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鑫钢铁2014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2024-04-17

富鑫钢铁2014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通用5篇)

篇1:富鑫钢铁2014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富鑫钢铁2014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安全工作计划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富鑫钢铁有限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首位来抓,从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今年以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全红线》和要求,加大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了多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公司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各项安全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将今年前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安全机构建设情况:

为切实做好2014的安全生产工作,富鑫钢铁根据现状实际,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工作措施,公司安监部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设备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现场安全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完善制度,细化措施。按照条块责任分工的原则,将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具体分工,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

篇2:富鑫钢铁2014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感谢郊区领导及执法检查人员到我公司检查莅临指示。铜陵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地处铜陵市郊区周冲村,系省内一家年产铁和钢分别为120万吨以及100万吨材的中型钢铁冶炼企业。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利税总额1.35亿元。现有职工2300余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2人。由于冶金行业性质决定,生产作业现场危险因素和职业性危害因素多,加之职工流动频繁,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总结前几年公司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2年公司在不断努力创新、求发展的基础上,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围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积极开展安全工作,并在日常安全事务中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工作理念,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为保障,从人、物、环境、管理四要素入手,全方位多渠道,对安全管理综合合理。2012年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现将我公司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的防范举措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组织机构

公司于2012年8月份对安委员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安委员下设办公室,设立了公司安全生产总监,安全监管部,设部长1人,副部长2人,办公室主任1人。各分厂设立安全科,分别分炼铁安全科、烧结安全科、炼钢安全科、轧钢安全科、制氧安全科,各厂设专职安全员3人。各生产辅助单位都配备1-2名专(兼)职安全员,全部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能力。

二、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建新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公司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并把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职工,责任书中明确职责及安全考核目标。与经济利益挂钩,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做到了领导强化、任务细化、措施硬化、工作深化,促进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目前我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已修订至第4版,并每年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修订,并根据冶金安全标准化要求规范和完善全公司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

三、认真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落实,公司新建项目如炼钢120t转炉、10000m3/h制氧、5万立方煤气柜,都要把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均按规定办理手续。安全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竣工后进行安全验收评价,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消除了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全力保证安全经费投入

公司本着“安全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原则,为确保安全生产,不断加大对安全的投入,主要用于维护改造安全防护设备设

施、各种警示牌、宣传牌、安全教育培训取证、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特种设备定期校验和附件送检,应急救援器材装备采购,并购置了专用救护车、洒水消防车等。

五、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篇3:富鑫钢铁2014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主要是受到外部需求因素影响,也有对去年年初虚假套利贸易“挤水分”的因素。从5、6月份数据看,外贸形势已出现转好迹象。上半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是:进出口累计下降幅度收窄,5、6月份连续实现正增长。一般贸易增长较快,加工贸易下降较多。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降幅收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累计增速提高。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较快,东部地区进出口有所下降。对欧美日、东盟贸易保持增长,与香港、台湾地区贸易大幅下降。

上半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略有增长。1—6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0973家,同比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14.8%,占比进一步提升,达56%。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9.6%。

前6个月,我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433.4亿美元,同比下降5%。总体看,我企业境外投资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因素制约,我国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们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完善投资环境,改革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维护跨境投资的良好秩序。

一是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进展。按照国务院要求,继续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建设。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扩大开放措施研究,自贸试验区提出新的31条开放举措已获国务院批准。指导和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定2014版负面清单,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由原先的190条调整为139条。研究建立自贸试验区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试行有效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措施,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取得明显进展,试验区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改革效应开始显现,国际国内反映积极,树立了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二是推动自贸区战略实施取得进展。发展改革委作为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主要参与部门,一直积极推动我国自贸区网络建设相关工作。今年7月1日起,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至此,我国正式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达到12个。积极参与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谈判及研究,拟推动谈判早日完成。同时,还积极推动中日韩、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项自贸谈判,参加我国与斯里兰卡、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并参与研究探索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路径。

三是出台《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5月,发布《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2号),规定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以及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第一至十一项所列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外,其余《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的允许类项目、没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取消核准,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并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限制类中的房地产项目和总投资(含增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其他限制类项目以及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总投资(含增资)3亿美元以下鼓励类项目核准职责下放至省级政府。从项目管理层级看,12号令将绝大多数核准和所有备案的外商投资项目均下放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实现了属地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在备案管理上,我们充分借鉴了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对外商投资项目备案要求进行了大量简化,不再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内容进行审查,赋予企业投资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注重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社会有关方面一直高度关注此次改革,并给予了积极评价。

四是发布《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今年4月,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大幅提高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取消企业境外投资中,除涉及敏感国家或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外,中方投资10亿美元以下的项目核准,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同时,进一步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升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切实抓好9号令的贯彻实施工作,于5月下发《关于实施〈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外资〔2014〕947号),明确了关于项目核准、备案和信息报告申请文件及附件的要求,发布了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报文件和申请表格式,以及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信息报告报送函和信息报告格式等,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的便利化和透明度。按照2013年的核准情况测算,9号令新规实施后,92%的项目将改为备案,大大提升企业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五是建成并启用境外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的要求,推进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由核准制向备案制转变,完成了全国境外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建设工作,并于6月底正式启用。通过网上备案系统,所有申报企业均可在网上完成项目备案,实现与项目备案部门的线上交流,及时掌握备案办理进度。在提高备案效率的同时,网上备案系统实行24小时安全监测和数据隔离,有效保障了项目信息安全。该系统便捷、高效、安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和境外投资监管水平。自网上备案系统启用以来,企业和地方普遍反映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效率显著提高。

下一步,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我们将继续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着力推动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认真贯彻施行发展改革委12号令,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准入标准、诚信记录等信息的横向互通制度,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外商投资项目可查询、可监督,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管理办法,为完善全国性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途径。二是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利用外资产业和区域结构。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限制,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进行补充修订。积极引导外资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开放,有针对性地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梯度转移。三是统筹软硬环境建设,改善重点领域投资环境。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创新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把利用外资从主要依靠生产成本优势转到主要依靠人才、环境、市场上来,致力于形成产业配套、国内市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行政服务等各类要素综合新优势。四是加强境外投资宏观指导,完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区域投资规划。重点鼓励有利于满足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化解国内过剩产能、带动设备标准和服务输出的各类境外投资。加强境外投资项目协调,避免无序竞争。引导企业在境外依法合规经营,注重环境资源保护,加强境外投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加快境外投资法制建设,制定和出台《境外投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改革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最大限度减小核准范围,简化核准手续。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允许个人投资者开展境外投资。五是构建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强化财税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健全对外投资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建立政府层面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大力培育和支持国内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会计服务、投资顾问、设计咨询、风险评估等相关中介机构。支持行业商(协)会积极发挥服务和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要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于年内结束,做好中日韩、RCEP等自贸协定谈判的相关工作,推动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哥伦比亚等自贸协定谈判尽快启动,并继续探索与更多的贸易伙伴建设自贸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的要求和近期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还将支持有关地方探索建设自由贸易园(港)区,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基本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新的改革举措为重点,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篇4:富鑫钢铁习惯性违章(精选)

一类违章、违纪行为。(考核200元)

1、进入车间劳保不齐全(劳保鞋、工作服、不系帽带);

2、作业过程中及现场吸烟;

3、脚登、骑、横跨、坐、靠在安全栏杆上的;

4、在现场吃瓜子或零食、乱吐乱扔;

5、用氧气、氮气吹打工作服;

6、在红钢上烧物、做饭的;

7、两人在楼梯上并肩行走的;

8、操作台上乱放杂物;

9、跨越正在运行的设备;

10、操作过程吃饭、吸烟、闲聊、打手机;

11、带手套指挥行车的;

12、电焊时不带绝缘手套的;

13、检修天车时钳工代替天车工试车的;

14、用某种导体(如带钢、角钢)当地线的;

15、天车主付钩操作过程中,用限位当停止开关;

16、生产过程中用天车警示器玩闹;

17、使用割枪不戴眼镜的;

18、湿手、油手、脏手操作电气开关的;

19、坐在安全帽上的; 20、工作时间赤膊坦胸的;

21、坐在操作台或桌子上以及把腿翘在操作台或桌子上的;

22、在电器或机械操作台上放饭盒、茶杯或其它物品的;

23、班中时间聚集闲侃、摆弄与生产无关的物品的;

24、穿拖鞋、高跟鞋进入生产现场的;

25、班中时间干私活、私自会客的;

26、班中作业时间看与工作无关的书、报的;

27、班中嬉戏、打闹的;

28、操作室内乱刻、乱画、物品摆放无序的;

39、带手套打大锤的;

30、高空作业抛物、扔工具或其它物品的;

31、坐卧在铁路、道辊、平板轨道上休息的;

32、检修时未挂牌的;

33、卫生区一次不清扫的。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违章指挥;

34、两米以上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

35、高处、立体交叉作业不戴安全帽、乱抛物件,未采取设置警戒区、搭设防护棚等安全措施;

36、运行的皮带、辊道和机电设备等旁女职工未将发辫盘入帽内。

37、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未办动火证、无专人监护;

38、电、气等能源介质停、送未按规定执行停送牌制度;带电作业不按规定操作或未使用绝缘劳动保护用品;

39、设备检修、维护为执行设备操作牌制度; 40、无证人员独立从事特种作业操作;

41、皮带、辊道、机电设备等旁有人,未确认提醒就启动设备;

42、未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点进行定期检查;

43、进入煤气、氮气区域等危险区域未按规定携带检测报警仪器或防护装置;

44、非岗位人员触动或开关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和各种阀门。

45、跨越运行中的皮带、辊道和机电设备及隔机传递工具物品。

46、在起吊重物下行走和停留;

47、坑道掘进、楼梯口、洞口、井口、坑道口等临边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

48、设备检修、施工用电未按规定进行接地或接零,或为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49、行车检修时未按规定插红旗、打道卡;

50、对带压容器、情况不明容器和易燃易爆容器盲目施焊。

51、未“敲帮问底”便开始作业;

52、吊车作业前未确认指挥信号、指令、车况运行路线和地面环境等是否安全便盲目动车; 二类违章、违纪行为。(考核100元)

1、进入生产、施工区域未戴安全帽的;

2、工作场所随地大小便;

3、氧气瓶、乙炔瓶滚动移动的;

4、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距离小于5米的,未安装安全防护圈的,减压表坏的,未装回火器的;

5、氧气瓶、乙炔瓶距离明火距离小于10米的;

6、在天车吊起重物的下面行走的;

7、天车起吊中从正在干活的人员头顶上经过的;

8、天车运行前未鸣电铃的;

9、往天车接触器上塞木棒的;

10、吊运工件时人物混装的;

11、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的;

12、检修时,在配电开关处断电不挂警示牌的;

13、用水或湿布清洗或擦拭电器设备的;

14、现场检修后安全保护设施不恢复的;

15、使用安全装置失灵的设备的;

16、使用铁丝、皮带或有断股钢丝绳等作为吊索的;

17、非岗位人员乱动操作设备的;

18、在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区单独进行作业的;

19、移动正在运转的风机的;

20、在高处操作平台向低处乱扔物品的;

21、运转设备未停机进行处理或清扫作业的;

22、启动已停机挂牌的设备的;

23、在易燃、易燃区域或设备、设施上无动火证进行动火的;

24、在煤气区作业不带CO检测器或报警器的;

25、非电气作业人员检修电器设备的;

26、在未设安全措施的同一部位上同时进行上、下交叉作业的;

27、电源开关一闸多用的;

28、卫生区联查不合格的;

29、脱岗、睡岗、迟到、早退的; 30、用手代替手动工具或用手清除铁屑;

31、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32、人为损坏或擅自短接安全装置;

33、起吊有棱角物件时未采取垫上包角垫等防滑、防坠措施;

34、起重设备的上升极限、大车缓冲器、警铃等安全装置损坏未发现、报告或未及时整改;

35、临时用电不规范;

36、在铁路上行走和停留,或横过铁路未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7、、设备检修、施工拆除未设立警戒区、挂警示牌;

38、皮带、辊道和机电设备等运行中手、脚靠近传动部位。(必须停机“注油”“检修”“打扫卫生”等,更不能在输送带上方攀爬,下方行走);

39、施焊作业未清除周围的易燃物;

40、行车遥控操作时人不跟车随行;

41、机械、电器设备操作前未确认;

42、搬运作业未穿防砸鞋;

43、运转设备旁工作地面有油污、积水、冰雪易滑未采取措施;

44、起重指挥人员未佩戴明显标识;

45、行车动车前未鸣笛或打铃报警;

46、起重设备吊重物停留空中,驾驶员离开驾驶室;

47、检修后安全保护设施未及时恢复;

48、擅自使用火炉、电炉等取暖;

49、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吊、夹、索具; 50、带小孩或闲杂人员到现场;

篇5:富鑫钢铁2014年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就业基本态势

1、城镇就业继续平稳增长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比1—5月份增加130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74%,目标任务已完成大半。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6月末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已连续4个月下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1,与上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0.04;绝对招聘指数在100以上,第二季度相对招聘指数自2011年以来开始逐年下降但幅度不大,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虽增长趋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定。城镇就业总体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持续呈现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同比低0.1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同期从业人员指数为50.4%,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0.5个和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4.1%;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5%,环比均有所下降;19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10个行业低于50%,与一季度行业情况基本相同。以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的格局持续呈现。

3、雇主招聘意愿愈显乐观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6%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员;《2014年第三季度的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5%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比2013年同期招聘更多的雇员,与2013年三季度同比增加招聘的雇主有79.7%,仅有5.1%的雇主表示将减少招聘量。这表明今年上半年以来雇主招聘需求乐观增长的态势仍在持续。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小微企业发展仍需更多扶持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据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小微企业发挥着就业吸纳主力军的作用。尽管今年5—6月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PMI有所回升,但6月份小型企业PMI(48.5%)在4月份较低水平上又下降了3个百分点,影响行业整体吸纳就业水平的提高。说明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加巨大。

2、服务业就业尚未稳定居上

虽然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年来逐步提高,但从部分行业、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情况来看,表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从2013年5月份以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变动情况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一直处于50%临界点以下。而作为非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建筑业和服务业又表现各不相同,被寄予高期望值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在经历了去年连续几个月50%以上的景气阶段之后,从2013年12月开始至2014年6月,除3月份达到50.4%以外,其余5个月均处于50%以下,表现出波动下行的走势,其中住宿业、水上运输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而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则一直保持在50%以上,成为在制造业用人需求普遍下滑情况下支撑非制造业发展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再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看,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4.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表明,目前,以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局面尚未稳定形成,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和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服务业用人需求总体呈现波动和下滑的主要原因。

3、结构性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难”,传统工业集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挤出”和就业渠道狭窄,以及劳动密集性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短缺等方面。人社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称之为“更难就业季”,和以往未就业毕业生累积叠加,将形成至少800万左右的就业需求压力。尽管农民工总量增速正在下降,2013年比2012年降低1.3个百分点,但是总规模仍在继续增加,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如果假设2014年农民工增速为2%(2013年2.4%),2014年农民工总量则将达到27000万人左右,增加500多万人。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情况下,钢铁、煤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聚集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和地区,由于强制性集中关停相当规模产能,带来较大的职工安置压力,由此产生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问题在局部地区相对突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尚未形成,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率普遍偏低,地区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显著。在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日益狭小的压力下,一些行业和企业转型开始加速,伴随有一定数量裁员发生,作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尔、格力、美的等,近期均有裁员情况,2014年内仍有裁员计划实施,说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行业、职业岗位缺口持续存在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例如,2014年一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4.17,用人缺口达125067人,主要集中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三大职业群体,三大职业群体需求量占全部需求的90.51%。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二季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保险业务人员、购销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同时,各技术等级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均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5、1.78、1.68、1.64。既需要一线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也缺少专业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者。endprint

二、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及全年走势判断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结构性矛盾愈显复杂,但城镇新增就业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仍然持续趋稳,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作用:

一是经济持续扩张奠定了市场需求规模的基础。1991年至2013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10.2%,GDP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是1990年的5倍多。据我们的相关研究测算,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能达到1000万以上,而与此同时,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相关性有所弱化。

二是服务业就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从统计数据来看,随着服务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贡献率的提高,我国分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十年来逐步,从2003年的29.3%提高到2013年的38.5%。由于服务业具有较之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其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就业比重的扩大,必然会有利于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是民营经济新一波发展。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环境的压力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驱动下,新一波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都有较大的实力,投资和经营的领域更加广泛,对劳动力和知识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民企依然保持一季度高歌猛进的节奏,招聘需求量增长31%。二季度外企招聘需求强力反弹,而国企招聘需求量却在一季度-2%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到-25%。

四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幅高于东部地区增幅的态势愈发常态化。今年二季度,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08、1.11,市场用人需求均大于供给。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的1.11、1.07、1.16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长显著,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21.1%和21.1%,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3.1%和36%,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2.5%和42.8%。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后发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对扩大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是劳动力供给逐步趋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规模正在逐步下降。多项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同时,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空间也在增大,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79.2%下降到2010年的71.4%,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84.2%下降到76.4%,劳动力供给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矛盾逐步趋缓。

(二)对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的判断

从总体上看,2014年的就业将面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考验。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并有望与上年同期持平或好于上年同期。对实现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4.6%以下的就业工作目标可持乐观态度。与此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会同伴同随,问题的复杂性也会有所加大。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有效的应对。

三、对下半年的工作建议

根据对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对下半年走势的判断,建议2014年下半年政府就业政策和工作应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重点,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新问题、新动态。

(一)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应继续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扶持小微企业的相关精神,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经费补偿政策,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实力,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

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状况的不稳定,源自于服务业整体基础还相对薄弱,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解决制度和体制问题入手,应将解决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入治理整体发展不平衡的工作框架之中,使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既具有整体方向性,又符合地方发展现实需要。应研究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避免由于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目标,使服务业变成“无本之木”,也要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使服务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要将促进服务业发展建立在真实的发展需求之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

(三)以强化就业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

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减少行政体制壁垒和掣肘,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技能。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城乡统筹、内外平等的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建立起农民工城镇就业与培训的连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就业。■

上一篇:乌申斯基的经典名言语句下一篇:莲的前世今生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