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学设计

2024-04-29

《蒹葭》教学设计(共9篇)

篇1:《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追求者”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画面美、人性美。【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附:在水一方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的中央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而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文学常识回顾

1、诗经相关知识收集

2、生字词积累(提前板书字词、注音,每章节诗句及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分组进行)

(三)、听读课文,感受音韵美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地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去感受那一份浅浅淡淡地哀伤。[听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齐读] 自读思考:找出你认为音韵美的几个方面:

(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小组合作读、思、讨论下列问题

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 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准备: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教师准备:营造了一个()()()()„„的意境。

3、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注意:只写景,不写人。

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自己创作并展示):

(五)、品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齐读课文,小组讨论)主人公在做什么:“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求“伊人”、寻找“伊人”。

“追求者”心情:①“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追求者”的焦急,急迫。②“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自读课文,小组讨论)①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依据:“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②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依据:“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教师总结:

(六)、创读课文,感受主题美

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并回答: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七)用现代诗的形式展示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意美(学生自我创作,并展示,小组形式)

课文小结:课文小结: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八)指导背诵(在配乐背诵中结束本课)

袁园

篇2:《蒹葭》教学设计

1、掌握朗读古诗的技巧,熟读成诵。

2、能体会诗歌中追求者、伊人形象的含义。

3、品味赏析诗歌优美的意境。【过程方法】

1、四个层次朗读法。

2、音乐感染,创设情境。

3、研讨诗中的形象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分析伊人形象,体会其魅力所在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以启功诗话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唐诗宋词,佳篇如林。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曾这样评论中国的诗歌:唐代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代的诗歌是嚷出来的;宋代的诗歌是想出来的;宋代以后的诗歌是仿出来。且不论其他,单看第一句,大家知道唐以前诗歌指的是什么吗?是《诗经》。不错,《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其中的诗篇犹如一朵朵洁白的野菊花,土生土长,不事雕琢,自然清新。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先自由读,注意读出韵脚,再个别读)出示PPT1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2、二读课文,读出节奏(学生先自由读,注意感受重章叠句带来的音韵美,再全班齐读)出示PPT2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三读课文,读懂内容

出示PPT3《蒹葭》译诗与原文比较,说说喜欢那首。(男女声配合读)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4、四读课文,读出情感

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二胡曲,教师先示范读,学生也可跟读,明确朗读时的感情基调,而后学生个别读。

三、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一天中哪个时间段? 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3、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4、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四、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依据诗文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伫立在水边时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宛”字,写出失望 怅惘 痛苦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遥远美丽

3、“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 这是侧面烘托。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4、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 事业 亲情 友情 理想 自由 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人世间各种可望不可及的人生境遇。

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五、再次诵读,提升能力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个人练读、同桌赛读、分组诵读

2、、小试牛刀

一位读者读了此诗后,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首短诗,你能写几句诗或散文化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出示PPT 秋水渺远 芦狄苍茫 心中的人呦 匿于何方

若即若离的扑朔 企慕中的情伤 原却是

一种无法走进的向往

3、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六、总结

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经歌谣传唱不息。板书设计 秋水亲情友情

“我”--------------------伊人:爱情事业 追求理想自由

篇3:抓住美字进行《蒹葭》教学

首先要解决基础的文言知识和对诗的内容的大致理解, 之后让学生自己充分品味朗读这首诗, 并让学生用一个字来回答品味赏析后的直觉感受, 当大多数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出这个“美”字后, 老师进一步引导发问, 这首诗美在哪里?学生又七嘴八舌的说出了上述各种美的元素, 这时候, 老师再明确告诉学生这首诗的学习重点———“美” (板书) , 赏析《蒹葭》的美。

一.品味赏析《蒹葭》的音乐美

为了让学生体验《蒹葭》的音乐美, 我首先请了两名学生起来朗读这首诗, 然后自己声情并茂地范读这首诗, 学生比较朗读效果后, 自然会感觉到这首诗的旋律和音乐效果。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对诗的旋律美、音乐美有更为强烈的认识, 我又让学生欣赏台湾女作家琼瑶在此诗基础上改编、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歌曲。

在学生为《蒹葭》诗的旋律感到震撼, 为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感到陶醉的时候, 师生再来共同探讨这首诗音乐美产生的原因就显得顺理成章, 然后依次分析此首诗的押韵、使用叠词、重章叠句等手法, 学生就会对这些手法的作用有较深的感悟。这样教学, 一方面对《诗经》的艺术特征有了一个具体了解, 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容易形成互动,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品味赏析《蒹葭》的意境美

品味赏析《蒹葭》的意境美, 我重点抓住两点, 一是让学生感受诗的情景交融之美, 一是让学生品味意境的朦胧美。

在具体赏析之前, 我首先用白话描述诗的意境:

金秋之季, 拂晓之时, 芦花泛白, 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 苇丛起伏, 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状, 空中雾霭迷蒙, 弯曲的河道, 水中的小洲, 宛然在目。此时, 一位痴情的恋者, 踯躅水畔, 他 (她) 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 但一水盈盈, 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 (她) 徘徊往复, 心醉神迷, 内心痛苦, 不可言状。“伊人宛在, 觅之无踪”, 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 时远时近, 时隐时现, 时有时无, 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 欲罢不能。

让学生自己看着诗聆听品味, 之后回答这种意境美在哪儿, 自然引入到意境美的欣赏。

(一) 情景交融之美

感受这种意境特征, 我主要分三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是与学生共同品味这首诗中的情感, 学生在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后, 很容易说出主人公的情感, 即执著、坚贞不渝的对伊人思念向往之情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感。捕捉到诗歌的情感后, 紧接着让学生说出这种情感是怎样感受到的, 引领学生走进诗的世界, 走进抒情主人公的内心, 一起感受这种情感的真挚和美妙, 共同体验“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追寻的艰难,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追寻时间的漫长, 和“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追寻未果的惆怅失望。对这种惆怅失望, 还引用清代学者陈启源《毛诗稽古篇》中评价:“夫悦之必求之, 然惟可见而不可求, 则慕悦益至。惟其慕悦益至, 而可见不可求, 则失望怅惘愈甚”, 并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实际, 升华对这种感情的体悟:我们在追求一种美好事物之时, 都体验过这种心情, 越得不到的东西, 我们越喜欢, 越喜欢, 那种得不到的失望感也就越浓重。

第二步与学生共同体味诗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引入这一话题, 用这样一句引语:外在的行为往往是内心情感的折射, 诗人的情感除了可以通过外在行为来表现之外, 还可以借景物来抒发, 所以才有“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名言。在《蒹葭》这首诗中, 诗人也用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情感, 大家大声读出来这几句诗。

学生共同读出“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这几句诗后, 我一方面告诉学生这就是《诗经》的起兴手法, 另一方面着重和学生探讨蒹葭秋水结合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特定意义和诗歌选择这两种景物的原因, 使学生懂得芦苇与秋水结合营造出的凄凉萧瑟、迷离朦胧的意境与诗人追求伊人时的如痴如醉以及追求不获的失望惆怅的凄婉心境是和谐统一的。另外, 芦苇的特点纤细修长, 柔而坚韧, 和诗人对“伊人”的情感正相符合, 柔情似水而又坚贞不渝。

第三步具体感受这首诗情与景的三重交融:第一重, 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 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 情景相生, 难分难解。

第二重, 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 觅之无踪”, 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 则诗人不复追求, 正因为若隐若现, 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 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 不肯作罢。

第三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 “秋景肃杀, 令人伤悲”, 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 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二) 飘渺虚幻朦胧之美

体验这种意境特征, 我主要从三方面让学生感受: (1) “伊人”作为中心意象, 朦胧不清, 飘忽不定, 难以捉摸;她的面目是模糊的, 且不说肖像如何, 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 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 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 “在水一方”, 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 烟波迷茫, 人在何处?“宛在”, 更是游移之词, 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 透过薄雾与苇丛, 凝视水的“一方”, 伊人所居之地, 给人以雾里看花, 若隐若现, 朦胧缥缈之感, 究竟是眼观, 还是“心见”都很难说, 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 (2) 不单伊人的面目是模糊的, 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模糊的, 还有, 他究竟是怎样追求的?运用了什么手段?走了多少路程?诗中都没有交待, 只是反复吟唱“溯游从之”、“溯洄从之”, 这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3) 主人公和伊人总是一水相隔, 雾里看花, 可望而不可即, 在主人公的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 似真不真, 似假不假, 不管是陆行, 还是水游, 总无法接近她,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 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这种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 以及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使全诗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三.品味赏析《蒹葭》语言的含蓄美

这一点, 笔者也主要从三个方面让学生体悟:一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 以及他 (她) 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 作品没有直接抒发, 也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 而只通过他 (她) 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 一会儿“溯洄从之”, 一会儿又“溯游从之”来含蓄地表现。

二是伊人美丽高洁、可亲可爱的形象也没有具体的描写, 但在碧水清清的衬托下, 和追求者寻求伊人的不畏险阻, 百折不挠的行动中, 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他 (她) 的魅力。

三是诗只写到寻求之难, 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 便戛然而止, 下文就不再表述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 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 (她) 的热烈追求, 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 就越觉得它的可贵, 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 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 一种“剪不断, 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 作者没有说, 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在充分品味《蒹葭》的“美”后, 再和学生一起探讨诗的主题, 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能形成自己对诗的主题的认识。

篇4:《蒹葭》教学创新设计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蒹葭》是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语文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诗中主人公执著的追求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蒹葭》这首诗的学习奠定学生鉴赏诗歌和领略美的能力。诗的语言最凝练,最具音韵美,欣赏诗歌佳作能使我们感受诗人各具特色的情思和文采,同时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1.2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内容及表现手法。

1.2.2能力目标

(1)理解“兴”这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以及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作用。

(2)理解“在水一方”这一意象,从而体会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1.2.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培养审美情趣。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1.3.1重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相关的《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无论是其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还是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极具代表性,对后世的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兴”“重章叠句”也是教学的重点。

1.3.2难点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要借助它来表情达意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体味意象,最终感悟诗人所营造的意境。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进入中专,对于语文学习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时代发展的因素,普遍的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兴趣不高,想通过本次课引起学生读诗、读古文的兴趣。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引出话题,让学生回忆所知古典诗词中关于爱情的经典名句,并由诗引到歌,播放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让学生来品味是何种情感。一曲结束后,告诉学生如此动听的歌曲它的歌词就来源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课文《蒹葭》。情感表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创设情境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3.2了解“六义”,初识经典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教师小结。确定重点诗经“六义”。

3.3朗诵全诗,感受韵律

(1)教师播放示范配音朗读。意在疏通字音,并加强情感的

渲染。

(2)学生朗读,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用心体会诗中的感情基调。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也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为感受诗歌意境打下基础。

3.4感悟经典,畅谈影响

设置问题:“经典体现在哪些方面?至今仍有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小结。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而此题答案的设置涵盖了我所要展开的所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全答出来,但也不是全然不会说。经由刚才对《诗经》的介绍,相信她们能说到“兴”,从书中的注解还能提到“在水一方”这一意象,还能讲到重复,反复,对于“重章叠句”这一說法不中亦不远矣。在教师小结的环节中,先肯定大家的表现,再把我后面要展开的内容PPT出示。

(1)兴

(2)重章叠句

(3)审美观念——含蓄美

(4)揭示一个哲理

3.5走近经典,历久弥新

这一环节,是对上面学生讨论的强调与补充。重点讲述“兴”和“重章叠句”。

(1)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结合课文:他物,自然景物。

诗中的景:季节(时间):秋 清晨 微凉

色调:冷色调

朦胧、凄迷

景中的情:求而不得,淡淡的惆怅(重章,焦灼,执着),清冷,寂寞

情与景:借景抒情、景中藏情,环境渲染、情景交融。

对后世的影响:

①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②在后世散文中的运用

③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2)重章叠句

因“兴”详细讲述了第一章节,余下两节,学生自读,通过讨论得出余下两小节同第一小节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从不同中看出时间的推移,作者情感的变化及情感的加深。

也由此对“重章叠句”做出解释。

对后世的影响: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重章。

(3)审美观念——含蓄美

这点学生并不能提到,由老师展开。

①朦胧的意境和情绪:朦胧美,中国第一首朦胧诗。

“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根据练习册上的题目,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心中的“伊人”形象,最后教师总结历来对于“伊人”内涵的多种理解。即对诗歌主题的概括。最后引申到“在水一方”这个意境,结构是“追求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③对后来文化和中国主流价值、审美观的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揭示一个哲理

人人追求目标,但失败是一种人生常态,成功者凤毛麟角,要享受过程与追寻的痛苦。

3.6布置作业

布置课的相关作业。

4.创新与特色

4.1切入点新颖

《蒹葭》传统的切入点是以“三美”为主,本堂课的设计从经典二字切入,探究经典的传承和历久弥新。《诗经》原名《诗》,因被儒家奉为经典而称为《诗经》,风是《诗经》的经典,而《蒹葭》最得风人深致。因而从经典中的经典中的经典切入更有新意,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4.2更注重探究手法的一脉相承

4.2.1在探究兴的表现手法时,从三个层面展开。

(1)“兴”在古诗中的表现通过交流“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晞……以葵起兴,最终表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情感。

(2)在后世的许多散文作品中景物描写也都映衬着人物的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

(3)当下开学典礼上领导的演讲中,经常会说道:“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4.2.2在理解重章叠句这一表现手法时,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加强对重章叠句表达效果的体会。

比如: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的重章。

紧密联系下的语言状况阐述,诸如:“爱你,我爱你,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相比较之下《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更显得含蓄雅致。

4.3对内涵的探究更深刻,对学生的成长更具指导意义

《诗经》奠定了我国“诗缘情”的传统,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从而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更欣赏含蓄,内敛的美。并且以培养含蓄,儒雅的谦谦君子和淑女为目标。

在内涵方面,除了关注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求以外,更引导同学们关注:人人追求目标,但失败是一种人生常态,成功者凤毛麟角,要享受过程与追寻的痛苦。

篇5:《蒹葭》教学设计

太湖县花园初级中学

陈周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全诗的主旨;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代盛行,涌现了一大批绝代诗人,可谓佳篇如林。可是,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在哪儿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这节课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经》,学习其中的名篇《蒹葭》,去感受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传唱古老歌谣的真情。

1、出示《诗经》;

2、文学常识小练习;

3、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同时播放《蒹葭伊依》背景音乐,学生静听音乐(想想这首乐曲的基调是欢快还是忧郁)。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多媒体配乐朗读,学生对照课本听读,把握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教师多媒体出示全诗,指名朗读。

4、学生齐读(配乐)

【画面和背景音乐,创设了美妙的情境,奠定了课堂感情基调。】

三、简要解题,疏通文本:

1、解题;

2、学生结合注释,分小组翻译课文;

3、小组展示自己的译文;

4、多媒体出示课文译文(学生齐读)

四、深入解读,品味赏析: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因为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

3、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道路崎岖而悠长,始终不能阻挡他追寻的脚步,可见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五、探究写法,品味诗韵:

1、诗歌通过哪些手段来衬托主人公忧伤情怀?

(深秋凄凉之景;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的氛围——情景交融。)

2、本诗运用了《诗经》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赋: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作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数在诗歌的发端。

(运用了兴和赋的表现手法,诗歌先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三章中“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时间地点的细微变化,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思念“伊人”的心情。所以“兴”在诗中的作用是营造氛围,创造意境,渲染主人公忧伤情怀;在铺叙中,三章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具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六、激情朗读,总结提升: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

提示: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篇6:《蒹葭》教学设计

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

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

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

二、内容解读体味意境

(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

(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

(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

填空:这是一首的诗(朦胧凄美)

(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凄清、迷离

(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

――方、湄、澹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

(2)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

(3)“宛”字,好像仿佛之意;央、坻、b的变化

――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

――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明确作用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

四、拓展延伸触类旁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练习。

]q①

采采]q,薄言采之②。采采]q,薄言有之③。

采采]q,薄言掇之④。采采]q,薄言捋之⑤。

采采]q,薄言K之⑥。采采]q,薄言p之⑦。

【注释】①]q(fu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③有:采得。④掇(duō):拾取。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⑥K(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⑦p(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1、《诗经》的手法是赋、比、兴。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篇7:《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篇8:梦里蒹葭

记忆中的唐河弯弯曲曲, 河两岸稀疏的柳树下面是郁郁葱葱的芦苇, 芦滩狭长, 绵延百里。每当春节一过, 东风渐暖, 残雪消融, 那一针针暗紫嫩绿的芦芽, 便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向人们显露生命的旺盛和春天的生机。不到清明, 唐河两岸就满眼翠绿, 春意盎然了。春风吹过, 绿缎般绵绵飘荡的芦苇, 一眼望不到尽头, 让人遐想无限。

夏日来临, 芦苇茂密修长。大人们在地里干活累了渴了, 就丢下镰刀, 用手分开密密的芦苇, 又踩过柔软洁净的沙滩, 到唐河边捧喝那清冽的河水。走的次数多了, 就踩出了一条条小路。顺着小路进入芦苇, 犹如走进了迷宫。苇丛里藏有许多鸟巢, 时时传来婉转清脆的鸣唱, 偶尔惊鸟突飞, 在上空戛然长鸣, 使人感到芦苇的幽邃神秘。及至秋深, 月夕霜晨, 北雁南飞, 唐河两岸芦穗摇曳, 狄花飞白, 苍茫迷离, 如梦似幻。如有船队经过, 或白帆片片, 或桅杆林立。那蓝天、清水、绿苇、白帆、狄花、阵雁, 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童年记忆。

后来从《诗经》里读到了一首诗: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为伊人

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

道阻且长

溯回从之

宛在水中央

这首叫做《蒹葭》的诗共有三章, 是一首表现怀人心情的恋歌, 写得情深景真, 风神摇曳, 尤其是开头以蒹葭起兴的四句, 让我一遍又一遍地陶醉。秋苇苍苍, 秋水漫漫, 露重霜浓, 一片凄清。让人牵肠挂肚的秋水伊人, 似真似幻, 迷离难寻。说来好笑, 尽管我知道《蒹葭》属秦风, 按现在的区划应该是陕西省一带。但从第一次读《蒹葭》, 我就毫不犹豫地认定诗中描写的蒹葭、霜露、秋水、沙洲等就是我家乡唐河的景物。而秋水岸边那个痴迷徘徊、凄婉惆怅的人就是我自己。从此, 蒹葭成了我灵魂诗意的居所, 精神的家园。当我为爱情而苦恼、陶醉时, 不由低吟起蒹葭苍苍;当在人生的旅途中因迷失了自我而神魂不安时, 不由低吟起蒹葭苍苍;当工作之余品茗闲读时, 读的又是蒹葭苍苍……

蒹葭是温馨的港湾, 我漂泊的心灵常回港小憩;蒹葭是编织在葱绿芦苇中的鸟巢, 我倦飞的灵魂不时地回巢栖居。

可是后来, 人们刨去河岸上的芦苇, 种上了油菜、花生, 又在河里挖沙, 向河里排放污水。唐河失去了芦苇、失去了飞鸟、失去了沙滩、失去了清澈。污浊的河水也越来越少, 有一次我坐车从唐河的一个支流过, 车行在小河桥上, 我感叹地说了句“小时候我从这里坐船过河割草”。开车的司机是80后, 也是住在唐河岸边, 他说:“这么浅、这么窄的水沟, 不要说刘翔, 连我也能跨过去, 还用得上船?再说也放不下一条船呀!”

我担心在不远的一天, 居住在唐河岸边的孩子指着唐河迷惑地问他们的父辈:“这么浅、这么窄的臭水沟为什么也叫河呀?”当他们再读到蒹葭苍苍这首两千余岁的古诗时, 他们会想象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唐河失去了葱绿的芦苇, 失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蒹葭, 也失去了让我神颠魂迷的秋水伊人, 我的灵魂还有诗意的居所吗?

篇9:《蒹葭》三步赏读设计

[赏读过程]投影显现夕阳中飘拂的芦苇;播放《在水一方》音乐。

师: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她又像衣香鬓影的女子,从《诗经》、从《蒹葭》,涉水而来。

今天,她风姿绰约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文质兼美的诗——《蒹葭》。(显示课题、出处)

[评析] 导语用蒹葭即芦苇这一景物來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维拉到江边、拉到古代,又拉回到眼前的课堂,激发学生对本诗一探究竟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用“读诗三部曲”的方法来赏读这首诗,即:

(显示)读出诗意——读出诗情——读出诗韵

第一步:读出诗意

师:我们先一起来理解诗意。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读通全诗,并且翻译你喜欢的一章。在这一过程中,将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生认真读诗,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将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师生合作理解诗中的词语)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来翻译这首诗。

(学生争先恐后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诗歌。)

师:刚才同学们的翻译都不错,既用了优美的语言,又将关键词翻译得很准确。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些需要积累的词,加深印象。(显示重点词语)

[评析]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注释、查工具书来理解诗意,他们通过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诗意,有一种满足感。

第二步:读出诗情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完全诗,从诗句中揣摩出感情,并试着用这种感情来诵读你喜爱的一个章节,读完说明心中蕴含的感情:或忧心忡忡、或柔情似水、或思念无限……(显示优美的画面,播放《渔舟唱晚》的乐曲)

生满怀感情地反复读,师巡视指点。

生:读景物描写。(语调舒缓,读得极用情。读时有一丝凄凉的感情,因为诗中的景物惹人感伤)

生: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应读出心痛的感觉,思念太深以致心痛。“在水一方”应读得余音缭绕,好像对那个地方充满向往。

师:说得非常好,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读出了这种愁情,看来深入到诗的境界里了。

生: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读得深沉有力,赢来掌声。)我觉得这几句写出了主人公的坚决,顺流逆流地反复寻找,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同学们刚才都读出了感情,对感情的揣摩也很到位。老师听了你们的分析,大受启发,也想试着来读一章。(满怀感情地读第一章,生发出热烈的掌声。)让我们充满感情地齐读全诗。

(点击课件,伴随着音乐、画面,师感情范读,学生们完全沉醉其中。)

[评析]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学生们在朗读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诗的感情,既获得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又学习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基本上把握了诗中主人公的情感脉动。

师:我们知道《诗经》中的诗一般以诗的首句或首句中的两字为题,通过两个环节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诗意、感悟了诗情,在此基础上,请为本诗重拟一个题目。

生认真地思索一会儿,开始举手。

生:“追寻”,我觉得主人公一直在追寻思念的伊人。

生:“伊人”,这是主人公一直追寻的目标。

生:“潮湿的心”,主人公反反复复追寻不到,他的心在流泪,因而潮湿了。(赢得同学的掌声)

生:“在水一方”,我觉得主人公追寻的“伊人”一直离他很遥远,在水的那一边。

师:不错,有一种含蓄的诗的味道。同学们的拟题能力很强,你们可以在心中选一个最好的诗题,也可以继续拟更好的题目。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既考查了学生对诗意诗情的理解程度,又加深了学生对诗的进一步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有一石二鸟的效果。

第三步:读出诗韵

师:这首诗值得我们探究的妙点很多,下面我们从景物描写、词语的妙用、章法结构来赏析。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讨论一两点。

小组讨论热烈,师巡视指导。小组推荐发言。

生:我觉得“宛”用得好,好在有一种朦胧感,好像要看到了,又好像很遥远。

生:“所谓”就是“所说的”意思,表明“伊人”常常被说到,不断思念着,因此我觉得它用得好。

师:你们这一组对这两个词分析得很到位,确实用心体会了。

生:我觉得三章诗开头的景物描写得很好。“白露”,表明是秋天的早晨,河边的芦苇满布着霜露,给人以凄清、萧瑟、冷落的感觉。

师:“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情景交融,推动了诗人感情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氛围。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这种手法是

生(齐说):兴

师:对,“兴”的手法,从而引起下文。

[评析] 教师适时的点拨,突出了难点,使学生对“兴”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生:我发现这首诗三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的悠扬与和谐美。

师:你说得很好。(显示全诗,将三章里不同的字用红色显现)如“苍苍”“凄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哪位同学能再具体的说说?

生:白露“为霜”“未晞”“未巳”,好像有时间上的变化,表明主人公在长时间的等待。

生:“方”“湄”“涘”三字是地点的变换,表明“伊人”也在河的那一边徘徊,她是不是也在追寻等待?

师:我也赞同两位同学的分析。这几处词语的变换,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写出了人物的情态,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此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主人公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其他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方法来表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三章,三章的字句互为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三章基本重复了第一章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情感的手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加强了感染力量。让我们记住《诗经》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屏幕缓缓显示)的手法。

[评析] 《诗经》的这种章法现在已不常见,学生相对比较陌生,教师先示范讲一点,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最后的总结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之一。

师:读完这首诗我一直在想,河的那一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们的主人公如此魂牵梦萦、执着不休地去追寻?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假如她是一位姑娘,请发挥想象,在脑中勾勒出伊人伫立水边的情景,完成填空。

(显示画面:河边青草萋萋,隐约伫立着一位女子的身影。字幕:秋日的江边伫立着一位 的姑娘。)

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从相貌、神态、衣着、身姿各个角度进行描摹。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不错,现在我脑中“伊人”的形象渐渐明朗了。诗中主人公追寻的目标,除了可以理解为伊人外,是否还有更深的含义?

生:对理想的追寻。

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师:总之,可以理解为对美、真理、理想的追求。你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起始阶段,最富有理想,你打算如何追寻心中的理想?

生:不顾一切去追求,即使困难重重。

生:我要是诗中的主人公,我就游过河去。(引起一阵笑声)

生:我想用一句诗来说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赢得掌声)

[评析] 由对“伊人”的联想想象,自然地过渡到对主题的探究,学生对诗歌的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仿佛看到了同学们美好的明天,祝愿同学们经过一番奋斗,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一起来欣赏琼瑶女士改写的《在水一方》(播放flash),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用你喜欢的形式阐释这首诗:喜爱美术的同学将它画成一幅优美的画;喜爱唱歌的同学可以将它配乐演唱;喜爱文学创作的同学可以将它改写成现代诗文等等。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下课。(点评:以音乐开始,以音乐结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上一篇:环保督查存在问题下一篇:2020年客服年度考核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