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心主旨的赏析

2024-04-08

《醉翁亭记》中心主旨的赏析(精选4篇)

篇1:《醉翁亭记》中心主旨的赏析

《醉翁亭记》中心思想赏析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一生著作很多,其中《醉翁亭记》是非常有名的一篇。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醉翁亭记》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思想。

醉翁亭记

环滁(1)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山行(4)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5)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7),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9)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10)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2),云归而岩穴暝(13),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4)。野芳发而幽香(15),佳木秀而繁阴(16),风霜高洁(17),水落而石出(18)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1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20)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1),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2),山肴野蔌(23),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4);射者中(25),奕(26)者胜,觥筹交错(27),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28)白发,颓然(29)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30)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31),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33)欧阳修也。

[注释]

(1)环:环绕。滁(chú除):指滁州城,今安徽省滁县。

(2)林壑(hè贺):树林和山谷。

(3)“望之”二句:望去树林茂密而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蔚(wèi卫)然,草木茂盛的样子。琅(láng狼)琊(yá牙),山名,在滁州西南十里。

(4)山行:沿山路而行。

(5)潺(chán缠)潺:流水声。

(6)峰回路转:山势曲折回环,路也随着转弯。

(7)“有亭”句:有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展翅欲飞似的,高踞在泉水之旁。翼然,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居高临下。

(8)“名之”二句:给亭子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醉翁”的名字来给它命名的。名,作动词用,取名。太守,即郡太守,秦代郡的行政长官。宋代行政区划有州无郡,州长官称知州。这里称太守是沿用旧名。

(9)饮少辄(zhé哲)醉:喝一点就醉。

(10)乎:同“于”。

(11)“得之”句: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若夫:他转连词,相当于“说到那”、“至于”。日出而林霏(fēi非)开:太阳一出来,树林的雾气就散了。霏:云气。

(13)“云归”句:烟云聚扰来,山谷就阴暗了。

(14)“晦(huì会)明”二句:或暗或明,随时变化,这是山间早上和晚上不同的景色啊!晦,昏暗。

(15)“野芳”句:野花开了,发出清幽的香气。这是写春季。芳,指代花。

(16)“佳木”句:美好的树木吱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这是写夏季。秀,发荣滋长。

(17)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这是写秋天景色。

(18)水落而石出:这是写冬天的景色。

(19)“朝而往”二句:早上入山游赏,晚上返回。

(20)负者:肩负东西的人。

(21)伛(yǔ语)偻(lǚ吕):俯身躬背的样子。指老年人。提携:指被人搀扶的小孩。

(22)泉香而酒洌(liè列):泉水香甜而酒味清凉。洌,清。一作“泉洌而酒香”。

(23)山肴(yáo 摇):用山中禽兽作的菜,即野味。肴,荤菜。野蔌(sù速):野菜。

(24)“宴酣(hān)憨”二句:宴会中痛饮的快乐,不在于用音乐来助兴。酣,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25)射者中(zhòng众):投壶的人投中了。射,指投壶,古代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胜负。

(26)奕(yì义):指下围棋。

(27)觥(gōng工):用犀牛的角作的酒杯。筹:酒筹,行酒令时用来决输赢的竹制筹码。交错:杂乱。

(28)苍颜:苍老的面容。

(29)颓然:这里指醉后昏然欲倒的样子。

(30)已而:过了一些时候。

(31)阴翳(yì义):树木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32)“人知”二句: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感到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他独特的乐趣(指太守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前一“乐”字用为动词,有“得到乐趣”的意思。其乐,指滁人的快乐。

(33)庐陵:即吉州,今江西吉安县,欧阳修的家乡。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作的,当时他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之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这些人。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时,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让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使欧阳修感到无比欣慰。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欧阳修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就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欢喜中更多的是悲伤。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中心思想:

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言陷害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却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非常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起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却包含着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以言说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悲伤的复杂感情。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史学成就也很多,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此外,欧阳修的书法也著称于世。

篇2:《醉翁亭记》中心主旨的赏析

中心思想: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赏析

内容赏析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全文共四段,条理清楚,构思极为精巧。

此文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写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照应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为下文的活动安排了一个优美独特的背景。作者接着转向叙事抒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同时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这段层与层间过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衔不着痕迹,给人完整的“山水之乐”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这里用对偶句描写,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此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兵宴饮之乐。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兵起坐喧哗,乐不可支。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第四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之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但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并没有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艺术手法

意境优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俪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

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四季变幻之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描写了四季景物的变化。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四幅画面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洌。

动静对比之美。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结构精巧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

语言出色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篇3:《醉翁亭记》中心主旨的赏析

●案例展示

师:欧阳修被贬滁州时, 其实只有39岁, 他为什么居然自称“翁”, 还把自己描写成“苍颜白发”呢?先在课文中找找理由。

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师:哦, 在他们喝酒的客人朋友中, 他的年龄最大。这是表层原因。请继续思考。

生:“翁”给人感觉是很受人尊重的。

师:一般的老头子文言文中叫啥?

生:叟。

师:哈哈, 就是《愚公移山》中那个被批判被讽刺的老头子就叫“智叟”。

生:欧阳修自称为翁, 表达出一种自得的心境, 滁州的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生:欧阳修是滁州的长官, 他在心理上有一种优势。

师:有道理。你看王老师, 还不算老。但在学校校龄算长的, 资历算深的, 所以, 很多年轻老师就叫我“老王”, 我一点儿都不生气, 还高兴得很呢。 (众笑。)

师:中国是有老人崇拜的心理的。你看中国神话中很多重要的神仙都是老人, 比如玉皇大帝、龙王等。《愚公移山》中开篇就是:“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你看, 把愚公写得这么老, 一方面是主题的需要, 一方面呢, 中国人就是非常尊重老人的。人的年龄越大, 好像智慧就越多。比如孔子在《论语》中怎么描写人的一生的变化的———

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师:人到了70岁以后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年龄不仅是身份的象征, 也是学识、风度的象征。

生:老人已经经历了生命的各个阶段, 对世事理解很深, 能够做到与世无争了, 无功利之心了。所以, 欧阳修自称为“翁”, 想表达自己的追求是没有功利的。

师:“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份纯粹的爱国爱民之心, 并不在意自己的得失。这对于洞穿世事的老人, 更真实吧。这王老师很能理解。一般来说, 越年轻就越注重名利。比如说王老师, 十年前要是评我一个优秀教师, 我会很激动。但是现在评我一个优秀教师, 我还是很幸福, 但不会太激动了。 (众笑。)

生: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阳修纵情山水, 早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在沧桑的大自然中, 他忘记了时间, 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把自己看作了经过长期的岁月的打磨而富有智慧的人。

师:这个感悟很独到。人在自然中, 受到大自然的宏伟、高深、神秘的熏陶, 于是觉得自己和自然一样悠久一样丰富。

生:我想欧阳修肯定有点儿少年老成。

师:少年老成!应该有道理。但凡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都少年老成的。

生:在中国古代, 战乱繁多, 人的生命本来就短暂得多。很多人五十来岁就死去了。欧阳修39了, 在当时看来, 他确实也走到人生的秋天了。

师:有道理。古人说, 人生七十古来稀。不像现在, 男人40岁, 还是半成品, 50岁以前, 都还是青年呢。 (众笑。) 好像欧阳修活到69岁, 在当时看来, 也算长寿了。活到40岁了, 确实已经到人生的后半段了。

生:我觉得主要还是老人受的约束相对较少, 所以更能放浪形骸, 更能够随心所欲。于是欧阳修就把自己想像成为一个老人了。

…………

师:从这个“翁”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受人尊重的欧阳修, 一个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欧阳修, 一个充满智慧和悟性的欧阳修, 一个爱国爱民无功利心的欧阳修, 一个随心所欲纵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欧阳修……

●技法赏析

这一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气氛活跃, 教学思路由窄渐宽, 且放收自如, 可谓是课堂尽是“精彩”。

王老师为什么能把一节有些教师只能“枯燥”而教之的古文教学的如此活泼?如此精彩呢?原因是王老师的教学做足了“一字搅起满堂精彩”的教学真功夫, 我们不妨从三个环节来体验王君老师的“翁”字教学———

1.备课时费尽心思炼“翁”字

我们知道有了精彩的准备, 才有可能拥有精彩的课堂。王老师在课前对《醉翁亭记》一定是进行的细致剖析, 万般解读———不然, 被许多教学者忽视的“翁”字是不会进入到王老师的“法眼”的。看似无关紧要, 稀松平常的“翁”字, 成为王老师备课的“关键字”。如何发挥“翁”字在课堂教学中的“串领”作用呢?王老师事先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教学经验对“翁”字进行了所有可能的解释“备份”:翁字的表面意义、翁字的生活意义、翁字的社会心理意义、翁字的文化意义等, 都成为王老师在课前“所备周详”的内容。如果我们在备课时也能对文本进向细致周详的解读推敲, 就不至于让自己对文本一直处于肤浅的理解层面, 也就不至于出现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的无味了。

2.教学时活泼开放议“翁”字

课堂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体验语文精彩内涵的方法之一。王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翁”字的精彩一问, 成为学生开动脑筋、热烈讨论的重要引领。王老师对学生的提问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先是用“39岁”与“翁”的矛盾感提出初步疑问, 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然后又从“翁”问到“叟”, 继而引领学生体验到了“翁”的社会心理含义和历史文化含义, 可谓是纵古代论今, 精彩纷呈。最后又用“翁”与“39岁”是不是真矛盾为疑问, 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到去看“翁”的生理含义, 于是学生的疑问顿消。学生的疑问消除了, 因“翁”而起的热烈议论也就到了尾声, 可见王老师对教学进程的把控能力是非常强的, 真正做到了收放自如。

3.归纳时言简意赅串“翁”字

当课堂教学完成了对“翁”字的热烈讨论之后, 教师最后“出面”做归纳。王老师对学生讨论进行了整体梳理, 然后以自己高超的语言归纳能力做陈辞:从这个“翁”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受人尊重的欧阳修, 一个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欧阳修, 一个充满智慧和悟性的欧阳修, 一个爱国爱民无功利心的欧阳修, 一个随心所欲纵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欧阳修……这最后的陈辞节奏明快, 富有诗意, 言简意赅。王老师用“翁”字串起了文本的内容, 也串起了语文教学的满堂精彩。

篇4:《醉翁亭记》中心主旨的赏析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本文的题目就有一些值得玩味之处。首先, 一个“记”字点明了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或写景抒情的文章。事实也是, 本文完美地将写人记事绘景抒情于一炉, 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的生活现实。“夜游”一词更是新颖醒目, 读之心生悬念:为什么要夜游?夜游会有一番怎样的经历呢?如果不忙着看下文, 略微开动脑筋想一下, 就觉得这也符合苏轼的个人特性, 他不就写过一首很有名的夜游诗《海棠》吗?其诗曰:“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深夜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装。”这个珍惜时光、珍惜美景、风流多情的苏轼, 梦与月都是他常写的题材, 今天他“夜游”承天寺, 也就自然而别致了。

二、一个短小而完整的情节

读全文, 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一段真实的生活:某年月的一个冬夜, 月光皎洁, 孤独的诗人去承天寺找张怀民, 二人一起漫步于寺院, 不顾冬夜的寒冷, 纵情赏月。故事短小, 可一个热爱自然、渴盼清明日月的人物形象已跃然纸上。不是么, 仅仅为这点小景, 在他人的院子, 不顾严寒?但也恰恰是这点小景, 陡然触动了作者那一时平静的心, 赶走了他那旷达乐观的心绪。他刚赏到月景, 就动情而理智地感叹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人”, 让人看到了作者的清闲———有官无职, 也让人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一个“但”字和一个“少”字, 又分明道出了作者内心的自慰、不平与愤懑!不难想象, 诸种感觉齐上心头的苏轼, 自然而然就失去了继续赏月的兴致。真的, 他还能再赏出一些什么来呢?———此景此情已经够了!因而文章至此便戛然而止, 一个刚刚开始的故事就成了瞬间丰满的结果, 一段情景交融的生活就立马凝固成了永远冰封的特写。

苏轼评论自己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 滔滔汩汩, 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物赋形, 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其他, 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 从胸中自然流出, “行于所当行”, “止于不可不止”;看似“小文章”, 其实是“大手笔”, 乃中国文化长廊的一绝啊!

三、一个简明而深刻的主旨

毫无疑问, 本文结尾处的议论语集中揭示了此文的主题。“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外在的这些自然美景其实并没有什么希奇的, 为什么人们却没有发现没有感受到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自答, 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是缺少闲暇的心境, 只有像作者这样清闲、心净, 才会关注和欣赏到这些自然美景。此为第一种阅读境界:与文本对话, 以文中景悟文中情。

进而我们又会向深处想:人们都在忙于什么事物呢?是生计吗?很容易, 我们会进一步联想到中国的封建社会史、中国文人的文化追求, 从而能从更深层次上领悟到:世人都在追名逐利, 而作者却能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超然。此为第二种阅读境界:与心灵对话, 以读者心觅作者情。

如果知人论世, 我们又会读到一个忧愤的“闲人”、一个虽有追求但并非真正旷达的“闲人”!元丰二年七月,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政敌弹劾, 并以讽刺新法的诗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 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0多天, 几乎被砍头。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 12月苏轼获释出狱, 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苏轼甘愿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人吗?当然不愿意。略早些时候, 他由京城被调到江浙任上时, 忙碌之余不就有“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的想望吗?任上尽管很有作为, 不还是抒发“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的济世壮志吗?总观苏轼一生, 他确实是不求名利、旷达乐观的, 但他也总是勇对现实、积极用世的, “达则兼善天下”, 穷又能不只是“独善其身”, 他会做一个真正的“闲人”吗?他会有一颗真正的“闲心”吗?到黄州后, 苏轼给好友李端叔的书信说:“得罪以来, 深自闲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此时的苏轼不但不被朝廷信任, 也被世人遗弃, 身在荒远之地, 只有寄情山水、放浪形骸, 其苦闷、无聊、愤懑的心情可想而知。就在苏轼临终前的《自题画像》诗中, 他还写道:“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其“人生如梦”, 恨恨哪可论?

上一篇:海飞丝推销方案下一篇:四类问题孩子的教育方法_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