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智慧之门

2024-05-06

语文学习的智慧之门(精选7篇)

篇1:语文学习的智慧之门

语文学习的智慧之门

唐 影

(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摘 要:学生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尤其是对于独立自主意识渐渐增强的高中生们,他们在高中语文课上最需要获得的是什么呢?

关键词:语文学习;文化素养;文史哲;视角;情感体验;知识构建

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同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作文语言优美,引用颇多的名人名言。但是他们所引用的名人不外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而且具体问起他们的事迹与思想观念,学生多数只是略知一二,说不出更多的内容。于是,他们的作文也就无论什么题目总是用那几个人、那几句话,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究其原因,这与老师有一定的关系。由于高考指挥棒及学校社会效益的误导,多数高中语文老师把多半精力放在了语文知识的传授上,对于语文思想内涵教学的探索也多引发他们强调语文要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的议论。其实他们只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学生做阅读题只会回答术语却不会分析,作文有千篇 一律的华丽文辞却缺少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而我们所欣赏的高考优秀作文,无不是有着文化底蕴的文章;我们所欣赏的学生,他们在表达观点时有理有据,能引经据典。他们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这当然与他们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试问,我们的语文课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尤其是独立自主意识渐渐增强的高中生们,他们在高中语文课上最需要获得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用法,学生已经做到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在高中阶段,他们应当培养自己更高的理解领悟能力,对语言层面后的内容有更深一步的探讨,而这就是文史哲的内容。在此类学习探讨过程中,学生学习认识自然、社会、自我,规划人生;关注自我发展,培养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必修一到必修五共五册书中,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名着导读四项内容,其中阅读与鉴赏是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它们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甚至近千年的时间淘洗,数个时代的筛选,保留至今,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一部分,有着丰厚的精神内涵。那些只停留于表面意义的文章从来就成不了经典文学,而经典文学总是与历史时代、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不妨以文史哲统一的视角,为我们的学生寻求一个成长的有效途径。

以文史哲为视角,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进而达到引导学生发展自我知识构建和情感发展的目的,尤其是文言文更能说明这一点。必修的五册书中,每一册都有一个文言文单元。学习文言文,语言固然是一个重点,但是我们只停留于此,学生就是在上枯燥的文字整理课,恐怕这也是许多学生厌烦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原因吧。其实,这些文言文有的是史传文学,有的是散文,有的是论文。以文史哲的视角看待它们,其中生动翔实的历史故事,古人充满智慧的睿语,中华民族发展中的哲学思考,都会引发学生疑问和探知的兴趣。例如,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必修一中的《赤壁赋》《兰亭集序》,必修五中的《逍遥游》等篇目。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明确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去品味烛之武的.劝谏语言,就会让学生自然而然领悟到劝说中的智慧和语言的艺术。《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行为,学生以今天的角度看恐怕是仅仅停留于爱国的层面,我们不妨从历史上“侠士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荆轲刺秦王的内涵,使学生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赤壁赋》中写尽风物之美,但我们如果不能了解苏轼的儒道释思想的复杂融合,我们就只能陶醉于美丽的风光而已。设计一个“苏轼事迹和作品交流会”,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地阅读欣赏文本,深入领会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同样,了解了魏晋历史和士人遭遇,就不难理解士大夫的“务清谈,轻实效”,从而体会到《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痛斥“一死生”“齐彭殇”为“虚诞”“妄作”所反映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我们从文史哲角度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知识构建创造条件,了解了相关历史文化,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学生眼前的文言文不再只是半生不熟的语言,而是对我们有指导借鉴意义的一段段生动的历史故事,一个个有思想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兴趣自然生成。

以文史哲为视角,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和分析鉴赏,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文学作品是时代之声,有些东西只有切实了解其中的原委背景,才会有深层次的理解。当我们对文本的把握滞留于表面深入不下去时,我们不妨以文史哲统一的视角做一点思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生都能体会到作者梁实秋对梁启超先生的诚挚情感,但是仅仅停留在赞美和爱戴的层面的把握。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讲到先生的演讲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时,只用了“热心肠”一词,是不是梁实秋用词不当呢?这时我们结合历史,审视梁启超的戊戌变法,了解梁实秋的政治主张,那么我们就能够理解梁实秋为什么“热心肠”而没用其他词语了。巴金的《小狗包弟》,文中几次出现“包袱”一词和“熬煎”一词,“红卫兵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送走包弟,“我反而更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一条小狗怎么会令作者在十几年后仍有情感的“熬煎”?当学生交流了自己搜集来的文革的历史资料以及那个时代的经历者的叙述,他们深深体会到一种难以表达的震撼和伤感,“包袱”与“熬煎”所呈现的巴金老人的内心情感不再难以理解。如果我们再了解文人的性格和“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就会真实地感受到巴金老人的一句“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所承载的重量。以文史哲为视角,很多似乎平淡的语言就如同开放的花苞,内蕴尽显;很多似乎艰涩的语言就如同剥去外皮的洋葱,味道浓厚。

以文史哲为视角,有助于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写作文时,学生常常苦于没有材料,殊不知课本中的很多人和事,就是一个丰富的写作素材库!当我们在学生作文中看到课文中的语句被恰当引用,看到我们在语文课上所讲到的内容被灵活运用的时候,我们不禁感叹学生的灵气,这是一种活学活用,是一种智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做这样的工作呢?一个中学生的思考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来做这方面的引导。如果我们学习这些 篇章的时候只重视语言,而没有进行文史哲这方面的思考,那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应有的损失。当然学生在作文中的联系与思考可能是有限的,但是至少可以有开阔的视野、历史的深度、哲学式的思辨,哪怕它是非常初级的。而且学生的阅读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繁重的理科习题的重压下,他们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就更少得可怜。而我们的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以文史哲的视角去挖掘,就能找到一颗颗美丽的珍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劝学》为我们提供了“善用人才”“借”“辩”为话题的作文素材;《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为我们提供了“和”为话题的素材;《老人与海》《逍遥游》《热爱生命》《沁园春・长沙》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高度”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以文史哲为视角,可以使学生多角度了解历史,建立历史责任感,认识人生,感悟人生,规划自己的人生。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理念是高中语文课程要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成长,学习认识自然、社会、自我,规划人生;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其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宏观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教科书可以获得,以人为关注点的历史却要由语文来了解,语文文本中涉及诸如此类的问题:人在历史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人生的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怎样的作用,哲学思想发展与历史的关系。这些问题对于高中生的人生成长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启迪作用。我们不否认学生首先要对语言文字理解把握,但是很多文章最能抓住读者的是写下那文字的灵魂。例如《离骚》,忠贞爱国又毫不妥协、思索真理、以死抗争现实……屈原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离骚》超越了简单的文辞的美,而上升到一个思想的高度。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文史哲。不注重基础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没有了附着,也背离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同样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以文史哲为视角透视文本的同时,也要扎扎实实搞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提出文史哲的视角,我们是要给学生学习语文打开一种思路,最终还是要为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的丰富和知识构建的发展服务的。

参考文献:

尹德立,谭平阶。校园文学与高中生人格培养[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05.

篇2:语文学习的智慧之门

开启智慧之门让学习更有魅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才有育人的魅力.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过:“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听从而守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加强智慧品质的方法.”在智慧的`课堂上,教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求知,积极地思考.

作 者:孙莉 作者单位:牟平区实验小学,山东,烟台,264100刊 名:教育科学论坛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FORUM年,卷(期):“”(7)分类号:G456关键词:

篇3:智慧提问,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一是问题过多, 蜻蜓点水

课堂上, 教师像连环炮一样甩出了四五个问题, 感觉学生像草原上的羔羊, 一会儿被牵到东, 一会儿被牵到西, 最终什么草也没吃到。教师缺乏针对性的语言表达和对学生思维的点拨, 仅是一味地提问, 给人的感觉就是蜻蜓点水, 没有抓住挖掘和进一步引导的切入点。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 自然对文本的理解就不深刻了。

二是衔接不力, 支离破碎

教师提的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衔接, 甚至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之嫌,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时, 提问:“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由感谢到感动, 为什么感谢?”紧接着老师又提问了:“晓行夜宿”中的“晓”是什么意思?这种提问实际上并没有成为进入下一个环节的绝佳路径, 思维的引导也就戛然而止, 由此造成了教学环节之间缺乏自然合理的衔接过渡。两个问题没有衔接, 学生思维出现混乱, 就不可能与文本进行合理对话, 更来不及感悟文章语言, 对文本的理解就很肤浅了。

三是语言生硬, 平铺直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教师提问时语气生硬, 就没有吸引力。如:“读了第5~10小节, 你读出了什么?”语言就像一道死命令, 在学生听来冷冰冰的, 没有温度, 没有激情, 学生自然也就冷若冰霜了。

提问是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手段。它既具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进行理解感悟的功能, 又具有直指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重点的作用。一堂好课, 需要教师设置精准、有效、恰当的问题, 如何让提问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呢?

一、提问精当, 做到数量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象的翅膀。问题的出现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 这种需要和渴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给学生一泓活力的源泉, 要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提的问题要相对集中, 哪怕只有一个大问题, 但它是明确的, 是落到实处的。把好问题质量关的客观要求提醒教师要注意所提问题的价值, 应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教师要有整体意识, 要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这样课堂就会不蔓不枝, 始终围绕文本中心展开。

比如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时, 老师可以牢牢抓住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随即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表现“诚实”与“信任”的句子, 然后交流, 课堂就显得紧凑了。

郑板桥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最有效的课堂也应该是简洁的。有道是“浓缩就是精华”, 教师精挑细选出的问题, 要做到质与量的和谐统一。

二、铺路架桥, 把学生逐步引向文本深处

课堂上, 学生从未知到已知, 犹如涉水过河, 不知深浅, 课堂提问仿佛铺桥, 能帮助学生顺利登上彼岸;课堂提问恰似架梯, 能引领学生越过险阻, 登上险峰。课堂提问贵在自然, 贵在贴切, 贵在能“一问激起千层浪”。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衔接, 前一个问题要和后一个问题相关联。

课堂提问要起到引领作用。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时,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指导性引领:“在和小红车主人通话的过程中, 你觉得‘我’的哪些话进一步表现了我的诚实?”启发学生去读去想。后一个问题作提升性引领:“小红车的主人在和‘我’通话时, 表示很感动。想一想, 小红车主人感动的究竟是什么?”这样提问引领, 必将产生师生美好的精神相遇, 学生的心灵也能渐入佳境, 到达文本深处。

三、语言感召,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语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这个精神家园游历的过程。因此, 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富有感召力, 就像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激情,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情感被调动, 学的时候才带劲。平淡无奇的语言, 平铺直叙的语调, 波澜不惊的情感, 只能让课堂成为一潭死水。此种情况下的师生, 无论面对面, 还是背靠背, 都不会燃起思维的火花。

有位专家说得好:“文字是肉做的, 有体温, 有生命, 有动感!”作为教师, 就要善于运用我们自身语言的魅力及感染力, 使原本“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文字插上情感的翅膀, 在学生的内心飞翔起来, 使学生的情感也变得“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 从而达到“情动于内而发乎外”的效果。

篇4:语文学习的智慧之门

所谓“点拨”是指“指点、启发”。它是帮助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理清思路,找准最佳途径的一种艺术手段。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单向灌输的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讲究“点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越过障碍、走出困境,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1.针对思维错误,有效点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思维错误。而这样的思维障碍与错误,恰恰是教学的生成点。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思维,教师要及时点拨,充分清晰地暴露其错误,促其觉察谬误,重新思索,寻求正确的答案。例:教学“分数应用题”后,我有意提问学生:“甲数比乙数多1/5,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有部分学生回答:“也是1/5。”我及时点拨:“想一想,1/5与1/5元、1/5米、1/5千克等带单位的分数相同吗?甲数比乙数多1/5,是以乙数为标准数进行计算的,而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要以甲数为标准数来进行计算的,答案怎么会相同呢?”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领悟到自己回答的错误。此时,再让他们推算,很快得出正确答案:甲数比乙数多1/5,则乙数比甲数少1/6。

2.针对思维定势,有效点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被一些易混淆知识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抓不住问题本质。如能及时疏理,适时点拨,则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例:“分数工程问题”:“一项工程,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4天完成,甲、乙合作几天可以完成?”由于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解题时都习惯于用:1÷(1/5+1/4)去求合作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把(1/5+1/4)误解为工作效率之和。教学这类知识时,要从定义、方法、结果三个方面来进行疏导点拨,使学生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互逆关系。求合作时间,只能用工作总量除以它们的工作效率之和。

3.针对思维疑问,有效点拨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当学生在学习中存有疑问,但经过积极思维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者要善于因势利导,有效点拨。例:教学“行程应用题”后,出示习题:“王老师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40米,他从学校返回家时每分钟走60米。求他往、返于两地的平均速度?”学生列出了下列二个式子:①(40+60)÷2=50(米);②(1+1)÷(1/40+1/60)=48(米)。究竟哪种解法是正确的呢?学生对此产生了疑问。“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是两码事吗?”此时经过教师这样恰到好处地轻轻一点,学生心领神会:第①道式子是求速度的平均数,而第②道式子才是求王老师往、返的平均速度。求平均速度,只能用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

4.针对思维争辩,有效点拨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讨论与合作中,常常会出现为一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意见不统一的状况。此时给予点拨,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澄清认识,深化理解。例:教学“求长(正)方体体积”后,教师把一个苹果摆在讲台上,让学生求苹果的体积。学生顿时愣住了,接着学生针对“苹果的体积”问题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用橡皮泥捏一个苹果,再改捏成长(正)方体,就知道了;有的说,把苹果切成长方体;有的说,这些做法可能不正确。此时教师没有直接评价,而是端来一个盛了一些水的长方体容器,将苹果放入其中。通过这种暗示式的点拨方式学生一下子悟出只要量出水面升起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

4.针对顿悟思维,有效点拨

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当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似懂非懂,积极求悟的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分米,沿横截面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表面积增加0.5平方分米,问这个长方体木块的体积。”解答习题时,通过提示学生画图讨论,学生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仍然有些迷茫。再次点拨:顺手拿起两个粉笔盒拼上,又掰开,然后把拼在一起的两个面对着学生。此时学生茅塞顿开,一下子就明白:增加的表面积就是两个横截面的面积。

问题注意:

(1)“点拨”要具有针对性。

(2)“点拨”要具有适时性。

(3)“点拨”要具有适度性。

总之,“点拨”是开启数学学习智慧之门的钥匙,“点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有效的点拨能点明学生的智慧之灯,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拨开学生思维的疑云,使其疑窦顿开。有效的点拨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做到巧妙“点拨”,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的内在精神动力,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5: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泗阳县工人子女学校谷东桃

[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钥匙寻求问题激发提问模仿学问敢于发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同时数学新教材也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发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发现问题。

1、先做后问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 1

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先不要回答,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做中求问 问题解决后过程中,做到“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而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了问题的解答,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玩具店,小朋友去购买玩具,可以任选两样,然后算出应付多少钱。学生积极性一定会很高,象模象样地“选购”,“付款”。这过程中,小朋友复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顺利地“结了帐”,有的同学遇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他们会自己思考,或看例题算出了得数;或几个人围在一起轻声地讨论,或从中引出新的问题,如“两个数相加满10怎么办?”等。这样学生在实际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学起来肯定会特别认真,会主动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并达成共识,从而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肯定会更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3、想问给问 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需要,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师让自己的课堂富有生命起来,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改变学生只做“听众”、“观众”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动手、探究、发现、归纳,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产人。如在六年级“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对知识进行梳理,并互相交流、评价、沟通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打破了师生一问一答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提问,在操作实践、问题讨论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精心设问,模仿学问

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题的。每位教师都应该是一个设计好问题的“专家”。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质疑、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差异,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精心安排,科学设计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学到质疑的方法。

三、建立自信,敢于发问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离不开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营造适宜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 “怕提问”,一怕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变成同学们的笑料;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建立起他们的自信。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或解答问题的态度,多给学生成功体验的机会,要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及思路,抓住关键给以点拨;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有不当或错误,教师不应嘲讽,而应肯定学生的大胆行为,并鼓励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大胆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障碍建立自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

篇6: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孟津县城关一中田凤娟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进入。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判断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充满悬念的导语,能给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设计课堂导语时,先用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搭设学生思维向更宽广的境界飞跃的平台,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例如在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炼字的经典事例。的确,一字之差,却能使作品的境界有天壤之别。“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板书)。大家想想:明明是一枝梅,为什么作者偏偏说是一枝“春”呢?苏轼词云:“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里为什么要说是对一“溪”云呢?学了《咬文嚼字》,我相信我们对字词的推敲会更好

二故事导入欲擒故纵

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生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先宕开一笔,欲擒故纵,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如讲故事开始,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要将作品中的情感迁移过来,化而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往往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感情环境,而与文章有着紧密联系的故事能很快将学生导入到一种理想的课堂氛围之中。例如,在讲授英国作家房龙的《<宽容>序言》时,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在茫茫的草原上,当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时候,人们能看到一种天蓝色的小星星。这是些非常奇怪的天蓝色的小火舌,仿佛暗示着某个神话故事似的。据说这些美丽的小星星是古时候一位勇士的血化成的,他的名字叫丹柯。穿越不过的森林从三面把这族人的营地包围着,而在第四面——才是一片草原。当一场灾难降临时,他要把自己的部族领向幸福,但在密林里,他受到了误解、猜疑、谩骂。于是,他撕开自己的胸膛,捧出自己的燃烧的心脏,用心灵之光将人们带出了死亡之地。但是,在人们狂欢的时刻,他却流尽了鲜血,躺在了地上,而他的心也被人们踩碎,变成了这些美丽的蓝星星。丹柯是一位英雄,他深爱着人们,但却这样悲哀地死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人类的先驱者如何理解恪守传统和大胆创新的关系?从房龙的《<宽容>序言》中,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三 激发感情,以情导入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语文教学这们艺术同样也离不开感情。引语“不是无情物”,它的语言结构、声调是感动人心的重要手段。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利用引语的情感因素来奠定课堂情感基调,去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景,使情与景偕,情与理融。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可引抄泰戈尔的诗《某人》--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我们的心中却把你牢记,你总是把自己藏掩,我们的爱戴使你放射光辉。你把发自心的光芒,带给黑暗,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接着教师挑明引用泰戈尔诗的用意,说明这首诗正是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人民对他无限思念的写照。总理的光辉形象与天地同在,和日月争辉,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亿万人民长久压抑在心中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化作撕肝裂胆的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这呼唤震撼山岳,响彻云寰。泰戈尔的诗句,教师饱含激情的语言,营造了课堂讲读的情感氛围,激发了学生崇敬、悲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使日常情感转换为课文情感、审美情感。“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以诗文诱情导课,为学生深刻准确地去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打下了基础。

四 质疑导入 激发求知欲

疑问是探索新知的导火索。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出师表》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谜面是凿壁偷光(打一三国人名)。(学生听了很兴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略一思索,便有“小机灵”猜破了——“孔明,孔明!就是诸葛亮!”我顺势说:“对,那大家对诸葛亮有没有了解呢?”(这时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草船接箭”、“三顾茅庐”、“摆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我微笑着总结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还是忠臣的典范。三国鼎立时,他辅佐刘备、刘禅二主,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赢得后世瞻仰。”(学生听得很认真)我接着说:公元227年,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出师表》。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写诗称赞“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也许同学会问:《出师表》到底是一道怎样的表呢?为什么会折射出如此巨大的感情魅力呢?又为什么会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呢?(紧扣学生心弦,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求答案,于是水到渠成,板书课题。

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非常有利。

五 激趣导入调动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很有道理。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进去,钻进去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教学《雨霖铃》时,边朗读与课文有关的市词,边导入新课: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分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这是贾至与王八员外之间的“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妙龄歌女之间的“泪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苦别”。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的劝慰,该是多么的无奈的选择;别时的忆旧,更是两情痛苦的煎熬。别时“壮烈激怀”,那是为了慰贴心灵伤口的流血;别时难舍难分,恰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 在心头。那么,柳永的“雨霖铃”又

是怎样写“别”的呢?

讲者动容,听者动情。如此导课,既能以情动人,又能以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感人;如此导语,如一阵微风;学生心境,如一汪春水。“风乍起”,便“吹绉一池春水”,自然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之保持一种旺盛的求知状态,愉快地投入到新课文的学习之中。

六 掌握火候 适时导入

兴奋升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祝福》这课时,刚过了新年,学生还在回味着热闹的新年,脸上洋溢的那份快乐难以掩饰。一上课我就祝福他们,虽然这是迟来的祝福,但他们还是很高兴,趁机我让他们讲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探亲访友的快乐,此时他们都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过新年时的乐趣,因而他们很快就能放开来讲,很兴奋,这样很快就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做对比,为理解文章做了铺垫。

七 利用及时雨,乘兴导入

及时的大雨总能让人心生快意,也让求雨的万物欢喜若狂。我觉得生活中的巧合也是及时雨,虽然巧合不是生活的长青之树,可遇不可求,但它却是那一点灵动的色彩,仅一点灵动,也能闪耀一时。巧合不是偶然,但偶而遇之,及时利用,也能成为课堂的动听音符,利用生活中的巧合,让巧合也成为课堂导入的一员,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学中应该尝试这样的导入。例如,教《兰亭集序》这篇文章那天,刚好是三月三,这一天本地有对歌的风俗,甚是热闹,但学校不放假,学生虽在学校,心早飞到对歌的场面上了,大部分学生那天都有点情绪。我想不到那么巧,刚好遇到三月三,而我将要上的这篇文章也是讲人们三月三的活动,太巧了,看到学生们的无奈的表情和失望的眼神,我立刻改变原来设想好的导入,我跟他们谈起三月三,这样他们就来劲了,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抱怨今天不放假,错过了精彩的一天,慢慢得抱怨的少了,大家都谈起了三月三,谈自己以往看到的热闹场面和有趣的活动,在我的鼓励下,胆子大一点的学生开始对歌,气氛很活跃。以另一种形式过三月三,这样,全班同学都变得高兴起来,对新课有了兴趣,重要的是他们能抛开低落的情绪来听课,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为我上好这一课扫除了情绪障碍,学生有了好心情,课堂的进展就顺利多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巧合,善于利用,总会有很大的收获。

八 借助历史,过渡导入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上《荷花淀》那课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呀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文章。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九 品位生活 迁移导入

生活是万花筒,花在怒放;生活是多彩笔,五彩纷呈;生活是永不停歇的时光,永远前进。抓住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课堂导入的调剂品,那么,课堂也如生活那样多姿多彩。人人都在生活,每一个人都是一本生活的书,教师在读懂教科书的同时也得读懂学生这本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向前走。在现在生活的银幕上我们发现了很多变化:革命歌曲远去了,流行歌曲在线;图书馆冷清,网吧火爆;四大名著安静地休息,言情、武侠、科幻忙得天昏地暗;传统戏剧难觅知音,电影电视热播,MP3畅销,但这也是生活,五味人生呀!生活的潮流我们阻挡不住,生活的逆流我们防不胜防,既然如此,干脆我们换一种生活方式去适应他们,转变旧的观念,站在潮流的前端,紧跟时代走。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对现在的学生的生活产生恐慌;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现在的教学前止步不前。学生是百花园中的花,各具特色,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像花一样怒放,像花一样多姿多彩,语文课堂的导入应充分体现生活的丰富美丽,跟时代的步伐走,随生活的脚步前进,在变化中导入,在导入中变化,永远不变的是生活的热情与绽放的激情。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

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姓 名:田凤娟

单 位:洛阳市孟津县城关一中 邮 编:471100

篇7:探究——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学习方式,一个为越来越多致力于课程改革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焦点。本次课改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转变传统的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这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注重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其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知识,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情感体验、启迪智慧的实践与创新的过程;“课堂学习的收获”,也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应包括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丰富与提升,受到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所以,本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教材观,应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学习方式,激发、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探究兴趣,一切活动都在自主探究中进行。下面就以《月光曲》为例谈谈第一课时中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实践运用。

课文描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传说生动地讲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经历的事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变化,随后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借皮鞋匠的联想生动展示了曲子的内容、意境和流露的情感。对本文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块面:

一、从描绘《月光曲》文字内容入手,探究音乐旋律与情感流露的关系,即朗读体会到贝多芬为穷兄妹俩互相关心体贴的亲情和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能力深受感动而谱写了《月光曲》。

二、再次聆听欣赏音乐,朗读文字,体会乐曲中表达出贝多芬对兄妹俩的赞赏、对穷苦人的同情,感受其非凡卓越的才华。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即为第一块面内容。学生在课堂中两度进行了探究学习:依据文字描绘猜测《月光曲》旋律,并进一步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历程,以探究为主线,经历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探究《月光曲》音乐旋律

首先,教师以范读课文导入,对本文的情感脉络学生心中奠定了一个基调,同时营造了一种意境与氛围;学生用心聆听后,很快敏感捕捉住描绘乐曲内容的那段文字。然后,教师以导语“这段文字该读出怎样的意境、情感来呢?”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意识地去感受、去体味文字中展示的景象变化、流露的情感变化,渐渐走进语言,走进教材。接着,根据文字内容引导学生猜想《月光曲》音乐旋律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当眼前出现“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海面上洒遍了银光”的画面时,音乐是舒缓、轻柔的;当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音乐逐渐开始强烈起来;最后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此时的音乐更加强烈,有一种波涛汹涌的感觉„„有的想象更为奇妙,将文字中省略号中的内容都化为了场景:音乐开始是平静抒情的,随后逐渐强烈,掀起高潮,当高潮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音乐又恢复了宁静、舒缓„„这一活动方式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探究的心理需求,融鉴赏音乐没美、文字承载的画面美感以及音乐美于一体,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都得以显现、丰富与发展。当学生亲耳聆听乐曲,猜想得到应证时,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之后的配乐朗读融音乐、语言、画面、情感于一体,学生全心置身于此情、此景、次境之中。

二、探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创作经历

1、顺应需要,进入问题情境。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一般都是有了生活经历,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萌发出创作的激情,从而产生了灵感。当学生猜想、聆听了音乐旋律,满足了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体验到探究成功的无限乐趣,就会产生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此时,教师应适时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这种积极的探究心理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究竟是什么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灵感?”课堂上,教师激励学生迎接更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走进探究的问题情境中,鼓舞他们自由参与、不断创新。

2、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共存,进行实践体验。

探究这一问题,学生先进行自学,然后交流汇报,检测自主学习情况,读懂贝多芬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已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一过程,是学生激活了已有的学习经验,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的自主学习过程。接着,进一步探究在这件事中,贝多芬经历了怎样一个心理、情感历程?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两人扮演兄妹俩进行对话,其余扮演贝多芬;当贝多芬听完对话后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变化,与组内同学交流感受。在这一以小组为合作单位的共同研究性活动中,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了责任分工明确的互助性学习;每个学习者都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地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个人责任与合作动机和谐共存,既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扮演自己的角色或入情朗读体验或用心聆听交流感受),又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培养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这一合作过程,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合作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表达、交流探究学习过程与结果。

小组学习后,安排大堂交流汇报,四人小组反馈学习过程:“兄妹俩”动情对话,“贝多芬”产生感叹,全班同学可作朗读评议或补充交流贝多芬的内心震撼,以评读为感悟文字思想内容的切入点,以评促读、促思、促感悟,学生仿佛同贝多芬一起经历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变化:幽静的夜晚听到茅屋里传出断断续续的钢琴曲,而且正是自己的曲子,内心产生了一丝触动,便想进去探个究竟;穷兄妹俩互相体贴、关爱的至深至纯的手足情深更是感人肺腑;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良好的音乐素养,让人心中产生无限敬仰与赞赏,更为“他乡遇知音”而激动不已。这一情感经历便激起了他的丝丝情愫,拨动了他的缕缕心弦,即兴创作了《月光曲》。课堂上,学生们都动情地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内心被激起的阵阵涟漪„„这一过程,充分说明课堂学习中,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问题性、实践性、探索性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上一篇:毕业设计答辩要求通知下一篇: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