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

2024-04-24

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通用8篇)

篇1: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

《如梦令》教学反思

卢龙镇中学 徐文宝

还清晰地记得两年前我执教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时是参加学校教学比武的,当时,得知教学内容后就匆匆忙忙地的备课,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路子以“熟读、胖读、美读、瘦读”展开教学,整节课上学生读的不少,教师也说的不少,就这样热热闹闹下课了。今天我再次翻开《如梦令》准备上校级教研课,显得冷静多了。首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这样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其次认真思考了如何体现“减负增效”的课堂模式,并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朗读全词,读出节奏。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以及朗读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

二、结合注解理解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学习,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三、展开想象体悟意境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形象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耳听、用嘴吟、用脑想、用心灵感受,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了特定的词境中。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学生的脑海中增加了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如“一条清澈的河流在茵茵原野上流淌。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晖当中。李清照时而倚亭而立,与朋友们把酒言欢;时而仰望着天,欣赏落日余晖;时而眺望河面,哼着小曲;„„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这一切则能不让学生沉醉?又怎能不让李清照沉醉呢?这时,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笔描述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美美地读一读。让语文能力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四、把握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列举了“醉”、“误”、“深”、“惊”等词语,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而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肯定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告诉学生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首首精,字字妙,这首《如梦令》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我再结合自身对文本解读,引导紧扣词眼,欣赏 “醉”字,分析词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以及作者为何对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进而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像这样凭借情境,让学生咀嚼诗句、品味诗句的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调适。此时鼓励学生把这首词背下来,于永正曾这样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好的古诗文,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记就不是学语文。

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这首词,而且能通过朗读、练写、背诵等形式扎扎实实学语文,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篇2: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

走出多媒体教室,阴霾的天气已经停止了冷雨,但我还是木然而习惯性地撑开伞,一个人默默地走着,想着课堂上的一幕幕,一一分析着自己的失误。

第一、没有充分诵读。因事先没有让学生预习,这也是我事先安排的,没有告诉学生我要讲什么,想给他们一种心理上的新鲜和期待,想让他们的思想的翅膀不受参考书的约束,而是在课堂上从零出发,自由驰骋。同时,我觉得《如梦令》这首词很短,意思应该比较好领会。但是我错了,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太少,导致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便开始了这堂课的探究学习,故而探究不深,启而不发。

第二、环节不清,设置失误。自始至终,对于这节课内容的解读,我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只是任凭学生说到哪就讲到哪,我没有起到一个清晰的导向作用,而是设计有些凌乱。归根结底,我还没有那种熟练驾驭课堂的.功力,所以才如此无头绪。更蹩脚的一处设计是,我设置了学生身临其境的“穿越”,去感知李清照写这首词当时的场景,想象女词人和“卷帘人”的对白,但是由于把握不当,临时兴起加了一个“小尾巴”,没想到成了画蛇添足,显得十分牵强。

第三、只顾把握时间,导致师生脱离。因为中间我自作主张多设置了一个环节,自己立时意识到了设计的失败,于是开始有些慌张,只顾时间上不要拖延,能把内容完美结束,于是就有点“赶”,忽略了师生之间关于文本的交流,成了我在讲,学生在听,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就是一塌糊涂……

这次讲课,终于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原来我需要努力的还有太多太多,在各位老师面前,我需要的仍是不断地学习,学习,汲取营养,来丰富自己。

篇3: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

《如梦令》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 系“词中女皇”李清照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宋词佳作。全词以“醉”为眼, 因日暮溪亭边的“酒醉”而“沉醉”误入藕花深处, 因身处藕花丛拍桨激浪惊起鸥鹭而“迷醉”。一幅幅静态画面似因这力拨千钧的“醉”字而活跃起来, 成为了流动的画。

作为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这首词词风清新、内容浅显, 但其间的语言却是鲜活而又跳跃, 极富画面感。如何让文字产生画面, 让画面流转出情感, 让情感升华为共鸣, 这是品词、赏句时需要教师努力发掘的。

达成目标发掘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 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它能有效引领在家面对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的孩子, 起到目标管理的作用。

这首词的内容浅显易懂,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自学微视频能很好地理解词意。因此, 我充分利用文本, 创设各种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知词、读词、解词、想词、悟词, 使其得到文体意识和语用意识的双重培养。

达成目标设计的作用:首先, 这与新课标中的“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要求保持一致。其次, 强化语用意识的培养。传统的诗词教学更多的是“字字必较”深入分析, “句句翻译”满堂“灌情”, 虽关注了诗人要表达的意与情, 却忽视了应由学生自主品读出的意与情。学生看似理解了一首词, 但是不会举一反三, 进行迁移性学习。采用加停顿、标平仄、想画面等语言运用活动, 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自己品读古典诗词的方法, 能有效弥补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最后, 破解写作难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怕的就是写作, 究其原因是课堂训练少, 课后写作缺乏系统性的反馈与分析。而在翻转课堂中, 用“读词、想画、造境、说景”的方式设计课程, 有效解决了学法的迁移与语言的运用。学生在想、写、说的过程中, 走进了词人的内心, 感受到词人想表达的意境, 为有感情地读词、背词奠定了基础。同时, 课堂上的练笔也有效减轻了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

课前准备

1.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第一模块,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在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时, 我始终秉持“任务驱动, 问题导向”的原则, 让学生明白在自主学习中要做什么, 该怎么做。我从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四个方面作如下设计:

达成目标:通过观看微视频、朗读词, 写出词的作者、词牌名、题目这些相关知识;会写生字、读准多音字、读通词;根据提示写出词意, 借助停顿符号读出词的节奏, 并试着用“平仄法”读出韵律;充分想象画面, 积累四字词语、短语和诗句, 有条理地描绘词中的画面, 感悟词人之“醉”。

学习任务:写出词的作者、词牌名、题目及其与诗的区别;正确书写“藕”字并组词, 正确读词;初写词意, 尝试节奏读词;给词标平仄, 尝试“平长仄短”读词;积累与词景有关的成语和诗句。

学习方法建议:加停顿法和标平仄法。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1) 课堂检测。检查对词的概念性知识的掌握及是否能将词读正确。 (2) 进阶作业。有条理地说出整首词意, 根据停顿读出节奏。 (3) 协作探究。小组合作, 想象画面并写出来。 (4) 展示质疑。小组展示, 读出词境, 并根据不同时期的词人感受, 读出词“醉”。学生只有认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才能成为第二天课堂的主人, 有效地衔接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同时,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采取流程图的形式, 清晰明了, 能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2.微视频设计

微视频是支持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脚手架”。在自主学习中, 它的引路必不可少。本课微视频有如下四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词的作者、题目、词牌名及其与诗的区别。微视频通过清晰的画面和教师有条理的讲解, 引导学生动笔, 记录下这首词的相关知识, 同时也形成了对宋词的一般性知识积累。在认真 (反复) 观看微视频的第一部分后, 学生便可以轻松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第一题, 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更有兴趣地投入接下来的自学。

第二部分:了解词的内容, 用加停顿法尝试读出词的节奏。学生继续跟着微视频自学, 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 初步了解并写下词的大意 (任务单第二题) , 以便第二天的课堂交流。同时, 结合词的内容, 用加停顿法尝试读出词的节奏。加停顿法是指学生在初步理解词意后可以对词自行完成断句。因此, 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进行节奏朗读的示范, 让学生反复聆听、模仿, 使其读出词的节奏。从实际情况来看, 学生对自学过程中的朗读非常感兴趣。

第三部分:想象词的画面, 用标平仄法尝试读出词的韵律, 并积累好词佳句。学生已经能有感情地读课文, 但对如何读出词的韵律还不太明了。微视频中便尝试教给学生标平仄的方法, 通过示范指导学生练习“平长仄短”。当然, 标平仄只是读出韵律的手段, 要想真正读好词, 入情入境的体悟不可少。学生通过反复地读词, 逐渐看到了词中流动的画面, 感悟也逐渐加深。此时, 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画面的四字词语、诗句等便也顺理成章, 能为第二天的课堂“入境写话”作铺垫。

第四部分:说课堂预告, 为翻转课堂作铺垫。在微视频的结尾, 我通过预告课堂上的话题, 引发学生思考与质疑:区区33个字的词能不能再读短点?足足六行的词能不能变更长?提前预告话题,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其带着思考走入课堂, 让学习更有深度。

课堂教学

1.设计思路

在翻转课堂中, 根据“四步法”, 首先, 一上课就检测自主学习成果;其次, 全班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一起读出节奏;再次, 小组合作, 想象画面, 描绘画面;最后, 小组展示读出画面意境, 并了解词人跌宕起伏的生平与词风转变, 入情诵词。

2.教学过程

(1) 自学检测:了解词、通读词

课堂伊始, 就进入快节奏的自学检测环节, 了解学生观看微视频的自学情况。让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完成选择题, 同时随意指名学生进行朗读汇报, 检测其是否能正确、流利地读词。

《如梦令》是学生在课本上接触的第二首宋词, 更是学生了解、学习更多宋词的载体。因此, 对该词一些概念性知识的检测, 能帮助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宋词。作者、词牌名、题目这些内容, 看似是“授之以鱼”, 实则是通过一首词,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授之以渔”, 有效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事实证明, 有了微视频的引领, 学生对概念性的知识都掌握得很好, 不仅能正确完成任务单上的相关题目, 而且通过平板电脑实时反馈统计, 在课始检测中只有一名学生因粗心错了一题。可见, 这一类文体知识完全可以放在课前, 让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同时, 由于微视频中有易错字音的提醒和教师的范读, 学生均能将词读正确、读流利, 这能节省更多的时间,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 进阶作业:理解词、巧读词

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 微视频已经通过对难词的释义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词意, 学生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上进行了初步了解。因此在课堂上, 组内交流、代表发言以及全班补充的方式, 能轻松地达成有条理说词意这一目标。

学生理解了词的大意, 便能根据词的内容进行停顿, 再配以微视频中学习的加停顿法, 读出词的节奏就不再困难。到了高年级,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环节较以往变少, 教师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单个字词的品读上。殊不知, 文本是一个整体, 纯粹割裂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尤其是诗词, 要体会那年、那人、那情、那事, 非得投入到整个文本中。因此, 学生不仅要正确读词, 还要根据停顿读出节奏, 这样才能更深一层地认识词的内容、大意。在这一环节, 理解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

(3) 协作探究:想画面、“长”读词

(1) 第一步:想。《如梦令》之所以能流传千古, 是因为其源于“意”, 更源于“境”。意境由画面而生, 画面则藏在词中。学生通过前一天的自主学习, 很快就能找到词中带有画面感的词语, 如“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在这些浓缩的词语背后, 是流动的画面。要想让学生有抽象的输出与表达, 就要先给他们具象的输入与体悟。在这里, 我播放了一系列与这三个词语有关的优美图片, 让学生在啧啧赞叹中情不自禁地产生想表达的欲望。此时, 巧妙的铺垫开始了。

我并没有让学生先说, 因为从冲动的表达欲到流畅的表达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看着“溪亭日暮”图, 我告诉学生:当我想发出赞叹时, 一般会采用四字词语短语以及经典诗句来表达。然后, 轻声地给学生示范, 醉翁之意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我所说的词句, 而是让他们运用规范的表达方式, 使刚才的表达欲在脑海中慢慢发酵……待到时机成熟时, 源源不断的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在公开教学中,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发言, 妙语连珠, 甚至已不满足于我给出的表达方式, 还用上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 第二步:写。对于小学生来说, 这可谓一桩难事。如果教师在学生写之前不加以指导, 那最后形成的文字很可能是简单的词语拼凑, 干巴巴的, 缺少情感, 更别说表现出画面的流动之美了。因此前一步的“想”必不可少, 这在传统课堂上也是很难实现的。

如果说“想”是碎片的生产与堆积, 那么“写”则是碎片的归类与整理。学生在充分表达的时候, 其实已经在脑海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与句式。因此, 他们现在写的时候, 已不再眉头紧锁, 而是行云流水。他们会根据自己课堂学习任务书上所分配到的画面, 加上教师的引导, 尝试把脑海中流动的画面变成笔下唯美的文字。当然, 对于小学生来说, 写景容易, 写好景却不易。因此, 在写之前, 学生可以先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讨论怎样把景写美, 然后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把一个个思维火花串联成有条理的“写景小贴士” (如图1) , 使他们知道, 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心中的美景, 让读者产生同理心。

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 写下自己心中最美的画面, 再用一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交流, 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班细说美景。

(3) 第三步:说。歌德曾说过:“心灵最深切关注的一切, 只能经由嘴唇吐出的言词讨论。”因此, 学生在心中品味出的画面, 需通过交流获得认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只有“言”吾之所想, 才能体现“语”之魅力。同时, 写作的进步也在于有效的反馈与点评。翻转课堂给语文提供了这样的表达与点评的时间, 让学生能倾注情感地说、专注仔细地听、关注切实地评、神注适切地改, 从而有效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学生在台前说美景的同时, 其他学生可以关注教师实时发布的文字。每组代表讲完了, 还主动征求其他同学的建议。

(4) 课堂展示:悟“醉”意、美读词

学生说着说着, 慢慢地与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共情”了, 能体会着她的快乐, 焦急着她的焦急, 惊喜着她的惊喜, 最终沉醉着她的沉醉。至此, 课堂展示便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了。

对于小学生而言, 由词想象、表达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 回到词的本身, 通过诵读将自己的感悟与沉醉表达出来。因此, 要想真正地读懂《如梦令》, 还是要回到李清照的“原稿”。这样的展示, 不再是课堂初始的“小和尚念经”, 而是萃取出的灵魂的共鸣。

这里的展示读, 看似不经意, 实则是有层次、有梯度的。

(1) 与此人共情, 读出平仄。

在将词读“长”后, 教师稍作引导, 学生就读出了词眼——“醉”。在此, 学生便可拿出在微视频中学到的“法宝”——标平仄法, 将学到的平长仄短用到诵读中 (如图2) , 想象画面, 读出词的意境与韵律。学生对古人的音律美很感兴趣, 读得兴致盎然。

(2) 小组合作展示, 读出个性。

学生在学会“平仄”读之后, 会以小组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 个性化地展示朗读。齐读、分句读、男女读、轮读、跟读等形式纷纷出现, 学生展示得兴致盎然, 也把课堂气氛又一次推向高潮。同时, 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之中, 这首词更是深深地刻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自然而然地形成背诵。

(3) 了解词人生平, 读出变化。

众所周知, 李清照一生经历的跌宕起伏带来了她词风的变化。因此, 我紧紧抓住“常记”二字, 带领学生了解李清照一生情感的变化, 用不同时代的心境读出《如梦令》的美, 读出词人的“乐愁”对比。至此, 就不仅仅是读词, 而是出示各种时期的词, 来激发学生了解李清照更多的词的愿望, 引领他们走进“婉约派”词人, 走进宋词。

教学体会

从2014年“试水”翻转课堂至今, 我对翻转课堂带给小学语文的“颠覆性革命”已深有体会。课堂上, 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主客”关系, 而是借助文本形成了“主体—客体—主体”的行为范式。教师依然是主体, 却退居到了“幕后”, 把课堂这一“舞台”还给了学生, 只做一个穿针引线者, 点化学生于无形之中。事实证明, 只要教师敢于尝试, 学生就会还你惊喜:课堂上的他们不再沉默是金, 而是跃跃欲试、渴望表现自己。“乐于学习、有效合作、大胆表达”的良好氛围在翻转课堂中已然呈现。可以说, 翻转课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中“交往实践与主体间”的“课堂式出场”。

1.教师主体

必须强调的是, 无论传统抑或翻转, 教师永远都是课堂的主体。一旦丧失了主体的“调控”, 另一个主体 (学生) 便会“失控”。然而“翻转课堂”的精妙在于, 作为学生, 没有在传统课堂上的“被调控感”, 而是满满的“我的课堂我做主”的主人翁体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作为“主演”, 常常带着“了然于胸”的教学预设进行讲授, 尽显个人风采。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似乎更多地取决于教学过程是否流畅, 教师的语言是否优美。而翻转课堂对教师这一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对教材的研究变成自觉行为, 在教学设计时根据重难点进行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加关注有生命的、开放的、个性的、充满灵动的教学过程, 使研究范围越来越大、研究内容越来越多。

在《如梦令》这一堂翻转课的准备中, 为了更合理地分配“课前”与“课中”的内容, 我深入地研读了教材, 提取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自行摘到的“苹果”——字形词意, 并将其放入前置性学习中;而将更重要的“想象与表达”“感悟与诵读”放在课堂上进行内化与拓展。

在课堂上, 我不再是有着厚厚“台词”的演员, 摇身一变成为“导演”, 以“四步法”中的四大模块为指引, 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对《如梦令》的探究与学习。课堂上, 我以从容的心态把时间还给学生,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想象与表达。

2.学生主体

实践翻转课堂, 学生的课堂任务从传统的“听讲”变成了如今的“主讲”。他们先自主学习教材, 然后通过视频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主动合作交流,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 他们不再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而是主动地探索, 通过想象、交流等方式描绘《如梦令》的美好意境, 并通过小组合作将这一意境以诵读的方式呈现。他们在合作中提升了能力,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越来越高。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始终处于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 思维活跃, 认识深刻,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语文学习能力也得以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 许多扰乱课堂的行为不再发生, 课堂管理的重点也不再是维持课堂秩序, 因为每个人都有了“课堂任务”:一次“想”的合作、一次“写”的合作、一次“说”的合作、一次“读”的合作。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参与的机会, 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当然也让教师关注到了学生个体差异。课堂上没有一位学生“开小差”, 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这得益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它把个体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结合起来, 让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教师的关注点在于怎样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参与学习, 由此课堂管理方向和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

3.学科 (文本) 客体

有效串联起教师与学生的客体便是每门学科的教学文本, 抑或说这是翻转课堂得以拓展与延伸的载体。在《如梦令》的教学中, 这33个字的词承载起了40分钟的师“导”生“演”。学习语文、学习经典的目的在于感受祖国流光溢彩的传统文化, 在于让经典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在于让每一代不仅知经典, 也会用经典。因此, 我在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和合理地研制教学内容上下足了功夫。如果仅仅把这首词定位在“理解词意与词人情感”上, 会让词沦落为学生厌恶的知识记忆。而思维发散、下笔成文与口头表达的多样化训练, 让词的意、情、境深深地扎根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多年后, 当学生再次读起这首词, 或许会模糊了某个字的解释, 却永远不会忘记这首词曾经带给他的美妙感受。无论任何经典, 说起来, 让人觉得美丽;读起来, 让人觉得美好;想起来, 让人觉得美妙;如此,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便是真正得到了发展。我想, 这才是语文教学上真正的“道”吧。

此次翻转课堂的公开教学, 我采用了与时俱进的“双板”技术, 不仅能实时地通过大屏幕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 还能同时呈现不同样的幻灯片, 使学生有一个“前后勾连”的过程。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检测更高效、教学更便捷。当然, 偶尔出现的设备问题也让人感叹:人脑终究胜过电脑, 许多技术, 若有, 最佳;若无, 粉笔与黑板也能呈现出最精彩的翻转课堂!

篇4: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

[关键词]古典诗词 想象 体验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8

传统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师将诗歌大意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逼迫学生将意境深远的诗词进行不切实际的肢解,而忽略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将学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才能使诗词教学由机械肤浅的层面逐渐走向丰厚灵动的境界。

一、在逐层诵读中明晰故事,感知词人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策略。很多古典诗词传达情韵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诵读过程中的音律、声调营造出相应的意境。因此,读得正确、流利、富有节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保底工程。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词人的故事,是学生读出古词韵味的重要方法。

在执教《如梦令》时,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以下诵读过程。

1.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正确流利,教师相机教学“兴”“藕”的读音。

2.以《人间词话》中“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的论述引领学生感受宋词的精妙和韵味。

3.标出此词节奏,依托注释掌握词中的故事。

纵观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对宋词的诵读并不只停留于篇数的累积,更不是枯燥单调地重复,而是有较强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诵读。

二、在想象体验中再现画面,揣摩诗人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古诗词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诗词中的画面进行想象体验,让学生逐步朝着诗词的内蕴出发。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李清照笔下生动的画卷。

1.词人乘着小船,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通过对“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关键词进行想象)

2.组织学生交流。

“溪亭日暮”:突出溪水潺潺和黄昏的景象,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描述,并激情诵读第一、第二句。

“藕花深处”:借助“深”字想象词人被各种形态的荷花所包裹的画面,体悟“人陷荷花中”的景象。

“一滩鸥鹭”:引导学生从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入手,感受别样的动态画面,并想象鸥鹭齐飞、双桨划水、词人叫笑的各种声音。

经历了这样的想象过程,学生才能深刻品悟词中的语句,才能还原词人真实直观的经历。

三、在资料介入中掌握背景,体悟诗人

古诗词由于其用词的语法习惯和蕴含的情感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给诗词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天真烂漫的孩童,洞察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韵,真正感受词人独特的心境呢?笔者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词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整合处理,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

1.紧扣“兴尽”“沉醉”感受词人当时豪放豁达、开朗乐观的心境,从而推测感知词人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补充李清照的资料:少年家境富裕,且在父母的影响下能诗善词,生活优越自在,可在“靖康之耻”后,李清照背负着国亡家破的阴影,生活陷入孤苦凄凉之中。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朗读这首词作,特别指出由于作者年轻时的惬意悠闲已经不复存在,才用“常记”一词。

此时,词作中的语言文字已经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作者生命气韵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从而为学生体验诗歌内在的情韵提供了帮助。

四、在比照阅读中辨析异同,洞察诗人

对比是生命个体认知事物发展过程的思维方法,是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最佳方法。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就是让学生补充相同主题或者内容相近的诗词、同一作者不同时间的作品,在学习教材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补充诗词进行比照性学习,从而触摸诗人的情感变化,明晰诗人生命的特质,真正与词人实现精神对话的过程。在执教《如梦令》时,笔者引出了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武陵春》。

1.教师出示《武陵春》,要求学生对比两首词不同的行数以及每行的字数,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词牌名下词作的文体格式的认识。

2.扣住关键语句“载不动许多愁”引发学生对《武陵春》情韵的体验。

3.列举两首词的相同因素:舟——有乘兴之舟与载愁之舟;花——有勃发之花和败落之花;词人——一个是开朗豁达的少女,一个是愁绪满腹的老妇。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事物,在人物不同的背景之下,蕴藏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拨开文字的藩篱,让学生直接与作者对话,实现精神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从诗词中汲取营养。

篇5:《如梦令》教学反思

1、作为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教学设计是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该做好。老师让学生回忆并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醒学生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直到最后跟着音乐吟唱本词。并且教师通过范例来吟诵这首词,使学生的兴趣马上浓厚。所有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本课不仅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带着学生进入到文字深处,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我在引导学生找到本词所描绘的三幅画面之后,想法设法将学生引入到三幅画所展示的意境之中。当学生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再巧妙地把这三幅画面统统归结于一个“醉”字,引导学生把这三幅画联系在一起,由那个“醉”字使学生体会到词人不仅仅为“美酒”而醉,更为眼前的“美景”而醉,为自己与同行朋友之间的“美情”而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篇6:《如梦令》教学反思

也许是过分喜欢吧,当学生无法确定“如梦令”词牌名还是题目时,我就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告诉他们这是李写的另一首《如梦令》,学生咿咿呀呀地读着,一脸的笑意说是词牌名。我也不急,进入了课文的教学。

二、

由于预习,词早就会背了,词意也早就写在书上了,孩子们都很得意,大有“你不教也没关系”的感觉。于是我检测了几个重点字词,逐句让他们说说意思,可他们搬来的要么是《课课通》上的,要么是拓展阅读上的,似乎也是一首首“清词”,学习底子薄的同学就只有听的份了,于是我直接进入了下一步教学:仔细观察画面,按照你的观察顺序用自己的画描述画面。叽里呱啦,全员参与,每每说到我的困惑处,我就说“是吗?”请了三四个同学说过后,他们叫了起来:到是喝醉了“不知归路”还是天晚了“不知归路”?“兴尽”到底是高兴极了,还是兴致未尽呢?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我进教师前,依然不明确,网上关于此的争论也很多,我似乎无法定夺。

于是他们再读诗,静心思考,原来在“溪”“亭”“夕阳”“藕花”的美景中,和知己出游,是最幸福的事,所以“酒不醉人人自醉”,陶醉于美景,陶醉于浓情。在美景中和知己游赏,心情愉悦到了极点,可是天色“晚”了,只能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这因为这份“愉悦至极”和“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词人在事隔许久后依然“常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更多程度上说,是孩子们开阔了我的思维。我觉得只要进入情境,感悟合情合理就行了,似乎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了!因为我觉得孩子的,合理的,就是标准的!

轻松学完,还剩十几分钟呢!于是赶紧拿出家作本,开始默写,正确率较高,我也就放心了。时间多余,我们在读读李的另外一首词吧!学生开始想刚才那样快乐地“昨夜雨疏风骤……”因为这几天江南春天的.确是“昨夜雨疏风骤”学生对于理解词意还是没有太多障碍的。我问:为什么你读得那么快乐?学生说春天景美呀,早晨醒来心情愉快,“海棠依旧”心情愉快……我问真的吗?词人也认为“海棠依旧”吗?不如我们把两首联系起来看看呢?“常记溪亭日暮”先写沉醉,次写晚归,因人醉,天晚,才“误入藕花深处”。误入引起心乱争渡,又引出鸥鹭惊飞,这首词富有生活情趣,的确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昨夜雨疏风骤”却让我们进入了凄冷的场景,似乎比较消极,如“浓”、“残”、“却”、“瘦”等,同样是体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但面对的背景却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而非“流水潺潺的溪亭边”,所以我们分明是伤感愁情甚浓。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有文才,深受父母宠爱,生活优裕,《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正是她那时的欢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她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四十四岁南渡避难,四十六岁丈夫谢世,作者从此流离颠沛,生活无着,以写“愁”称著。这首“昨夜雨疏风骤”虽不知写于何时,但“雨疏风骤”“绿肥红瘦”的春景是令人伤感的,词人不是还反问了:知否?知否?真的是“海棠依旧”吗?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吧,这次显然是读得伤感了。不敢多读李清照,怕愁绪从中来,所以准时下了课。

篇7:李清照如梦令教学反思

真正备起课来才发现,《如梦令》真的不是那么好讲。虽然之前我听过这一课,但要变成自己的课堂,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讲出自己的风采,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才能把零乱的片段拼凑起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紧扣学生的心弦呢?怎样才能体现新课堂呢?为了解开这种种困惑,我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思路才渐渐清晰。我先是沉下心来,钻研教材,研究《如梦令》,研究李清照。读词就是在读背后的词人,反之要读懂这首《如梦令》就得先读懂词人的心,词人的情。几天里,再次走近李清照——这位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一次又一次地低吟浅唱《如梦令》。于是有了“兴尽”其实是“兴未尽”,“沉醉”不仅仅是醉在美酒中,还醉在美景中,醉在美丽的意外中,醉在美好的生活中。“争渡”是少女们抢着划船,也是作者焦急心情的流露。……

有了对清照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对《如梦令》的深入解析,对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此时的我底气足了,思路明了。于是整理思绪,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抛却浮躁,找回本我,终于“吹尽黄沙始到金”,一份《如梦令》的教学设计诞生了!

学会品词,重要的是其过程和方法。我先让学生以汇报预习情况的方式了解作者,学会生字,自己品读。然后小组合作理解词义,同时,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所列举的“常记”、“沉醉”、“兴尽”、“争渡”等词语,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还让学生把这些词逐一在黑板板书。板书已不仅是我对文本解读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心得的交流。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更欣赏的是“醉”字,并说明“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我的组织引导恰当好处。此外,在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使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学生深情地吟诵《如梦令》,从我的解读中感受到了早期李清照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设置了三个画面联系供学生选择——“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目标的出示,也是学习方法的出示,成为板书的一部分,打破了常规,新颖有效。知作者,读词文,品词意,悟意境,诵词文。

篇8:如梦令课后教学反思

本案例选自于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词两首》之《如梦令》

教材简述

《如梦令》一课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醉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鸥鹭都吓飞了。表现出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教学理念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的文化以其精练的语言, 丰富的内涵, 真挚的情愫成为祖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是提高民族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新版课标“总目标”中有这样的论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由此可见, 对于民族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古诗词文化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进入诗词的境界, 感受诗词语言和形式的魅力, 陶冶在诗词的境界中, 经历着一段美的历程, 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熏陶与感染, 不断积淀自我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如梦令》。

2.理解词意, 感悟语境,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想象语境, 能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4.渗透词的表达美和形式美,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词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初识词的朗诵美)

1. 这节课学习第九课《词两首》中的第一首,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预习和积累, 你对“词”有什么了解? (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和补充)

——词牌名, 填写的字数和句数不同, 称长短句。兴盛于宋代……

2. 让我们一同走进李清照的《如梦令》。

——播放古曲配乐的朗读。

【评析】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 这样的导课干脆利索, 开门见山, 既是对学生预习的一种反馈, 又是让学生对新知的积累。另外, 古曲配乐的朗读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词的学习氛围中, 为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趣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一读 (感受词的节奏美)

1. 出示ppt:打开书, 按照屏幕上画出的节奏在词中画出来, 自由地练读, 要求:读正确、读出词的节奏。

2. 检查学生朗读。

3. 随机学习生字“藕”, 理解“藕花”, 从“藕花”这个词中知道词人是写的什么季节的事情?

4. 小结渗透:

“词”是古代用来配上音乐演唱的, 有很强的节奏感, 所以读起来感觉朗朗上口。这就是“词”的“节奏美”。

板书:节奏美

环节过渡:刚才大家把“词”读通顺了, 也读出了“词”的节奏美, 我们还要读出词的意思。

【评析】词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节奏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 利用初读, 读出词的节奏,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词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二读 (感受词的凝练美)

1. 拿出笔来, 在书中读一读, 有哪些词的意思不明白, 需要帮助的, 请勾画出来。

2. 质疑:你有哪些词的意思不明白需要帮助的, 请举手提出来。

3. 出示重点词语的解释, 根据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自己练习说说这首“词”的大意, 然后同座再相互补充。

4. 学生逐句练习说说“词”的每句大意。

5. 学生说出整首“词”的大意。

6. 小结渗透:

同学们, 你们通过读和思考用自己的理解说出了这首“词”的意思, 可是词人却用了33个字, 7个标点就高度概括了这首“词”所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词”的“凝练美”。

板书:凝练美

环节过渡:通过你们的读, 读正确了“词”, 读出了“词”的节奏, 也读出了“词”的意思, 我们还要读出自己对“词”的感悟, 才能真正走进词人的内心深处。

【评析】对于只有33个字的这首词, 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用自己语言叙述出词人所写的内容, 而教学中, 教师不仅完成了让学生明白词意的教学内容, 更是通过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利用对比的形式, 让学生感受到词的文化魅力, 感受了词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四、三读 (感受词的意境美)

1. 诗有“诗眼”, 词有“词眼”, 所谓“词眼”就像整首词的灵魂一样。默读这首词, 想想: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呢?——沉醉

2. 读读这首词, 哪里能看出作者“醉”了?——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3. 小结:船头的美酒让作者醉得不知道回家, 竟然迷路将小船划进了藕塘深处, 这种酩酊大醉就叫做“沉醉”。

4. 仅仅是美酒喝醉了才不知归路, 才误入藕花深处的吗?还有什么原因呢?仔细读读第一句, 好好想想?——沉醉在日暮的美景之中

5. ppt出示:配乐日暮图

6. 看了这些画面, 你想说些什么?

7. 小结:

夕阳西沉, 霞光万丈, 渔歌唱晚, 美妙绝伦。在这“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意中李清照能不流连忘返吗?能不沉醉吗?

这是一种什么“醉”?

8. 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该怎么读出作者的“醉”呢?

9. 你对第二句“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有什么新的理解吗? (除了酒醉以外, 还有什么原因呢?)

——作者沉醉于日暮的美景, 舍不得回家, 途中一直想着这美景, 才会误入藕花深处。

1 0. 谁能读出此时作者的留恋与不舍呢?

过渡, ppt出示“藕花深处”连续播放的配乐图片 (就这样作者带着美酒的醉意带着日暮美景的醉意不知不觉将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

1 1. 感悟练笔:

李清照划着小船不知不觉来到了藕花深处, 她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写出几句话。

1 2. 学生交流。

1 3.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 作者沉醉于日暮的美景中,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作者又沉醉于什么美景中?

——满池的藕花, 惊飞的鸥鹭, 一静一动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1 4. 怎样读出第三句呢?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 5. 小结:你们通过读, 通过思, 感悟到这仅有33个字中包含的意境, 这就是词的“意境美”。

板书:“意境美”

16.词人李清照的这首词要表达出她的什么情感呢?

ppt出示:李清照的资料

(快速阅读后, 想一想)

17.交流

18.小结:这首词是作者回忆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晚归为动人的美景而沉醉, 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 生活的热爱。

【评析】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在该片段的教学中, 不断品味语言文字带领学生入乎其内, 又通过画面的呈现和想象带领学生出乎其外。同时, 通过想象练笔, 丰富词中内容表达的内涵, 化为学生自我的熏陶与感受,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走进词人, 享受各自独特的体验。

五、欣赏 (感受词的声律美)

1. 词是配乐而演唱的, 让我们一同欣赏。

播放mtv配图演唱, 学生学着练唱。

2.33个字的《如梦令》, 末尾用了5处押韵, 被演唱得如此美妙, 这就是词的“声律美”。

板书:“声律美”

21.这么美的“词”, 谁来给我们朗读一下。

——配乐朗读

22.谁能美美地背诵出来呢?

——配乐背诵

【评析】词是古代一种集音乐和文学于一体的文化形式, 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诗词的音律美是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种独特的魅力所在。因而, 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去感受, 以激发学生从自我内心深处热爱祖国的诗词文化。

六、拓展 (学会与词人对话)

1. 李清照留给后人的《如梦令》, 仅仅只有两首, 巧合的是, 这两首都是同时期写的, 都写到了“醉”。

ppt出示朗读:昨夜雨疏风骤……

2. 在这首《如梦令》中, 你从哪里看出了“醉”?

3. 这首词中, 李清照因什么而“醉”呢?——刮风下雨, 怕打落海棠花

4. 教师简述词的意思:

狂风暴雨的夜晚, 词人担心院中盛开的海棠花, 一杯一杯地喝着壶中的酒, 第二天天亮带着醉意的她迫不及待地问帮她卷着窗帘的侍女, 侍女回答说是海棠花还好好地长着呢。李清照却说,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海棠花的叶子还在, 可是花朵却在风雨中凋谢了。

5. 通过老师的介绍, 你知道这两首《如梦令》中的

“醉”有什么不同吗?

——因美景而心醉因花落而哀伤、惆怅

6. 齐读:昨夜雨疏风骤……

7. 总结:

(1) “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节奏美、凝炼美、意境美、声律美”, 深受人们的喜爱, 也是我国文学形式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 李清照的词, 早期多表现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中期由于金兵南侵, 到处看到“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情形, 多表现为“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报国热情;晚期由于国破家亡, 多表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伤。因而, 在读懂词的内容的基础上, 了解词人写作的背景, 才能真正和李清照进行心灵的对话。

【评析】教学由课内到课外, 逐步走进作者灵魂深处, 与作者进行零距离对话, 这是一种语文课程观的体现。诗词的学习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语言进行积累, 一方面也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熏陶和积淀。通过在学习中习得的方法掌握学习同类诗词的一般规律, 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诗词, 更好地热爱祖国文化宝库中的词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作业

一、课内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如梦令》。

2. 想象“溪亭日暮”的美景, 写一段话。二、课外作业

1.选择一首李清照的词, 结合写作背景, 尝试揣摩词人的感情。

板书设计

日暮节奏美

美酒——沉醉——美景藕花凝练美

鸥鹭意境美

声律美

【反思】

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在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教学案例中, 教者首先从理解词意入手, 通过三次不同层次的读和不同层次的思考, 让学生读好词, 读出词的意思。在这其中带领学生感受中华词文化的节奏美、凝练美。其次, 通过对词中内容的想象, 配以画面辅助和本词演唱的欣赏,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对语境的感悟, 带领学生感悟到词文化的意境美和声律美。达到了通过优秀文化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 在博大的中华词文化中吸取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整节课既有语言文字的训练, 又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最后, 教者通过两首《如梦令》的对比学习, 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李清照, 走进李清照, 不着痕迹地带领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观。

结束语

上一篇:矛与盾教学设计下一篇:腭裂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