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归149的散文

2024-05-03

醉归149的散文(共3篇)

篇1:醉归149的散文

醉归149的散文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有一种眷恋。我在149团(东阜城镇)生活了五十年,不仅是一种眷恋,而是一种深藏于血脉中的朝思暮想。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仿佛是漂泊在波涛汹涌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在颠簸中度过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是这块热土抚养了我,我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这片热土。我的学习与成长,工作与励志,家庭与幸福都在这里烙下深深的印迹。

1965年6月那个炎热的夏天,我随母亲离开了繁华古代名城泾州,一路风尘来到沙海前缘绿洲的莫索湾五场。从十岁到六十岁,守望五十载。五十年里我用厚重的步履丈量着生活的足迹,懵懂之中的憧憬让我充满对生活的激情,似乎理想就是在奋斗中变得无奈又向往,每一个时刻都有一道难以忘怀的深壑,每一个节点上都留着涓涓溪流,洁白的浪花里翻涌着澎湃,就这样一步一回头走过了五十载,当我到不惑之年时就像写一篇回忆的东西,可细想我并没有多少闪闪发光给人以启迪,也没有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去照亮别人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一些有趣的往事回忆,却乐意竹筒倒豆子般地唠叨。仿佛就是昨天,脑海里就像一部永不消逝的电波触及着记忆的闸门,业余时间草草写了点不成形的豆腐块,自娱自乐,自我陶醉,更多的是为了消磨时光,多练练脑子而已。

五十年都过去了,还会再有一个五十年吗?我想不会了,这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人为的努力也许会延长生命的长短。而这五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却是生命里最具辉煌的历程。因为我没有懈怠过时光,就像一颗幼树已经根深叶茂,虽然有丝丝纹路却让她更具感染力,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没有满目沧桑却走过沧海桑田,没有顶天立地却能挡风遮雨,生命如歌每一片绿叶就是你旋律上的一个乐谱,岁月如诗每一个枝条上都写满了曾经,生命给了岁月,岁月丰富了生命。

小的时候,总是用不虚度年华来激励自己,总想着只要出力流汗就会春华秋实。总想着只要功夫深铁杵都能磨成针。当银丝悄然爬满鬓角时,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与朴实。似乎生活就是摆在眼前的一团雾能看得到却怎么也捏不住,有时候却像捏在手里的一把沙子在不起眼中逝去,静美中的灿烂让我刻骨铭心地思念一句名言,唯有踏实随我而行。

在我的生活里我最喜欢怀旧的是学生时代。现在细想起来好多的乐趣就在眼前,刚到新疆,我家就在五场路的南边住。1966年中央新闻在莫五场拍的新闻记录片中就有一个特写,由远而近看到一个画面,路边竖立的路牌上白底黑字莫五场三个大字炫耀亮相,镜头从我家房后的马路上一直拉到园林队的苹果园和葡萄地。不过,看过这个纪录片的人很少。后来,听说《黄沙绿浪》电影就在这里取的景,来了一批维族演员,在大礼堂做了演出,我家距礼堂就三十米,凡是礼堂里有什么活动我都会想办法溜进去。有一部《在西双版纳森林里》《蛇岛》的纪录片就在这里看的。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西双版纳的.神奇和蛇岛的恐惧。大礼堂的东面有一间新华书店,我常到这里买书,自我到新疆之后,生活条件比在内地好了许多,每个月都有零花钱,我都用来买小人书,像《铁道游击队》的第九、十两册就是在那个书店买的。平时,我们发小们会聚在一起玩打仗。记得,一次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我和同学打了起来,我打不过他,一急,就把他的胳膊咬了一口,他恨恨地踢了我两脚,还给我起了个绰号。其实,我两是玩的最好的小学同学,即使到了中学,也一样,我俩爱好无线电,一块研究装收音机,他还喜欢养鸽子。初中毕业我两商量好要工作,可我母亲不让我工作,而他工作了,我接着上完了高中,只要他一休息,我就会到他家去玩,又一次还吃到了他父亲做的红烧肉。

有好多往事记忆犹新,他不只是一种回忆,一种安慰。每一个故事都属于我们自己,他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退休后,同学们聚会渐渐多起来了,彼此之间有一种感应,喝起酒来也放得开,尽管都六十的人了依然不屈不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喝的就是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但也有喝多的时候,喝的什么都不知道,醉了。遥望星空寻百度,情到深处人自醉。葡萄美酒醇又香,再来一杯我不归。

篇2:醉归149的散文

醉归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夜分饮散酒家垆,归路迢迢月满湖。

篇3:《五王醉归图》的流传及猜想

“能把这样古老的卷轴保存得如此完整,真是很感动。”

“这样的作品是五十年才能发现一次的啊!衣服和马具的纹饰、跋的字体等完好无损!”

那是他们看到《五王醉归图》的情景。

《五王醉归图》卷绘唐之临淄王李隆基(即唐玄宗,712-756年在位)、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礼和岐王李范、薛王李业欢饮醉归情景。事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五王少时感情和睦,常宴饮,或斗鸡、击球,或打猎、游赏;李隆基即位后,与四王仍“长枕大被与之同寝,听朝之暇每从诸王游在禁中,拜跪如家人礼,饭食起居却与同之”(明代学者金问跋)。

《五王醉归图》以盛唐皇室宴饮游猎为题材,如实重现了兄弟友爱。作者赵雍(1289-1361年),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頫(1254-1322年)与管道昇次子,以父荫人仕,书画得家法,山水、人物、鞍马、竹石、花鸟、界画无所不能。

入藏黑田藩

《五王醉归图》的日本收藏者是第一代黑田藩(福冈藩)主黑田长政。黑田长政(1568-1623年)是安土桃山至江户时代前期武将,为黑田孝高长子,服侍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1600年在关原之役中战功卓著。同年秋天,黑田长政封藩,进入九州岛的博德。

黑田家祖先是冈山县邑久郡的福冈邑。基于这种关系,他们在博德筑城,将城市命名为福冈。黑田即为福冈城藩主(城主)。1607年,由军师如水设计的福冈城建成。

黑田长政一方面团结博德富商,一面复兴日本祭典音乐,通过充分利用博德贸易港的地理优势,加强与明朝的贸易,将博德的影响扩展到藩国中去。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1358-1408年)和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36~1490年)的“东山御物”(1368-1429年)的一部分也被黑田藩收藏。足利义满憧憬和交好明朝。两国邦交正式建立起来以后的贡船贸易,从1404年持续至1547年,期间,宋、元、明代文化产品大量输入日本。《五王醉归图》约在1600年入藏黑田家。

黑田藩传承了十二代。1869年明治政府接管黑田藩,废藩置县。1884年,黑田家受封侯爵,位列豪族。

《五王醉归图》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亲王们的交往场景。列黑田藩来说,蕴含祈祷、感谢、和平等意义的“马”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

作为黑田长政传给后继藩主的宝物,《五王醉归图》被加以精心收藏,名列黑刚家藏宝簿中的第五位。

“法眼”狩野安信

黑田藩第四代藩主黑田纲政(1659-1711年)醉心文化艺术,绘画师从狩野安信。

狩野派是是日本画史上最大的宗族性画派,从15世纪至19世纪,掌控日本画坛四百载。

室町幕府御用画师狩野正信是狩野派开山鼻祖。室町幕府倒台后,其子孙继续担任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当政者的御用画师。狩野家与当权者结合,作品大到皇城、城郭、寺院的壁画,小到百姓手中的扇面。这一专业从事所有种类绘画的职业画家群体,对日本美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狩野安信(1613-1685年),号永真,别号牧心斋,江户前期画家。其兄是幕府著名御用画师狩野探幽。自狩野探幽以降,奥绘师(地位最高贵的画师)就执掌鉴定美术品、库存屏风的管理及对没收古书画的审核等工作。狩野安信继承狩野宗家,擅绘花鸟、山水、人物、佛画,1662年被授予“法眼”称号。1663年进京,从事江户城的隔扇画创作。狩野安信也是幕府奥绘师中桥狩野之祖。

狩野安信被黑田藩聘为御用画师,得以鉴赏海量的中国名画,包括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收集的宋元书画。此外,他仔细研读宋元诸家画论,尤其是元末明初夏文彦《图绘宝鉴》,撰写了《图绘宝鉴批注》,成为当时日本书画鉴定界的最高权威。

狩野安信饱览赵孟頫勇和赵雍父子作品,对《五王醉归图》自信地签发了其为赵雍所画的“鉴定书”,并从绘画面貌推断其绘制于1339-1349年,时赵雍50~60岁左右。

无款无识之谜

元时,中国人口约6700万人,统治民族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5%,即百万人左右,波斯等西域民族人口约百万人。元朝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以蒙古族优先,汉族和汉文化遭到冷遇。

赵孟頫系赵宋皇族后裔,不得已出仕33年。在恐怖的政治斗争中,赵孟頫始终坚守汉民族传统。他向儿子赵雍灌输汉人思想,策划绘制象征“开元盛世”太平景象之一的《五王醉归图》。他参考了唐代韩斡、北宋李公麟等人的作品,让其子进行绘制。这是只有血脉相通的赵氏家族才能完成的力作。

“一王目送四王”的画面,是借众王英姿,表达赵氏一家对往昔荣光的追忆。

在中国古代,因“十三”的发音类似“实生”(结出果实),故被视为吉利数字。赵雍《五王醉归图》用十三个画面表现了踏上归途的亲王们,有的回首顾盼,有的相搀上马,一王牵马目送四王,神态安然……

赵孟頫身居元廷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却让其子赵雍绘制了这样赞美汉人盛世的画卷。这样做的危险他不可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内心深处始终不能忘记汉文化是汉民族生存必要的精神食粮,而传承汉文化的强烈信念也是无法磨灭的。

这或许就是《五王醉归图》无款无识的原因吧。

2009年11月29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拍了元代著名鞍马画家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任仁发(1254-1327年)字子明,号月山道人,著名水利家,绘事师法唐人及北宋李公麟,擅鞍马、人物、花鸟,时与赵孟頫齐名。任仁发《五王醉归图》的衣服及马具全无花纹,构图则是用单纯的色彩勾勒出六个图景,完全不能让人感到五王醉归的生动情形。

删裁的题跋

明正统十年(1445年),金问跋《五王醉归图》,距赵雍辞世84年。

金问,字公素(又公疏),别号耻庵,明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史》无传,“成祖本纪”和重臣“黄淮传”“杨溥传”提及:永乐十二年(1414年)“闰月甲辰,以太子遣使迎驾缓,征侍读黄淮,侍讲杨士奇,正字金问及洗马杨溥、芮善下狱。”“淮及杨溥、金问皆坐系十年。”明雷礼《国朝列卿纪》载,狱中的黄淮、杨溥和金问“三人相得甚欢。省躬念咎之暇,各持一经讲论,日此处忧患之道也”。明杨循吉《吴邑志》载,金问“少学《易》,文行敦茂,兼工松雪书。永乐元年,被荐为司经局正字,后坐系十年,讲诵不辍。洪熙元年,宥出,授翰林修撰,仍命待诏思善门。宣德正统间,历太常寺少卿、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

从一帆风顺,到牢狱之灾,是金问人生的屈辱岁月。跋《五王醉归图》时,金问刚任南礼部右侍郎一年,是人生的辉煌时期。76岁的金问借机抒情:“只疑梦断莺声曙,不记人挟马上时。”两年后,金问辞世。

金问跋中追述了五王友情,感叹“其友爱若此,史称近世莫能及,岂不信哉?”其后与“家藏此图”间删裁掉四五字。推测藏家应属望族。跋中称“残卷后有阙逸”,可能是金问看到的作品就无款无识。

我们可以推测,这幅作品的收藏者是名门显贵。

题跋删裁的猜想

猜想之一,题跋是黑田长政删裁的。黑田长政对于这幅描绘了“开元之治”的作品偏爱有加,大概是因为他自己特别想收藏该画,就去掉了原来收藏者的姓名和印鉴!

猜想之二,题跋是在中国删裁的。被抹去的姓氏或许是皇室显贵的近亲。一般认为,当此画从原收藏者手中卖出时,收藏者因经手人的关系而害怕招致祸患,便将姓名抹去。

这幅作品没有中国书画上经常见到的收藏印鉴,确凿地证明了它到日本后,再也没有在世间流传。在日本,没有在绘画上加盖收藏印鉴的习惯。从1600年到1900年的300年间,这幅画作一直珍藏于黑田家。

黑田家藏宝簿中,前四位都是日本制造的,第五件则是来自中国的《五王醉归图》。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日本政府掌握皇族事务的宫内厅对全国宝物进行登记造册,《五王醉归图》首次亮相,编为第八八六号人列《全国宝物参考簿》。

摹本

文政四年(1821年),狩野荣信临摹了《五王醉归图》。

狩野荣信(1775-1828年)是木挽町狩野家的第八代,1802年成为法眼,1816年成为法印。1821年,46岁的他临摹了《五王醉归图》。经历近两百年的岁月,摹本的线条鲜亮如初,已定为重要文化财产,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赵孟頫作品31件,赵雍作品摹本9件,狩野安信的鉴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无论是谁,都可以系统地鉴赏到它们。

《五王醉归图》14世纪诞生于中国,17世纪进入日本,19世纪经历修补和临摹,如今已是21世纪。在这700年间,她都被完好保存、登记,何其可贵!从中,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醉归149的散文】相关文章:

伤感散文想哭的散文08-24

有关家的散文散文诗09-04

我的散文我的梦抒情散文05-13

雨天的散文05-22

秋风的散文05-24

十月的散文05-26

红颜的散文05-27

玉的散文04-08

比喻的散文04-08

体面的散文04-08

上一篇:西语系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下一篇:与台湾交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