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伴随的课堂

2024-04-13

名曲伴随的课堂(精选9篇)

篇1:名曲伴随的课堂

名曲伴随的课堂

昌乐特师附小郝秀丽

上午,给孩子们上课的课题是《二泉映月》。课文记叙了阿炳谱写曲子的过程,文笔细腻感人。一节课下来,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课堂伊始,我把昨天准备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给孩子们听。音乐一响,孩子们地精神劲和注意力马上就提起来了。伴随着优美忧伤的曲子,我指点着,孩子们学习着,我们一块入情地欣赏着。

丝丝乐曲中,我们听懂了琴声的委婉动听,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升,乐曲进入了高潮,我们仿佛听到了阿炳的心音,那是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的向往。乐曲久久地在耳畔回响,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听、静想,我们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淙淙流水,看到了水波映月下的静影沉璧,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听着、品着,我们似乎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绝强的呐喊……

不觉间,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文本中意犹未尽,有的学生还请我课下再与他们共同欣赏。看来,名曲的魅力可真不小啊!

篇2:名曲伴随的课堂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是与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的新世纪,一起来到我们中间的。它带给我们教师很多宝贵的馈赠:不仅是新“课标”,还有新理念、新方式,新思维、新行为……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挑战了教师的生存方式,撼动着教师的生存状态。

在课堂上从事语文教学实践探究达二十年的郑百苗老师,从他诗意地栖居着的校园里,挟带着一身碧葱清新的“田野气息”,和一部《走近语文新课标》的手稿,在早春二月的一个星期天,来到了我蜗居的“容膝斋”,谈甘言苦,论教说文。

记得心理学家弗罗姆曾经提出人类有着两种不同生存方式的.话题:以“占有式”生存的人,会简单地把物据为己有,但在拥有物的同时,忽略了“我”的存在,相反为物所控制;以“存在式”生存的人,却不会简单地为物所异化,始终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从而创造性地对待和使用“物”。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教师,确实也有不少教师,一辈子兢兢业业地从事着“知识传授”的工作,他们也许已娴熟了教科书之内的知识体系,拥有了令人尊敬的30年教龄,然而却在“书越教越不会教”的心态下,步入了退休生涯。于是,回首往事,未免茫然: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因何未能成为“专家”,反而沦为“生手”?拥有了一生所能有的教龄,因何最终并不拥有“自信”?

展读郑百苗老师的手稿,仿佛与他一起在潜心课堂教学,探究教学设计,从事课题实验,挑灯笔耕不已……因此为之庆幸:“走近语文新课标”的他,不仅获得了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这也许正是今天走进新课程、走近新课标的所有老师的写照――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逐渐变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请别以为只有教育理论需要研究,而教育、教学实践是不需要研究的。须知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它包括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种是理论形态的存在”。①这种对实践形态存在的研究具体表现在“教育研究能够转化和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它激发了教育实践者的变革意识和变革欲望;它改变了教育实践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其成为更科学更有效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简而言之,它能够有效地影响和改变教育生活与教育存在。”②总观本书的内容,有来自教学实践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和解读,虽然只是探索,但给我们带来的却是火热教学生活和浓浓气息;也有来自教学第一线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探究,虽然只是初识,但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很有价值,颇多启迪的尝试;有出自教师之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很有见地的评议;也有来源于真实课堂生活的反思与品赏……这些丰富的材料,雄辩地说明了教师不仅是研究者,而且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课堂,而课堂正是检验教育理论的最理想的实验室。像郑百苗老师那样“走近新课标”,不仅是从事教学,而且能同时反思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学,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走上了一条成为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幸福康壮大道。

《爱弥儿》开篇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③所谓“造物主之手”也就是“自然之手”。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课堂就是“自然”,课堂就是教育、教学的原生、原创之地!

带着理念进课堂,伴随反思出课堂,或许这才是我们所企盼的“教育科研雄风”!

专家教师的阵地永远在“焕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

――周一贯

篇3:让健康的心灵伴随语文课堂成长

一、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从主观上讲,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 身高、体重、肩宽和胸围等身体特征都发生着快速的变化, 各项生理机能也逐渐走向成熟, 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增强, 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既成熟又未成熟的“人生十字路口”。这时, 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各种各样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产生。从客观上讲, 在当前升学与就业的巨大压力下, 在激烈竞争的现实状况下, 青少年学生身上所肩负的担子最重、所面临的竞争最激烈、所承受的压力最大, 从而所遭受的困难与挫折也就最多。

因此, 在这种内外躁动不安、超负荷、超强压的复杂心理状态下, 青少年学生厌学、逃学、出走、自杀等案例也就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 教师如何让青少年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迈出坚实的人生脚步, 最终顺利走向人生的成功, 也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极其有价值的重要问题。

二、立足语文课堂教学,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 大部分农村中学没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的同时, 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沃土。

(一) 给学生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我们可以领悟到:每一个健康人都有一些需要,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后, 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只有满足了学生渴望平等、互尊、合作的需求, 学生才会有求知的需求, 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避免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 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 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 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 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 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 (马斯洛语) , 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学习,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而和谐课堂氛围的创设要求教师认清自己的角色, 尊重每一个学生, 努力做到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学生看作在人格上与自己平等、独立的个体, 打破长期固存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 充分信任学生, 让学生抛开压力和隔阂, 无心理负担地与教师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 而且要尊重学生的思维, 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见解时, 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 论认识, 说感情, 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 同悲欢, 共离合。学生只要言之有理, 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 多给他们创造机会, 与教师交流、与同学合作, 鼓励他们展示自己。如:多提问他们, 多让他们与同学讨论, 在教学“口语交际”时, 多让他们发言, 让内向学生在这种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中, 学会尊重、信任别人, 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会与他人交往。

和谐的语文课堂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若教师不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必然会增大, 心灵上达不到沟通, 情感上达不到共鸣, 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二) 给学生一个自信的语文课堂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源泉。苏格兰哲学家卡莱尔曾说“人世间最可怕的怀疑就是对自己的怀疑”, 丧失自信心, 是人生前进道路上最致命的陷阱。那些成绩较差、屡试屡败的学生最易丧失学习的信心, 产生自卑的心理, 甚至丧失对人生的信心。面对这样的学生, 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讽刺、挖苦, 而是要用爱心、激情点燃他们自信的火花, 用鼓励、表扬帮助他们重拾自信。

去年我刚接班时, 发现有个女生的语文期中考试成绩竟然是2分, 当时我觉得不可思议:语文怎么考, 也不能只考2分呀!上第一节课时, 我特别注意了她, 我发现, 她竟连简单的课文也读不通, 同学的嘲笑声让她低下了头。我立刻意识到, 这是一个被自卑困扰已久的女孩。让她坐下后, 我对学生们说:“唐代诗人李白说过, ‘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个人都有他生存的价值, 每一个人内在所蕴藏的原始潜力一旦被挖掘、发挥出来, 都有可能取得非同寻常的成就, 我们不能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也许就是这几句话打开了她的心扉, 以后的早读课, 我经常看到她坐在其他同学的周围, 听别人读书, 有时还和别人一起读。一段时间后的一节语文课上, 她竟然举起了手主动要求读书, 我欣喜地给她提供了表现的机会, 没想到她读得不仅正确、流利, 而且恰当地表达出了感情,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身为教师的我在惊讶之余更是万分激动。期末考试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她竟然考了六十多分。

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的课堂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教会技能, 更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 千万别吝啬你鼓励的话语, 它带给学生的可能是一辈子的激励。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优势, 因势利导, 唤醒孩子的自信意识。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 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这一句中所表达的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从他身上感受一种不可抗拒的自信, 从而使自己受到这种力量的熏陶、感染。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本上所学的古诗文名句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诗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坚定自信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三) 给学生一个积极乐观的语文课堂

有些学生成绩虽好, 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一旦遇上困难或挫折, 就会向挫折屈服, 成为困难和挫折的牺牲品。所以, 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任务, 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首先, 用自己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

身教胜于言教。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教师要避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语、一个眼神都要充满激情、传递情感, 将教师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积极情绪的感染。

其次,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能提高抗拒挫折和缓解心理冲突的能力。那些因一点挫折就情绪波动很大的学生, 其不健康的心理是由于他们对人生价值的错误理解而导致的。因此, 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实例,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不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 从而让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克服悲观主义情绪。在这方面, 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最为典型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材中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其作者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在政治被贬、人生失意之时寄情山水, 尽管他们境遇相同, 但他们表达的感情却有别。在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对他们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进行分析比较:柳宗元主要表达了心中的凄苦冷寂、愤懑难平;欧阳修表达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而范仲淹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旷达, 并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相比之下, 不难发现, 范仲淹的思想境界最高。接着, 我再进行引导:“做人就要像范仲淹那样, 成功时不得意, 失意时不沮丧, 只要志存高远, 无论身处何处, 都会安然自乐。”不少学生从中受到了精神的鼓舞, 学会了坦然面对眼前的挫折。

最后,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

语文教材的营养很丰富, 它蕴涵着许多战胜挫折的方法, 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 让学生学会“冷静对待”、“树立信心”;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 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教学《荒岛余生》时, 让学生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激励”等。

当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不是让语文教师脱离语文教学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立足语文学科自身任务与学科的规律, 去寻求两者的结合点,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发展,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是渗透式教育。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本文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切入点, 简要分析了现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指出, 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和教材资源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兼任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角色, 承担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

[2]王青云.如何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新科教, 2008, (12) .

篇4:让世界名曲步入初中生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世界名曲;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名曲欣赏

世界名曲在音乐课堂中的加入:如今我们的音乐教科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有很多地方与现实生活脱节,导致无法进入学生的内心,致使学生无心或者无兴趣积极地参加到音乐课堂当中。如果不能在音乐课堂中学到直接而有效的音乐知识,那就值得教师进一步探究,究竟现在的初中生需要怎样的音乐食粮,只有明确好学生的需求,我们才能正确配餐,给予学生在音乐方面渴望的营养丰富的便当。

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听到的世界名曲,我们究竟知道多少首呢?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我就经常越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在大街上听到一段旋律,就感觉这旋律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在我脑袋里转来转去地还是说不出是哪位作曲家所做的什么曲目,更让我头疼的是,没有渠道能查到我所要了解的音乐知识。但在后来的生活中时不时的还会听到同一段熟悉的旋律可还是无法知道它的出处,就这样一次次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成为音乐知识的盲区。我相信有很多学生也有同样的困惑,那么,究竟怎么能解决这样的困惑呢?

一、为什么能出现这样的困惑

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我们在最初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忽视了此项知识点。就此我想是不是在我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入欣赏世界名曲这一部分,我们要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每节课了解一首世界名曲,只要老师选的名曲能够符合学生的需求,能够调动起他们对外面音乐世界的浓厚兴趣,每节课能给学生一份意外的给养,我想这一定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很有意义的。其实,看起来一节课就欣赏一首名曲微不足道,下面我给大家算下,就初中阶段,一名学生能有多少收获!初中生一周一节音乐课,每半学期按16周的课时来计算(除去长假、法定假日保守计算)初中生有三年的校园生活,这样算下来16×6=96≈100首世界名曲。算下来在初中阶段基本就能掌握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这样既不会占用音乐课堂太多的课堂时间,又让学生学到了一生受用的知识,所以,即便加重了教师的备课任务,但是我觉得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二、教师不单单可以利用音乐课的课堂时间

在学校的有效时间内,大家觉得什么还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的校园生活呢?对了,那就是间操时间段的校园广播时间,那段时间的广播虽然平淡无奇,但是,我们每天都有意无意的受它的感染,我们何不有效地将这段难得的全校师生放松时刻合理的利用起来,我想是不是可以利用这段大约两首普通歌曲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来欣赏那些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呢,这还有待于我们到现实学校生活中去实践。

三、为什么要欣赏“世界名曲”

所谓的世界名曲都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还是一样的会让人有无限的遐想和对未来的期许的曲目。只有这样的名曲才能一代代的存世下来,渐渐成为人们所谓的世界广为传唱的世界名曲。所以,让学生欣赏世界名曲是很有必要的,他还能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了解到什么都动人的音乐,让音乐真正流入学生的血液里。

最后,我真心的希望各位从教人员能认真的上好初中生的每一节音乐课,能够换位思考学生的需求,而为学生精心准备他们需要的音乐中的精神食粮,让孩子们的心灵更加滋润,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学到终生受用的音乐知识。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学习音乐吧,让我们融入音乐吧,让我们用无限的热情去探索音乐的奥秘吧。我相信无论是谁,只要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那么都会被音乐那无穷的魅力所感染的,都会陶醉在音乐的美好当中的。让我们一起学会欣赏世界名曲,去理解音乐吧!

参考文献:

[1]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聆听音乐.余志刚,李秀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書店,2012-04.

[2]约瑟夫·马克利斯,克里斯廷·福尼,音乐欣赏圣经.徐康荣,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09.

[3]吉纳维芙·赫斯比(Genevieve Helsby)詹森·查普曼(Jason Chaman).我的第一本古典音乐启蒙书.张晨辰,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1.

篇5:名曲伴随的课堂

关键词:幽默,快乐,智慧,执手

赞可夫说:“好的课堂教学, 要有幽默, 要有笑声……”课堂上学生的笑是一种愉悦的感受, 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 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 这往往会比一本正经地讲述更有吸引力, 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回忆, 甚至是永远的记忆。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幽默, 发挥它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幽默信史———沟通师生心桥

著名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有调查表明, 学生喜欢富有幽默感的教师, 而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教师。可见, 幽默在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彼此的心更靠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开始, 我用调侃的语调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交流:“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个礼物, 可是老师很小气, 你看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蛋糕) , (学生开心得大笑起来) 你看你们每个人能吃到多少蛋糕呢?”学生笑道:“一丁点儿”。我接着问:“那你能用一个数学数字来表示吗?”幽默的开场白, 缓冲了紧张的气氛, 填平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差距, 使学生在课的伊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 为下面的新课教学埋下伏笔。

二、幽默钥匙———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教学幽默具有启迪发展学生智慧的功能。在国外, 有人曾进行过一次精心的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后清楚地发现, 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得最深刻。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也不妨运用幽默这把魔力钥匙, 在学生遭遇“拦路虎”、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 教师让学生解答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头100个, 腿240条, 问鸡兔各有多少?学生看到题目, 纷纷议论, 尝试了各种做法, 但总摸不着头绪。鸡的两条腿和兔的四条腿让学生陷入混沌中。这时, 教师说:“我命令, 全体兔子立正, 提起前面的两条腿。”这一来, 惹来学生哄堂大笑, 个个都睁大好奇的眼睛, 直钩钩得望着老师。教师又说:“现在, 兔子和鸡的腿数相同了, 上面有100个头, 下面有多少条腿呢?”学生齐答200条。教师问:“和原来的腿数比, 少了多少条呢?”学生又很快说出是240-200=40 (条) 。“这40条腿到哪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你现在知道笼里有多少只兔子, 多少只鸡了吗?”教师又问。“20只兔子, 80只鸡”, 学生雀跃起来。当我看到这个例子时, 我深深地被这位老师的做法所折服。正是他如此幽默的做法, 使得一个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题鲜活起来, 让人有了“守得云开见明月”之感, 如此通透、清澈。

三、幽默哈哈镜———镜中现原形

德国学者海因兹·雷曼指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被人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犯错是在所难免的, 教师对学生错误认识的否定采用幽默的方式, 针对学生不足或错误及时地“幽他一默”, 让教学的主旨在学生会心一笑中“润物细无声”。在学习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后, 我们不难在学生作业中发现这样的例子:小明身高150 (米) 、小红体重28 (克) 等。这时教师与其一味想着如何使学生建立米和克的概念, 不如请教一下幽默老师。“哇, 小明可真高呀!都可以和学校后面的山平起平坐了!”“是吗?那我改天请小红和鸡蛋比比谁更轻些。”这些幽默的话语就像一记擦边球, 让学生在笑意中了解了自己的认知错误。又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完小数加减法后, 在学生作业中多次发现把小数点末尾的0留下来。于是, 当一位学生又一次板演写成3.94+2.16=6.10时, 教师突然拿出一把剪刀, 并对学生说:“谁知道我要用剪刀做什么吗?”学生一脸茫然, 教师接着说:“我要给这个得数剪尾巴了。”这时学生恍然大悟, 在一片笑声中病根被消除了。在我们数学的课堂中装上一面幽默哈哈镜, 让学生在捧腹大笑自己千奇百怪错误做法的同时, 也能轻松理解数学知识的正确内涵。

参考文献

[1]李烈.我教小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6:让幽默伴随课堂

关键词:幽默;快乐;智慧;执手

赞可夫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课堂上学生的笑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往往会比一本正经地讲述更有吸引力,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回忆,甚至是永远的记忆。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幽默,发挥它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幽默信史——沟通师生心桥

著名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有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富有幽默感的教师,而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教师。可见,幽默在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的心更靠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开始,我用调侃的语调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个礼物,可是老师很小气,你看(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蛋糕),(学生开心得大笑起来)你看你们每个人能吃到多少蛋糕呢?”学生笑道:“一丁点儿”。我接着问:“那你能用一个数学数字来表示吗?”幽默的开场白,缓冲了紧张的气氛,填平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差距,使学生在课的伊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为下面的新课教学埋下伏笔。

二、幽默钥匙——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教学幽默具有启迪发展学生智慧的功能。在国外,有人曾进行过一次精心的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后清楚地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得最深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不妨运用幽默这把魔力钥匙,在学生遭遇“拦路虎”、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解答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头100个,腿240条,问鸡兔各有多少?学生看到题目,纷纷议论,尝试了各种做法,但总摸不着头绪。鸡的两条腿和兔的四条腿让学生陷入混沌中。这时,教师说:“我命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的两条腿。”这一来,惹来学生哄堂大笑,个个都睁大好奇的眼睛,直钩钩得望着老师。教师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腿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学生齐答200条。教师问:“和原来的腿数比,少了多少条呢?”学生又很快说出是240-200=40(条)。“这40条腿到哪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你现在知道笼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了吗?”教师又问。“20只兔子,80只鸡”,学生雀跃起来。当我看到这个例子时,我深深地被这位老师的做法所折服。正是他如此幽默的做法,使得一个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题鲜活起来,让人有了“守得云开见明月”之感,如此通透、清澈。

三、幽默哈哈镜——镜中现原形

德国学者海因兹·雷曼指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被人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对学生错误认识的否定采用幽默的方式,针对学生不足或错误及时地“幽他一默”,让教学的主旨在学生会心一笑中“润物细无声”。在学习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后,我们不难在学生作业中发现这样的例子:小明身高150(米)、小红体重28(克)等。这时教师与其一味想着如何使学生建立米和克的概念,不如请教一下幽默老师。“哇,小明可真高呀!都可以和学校后面的山平起平坐了!”“是吗?那我改天请小红和鸡蛋比比谁更轻些。”这些幽默的话语就像一记擦边球,让学生在笑意中了解了自己的认知错误。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完小数加减法后,在学生作业中多次发现把小数点末尾的0留下来。于是,当一位学生又一次板演写成3.94+2.16=6.10时,教师突然拿出一把剪刀,并对学生说:“谁知道我要用剪刀做什么吗?”学生一脸茫然,教师接着说:“我要给这个得数剪尾巴了。”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在一片笑声中病根被消除了。在我们数学的课堂中装上一面幽默哈哈镜,让学生在捧腹大笑自己千奇百怪错误做法的同时,也能轻松理解数学知识的正确内涵。

参考文献:

[1]李烈.我教小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7:小学阶段名曲欣赏浅谈

首先, 小学阶段名曲欣赏的实施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的要求。通过名曲欣赏, 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取向, 使学生发散思维、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健全人格, 真正达到美育,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例如, 通过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可以培养学生对英雄的敬慕之情;通过学习《蜗牛与黄鹂鸟》, 告诉小学生在生活中要具有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通过欣赏《大海啊, 故乡》, 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次, 益于弘扬我国优秀民族音乐, 让学生体会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 让小学生这一广大的传承载体了解、喜爱、传承民族音乐, 真正实现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同时, 促进欣赏“均衡化”, 使学生能够欣赏多种音乐形式的美, 发现每种音乐形式的特色与价值, 发自内心地欣赏与热爱, 体会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例如, 通过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音乐的美妙, 激发他们对民族传统音乐的热爱;通过了解《金蛇狂舞》, 让学生感受民乐合奏的风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通过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使学生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小学阶段名曲欣赏存在的问题

笔者针对名曲欣赏的相关问题, 对黄冈市一些小学生作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涵盖教材名曲及学生喜爱的名曲、戏曲、民歌、流行歌曲和器乐曲六个方面, 从问卷结果中笔者总结了小学阶段名曲欣赏存在的几点问题。

首先, 对于名曲的理解众说纷纭, 相对片面。有学生认为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也有学生认为是宛如天籁的声乐曲。文章里所指的名曲与学生普遍认为的名曲具有一致性, 但不完全一致。新课改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名曲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无论是电视中的流行歌曲, 比如《隐形的翅膀》《我的未来不是梦》, 还是五彩缤纷的戏曲剧种, 例如黄梅戏, 只要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都应让小学生有所涉及, 扩充对不同形式名曲的认知, 健全对于名曲的理解。

其次, 教材名曲类型较少, 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于教材名曲喜爱程度不高, 但仍认为教师需要讲解多种类型的名曲, 可见喜爱程度不高的原因并不是兴趣的缺失, 而是教材名曲的类型较少。据学生反映, 教材名曲类型包括了大量的器乐曲, 例如《杜鹃圆舞曲》《土耳其进行曲》《金蛇狂舞》等, 以及少量的流行歌曲。但教学效果却与教师预期的相反, 只有少数学生对器乐曲有所掌握, 大多数学生对流行歌曲的掌握程度却不错, 这就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 要想办法让教材中的名曲类型多样化, 以此来提高名曲欣赏的教学效果。

再次, 名曲欣赏“不均衡”现象, 不利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记得去年笔者有一次在一所小学听课, 科任老师讲的是一首二胡曲的欣赏课, 旁边的一个一年级小女生说:“我才不喜欢这种曲子呢!难听死了!我只喜欢听《致爱丽丝》。”笔者当时就觉得很触动, 一年级的小女生就已经有了严重的欣赏“不均衡”现象, 非常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取向。此外, 根据问卷调查, 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偏爱流行歌曲, 忽视其他名曲种类, 欣赏“不均衡”。虽然喜欢流行歌曲不是一件坏事情, 但是笔者认为, 偏爱一种名曲形式, 忽视其他类型的名曲, 尤其是忽视本应通过学校教育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戏曲和民歌, 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也会影响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诸如此类的现象, 笔者认为应该引起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改变这种“不均衡”的现象。

最后, 教师专业素质不达标, 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不利于小学生对名曲的掌握。根据问卷调查发现, 无论是对于戏曲、民歌, 还是器乐曲等, 学生的兴趣都非常浓厚, 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 有许多方面, 比如日常生活中与这些类型的名曲接触不多, 但笔者认为学校要承担大部分责任。一方面, 部分音乐教师的素质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有待提高。例如有些刚毕业的年轻教师, 出现钢伴水平不达标的现象, 无法进行正常的音乐教学工作, 严重影响了名曲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一些教师不能与时俱进, 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方法死板。例如, 在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 一味地让学生将名曲从头到尾反复听, 导致学生觉得冗长、无聊, 不仅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甚至让一些原本有兴趣的学生失去了兴趣。

鉴于以上通过问卷调研反映出的问题, 笔者认为小学名曲欣赏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小学阶段名曲欣赏开展的途径

目前在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已然找到了一些小学阶段名曲欣赏的策略与措施, 在这里笔者提出个人的几点想法, 供大家参考, 望大家指正。

首先, 为了传承与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校方可邀请当地优秀的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课堂, 让学生与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音乐文化近距离接触。根据小学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 这必将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从而激发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据笔者了解, 桂林荔浦老县小学就曾聘请民间老艺人练业忠先生进课堂, 教孩子们文场表演技艺,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 丰富教材内容, 开发与地方特色音乐文化相关的教材。开发地方特色音乐教材, 是一条捷径, 也是一条弘扬特色音乐文化的必经之路。地方特色音乐教材, 带有浓郁的当地特色, 比如歌曲中的衬词、方言和传统唱腔等等, 学生对家乡文化熟知, 较易理解歌曲中的内容, 不仅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调研得知, 黄冈市一些小学已经在积极开发以东坡文化为代表的相关音乐教材。

再次, 作为音乐教师, 应将生活中丰富的、流行的、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补充到名曲欣赏课堂中来。例如, 杨培安演唱的《我相信》、周杰伦演唱的《蜗牛》、范玮琪演唱的《最初的梦想》等等。当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曲目被带到课堂中,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教学效果,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 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提高。无论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 还是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 也就是高师的学生, 都应努力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高师音乐教育要注意与基础音乐教育的知识衔接问题, 目前许多刚毕业的师范生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要求, 出现了知识脱节和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笔者认为, 高师音乐教育可适当增加与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目, 让师范生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储备, 同时注重师范生的实习实训。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要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要研究透名曲欣赏的独特闪光点, 然后针对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 形象生动, 用具有亲和力的儿童语言去教学, 而不是把晦涩难懂的音乐理论灌输给学生。

四、小学阶段名曲欣赏教学案例

笔者以小学五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材第四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一节课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做了以下具体阐述:

作者及创作背景:由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于1936 年, 为了让儿童更好地理解乐曲, 作曲家写了通俗生动的解说词, 运用朗诵配合乐曲讲述故事, 使较深奥的交响乐形象化、通俗化, 成为儿童欣赏交响乐的入门之作。

作品简介:原名为《彼得是如何巧胜恶狼的》交响童话, 全曲穿插着朗诵词, 通俗易懂、优美动听。运用音色各异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 塑造了形象鲜明的人物、动物角色, 不仅利于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 理解故事内容, 而且教育意义深远, 通过机智勇敢的彼得战胜大灰狼的故事, 告诉学生临危不惧、团结起来, 就能战胜敌人。

乐段结构:整首作品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为呈示段, 清晰地呈现七个主题形象 (小鸟、鸭子、猫、老爷爷、大灰狼、猎人、彼得) , 营造出一种安定宁静的氛围。第二乐段运用三支圆号刻画出大灰狼阴森可怕、凶残贪婪的形象, 后来小鸭子遇害了, 彼得和他的好朋友小鸟为其报仇, 有勇有谋地抓住了大灰狼。第三乐段讲述的是猎人和老爷爷将大灰狼送往动物园, 但是最后彼得将大灰狼放归自然。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学习的积累, 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

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听辨交响乐中几种乐器音色, 感受每种乐器演奏的不同的音乐主题, 塑造不同的人物、动物形象, 并用肢体语言表现这些角色。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彼得。彼得非常聪明, 而且特别勇敢。 (伴随描写彼得的音乐片段出示彼得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刚刚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小提琴)

教师:老师再播放一段音乐, 你们猜猜这是用来描写谁的音乐呢?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有什么特点呢? (播放代表大灰狼的音乐片段) 学生可能答不出。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 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有目的地聆听音乐的习惯, 又能够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名曲欣赏, 不能仅仅停留在听和赏, 最重要的是学生要用心去感受, 用大脑去想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这段音乐是用三支圆号吹奏的, 它的旋律很不谐和, 恰当地勾画出大灰狼阴险、狡猾、恶毒的样子。 (出示大灰狼的图片)

2.新课教学:

教师:接下来我们听一听彼得与大灰狼的故事 (播放《彼得与狼》交响童话) , 同学们认真聆听。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描述和解说词感受作品音乐形象,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 只要团结起来, 机智勇敢地斗争, 就能取得胜利。

教师:大家都非常认真地聆听, 下面我们做个小测试。大家分别听代表小鸟、鸭子、猫、老爷爷、猎人、彼得和大灰狼这些角色的音乐片段, 做连线练习, 我们采用抢答的形式。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采用抢答的形式, 根据小学生好胜的心理, 既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个人建议:在这一环节后, 教师可根据课时考虑开展模仿乐器演奏的环节。根据小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 让学生模仿音乐片段中的乐器演奏, 从而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 加深关于乐器的了解。

3.巩固拓展:

学生戴头饰或面具随音乐进行表演。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可适当进行指导。小鸟———展翅飞翔的动作;狼———戴面具表演;彼得——自由甩臂走的动作;猎人———扛猎枪走的动作;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猫———活泼机灵的动作;老爷爷———老态龙钟走路的样子) 。

设计意图:学生聆听完乐曲并不是欣赏的结束, 教师应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音乐情境, 形成特有的音乐气氛, 教师可做一些人物、动物的面具或头饰, 学生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小学音乐教育是感知性音乐教学, 名曲欣赏是感知音乐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认知程度处于朦胧阶段, 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完全来自于大自然, 属于初级阶段。音乐教师要把深奥的音乐作品介绍给这些审美初级者。在欣赏过程中, 教师在研究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新颖的教学方法,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体验。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耳听眼观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初步的音乐形象, 随着音乐能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绪。倡导赏识教育,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并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篇8:让激励伴随课堂教学

【关键词】 激励 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77-01

一、及时激励,让学生乐问

1. 在评价中激励。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真正相信和尊重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完成。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重视和关注,并及时给予答复和肯定,对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通过小纸条传递信息。同时对学生提问情况,可以在课堂上做出随堂评价,或建立学生提问记录本。

2. 在解疑中激励。让学生有参与热情和成就感,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最好激励,教师巧炒的语言和及时对学生的鼓励,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交流、解疑释惑的过程,是一种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是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其中的无限乐趣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有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在活动中激励。实践证明,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毫无拘束地提出许多问题,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提问的自信心和乐趣,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人格魅力激励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老师在课堂上、课后与学生的接触中,应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言必行,行必果,努力在精神状态、情绪表现、生活习惯等方面体现出激励和教育作用,从而推动学生前进。

三、情绪魅力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太好,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教师做过细的工作,要善于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并结合个性特长,把学生一时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这样既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又达到了教育目的。

四、目标激励

教师和课堂教学既要有长期的目标,也要有短期的目标,既要有每一节课的目标,也要有一学年的目标,让学生有实现满足目标的情感体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课程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本知识的本质,明确目标。具体来说,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不乏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典故、中西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政治学原理、经济学,甚至有些还是浅层次的理科知识,因此,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就容易走偏或没有实际,目标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所以,我从形象生动的课本知识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运用,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追求目标往往导致教学内容呆板,缺乏变化,教学中要打破这种“单色调”,可以将教材中具有创造性、改造性因素的内容进行挖掘、研究和整理,提倡教学的创意,以及形式丰富多彩而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同时需要教学过程的艺术性。课上师生互动,教学深入人心,润物无声,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这样,目标落实,内容丰富,准备扎实,过程艺术,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自身的资源,让学生在目标实现中得到激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篇9:名曲伴随的课堂

乐曲深沉又不失细腻, 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冲突与完备的技术要求相结合, 展现出“铁骑突出”般的激情爆发和“幽咽流泉”般的低吟浅唱, 均为演奏者提供了极大的二度创作空间。《诉》曲的另一个特点是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完美结合, 在琵琶技巧运用上是丰富多彩的, 双手的技法用了很多, 进行的精心设计合情合理。它不像有的琵琶曲先有曲调后安上指法技巧, 它的每种指法都有助于音乐内涵的表达”。由此可见, 丰富的情感表现和精湛的技巧要求构成此曲演奏的两大重心。

一、情感表现

诗作者白居易 (772年—846年)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语言平易通俗,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白居易一生酷爱音乐, 这使他具有了极深的音乐修养和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因而擅长音乐描写。其诗歌营造出了一种“悲怨”“虚境”的意境。中国的历史上咏颂琵琶的诗歌很多, 流传最广、最动人的当属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长诗作于诗人被贬官的第二年, 借琵琶女凄惨的身世, 抒发作者仕途不得志之感, 将自己的愤懑与琵琶女的不幸连在一起, 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下的没落与腐朽, 更突出了作者敢于突破封建尊卑的气魄。这首诗不但介绍了当时的地理气候环境、作者的心情, 还详细地描写了琵琶的演奏技法、音质特点与乐曲名称等, 为后人研究琵琶的演奏形式、乐器结构、音质特点、乐曲考证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价值。

曲作者吴厚元 (1946年—1999年) 先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 早年从事琵琶演奏, 后专攻作曲。代表作品有:第一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琵琶协奏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 此外还为民乐团编配了许多伴奏版本, 如《流浪者之歌》等。琵琶独奏曲《诉》是吴厚元先生根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而创作的。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举办的华北音乐节上, 它首次与听众见面, 并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作曲家把它谱写成乐曲《诉》正是诗的魅力触发了作者的联想, 使曲作者的构思喷薄而出, 把感受到的琵琶女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跃然于四弦之上。把音乐形象中人物内心活动与作者意图融为一体, 以音乐的语言和琵琶特有的手法对长诗进行了诠释。

引子部分呈现出了白居易在孤寂冷清的秋夜与闻听琵琶音后寻找琵琶女的场景, 暗示了全曲悲苦的情感基调。慢板平静而又伤感的主旋律引出了琵琶女对自己不幸身世的哀怨诉说, 仿佛是回忆过去在京城中的岁月, 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 是旧社会下层妇女的悲歌, 寄托着诗人深沉的叹息和同情之心。快板将音乐推向高潮, 这部分音乐把琵琶女沦落天涯的痛苦心情与诗人遭贬的愁绪极其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仿佛银瓶炸裂般突然爆发。尾声的情绪突然滑落, 好像随着音乐的收束越来越远, 只剩下天涯沦落人的同命相怜。

二、演奏技巧

引子采用散奏的手法, 左右手都要以缓慢、凝重的演奏手法来体现引子的意境。所有乐句强弱交换, 虚实交替, 把听众带入诗的意境中来。两次大的虚滑音模仿风声, 不要太实, 泛音也不要太亮。其中第2小节左手四个滑音和右手“分”的技巧要通过慢、快、慢、再慢的演奏方式, 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第7小节的两个三十二分音符的演奏也要有对比, 前者要结实、稍慢, 后者要快而轻巧。第4、9小节的划奏也要形成对比, 前者轻而慢, 后者强而快, 好似风声由远而近。第5、10小节的泛音要弹得明亮略带伤感, 左右手的触弦和离弦都要缓慢一些。接下来, 一连串的泛音模进, 要由快渐慢, 同时要富有弹性。触弦时, 左右手都要结实。在右手弹弦后为了保持余音, 左手要在弦上有慢渐快的用力摆动, 表现出枫叶的摇曳和余音未尽之味。

慢板采用文曲的触弦角度, 推挽音和长轮都要注意音色的柔美。为演奏这段音乐时, 右手的手臂旋转与手指屈伸要协同运动, 并且以右手指甲中锋触弦和过弦较慢的原则来完成弹奏。第5—7小节中, 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奏千万不可生硬, 颗粒感要弱, 线条要突出, 不可破坏琵琶女那娇柔的形象。这段音乐揉弦和吟弦贯穿始终, 演奏时, 双手要有滞留琴弦的感觉。一个充满古韵的滑音作为连接部之后, 旋律回到了主题, 并上移了四度, 将琵琶女的心绪推向新的高度, 表现琵琶女涕泪纵横悲伤到了极致。此段旋律演奏时, 速度较之前稍快一些, 手指主动性大一些。接着琵琶女主题第三次呈现, 但感情已改变, 从回忆一下子回到现实中, 表现的是凄苦寂寞和奢华生活过后的奔波境遇。

快板的演奏要快而不乱, 特别注意扫佛、十六分音符的处理。两小节一组的对比句, 更突出了这段音乐干净利落的特色。在力度方面, 采用强弱交织的表现方法层层递进, 将情绪推向高潮。在速度方面, 吴厚元先生说:“快板段落, 我的意思是能弹多快弹多快, 快到你的极致!”高潮之后, 乐曲“突慢”下来, 以“长轮”技巧奏出一段节奏较自由的乐段。

尾声, 突慢, 是一连串节奏较自由的、用长轮伴随泛音表现的乐段。这里一连串的泛音, 与乐曲开头的泛音首尾呼应, 后面泛音的弹奏要放下气息, 音色不宜太明亮, 仿佛把人们再次带入到引子所描绘的画面中, 又一次地进入到悲怨的情绪中, 在沉吟中以弱奏结束。最后的两个泛音意境深刻, 演奏时, 双手触弦, 离弦都要缓慢, 产生余音缭绕效果, 要把人带入无限的遐想与沉思, 使人回味无穷。

三、实践心得

笔者有幸于2009年学习了此曲并在随后尝试琵琶教学, 在自身的学习及教学中, 对此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现将笔者在实践演奏中的得与失分享给大家, 以供借鉴。

第一, 引子虽然是散板, 但演奏时要注意形散而意不散。刚开始学习时, 演奏者容易将每个音都拖得很长, 这样便破坏了乐曲的连贯性。在这段音乐中, 重在突出秋江冷月的情景, 然而毕竟是一幅如画的场景, 演奏的太散了就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

第二, 慢板的主题旋律的弹奏要使用文曲的触弦方式, 这段音乐在刚开始的学习中很多人并没有注意指甲的触弦角度, 这一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多数演奏者习惯了明亮音色的弹奏, 一开会始觉得不习惯。这里要明白, 如此的错误弹奏与琵琶女凄惨、哀怨的身世不符, 这样的演奏无法表达曲中的意境。

第三, 在演奏快板的扫佛和十六分音符时, 有些人会受到《十面埋伏》的影响, 几乎是使出了全部的力量, 这使得音色非常生硬, 并且在快速弹挑时不够灵活。在演奏这首乐曲时万不可运用弹奏“十面埋伏”乐曲中“呐喊”段落的“扫弦”手法, 那种手法意在表现战争的厮杀场面。而此处则重在表现情绪, 是内心世界的外在流露, 演奏时不能使音乐有噪杂之感。

第四, 尾声也要遵循引子形散而意不散的特征。在最初的演奏时, 演奏者容易忽视对结尾的处理, 这使得整首乐曲的质量大打折扣。散板虽然较自由, 但并不是无拘束的, 也要遵循整首乐曲的情感基调。

总体而言, 《诉》改编于唐诗, 其情感和韵味都渊源于此诗, 因此对原诗进行简要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在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 我们剔除文字的描述成分, 将情感用音乐的语言进行宣泄。充分体会乐曲所描述的情感意境。在理解了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后, 对音乐演奏技巧的认识也显得同样重要。本文将乐曲分为四个部分, 对其演奏技巧逐段论述, 使乐曲中每个技巧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笔者演奏过这首乐曲并在其后的教学中教授过此曲, 自身实际经验便是对文中所谈到内容的侧面印证。真切的得与失为读者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乐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 取材于唐诗《琵琶行》, 作曲家把文字转为音符, 将原诗抒情与叙事兼顾的特点变为只抒情不叙事, 使之更易直通心灵。本文对《诉》的情感表现和演奏技巧进行简要的探讨, 首先通过对原诗意境的描述, 找到乐曲的情感渊源;再通过对乐曲演奏技巧的讲解深化理解;最后以自身实际演奏教学经验为读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琵琶,诉,情感,技巧

参考文献

[1]张艺昆.时空对话——白居易诗《琵琶行》与琵琶独奏曲《诉》[J].中国音乐, 2004.

[2]樊薇.琵琶名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J].乐器, 2003.

[3]洪炜.略谈琵琶的演奏与名曲的赏析[J].科技咨询报道, 2007.

上一篇:对下级单位实习生的评语下一篇:语文《识字》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