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文化及其特征

2024-04-18

关中民俗文化及其特征(精选5篇)

篇1:关中民俗文化及其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其中的风俗习惯则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思想形态源远流长的流传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个民族之间区分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简介易经、道、儒、佛三家

易经,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儒家学说,是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三、调查:

(一)陕西地域文化对关中人的影响

陕西省关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总的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关中人在人格气象上表现为一种“混沌未凿”与“壮怀激烈”两种心态并存的状态;二是关中人的人格气象又表现为纵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横向的“亲疏有别”、“内外分明”两种社会态度。

陕西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关中是汉民族最先形成的风水宝地。更早一些时日,秦王朝就因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进”的影响,关中人的习武公战、勇毅献身、大气刚正的人格气象就逐渐形成;后自西晋末年始到南北朝终,鲜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关中。东汉以来,羌人“大部分已迁到陕西”;而氐人在魏蜀争霸中受到曹操挟持,从武都迁徙于天水、扶风和京兆一带。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通过千百年来的互通婚姻与磨合杂处,关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气”的浸淫。心性结构上形成了勇毅、豪迈和自信等特色。今日,关中人民在任事创业上的另辟蹊径,不拘熟套的生猛气象,在社会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侠士风范,依然清晰可见。

2)“蹭”

一个“蹭”字特别传神地显示了其偏执传统时间观念的非现代性意识。细而言之也有三重义项。

首先,“蹭”是指关中人“内隐性”层面上的“延迟”心理。“延”即拖延心态也;“迟”即迟疑情状也。两相协同,则彰显了关中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品性。他们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体形象。

其次,就是“外显性”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怠堕状态。

最后,就是社会财富和劳动价值(包括时间)分配上的“蹭饭”心理。

关中的原住民遇事绝不会当机立断,而必定要同家长 “对话”,而家长们则通过他们所掌握的经验了知识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儿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讲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气)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关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义“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愣"是一个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个性。这是极需要发扬广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关中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期盼的,这是一种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关中人的“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4)“倔”

一般表现为一种犟牛式的“愣头青”的气质,主要是讲人们的妥协思想资源便极为稀缺

(二)关中风俗文化(秦绣、虎头鞋、皮影、剪纸、麦秆画)

1、秦绣

陕西姑娘爱绣花,在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绣花是农村妇女的必修艺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工”表现为母女相传的形式。“纳纱绣”是陕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在陕南、关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民间刺绣是巧手姑娘、媳妇还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绣花而产生的。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秦绣的另一特点是: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并且秦绣充分的体现出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2、虎头鞋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还赋予它了驱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虎头鞋的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之说。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头鞋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华县皮影四绝: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4、剪纸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明、清时期时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

陕西剪纸分为六种形式:

1)单色剪纸;

2)色纸拼贴剪纸;

3)是点彩剪纸;

4)是渗染剪纸;

5)是纸塑窗花;

6)是剪纸熏样。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5、麦秆画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正因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毅的品质,才造就了麦秆画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麦秆工艺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自麦秆画浮现以来,因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久性装饰。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在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麦秆画的制作技术在当时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九十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秆画的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程度。

四、总结、感受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简单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模式也会相适应的而改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时具进的适应各个时代或朝代的更替和发展也对其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流传、发扬、变化。它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比前人有更高、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时刻贯穿在个民族的生活和艺术成就当中。当我们为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自豪时,更应该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各地风俗文化和习惯日以加深的影响。它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与意识文化之中,成为一种无可代替的文化遗传基因。并成为现代设计无法舍弃的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宝藏,将成为我们特色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近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成就已达到了超高的水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物,或者摆放到一些国家、国际级的重要场合,在多届不同的博览会、交易会和工艺品专业评奖中更获奖无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努力。传承发展中国民俗文化,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篇2:关中民俗文化及其特征

关键词:关中方言,普通话,词汇对比

一.关中方言历史

关中, 即四关之中, 以西安为其核心地区, 这个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十三朝古都, 其所说的方言自然具有非常强势的影响力, 古书中提到的雅言即以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周、秦、汉、唐等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巅峰的朝代均建都于此, 因此当时关中人民所说的语言相当于现今的普通话, 从西周开始, 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1】。虽然如今的关中方言已失去了它高高在上的地位, 成为一种地方方言, 很多人认为关中方言听起来很“土”, 但探究关中方言的演变历史, 却可以发现关中方言看似土, 实则雅, 且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曾经作为普通话的关中方言, 与现今通行的普通话, 虽然都曾是或正是通行语, 但二者在很多方面仍有很大的区别。

二.关中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区别

1. 普通话词汇在关中方言中的词类活用

“扯”, 在普通话中用作动词, 字典中的本义为“撕裂”。例如:扯了二尺布。而在关中方言中, “扯”不仅包含了普通话的所有含义, 而且在词性方面, 除了动词以外, 还可以作形容词, 例如, 要表达“裤子裂开了一道缝”的意思, 关中话常说“裤子扯了”, 这个“扯”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裤子破的过程一定是裤子自身“刺啦”一声, 形状一定是线状、而且范围也并不小。而如果用普通话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常说“裤子破了”, 但这一个“破”却难以表达很多意思:是洞还是缝、范围大小。

“冰”, 系名词。在关中方言词里同时还可以活用为形容词、动词。根据其“凉”、“冷”的属性可以活用为形容词。如在关中方言词里, 常把“凉”说成“冰”。如:“水冰”, “炕冰”, “手冰”, “脚冰”等等, 不一而足。但要主要的是这种“凉”必须是触感, 如果天气渐渐变冷了, 就不能用这个词, 因为天气的凉不是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的, 这种用法在古文里亦是多见。《聊斋志异·凤仙》:“女嫌肤冰。【2】”在关中方言词里“冰”字读去声, 则活用为动词, 如说“把开水冰凉再喝”, “放在冷水里冰一冰”等。

同样, 人, 本系名词, 在关中方言词里可以活用为形容词, 是“像人的样子, 把自己太当回事, 嚣张”义。如说“他, 人得很”, “外, 人成啥咧”等;匪, 系土匪的简称, 是名词。但在关中方言词中可引申为形容词, 是“像土匪的样子”义, 长比喻小孩子顽皮、不规距。如说“外娃匪得很, 成天 (整天) 沿高上低”等;猴, 本是名词, 因猴子生性调皮机灵、活泼可爱, 可引申出“顽皮”、“不正经”、“不严肃”的意义, 活用为形容词。如说“你再不要猴了, 站直了!”;楔, 是填充器物空隙的木橛、木片一类的东西, 或称楔子, 是名词。在关中方言词中可引申为动词, 意义有转移, 是“敲击”的意思。如说“给墙上楔个钉子”等。这种用法, 在古文中亦多见。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楔击鼓吹之声, 飞腾幻怪之容。”【3】

2. 普通话关中方言中表达不同的意义的词语----词义转移或扩大

“我”, “你”在关中方言中, 所指的范围也比普通话更广, 普通话的我只表示说话人自己, 而关中方言中的“我”却有两重意思:第一、同普通话中的含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第二、类似于普通话中的“我们”, 但不包括听话人。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时, 声调也不同, 前者是去声, 后者是上声。同样的, “你”的第一重意思是指单数第二人称, 意义同普通话, 声调为去声;第二重意思是指“你们”, 声调为上声。

例 (1) :你刚才干啥去了?我都在屋里看书呢。

这段话中的“你”“我”发音都为上声, 因此意义分别为“你们”“我们”, 这样就可以讲得通了。

“投”。在普通话中, “投”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动词, 意义为“扔、掷”。但在关中方言中, 却是“等到”的意思, 和“及、到”同义。而这个词义古代就已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了。

例 (2) :“投老心情非复昔, 当时山水故依然。”———王安石《观明州图》

这里的“投”是“等到老”的意思【4】。

“尽管”, 在普通话中有两层含义, 一则表示“不必担心”, 相当于“只管”等。一则表转折之意, 与“虽然”的意思相同。在关中方言中, 也有此两项意义, 但除此之外, 还分别有“立即”“一个劲儿”这两个含义, 这与普通话中两个意义完全不同。

例: (3) 我尽管给他让路, 都来不及。———表立即

(4) 你不要只尽管给二娃说好话, 你还要看着给三娃把工作办了。———表一个劲儿

3. 关中方言特有词语

关中常用词汇有, 而普通话常用词汇中没有的。这一部分也是关中方言词汇最大的一个特色。

“嫽【5】”, 音liao, 阳平调。这是一个极具关中方言特色的词, 可以说是区分其他方言与关中方言的王牌, 在普通话中, 几乎不使用, 现代汉语字典对它的解释为“美好<书面语>”。“嫽”现在在关中方言中的词义仍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意义, 但稍有不同, 古代汉语中的“嫽”表示“美好”, 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 而在今天的关中方言中, 这一意义有所引申, 不仅表示女子长相好, 还可表示人品好、性格好、事物好或事情做的好,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表示不是一般的“好”, 而是“非常好”。后常跟表示程度的“扎咧”“太”“很”, 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表示“好到了极致”。

例: (5) 娃人嫽太太, 没咱嫌的。———形容人品好

(6这案板做的嫽扎咧!———形容事物好

(7) 你这事情给咱办的嫽的很。———形容事情办的好

如要深究来源, “嫽”的本字应为“僚”, 《诗经·陈风·月出》中写到“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可见, 表示长相好这一类的应该写做“僚”, 但后来这个“僚”用来表示“官僚”的“僚”, “僚”作为“美好”的意义便废止了, 由“嫽”来担此重任。

“咥【6】”, 音die, 阳平调。在陕西方言中用作动词。这个字表示狼吞虎咽的吃, 说明吃得很香, 速度很快。而普通话中与此字行对应的“吃”字, 却完全不能表示这样的形象色彩, “咥”字很早就出现古代文献中, 在《周易·履卦》中有“履虎尾, 不咥人”的记载, 在此句中“咥”就表示“吃”, 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 而是形象的道出了老虎撕裂肉狼吞虎咽的样子, 因此在关中方言中这个词延续了这一词义, 表示快速而大口的吃, 形象的表现了人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关中人常说“来咥一碗”“走, 咱咥一老碗羊肉泡”, “咥”字充分表现了关中人民豪爽热情的性格。单就“咥”这个字的书写形式来说, 在普通话中还有一个读音“xi”, 去声, 表示“笑的样子”, 例如《诗经·卫风·氓》中写到的“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但现今, 这一书面语义在现代普通话中已不再使用, 反而是音die的“狼吞虎咽”的意义在关中方言中非常常见, 可以说是关中方言的常用高频词汇。

例: (8) 你咥饱了没?没咥饱再来一碗。

“谝”, 音pian, 去声。这个字在普通话中几乎不用, 但在关中方言中却有着极高的出现率, 它的意思是“聊天”。但“谝”字最早的意思却是“欺骗, 夸耀, 称赞”

例: (9) 清代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这奴才不弹琵琶, 光谝他的汗巾子, 望我夸他。”

在关中方言中, 人们常常使用这个字, 它可以单用, 也可以说“谝闲传”。与普通话对比, 首先, 它是一个形声字, 相对于聊天来说, 更容易让人们第一眼便知道它是和言语行为有关的词汇, “谝闲传”则更形象的道出了这项活动的本质:不谈正事, 只是拉东扯西, 有什么说什么, 见什么说什么。“聊天”也许还或多或少的具有一些正式内容, 但“谝”更多的包含了“拉闲话, 漫无边际的瞎聊”的含义。

例: (10) 这两人一见面就谝上了, 没个完。

(11) 村里人最爱到村头槐树底下谝闲传。

关中方言在正在中华民族的语言演变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关中方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将关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作以对比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关中方言经久不衰的魅力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感。

参考文献

[1]刘百顺关中方言词语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2]郭芹纳关中方言词语考释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3]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特征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6月

[4]佐藤孝关中方言谩议西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5]薛永刚关中方言用字考二则各界2007年第6期

[6]张展华略说关中方言形容词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

[7]鲁林略谈关中方言若干人文杂志2000年1月

[8]王超浅论“咥”和“扎势”安徽文化2008年第5期

篇3:关中民俗文化及其特征

民居是各地方供人类居住建筑,又称房屋。民居是最常见的建筑形态,历史上出现最早,分布范围较广,由于它的特性,使其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差异,各区域的民居建筑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面貌。

民居是指包括人类居住的场所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由于中国面积广大,各民族人口众多,各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因此,各区域的人居住的建筑样式和风格也差别很大。中国的民居出现于全国各地,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对待事物看法的不同,也由于全国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各地方的民居外观布局、内部的结构、造型和局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民居呈现出自然而又可以体现各区域的特色。在民居中,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愿望和对亲人们的祈福、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最喜爱的东西,用一些象征的手法或事物的形态,镶嵌到居住房屋的装饰、纹理、色彩和形状等结构中去。

民俗文化 ,它是传统文化具象的一个层面, 主导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区域不同,而导致区域社会群体的文化差异,民俗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它的传播载体是人。它是由历史演变流传而来,受当时环境、社会、自然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包括特定区域特定的风俗、习惯、思想等 , 是一个民间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且可以反映出历史文化规律性的概念。说起文化,就有雅俗之分,雅文化更多的是对文人墨客的用词尊称 ,而俗文化更多的是来自于民间,两者都是民族的精髓 。 雅文化经历长期的积淀 , 形成民族的精神; 俗文化也同样经历漫长的沉淀 , 形成民族的文化。

关中地区又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其地域广阔,面积大,在这片地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关中人。关中的民居更是历史悠久,目前在一些城镇里仍然保存着清代的民居,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加上失修,很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关中民居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以古朴恢宏的建筑风格,屹立不倒,其空间布局较为严谨,多为四合院和三合院的布局,但院落层次较多,功能分区明确,错落有致很有气势,从空间俯瞰,好像一座座城市的缩影。在关中民居中,最具有特色的要数雕刻了,不少富家商贾、官宦人家在建造住宅的时候,无论是在院墙上、支柱上还是房屋上多通过雕刻来装饰,各种精美绝伦的雕饰随处可见,都体现了房屋主人的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

民居是人类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的传统民居类型最初的形状是“四合院”式建筑,在关中地区地理位置处于秦岭和黄土高原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地区,西是一个在全国号称“四大火炉之一”的城市,夏天最高温度可达40摄氏度,冬季气温最低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冬天室内有暖气,因此防晒成为了人们居住房屋的基本需求。由于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的因素,关中的民居一般都是传统的窄合院式格局,这种格局不但可以减少用地面积宽,加大长度,为节约肥沃的土地提供了基础。为了应对炎热的夏天,关中地区的房屋建筑一般采用房屋两侧的厢房遮蔽阳光,使得院内较少的时间暴露在太阳底下,达到了荫凉的效果。因为关中地区的“房屋半边盖”由此得名。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处地域一处物,一方水土一方人”。事物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空间,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各地的事物形态也有差异,文化艺术也如此,不同的区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关中地区民间手工艺历史悠久,很具有地域特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剪纸是离不开的,在传统的居住建筑当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人们会在窗户上张贴一定的剪纸来遮挡刺眼的眼光,其次剪纸还可以装饰窗户。在关中地区,人们常说的窗花也就是剪纸,也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由于南北东西的文化交流,在中国,很多人都知道剪纸艺术,甚至国外有人对此也感兴趣。在剪纸艺术当中,人们常常也把自己的愿望寓意到剪纸的样式当中去,张贴到房屋的窗户上、灯上、顶棚上等,把房屋布置的美观整洁。关中地区的剪纸艺术不但揭示了广大的人们对幸福美满、和平安定、前程什锦的生活追去求态度,也体现了关中地区的人们多才多艺和生活乐趣。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居和民间艺术文化其实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去理解,可以更好的让人们了解民居的成因和历史文化,从而加深人们对于民居的认识,只有深刻的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和民居,才能让人们做出合理的保护,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们看到的民居其实是当地的人们,根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做出合理构建适合人类居住的建筑物,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性建筑特征,也是他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智慧的结晶。传统民居是民间艺术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和主要手段,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不但反映了地域独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和人文情感,也反映了人们居住其中而具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

无论是人们在房屋建筑上雕刻吉祥如意的图案、花鸟鱼虫、祈福图案,还是贴窗花,都是传统民居的民俗之一。关中地区的民居民俗文化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积淀传承下来的,并形成了关中地区的民俗。民居是建筑艺术、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结晶,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地大物博,地区之间自然环境多变,为此民间文化繁多,而此处我们主要论述的是关中民居相关的民间艺术文化。关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包括剪纸、年画、皮影、秦腔、泥塑、社火脸谱等。剪纸在关中地区也被叫做窗花,其形式是大家最常见的。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我们都可以看到窗花的影子,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一,还可以用于装饰窗户,反映出了当地居民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年画题材较为广泛,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美人、故事传说等四个方面,种类可以分为:门神类、吉庆类、风情类、戏出类、符像类、杂画类等六类,每当逢年过节,我们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关中地区最出名的要数凤翔木板年画了,其起稿、雕刻、上色、胶印均出自于农民手工操作,画面色彩缤纷,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皮影是一种戏曲艺术,通常被大家称作影子戏,一般是由牛皮雕刻制作而成的。陕西很多地方的戏曲都是由其演变而来,其造型质朴淡出,具有装饰性,做工精巧美丽,现在也用于商业类出售作装饰使用。皮影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表演和演唱组成,表演的人拿着皮影站在幕布后面通过灯光的照射,把皮影投射到幕布上,有时候两部分也会由一个人出演,画面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秦腔是中国较为古老的戏剧之一,其表演题材多为当地群众的故事。秦腔发源于现在的天水市,出自于民间,戏曲的表现内容多为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为了生活的不停的与恶势力斗争的决心,内容生活化,富有情趣,也体现了当地的农民豪爽、淳朴、勤劳勇敢的民情民风。每当农民家中有大事、值得庆贺的时候都会有秦腔的出现,也是体现主家身份的形式。泥塑别称又叫做彩塑,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最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淳朴,表现内容多为花鸟鱼虫、兽类等,造型生动形象,色彩别具一格。凤翔的泥塑乡土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美学研究价值较高,备受专家瞩目,由于现在商业化的严重,泥塑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人们往往对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充满很多的愿望和期望,也正因如此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才得以发扬和继承,生活中人们往往希望生活富裕、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为了达到这些愿望,人们常常用了一生的时间在去努力,让他们不懈的奋斗、进去。在居住的房屋上,人们更是煞费苦心,常常把有寓意的图案、动物、花纹装饰在建筑上,为了表现自己的愿望和期望。在关中的传统民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吉祥如意的图案、花鸟鱼虫、祈福图案、寓意前程什锦的图案等,人们通过这些图案来传达和寄托自己的愿望,更多的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美好的祝福、期望和心灵上的慰藉。

在关中民居中随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当地民间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它浸入到了人们生存的每一个地方,与当地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他以一种精神的方式,潜移默化在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观念想法和生存环境造就了人们选择居住房屋的样式和结构,进而形成了关中特有的民居。人们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繁衍生息,与这里的环境息息相关,为此人们创作出的艺术品也与这种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也就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文化样式。我们在看中文化形态的同时,要注意它的文化价值,也要注重其精神价值。

(第一、第二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篇4:报刊文化力及其增值特征

报刊文化力是区别于报刊社物质生产力的一种精神生产力,一种柔性生产力,又同报刊社物质生产力一起,构成报刊社生产力的整体功效。它以导向、价值、理念、魅力、创意、风格等柔性要素形态出现,赋予报刊产品以文化内涵,赋予经营方式、管理风格、人际关系以文化品位。它使报刊社内部形成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等,促进报刊社经营质量的提高,管理成本的降低,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报刊文化力呈现为一种教化功能,对员工产生一种价值认同与灌输效应,形成特定的价值氛围。

报刊文化力表现为价值理念、经营宗旨、管理风格、品牌效应、创新意识等五大要素。价值理念作为报刊社的精神导向,构成报刊文化力的核心内容,是报刊社向心力之本;经营宗旨是报刊社的目标导向,即报刊社经营方式的价值宗旨,是报刊社价值理念在经营范畴内的集中体现;创新意识是报刊社经营之魂和竞争力之源管理风格,是指尊重人的价值理念,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满足员工作为社会人对报刊社有组织归属感的追求;品牌效应则是报刊社的无形资产,是报刊社长期为社会服务的品牌理念的积累,即优质产品加优质服务的文化认同与积累,构成为报刊社外向拓展的有效途径和工具。

在这一格局中,社长、总编以及经营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是核心。报刊文化力可以通过正式组织程序和制度条文进行构建,依托于待定的核心精神要素。在这方面,社长、总编辑以及经营管理者的理念、价值观、管理风格、人格魅力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他们的榜样行为,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从而增殖企业文化力。

报刊文化力是强势报刊社再造新优势的创新资源,更是弱势报刊社开拓新强势的启动杠杆。报刊社的显性物质资源,在报刊社的投入与产出过程中,只是等价转换的过程,它的价值被等价地转移到报刊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中去了,不存在增值的问题。报刊文化力这种隐性人文资源,不仅可以驾驭报刊社显性物质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价值的增值。报刊文化力有四种增值特征:

1.创造性增值特征

报刊社的出版物质资源,在报刊出版生产经营运作中,只是等价地完成价值转换,它不可能实现新的增值。而凝结于新闻出版人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员工的精神力、知识力、智慧力、创造力),则是报刊社投入与产出过程中,创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弱势报刊社完全可能因其昂扬奋进的企业文化的勃兴与成熟,而健步跃升入强势报刊社行列;而曾经红红火火的报刊社,也可能因其放松企业文化创新,而日渐衰落沉沦。这是市场竞争的严酷现实。

2.反复性增值特征

报刊社显性物质在一次性完整投入与产出过程中,就被等价消损掉了,完成了它自身价值的等价转换。报刊文化力则不仅能在这一次投入与产出过程中,实现创造性增值,而且还可以在下一次、下几次、乃至许许多多次继续置于投入与产出过程,完成创造性增值。它绝不会因其一次次被使用,而减少创造性增值的功能,反倒有可能被磨砺得更加强悍。弱势报刊社往往在资金、技术、设备、报刊产品等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处于严重劣势,但如果把报刊社的工作,脚踏实地定位于“冲出重围、杀出生路”的拼搏文化精神上来,群策群力,就有可能走出困境,迎来曙光。

3.传递性增值特征

报刊文化力可以在报刊社内部人际之间传递,还可以在社与社之间传递,也可以在报刊社行业、报刊社与社区之间传递。发送报刊文化力的一方,绝不会因其发送出了自身的文化力而减弱了创造性增值活动力,反倒有可能进一步激发出了自身的更强的创新能力。同时,接受报刊文化力的一方,也可能因其输入了报刊文化力,增强了创新能力。这种报刊文化力的传递性增值特征,为一切弱势报刊社,广吸博纳社内外文化力,凝聚民心,激扬民意,启迪民智,提供了用最小成本取得最佳效益的一条捷径。

4.整体人格性增值特征

篇5: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乡土文化就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民风民俗,包括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广义的乡土文化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1. 聚合价值。2006年初,上海大学王晓明在由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组织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危机”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质量低下,乡村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形态更是匮乏得近乎荡然无存,城市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却已经渗透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这既体现在乡村教育的自觉追求中,也反映在青年农民的生活细节上。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乃是一种生存方式。传统乡村文化之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正在于其中所蕴涵的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乡村文化的解体,其核心正在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虚化直接导致村民原子化生存与民间社会的解体,失去了既有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乡村文化的虚化直接导致村民原子化生存与民间社会的解体,失去了既有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乡村实际上越来越成为一盘散沙”的现实中,认识到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聚合价值。

2. 审美价值。北京地球村主任,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获奖者廖晓义指出:乡村文化可以成为城市人返璞归真的内心方式、价值观念。它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去体验,让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让大城市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去近距离感受真实的泥土和生机。城里人享受乡村宁静生活、空气、水以及文化的时候,作为分享者,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种心灵荒了、自然毁了、身体垮了、拥有的财富还不安全的生活是一种不健康、不快乐的生活。通过乡村旅游,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如果说乡里人的价值重估是“心灵扶贫”,城里人的价值重估就是“精神脱贫”。这里我们看到无论是乡里人的“心灵扶贫”、还是城里人的“精神脱贫”,都揭示了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三、乡土文化的教学意义

1. 研究乡土文化是新课程建设的需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新暖潮,并且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乡土文化课程。如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钱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这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充分说明,利用乡土文化促进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这类研究还十分泛化、笼统,只有粗线条的原则、内容,缺乏有效的措施、方法等。有的只是就乡土文化而“教”乡土文化,没有对乡土文化所包含的全面的教育价值加以挖掘,没有对此进行深化和辐射,更没有把乡土文化与课程融合为一体。将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教育整合,在乡土文化课程开发中,既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上一篇:写音乐喷泉的作文600字下一篇:中信银行校园招聘南京分行笔试通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