的呼吸才能走进睡眠,仿佛母爱的臂弯,与她在同一个脉搏上心跳。即使我们远走他乡,也会记得这条村头的长河,她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那柔软中却又有着一根坚硬的骨头,于是振作起来,遥追周秦汉唐的光芒,作弄潮儿的长吟。

酒是一方水土的物化,或浊或清,或醇或寡,或烈或淡。饮了这杯酒,似乎就以某种方式融入了当地的山山水水,继而神往不疑,反认他乡是故乡了。关中酒就是这片土地的味道,空杯余香,意犹未尽。看似寻常,其实奇崛。正像北国的冬天,以一色作墨,翩跹天地之间。当你饮了这杯酒,即是把汉唐气象吸纳于胸襟之中,眼前是霓裳声色,耳畔是金声玉振,这就是关中酒的魅惑,也是每个喝了关中酒的人庶几能够抵达的彼岸。

篇3:关中地域的汉魏乐府

关键词:关中,地域文化,乐府歌辞

地域文化是指包括一定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矿藏生物等在内, 以及此地理疆域之内各种人类在内的活动总称。狭义的理解中, “地域文化”的概念大多偏重于人文性质的各种人类社会活动。有关汉代相和歌的研究有非常多的论述, 除了单纯的文艺理论和音乐研究之外, 地域文化与音乐以及文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汉魏六朝的乐府歌辞生成于不同的地理区域, 它的地域之异载负着特定的地域文化, 以此入手作为基点来考察相和歌的异同, 并进一步对相和歌的内在意蕴进行考辨。

郭茂倩《乐府歌辞》中引录着非常多汉魏六朝时期相和歌文本, 然文献中并没有直接将六朝乐府中相和歌辞的地域进行区分说明, 也没有根据地域去解释其不同的文化风格。古籍中《管子·水池》中道:“夫今齐之水道, 躁而复, 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 故其民轻果而贼……宋之水轻劲而清, 故其民间易而好正。”这段文字从比较早的水流的原因上对诸侯国不同水域的人民性格进行分析和论定。那么论及到地域文化色彩与相和歌之间联系的, 首先是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凡民函五常之性, 而其刚柔缓急, 音声不同, 系水土之风气, 故谓之风。”在地域文化的划分上, 李学勤把东周时代的地域文划分为七:中原文化、北方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滇文化、秦文化。这其中文化区域至今也有着实在的意义。秦地关中之地偏居西北, 居高临下俯瞰中原东南, 这里山川水绕物产丰富, 秦地在环境地理方面古代典籍中早有种种论述:“ (秦)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 北有胡貉、代马之用,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 民殷富, 战车万乘, 奋击百万, 沃野千里, 蓄积饶多, 地势形便, 此所谓天府, 天下之雄国也。”从各个方面论述了秦地关中之地作为历代帝都的原因。《剑桥中国秦汉史》中也单独列出地理这一个因素:“秦远处于华夏大家庭之西, 孤立于其他各国之外。它的东面是黄河的大弯道, 黄河先自北向南, 然后突然东流。河之南通往秦的几条通道为多重山脉所阻, 只有很少几个战略要隘可以通行。在这些屏障后面, 秦能在攻打其他国家之前聚集力量。”可见地理因素在整个国家政治要求中的重要。

历代古籍里对于关中之地的文化来源有着纷繁复杂的解释, 一种是西周的农耕文化, 其次西北秦国迁徙过来带的游牧文化, 其次是东周列国时期盘踞于关中大大小小的戎狄小国带来的戎狄文化。这三种文化相互交织作用, 两汉时期农耕文化逐渐占据上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戎狄与游牧文化全面的入侵这里, 因此这里的文化形态复杂且难理, 因此这里所产生的诗歌往往复杂多解。《乐府歌辞》中收录的可判定是关中地区的相和歌辞有《平陵东》《长安有狭斜行》《乌生》。《平陵东》根据《汉书·地理志》可判断, 平陵县在右扶风, 即今陕西咸阳西北。《长安有狭斜行》从第一句可看出此诗产于长安。《乌生》则是长安城附近流传较久远的歌谣谚语。

从这三篇的内容来看, 《长安有狭斜行》:“青槐金陵陌, 丹毂贵游士。方骖万科巨, 炫服千金子。咸阳不足称, 临淄孰能之辈。各国国歌的篇幅长短也不一样。有的短短几节, 有的则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巨制。这些林林总总风格各异的国歌从文化角度来讲, 为了这个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强有力的佐证。

参考文献:

拟。”歌辞用白描的方法极力夸耀长安豪门巨贵的生活场面, 整个歌辞基调充满着欢欣喜庆之愉悦。

《平陵东》:“平陵东, 松柏桐, 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 在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 亦诚难, 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 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崔豹《古今注》中论及此篇是汉代翟义的门客, 为哀悼被王莽所杀的翟义而作的一篇乐歌辞, 这篇追悼悼念之辞笔锋凌厉哀激昂, 字字催人心肝。在写法上《平陵东》更多的展现了汉乐府诗歌“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诗歌语言朴素真诚, 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乌生》:“乌生八九子, 端坐秦氏桂树间。唶我!秦氏家有游遨荡子, 工用睢阳强, 苏合弹。左手持强弹两丸, 出入乌东西。唶我!一丸即发中乌身, 乌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 乃在南山岩石间。唶我!人民安知乌子处, 蹊径窈窕安从通, 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 射工尚复得白鹿脯。唶我!黄鹄摩天极高飞, 后宫尚复得烹煮之。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 钓竿尚得鲤鱼口。唶我!人民生, 各各有寿命, 死生何须复道前后!”这一篇《乐府解题》中解释说“‘乌生八九子, 端坐秦氏桂树间。’言乌母生子, 本在南山岩石间, 而来为秦氏弹丸所杀。白鹿在苑中, 人可得以为脯。黄鹊摩天, 鲤在深渊, 人可得而烹煮之。则寿命各有定分, 死生何叹前后也。”歌辞借助禽鸟的悲剧遭遇侧面的反映整个悲剧的时代,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 歌辞立意新奇富有想象力, 在描写措辞中十分注重细节方面的刻画。从更加广阔的现实主义角度而言, 老乌的命运何尝不是寒门庶族贫苦百姓的命运写照。

此这三首乐府歌辞在描写方式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特性, 在思想特质上往往有着讽喻时代的现实意义。《乐府歌辞》对这三首都有注脚, 从其所注的音乐属性来看, 它们用于乐府演唱的歌辞底蕴都有着秦汉关中地域特有的深厚与浑成, 具有汉魏时代特有的慷慨悲切之感。

除了关中地域的乐府诗歌有着关中地域特殊的文化特性之外, 《乐府歌辞》中所记载的如悲伤低婉的山东乐府、高亢悲凉的荆楚之地乐府等等各有其特色。相和歌辞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承载着不同的音乐特性。汉魏六朝乐府音乐的音乐特性在地域这个范围之内有着稳定的继承性, 体现着汉乐府本身官方音乐与地域民间音乐之间不可忽视的联系性, 这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年版

[2]. (汉) 班固《汉书·地理志》, 北京:中华书局, 1956年版

[3]. (唐) 吴竞《乐府古题要解》, 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版

[4].逯钦立《相和歌曲调考》, 《文史》总第十四辑, 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

[5]. (五代) 刘昫《旧唐书·音乐志》, 北京:中华书局, 1975年版

[6].王运熙《汉代的俗乐和民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版

篇4:关中地域文化

民居是各地方供人类居住建筑,又称房屋。民居是最常见的建筑形态,历史上出现最早,分布范围较广,由于它的特性,使其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差异,各区域的民居建筑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面貌。

民居是指包括人类居住的场所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由于中国面积广大,各民族人口众多,各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因此,各区域的人居住的建筑样式和风格也差别很大。中国的民居出现于全国各地,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对待事物看法的不同,也由于全国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各地方的民居外观布局、内部的结构、造型和局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民居呈现出自然而又可以体现各区域的特色。在民居中,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愿望和对亲人们的祈福、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最喜爱的东西,用一些象征的手法或事物的形态,镶嵌到居住房屋的装饰、纹理、色彩和形状等结构中去。

民俗文化 ,它是传统文化具象的一个层面, 主导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区域不同,而导致区域社会群体的文化差异,民俗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它的传播载体是人。它是由历史演变流传而来,受当时环境、社会、自然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包括特定区域特定的风俗、习惯、思想等 , 是一个民间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且可以反映出历史文化规律性的概念。说起文化,就有雅俗之分,雅文化更多的是对文人墨客的用词尊称 ,而俗文化更多的是来自于民间,两者都是民族的精髓 。 雅文化经历长期的积淀 , 形成民族的精神; 俗文化也同样经历漫长的沉淀 , 形成民族的文化。

关中地区又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其地域广阔,面积大,在这片地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关中人。关中的民居更是历史悠久,目前在一些城镇里仍然保存着清代的民居,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加上失修,很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关中民居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以古朴恢宏的建筑风格,屹立不倒,其空间布局较为严谨,多为四合院和三合院的布局,但院落层次较多,功能分区明确,错落有致很有气势,从空间俯瞰,好像一座座城市的缩影。在关中民居中,最具有特色的要数雕刻了,不少富家商贾、官宦人家在建造住宅的时候,无论是在院墙上、支柱上还是房屋上多通过雕刻来装饰,各种精美绝伦的雕饰随处可见,都体现了房屋主人的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

民居是人类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的传统民居类型最初的形状是“四合院”式建筑,在关中地区地理位置处于秦岭和黄土高原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地区,西是一个在全国号称“四大火炉之一”的城市,夏天最高温度可达40摄氏度,冬季气温最低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冬天室内有暖气,因此防晒成为了人们居住房屋的基本需求。由于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的因素,关中的民居一般都是传统的窄合院式格局,这种格局不但可以减少用地面积宽,加大长度,为节约肥沃的土地提供了基础。为了应对炎热的夏天,关中地区的房屋建筑一般采用房屋两侧的厢房遮蔽阳光,使得院内较少的时间暴露在太阳底下,达到了荫凉的效果。因为关中地区的“房屋半边盖”由此得名。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处地域一处物,一方水土一方人”。事物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空间,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各地的事物形态也有差异,文化艺术也如此,不同的区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关中地区民间手工艺历史悠久,很具有地域特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剪纸是离不开的,在传统的居住建筑当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人们会在窗户上张贴一定的剪纸来遮挡刺眼的眼光,其次剪纸还可以装饰窗户。在关中地区,人们常说的窗花也就是剪纸,也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由于南北东西的文化交流,在中国,很多人都知道剪纸艺术,甚至国外有人对此也感兴趣。在剪纸艺术当中,人们常常也把自己的愿望寓意到剪纸的样式当中去,张贴到房屋的窗户上、灯上、顶棚上等,把房屋布置的美观整洁。关中地区的剪纸艺术不但揭示了广大的人们对幸福美满、和平安定、前程什锦的生活追去求态度,也体现了关中地区的人们多才多艺和生活乐趣。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居和民间艺术文化其实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去理解,可以更好的让人们了解民居的成因和历史文化,从而加深人们对于民居的认识,只有深刻的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和民居,才能让人们做出合理的保护,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们看到的民居其实是当地的人们,根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做出合理构建适合人类居住的建筑物,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性建筑特征,也是他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智慧的结晶。传统民居是民间艺术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和主要手段,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不但反映了地域独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和人文情感,也反映了人们居住其中而具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

无论是人们在房屋建筑上雕刻吉祥如意的图案、花鸟鱼虫、祈福图案,还是贴窗花,都是传统民居的民俗之一。关中地区的民居民俗文化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积淀传承下来的,并形成了关中地区的民俗。民居是建筑艺术、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结晶,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地大物博,地区之间自然环境多变,为此民间文化繁多,而此处我们主要论述的是关中民居相关的民间艺术文化。关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包括剪纸、年画、皮影、秦腔、泥塑、社火脸谱等。剪纸在关中地区也被叫做窗花,其形式是大家最常见的。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我们都可以看到窗花的影子,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一,还可以用于装饰窗户,反映出了当地居民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年画题材较为广泛,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美人、故事传说等四个方面,种类可以分为:门神类、吉庆类、风情类、戏出类、符像类、杂画类等六类,每当逢年过节,我们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关中地区最出名的要数凤翔木板年画了,其起稿、雕刻、上色、胶印均出自于农民手工操作,画面色彩缤纷,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皮影是一种戏曲艺术,通常被大家称作影子戏,一般是由牛皮雕刻制作而成的。陕西很多地方的戏曲都是由其演变而来,其造型质朴淡出,具有装饰性,做工精巧美丽,现在也用于商业类出售作装饰使用。皮影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表演和演唱组成,表演的人拿着皮影站在幕布后面通过灯光的照射,把皮影投射到幕布上,有时候两部分也会由一个人出演,画面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秦腔是中国较为古老的戏剧之一,其表演题材多为当地群众的故事。秦腔发源于现在的天水市,出自于民间,戏曲的表现内容多为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为了生活的不停的与恶势力斗争的决心,内容生活化,富有情趣,也体现了当地的农民豪爽、淳朴、勤劳勇敢的民情民风。每当农民家中有大事、值得庆贺的时候都会有秦腔的出现,也是体现主家身份的形式。泥塑别称又叫做彩塑,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最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淳朴,表现内容多为花鸟鱼虫、兽类等,造型生动形象,色彩别具一格。凤翔的泥塑乡土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美学研究价值较高,备受专家瞩目,由于现在商业化的严重,泥塑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人们往往对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充满很多的愿望和期望,也正因如此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才得以发扬和继承,生活中人们往往希望生活富裕、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为了达到这些愿望,人们常常用了一生的时间在去努力,让他们不懈的奋斗、进去。在居住的房屋上,人们更是煞费苦心,常常把有寓意的图案、动物、花纹装饰在建筑上,为了表现自己的愿望和期望。在关中的传统民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吉祥如意的图案、花鸟鱼虫、祈福图案、寓意前程什锦的图案等,人们通过这些图案来传达和寄托自己的愿望,更多的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美好的祝福、期望和心灵上的慰藉。

在关中民居中随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当地民间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它浸入到了人们生存的每一个地方,与当地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他以一种精神的方式,潜移默化在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观念想法和生存环境造就了人们选择居住房屋的样式和结构,进而形成了关中特有的民居。人们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繁衍生息,与这里的环境息息相关,为此人们创作出的艺术品也与这种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也就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文化样式。我们在看中文化形态的同时,要注意它的文化价值,也要注重其精神价值。

(第一、第二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篇5: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作文

从本质上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

从大的方面说,欧洲与美洲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在欧洲,西欧与东欧又有所不同;西欧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亦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风采各异。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

中国从历史地理条件发展,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解。陈述彭院士将地域文化分为绿洲城市、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并且精辟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列有12个都市群,它们与中华民族多元古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近代建筑也有利用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的实例,从50年代起更有佳作陆续呈现。

篇6:三秦地域文化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邮政公司下一篇:人工珍珠养殖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