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读《道德经》有感

2024-04-27

粗读《道德经》有感(精选4篇)

篇1:粗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 实行“不言”的教导。

这里的“圣人”, 不是儒家意义上的圣人, 是心灵与自然合一的人。老子的“无为”, 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妄为、不刻意而为, 是顺任自然而为。“不言”, 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命令的意思。实行“不言”的教导, 就是不硬去发布不符合规律的教令。

《史记》记载, 李斯曾经跟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成, 李斯去秦国之前和荀子辞行说:“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 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 标榜自己‘无为’, 这不是士子的本愿。”当时的李斯, 年轻气盛, 志在有为, 弃楚就秦, 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无奈, 有为偏被有为误。秦二世二年 (公元前208年) 七月, 李斯被判处五刑, 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出监狱时, 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 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 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李斯的老师如果不是荀子, 而是老子, 情况将若何?有为无为间, 迥异两重天。

有一个小和尚很贪玩, 一个晚上, 踩着椅子爬墙出去玩。师傅知道后, 搬走椅子, 坐在墙下等他回来。外出的小和尚回来后, 爬上墙, 跳到“椅子”上, 才发现椅子变成了师傅, 师傅是用脊背接住他的。小和尚一脸惊恐, 老和尚没说一言。小和尚诚惶诚恐地等待着师傅发落, 但师傅好像任何事没有发生过, 压根就没有提起这件事。师傅的无言之教和宽容, 让小和尚触动很大, 从此刻苦修炼, 变了一个人。若干年后, 成为寺院的长老。

不论教师还是家长, 最高的教育境界应该就是以身示范, 说教则次之, 棍棒则乱之。

不言之教, 是一种教育的大智慧、大境界。为人师者, 为人父母者, 要通过修炼自身, 让自己的榜样力量,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给孩子以无言的影响。不言之教, 大过任何方式和技巧的说教。“光说不练假把式”, 你得先露一小手试试。

曾经见过不少深居办公室或研究室的论文或大作早就等身了的教育专家, 给活跃在鲜活的第一线的课堂上的教师点评公开课, 往往说得天花乱坠, 批得体无完肤。被点评教师或者其他与会者, 往往却不“感冒”, 心里不服气。为啥?因为他们会在心里说:“你既然是专家, 你讲一节课试试。”说三道四, 谁不会?关键是自己先能拿出个样本来, 并让大家服气, 这才是真专家。

鲁迅一生, 有两个老师对他影响深远。一个是寿镜吾先生, 鲁迅的评价是“方正质朴”, 自然影响鲁迅的恰恰是老师的人格力量, 并不是当时在三味书屋背诵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还有一个是日本的藤野先生, 让鲁迅肃然起敬的是藤野先生治学的严谨, 更关键的是对一个弱国弱民族学生的一视同仁, 没有歧视, 甚至更多地给予关怀关注。作为教师, 学问要大, 给学生一杯水就要拥有一桶水, 但这样仅仅能对学生“晓之以理”。更关键的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的知情意行相统一, 对学生“动之以情”。对于一个人来讲, 随着时间的推移, 岁月的流逝, 当年在学校跟老师学的知识, 往往淡忘得很快, 留在自己脑海里永远抹不去的, 恰恰往往是老师的人格影响部分。那种影响, 正是“不言”的教导。一个教师, 甚至不经意地励志给孩子一句话, 足可成就孩子的一生。同理, 一个教师, 甚至不经意地侮辱讽刺给孩子一句话, 足可毁掉孩子的一生。不是危言耸听。譬如, 说给孩子“你能行”, 孩子带着自信出发, 孩子可能真的就能行。人的成功很难, 但有时候又似乎很容易, 有时人的成功容易到似乎就是为了一句话、一个嘱托、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话, 一辈子”, 就是这样神奇。

好的老师, 好的家长, 甚至夫妻间、朋友间的相互激励, 最好的效果, 绝对不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滔滔不绝, 云山雾罩, 而是一个综合的情境, “此处无声胜有声”:

孟母三迁, 远离了屠户、丧仪环境, 靠学校而居, 让环境给孟子以不言之教。

岳母刺字, 让时时在背的“精忠报国”的主题, 成为岳母为岳飞在沙场英勇杀敌的无言嘱托。

乐羊子妻, 更是聪明的女子, 羊子学业未成, 半道返家, 乐羊子妻挥刀断织, 一个动作, 远胜过千言, 羊子“复还终业”。

铁杵成针, 老婆婆的恒心, 感化了李白, “太白感其意, 还而终业”。

篇2:粗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十章

《道德经》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意思是说:精神和身体合一, 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 致力柔和, 能像无欲的婴儿吗?

“能如婴儿乎”, 王弼本、帛书本皆作“能婴儿乎”, 今从傅奕本。

婴儿、水、女性, 这是老子常用的意象, 正可以代表老子的无为、柔软、低下、谦和、素朴、不争等思想。婴儿, 又是老子所重笔刻画的:在第二十章里, 老子写道:“我独泊兮, 其未兆;沌沌兮, 如婴儿之未孩”, 意思是:我独自恬然淡泊而无动于衷;混混沌沌的样子啊, 好像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儿。在二十八章里, 老子写道:“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为天下溪,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意思是:深知什么是强雄, 却安于柔雌的地位, 甘做天下的溪涧, 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 而回复到婴儿似的单纯质朴状态。在五十五章里, 老子写道:“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 意思是:含“德”浓厚的人, 比得上初生的婴儿。由此可见, “婴儿”是老子五千言中反复提到的意象。

在我们的教育上, 应该倡导一种“向孩子学习”的观念。婴儿, 人之初, 性天真。身上没有岁月的印痕, 处事简单, 从不把事想复杂了, 富于好奇心, 充满求知欲,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毒虫猛兽都会让他三分。老子说, 对于赤子, “毒虫不螫, 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老虎来了, 大人没命地奔跑, 结果跑不过老虎, 还是被吃掉。老虎来了, 婴儿或者压根不把老虎放眼里, 依然泰然自若, 老虎一般不去动他, 还可能与之嬉戏。这就是婴儿身上的那种气场。我们的教育要摆好这种天理与人欲的度, 不仅要把孩子教育成社会人, 还要保护孩子固有的那种自然的天性。依托天性来教育, 扬长避短。同时, 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那些可贵品质, 学习那些成人世界里已经不复存在的单纯与美好, 见素抱朴, 清心寡欲, 不让我们的教育游离人的原点太远, 时时刻刻守住本原。

关于这种人的原点和本原, 《中庸》中写道:“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 非道也。”就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 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 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以离开, 那就不是“道”了。《论语》中也说:“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人的根本是需要坚守的, 而婴儿不正是站在人类的原点上吗?

“能如婴儿”, 正是老子所追求的自然真朴的境界。

这是因为婴儿更能符合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主张:

首先, 婴儿非圣非智非巧非利。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巧弃利”, 抛弃聪明和智慧, 人民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巧和利, 盗贼自然消失。老子认为人的本性应是真纯质朴的, 知识和智慧腐蚀了人类的天性, 从而产生出诸如追名逐利的恶习。老子认为, 不如抛弃这些文明垃圾, 使人民恢复到无知无欲、宁静不争的自然状态。

其次, 婴儿既素又朴无私无欲。老子主张“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老子认为要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 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欲, 抛弃所谓圣智礼法的学问, 达到没有忧虑的境地。而婴儿恰恰符合这一点。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也就是说:缤纷的色彩, 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 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 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 使人内心疯狂;稀罕的器物, 使人操行变坏。因此, 有“道”的人只求安饱, 不追逐声色之娱, 摈弃物欲的诱惑, 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婴儿, 正是既素又朴无私无欲的,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次, 婴儿是柔弱不争的, 这符合老子“贵柔”的观点。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水是柔弱的, 善于居下不争, 老子认为最好的善应该像水一样, 提出“上善若水”的观点。刚则易折, 柔则长久。“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水碗已盛满, 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 难保长久。金玉满堂, 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 自己招灾。功成业就, 退位收敛, 是合于自然规律的。要像婴儿那样, 不要争强好胜, 做人要藏锋, 而不是磨得锋芒毕露, 那是“不可长保”的。

我一直觉得, 人生是个轮回。婴儿出生, 到教育使之社会化, 到老年人的习性又“复归于婴儿”。这人生轨迹, 整整就是一个圆圈。人生的路, 要经过“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到“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再到“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而婴儿化, 是人生的开端, 又是圆满结局。记得每年的六一儿童节, 成人间最美的祝福莫过于——“愿你像婴儿一样永远生活在儿童节里”。返老还童, 是道家的追求。童心常在, 谁又能说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追求呢?

我们看绘画, 很多大师的作品, 充满朴拙气息, 有的甚至像孩子的涂鸦, 却韵味无穷。

篇3:粗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十五章

《道德经》第十五章说:“保此道者, 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意思是说:保持这种“道”的人, 他不要求圆满。正因为他不自求圆满, 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王弼本此句为“蔽不新成”, 帛书乙本为“蔽而不成”, 司马光本是“蔽而复成”。很多专家研究认为, 此句应为“蔽而复成”或“蔽而新成”。

今据北京大学李中华教授讲解的通行本:“蔽而新成”。

“蔽而新成”, 就是能够去故更新, 这就是不求圆满的结果, 也是“动之徐生”的表现。

在道家看来, 圆满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圆满意味着不圆满的开始, 正如月亮圆了则意味着不圆的开始一样。这和周易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 谓之不道, 不道早已。”意思是:过分强壮就会趋于衰老, 这叫做不合于道, 不合于道, 很快就会死亡。

所以说, 不要苛求早一日达到圆满的境地, 让目标永远在前, 并懂得每一个“今天”节点的适可而止, 知道适时终止才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不盈”, 不自满, 就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革故鼎新、继续发展。

说人“如日中天”, 看似是褒扬, 其实是贬斥, 寓意以后就要走下坡路了。日中则昃, 这是规律。我们在总结中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其实也不是很好的说辞, 有终结之意, 有自满之嫌。

人人走在通向圆满的路上, 但严格讲永远不会通达圆满的目标, 除非到了和这个世界道别的那一刻。

求缺, 才是高境界。抑制自己的欲望,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花开半妍, 酒饮半酣, 才是妙境之时。“君子求缺, 小人求全”, 这是曾国藩的话, 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 正是求缺精神和艺术, 成就了曾国藩。

以教育为例。教育是个特殊行业, 对从业者的要求自然更高。一个合格的教师, 严格讲要教到老、学到老、读书到老、写文章到老、研究到老、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到老, 让自己的那桶“水”不断得到补充、不断得到更新。知识是无止境的, 信息社会是变化多端的, 为人师, 压根就没有“学成”到一劳永逸的那一刻。我们永远在路上, 哪能说自己有圆满的那一刻呢?对一个学校来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一个永远不会竣工的工程, 需要时时在探索、刻刻在努力。发展是无止境的。有人问贝利:“你哪个球踢得最漂亮?”贝利说:“下一个。”一个教师, 哪怕是一个名师, 哪一节课讲得最好, 也应该是“下一课”。学校呢, 何时才能达到群众最大化的满意度?答案依然是“明天”。只有通向答案的途径是相同的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今天不休止的努力!

有了不自满的心态, 前进的动力则是无止境的, 因为圆满永远在前, 我们永远“在路上”。有了这种不求圆满的心态, 我们同时懂得了去欣赏缺憾之美。维纳斯的美, 恰恰在于缺憾;罗丹《老妓女》的雕塑之美, 正是“丑得精美”;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的文学形象之美, 同样是震撼人心的缺憾的美……残缺丑陋的外表下, 是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周易》有句话:“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 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 而况于人乎?”意思是: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 月亮盈满就要亏缺。事物兴盛衰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更不要说人了。事物发展到“圆满”境地, 必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势不可使尽, 福不可享尽, 便宜不可占尽, 聪明不可用尽”,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句话。不求圆满, 懂得享受眼下的缺憾, 才会知足常乐, 生活于幸福之中。你觉得自己钱财少一点, 可能你的知识多一点;你觉得自己位子低一点, 可能自由多一点;你觉得自己容貌丑一点, 可能运气棒一点……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授说:见了老板别谈钱, 一谈钱, 他就神气, 咱可以谈知识。咱推而广之, 见到兔子谈游泳, 见到乌龟谈长跑, 遇到马云谈容貌, 孔子门前谈种地, 关公面前不耍刀。人各有长短, 学会达观。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一个方面对你关了门, 另一方面则可能多为你开了一扇窗。

对教育来讲, 在一定意义上讲, 没有圆满的学校, 没有圆满的教师, 也没有圆满的课堂。

就课堂来说, 我们教师“要把问题教多了”, 而不是“把问题教没了”。我常常去听课, 任课老师下课时的一句话往往是:“同学们, 还有问题吗?”孩子们齐声回答:“没了。”于是, 这节课就看似“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 这恰恰是这节课的疏漏之所在。真的教育, 是把问题“教多”, 让孩子从一个疑问的解决, 产生新的疑问、新的思考、更多的思考。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不好的教育现象:“孩子带着问号进学校, 带着句号出学校”, 这是可怕的!孩子自小以来的好问“为什么”的品质, 被逐渐抹杀了。没有疑问的教育, 是抹杀式的教育, 不是真教育, 是反教育。质疑精神的缺失、听话教育的强化、顺民意识的形成, 让我们很多地方的教育走向迷途。有些所谓的“标准答案”, 在一定意义上讲, 是有原罪的。

课堂, 是一个解决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地方。问题粉墨登场, “无穷匮也”。所谓圆满解决了问题的课堂, 是不存在的。

有些学校或老师自称“追求完美”, 其实不过是“自满”而已。

篇4:粗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意思是说:委曲反而能保全, 弯曲反而能伸直, 低洼反而能充盈, 破旧反而能生新, 少取反而能多得, 贪多反而会迷惑。所以, 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的工具。

这几句话, 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一般人常只看到表象, 却不思考本质;常只看到事物的正面, 却不知事物的反面。老子则善于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去观察事物。所以, 老子认为:在“曲”里面存在着“全”的道理, 在“枉”里面存在着“直”的道理, 只有“洼”才会导致“盈”, 只有“敝”才会导致“新”。一般的人只注重全、直、盈、新, 而忽略反面的一端, 因此, 求全求盈、急功近利, 引起无数纷争。“不争”才是求全之道, “不争”在于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 指“道”。式, 即栻, 是古代占卜用的一种工具, 根据它转动的结果来判断凶吉祸福。老子这里是说圣人观察天下也要凭借工具, 而这个工具是“一”, 即“道”。

少则得, 多则惑:少取则可多得, 贪多反而迷惑, 或都失掉。

而这一点, 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人的贪婪之心, 往往不可遏止,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想缩手和回头之时, 往往已经过迟, 已经于事无补了。“在世只恨聚无多”, 结果却往往是“及到多时眼闭了”, 演绎的往往正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宿命性悲剧。

其实,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足矣。大江大河, 多了去了, 只取适合自己用的那一瓢就行了。面对超市的琳琅满目, 不应该慨叹自己钱少, 而应笑慰多少货物是于我没用的“废物”罢了;阿里巴巴是聪明的, 面对藏宝洞里的宝物, 随意带走一些就够了, 而他哥哥戈西母却贪心大起, 带了十匹骡子来装, 结果连开门闭门的密语也忘掉了, 被大盗们一刀劈为两截;贵妇人面对如山的衣服, 叹息无衣可穿, 不是因为衣服少, 恰恰是因为衣服太多了;我们晚上守着电视按着遥控器换台来换台去, 找不到合适的节目, 不是因为节目少, 恰恰是因为节目太多了。想当年, 我们在暗黑的落雪的冬夜, 守着一豆灯火, 抱着一卷卷已经翻烂了的名著经典, 读得津津有味;叹今朝, 我们在灯火通明的不夜的城市里, 被网络迷惑, 被手机低头, 被垃圾信息牵着鼻子走。还记得当年小学语文课本上那只小猴子的故事吧?那只小猴子下山来, 见了玉米掰玉米, 见了桃子扔了玉米摘桃子, 见了西瓜扔了桃子摘西瓜, 见了小兔子扔了西瓜撵兔子, 兔子跑进了树林里, 小猴子两手空空回了山。细细品味这寓言味道浓重的故事, 却发现, 身边的很多人不正是这只被迷惑的从不知道取舍的小猴子吗?

反思我们的教育, 很多地方的所谓的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 莫不是跌入了“多则惑”的轮回迷局:学了苏联学美国, 废了古代学现代, 废了现代尊古代;五步法, 目标法, 探究法……各法都有各法的妙处;洋思刚飘过, 杜郎口走来, 从学堂到教室, 从教案到学案, 从考试到检测, 从坐班到走班, 昨日学生散座如秧田, 今朝小组团座嘁喳喳, 昨日教师台上话滔滔, 今日学生为主轮番讲;课程标准到大纲, 大纲废弃回标准, 术语天天换班, 概念时时轰炸, 旧瓶装新酒, 新瓶装旧酒, 换来换去, 换去换来,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乱花渐欲迷人眼”。雾里看花缺慧眼, 随波逐流少舵手。

这种乱象, 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指出了病根:多则惑。

任何的取经, 绝对不是照搬, 只取经不造经, 外来的经需要“落地”, 才能生根。任何的取经, 也不是为了取经而取经, 西游记了东游记, 南游记了北游记, 今天上天, 明天入地, 唯独没有自己的;今天学儒家, 明天学道家, 后天学释家, 搞得自己不伦不类, 整个一个四不像。

对于众多的教育经验, 不可因多而惑, 不能贪多嚼不烂, 同样需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少则得”,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别见神就拜。譬如你是个伐木造船的, 就别去拜炎帝、燧人、祝融或赫淮斯托斯 (希腊神话中的铁匠、砌石及雕刻艺术之神) 了, 龙王或波塞冬 (希腊神话中的海神) 才是你拜祭的对象。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 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魏书生班级的学生自学模式, 衡水中学的管理特色, 等等, 都是基于因地、因人、因材等特定因素绽放的教育改革花朵。有的基于学生素质, 有的基于管理者的个体能力, 有的基于教师团队的素质, 有的基于学校文化的沉淀积累, 有的基于学校所在地的地方特质, 并不是搬来就可用的, 必须考虑自身的人的条件、物的条件。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邯郸人的步子是美的, 学得不伦不类, 则是奇丑。如果人家的走法没学会, 自家的走法也忘了, 那可是千古笑谈了。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 笑煞邯郸人。”

“东风夜放花千树”, 对外界众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经验, 需要在“三千宠爱”中选取适合自己的“一身”, 不求多而惑, 但求少而得, 且让这“一身”吃自家饭, 穿自己衣, 才有生命力。不可跌入经验论的误区, 任何的外来经验, 充其量是个拐棍, 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好, 而不是失去自我。师夷长技, 是为了借鉴他人的先进技术强大自我, 而非更像他人。这正如龙应台先生论述的国际化问题, 她说:国际化“不是移植别人的节庆, 不是移植别人的语言”, “国际化是懂得如何接轨, 但并不是如何把那个火车那个货柜里头的内容整个都变掉了”。这和我们的“取经”一样, 也绝对不是一种移植, 最多是一种去粗取精式的嫁接。学习他人经验, 也是一种接轨, 但跑的火车里承载的必须是我们自己的货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粗读《道德经》有感】相关文章:

道德经有感05-07

读道德经有感07-31

学道德经有感04-12

读《道德经》有感04-13

免费读道德经有感07-09

读道德经有感6篇06-21

读道德经第一章有感04-28

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05-07

观道德讲堂有感04-10

学道德模范有感04-27

上一篇: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简报下一篇:温馨老公生日快乐祝福语