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文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地方认同视角的黔中地区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地域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从千城一面的风格面貌,到逐渐重视地方自然环境,注重自然地理、气候以及资源因素,再到逐渐重视地方文化,注重研究文化符号和空间表达形式,强调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对地域文化建筑的研究从自然环境到文化,体现地域的重要性。而同时,地域包含两个层面:地缘层面、血缘层面,地域文化建筑不仅要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关系,而且还要考虑到对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现如今,地域文化建筑对地缘层面以及血缘层面的研究深度不足,导致原有的环境空间特征与民族文化情感表达不够,建筑的地域性表面化,使得人们的地方认同感逐渐缺失,地方归属感以及依恋性不强。此外,黔中地区作为贵州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区域,包含多个少数民族以及传统文化。其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地域文化建筑理论与实践大范围的受到现代化影响,使得地域文化建筑的特征逐渐消失。可见,对黔中地区的地缘层面以及血缘层面进行深度发掘和总结,并探索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策略已迫在眉睫。本文正是立足于当前的发展背景,以地方认同视角为切入点,以文化需求和地域建筑发展为驱动,探索符合当代地域文化建筑发展趋势的设计策略,希望为日后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本文的研究是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中的专项课题“西南多民居聚居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1)的基础支撑下完成。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访谈调查、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黔中地域文化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策略。首先,通过相关地方认同理论的研究,得出地方认同视角下的地域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黔中地域文化特性与传统建筑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对黔中地区地域文化建筑进行调研,总结出地域文化建筑特征。然后,从地方认同下的环境、空间、情感这三个方面分析设计要素,得出整体环境可持续性、空间布局多样性、地方文化可识别性、建构逻辑可发展性四大原则。最后,基于地方认同视角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要素与原则,提出峰丛环境策略、整体空间策略、人文表达策略、当代建造策略,如下:(1)环境适应层面:结合黔中地区的实际地形地势、夏热冬冷的气候特性、森林丰富的资源特征,采用顺应山体形式、适应夏热冬冷气候、利用植被、水体、木材和石材的适应方式,实现适用于峰丛环境的设计策略。(2)空间整体层面:通过黔中地区的地域文化特性与传统建造经验,以及地域文化建筑的调研,总结出适用于黔中地区文化建筑的群体空间、围合空间、平行空间组织布局方式,并研究适宜的空间尺度和空间线性流动序列,来塑造整体空间的设计策略,增强人们的空间体验感。(3)文化展示层面:通过延续地方风貌、提取地域文化元素、设定场所情景、再现地方文化记忆,来渲染空间氛围,从文化体验的角度让人们能够从文化输出的过程转向文化输入的质变,来达到人文表达与传承的效果。(4)技艺建造层面:通过地方材料的传承表达、材料的现代应用、建筑的细部营造、技艺现代化、局部建造呼应、复合建造技术的应用、技术经济可持续,使得地方技术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最后,借助贵阳市观山湖区蓝花叙事文化馆实践项目对所提出的相关策略进行了论证、操作和应用,从而检验并完善所提出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地方认同;文化传承;黔中地区

学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

1.1.2 地方认同感的缺失

1.1.3 亟待发展的黔中地域文化建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黔中地域范围与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地域文化建筑相关研究及实践

1.4.2 国内地域文化建筑相关研究及实践

1.4.3 黔中地域文化建筑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地方认同与黔中地域文化建筑特征

2.1 地方认同相关理论

2.1.1 地方认同

2.1.2 建筑现象学

2.1.3 环境心理学

2.2 黔中地区的地域文化特性

2.2.1 地理环境

2.2.2 自然资源

2.2.3 历史沿革

2.2.4 地域文化

2.3 黔中地区的传统建筑经验

2.3.1 聚落选址布局

2.3.2 建筑组织布局

2.3.3 建筑材料应用

2.3.4 建造技艺经验

2.4 黔中地区的当代地域文化建筑调研

2.4.1 调研背景

2.4.2 实地调研与分析

2.4.3 调研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方认同视角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要素与原则

3.1 基于地方认同的地域文化建筑环境要素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域气候

3.1.3 地方资源

3.2 基于地方认同的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要素

3.2.1 空间布局

3.2.2 空间尺度

3.2.3 空间色彩

3.2.4 空间材料

3.3 基于地方认同的地域文化建筑情感要素

3.3.1 历史文脉

3.3.2 宗教信仰

3.3.3 场所精神

3.3.4 地方技艺

3.4 基于地方认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原则

3.4.1 整体环境可持续性

3.4.2 空间布局可多样性

3.4.3 地方文化可识别性

3.4.4 建构逻辑可发展性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方认同视角的黔中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策略

4.1 地域文化建筑的峰丛环境策略

4.1.1 顺应峰丛山体形势

4.1.2 适应夏热冬冷气候

4.1.3 利用植物、水体、材料地方资源

4.2 地域文化建筑的整体空间策略

4.2.1 多元空间组织布局

4.2.2 适宜空间体验尺度

4.2.3 线性空间序列应用

4.3 地域文化建筑的人文表达策略

4.3.1 延续地方风貌

4.3.2 提取地域文化

4.3.3 设定场所情景

4.3.4 再现地方记忆

4.4 地域文化建筑的当代建造策略

4.4.1 传承土、木、石材料

4.4.2 融合石木地方技艺

4.4.3 复合建造技术

4.4.4 经济技术可持续

4.5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建筑的设计实例论证

5.1 项目背景

5.1.1 项目概况

5.1.2 区位分析

5.2 设计条件

5.2.1 环境条件

5.2.2 用地现状

5.2.3 设计构思

5.3 设计策略

5.3.1 建立峰丛风貌的地域环境策略

5.3.2 塑造适宜可读的地域空间策略

5.3.3 创建情感交互的地域文化策略

5.3.4 打造技术发展的地域建造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上一篇:大学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物流咨询业发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