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4-08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精选6篇)

篇1: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竺俊超

【摘 要】伴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计算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是大多数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初期教育,这也直接决定着信息技术在整个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对此,为了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对策。【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问题 改进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化、数字化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经过非常多次的改革、创新,并且每一次改革与创新都会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这也给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的升级与活力。但是,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及时改进。1.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1)教学理念落后。我国传统教学大多教学理念都是以“应考式”教育为主,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落后一直制约着教学的发展[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对该课程并不非常重要,因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教师而言非常简单,内容也并不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进行教学,并且大多数课堂都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操作,这也很容易导致贪玩的高中生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去玩耍,例如玩网页游戏。这样的教学理念,最终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较差,课堂环境恶劣;(2)课程体系不健全。在新课改之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其衍生出了非常多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这些方法与模式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升性[2]。但是,因为物质条件、时间条件等因素,实施这些教学模式与方法仍然较为困难,其教学课程体系仍然有一定缺陷;(3)教师主体地位不正确。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差,在加上学校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技能培养的不重视,提升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的空间以及途径并不多[3]。除此之外,因为教师主要以“应考式”为主要教学理念,其普遍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操作或理论知识即可,对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帮助。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2.1理解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目标,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需要从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教育为目标,还需要以学生的智慧、情感以及思想等多方面着手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自主感受和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4]。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力、价值观以及信息技术观,并促使学生能够在显示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探究等。推动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2.2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转变信息技术课程传统的以学生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以稳定、持续、健康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学科实行系统性、完善性的发展与建设,除了教学资源环境外部条件以外,还需要不断强化教育评价体系内部的建设完善性。因为传统评价系统严重阻碍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通过优化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与教师这两个主体在课堂当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发挥。除此之外,为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衔接性,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地理以及政治等相关课程之间构建链接性,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升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一些关于语文知识或英语知识的计算机游戏,通过这些游戏能够在培养学生鼠标键盘应用熟练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或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2.3重新构建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校的师资团队建设、资源支撑等方面,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应用有效的培训体系以及评价体系,例如组织教师参与社会上的教学讲座。同时,建立正面的激励机制,真正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教育的主动性,强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质;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应用能力,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熟练程度和关于网络的一些操作技巧,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教学。【结 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实施和创新,首先,需要尊重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尤其是硬件方面的配备,其次,需要注重软件方面的配备,例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资源的应用等。与此同时,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真正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和重要性,促使学生掌握真正实用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篇2: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如何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提高审计整改落实率,巩固整改成果,逐渐成为相关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本文首先描述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定义与内涵,其次分析了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提高审计整改落实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审计问题;审计整改;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2014年审计署对于中石油、中国烟草等国有企业发布了2012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显示出国有企业在会计核算、工程项目、投资、内部管理方面都存在数项问题。国有企业的内部问题仍然存在,屡审屡犯,审计整改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如何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提高审计整改落实率,巩固整改成果,逐渐成为相关部门一项重要的议题。

一、审计整改的定义和内涵

审计整改是指单位在经过审计部门审计之后,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决定或意见,对于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对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意见予以贯彻落实,进而提高管理水平的行为。审计整改状况是最终衡量审计工作的效果的根本,是审计工作最终的目标。可见,审计整改对于审计工作的效果的实现、被审计单位自身的发展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国有企业的审计整改一直是审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重审轻改,整改意识薄弱

从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普遍存在重审轻改的态度问题,对于加强审计整改的意识非常薄弱,没有将审计整改看作审计的最终目的和重要环节。许多被审计单位由于害怕审计过程中出现纰漏,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之前都非常慎重。然而一旦审计结束后,被审计单位的各级工作人员就开始出现懈怠态度,对于审计暴露的问题,也没有想办法去进行整顿和改正,而是任其发展,或者仅是走一个形式,进行表面上的调整,使审计工作无法真正转化为成果[1]。

(二)整改力度不够,整改不彻底

许多被审计单位,如国有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大,发展时间长,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即使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但由于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复杂、存在时间长、与职工利益严重矛盾等因素,只有通过一些颠覆性的改革和强硬的方式才能改善和解决。而被审计单位在能够实现平稳运作的情况下,往往很难有进行颠覆性改革的动力,最终导致许多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的不彻底、不深入、表面化,蜻蜓点水,致使审计整改落实率低,整改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巩固。

(三)整改方式不科学,机制不完善

由于审计部门由于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历史发展和人事管理等情况了解程度有限,往往也很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才是依据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整改方案的合适人选。而在审计整改过程中被审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往往又缺乏主动性,表现出对于审计部门的过度依赖,且整改过程中的配合度低,导致审计整改方式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无法取得预期的整改效果[2]。

与此同时,目前相关部门和企业内部尚未形成规范统一有效的审计整改工作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导致各层级无法很好配合,审计整改工作无法全面、系统的进行,且对于整改工作的进展状况无法有效考核和监督。

三、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对策

(一)着力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被审计单位应着眼长远,不要只关注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理解审计工作的根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使内部各级工作人员转化观念,真正理解审计整改在审计工作中的关键地位,全程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人员对于企业审计整改行动,认真反思审计工作人员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并通过具体的行动进行反馈,提高审计整改率,保证审计整改工作顺畅并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实现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

(二)努力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

审计整改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不是单靠个别力量或凭借一段时间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企业内部多方力量的相互配合、共同长期努力才能有所改善。只有完善审计整改机制,加强审计整改的联动性、系统性,才能对于审计整改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任务分配、考核监督,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效率,在进行审计整改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加强,使审计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例如,企业应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审计整改考核制度、强化审计整改监督制度,明确整改权责、完善奖惩机制和反馈机制,使审计整改工作有章可循、有责可追,减少或避免审计整改工作无法跟踪、评价、落实的问题出现,形成以问责促整改、以整改促发展的循环机制,保证审计整改工作顺利、全面的展开。

(三)竭力加强沟通,合力形成长效机制

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整改的过程中,应增强主动性,积极与审计部门进行沟通,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审计工作人员协商讨论,制定相关的审计整改方案,保证审计整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可行性。使审计整改方案既能实现预期目标,又能得到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普遍认可与接受,积极配合实施。同时在审核整改的过程中,被审计单位也要与审计部门积极配合,实现内外监督,跟踪检查,逐渐提高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水平,让审计整改工作走上轨道,形成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审计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整改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推进被审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多年以来,国有企业的审计整改一直是审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提高审计整改落实率,巩固整改成果,逐渐成为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重审轻改、整改力度不够、整改方式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了从观念上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完善审计整改机制、加强被审计单位与审计部门的沟通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篇3: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财务报表具体缺陷

1.无法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 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 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 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如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等。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 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 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确定的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等。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而这些需求是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无法提供的。

2.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 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的要求, 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 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 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 依据过时的、经过人为调整过的信息做决策, 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3.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的竞争。

非货币信息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 但是现有会计报表主要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 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 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 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4.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 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已出现了动摇。人们逐渐认识到,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缺乏相关性、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 不仅无法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 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 使其判断失误。

5.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完整性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 但这却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固有弊病, 也是和以上提到的财务报告的缺点密切联系的, 甚至可以说是上述缺点的衍生物。其不完整性在于, 它在绝大多数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表。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 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财务报表以外的考虑到特殊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

6.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逻辑混乱。

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 “不确定性”充斥着整个会计处理流程。以资产的定义为例, 资产是指某一特定的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而获得和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可能一词本身就含有不确定性, 然而, 各项资产却以非常确定的单一数字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事实上, 只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 则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估计和判断就不可避免。

二、财务报表改进对策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还存在许多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企业的财务分析, 从而提高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

1.要有科学的预见。为增强企业竞争和应变能力, 避免可能发生的失误和损失, 在财务分析中,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预测并择优决策是当代新兴的管理科学。作为信息反馈的财务分析工作, 要跟上形势, 不能老是跟在后面做事后解剖, 要走在前面做事先判断, 及时而延续地提供可靠信息, 帮助企业提高预见性、避免盲目性, 使企业经营中有好决策, 管理中有好措施。

2.充分占有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必须充分占有资料, 但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 还应充分应用有关的统计和业务资料, 不但要定期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还要走出办公室, 深入实际了解经营管理全过程, 掌握第一手资料。

3.分析方法应灵活运用。资金运动随经营活动和经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 有人的因素, 也有物的因素;有经营因素, 也有管理上的因素;有内在因素, 也有外来因素;还有互相促进因素, 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方法分析问题。

4.应重视人力资源、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来临, 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示出来, 财务报告必然要转向对人力资源、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因而必须实现财务报告重心的转移, 及时准确地报告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价值。

5.财务报告应当建立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体系, 最终以公允价值计价。

6.突破会计主体假设, 同时报告与会计主体信息相关的关联方信息。

参考文献

[1].王世志.我国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完善对策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 2006 (1)

[2].史志贵.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篇4:救助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将被累死的媒体

以《大河报》连续关注一对患病姐弟的报道为例。2006年11月28日头版刊登《苦命姐弟难舍难离》,11岁的弟弟张庆辉和13岁的姐姐张孟洁在一个月内先后患上重病,家人四处举债,懂事的弟弟决定放弃治疗为姐姐省出费用。此时他就睡在姐姐病房的地板上。报纸关于姐弟俩的连续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热潮。目前两人做手术的钱已经捐够,姐弟全家送锦旗感恩。持续8天的报道到此为止画上了句号。从这则报道方式看,它是当今媒体正流行的典型的救助报道模式,即有困难——找媒体——媒体披露——问题解决的模式。加上事前对当事者贫穷痛苦的渲染,事后对捐助者下跪式的感恩,媒体再一次演了现代版“英雄救难”的故事。这种报道方式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事一报”,至少在以下两方面存在不足:

其一:诉诸情感VS情感疲劳

《大河报》救助苦命姐弟的首次报道中,报纸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了姐姐在病床上痛不欲生,弟弟和母亲蜷缩在一旁墙角里的照片。记者的文字提示是:“面对凶猛的病魔,13岁的张孟洁躺在病床上欲哭无泪,化疗已经使她的头发大量脱落,地板上,身患重病的弟弟无力地倚在妈妈的怀里。”这种报道所描绘的场景使读者心中感到凄凉和悲悯。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悲悯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心理负担加重,为了转移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或不安,人们就会去帮助他人(比如捐款),这样自己的心理就会受到安慰。而从传播学角度上看,这是一种诉诸情感的传播方式。即传播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传播效果。“凶猛的病魔”“欲哭无泪”“无力地倚在妈妈的怀里”等这些感情成分强烈的词汇极其容易唤起人们的良知。于是人们开始行动起来,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姐弟俩。问题是,除了这对幸运的小姐弟外,还有类似的杨晓霞、张璋、陈易的母亲等在等待人们去救助。在一次次感动之后,在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之后,人们不免开始出现情感疲劳,或者怀疑事件的真伪。陈易救母事件不是就有两个网友自费去重庆调查事件的真相吗?而在新闻学上也有“情感疲劳”,即读者读的多了,也就不愿意再读了。而且因为救助体制的不健全,除了救助事件的真伪需要考证之外,救助捐款的不合理利用也是人们疲于救助的原因。因此,报道诉诸情感的方式会遭遇人们不同程度的情感疲劳的抵制,这注定了每个媒体不可能每天都去报道救助事件。

其二:拟态环境VS真实环境

尽管如此,报道救助事件还是此起彼伏的出现在各个大小媒体上,数不胜数的捐助将人们包围。经过媒体报道的每个事件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都“化险为夷”了,但是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我们的世界真的就皆大欢喜了吗?其实不然。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而并非真实的现实环境。所谓“拟态环境”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人们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其行为也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因此,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杨晓霞事件、张璋事件、陈易事件、张孟洁姐弟事件都是媒体过滤后展现给大家的一小部分,他们并不是被救助的全部。他们仅仅是一个典型,很幸运的典型。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灾民需要救济,有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以最低生活保障过活,有75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需要救助。另外还有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社会提供帮助。媒体所报道的事件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陈易背后还站着陈易,张孟洁姐弟后面还有数不尽的张孟洁姐弟。拟态的信息环境和真实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让媒体个人孤胆英雄式的救助无法将事实列举详尽,相对于庞大而复杂的现实,媒体“一事一报”的善举只能是杯水车薪。

问题是,当媒体对一种现象隔三岔五的重复报道而无实质性进展,并且类似的事件更加倾向于媒体的披露而得以解决时,社会正常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机制便更加缺失了。长此以往,靠媒体才能将问题解决,那么——媒体恐怕将要被累死。

救助面孔的背后

而要想最充分地展现媒体热衷救助报道的原因,还要从媒体的产品——新闻的本质上去分析,即新闻要具备哪些特点才可以被称之为新闻。除了传统的强调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趣味性之外,在媒介竞争的“眼球”经济时代,恐怕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奇特性。作为新闻人,他们的产品是新闻,新闻要卖出去就要有新闻性、特殊性或轰动性、重要性、独特性等等。当一个媒体每天都刊登社会各界雷同的救助信息时,这张报纸就会没人读。山东姑娘杨晓霞身患重病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关注,她获捐款87万元得以救助。而相隔3年后的北京123中学初一学生张璋患白血病,救助的人却寥寥。有人说是新闻救了杨晓霞却没能够救张璋,是的,杨晓霞患的是罕见的疾病,手臂奇怪的溃烂,这样奇怪的病至少在目前还是罕见的。而张璋患的白血病的发病率却是每十万人中有2人— 4人,一个孩子患了白血病,现在不算是新闻了。这不是新闻机构的冷漠,而是新闻本身的规律——普通人对新闻反应的规律使然。

《大河报》关于患病姐弟的报道也有新闻点可“卖”:姐弟俩同时患病、年纪都尚小、姐弟俩都懂事、11岁的弟弟甘愿放弃治疗救助姐姐、家庭特别贫困弟弟不得不蜷缩在医院病房的角落里等等。所有的“卖点”在第一次报道的头版中都有所展现。这也是这则新闻值得关注并且最后姐弟俩成功救助的主要原因。当今媒体追求的卖点就是“奇特”,只有困难而没有奇特的因素往往不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自然也不会被人们去救助。新闻的本质决定了媒体“猎奇”的本性。

而有些媒体也毫不避讳地把救助报道当做新闻竞争的新利器,在借媒体之力开展媒体救助的同时,媒体将衍生出众多的独家的报道资源,并且注重救助报道系统化、品牌化,使之成为竞争的一种手段。因此,当读者以为媒体救助报道促使了困难问题的解决,媒体就是慈善家,那是一种误读。困难人群需要媒体呼吁,而媒体从自己的角度在有选择的呼吁后,获得了目标成果,这是两者的共赢,媒体却是最大的赢家。

对当今这种媒体救助报道的现象,媒体之所以在人们心中扮演了慈善家的面孔还得益于媒介的其他功能。首先是媒介的社会协调功能,即媒介传播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系统。有困难的人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媒体有责任关注他们,并且以此来协调整个社会,使社会最终达到和谐之目的,这是救助事件被关注的根本原因。其次,媒介有社会地位赋予的功能。即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慈善救助报道迅速引起人们关注,并形成捐款热潮正是如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它借助舆论的力量发挥着相对的舆论监督作用,而这种相对的监督,其副产品就是推动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发生变化或者解决,比如孙志刚事件。但是如今人们更看重的是媒体的副产品作用,并且把它无限放大了。因此,有困难找媒体已经是媒体的责任和功能的尴尬错位。在这种角色错位中,人们似乎处于集体的无意识状态,并且麻木地为之叫好。

媒体应该如何作为

媒体虽然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但是同时又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因此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大众传播媒体。传媒报道什么、不报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和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因此媒体应该利用其公开性、影响力等特点,通过议程设置将议题推向受众,从宏观上把握议题,关键在于通过细微的小事情观察大社会背后的种种现象,从而推动社会体制合理化发展,取得建设性的进展。这也是媒体作为公共资源用来协调社会发展的功用之一。具体到救助报道,本文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正确把握并加以引导:

一、努力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持续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致贫因素的影响力趋向强化,传统的以城乡孤寡老人、极端贫困人口、残疾人与灾民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开始向部分离退休人员、失业及下岗职工家庭扩展。新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正在结构上发生着重要变化,他们对社会保障有着急切的和有差异的需求。如果没有国家和社会的援助,即使所谓小康或中产阶层人士也可能难以很快摆脱困境。因此,建立一个面向贫困人口的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既是缓解其生活压力的必要举措,也是社会发展进步与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却还未最终确立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应局限于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而需要一个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公共房屋、疾病医疗救助及其他相关救助措施在内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媒体应该在构建这个体系上有所作为。有人说有困难找媒体往往比找相关部门解决得快得多。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而媒体的责任就在于通过对事件引领性的报道,呼吁社会共同努力,督促有关部门或社会共同构建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救助机制,而不是“一事一报”就草草收场。

二、弘扬善举,建设慈善文化

据有关资料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华慈善总会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中国公益机构10年来,共得到近100亿元的捐赠,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美国戴尔电脑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一个人捐赠的数目。中国富人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15%,而他们拥有的社会财富却在80%以上。不少富人宁愿挥霍浪费,也不愿扶危济困,为慈善事业做奉献。慈善救助需求巨大,慈善供给却如沧海一粟。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善举、建设慈善文化、提高国民慈善意识成为媒体的当务之急。慈善文化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鼓励、引导、示范,使人人心中潜存的慈善心得以被唤醒、被打动,从而转化为慈善行动。媒体应该大力弘扬善人善举,培育大批“慈善家”来引领,来带动,来挑大梁。媒体报道武汉的吴天祥、江诗信,收入微薄,生活清贫,可为很多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帮很多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而且长期坚持,从未间断。正是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助人为乐者越来越多。如此众多的“善人善事”,构成了慈善事业的基石,也为媒体救助报道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三、帮助被救助者树立自立观念

从有关“丛飞现象”的舆论调查看,人们最为不满和愤怒的就是那几个忘恩负义的受资助大学生。他们一旦完成自己的学业,或在丛飞身上再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就断交绝情、背弃而去。如此缺少基本道德水准的人大量进入社会,带来的将是对全社会道德系统的侵害,也深刻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任危机以及社会教育的严重缺失。丛飞资助的几个大学生的冷漠态度虽然不能代表全部受资助者,但也绝非偶然,很值得社会深思。

那些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急需全社会的关爱和扶助。对别人的困境袖手旁观是不道德的,只是一味号召和等待他们自救,这实际上是一种残酷。但同时,被救助者也要认识到,除了全社会要发动和倡导以富济贫、以强扶弱的行动,他们的根本出路在于树立发愤图强的思想,开拓自立自强的道路。而现实是许多受资助者对资助人过分依赖,缺少自强自立的精神,甚至把别人出于善心和关爱的资助行为看成是必须给予和理所当然的。对那些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而言,帮助他们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树立自强自立的自信心和尊严感,才是更重要的。媒体不应该把报道的重头戏放在如何渲染受难者的不幸和如何展现捐助者的爱心上,不妨多一些精力鼓舞受难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以正确心态面对别人的捐助行为(既不自卑也不依赖),以及努力争取自己通过相关措施克服困难,受他人帮助后有感恩意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等等。而从目前的媒体慈善报道来看,这些内容却很少涉及。

媒体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但它之于社会最大的推动力则是作为社会的守望者,通过发现社会前进中的浅滩暗礁、痈疽疾患,及时发出警告,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媒体救助报道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赋予救灾救病的“危机”事件以“社会问题”的意味,从而使公众和政府认识到某个问题反映了某种普遍的制度性缺陷,而这个缺陷可以通过制定或完善某种公共政策来加以改进。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慈善救助作为社会稳定器和优化器的作用不容质疑。能否通过慈善的力量救助弱势群体是稳定整个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和社会文化的引领者的身份,在推进救助报道中,理应站得高看得远,从宏观上致力于推动整个局面发生体制性的变化,即媒体发挥高瞻远瞩的引领与建构作用,而不是忙碌穿梭在困难人群的慈善家和解决问题的机构。

同时,在中国人的固有观念中,德行、智慧、慈爱、善良是“文治教化”的内涵,也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基因。媒体如果能够通过救助报道推动社会良性机制的运转,维系其所需的社会规范、道德秩序和精神文化元素,从而保障我们的社会、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那么这正是现代传媒的价值理念所在。

参考文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汪凯:《转型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

郑功成:《新时期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保障的需求》,中国网

方舟评论:《公众参与冲破慈善围城》, 《南方周末》,2006-2-9

《慈善文化与社会和谐》,《长江日报》2007-1-4

《大河报》 2006年11月- 12月

篇5: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为引领,迈出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坚实步伐强调。通过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长效机制,迈出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坚实步伐,以新作为新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时代新要求。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城市小区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关键环节,对城市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是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的重要举措。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社区管理相对于社区建设明显滞后,城市小区管理研究往往以经验居多,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指引,同时,社区管理体制大都停留在政府治理的范畴内,与“社区“本质是实现居民自治相违背。城市社区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社区管理的科学规划、多元投入提出了实用性对策,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团体对发展社区管理的共同作用,促进城市社区的持续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几大变化:一是随着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城市社区成为我国城市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方式;二是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的进程,城市社会的结构,特别是居住空间结构变化急剧;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也日益增强。所有这些变化汇集到一起的结果,是使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广度、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而这些变化最终的归结点都集中在城市社会组织管理在空间上的最小单元--社区。

一、城市社区与城市社区的现状

(一)城市社区

目前在中国,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城市社区是人类入工业文明社会以后最重要的一种社区类型,其特征是:首先,城市社区是宏观城市社会的缩影。它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还包括由这些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等。它包括了城市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城市社会的缩影。

其次,城市社区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城市社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功能。第三,社区成员之间虽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其成员与农村社区不同的是成员多样化。一方面,社区成员类型多样化。除了居民,还有各种企事业单位、政府行政单位、一些社会组织以及民间自治组织。另一方面社区内部的个体异质性程度高。社会成员的文化背景不同,职业种类繁多,收入差异大,社会分化程度高。

(二)城市社区的现状

城市社区管理曾经长期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全能主义的“亚社区“管理体制。“单位人管理“和“地区管理“是其主要特征。在传统社区管理体制下,单位成为政府的附属,传统的街道和居委会则是辅助单位,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制“的解体,大量的“单位人“重新回到社区,成为“社会人“,单位不再是个人唯一依附的载体;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掌舵划浆的全能者变成有限职权的掌舵者。政府逐渐开始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经济工作交给企业,社会性事务交给社区,政府通过“单位“全面干预社会生活的地位和职能有所弱化;三是人们重新回归社区,人们与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四是随着政府对社会控制的调整,社会自主性力量逐渐增强,各种社会性组织逐年增多,在社会参与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中心开始下移,街道办事处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组织获得了比以前更大的权力;六是许多城市陆续开始了基层社区管理新体制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另人可喜的成绩。

二、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事务职责,但社区的管理权力却未得到相应调整各条线在社区各设一套班子,对社区服务建设总量不少,但因是“小而全“,相互之间没有实现充分整合。

如民政部门重视对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服务,卫生部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康复治疗服务;文化部门提倡社区文化设施的充分使用,教育部门要求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卫生部门促进卫生保健的开展,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等等。这些社区服务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重复性,这其实是旧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矛盾在社区管理体制未得到充分完善时期的表现。对社区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将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关键问题。

(二)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经常性的“越位“问题

有些政府部门仍在行使本应由社区企业行使的职能,有些政府部门承揽和包办了许多本应由社会自治组织办理的事物。

(三)社区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薄弱,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

从总体上看,目前城市社区管理人员队年龄结构的不适应,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再是非专业化现象严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城市居民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居委会作为单位体制的补充,只管理单位体制以外的社会人员,它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还相对较少,工作比较简单,因而在居委会人员的任职资格方面,条件比较宽松,只要有热心,有时间和精力就基本上能够胜任居委会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居委会成员的非专业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社区管理者的要求。

(四)城市社区管理缺乏经济基础

由于政府投入不够,基层社区缺乏有效经济来源,导致目前社区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社区发展。基层社区组织办公场所仅有几十平方米,办公条件简陋,更不用说兴建居民活动场所。硬件设施的落后影响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导致了“有项目缺硬件,想服务缺场所“的局面。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价值观、利益观发生了扭曲,居民公益事业参与度大大降低。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对居民缺乏教育、社区与居民关系疏远、缺乏科学参与机制以及缺少社区公共物品等都是其重要因素。

(五)城市社区物业管理

1、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平台。目前缺少一个能够将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主委员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都纳进来的沟通协调平台,各方能够在这一平台上平等、及时地表达诉求。缺乏一个联席对话机制,由一方牵头协调,各方心平气和地平等对话。

2、社区服务协调作用发挥不充分。社区行政化严重,没有足够精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务,没有积极参与到组织建立业主委员会和其日常运作中,没能切实发挥社区居委会引导居民自治和协调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作用。

3、业主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业主委员会是业主自治的主要形式,业主委员会成立的难度较大,部分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已经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也往往流于形式,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手段,未能切实发挥业主委员会的自治作用。

4、小区业主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业主文化水平、工作行业、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有些素质较低的业主不服从物业管理,故意破坏小区公共环境与秩序,对成立业主大会参与物业管理漠不关心,甚至还刻意阻挠,给小区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5、物业服务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房管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审核不严,基本由开发商指定,缺乏市场竞争,进入不规范,导致规模小、资质等级低的企业进入市场,没形成规模化经营。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意识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少对员工的培训和严格的制度管理。

6、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和长效管理机制。部分职能部门缺位,缺乏对小区治理的监管,城管、安监、工商等职能部门对小区内出现违规行为的执法范围和监管责任不明确,未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群众难以对物业服务企业形成有效监督。

三、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在社区建设中,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等都是政府的责任。这样说不等于社区中的社会事务都应由政府包揽,也并非意味着政府是这些管理和服务的唯一主体。事实上,政府在社区和整个社会领域中的职责和功能都是有限的,与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的分工合作是必然趋势。因此,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就意味着,一是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职能和事务剥离出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委托管理“的方式,将那些社会事务转交给各类专业的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去运作和管理;一是解决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缺位问题,缺乏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支持。政府在社会领域中转变自己的职能,不仅意味着需要让渡部分控制社会、管理社会的权力,而且还需要大大增加对社会领域的投入。所以,政府社会职能转变的难度可能要远远大于经济职能的转变过程,监督、推动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应是全党和全社会的责任。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在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居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反馈功能的监督保障机制。应当要把各种监督机制实行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它们的合力,调动每一个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其成为社区治理的真正主体,形成群众监督的网络效应。

(三)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

在提倡向社区放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社区权力的良性运作,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否则就会出现权力的滥用等严重后果。构建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权力平衡机制,这直接关系到整个社区的稳定和发展,也是维护广大居民利益、实现社区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机制。

在社区组织内部的监督上,应当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推选产生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其它工作机构以及政府各部门提出意见、建议,进行民主评议和实行社会监督,并向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和社区居委会反馈情况。同时,必须实行社区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制度,增强社区管理的透明度,让社区居民及其他社区、政府等外界组织及时了解社区运行状况,监督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成效,有利于社区之间的横向对比,激励社区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

在社区群众监督的层面上,要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可以把媒体引进社区,利用媒体的网络效应,及时传递各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也揭露当中出现的问题、治理的弊端;其次,可以是聘用社区监察员,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规范化的监督,同时可以设立社区监督电话、社区留言板等,给居民创造便利的监督途径和条件。

(四)强化社区组织领导,营造共驻共建氛围

社区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形成的依赖式发展,致使其治理能力逐步减弱,积极性和创造性渐渐萎缩,尤其是社区的软环境建设方面更显薄弱。因此,加强社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建设,更应成为当前社区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注意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实现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管理。现代社区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社会分工愈益细化,因此,客观上就要求作为工作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素质要有一个大的提高。应当在政府指导下,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区社会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要积极吸收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投身于社区工作事业。

(五)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

由于根深蒂固的中位意识和长期以来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多数居民把社区当成一级行政组织,认为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黑板报、标语、宣传栏、市民学校等,宣传有关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文件,以及社区内的好人好事、与社区相关的重要消息。使居民明确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应是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以此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六)探索新的城市社区财力机制,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城市社区建设,需要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社区建设有一些投入,但与社区所承担的工作相比,还远不相适应。多数社区的办公场所相对简陋,办公设施和服务设施标准不高,社区干部的工作条件还较艰苦,待遇较低,客观上影响了社区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长此下去不仅不利于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还会挫伤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高素质人才就可能流失。为此、必须探索一种有利于形成社区组织的稳定财力来源的新的社区财力机制,使社区建设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制度化。

(七)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创新模式

1、搭建沟通协调平台,畅通各方沟通渠道。将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主委员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纳入到沟通协调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常态化对话机制,不仅可以使各方定期沟通彼此的想法,而且可以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2、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回归服务居民本位。通过探索推行社区去行政化管理模式,为社区繁杂的行政事务“松绑减负”,让社区有更多精力回归服务居民本位。社区要指导业主筹建和参与业主委员会,并对业主委员会进行监督,同时要在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发挥“减压阀”、“润滑剂”的作用,作为第三方有效化解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间的对立情绪。

3、强化业主委员会功能,发挥居民自治作用。没有成立的小区要积极组织筹建业主委员会,已经成立的要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要通过订立居民公约等形式,引导小区居民自我管理,规范自身的行为,对部分业主不文明行为可以通过公告栏、微信公共号等方式曝光。要对物业服务企业主动进行监督,并定期召开业主大会,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受理业主投诉。

4、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高业主自身素质。要利用社区公告栏、宣传单、公开信等方式加强对小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并通过组织法制讲座、举办小区运动会、举行社区“彩色周末”活动,提高小区居民参与小区生活和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5、明确执法主体责任,强化小区执法监管。要明确政府各执法部门的责任,对小区内出现的违规搭建、无照经营等一系列违规行为要按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要理顺各方关系,明确政府部门、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学习先进地区社区服务管理方面

(一)硬件建设保障到位。

七里山街道社区服务硬件配置到位、设施配套齐全,通过政府自建、协调开发商租赁、收回社区服务用房等多种形式,为社区配置了充足的服务用房,设置了功能明确的多种站室。考察的三个社区都配备了1500平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用房,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设有“五站四室”,即流动党员联络站、党员创业帮扶站、两新组织工作站、远程教育指导站、志愿服务活动站、开心聊吧、悦读书吧、党员代表议事厅和智慧党建体验厅;为民服务中心设有“四区七空间”,即接待区、孵化区、颐养区、爱心区、先锋空间、智慧空间、议事空间、乐活空间、成长空间、悦动空间和膳食空间。

社区的每项服务都有落脚点,每个落脚点都有合理设计,每项设计都有固定服务人群,大部分居民都能在社区中心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服务,居民深度参与、融入社区建设,归属感得到加强。

(二)社工整体素质较高。

七里山街道注重社工团队的梯次建设,除去工作经验特别丰富的社区书记、主任外,所有社工由济南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统一招录,条件限制在35岁以下,本科学历。社区严格退出机制,凡年满50周岁社工一律退出岗位,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按每300户居民配备1名社工,社工最少的社区控制在7人(含1名专职党建副书记),现行工资待遇为5333元/人(不缴保险),且以济南市社平工资为基数每年增长,今年正在探讨向事业单位待遇靠拢,社区正职参照事业单位正科级待遇,副职参照副科级待遇,普通社工参照科员待遇,吸引了大量“985”“211”应届本科、研究生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本次考察中的三个社区均有新入职的党建专职副书记,年龄均在28岁以下。街道除书记、主任外,按1名班子成员加1个部门包1个社区的1+1+1形式,从理论指导、业务培训、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参与社区建设。

政府的大力支持、优秀人才的引进保证了社区各项工作创新、做实的能力,完善的待遇制度点燃了社工献身社区的激情,目前推行的全科社工“一口清导办、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也基于此开展。

(三)“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七里山街道积极投入,引导各社区引入和培育社会组织,以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落地社区各类创新项目。如“党员管理精准化”项目,在传统党建模式的基础上,社区提出创新项目意向后,大胆尝试融入社工专业元素“借智、借力”,以招标形式投入13万元获得省委党校教授团队学术支持,由两名教授专职研究创新内容并落实,社区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创造了党建新概念管理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积分制的方式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线上”是通过利用灯塔系统、微信平台,推送党员活动、居民服务项目及相关政策;“线下”是通过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讲吧”等多种活动加强对党员学习教育,不能参与线下活动的,可会后通过微视频回放、评论继续参与社区活动,获得积分,可兑换多种书籍、社区特色服务等。

通过这种形式,一是帮助社区解决了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社区志愿团队长效服务等专业性问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二是让一些热心于社区服务的“两新”组织得到资金支持和实践锻炼,使“两新”组织和社区同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充分发挥了居委会“牵头、协调、监督”的优势,既培育、壮大了社会服务组织,又延伸了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

(四)是服务居民方式多样。

目前,泉景社区建立了以社区党委为统领、社会组织为依托、专业社工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四社联动”工作机制;提出了“党员居民提事、两委班子审事、居民代表议事、全体居民评事”的民主协商四步议事法的新模式,解决各项小区管理难题;正在探索以服务为抓手,以居民为主体,以参与为核心的“三全”(全程、全时、全心)服务运行模式,都很好的提升了社区的服务,并让全体居民参与到社区决策,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篇6: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机关作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成败。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根本所在,从发展壮大汕尾经济的意义上讲,抓机关作风建设就是抓环境、抓生产力、抓竞争力和“第一要务”。坚持执政为民,永葆党的先进性,就必须进一步转变纪律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民解决问题。当前,我局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大讨论活动。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和《中共汕尾市委印发〈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解放思想讨论调研阶段,局解放思想学习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调研,开展个案剖析工作,发现机关作风存在许多问题,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危害,并就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制定了初步意见。

一、当前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不在状态症”相当严重。“不在状态症”曾一度是无“法”可治的一种顽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眼皮下发生的损害百姓利益的事儿,只要没有人告状,便当作不存在;即便告状了,没有曝光,也当是没发生。如若必须得正视了,便互相推诿,推来搡去,以至不了了之。最甚者就是视执法为文件游戏,有关方针政策的落实也频遭卡壳、打折,落实到工作上,更是障碍重重。近来还有一种“不在状态”的症状也很泛滥。就是上班后电脑一开,或在股市上搏击,或在网站里冲浪,与过去的报纸一张、清茶一杯、不问公事相比,这种对国家资源的浪费更是骇人听闻。

(二)“不良心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一是不安现职,渴望升迁。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干部四处打听干部调整信息,个别的甚至走东串西,找门路、拉关系、想方设法来实现个人意愿。平时一些干部在现职岗位上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板凳还未坐热”,便考虑下个职位,有的甚至连本职岗位的工作都未熟悉,也没有真正做什么工作,就“谋划”自己的“未来。二是是非不分,发泄牢骚。一些干部既清楚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政策,又知自己进入不了领导班子,便隔岸观火,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发泄不满情绪。有的拿自己的长处乱比别人的短处、甚至“撂挑子”,有的热衷于传播和制造“小道消息”,有的凭主观想象“预测”某某要“高就了”等等,闹得沸沸扬扬,造成不良影响。三是怨天尤人,失落郁闷。有的看到别人被提拔,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世上没有赏识自己的伯乐;有的个人目的未达到,就抱怨组织不关心;有的认为自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从而工作松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放松了自我要求。四是个人至上,忌贤妒能。一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看到别人提拔了便眼红,不考虑大多数人进步的原因是实绩突出,而认为自己没有升迁是因为没有“门路”,还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为个人利益上窜下跳、四处活动,想方设法留任或进入领导班子。一旦个人目的达到,就狂妄自大、“舍我其谁”;反之,就埋怨组织亏待了自己,语言失当、行为失范,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动力缺乏症”逐步蔓延。机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机关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热情不旺、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此为典型的“动力缺乏症”,表现在:一是对工作缺乏敬业的感情。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责任性不强,要求不高,得过且过,应付了事,马马虎虎,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纪律散漫,上班迟到早退,无所事事,随心所欲,有的甚至在上班时间溜之大吉,玩麻将打扑克,有的干脆成伙结伴下去吃喝玩乐,败坏了党和干部的形象;二是对事业缺乏奋斗的热情。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工作岗位当作是度日养老的港湾;三是对追求缺乏执着的激情。普遍存在“冷漠病”和“恋旧病”,对事业没有理想信念,对工作没有目标追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执着追求激情。工作上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没有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图清闲,怕麻烦,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工作推诿扯皮,拖拖拉拉,应付了事;四是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不愿深入基层下到一线,不愿调查研究,不愿帮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衙门作风,效率低下,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是把单位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实意。

二、当前机关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体制机制弊端。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大都是行政事业编制的吃“皇粮”人员,吃的是大锅饭,端的是铁饭碗,坐的铁交椅。工作上做多做少一个样,工资上做好做坏一个数,认为“做不做一个数,好不好一个样”,甚至是做多了还会惹来麻烦、引来是非、招来矛盾,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能溜就溜的不负责任思想。二是一些干部 “官本位”思想严重,放松了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自我改造,把“当官”视为人生第一追求,把“官职高低”当作检验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惟一标准,把个人的“进退留转”看得比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还重,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事业发展的角度看待职务的升迁留转,从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情绪不稳定,受不得刺激,经不住打击,产生了种种不良心态。三是管理考核疲软。机关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考核制度,没有一套“奖优罚劣,褒勤贬懒”的奖惩考核体系,没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让,庸者走”的机关人员流动制度。机关工作忙闲不均,苦乐不平,做事的人是少数,议论事的人是多数,工作上没有紧迫感危机感,没有目标追求,没有精神寄托。有的机关人员在一个岗位十几二十年不变,工作年年打不开局面,但仍然稳坐钓鱼船,可谓是“铁打的军营不动的兵”,严重影响并挫伤了想干事者的积极性;四是主观思想被动。有些人长期在机关工作,过惯了按部就班的、老调重弹的稳定日子,平时

不注重加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懈,我行我素,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过多地考虑计较个人得失。有的对工作心不在焉,人在曹营心在汉,上班时间擅离职守,拿国家的工资,做自己的生意,办自己的产业,富自己的小家,影响了机关工作的秩序,败坏了机关工作风气。

三、当前机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危害

拿着薪金不办事,已远离对国家机关干部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要求,要是既拿薪金不干事,再浪费国家资源,更是种不能容忍的“罪过”,如此“不在状态”的后果势必导致机关干部行政效能低下,公共利益受损。最重要的,机关干部对公众利益的麻木和漠然,势必有碍一个地方的改革与发展大计。同时,由于机关干部“不良心态”的影响,埋怨党亏待了自己,语言失当,失去规范,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党的公信力。还有由于机关干部“动力缺乏症”,群众对这些机关干部反感、厌恶、憎恨、伪视,由不满产生敌对心态,不是鱼水情深,而是敌我矛盾,一有导火索,将会产生碰撞,必将危及党及国家的执政。上述机关作风存在问题如不加以整治,势必困扰和阻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全市的经济发展、机关的效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解决当前机关作风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我局计划从今年7月开始,利用4个月的时间,在全局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活动共分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建制、总结提高四个阶段。通过集中整顿,全局机关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要实现以下目标:机关干部遵规守纪意识明显提高,自觉性大大增强,各类违纪行为得到全面遏止,机关干部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了大局观念,在依法行政,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上普遍提升,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全局形象的不正之风得到及时纠正;公务消费全面规范,各种奢侈消费行为得到有效控制,行政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一些违纪案件受到查处,违纪人员受到处理和震慑,最终实现促进汕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建立科学、实用的机关干部实绩效能考核。面对新形势下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机关干部实绩目标考核体系,更好的贯彻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确定科学的实绩目标考评体系,做到有章可依。要让考核的人知道怎么考,被考核的人知道怎么做,规范机关干部的岗位职责,划清职责范围,明确权力、义务和相应责任,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合理分配考评分值,做到重点突出。根据对机关干部各项考评目标的难度,进行细化、量化、分清类别,使实绩目标考评全面、客观公正、突出重点。三是创新实绩目标考评方法,做到考评公正,实行全方位实绩目标考评办法,做到程序公开化,将实评结果及时公示。推行“一站式”考评,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监督。四是公开考评结果,做到奖优罚劣。对实绩突出的班子及干部予以奖励,作为干部提升的主要依据。对实绩一般和实绩较差的进行组织处理,进行降职或免职。激励机关干部的主动性、能动性,提升实绩效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考评,保证政令畅通,落

实到位。

(三)改革监管机关的运作机制。首先要加大纪检监察力度,抓好“五落实、五到位”,即:认真落实,思想到位;机构落实,人员到位;措施落实,责任到位;培训落实,素质到位;协调落实,督查到位。其次,要加强联合办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两个职能科室监管联合进行机制。一是充分发挥职能,增加两职能科室办案的独立性和抗干扰能力。二是查不查处机关干部完全依据法律、规定来办,可以向党组请示问题,但不能用党来代表法。三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两职能科室在机关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方面的职能,即联合办案,协同配合,又要根据职能行使权力。第三,完善人民群众的信访监督制度。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信访中发现有问题的机关干部一定要调查处理,对于不切实履行信访职责的机关干部要追究其失职责任,对于压制打击报复上访群众的机关干部要追究其法律和纪律责任。采取切实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上访权利。建立信访登记、答复制度,期限处理制度,重要案件的信访人、举报人(证人)的保护制度。规范越级上访制度,凡信访案件未能在基层得到处理的,信访人就可以进行越级上访,同时信访人可以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对有关机关及机关干部进行调查处理。第四,推进公开性制度建设。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方面的方法,建立强制性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四)建立解决症结的具体措施。一是突出关键点,从领导带头上加快作风转变。领导干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典范和表率,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单位。因此,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要善于发挥领导这个“龙头”的导向作用、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努力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典范,做勤奋好学、调查研究的典范,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典范,做坚持党性、坚持原则的典范,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典范,形成作风建设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基层看机关的局面。二是强化支撑点,从运作机制上加快作风转变。作风建设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作风导向机制上,狠抓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倡导形成良好的文风、会风、政风和行业风气,以此形成良好的作风导向。在作风激励机制上,对作风建设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肯定表扬,对作风涣散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通过扶正压邪,达到抓两头促中间的效果。在作风监督机制上,建立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科室组成的作风建设监督机构,经常开展督查,通报督查情况,实行黄牌警告和诫免谈话。在作风考核机制上,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增强虚功实做的可操作性。三是主攻结合点,从选人用人上加快作风转变。把作风建设与选人用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严把“入口”关,围绕“加快发展,转变作风”这个主题,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进一步严格干部选任标准,大胆选用善于谋划发展的干部,善于抓落实的干部,能干实事业绩突出的干部,群众公认的干部,使用人导向和干事创业导向统一起来。通过创

新用人标准,堵死“熬官”、“混官”、“跑官”的口子,敞开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路子。要加大干部“出口”力度,对作风不良、群众反映大的干部,采取诫免谈话、行政处分、党纪追究等方式给予严肃处理,形成正气上升、邪气无存的良好用人导向。四是立足根本点,从制度规范上加快作风转变。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不健全和落实不得力。要保证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就必须切实抓好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在思想作风方面,实行思想汇报制度、个人事项申报制度和领导干部行为监督检举制度等;在学风方面,实行在岗业务学习考试制度、集中学习制度、心得体会交流制度;在工作作风方面,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工作首问制度、考勤考核查岗制度、工作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在领导作风方面,实行重大事务集体讨论制度、民主生活会议制度、谈话诫免制度、外出报告制度;在生活作风方面,实行八小时以外监督举报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政务接待公布制度。把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制度、落实制度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来抓,形成震慑力,推动作风建设步入正规化轨道,促进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

上一篇:梦至小益,梦至小益陆游,梦至小益的意思,梦至小益赏析下一篇:适合秋天玩的团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