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2024-04-12

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共8篇)

篇1: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54号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和规范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特制定《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 凯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上传者 知盟网 http://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为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依托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设立的研究开发实体。第三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开展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关键工艺的试验研究、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以及研究产业技术标准、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等。

第四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建立先进的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成为应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

第五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要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关键技术供给,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工程实验室要具有显著的专业技术特色、突出的产业技术优势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体现高水平、专业化。

国家工程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有研发基础和条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增量投入带动原有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等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第六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采用专家评审、竞争择优的方式推进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并对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予以适当投资补助。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组织部门,主要负责:

(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关政策,发布建设领域,指导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评审、审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对符合条件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予以命名。

(三)编制和下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四)组织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运行评价。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

(一)组织本地区或所属单位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和管理。

(二)组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以及进行验收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运行管理。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等各项工作。

(四)对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安排适当的配套资金,并通过相关计划支持其发展。

第九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

(一)按照有关批复文件的要求,实施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落实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支撑条件,筹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经费,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常运行。

(二)承担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的研发任务,保证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为国家相关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提供研发和试验条件。

(三)按照有关要求向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情况。

第三章 申报与审理

第十条 拟申请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单位,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建设领域等要求,委托本领域具有甲级资质的工程设计或咨询单位编写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见附件),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一条 申请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具有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经历,具备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二)申请单位应在本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发试验设施和相应的技术创新团队,拥有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

(三)提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任务、目标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

(四)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 主管部门对有关条件进行审查后,将符合要求的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审核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对国家工程实验室予以命名。

第十四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批复实施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待建设项目完成后,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结论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五条 对于拟申请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但不需要国家投资的,申请单位应参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有关要求提出国家工程实验室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审理程序与同领域的其他项目一并进行审理,择优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复并命名。

第十六条 对于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运行情况年报制度。项目建设单位应按时将运行总结报告上报主管部门;报告主要包括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运行状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技术研发重大进展以及其它相关情况和建议等。主管部门将上运行总结报告审核、汇总后于每年四月底之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八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评价管 5 理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委托相关中介评价机构定期对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运行评价。

第十九条 评价程序:

(一)国家工程实验室根据有关要求将评价材料报主管部门。

(二)主管部门对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相关中介评价机构对上报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与评价。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和发布评价结果。

第二十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完成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相关研发工作的情况;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以及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研发试验设施建设和利用情况;产学研合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项目建设单位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保障作用等。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具体要求另行制订。

第二十一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发展需要择优对其后续的创新能力建设给予进一步支持。被评为基本合格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给予警告,并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被评为不合格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将予以撤销。

第二十二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名称、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如需变更,须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等需要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际运行状 况,对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或撤销。

第二十三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出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国家补贴资金,撤销国家工程实验室,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一)擅自改变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国家资金未按规定要求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违反项目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挤占和挪用国家资金。

(三)有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环境等问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较坏社会影响。

(四)有重大弄虚作假、伪造或瞒报行为。

(五)有其它有关情况,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有关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的其他要求按照《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统一命名为:“XX国家工程实验室”,英文名称为:“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XX”。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二〇〇七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附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附件: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一、项目摘要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三、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1、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技术发展的比较

四、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国家工程实验室拟突破的技术方向

2、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3、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五、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项目法人单位概况

2、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4、运行和管理机制

六、建设方案

1、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建设地点(包括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

2、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 9 项目)

七、节能及环境影响

1、节能分析

2、环境影响评价

八、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1、建设周期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建设期的项目管理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2、建设投资估算

3、分年投资计划表

4、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

5、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案

十、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十一、项目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2、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3、其它风险

十二、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十三、相关文件所要求的附件、附图、附表

篇2: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开放基金试行办法

2008年5月

一、总则

为了推动我国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创新,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发现和培养本领域的科技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资助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每年公布一次《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每次资助的具体研究内容作明确界定。

二、资助对象

具备博士学位、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指南》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同时实验室也接收国内、外研究人员自带课题和经费,利用本实验室设备条件开展科学研究。

三、开放课题申请

1、申请课题须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且学术思想新颖,具有创新性。

2、申请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经费预算合理。

3、申请者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4、基金项目的研究年限一般为二年。研究工作开始时间为次年的1月1日,特别优秀的或有潜力的研究人员,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可追加一年。基金资助强度一般为3-5万元/项(面上基金项目)和10-15万元/项(重点基金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浮动,由学术委员会审议决定。

四、开放课题审批与立项

1、实验室室务委员会对开放课题进行初审,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基金申请书不予报送学术委员会。

2、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以会议或书面通讯评议方式对基金申请项目进行评审,根据择优资助的原则,批准资助课题及资助额度。

3、实验室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结果报送主管部门。

4、根据评审结果,由实验室主任于每年12月签发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其所在单位。

五、项目的实施与检查

1、实验室指派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管理,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应按计划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2、研究计划实施中,涉及到预定目标、研究内容、计划实施等的改变、以及提前结题或延长年限等变动,项目负责人须提出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实验室审批。

3、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所在单位应安排合适代理人,并报实验室备案。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原单位或调入单位完成基金项目,但须调入、调离双方及实验室签署意见,并报实验室审批及备案。

4、实验室每年度对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应于每年度结束时提交《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对不报送进展报告、工作无进展、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缓拨下期经费。项目负责人如不能纠正、补报,实验室将中止资助。

5、工作中用开放基金购置、加工和研制的仪器和装置归实验室所有。

6、基金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三个月内向实验室报送《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总结报告》,学术论文复印件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将对开放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议,对优秀研究成果将颁发“优秀成果证书”。向实验室提交的材料包括:

(1)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报告;(2)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著作;(3)专利与获奖成果证书复印件;

(4)研究工作中的原始技术档案、数据记录、图纸、底片、软件、程序等和其它资料,以及目录清单;

六、课题成果管理及评价

1、基金资助课题所取得的论文、成果和专利,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通讯作者)的第一完成单位为实验室。一般情况下,要求面上基金资助课题至少发表SCI论文3篇,影响因子加和达到6.0以上;重点项目基金资助的课题至少发表SCI论文5篇以上,影响因子加和达10.0以上。

2、基金资助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等,均应标注“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英文名称:Support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HIT))。属自带课题和经费者,必须在研究成果及论文中注明“本研究在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3、鼓励已获得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开展的研究项目继续申请更高层次的基金、攻关和其它重大项目。

4、对于基金课题所发表的论文,单篇论文或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的研究者,实验室将给予奖励,奖励办法为:(单篇影响因子-3.0)0.5万元,或:(累计影响因子-3.0)0.3万元。

七、开放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1、项目经费开支的范围及比例

(1)基金资助课题中,科研业务费占60%(包括实验材料费、小型器材购置与加工费、小型仪器租用费、客座人员旅差费、学术活动费、资料费等);

(2)实验室公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费占40%(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零配件购买、仪器设备维修材料、维修费、测试分析费等);

2、项目经费的管理

(1)项目经费按年度分两次划拨。首次划拨经费的70%,第二次划拨经费的30%。经费的60%将划拨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财务处,由项目负责人按照计划书预算使用。40%将划拨到实验室仪器室,由项目负责人依据项目需要用于分析测试支出。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分别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财务处和实验室财务进行资金决算。

(2)基金资助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可以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但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中止资助。

(3)对于进行中期终止的研究项目,实验室将中止资助,将根据情况全部或部分收回以发放基金,用于资助其它项目。

篇3: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以下简称“核心场”) 是开展全国生猪联合育种的主体。为规范核心场管理, 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2009-2020) 》 (农办牧[200955号)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2009-2020) 》实施方案 (农办牧[2010]10号) ,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要求, 核心场与联系专家共同制定本场种猪选育方案和育种工作实施计划, 并报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办公室”) 备案, 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

第三条核心场要系统开展种猪登记、种猪性能测定、种猪育种值估计和选种选配等育种基础性工作, 技术档案完整、准确。

(一) 按照《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T820-2004) 要求进行种猪登记。

(二) 核心群每窝纯繁后代至少有1公、2母开展完整的生产性能测定 (体重达100kg) , 有条件的实施全群测定;年测定种猪2000头以上。

(三) 按照种猪生产流程, 每周将相关育种数据及时上传至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包括配种、分娩等繁殖性能记录, 生长性能测定记录, 种猪选留淘汰记录等。

(四) 核心场性能测定记录、选种选配记录等原始技术档案应与电子记录相应, 上传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的数据与场内生产记录相一致。

第四条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及实施方案的要求, 参与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工作。

(一) 自建或参与建立相对独立的种公猪站, 基础设施设备符合种猪精液生产要求。

(二) 按照场间遗传交流计划, 为其他场提供指定的遗传交流公猪精液, 并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

(三) 按照场间遗传交流计划, 选配其他场的种公猪或精液。

(四) 协助采集核心群种猪DNA样品。

第五条核心场于每年1月15日前将上年度育种工作总结报送办公室。主要内容包括:

(一) 群体结构与数量;

(二) 种猪育种进展情况;

(三)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情况;

(四) 跨场间遗传交流计划执行情况;

(五) 场内技术人员情况, 开展技术培训与种猪推广情况;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六条核心场实行专家联系制, 由办公室委派一名联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核心场应积极配合联系专家工作, 并为联系专家提供必要的现场工作条件。

第七条核心场变更单位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范围, 停业、转产等, 应当时及时报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核心场可经授权使用“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标识, 用于种猪生产、销售和宣传推广。

第九条优先享受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相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优先使用遗传交流优秀公猪精液。

第十条有维护本场自主知识产权的权利, 包括种猪产品、育种方案、原始材料与数据、科技成果等。

第十一条在农业部畜牧业司指导下, 全国畜牧总站负责具体组织管理、监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 专家组负责核心场的技术服务与指导。

第十二条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会同联系专家, 共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心场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十三条办公室不定期检查核心场工作, 包括场内育种条件、数据交流、遗传交换计划执行情况等。

第十四条有下列行为的, 取消核心场资格:

(一) 在种猪登记、性能测定、种猪遗传交流过程中出现严重过失或人为造假情节的;

(二) 不按时提交育种数据及年度育种工作总结, 情节严重的;

(三) 变更单位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范围, 未在办公室备案的;

(四) 不履行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事项, 情节严重的。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全国畜牧总站负责解释。

篇4: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附件: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林业局

二0一0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湿地公园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事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资或者志愿参与湿地公园保护工作。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并对其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国家湿地公园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国家湿地公园边界四至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不得重叠或者交叉。

第六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一)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具有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

(二)自然景观优美和(或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三)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第七条申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文件;跨行政区域的,需提交其同属上级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文件。

(二)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及其电子文本。

(三)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证明文件或者承诺建立机构的文件。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拟建国家湿地公园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以及相关权利人同意纳入湿地公园管理的证明文件。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的证明材料。

(六)反映拟建国家湿地公园现状的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

(七)所在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申请文件、申报书,以及对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意见。

第八条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

国家林业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

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实地考察报告组织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对通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和国家林业局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国家林业局在拟建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进行公示。

第九条对完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国家林业局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对验收不合格的,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试点资格。

第十条国家湿地公园采取下列命名方式:

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湿地名+国家湿地公园。

第十一条国家湿地公园应当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进行标桩定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挪动界标。

第十二条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岗位培训。

第十三条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参照有关规定编制。

国家湿地公园的撤销、范围的变更,须经国家林业局审批。

第十四条国家湿地公园可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实行分区管理。

湿地保育区除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恢复重建区仅能开展培育和恢复湿地的相关活动。宣教展示区可开展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的活动。合理利用区可开展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生态旅游等活动。管理服务区可开展管理、接待和服务等活动。

第十五条国家湿地公园应当设置宣教设施,建立和完善解说系统,宣传湿地功能和价值,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鼓励国家湿地公园定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第十六条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建立档案,并根据监测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七条禁止擅自占用、征用国家湿地公园的土地。确需占用、征用的,用地单位应当征求国家林业局意见后,方可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八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家湿地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开(围)垦湿地、开矿、采石、取土、修坟以及生产性放牧等。

(二)从事房地产、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项目和开发活动。

(三)商品性采伐林木。

(四)猎捕鸟类和捡拾鸟卵等行为。

第十九条国家林业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检查评估工作。对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篇5: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印发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35号)、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水土保持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在规划范围内开展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第三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中央投入为主,省、市、县政府也要切实增加投入,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引导受益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第五条 项目县要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领导小组”,— 1 — 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六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行分级管理;省、市、县水利水保、财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项目县水利水保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初步设计(实施方案)和工程实施;市级水利水保部门负责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初步审查和工程建设检查指导;省水利厅负责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审批和工程建设的督导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协助水利部、财政部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第二章 前期工作

第七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每五年一期。前期工作阶段划分为规划阶段和初步设计(实施方案)两个阶段。

第八条 规划阶段分为省级实施规划和县级实施规划。

省级五年实施规划根据国家规划和要求编制,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范围落实到项目县、项目区,并上报水利部、财政部审批。

项目县根据省级五年实施规划,编制县级五年实施规划,明确建设任务、范围,将建设内容落实到小流域(片),报省水利— 2 — 厅、财政厅联合审批。

第九条【项目县、项目区选择】 项目县由水利部、财政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确定。

根据国家要求,项目区选择条件如下:

(一)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重,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

(二)每个项目县项目区数量不超过3个。每个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0平方公里且集中连片。

(三)项目区乡镇和村领导班子重视、群众要求迫切,自愿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四)不得与其他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重叠。第十条 县级水利水保部门依据五年实施规划确定的项目区及其建设任务与投资规模,以小流域(片)为单元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达到相应的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应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收入相结合,并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对工程建设内容、组织实施与管护等方面的意见。

第十一条 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应具有水利规划设计或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依据水土保持有关标准、规范要

— 3 — 求编制。

第十二条 市级水利(水务)部门对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初审后,统一上报省水利厅。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审查,依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批复。

第十三条 实施项目储备制度,建立省级项目储备库,每个县每年项目储备不少于2条小流域(片)初步设计(实施方案),于11月底前按程序上报。项目安排从储备库中选取。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第十四条 省水利厅会同财政厅按照水利部、财政部要求和五年实施规划,结合项目县任务完成及绩效考核情况,确定各县治理任务。

第十五条 省水利厅自收到水利部下达治理任务后15日内,将治理任务下达至市级水利(水务)部门,市级水利(水务)部门在15日内下达至项目县。治理计划一经下达,应严格执行。

第十六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验收和绩效考核情况,按照奖优罚劣、有进有出的原则,对项目县和补助资金进行调整。对工程质量好、进度快、资— 4 — 金到位及时、自筹能力强、建后管护到位的项目县调增补助资金;对工作严重滞后、资金到位不及时、资金使用不规范、工程质量差、不能完成建设任务、治理成果遭到严重破坏、不能通过验收的项目县,调减或暂停补助资金。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七条 工程建设实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县级水利水保部门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负总责。

第十八条 工程建设实行合同管理制。工程施工、材料采购、勘测设计、工程监理、监测科研等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第十九条 根据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有关规定,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由项目区受益群众投劳实施属于以工代赈性质的,不进行施工招标。施工招标、材料采购按照水利部、财政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制。工程监理执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 523―2011)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 336―2006)。

— 5 — 承担工程建设监理的单位应当具备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资质或者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资质,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的控制。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实行项目公示制。项目责任主体应以适当方式将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向受益区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实施范围、建设内容、资金使用、群众投劳、管护责任等。

第二十二条 工程建设实行群众投劳承诺制。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工程建设,组织受益区群众落实投工投劳承诺,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用工计量。

第二十三条 加强工程监测和科技推广工作。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应结合工程实施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工程建设成效;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工程监测。

第二十四条 工程验收完成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和制度,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二十五条 市县水利水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报送工程实施有关信息及统计报表。

— 6 — 工程建设进度实行月报制度。县级水利水保部门于每月25日前,将月工程进度上报设区市水利(水务)部门,设区市水利(水务)部门经汇总后于26前上报省水利厅。

各设区市于每年2月20日前将全市及各县上一工作总结上报省水利厅。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工程任务及资金计划的完成情况、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建设管理情况、主要经验和做法、典型实例、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并附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第二十六条 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应根据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工程建设资料和信息,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工程建设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项目申请及批复文件、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招投标资料,合同(协议),工程监理、监测资料,资金使用管理和审计资料,工程验收资料,预防监督资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总结、统计数据、图片照片和录像资料等。

第二十七条 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允许变更。由于项目设计与实施间隔较长导致项目区基础条件或者实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无法按原设计方案实施确需变更的,— 7 — 如果属于项目区调整、建设规模变化、概算变更等重大变动,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方案,报省水利厅批准;不涉及总投资和治理面积、建设地点,不降低项目质量和效益,不影响项目功能的一般性变更,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文件,报项目所在设区市水利(水务)部门批准。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八条 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投入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省市县财政资金、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以及受益区群众投劳等。各地要创新治理开发机制,完善承包、拍卖、租赁等形式,明晰工程产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第二十九条

项目以中央投入为主,地方投入为辅。中央财政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70%,不足部分由省、市、县财政、乡村集体或群众自筹解决。

第三十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中央财政资金用于项目区内的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沟道工程、水保林、经果林、种草等项目补助支出,包括材料费、设备费、人工费及机械施工费、种籽苗木费、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费、封禁治理费等。

项目勘测设计、监理、监测、建设管理等独立费用从地方财— 8 — 政补助资金中列支。

第三十一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资金报账凭据: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批复文件、阶段验收报告或验收报告、签订的各类合同、原始单据、工程款支付证书、报账申请单等。

第三十二条 报账程序

(一)县级水利水保部门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实施方案)和工程建设进度向县财政部门提出用款计划,可申请一定比例的预付资金。

(二)工程全部或阶段完工后,县级水利水保部门会同县级财政部门组织工程自验,对验收合格的工程出具验收意见。

(三)工程施工(供货)单位凭验收意见、监理工程师确认的工程款支付证书和有关报账凭据,经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审核同意后,到县财政部门报账。

第三十三条 工程建设资金要严格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拨付,按规定范围使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

第六章 检查验收

第三十四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县级自验基础上实行验收、竣工验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检查验收制度。

第三十五条

县级自验由县级水利水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对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逐项、逐地块验收,填写验收表,绘制验收图。验收结果由参加验收的相关部门代表、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负责人签字确认。

县级自验完成后,及时按程序向省水利厅申请验收。第三十六条

验收由省水利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在县级自验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有关验收规范进行。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当年工程计划的完成情况、工程质量状况、工程管护责任落实情况及资金到位使用情况。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通过验收:

(一)无不可抗拒的原因未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

(二)工程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的;

(三)随意变更任务计划或建设内容的;

(四)挤占、截留、挪用工程建设资金,违反有关政策和规定的。

第三十七条 县级需准备以下验收材料:

(一)工程建设总结报告、工程建设自验报告(附县级自验表、竣工图;)

(二)工程监理、监测报告;

(三)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以及相应批复文件资料;

(四)财务决算报告、资金审计报告;

(五)工程管理、管护落实情况的有关文件;

(六)工程建设其它相关资料。

第三十八条 工程五年规划实施期满后按财政部、水利部要求进行竣工验收。

每年完成的工程绩效考核按水利部规定执行或结合验收同时进行。

篇6: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公司基建系统工程质量意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实现公司建设坚强电网的战略目标,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结合公司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基建部归口管理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责任考核工作,直接负责公司系统33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的质量责任考核工作。

各网省公司负责22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的质量责任考核工作。

电源项目的质量责任考核工作由公司基建部负责或委托有关网省公司、直属公司负责。

第三条公司工程建设实行政府监督、项目法人(含建设管理单位,下同)管理与验收,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制造、调试单位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建设管理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设备制造单位对设备质量负责,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监理责任,试验调试单位对试验调试工作负责,各相关单位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对其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负相应责任。

第四条从事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制造、试验调试等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质量责任人。

第五条工程质量责任考核方式:

(一)奖励

1、公司系统通报表扬。

2、由项目法人单位给予物质奖励。

3、对参建单位在后续工程招标中适当加分。

(二)处罚

1、通报批评、责令改正。

2、依据合同对参建单位进行经济处罚。

3.对参建单位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在后续工程招标中进行相应扣分。

4、在一定时期内取消公司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投标资格。

5、对公司系统内有关单位的责任人员进行处分。

第六条各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按《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第七条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年度质量管理基本目标是:

1、考核范围内的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和电源工程实现100%达标投产。

2、考核范围内的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的优质工程率达到或超过50%。

3、全年不发生重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

第八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和公司系统投资或控股电源工程的质量责任考核,其他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中的有关要求应在工程设备招标及非物资类招标的招标文件和有关合同中予以明确和落实。

第二章表扬和奖励

第九条每年从获得公司优质工程的项目中,按以下原则选出10个样板工程,对相关区域电网公司、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及公司系统内参建单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导、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表扬。

(一)负责样板工程建设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必须实现了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年度质量目标;

(二)10个样板工程的确定要兼顾220千伏、330-500千伏、750千伏及以上三个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和电源工程。

(三)样板工程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工程的代表意义、优质工程评审时的排序位置、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等情况。受表扬人员的名单由各单位推荐,公司审查批准。

第十条按照公司达标投产、优质工程评审规定,通过达标和评优考核的工程项目的命名和奖励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在同业对标考核中进行加分。

第十一条获得公司及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励的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除了由项目法人单位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奖励外,在公司系统进行的工程招标中给予适当加分,具体办法按相应的招标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章处罚

第十二条对于未能完成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年度工程质量目标的区域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在公司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第十三条公司对一般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在公司系统内进行通报。

第十四条对工程质量事故负有责任的工程参建单位(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试验调试等),除了按照与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之外,在参与公司系统工程建设项目投标时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对特大质量事故负主要责任的单位,从事故调查报告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取消参加公司系统工程项目的投标或工程承包资格;对重大质量事故负主要责任的单位,从事故调查报告公布之日起至少半年内取消参加公司系统工程项目的投标或工程承包资格;对一般质量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单位,从事故调查报告公布之日起至少三个月内取消参加公司系统工程项目的投标或工程承包资格。

(二)对因质量事故受到取消投标资格处罚的单位,在处罚期满前必须经公司或公司委托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对其事故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解除投标限制。

(三)公司系统项目进行招标时,对投标人两年内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在评标时进行扣分,具体办法按公司招投标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对隐瞒事故的工程参建单位,一经查实后参照上述规定从严处罚。第十六条工程项目发生质量事故,公司系统内各有关单位根据事故调查结论,按人事管理权限,依据各单位人事管理相关规定,对事故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事故责任单位相关领导、项目法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法人相关领导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委托建设管理的,对受托建设管理单位相关人员及领导的事故责任处罚参照项目法人相应人员的处罚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隐瞒工程质量事故,根据隐瞒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具体情节,对隐瞒事故的主要策划者、发生隐瞒事故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对隐瞒事故调查处理不力的相关单位领导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因工程质量原因造成人身事故,设备事故或电网事故的,按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并按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实行工程质量责任“专题汇报”制度。

发生特大质量事故或性质严重、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质量事故,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主要领导要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月内到公司作专题汇报。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分管领导要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月内到公司专题汇报。

未完成优质工程率指标的区域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有关单位要在指标公布后两周内向公司进行专题报告,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公司基建部负责执行监督和解释。

篇7: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云农综办[2004]24号

各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为规范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确保所建工程达到预期目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对国家立项实施的土地治理项目,凡财政投资lO万元以上(含lO万元)的单项工程都应按此规定进行工程建设监理,财政投资在lO万元以下的单项工程是否需要监理由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决定。现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附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

建设监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农办〔2004〕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现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

公室反馈。

附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

二○○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财发[2003]93号)以及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监理的政策规定,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是指承担监理任务的单位受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或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委托单位)的委托,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对本办法规定的应当进行监理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工程建设监理必须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计划、审定的项目扩初设计和施工设计图、工程建设合同以及建设监理合同的规定进行。

第三条 监理委托单位在工程开工之前,原则上应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具备相应建设监理资格或监理能力的单位。

有监理资格的单位是指具有一定资质、经国家认可的专业监理单位;有监理能力的单位是指有相关专业技术力量的法人,其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有承担同类工程的建设监理或质量监督工作经验,能够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完成监理任务。

第四条 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的单位和监理人员,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工程建设监理活动。

第二章 监理范围及内容

第五条 国家立项实施的土地治理项目中,财政投资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单项工程纳入监理范围,包括小型水库、拦河坝、排灌站、机电井、防渗渠道、机耕路,桥涵闸等,可委托专业监理单位进行监理,或者委托具有监理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监理。

对于上述范围以外的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是否需要进行监理由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决定。

第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工程建设合同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监理单位的具体工作应包括:

审查项目承包单位(或施工单位,下同)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审查与控制工程建设所需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对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要督促项目承包单位采取措施限期解决;

督促检查项目承包单位严格执行工程承包合同和国家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发现问题应及时指令承包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应指令承包单位停工整改;

组织工程建设质量综合评定,签署工程检验认可书和工程付款凭证;

定期向监理委托单位报告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情况; 工程竣工后,整理合同文件和有关工程技术档案材料,参与工程竣工预验收和相关验收文件的签署,提交工程监理报告; 在工程保修阶段,负责检查工程质量状况,承担质量责任,并督促承包单位保修。

第三章 监理合同与监理程序

第七条 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业务,应当与监理委托单位签订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明确工程建设监理的范围和内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监理费的计取与支付、违约责任以及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第八条 工程建设监理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二)按工程建设进度编制工程建设监理细则;

(三)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进行建设监理;

(四)参与工程竣工预验收,签署建设监理意见;

(五)建设监理业务完成后,向委托单位提交工程建设监理报告和档案资料。

第九条 实施监理前,监理委托单位应将选定的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监理人员姓名及所赋予的权限,书面通知项目承包单位,并报上级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项目承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以及建设监理合同的规定接受监理。第十一条 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机构或监理人员应进驻施工现场,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即时进行建设监理。

第四章 权利与义务

第十二条 监理委托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监理单位与项目承包单位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监理单位应按照“公正、独立”的原则,主动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维护监理委托单位以及项目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具备监理资格的专业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任务时,应当组建由相关资质人员参加的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具备监理能力的非专业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任务时,应当成立项目工程监理小组。第十四条 监理单位不得转让、分包监理业务。

第十五条 监理单位不得从事所监理工程的施工和建筑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等的经营活动。

监理人员不得在所监理工程的项目法人单位、建设单位或施工、设备制造、材料供应单位兼职,不得是施工、设备制造和材料、构配件供应单位的合伙经营者。

第十六条 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由于未按合同规定进行监理而造成工程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监理单位与项目承包单位串 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造成工程损失的,与项目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 监理人员按照监理合同规定行使监理单位的权限,在授权范围内发布有关指令。项目建设单位或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不得擅自更改监理人员的指令。

第十八条 监理人员有权建议撤换不合格的项目承包单位、项目承包负责人及有关人员。

第十九条 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承包单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财政部门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农发机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第五章 监理费用

第二十条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费,按照实施监理的土地治理项目单项工程财政投资总额的2%以内控制使用,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按实际支出数计入工程成本。监理费的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报账时,应按监理费总额的20%预留质量保证金,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再予以拨付。第二十一条 未实行建设监理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不得列支监理费。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监理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由国家相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备案。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编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工程建设委托监理合同(范 本)工程名称: 委 托 人: 监 理 人: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编制

第一部分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委托人 与监理人 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委托人委托监理人监理的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概况如下: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规模: 总 投 资:

二、本合同中的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标准条件》中所赋予的定义相同。

三、下列文件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①监理投标书或中标通知书; ②本合同标准条件; ③本合同专用条件;

④在实施过程中双方共同签署的补充与修正文件。

四、监理人向委托人承诺,按照本合同的规定,承担本合同专用条件中议定范围内的监理业务。

五、委托人向监理人承诺按照本合同注明的期限、方式、币种,向监理人支付报酬。

本合同自 年 月 日开始实施,至 年 月 日完成。本合同一式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执 份。

委托人:(签章)监理人:(签章)住 所: 住 所:

第一责任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账号: 账号: 邮编: 邮编: 电话: 电话:

本合同签订于: 年 月 日

第二部分 标准条件

第一条 下列名词和用语,除上下文另有规定外,有如下含义:(1)“工程”是指委托人委托实施监理的工程。

(2)“委托人”是指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或项目建设单位。

(3)“监理人”是指承担监理业务和履行监理义务,且具备相应建设监理资格或监理能力的单位。

(4)“监理机构”是指监理人派驻工程现场实施监理业务,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组织。

(5)“总监理工程师”是指经委托人同意,监理人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派到监理机构全面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全权负责人。

(6)“承包单位”是指除监理人以外,委托人就工程建设有关事宜签订合同的当事人。

(7)“工程监理的正常工作”是指监理人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人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委托人实施的监督。委托人委托的监理工作范围和内容,双方在专用条件中约定。

(8)“工程监理的附加工作”是指:①委托人委托监理范围以外,通过双方书面协议另外增加的工作内容;③由于委托人或承包人原因,使监理工作受到阻碍或延误,因增加工作量或持续时间而增加的工作。

(9)“工程监理的额外工作”是指正常工作和附加工作以外,或非监理人自己的原因而暂停或终止监理业务,其善后工作及恢复监理业务的工作。第二条 本工程委托监理合同适用的法律,是指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专用条件中议定的部门规章或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法规、地方规章。第三条 监理人的义务与责任(1)监理人在履行本合同义务期间,应认真、勤奋地工作,运用合理的技能协助委托人实现合同预定的目标,完成监理合同专用条件中约定的监理工程范围内的监理业务。

(2)监理工作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遵守职业道德。

(3)监理机构定期向委托人报送:监理月报、每旬简报、阶段性工作总结和重大事件专项报告。

(4)监理人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监理岗位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生负责制,对工程建设质量要负责到底。第四条 委托人的义务与责任

(1)委托人负责与监理人签订监理合同,协调外部关系,支付监理酬金。(2)委托人提供与工程有关的前期工程资料、行政文件及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副本)以及订货合同和采购协议。

(3)委托人应授权一名熟悉本项目情况、能迅速做出决定的项目负责人,与监理人联系,并解答和处理日常事务。

(4)在有条件的县,委托人应尽可能为监理人员提供必需的生活、工作的便利条件及使用农村信息网。第五条 监理人的权利

委托人在委托的工程范围内,授予监理人以下监理权利:

(1)协助委托人选择符合规定的施工队伍,并具有对施工进度的检查、监督权。

(2)对工程设计中的技术问题有建议权,对工程质量有严格把关权,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有权提出整改。对项目上使用的材料、设备及施工质量有检验权。(3)在项目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款范围内,对工程款支付有审核和签认权,对结算工程款的复核有确认与否定权。未经监理人签字确认,委托人不得支付工程款。

第六条 委托人的权利(1)监理人员的配备,应事先征得委托人同意;监理人调换总监理工程师,应事先征得委托人同意。

(2)委托人有权要求监理人更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3)委托人有权要求监理人及时通报工程情况。第七条 监理报酬

正常的监理工作、附加工作和额外工作的报酬,按照监理合同专用条件中约定的方法计算,并按约定的时间和数额支付。第八条 其它

(1)由于工程需要,委托人要求监理人员出差时,所需费用,由委托人承担。

(2)监理人如须另聘专家咨询或协助,所需费用由监理人承担。(3)因违反或终止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和损害的赔偿,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如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提交仲裁机关仲裁。

第三部分 专用条件

第二条 本合同适用的法律及监理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试行)》。(2)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3)国家先行的有关施工及验收评定标准。(4)委托人和施工单位签定的正式合同、协议。第三条 监理范围和监理工作内容:(1)监理范围:

(2)监理内容:按照工程建设合同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

(3)审核项目承包单位(或施工单位,下同)提出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4)审查和控制工程建设所需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对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要督促项目承包单位采取措施限期解决。

(5)督促、检查项目承包单位严格执行工程承包合同和国家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发现问题应及时指令承包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应指令承包单位停工整改。

(6)组织工程建设质量综合评定,签署工程检验认可书和工程付款凭证。(7)定期向监理委托人报告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情况。

(8)工程竣工后,整理合同文件和有关工程技术档案材料,参与工程竣工预验收和相关验收文件的签署,提交工程监理报告。

(9)在工程保修阶段,负责检查工程质量状况,承担质量责任,并督促承包单位保修。

第四条 委托人的常驻代表为。

第七条 委托人同意按以下的计算方法、支付时间与金额,支付监理人的报酬:

工程监理费=实施监理的单项工程财政投资总额× %,即人民币 万元整。

工程监理费的支付方式:

篇8: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促进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 无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奖励对能源领域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有关规定, 结合能源领域实际情况,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工作的方针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能源领域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鼓励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鼓励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 促进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打造世界领先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 培养世界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人才, 加速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国家能源局设立能源科技进步奖, 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 买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不受其它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国家能源局成立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负责能源科技进步奖的领导工作二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承担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下设煤炭与煤层气、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装备等专业评审组。评审组聘请有关专家、学者, 负责本专业范围内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初评, 并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初评结果。评审组的初评结果经评审委员会复审确定后, 报国家能源局批准。

第六条国家能源局对获奖项目在能源领域优先推广应用, 在资金、政策、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等万面给予支持。获奖项目可以作为获奖人约科技成果在职称评定中作为参考依据。

第七条能源科技进步奖每年评选一次。

第八条能源科技进步奖是对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促进能源领域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表彰, 获奖证书不作为确足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励设置与授奖条件

第九条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设立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两类奖项, 授予在如下方面对能源领域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 技术发明项目

在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中, 完成对能源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啊意义的原创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

(二) 科技进步项目

1、技术开发项目:在能源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 完成具有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和设计;

2、新技术集成项目:在采用新技术及其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活动中, 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型设计以及相应实用化系统集成;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厂活动中, 作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4、社会公益项目:在能源领域科学理论研究、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管理、软科学、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节约能源与资源合理利用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重大工程项目:在完成能源领域重大基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其他重大综合工程过程中, 作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第十条能源科技进步奖设立一、二、三等奖。经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审核推荐, 并报国家能源局批准, 对于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一等奖项目, 可同时授予“国家能源科学技术大奖”荣誉称号。

第十一条能源科技进步奖由国家能源局颁发荣誉证书, 获奖人员所在单位酌情颁发奖金。

第十二条能源科技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中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10%, 二等奖占30%, 其余为三等奖。

第十三条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或候选人所申报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 技术发明项目

l、获得技术发明奖的前提是已获得国家专利审批机关发出的发明专利证书。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 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主要性能 (性状) 、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3、经实施应用一年以上, 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 科技进步项目

1、具有科技创新性:项目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创新, 有相当的技术难度, 解决了能源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

2、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项目经过一年以上相应规模的实施应用, 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实现了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 为能源领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推动科技进步:项目具有相应的成熟程度和科技示范、带动、扩散能力, 可提高能源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 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对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第十四条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或候选人所申报项目的授奖等级根据如下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一) 技术发明项目

属国内外首创, 技术思路新颖, 技术上有重大创新, 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 对能源科技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 可以评为一等奖。

属国内外首创, 技术思路较新颖, 技术上有较大创新, 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对能源利一技进步有较大推动作用, 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或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 可以评为二等奖。

属国内外首创, 技术思路有特点, 技术上有明显创新, 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对能源科技进步有一定推动作用,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或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 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 科技进步项目

1、技术开发项目

关键技术有重大创新且拥有自王知识产权, 技术难度大,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 币场竟争力强, 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的, 可以评为一等奖;

关键技术有较大创新, 技术难度较大,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 市场竟争力较强, 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刘一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 可以评为二等奖;

关键技术有一定创新, 有一定技术难度,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 市场竞争力较强,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足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2、新技术集成项目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实用化程度高,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有厂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的, 可以评为一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实用化程度较高,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有较好的推厂应用前景,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较大作用的, 可以评为二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满足实用化要求,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一足的推广应用前景,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一定作用的, 可以评为三等奖。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推广应用过程有较大技术难度, 已推广应用面占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的比例高, 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可以评为一等奖;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 已推广应用面占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的比例较高, 取得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可以评为二等奖;

技术水平接近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 就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而百有一定的已推厂应用面, 取得较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可以评为三等奖。

4、社会公益项目

科技创新程度很高或技术难度很大, 总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或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买用化程度高或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取得或具有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重大作用的, 可以评为一等奖;

科技创新程度较高或技术难度较大, 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实用化程度较高或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取得或具有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较大作用的, 可以评为二等奖;

有一定的科技创新程度或技术难度, 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茜足实用化要求或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取得或具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一定作用的, 可以评为三等奖;

5、重大工程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创新, 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 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国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重大示范作用, 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 可以评为一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创新, 工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 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的, 可以评为二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创新, 有一定工程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 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一定意义的, 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推荐

第十五条能源科技进步奖由下列单位申报 (或代为申报) :

(一) 中央直属能源企业、具有能源领域学科的综合类大学和面向全国的科研单位可直接申报;

(二) 其他单位及个人可通过能源领域全国性行业协 (学) 会, 或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能源主管部门代为申报。

第十六条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可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完成人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项目来源、行政区划选择适宜的推荐单位逐级推荐。

第十七条推荐单位推荐能源科技进步奖的侯选人、候选单位应当征得候选人和候选单位的同意, 并按照有关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 提供必要的证明、评价材料等附件。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能源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其填写说明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定, 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后执行。

第十八条符合本奖励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推荐单位, 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交推荐书及相关材料。评宙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 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 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评审。

第十九条在项目评审过程中, 推荐单位或候选人、候选单位如需退出评审, 应由推荐单位以书面形式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 退出的相关科技项目须隔一年以上才能再次参加评审。

第二十条推荐单位认为有关专家参加评审可能影响评甲公正性的, 可以要求其回避, 并在推荐时提出书面意见, 说明理由。每项推荐所提出的回避专家不得超过3人。

第二十一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万面争议的, 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

第二十二条同一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复推荐参加能源科技进步奖不同奖励类别的评审。

推荐重大工程项目奖励类别评审的不影响其子项成果按照有关要求另行推荐其他奖励类别的评审。

第二十三条已推荐过或曾获过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约项目, 原则上不再予以推荐。

第二十四条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二十五条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技术发明奖

主要完成人必须是该项技术发明的全部或部分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发明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所单位, 并对该项发明的完成起重要作用。

(二) 科技进步奖

主要完成人应在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作出重要贡献;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作出重大技术创新;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作出创造性贡献。王要完成人的创造性贡献应当具体、属实、相对独立, 并与项目创新点对应。

第二十六条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推荐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的排序原则上应与项目技术资料或技术评价证明 (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评审证书、项目验收报告等) 所记载的排序一致。如有变动应说明原因, 并出具相应情况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七条能源科技进步奖受奖单位数和受奖人数实行限额。原则上技术发明单项受奖一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10个, 受奖人数不超过巧人;二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7个, 受奖人数不超过10人;三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5个, 受奖人数不超过7人。如确属联合攻关、多方协作的科技成果, 可以申请适用受奖单位数或受奖人数的特殊限额, 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评审委员会批准。

第四章评审和授奖

第二十八条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有关评审规则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制定, 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

第二十九条能源科技进步奖实行评审组初审和评审委员会终审两级评审制。

第三十条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评审组评审会议, 将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提交相应评审组进行评审。

评审组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 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三十一条评审委员会评甲会议负责审定评审组提交的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评审以会议方式进行, 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有权否决评审组的评审结果, 有权裁定对获奖项目的异议。

第三十二条能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

(一) 评审委员会或其下设评审组的评审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 (含三分之二) 评审委员会委员或评审组专家参加, 会议表决结果有效。

(二) 一等奖的推荐或评定应当由到会委员或专家的三分之二 (含三分之二) 通过;二、三等奖的评足或审核应当由到会委员或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 (不含二分之一) 通过。

第三十三条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 被推荐为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不得作为委员或专家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与被推荐项目有利害关系的委员或专家应当回避。

第三十四条评审委员会及其评审组的委员或专家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密。

第三十五条拟授奖项目应当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开。自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提出异议。

第三十六条评甲委员会在项目异议处理后作出的获奖项目及其奖励等级的决议为最终结论, 报国家能源局批准颁布。

第三十七条国家能源局向吝推荐单位或直接向获奖项目完成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第五章异议处理

第三十八条能源科技进步奖励接受社会的监督。能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拟授奖项目的相关信息在国家能源局网站等媒体上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拟授奖项目及其候选单位、候选人持有异议的, 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署名书面提出, 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逾期且无正当理由或匿名异议的, 不予受理。异议者相关资料需要保密的, 应在异议材料中注明。

第三十九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候选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 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 为非实质性异议。

推荐单位及项目的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对获奖等级的意见, 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四十条实质性异议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处理, 由有关推荐单位协助。必要时,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核实, 提出处理意见。

非买质性异议由推荐单位负责协调, 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涉及跨单位的异议处理, 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协调, 相关推荐单位协助。

第四十一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30日内处理完毕的, 可以提交本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 可以提交下一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后处理完毕的, 可以重新推荐。

第四十二条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买情况及处理意见, 提请评审委员会决定, 并将决定意见通知涉及异议的一各方。

第六章违规责任

第四十三条剽窃、侵夺他人的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 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 由评审委员会报国家能源局批准后撤销其奖励。

第四十四条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提供虚假数据、材料, 协助他人骗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 由评军委员会报能源局批准后, 通报批评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四十五条参与评定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拘私舞弊、泄露秘密, 依据有关规足给予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五轴联动的应用下一篇:奇异科普展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