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拓展阅读练习

2023-05-25

第一篇:醉翁亭记拓展阅读练习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模仿了柳宗元的文章的基本格调和具体表现方式,并在文字中融入了个人独特的体验,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沧浪亭记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⑦淮南纳土⑧,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⑨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⑿、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⒀之所争,子胥、种、蠡⒁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⒂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⒃,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⒄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选自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环绕 (2)等到 (3)流传 (4)尽

2.D

3. 苏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4. (1)可以濯我缨 可以濯我足

(2)退隐不仕

5.“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指道德文章)

《沧浪亭记》读后感

《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获罪遭贬后写的一篇散文,读之颇多感慨,以至于不得不述诸笔端,以展放胸怀。

苏舜钦写道:我因获罪被罢去官职,一时间不知哪里能够安身,茫茫然只得携妻子一路南下,在吴中苏州一带暂时居住下来。

开始,租人家一间土屋住下。不久盛夏来临,土屋内沤热得像蒸笼一般。地方狭窄,气都出不来,就想,能不能找到一个高处空旷的地方,好好舒展舒展胸怀。寻觅多日,总不能办到。

有一天,路过官学,这里的环境,就像我要寻找的地方,不由得驻足而立。

东边是一片苹果林,郁郁葱葱;走到土山高处,向下看,有一处水面,宁静宽阔,透着一种野调,与城里完全不同。

靠近水边,一条小路,隐隐而去,一直伸向杂花修竹之间。又向东走了数百步,是一处废弃的旧所,纵横大约八-九十米。

废墟三面环水,有一座小桥,通向陆地。桥的南面更加开阔,周边没有民居,两边都是自然生长的林木杂草,树木有疏有密。

于是我走访了当地几位老人,他们说,这是古时吴越国一位钱氏国君的近戚孙承秸的废园。看那低坳与高起的地势,当年盛况约略还在。我喜欢这个所在,久久徘徊,终于用四万钱买下。在北边曲折的河岸处,建起一座亭子,起名为“沧浪亭”。在沧浪亭前面种植竹子,沧浪亭后面环水,水的北边又种竹子,竹子生长起来,延绵没有穷尽。水面清澈,岸边林木苍翠。在风清月明的夜晚,水光树影,会映照在门窗之间,坐在沧浪亭上,月光、水色、竹影、亭子,相互之间,格外适宜。

我时常划着小船,头戴幅巾飘然而去,洒脱得忘记回去。有时饮酒长歌,有时亭中长啸。沧浪亭地处乡野,人迹罕至,鱼儿、鸟雀与我同乐。身体舒适,心情也不再烦躁了。看到的和听到的,纯正无邪,人生道理更加透彻清明。返思从前,流连荣耀屈辱和急促动荡的官场,与细如锱铢的名利斤斤计较,竟与真趣相隔,由不得感慨,从前真是太浅薄了!

唉!人是容易受外物影响而触动内心的。情感阻塞了,心性就压抑,将情感寄托在事物上,然后才能够排遣思绪啊!

而情感寄托在某一事物上太久了,又会使人沉溺其中,以为一切就该这样。如果找不到比原先寄托情感更好的事物来替代,就又陷入悲苦境地难以解脱。

世间最令人沉溺的莫过于仕宦之途和名利场,人总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古来多少有德才的君子,政治失意,忧闷致死,不都因为没能悟出超越自我的道理吗?

我因罪废黜,却得一处佳境,可以冲淡旷远,不被驱遣,又能见出内外、得失的本源。对古往今来的名利一笑置之。还能不忘快乐的原因,这是自然美景给我战胜自我的力量啊!

孔子周游列国,听到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于是告诉弟子们:一切快乐忧伤,都可以自己掌握。

今人也有这种洒脱:即便行至水穷处,还可以坐享洗脚时啊!

沧浪水清,喻指世道清明。“缨”指官帽。世道清明了,就去做官报效国家。那世道污浊了,怎么办呢?“可以濯我足”,即归隐江湖。因为江湖,何尝不是精神归宿?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第二篇:拓展阅读:几种树

几种树

叶圣陶

杨树直挺几丈高, 柳树倒挂细枝条。 银杏叶子像扇子, 香椿叶子像羽毛。 桃树杏树开花早, 马缨开花春夏交。 松树柏树常年绿, 枫叶秋来红叶飘。

第三篇: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拓展阅读

作者:陆定一简介

陆定一(1906~1996)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元勋之一,学识渊博,对古典文学和历史造诣较深,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丰富的知识。他的英文水平较高,青年时代翻译了不少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延安时期,曾参与毛泽东同志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翻译工作。

从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到1996年去逝,他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也曾遭遇坎坷,受尽人间的屈辱。他的一生,是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生平:

1906年6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

1925年在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读书时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

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任共青团南洋大学支部书记及上海法南区团委书记。同年秋调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编辑《中国青年》。

1927年4月下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5月在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在反革命政变面前,他坚持斗争,为革命力量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初,陆定一根据团中央的指示,到广东帮助广东团省委工作,协助组织了100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

1928年秋,陆定一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仍担任宣传部部长,主编《中国青年》。

1928年底,根据党的决定,陆定一赴苏联莫斯科,与瞿秋白、邓中夏等同志一起同王明等人的错误进行了斗争。

1930年陆定一回国后,继续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1931年,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后,陆定一被错误地撤销了团中央委员、团中央宣传部部长职务。

1934年10月,陆定一随中央第二纵队干部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后,他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编《红星》报。

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参加了东征、西征,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定一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总部野战政治部副主任,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

1940年底,陆定一奉命回延安。

1942年4月,他负责编辑《解放日报》的《学习》副刊,撰写了《从实际出发》等比较有影响的文章。

1942年8月,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他撰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在新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5年,陆定一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7年1月,他发表了《对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一文,在全国和世界上引起广泛注意。

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陕北时,陆定一兼任中央直属队政委,随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做出了出色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定一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

1957年,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员,随毛泽东同志赴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1959年,陆定一任国务院副总理。

1960年,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员,随刘少奇、邓小平同志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

1962年,他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5年,他兼任文化部部长。

陆定一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陆定一遭受林彪、“四人帮”的严重迫害,被关押近13年之久。

1979年6月,陆定一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副主席。同年9月,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

1980年3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

1983年6月,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在党的第十

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1年他85岁高龄时,还主持编辑了他从1926年到1990年的文稿,在亲自撰写的文集的自序中,以简练的文笔颂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第四篇:拓展练习07

高三语文拓展练习07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轱辘 酤酒 沽名钓誉 怙恶不悛 B. 诳语 逛街 热泪盈眶 匡谬正俗 ........ C. 逾越 伛偻 向隅而泣 踽踽独行 D. 熨帖 愠怒 良酝佳酿 云气氤氲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提词 题词勉励 名副其实 馆藏画幅B. 蜚声 烟霏雨散 匪夷所思 芳草菲菲 C. 馋害 谄谀取容 像貌端正 穷形尽相D. 奖掖 以逸待劳 人才辈出 按部就班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__________他的“五虎断魂枪”。

②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_______,确实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

③两国划定边界,如果是河流,往往以河流或主航道的中心线为两国边境的________。

A. 熟悉 扶植 界限 B. 熟习 扶植 界线 C. 熟习 扶持 界限 D. 熟悉 扶持 界线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这样做既可以使大家得到锻炼,又可以为集体增加一点收入,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B. 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如有一点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C.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东南亚国家在近日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的灾难表示同情和慰问,对邻国所受苦难,中国感同身受,并将对有关国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D.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昌黎之文别开生面,而至东坡,别出心裁,蔚然成一代之........大观。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型国营企业发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

B. 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2004年是又一个大选年,选举结果是民主党克里竞选失败,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为美国第55届总统。

C. 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喜爱。D. 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思想政治课都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7.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的书名:《

理由: 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3).驾一叶之扁舟, 。 , 。 (4).哀吾生之须臾, 。 , 。

教师寄语:以你的自信,以你的开朗,以你的毅力,还有我的祝福,你一定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

肩膀

他们有的衣衫褴褛,家徒四壁;有的出将入相,权倾朝野。他们有的徜徉恣肆,“挟飞仙以遨游”;有的周旋于朝野中,先忧后乐。无论在红尘之中的际遇有多么不同,丹青竹简上深深刻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因为,他们的肩膀上,背负了整个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闾大夫的低声吟唱又一次穿透历史迷雾在寂静的夜里响起。“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日子以成为过去,为何你还要如此坚持?你大可以拂袖而去,从此隐居山林,与造化同游,何等逍遥自由!为何还要一次次苦苦劝谏,徒劳无功,只是害了自己?是肩膀上的重任一次次的激励与催促吗?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吗?是青年时的济世之志吗?“心念楚国,系心怀王”是你的肩膀心甘情愿背负的重担。所以你的名字深烙在华夏文明上,鲜活了千年。

你的肩膀上扛着历史的重量,在汨罗江边徘徊了那么久,那么久。你的肩膀上背负着民族的尊严,在我们心中优游,永远,永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悠闲地轻唱。“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世人汲汲皆为何?采菊东篱,悠望南山,如此生活岂不惬意?何必以清白之身翻滚于浊淖潮汛之中,白白玷污了自己?“穷则独善其身”,何况置身乱世,举世浑浊?既然无力回天,那就坚守一方心灵净土,还自己一方自由的天地吧。五柳先生肩负百世以来士人最单纯的梦想,影栖碧泉,消失于历史的迷雾中,再也没有转过身来。

你的肩膀上负着一片桃源,身居世外,羡煞了无数世中人。你的肩膀上负着炎黄子孙精神的月亮,守护了无数人心中最纯净的角落

屈平的哀吟的汨罗江边回响,响扼行云,久久不息;渊明的短唱在东篱边低旋,锵鸣金石,欣然,悠然。

他忧国忧民,是天下士人的榜样;他坚守自我,是所有隐者的精神寄托。

他肩负了楚国的存亡,人民的忧苦;他肩负了单纯的世界,心灵的家园。 他肩负了“入世”的梦;他肩负了“出世”的情。

他肩负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他肩负了“云自无心水自闲”的逍遥。

他们的肩膀负起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他们,是历史的肩膀! •

[简评]这是一篇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的妙文。其妙在于:

一、双流出源头,共汇合于海。文章以描述屈原、陶潜的人生追求为两条线索,恰如两溪水流汩汩而出、滚滚而来,在其行进途中,二者又辉星朗月、秀木芳花,各呈态势、互为观照,最终在经天纬地不同理念的追求中融入历史之沧海。

二、有分有总,叙议结合。文章先总写二人共同肩负着整个历史,然后分写他们在肩负历史中追求的不同,最后再总写其肩负着整个历史文明。具体行文中时,采取先引诗句,在描述演绎诗意,最后以议论得出结论。如此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学得为文章法。

教师寄语:以你的自信,以你的开朗,以你的毅力,还有我的祝福,你一定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

第五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阅读能力在语文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力,可是从目前看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方面还有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本文中,将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拓展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着很多的问题,只有进行拓展阅读的教学,才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读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才可以激发出读书、阅读的激情。拓展阅读原本就有延展性,它能够补充课堂知识,具备了灵活性和相对开放性,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拓展书籍,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小学语文当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语言的积累,开展拓展阅读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迈向更加宽广的新世界,也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增长见识,塑造出良好的语文素养,从而更好地积累相关语言知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语文中,写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了阅读能力,就会严重阻碍到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开展拓展阅读,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丰富写作的素材,还能够让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更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一)营造阅读环境

大家都知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环境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阅读课程也是一样的,如果在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加流畅、放松,从而逐渐进入阅读的世界,慢慢体会文字和其中的思想。教师不但可以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可以作出一定的引导,倘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细心的引导,学生也可以从另外一方面受到影响,激发出他们想要阅读的欲望。通过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将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强化。

(二)引导阅读想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各种不一样的方法来告诉学生,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说,在你看到一幅很好看的画时,可能就会想到很多与画相关的事物,阅读也是一个道理,在读到一些比较优美的诗句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作出想象引导,逐步逐步地延伸开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当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丰富阅读内容

阅读具有着独特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是说只要量大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最关键的就是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是不是可以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必须注意与科比的内容进行关联,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本的纰漏,或者增加一些最新的文化知识,从而让学生可以取得全方位的发展。

(四)探究阅读方法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会用到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学得更好,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中,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对阅读方法的选择,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时候,方法尤其重要。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懂得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阶段的小学生要运用不一样的方法来传授语文知识。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它们放开声音读出来,而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要教会它们进行默读,把自己的思考一起放到阅读当中。

(五)定期开展活动,进行读书成果的交流

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光靠学生的埋头苦读是没有用的,更加需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教师或是家长,也可以加入到学生之间的交流当中去,像这样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有效地把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

(六)举行与阅读成果相关的比赛

举行与阅读成果相关的比赛,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比赛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可以让学生之间获得更好的互动,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七)改革小课堂

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原来“照本宣科”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让小学生更多的是自愿参与到语文阅读当中,比如说语文教师在讲述阅读方法的时候,可以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来扮演阅读材料当中的人物,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到阅读材料当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就拿《峨眉道上》这篇文章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同类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先学习或是温习一下《挑山工》这篇课文,让学生可以自觉领悟到“铺路人”与“挑山工”有着类似的地方,让学生发现其实“铺路人”、“挑山工”和我们是一样的,都是平凡人。运用这种方法把拓展阅读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与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结语

加强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可以让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所提高,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缺少兴趣是因为缺乏语文阅读。开展拓展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感,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增加文化积淀,拓宽视野,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提升,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N].中国校外教育,2013

上一篇: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总结下一篇:在同志欢送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