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2024-04-24

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共8篇)

篇1: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对于孩子健康的成长,一般都是一个比较幸福的童年,和小朋友交流清晰流畅的用言语表达。可是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前进的时候,出现了腭裂语言障碍的困扰,通常与健康的孩子不一样,这个时候父母便需要留心观察了,不要因为工作忙的缘故而对孩子言语的健康一再忽视。

腭裂儿童语言障碍应及时的治疗,正常的2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通过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与父母及与其亲近的人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而患有腭裂语言障碍的小儿,虽然做过了腭裂手术,因为不能凭借语言来进行表达、沟通,则不能进入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的幼托机构成易被错误地当作智力落后的小儿。语言行为极为复杂,有语言障碍的小儿被家长注意时,往往比较晚了,矫治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早期发现语言障碍对小儿的健康成长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腭裂儿童语言障碍应及时的治疗。家长如果发现小儿在幼儿期存在下列情况,应及早的治疗:

超过2岁半还不会讲话。

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

超阶级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还有不少造句错误,语言还不流利,语言的节奏、速度和抑扬都表现得异常。

患儿说话吃力,感到为难,并能自我意到。

声音过大或过小,或过度嘶哑者。

声音的强度和小儿的年龄、性别不相称,声音带鼻音。

腭裂儿童语言障碍应及时的治疗,做为新手父母。首先当幼儿和你说话时你要全神贯注地倾听,让幼儿慢点要学会轻松和气的说话。制定一个有规律的作息表为孩子。减少做事的压力减慢孩子的生活节奏。但是当孩子出现严重语言障碍时就要马上找医生问诊,这个是越早治疗越好,对于树立他的自信心,发展他的人格都有好处。

作为父母给腭裂儿童语言障碍孩子健康的呵护,就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的健康不因父母爱的忽视而打折,如果孩子出现了腭裂,一定要留意其导致的语言障碍的困扰,选择专业的言语治疗中心,让孩子早日清晰健康的发音,来为其美好的童年告白。

(本文香港东方启音言语治疗有限公司投稿)

篇2: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教后女童语行学育先容了:教后女童的言语进修,幼儿教师舞蹈,分歧阶段女童说话的进步取教导,图书商城,长女园语身教育的方针、外容、方式战路子,美国幼儿教育,教后言语教导机构设想施行,幼儿故事,教后女童说话教导评估,幼儿早教,教后女童说话学育研讨近况取瞻望等形式,图书批发折扣。

20世纪,先生博业化当作一股壮大的念潮囊括寰球,幼儿童话故事,教后女童说话学育极年夜天鞭策了列国教员教导旧理思跟,特价书批发,,,旧轨制的成立,幼儿教育方法,学生博业化曾经变为推进教员教导进步战进步老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交际圈位置的胜利圆详,幼儿启蒙教育。

学生职业非没有非某个否取大夫、律生等量齐观的特地职业?教员的博业化水平事实若何?那非各国粹者持久会商的疑问,幼儿早教网。老师职业非一类请求自业者存在较下的博业学识、技术跟,幼儿图书,,,涵养的博业,图书批发网,而自博业的特点去瞅,幼儿数学题,老师职业合幼稚博业的尺度借无必然间隔,图书库,非某个“构成外的博业”,深圳图书批发市场地址,教员博业化非某个不竭收展的进程,幼儿玩具,而正在先生博业化历程外的某个严重转机非,幼儿识字图片,自逃请教生职业的博业位置战权力到沉口转背先生的博业进步,幼儿阅读。

教后女童说话学育20世纪80年月以去,广州图书城地址营业时间,先生的博业进步变为学生博业化的标的目的战从题,幼儿教学。大众越去越熟悉到,信息化,进步老师博业位置的有用路子非不息改良教员的博业教导,网上图书批发市场,自而推进学生的博业收展,上海图书城地址。教后女童言语教导只要不竭进步老师的博业程度,幼儿英语歌曲,才干使教员职业败为蒙己尊崇的职业,幼儿听故事,变为存在较下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交际圈位置的职业,深圳书城中心书城地址。

安身教后教导博业年夜外博条理,幼儿识字软件,教后女童说话学育依照教导迷信研讨的“挨次”当作学材的逻辑系统,南京图书批发,具体阐述了教后学育范畴停止迷信研讨的办法、步调,幼儿趣事,详细形式包罗课题的选订、白献的翻阅、研讨打算的制定、五类常用的.研讨方式先容教后女童言语教导(察看法、实际考察法、尝试法、考试法跟,网上图书商城,,,做品阐发法)、参考数据清算取阐明、功效里述取评估、量的研讨战步履研讨,幼儿教育。齐book针对于博科死、外生死的现实需求,天津幼儿英语,每一章前面全附无偏重学识的案例、理论行动项目(念考题),幼儿早操。

为了凸起学材的适用性、参考数据性战“否继续性” ,婴幼儿教育,每章前面借附无原章范畴的“白献参考数据”,广州图书批发市场地址。基于凯外(Carey)的实际,读物,女童关于死物教的认知经验两个进步阶段,图书大全。第一阶段自教后期间到濒临6岁,图书网,女童自死物世界所表示入的事物跟,幼儿儿歌,,,景象外进修,批发图书。

篇3: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手术治疗的3岁以上、智力正常的100例腭裂患儿进行术前、术后1年的语音治疗效果评价, 患儿术后均无腭瘘, 住院期间均已进行语音治疗的指导, 其中农村患儿54例, 城市患儿46例。

1.2 方法

用我院自制的语音评估表进行术前和术后1年评估。术前评估采用病人当面朗读语音表, 术后1年评估采用当面调查和电话调查两种方式, 每例患儿的语音均有录音资料。录音资料由医生和护士共4人通过耳听测评的方法以百分率的形式形成结果, 患儿得分为4名评判人给分之平均分。

1.3 结果

1年后城市患儿与农村组患儿语音清晰度均有改善, 但城市患儿语言清晰度改善好于农村患儿。

2 讨论

2.1 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生活环境, 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孩子一出生, 就要接受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模仿着成人的言行, 吸取生活的经验, 学习行为习惯。家庭是腭裂患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 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 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与语音发育有关的生活环境, 促进语音康复[5,6]。

2.2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2.2.1 语言环境

目前我国推广普通话已多年, 但普通话普及率尚不高, 尤其在农村, 普通话普及率更低。语言能否标准发音严重影响了清晰度的评测。评测结果看到, 农村患儿部分词语的发音带有严重的乡音, 发音及音调与普通话标准发音间有较大差异, 影响语音清晰度的标准化测评。

2.2.2 家庭对治疗的重视度

父母的个性品质、精神追求乃至格调和品位构成了一个家庭的精神环境。个性坚强的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相应的要求, 孩子也就不会软弱。父母的爱好会给予孩子相关的常识, 父母对事物的态度也大都会被孩子沿袭。农村家庭相对来说学历、生活水平低于城市家庭, 父母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间高于城市。农村部分父母在住院期间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好, 能够按时进行语音训练, 出院后对患儿的语音训练积极性低于城市父母。

2.3 对策

2.3.1 重视健康教育

我院加强唇腭裂的院外宣教, 利用媒体宣传, 走进社区, 到孤儿院进行术前宣教, 讲解时要说普通话,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3.2 组织唇腭裂患儿和家长联谊会

联谊会上, 让语音改善明显的家长与患儿介绍经验、传授方法, 给广大的患儿以鼓励和信心。同时将患儿和家长的要求、建议、体会等与医护人员的评估、指导联系起来, 以提高患儿及家长对语音功能训练的认识。

2.3.3 家长给予鼓励

对语言问题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应该起到核心作用。家长要讲究语言艺术, 不要用带有刺激性的语言;对患儿的每一点进步, 即使很微小, 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不可急于求成, 否则反而不利。家长多鼓励患儿正确面对自己, 面对周围环境, 克服畏惧心理, 使其处于最佳康复状态。

2.3.4 开设语音治疗的护理门诊

目前, 我院的语音治疗师每天上午都可以接诊患儿, 进行语音的评估与指导, 向前来就诊的患儿及家长大力宣传语音功能训练的意义。

2.3.5 积极推进家庭-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语音训练模式

家庭、学校、医院三者互相联系, 互相反馈信息[7]。家庭在一定时期语音训练后与学校沟通, 定期到医院复诊, 接受专门语音评估及技术指导;学校代课教师定期向家庭和医院反馈患儿在校的学习和语音表现;医院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并向家庭及学校提供语音治疗的知识及信息, 随时解答疑问。

参考文献

[1]王光和.唇腭裂序列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60-885.

[3]王翰章.发展我国特色的唇腭裂治疗方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8, 18 (1) :1-5.

[4]李宏存, 魏建华, 姜惠娟.影响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19 (6) :19.

[5]刘丽萍, 柳新华, 张桂梅, 等.230例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指导[J].护理研究, 2010, 24 (12C) :3333-3334.

[6]段晶晶.腭裂患儿术后语音训练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 2007, 21 (7B) :1850-1851.

篇4:治疗儿童学习障碍的方法是什么

一、干预的具体方法

1、选择适宜的治疗或训练方法

这类儿童有不良的自我意识,缺乏自信,易放弃努力等特征。要根据其认知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治疗教育计划。前提是务必理解接纳他们,强化其自信心,预防其自我低评价。尤其关注其易感失败的地方,超负荷的训练矫治“有百害而无一益”,故忌高起点、超负荷的训练。要求综合治疗,争取家庭和学校的协调,始终要求父母的参与和介入。

2、耐心和持之以恒

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和不适状态往往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甚至可持续到成年期。因此,耐心的对策,切忌急于求成。

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和不适状态往往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其目的在于防止这类儿童因基本学习能力缺欠而出现丧失自信、自我评价低下、情绪障碍等继发性障碍。尽早了解生育史异常的儿童,及时人手对这类儿童进行发育评价和平衡性运动训练,并且对那些高危儿童(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难产儿、高烧痉挛史儿童、癫痫儿童、产伤史儿、气质难养型儿童等)的家长及时进行咨询指导。

4、预防为主

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多而复杂,要做到防范一切致病原因并非容易。但许多围生期的诱因已明确,有些可做到“防患于未然”。出生后如能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亦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学校或家庭开展矫治训练

手眼协调训练:如划消实验、触觉辨认训练、电脑操作训练、,手语训练、视动训练、书法训练、运动等;

视觉分析训练:半视野速示训练、Neker立方图辨认、点状图定位训练、结构图辨别训练、重叠结构辨认、方向辨认训练、物体体积面积判断训练等;

视觉分析训练:半视野速示训练

结构化训练:如知觉训练、视觉理解训练、电脑训练、书写训练、意义理解训练、正确发音训练、注意力(自控)训练等;

儿童学习障碍病因

1、父母晚婚、晚育(这种现象在知识分子人群中十分多见。在知识分子人群中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多数晚婚、晚育。而且缺乏体力活动和锻炼,身体素质较差)。

2、怀孕时胎位不正,分娩时难产(生物进化的法则是,物择竞天、适者生存。胎位不正、难产已经说明,孩子的发育已经在子宫内遇到问题。在现代化的医疗条件下,帮助孩子出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没有按照千百万年来人类生殖的有序合理的过程,必然造成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的一部分不适应。那些大龄父母、胎位不正的父母,要理解这条法则。否则,是要冒风险的)。

3、工业污染和环境变换

随着人类活动加快,工业污染不断加剧。各种有毒、有害物资散布在环境中。同时地球的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紫外线、射线、不明微生物等都有增强的趋势。这对于出生健康的儿童来说,它可以调节自己以适应外界。这就象细菌会对抗生素逐步产生抗药性、耐药性,就象老鼠对于有毒的鼠药越来越适应一样。但是体质差的儿童就不适应外界这样的变化,而影响发育。

4、生病所致

一些儿童在一场大病后,逐步体现出来。特别是发烧、抽搐,对于脑部的神经组织产生。

学习障碍治疗护理

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类型、程度、临床表现以及心理测评结果来确定。一般原则是以接纳、理解、支持和鼓励为主,以改善印患儿不良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进而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治疗,并且尽可能取得家长与学校的配合。

篇5: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儿童智力障碍是近年来大家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智力障碍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现象,客观地存在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智力障碍也称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游戏是儿童的语言,游戏治疗以游戏为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自然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问题,并解除困扰。儿童在游戏疗法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指导、自由表达、接纳自我、更有创造性等。在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儿童的心理治疗中,游戏治疗独具特色,近一个世纪以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游戏治疗是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游戏治疗产生发展及其内涵对特殊教育领域开展游戏治疗的实践和研究有重要意义。游戏治疗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游戏治疗的产生源于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中发现了游戏对儿童精神分析的意义。他认为人格结构中本我(Id,伊底)所遵循的快乐原则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首要原则。游戏和其他的心理事件一样,都受快乐原则的驱使。儿童的游戏中,表现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掌握创伤事件和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游戏是儿童症状的表现,于是他将游戏作为精神分析的内容。随后,安娜(Anna Freud)和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儿童精神分析中使游戏治疗系统化和理论化,承认游戏是儿童自由表达愿望的方式。这些精神分析学家的研究革命性地改变了对儿童及儿童问题的态度,之后关于游戏治疗的理论研究、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

我认为游戏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游戏促进智障儿童的生理健康

游戏能使儿童有机会学习基本的运动模式,发展运动技能、运动强度和耐力,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有助于矫正智力落后儿童的生理障碍、增强其体质,保证其整体的生理健康。游戏还可以发展手眼协调及其他的运动感知技能。

二、游戏满足智障儿童的安全需要

智障儿童受智力发展的影响,他们很难适应这个按成人的兴趣和习惯组成的社会世界。因此,他们更有可能遭到成人的不满,由此遭遇更多不幸.有些智障儿童因不能按照家长的要求去行动而经常遭到家长的打骂;有些智障儿童因学习困难而经常遭到教师或家长的训斥等。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能够生存之后的第一需要就是安全,包括心理安全。当儿童的安全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持续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而导致适应行为障碍。游戏为儿童提供的是安全的环境.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和行为事项行动,按自己的兴趣、能力,构想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大胆地探索自己安排的可能性,不再受外部力量的阻拦。“没有了成人的建议、命令、指责、约束批评、支持、干预”,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犯错误”,不用担心所犯错误给他们带来的恶果,这给了他们安全感,满足了他们的安全需要。

三、游戏调节智障儿童的情绪

游戏有助于智力落后儿童基本情感需要的满足,例如安全的需要、得到接纳和承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这样能够促进他们积极情感的发展和消极情绪的缓解和克服。在游戏中,儿童总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共同为游戏活动做出贡献,因而能够在情感的洞察力、稳定性和力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并且感到较为舒畅、较为安全、自由自在,经常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游戏又是童自我表现的天然媒体,能使儿童释放内在的挫折、焦虑、紧张、不安、攻击、恐惧、慌乱等情绪。借助这类情感的自我表现,儿童就能敞开自己的感情世界,面对它们,学习调控它们。

四、游戏教会智障儿童亲近和信任

心理学家认为“孤独和被人忽视是儿童的敌人”。在人们的观念中,智障儿童是不可造就之才,自然也就不受关注。由于缺乏与人交往的经历或经历了被人抛弃、受人虐待和欺辱之后,他们难以对人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据观察,正常儿童与智障儿童之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待他人的态度。正常的儿童善于交往,容易与他人产生亲近感。而智障儿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则显得木讷,不容易接近。有些儿童在与陌生人的首次接触过程中,还可能做出不友好的举动,采用攻击行为,以排除心中的恐惧。

参考文献: 钱玲娟 弱智儿童的预防与训练—玩具与游戏的魔力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96 2 刘春玲 马红英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 曹中平等 游戏治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取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篇6:贫困唇腭裂儿童可免费做手术

据悉,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春季郑州国际微笑行动将于4月21日正式启动。从即日起, 凡唇裂患者年龄在6个月以上、腭裂患者18个月以上的贫困唇腭裂儿童均可报名参加, 符合条件者将获得免费唇腭裂手术治疗, 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21日下午5点。

据了解, 患者术前检查、术中用药、手术、麻醉、术后第一日用药及住院均可免费。患者一般术后第二日即可回家, 有特殊情况需继续住院治疗的费用自理。读者可拨打电话:0371-66344027、66358970或66322114转80609进行咨询。●

篇7: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由于唇腭裂直接影响到患儿的容貌、进食和发音, 大多数患儿要经过多次正畸治疗, 并配合各种辅助治疗方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而这治疗期限较久, 长达数年, 甚至十几年, 可能给患儿母亲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影响到生活质量。母亲又是患儿最主要的看护者, 母亲的高压力水平将使患儿产生行为问题,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患儿母亲的心理状态, 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本研究对56例唇腭裂患儿母亲与57例正常儿童母亲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对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唇腭裂患儿的母亲56例作为研究组及在我院牙科门诊拔牙及补牙的正常儿童的母亲5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共调查113例, 均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研究组56例, 年龄20~41岁, 平均年龄 (26.39±4.65) 岁;受教育年限4~18年, 平均 (12.25±3.18) 年;家庭月收入2 000~7 000元, 平均 (4 232±1 198) 元。对照组57例, 年龄20~39岁, 平均年龄 (25.51±3.53) 岁;受教育年限5~16年, 平均 (12.26±2.55) 年;家庭月收入2 500~8 000元, 平均 (4 486±1 072) 元。两组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月收入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1.2 调查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3]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 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 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的一种检查心理健康的量表。 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 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 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 通常是评定1周以来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各因子的因子分=各因子所有项目的分数之和÷因子项目数。如每项因子分的均分≥2分, 即认为该项因子分为阳性, 提示有心理问题。

1.2.2 自行设计问卷, 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唇腭裂引起母亲心理应激的常见可能原因。

1.3 资料收集方法

对56例患儿的母亲及57例正常儿童的母亲在征得其同意后分发问卷, 调查前进行指导, 让其独立做出选择, 自行填写。要求调查对象如实选择, 回答时不记名, 问卷发放30min后收回。调查结束, 问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选。发放问卷113份, 回收有效问卷113份, 回收率1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唇腭裂患儿母亲与正常儿童母亲心理状况比较

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两组有显著差异 (P<0.05) , 其他因子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唇腭裂患儿母亲应激因素发生率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担心患儿容貌最高, 依次为患儿疾病严重程度、自觉受人歧视、担心患儿将来工作及婚姻、喂养困难、每日睡眠时间<7h、担心患儿发音、经济压力、工作压力。见表2。

3讨论

由表1、表2可见, 与正常儿童母亲相比, 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3.1 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和疼痛, 例如:头痛、胸痛、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吞咽困难或咽部梗阻感等。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相应的躯体疾病, 一些对症治疗也无法缓解症状, 导致患者长期反复就医, 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 担心患儿容貌阳性率达100%, 说明了唇腭裂疾病这一应激源对患儿母亲的心理应激是强烈的, 并持续存在, 成为一种慢性心理刺激因素, 导致精神创伤, 故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

3.2 社交障碍

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方面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 说明她们在生活中常遇到一些不良的精神心理刺激, 如面对别人对自己小孩异样的目光及背后的议论, 往往感到自卑, 调查显示, 80%的患儿母亲自觉受歧视, 有的甚至遭到公婆的责怪, 丈夫的不理解, 无处发泄, 继而精神受到压抑, 产生“社交危机感”。

3.3 情绪障碍

唇腭裂患儿的出生会使家长产生悲伤、失望、焦虑、抑郁和罪恶感, 有学者称之为“打击综合症[4]”。相当多的患儿母亲在面对该疾病时往往难以从阴影中摆脱出来, 调查显示, 89%的患儿母亲的消极情绪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精神病学家认为, 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强度和效率, 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情绪, 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和痛苦等, 如强度过强或持续过久, 便可导致神经活动功能失调, 甚至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最后发展为疾病, 这一病情与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甚至导致患儿母亲生活兴趣减退、活力丧失、悲观厌世。

3.4 焦虑

焦虑是人类情绪中最普遍的一种, 精神病学家认为, 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和可取的, 甚至是必要的。但唇腭裂患儿母亲的焦虑是有害的, 不利于自身的健康。表现为烦躁、坐立不安、紧张、心悸、胸闷、呼吸急促、皮肤潮红或苍白, 有的甚至出现月经紊乱。传统观念对母亲赋予更多照顾的责任, 母亲尽可能多地花时间呵护患儿;患儿的手术治疗对其来说亦是一种挑战, 成功与否是个未知数;同时又要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等, 故常常感到焦虑不安。

调查显示, 70%的患儿母亲担心患儿将来的工作及婚姻受影响, 说明该疾病对患儿母亲心理影响是深远的, 不可忽视的, 64%的患儿母亲睡眠时间<7h, 这与照顾患儿精神压力过大及家务劳作有很大关系, 日复一日的身心疲惫, 导致焦虑症状更明显。

3.5 其他

其他症状因子的因子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其他因子症状较重, 通常出现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有关。

4小结

唇腭裂患儿的缺陷事实对其母亲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本调查中, 患儿母亲的情绪问题突出, 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 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方面的因子分高于正常患儿母亲, 且与不同的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才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 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5]。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医学应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要求医护人员将患者及家长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针对患儿母亲的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重视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郭爱敏[6]指出信息支持可以满足家属的需求, 缓解家属的焦虑, 促进其自我控制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因此, 应及时开展健康教育, 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呼吁国家与社会提供经济帮助, 并对其需求加以引导, 及时提供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护理, 以促进她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郑麟蕃.实用口腔医学 (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84-406.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 (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75-388.

[3]谢华, 戴海琦.SCL-90量表评价 (J)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 6 (2) :156-158.

[4]Links Sohan K, Freer M, Memer N, et al.Prenatal detection offacial clefts (J) .Fetal Diagn Ther, 2001, 16 (4) :196-199.

[5]姜绮金.医学心理学 (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篇8: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40位诊断明确的并且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焦虑儿童患者。男孩18例,年龄6~15岁,平均年龄10岁;女孩22例,年龄7~16岁,平均年龄12岁。所有儿童焦虑患者的其他情况均差异不大,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40例儿童焦虑障碍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郝伟主编的《精神病学》有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1]。

1.3 方法

(1)对我院收治的40例儿童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抗抑郁剂),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交互式音乐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和焦虑程度变化。

(2)交互式音乐疗法:分三步:(1)集体根据音乐玩游戏:每2周进行1次,每次持续1小时,总共进行6次。可选取以下儿歌《春天在哪里》、《喜洋洋和灰太狼》、《丢手帕》、《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找朋友》、《拍手歌》、《小蜜蜂》等,目的在于在所选歌曲的背景中进行团体游戏,并让领试与受试者之间以及受试者之间彼此熟悉。(2)个人感受音乐:此阶段的治疗时间及次数与第一阶段相同。让每个人听不同基调的音乐片段后再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欢快的音乐选《吉祥三宝》、《捉泥鳅》、《摇篮曲》等,悲伤的音乐选《小白菜》等,放松的音乐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3)表达音乐阶段:此阶段的治疗时间及次数与上述相同。跟患者讲各种故事,然后叫患者在听完故事后用敲打乐器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故事的题材可以包括家庭生活、儿童玩的小游戏、童话故事等。

(3)测评焦虑程度的方法:运用Hamilton焦虑测量量表,共14个评估项目,采用5级(0~4分)评分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13.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运用均数±方差的方法分析。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比较如下:40位儿童焦虑患者经治疗后,无论是慢性焦虑症、惊恐障碍,还是焦虑总分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经过交互式音乐治疗后的试验组三者的得分比对照组要明显减少。各组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焦虑和担心为主的神经官能症,常表现为莫明的恐惧和不安,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惶惶不可终日。当今社会,儿童患焦虑障碍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苏林雁等报道儿童焦虑障碍筛查阳性率为24.18%[2]。儿童患上焦虑障碍后,因其表达不清,家长不重视,儿科医生缺乏相关知识等因素,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若是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小孩的身体社会功能和身心健康。

交互式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值得我们去尝试。本次研究也说明了交互式音乐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焦虑症状的评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本次研究结果与Kemper[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其实也是人类情感的外在表现。通过交互式音乐的三个阶段,儿童焦虑患者从首先的害羞或害怕不愿参加到音乐的团体游戏当中来,直到听了欢快的音乐和领试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后,儿童焦虑患者才带着微笑慢慢进入到团体游戏中来。活动人员之间的恐惧消失了,彼此相互玩耍。此为第一阶段的效果。在第二阶段,儿童焦虑患者好像忘记了自己的焦虑障碍,基本上根据所听音乐按照自己的情感用言语、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很乐意地享受着音乐。在第三阶段,他们听着不同的音乐,基本上也不掩饰敲打乐器给别人带来的感受,他们听到欢快的音乐基本上不敲,听到悲伤的音乐,敲打的厉害,声音也响亮。40例儿童患者经治疗后症状都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交互式音乐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儿童焦虑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

[2]苏林雁,殷青云,王凯,等.长沙市小学生焦虑障碍现状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30-333.

上一篇: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下一篇:曹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